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中小學教學課標

中小學教學課標

發布時間:2021-01-27 05:02:05

① 中小學課程包括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什麼哪些

中小學課程包括課來程源計劃,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

大綱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目標,標准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由於教學大綱的重點是對教學工作做出規定,主要表現的是基本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若干教學建議,使教師更加關注知識點,關注學習的效果,忽視學習過程與方法,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教學大綱相比,課程標准最顯著的變化是課程目標發生了根本改變。過去,課程目標側重於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如今,課程的功能由過去單純強調知識和技能轉向同時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新課程標准不僅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時,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提出目標要求,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對培養新時期具有良好素質和競爭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義。

② 在小學課堂中如何實施新版課標

當前,城市小學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些農村的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的見解:農村經濟條件落後,文化水平低,學生學習條件差,教學資源匱乏,家長素養低等諸多的原因。當我們認真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就會發現,「課堂低效」是制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是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下面,就我自己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談談自己淺顯的認識。
一、把握含義,便於實施。
理解「高效課堂」的真正含義是農村小學語文老師打造高效語文課堂的基礎。說起「高效課堂」,有人說:「教師在一堂課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和學習方法;「又有人說:「在有效的基礎上,採取恰當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獲取有效的知識與能力」;還有人說:「在堅守基本道德價值取向的基礎上,同時充分利用本節課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等等。而我的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堂效率最大化和課堂效益最優化。」
二、提高專業素質,更新教育觀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工作職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師教學工作的復雜和更加具有創造性。面對這種變化,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自己的素養,轉變自己的觀念。
1、樹立「以生為本」理念是提高教師素養的基礎。新課程中一個突出思想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這一思想要求教師必須適應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及學生的個性差異,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新課標特別強調以學生發展為宗旨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教學行為要有利於每個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要把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要學會與學生平等交流,學會關愛學生。
2、合作有利於促進教師素養的提高。教師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應與其他教師在工作、學習上進行合作,共享信息資源,在工作中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專業視野更加寬廣。其次是要與學生、家長和社會專業人士合作。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同家長相互溝通,虛心向社會專業人士請教。
3、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素養的基本手段。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幫助教師形成新的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的教學方法。事實上,許多優秀教師的成長經歷有著相同的特徵,即不斷地藉助於自己教學實踐的行為研究,不斷地反思自我對學科、學生學習規律、教育價值取向、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經驗的認識,以提高自我專業水平,促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素養的重要途徑。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教科研者。時代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教材不管怎麼更新,總會或多或少地滯後於時代的發展。而且,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總會不斷涌現出新問題,很多問題用過去的經驗、理論來詮釋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在遵循教育規律基礎上大膽標新立異,敢於突破教材的限制,認真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事物,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由「教書匠」逐漸成長為「教科研者」。
5、加強學習是提高教師素養的基本途徑。在信息網路時代的今天,加強學習是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的必然選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經常學習,能獲取更多有益於自己改進教育教學的知識與信息,不斷地借鑒學習先進理念與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觀念與行為,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
三、專研教材,課前准備充分。
我以為高效課堂是建立在有效性課堂的基礎上,沒有有效性就不能談高效。有效課堂的實施就應該從有效備課開始。
在工作中,很多老師覺得自己已經教了很多年了,對於教材非常熟悉,不需要備課,甚至書也不要看,就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目標,自己早就了如指掌、熟記於心。所以根本就不去認真的備課或者不備課,在課堂上,老師是想到哪兒,就講到哪兒,隨心所欲,反正知識沒講錯就行,根本沒有目標。這樣的教學效果我們可以想像。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做到高效,我們必須要認真備課。在備課時,要鑽研課程標准、通讀並掌握教材、閱讀有關參考資料等,制定出單元課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以及課件,避免課堂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教學的指向性更明確、更具體;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了解學生的思想認識,指導學生通過預習找出與新課有關的已學知識,也可以通過閱讀全文對新內容有所了解,發現問題並帶著問題參加課堂學習;要選擇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去進行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課前准備越充分、教案設計越詳細、越科學合理就越適用於自己的學生,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
四、聯系農村實際,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我以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更是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求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基本保障。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引導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因為會質疑本身就是學生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質疑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有益訓練,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推行了幾年,教師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在不斷的轉變,但有少部分教師的轉變力度不大。課堂依然存在著以教師為主體、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分析講解為主要形式、採取灌輸式的課堂模式,新課程改革仍然流於形式。這樣,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發揮,學生仍然只是被動的聽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樣不高,甚至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面對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農村教師要徹底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改革新教法成果中,有選擇地運用和吸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多數較為純朴。他們都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老師對教材、學生都是非常了解和熟悉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選擇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時,一定要從自身特點和需要出發,結合農村學生具體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一切從實際、學的本質、學的精神上出發,把著眼點放在教法的實效性和學法的指導上來。純朴的農村教師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用朴實的方法結出扎實的碩果。我在執教《泉城》一課時,學生知道珍珠泉的泉水是湧出來的,趵突泉的泉水是冒出來的。但學生對「涌」和「冒」不能區分。我根據學生的實際,用做試驗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點。拿來兩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一個在瓶蓋用針扎幾個小孔,用力擠壓,讓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另一個擰開蓋,用力擠壓,讓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試驗剛一做完,學生紛紛舉手。通過觀察,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開口大的是湧出來,開口小的是冒出來。讓學生非常直觀的理解了這兩個字的意思。
五、掌握多媒體技術,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
在我們農村小學的課堂上,多數教師只憑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就完成所有課文的教學。這樣教學手段單一,如果每節課學生面對同樣的教學程序,同樣的學習方法,那就會更覺得單調,甚至會覺得枯燥無謂,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那麼學習興趣難以激發,課堂效率也難以提高。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把真實的畫面展現給學生,使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展開豐富的想像力,激發起濃厚的興趣,獲得對語文知識的整體感知,培養學生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努力學習卻是轉變觀念,認真鑽研教材,設計好切合實際的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調整,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鍾,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才會逐漸構建起高效的語文課堂。

③ 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索慾望。
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並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慾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麼樣的資源,以何種方式提供,就成為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最重要的策略。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因材選媒」,突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淡化其「裝飾」效應,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中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切不可喧賓奪主,切不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品位。
但放眼時下的語文課堂,似乎不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觀念不先進。為此,上課前教師總是不惜花費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可結果卻並不理想。曾看到一則《趙州橋》的課件,該課件以大量的圖片資料展示了趙州橋的地理環境,全貌。卻沒有用於解決課文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難點「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的內容。運用這種課件教學,由於忽視了教學目標,學生不能深入地把據文章的主旨,頭腦中只是一些趙州橋的外觀及周圍環境的零碎畫面。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師在設計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語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為語文教育的主導性手段。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後,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過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學習內容的先後順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可以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人合作,與老師交流…….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進一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潛能在一生中大約只開發了5%,那麼,還有95%的潛能處於待開發狀態。這說明,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自己質疑並解疑的。這時的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協調,對學生遇到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解決,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選出認為最優秀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向全體同學進行展示,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使全班同學都能詳細地看到展示同學情況,進行評價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此教師可適時進行調控並提出相關問題,以引起全班同學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考,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明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只有在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為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④ 《中小學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首先得確定兩個概念的定義:
1、教學大綱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專、教屬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2、課程標准現在也叫新課程標准(簡稱"新課標"),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全國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簡言之:教學大綱是以前的叫法,新課程標準是教學改革後的叫法。沒有本質區別。

⑤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和《教師教育課程標准》的區別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體現了國家對小學和中學合格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教版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權的基本規范,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部關於教師教育課程的國家標准,是國家對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的依據,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南。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 終身學習。

⑥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6)中小學教學課標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⑦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和《教師教育課程標准》的區別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體現了國家對小學和中學合格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內教師實容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部關於教師教育課程的國家標准,是國家對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的依據,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南。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 終身學習。

⑧ 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目標

小學教育專業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高思想素養、寬厚基礎知識、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綜合素質,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創新精神的小學教師為培養目標。其綜合素質概括為一個核心、兩種水平、六種能力、十二項基本功。

即是以師德為核心開展教育,努力使學生達到本科層次學術水平和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具備教育能力、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活動指導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學習發展能力,和講、寫、算、創、教、用、作、彈、唱、跳、畫、練十二項基本功。

(8)中小學教學課標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育的意義

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離不開教育與知識產權制度的支撐。隨著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已經凸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

如何把知識產權教育廣泛深入到青少年中去,如何將培養創造創新能力與知識產權制度結合起來,為創新型國家儲備基石,這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有關學校的重視。

許多學校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知識產權教育,有與小發明小創造結合,有與美術小製作結合,有與科技創新活動結合,也有與研究性課程結合,更有滲透到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教育中的。

通過知識產權教育,部分學校學生與教職員工對知識產權的知曉率已達到90%以上,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升,創新方案、創造成果、創意作品大量涌現,教師、學生的創新的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展現。

這不僅使青少年樹立起尊重和保護創造成果的意識,也培養了青少年創新品質、創新思維和自主創新能力。

⑨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是什麼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要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各學段的教學目標是:
小學階段
1、 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 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 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 能夠在他人在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 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初中階段
1、 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2、 初步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體。
3、 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4、 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相關性。
5、 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高中階段
1、 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社會的影響。
2、 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及網路的基本知識。能夠熟練地使用網上信息資源 ,學會獲取、傳輸、處理、應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 掌握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其他課程的方法。
4、 培養學生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能力。
5、 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6、 通過與他人協作,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編輯、綜合、製作和傳播信息及創造性地製作多媒體作品。
7、 能夠判斷電子信息資源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相關性。
8、 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與信息有關的活動。
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中小學住處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教學內容附後)。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模塊和拓展模塊(帶*號),各地區可根據教學目的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兩類模快中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於68學時;
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於68學時;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為70-140學時。
上機課時不應少於總學時的70%。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
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新,主要採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
中學要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畢業考試科目。考試實行等級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門組織信息技術的等級考試的試點工作。在條件成熟時,也可考慮作為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科目。
附: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初中
模塊一 信息技術簡介
(1) 信息與信息社會。
(2) 信息技術應用初步。
(3) 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4) 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5) 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6) 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體簡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1) 漢字輸入。
(2)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
(3) 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 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編輯、修改。
(2) 版式的設計。
*模塊四 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1) 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2) 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3) 數據的表格處理。
(4) 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塊五 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1) 網路的基本概念。
(2) 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 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
(4) 電子郵件的使用。
*(5)網頁製作。
*模塊六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 多媒體介紹。
(2) 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
(3) 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
(4) 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塊七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
(1)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 計算機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4) 計算機安全。
(5) 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
(6) 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高中
模塊一 信息技術基礎
(1) 信息與信息處理。
(2) 信息技術的應用。
(3) 信息技術發展展望。
(4)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5) 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6)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1) 操作系統的概念和發展。
(2) 漢字的輸入。
(3) 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 系統中軟硬體資源的管理和維護。
(6) 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 文本的編輯。
(2) 其他對象的插入。
(3) 特殊效果的處理。
(4) 版式設計。
模塊四 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1) 網路通信基礎。
(2) 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 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和下載。
(4) 電子郵件的使用。
(5) 網際網路上其他應用。
(6) 網頁製作。
模塊五 資料庫初步
(1) 資料庫基本概念。
(2) 資料庫的操作環境及其操作。
(3) 數據的組織與利用。
模塊六 程序設計方法
(1) 問題的演算法表示。
(2) 演算法的程序實現。
(3) 程序設計思想和方法。
*模塊七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 多媒體製作工具及其特點。
(2) 各類媒體資料的處理與使用。
(3) 多媒體作品的製作。
(4) 多媒體作品的發布。
模塊八 計算機硬體結構及軟體系統
(1) 信息的數字化表示。
(2) 計算機的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 軟體系統簡介。
(4) 計算機的安全。
(5) 計算機使用道德規范。
(6) 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學課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