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州縣幼兒園教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xx月x日xx日,我園組織了集體教學觀摩研討活動,xx位一線教師提供的五大領域xx節活動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個生動的研討情境,大家在聽課、自我反思、共同研討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活動中對如何把握分析教材、如何運用孩子已有經驗進行學習、如何設計教學情境、如何通過材料的投放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的梯度等問題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在研討中形成了基於教師個人經驗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能根據幼兒的現有水平重新確定目標,而不是對目標的照搬照用。許多老師在拿到內容以後,都深入的去分析解讀教材內容,並重視對孩子現有水平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原活動目標進行取捨和添加,制定出更加符合幼兒實際的教學目標。如:美術活動《未來的車》原目標是能大膽想像未來的車,並用繪畫的形式創造性地表現,比較籠統,根據當前中班幼兒http://9xwang.com對車的相關經驗少,對未來車更沒有明確清晰的認識,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的情況,王巧霞老師將目標確定為 1、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發揮想像力,畫出新式的汽車,激發幼兒創造性繪畫的熱情和興趣; 2、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設計的未來車的優點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引導孩子從生活中有汽車的運用引發的問題入手,啟發幼兒想像繪畫,讓孩子的想想有據可依,降低了難度,更加適宜;張延君老師的體育活動游樂場里真有趣,在實際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將做的高度進行調整,又50改為60厘米,從而更加適合本班孩子。還真有許多老師都對原目標進行了改進,將目標真正看做活動出發點和歸宿點,圍繞著目標設計組織活動,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重視活動情境的創設與利用。大部分老師都將內容巧妙地滲透於不同的情境中進行,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了活動的效果。如;宋靜老師引導孩子在餅干屋中品嘗並干,了解做法,並幫助小兔做餅干;康玲老師引用幫老鼠娶新娘的情景體驗由音樂不同快慢帶來的快樂;李際霞老師帶領孩子們在乘車的情景中習得乘坐交通工舉得安全事項和自我保護方法等等,老師們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創設一個又一個情境,實現了教育目標。 許多教師在活動設計與實施中能較好地進行領域的整合,體現出領域滲透的意識和能力。如李娜老師的語言活動《小鴨找朋友》,在緊緊抓住發展語言表達這一重點的基礎上,有機將社會、藝術兩個領域的內容進行整合,增加了趣味性,促進了孩子更好的全面發展;李金鳳老師的科學活動《烏龜爬爬》中有機整合了點數和體育的內容;於芳老師的數學活動《小猴的早餐中》孩子點數後,跟毛絨玩具親一親,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與愉悅。,這些都是以一個領域主線,有機對其他領域進行整合運用,沒有硬性的拼湊,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教師更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力求建立一種良好的師幼關系。在注重不同教學形式的同時,老師們都更加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並及時跟進指導,體現出一種更好的師幼關系。如:劉君老師為發展孩子的跨跳,投放了不同難度的樹樁,在觀察孩子們第一遍練習的同時,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樹樁,並手把手的帶領一個一直不敢嘗試的幼兒完成了動作;宋靜老師在對孩子們製作餅乾的指導中,關注能力弱製作慢的孩子;邢桂蓮老師關注每一個孩子與玩具的互動情況,充分運用玩具進行分類、語言表達、愛惜玩具的教育,同時運用獨自玩、交流完、大家一起玩的形式讓孩子們互相學習,實現幼兒之間、師幼之間、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劉娜老師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關注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採取清唱示範學習的方法將難點樂句加以練習。李輝老師通過材料的投放較好地實現了動作的由易到難,練習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表現情況,讓孩子們運用投放的材料充分練習,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另外還有許多老師,都在以前注重情景創設、材料投放、方法運用的基礎上,開始關注孩子們的表現,並力求更好地加以指導,這就是老師們教育理念和行為進步的表現。 觀摩課的開展的意義是為了提高老師們的素質,最終目的是為了上好日常的活動,所以,本次活動中總結的許多好的方法,老師們應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重視常態活動的組織。
Ⅱ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主題有哪些
例如入學適應、幼小銜接、兒童飲食方面的
Ⅲ 幼兒園關於如何讓教師提高教學技能研討會總結
淺析幼兒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廣州開發區第二幼兒園,宋艷萍,510730) 摘要: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培養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來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為幼兒園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加強理論學習、自我反思、集體研討、學習觀摩等策略來提升他們的教學反思能力。 關鍵字:幼兒教師 教師反思 自我反思能力 策略 一、問題提出 幼兒園教師從事的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要求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反思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教師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為了什麼,教學反思的內容是什麼,是否所有的教學反思都是有價值的等問題認識不明確。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必然導致實踐中幼兒教師反思的盲目性。有的幼兒教師自覺反思的意識不強,反思能力還較低。雖然大部分幼兒教師能認識到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其反思還停留在被動反思階段,大多是為了完成幼兒園制度的要求,為了完成任務而被動的反思,相當數量的幼兒教師還未達到自覺思考並調控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程度,還有的幼兒教師認為教學反思就是對過去教學行為的檢討,總是帶著一種失敗者、檢討者的心情進行教學反思。這對教學反思的種種錯誤認識必然會造成教學中的不良影響。此外,幼兒教師還缺少教學反思的機會。工作在幼教第一線的教師們工作較鎖碎,工作量大,一天忙著應付備課、製作教玩具、環境布臵、各種比賽等等,耗費了教師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外出參觀學習的覆蓋面較小,老師能舒心地坐下來進行教育研討的機會很少,反思實踐的機會自然也很少,造成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脫節。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他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能有什麼改進[1]。 每一個教師的成長與成功,都離不開對自我和他人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反思。教師通過反思,經驗越來越豐富,教學越來越生動活潑,教學質量越來越高,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從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養和能力,促進自我成長和進步。因此,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學反思對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師反思 教師反思是指教師立足於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對自己已有的觀念、已作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自我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的「異位」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校能和素質的過程[2]。其主要特徵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對自己的覺察、分析和評價,自身既是反思的主體,又是反思的客體,離開了自己,也就無所謂反思;二是反觀性。無論是何種反思,它總是指向過去,是對自己已經做出的決策、行為及其結果進行的反觀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對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評價、修正和改進,實現「以研促思」。 那麼,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幼兒教師,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呢? 三、提高幼兒教師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為幼兒教師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離不開適宜的客觀環境。幼兒園作為教師工作和學習的主陣地,對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幼兒園要在教會幼兒教師反思、促進教師見的反思、評價教師反思上搭建平台,形成制度。如:科學合理的分配教學任務,定期組織教研與培訓活動,完善聽課、評課制度等;同事幼兒園為教師教學反思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一種溫馨、團結、向上的「家」的氛圍的幼兒園環境,以及民主、信任、協作的同事、師生關系,這是教師主動發現、勇於承認教學中的問題並虛心向他人學習的重要外在環境保障和支持。只有在這種和諧、民主、寬松的氛圍中才會出現教師人人都反思、人人都交流、人人都改進的新局面。 (二)加強幼兒教師教學反思的理論學習 理論知識不等於教學活動本身,但它卻對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幼 兒教師在長期一貫的實踐中往往難以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者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表現出困惑的狀態,這反映了幼兒教師理論素養的缺乏或對理論理解的淺陋和偏離。只有將實踐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加以剖析,才能找出根本的、深層的原因。因此,對理論的學習和思考也有助於幼兒教師將外部理論轉化為現實教學實踐。教學反思對幼兒教師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較高,只有教師自身理論知識的加強和自身知識儲備的豐富,具備豐富的學科內容知識,學科本質知識等,才能更有效的實施教學反思。 (三)加強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自我反思能力 對幼兒教師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學活動,即對活動方案的設計、實施、效果進行反思,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 1.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 在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設計上,主要可以反思四個方面:第 一,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是否以《規程》、《綱要》所提出的各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目標是否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等等。第 二,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與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相適應,同時又促進幼兒發展;是否貼近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同時又有助於拓展和提升幼兒的經驗;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諸方面的和諧發展,並為幼兒終身發展打基礎;是否為幼兒提供了與活動目標相一致的經驗等等。第 三,教育教學活動的准備是否圍繞活動目標和教育內容來創設相應的學習環境;投放的活動材料是否安全、衛生,便於幼兒操作、觀察、嘗試、探索;是否為幼兒做好與活動內容相關的知識准備等等。第 四,教育教學活動環節的設計是否注意教學過程每一步驟的有效性,每一環節目的是否明確,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達到一致等等。 2.反思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 關於教育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施過程,可重點反思四個方面:第 一,教育活動組織形式的選用是否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地運用小組活動、集體活動和個別活動的形式。第 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是否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是否注意各領域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是否注意寓教育於游戲活動之中等等。
Ⅳ 幼兒園教師怎樣開展半日活動研討
為優化幼兒園的半日活動,教研組組織全園教師開展了半日活動的現場觀摩研討,為期兩周的園內半日活動觀摩研討雖暫告一段落,但日復一日的教育教學活動還在繼續。每個班展示半天是短暫的,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些小小的片段;但也是漫長的,因為它深深地融入了班級的工作常態;展示觀摩給每位教師提供了交流、反思、梳理的空間和平台,也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了我園的教學管理和教師的教學理念。期待通過教研組的集中研討梳理,每位教師能不斷地反思調整,力圖尋找更為科學、流暢、自然的一日生活流程,努力挖掘各個教學環節的教育價值,同時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和專業成長。
對本次半日活動的觀摩略作一些剖析與建議:
一、生活活動:
首先說生活活動,再一次認識它的重要性。溫馨有序的生活活動,是孩子們學做文明人的重要途徑。孩子們的舉止言談、吃飯的姿勢、如廁盥洗的秩序是否具有文明人的特點?在生活中習得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自護能力,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成為文明人必經之路和重要過程,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
生活活動要求:
1.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科學合理的生活常規,各環節過渡自然流暢。
2.保教結合,目標實施自然。
3.幼兒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初步的自理能力,生活愉快、自主、有序。
讓孩子真正成為生活的主人,自我選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滿足自我需求,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成長。過渡環節體現在自主性強、自然有序,游戲化突出,生活用具更加符合孩子的使用,活動方式更加文明、適宜、溫馨,體現時代特點。現在物質豐富了,要求人們行為文明規范,做文明人。
生活活動常見問題所在:
常規科學合理性不夠,過渡環節高控。
保教結合不夠,孩子們喝水量欠缺。
生活衛生習慣養成不夠。
老師們要做到眼裡有孩子,眼裡有問題,要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尊重孩子的需要。
二、區域活動
半日活動中應該讓孩子們有充分的自主游戲時間和空間。老師要關注園所的特色,充分利用周邊資源,充分利用每個空間,支持孩子游戲。老師指導要適時適度,有針對性,既尊重指導重點又能照顧整體。
孩子們游戲時積極、專注,情緒愉快,能遵守必要的游戲常規,這說明了孩子本性的東西,只要我們給他們提供玩具和材料,孩子們就非常專心、專注、愉快地進行他的活動。
區域活動要求:
1.近期教育目標自然滲透在活動區,符合幼兒發展需要。
2.能有目的地投放游戲材料,游戲材料體現豐富性和層次性。幼兒有充分的自主游戲時間和空間。
3.教師關注幼兒的游戲情況,發現幼兒的需要,給予適時適度的、多種形式的支持和引導。
4.幼兒游戲時積極、專注,情緒愉快,能遵守必要的游戲常規。
區域活動常見問題:
材料不夠豐富,不符合年齡特點。
材料豐富,孩子不會玩,有擺設現象。
老師指導不到位,只關注重點區,其他區不關注。
區域活動的有效指導與評價
活動區的有效指導包括:
鼓勵幼兒按照自己意願選擇活動內容和玩伴。
幼兒可根據自己夥伴的意見設定和變換游戲目的、規則、布置環境,進行活動。
教師能夠對幼兒游戲進行普遍關注與重點指導相結合。
能夠及時發現幼兒游戲中的進步,困難與問題,給予適時、適度不同策略的有效的指導。
區域游戲結束的評價應注意:
能啟發引導幼兒自評和互評。
能結合半日活動目標、區域目標進行評價。
教師能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給予梳理提升。
評價方式,可以是從集體評到集體—分組—集體,
三、教育活動
《綱要》中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過程。這是個弱項。
教育活動要求:
1. 目標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具體明確。
2. 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感興趣。
3. 過程層次清楚,突出重點、難點,體現本學科的核心價值。
4. 教師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能做出及時有效的應答。
5. 幼兒積極、主動,思維活躍,在學習過程中有進步。
教育內容貼近孩子生活,孩子感興趣;教育活動目標明確適宜,教育過程符合學科教育規律,體現了學科教育價值,促進孩子發展,這兩點都不是大問題,但往往到了實施時就出問題了。比如:教學過程層次不清楚,重點不突出,難點沒解決,不能體現本學科的核心價值;老師關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不夠,對孩子們的問題不能做出及時有效地應答;准備不充分,不適宜,教學環境不適宜等等。
四、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是由「集體游戲」和「分散游戲」兩部分組成。前者老師主導作用略強,要有計劃有目標。後者較輕松,強調孩子自選、自由的游戲。
戶外活動要求:
1. 目標科學、明確、符合幼兒身體發展需要。
2. 活動材料豐富,具有趣味性、層次性、挑戰性。
3. 活動安排科學合理,符合季節特點,強度、密度適宜。
4. 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有目的地進行指導。
5. 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愉快,動作發展符合本年齡班應有的水平。
戶外活動常見問題:
活動的時間和活動量把握不好。
運動項目不適宜、材料不豐富,運動項目單一。
因地制宜的利用空間與材料較欠缺。
尊重個體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孩子提供不同的運動環境與條件。
戶外活動時需注意的問題:
集體游戲目標要具體明確,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
游戲材料方面,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場地提供充足的玩具材料、種類多樣,並考慮環境材料的層次性。
細致做好場地、器械及幼兒服裝等方面的安全檢查及教育。
五、教育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教育環境要求:
1. 班級氛圍民主、和諧,師生之間、幼兒之間關系平等、友好。
2. 環境的創設因地制宜,安全、合理。
3. 教師充分利用周邊資源,為幼兒的生活、學習提供有效支持。
4. 幼兒參與環境創設,成為環境的主人,並在與環境互動中獲得積極發展。
教育環境存在問題
老師對於充分利用周邊資源,為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提供有效支持有待提高。
孩子們參與環境創設不夠,沒有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沒有做到在與環境互動中獲得積極發展。
教育環境需注意的問題
合理性:充分合理利用班級活動空間。
豐富性:為孩子們提供的學具、玩具和材料種類豐富,數量充足。
開放性:各空間視野開闊,方便孩子們進出與活動;分類開放的擺放玩具材料,便於孩子們取放。
整合性:生活活動、區域活動、集體教學、主題牆飾、區域牆飾,有內在聯系,相互呼應。
Ⅳ 如何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研討活動
一、指導思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來自教材的、有來自教法的、有來自幼兒的,也有來自傳統觀念的阻礙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困惑如何解決?由誰來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優勢,創立自己的特色。
教師在實施新《綱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根據本園的實,際和幼兒的特點自己解決,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得靠教師自己的不斷學習與實踐。而要做到這些目的,必須進行立足於園本的主題教研。
二、園本主題教研製度的涵義及實施理念
以園為本的主題教學研究制度,是以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努力把幼兒園建立成為學習型組織。「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師」,「幼兒園是教研基地,活動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
三、園本主題教研製度建立的策略及內容
1.以園為本的教師培訓體系——系列培訓主題
(1)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立足本園及時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理論修養、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2)重視本園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
(3)要有適合本園實際的師資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培訓、進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發揮骨幹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和幫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採取各種「園本培訓」的方式,對上崗教師進行《綱要》、教材的崗前培訓。
2.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體系——系列科研主題
(1)幼兒園要有計劃地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
(3)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千方百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施,把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5)要建立教學成果和教研成果的獎勵機制,激勵教師不斷地創造新的教學和教研業績;
(6)要重視總結、宣傳和推廣本園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從制度上保障「園本教研」常研常新。
3.以園為本的系列化主題學習,教學研究既要研「教」更要研「學」
(1)要把傳統的學法指導與新時期的「轉變學習方式」密切結合起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現狀;
(2)倡導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和勤於思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
(3)幼兒園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指導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
(4)建立常規化的制度,促使教師人人承擔學習指導的責任。
四、園本主題教育的實施過程與方法
1.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
推薦書目,要求老師自學,並寫讀書筆記;
看專家講座光碟,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
提供參加各級培訓的機會。
例如學科帶頭人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園本教研培訓;
培訓的內容側重新《綱要》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和普通話、信息技術的培訓;
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
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訂自我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
2.有效地圍繞主題進行教研活動
(1)教學教研常規的落實,特別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每個教師都要進行教學反思,每周寫一篇有較高質量、能改進自己教學的反思;
(2)每個教師每學年至少要上一次研討課,認真聽取同行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30次,做好聽課筆記,並適當進行評論;
(3)每學年上交一篇說課稿,一篇公開教學活動設計,一篇公開教學活動案例反思;
(4)每次教研活動前開展15分鍾中心發言,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總結:通過對幼兒園園本主題教研活動內容、形式等的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實際問題,運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構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理論,在教師的心理、教師的能力、教師的素質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義的理論觀點,為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貢獻,並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總結、推廣教育教學研究專題的經驗,推進我園幼教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
Ⅵ 幼兒園教科研工作的涵義及意義如何
幼兒園科教研工作的涵義及意義
一、促進幼兒園教育的發展
促進幼兒園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是多方面的,從幼兒園教育事業和發展歷程來看,關於人腦的研究,關於兒童身的發展方面的研究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而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科學研究。
二、促進幼兒園自身的發展
我國的幼兒教育理論對我國幼兒園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然而時代在進步,現有的理論已遠遠不能適應實踐的需要。理論具有抽象性,它也不可能給出現實生活中所有問題的答案。
另外,幼兒園教育理論本身的不足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我國幼兒園課程的不完善就是一例,而且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東西部差距較大。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國的幼教科研必須更多地面對實踐,直接為幼兒園的發展服務。
以往,教師往往習慣於模仿筆從眾。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嚴重脫離幼兒園的實際、脫離當地的實際。如果幼兒園有自己的科研隊伍,能從實際出發,設計出符合幼兒園實際情況的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切實解決業已存在的問題,幼兒園自身的水平必須會隨之提高。
三、提高幼兒園教師自身的素質
21世紀對教師的職業要求更高。時代要求教師成為學者和專家、成為研究提高,許多人已擁有大學本科或專科文憑,但是由於幼兒教育理論一度滯後,在教師們的教學技能普遍較高的情況下,教育思想卻普遍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另外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對我國幼兒園師資培訓也有很大的影響。普遍注重理論的灌輸,忽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科研能力的培養。而學生則普遍忽視文化素養的提高。
這些因素造成我國幼兒園教師在科研活動能力方面的先天不足。通過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教師可以加深對教師教育思想的認識,促進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甚至修正某些不正確的理論,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四、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表現在整體和個別兩個方面。所有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也就是幼兒園整體水平的提高。
在教師積極從事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質的情況下,幼兒教育的質量必定會有所提高。教師從本園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本園幼兒的實際水平出發,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和難題,創造出適合本園情況的教學方案、教學模式,使所有的幼兒在現有的水平都有所發展,幼兒園的教育效率也就提高了。
五、加強培訓,轉變觀念
傳統教育中,教師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這樣的一種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因此,要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必須改變傳統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現代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一個具有對教育活動有反思、分析、發現和實踐的教育研究者。
在不斷的反思總結中,不僅使保育和教學工作更科學性和合理化,也使教師們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斷成長。許多教師通過反思,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能自覺地調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進孩子的不同發展。通過反思,教師能自覺地做好各項工作,達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
(6)幼兒園教學研討目的擴展閱讀:
幼兒園教科研工作的成果——活教育思想
活教育思想在我國幼兒教育界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活教育倡導
1、一切設施、一切活動以兒童為中心的主體,學校里一切活動差不多都是兒童的活動。
2、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做人的態度,養成優良的習慣,發現內在的興趣,獲得求知的方法,訓練人生的基本技能。
3、一切教學,集中在做,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4、分組學習,共同研討
5、以愛以德來感化兒童。
6、兒童自訂法則來管理自己。
7、課程是根據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的需要來編訂的,教材也是根據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的需要來選定的,所以課程是有伸縮性,教材是有活動性而可隨時更改的。
8、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工作時很靜很忙,游戲時很起勁很高興。
9、師生共同生活,教學相長。
10、學校是社會的中心,師生集中力量,改造環境,服務社會。
Ⅶ 幼兒園課題研討活動記錄做好家園共育的意義是什麼具體怎樣做好
摘要:實踐中我更充分認識到我們與家長密切聯系和合作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孩子健康地成長,現在,隨著形勢的飛速變化,家長教育知識的不斷豐富,使得他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其中與教師共同規劃和設計對孩子教育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隨著《綱要》的貫徹和落實,家園共育已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幼教改革和發展的一大趨勢。那麼,怎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他們重視、關心和積極配合參與幼兒園教育呢?怎樣才能科學地用「家長」這個幼兒教育的「活的資源」呢? 幾年來我們在新《綱要》精神指導下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使幼兒園與家庭建立了一種合作、互補的關系,在雙向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其教育觀念,提升其教養水平,家園攜手,共育幼兒健康成長。實踐證明,我們在課程的建構過程中重視教育資源的挖掘,特別是對家庭教育資源的挖掘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在工作中我覺得如果觀念不徹底轉變,不僅會繼續制約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對幼兒園整體教育工作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而轉變家長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用《綱要》的新理念引領我們反思過去的工作,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第 一,在工作中我園教師做到真正把家長工作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堅決抓好落實。建立健全班級的家長工作制度,每學期制定家長工作計劃,學期末將家長工作列入總結、評價、考核工作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長工作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 第 二,把家長和我們教師作為共同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來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兒的問題上,雙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誠溝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兒的使命。第 三,在家園溝通問題上,我們教師能切實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思想,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夥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換位思考,對家長產生的急躁情緒及沖動要冷靜思考,學會體諒。只要我們態度誠懇,方法得當,就一定能贏得廣大家長的擁護、支持。 二、交流、溝通中,成為真誠的理解者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夥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環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長的認同,支持和參與,這就要求我們將家長工作的重心從「教育家長」轉變為「家園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長會上,我們以「怎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主題與家長進行了座談,讓每一位家長都談談對環境創設的理解,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對於給孩子創設一個優美的物質環境相當重視,而對孩子心理環境的創設卻是一無所知或處於無意識狀態;有些家長將環境片面的理解為環保;有些家長知道良好環境的創設對幼兒發展有極大益處,卻不知從何入手,尤其是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也有個別家長,相當關注幼教方面的新動態,經常閱讀有關資料,咨詢有關專家,有了一些根據專家理論操作的實踐。在家長的暢所欲言和交流後,我們將家長有意識和無意識在生活和家庭中對幼兒所做的點滴實踐進行了理論上的提升和歸類,並且對個別言傳身教、值得推廣的做法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家長紛紛感嘆:「真沒想到,我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會對孩子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這樣一來既肯定了家長們各種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實踐,讓家長體驗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強了教育的信心,又讓家長對環境的創設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進一步認識了物質環境、心理環境甚至社會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 三、互動、參與中,成為積極的響應者 有了家園間的溝通和理解,家長們開始積極地參與教育活動的實施。每個家庭與幼兒都積極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家長們幫助孩子搜集信息。他們或去圖書館查閱,或上網查詢,或參觀訪問,或親身實踐。如在「海底總動員」主題活動中,由剛開始時介紹各自收集有關的書籍、玩具、光碟等到後來製作展示牆和海底動物面具,孩子們對海底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於海洋動物話題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種類、有的涉及它們保護自己的本領、有的涉及海底動物的繁殖方式、有的關注它們的形態、有的還初涉了海底動物的歷史,主題活動的高潮是我們舉辦的「親子活動」,孩子們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海底動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了面具的製作,面具的背後是孩子們樂不可支的笑臉。 四、新課程實施中,成為積極的合作者 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園共育是我們的目標,我園在實施新課程中把家長作為課程的建構者之 一,在新課程剛開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把主題活動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通過家園聯系窗的方式呈現在家長面前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家長也不了解這些東西到底要來干什麼,只覺得老師好煩,每天不是要這就是要那,一開始還給你敷衍一下,時間略長,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當你的面對你說:「你們怎麼什麼都要,不會自己准備……」面對此種情況,我們及時召開家長會,從新的教育觀、人才觀、新課程的特點及新課程的作用意義等方面,向他們作了詳細的介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這是體現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家園溝通,達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條件。為了讓家長及時全面地了解幼兒園教育目標,配合幼兒園教育,我們做到了"四公布":開學初公布學期幼兒培養目標;在家園橋園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標和月計劃;每周公布一周活動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學。在開展新的主題活動之前,首先把主題教學的計劃和網路圖醒目地展示在主題牆壁上,讓家長和孩子先有目的地進行關注,並在公布欄中增設了"請您配合"「溫馨提示」等欄目,請家長協助完成目標。 從此家長的觀念開始轉變,觀念一轉變,我們的工作就順利開展起來了。家長們與孩子一起收集廢舊物品;一起做實驗,觀察,記錄;一起查書找資料;還有的家長給我們送來了碟片、書籍等,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學習化社會」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終身學習的希望。看到了我們的家長也從幼兒教育旁觀者、監督者、被指導者的角色變成了現在幼兒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開展平等對話、交流,是增進家園了解、促進溝通的有效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家園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距離和各種不協調,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因此,我園改進了家長會方式,由原來的教師一言堂模式變為百家爭鳴式的茶話會。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平等對話中產生共鳴,從而消除隔膜,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在召開本學期家長會時,有家長把進入大班如何達到幼小銜接這一現實問題提了出來。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請家長們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每天安排時間與幼兒一起學習、游戲,培養孩子的樂學。這是我們長期工作總結出的經驗。 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創家園互動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園溝通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這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取向的一個重要理念。瑞吉歐教
Ⅷ 幼兒園教研活動和園本教研的區別
沒有區別。都是教研活動。
常規教研活動開展流程(根據不同版教研主題和參加對權象選用不同的教研方式):
1、主持人介紹教研活動主題、內容(或案例分享),拋出問題引導教師進行思考,教師展開討論話題;
2、教研組長引導教師展開討論話題,在討論中及時進行總結歸納,並拋出下一個問題,使討論循序漸進;
3、教師集中討論並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由教研組長梳理歸納,記錄人及時進行詳細記錄;
4、教研組長小結討論結果,同時提出下次教研主題,老師們做好准備。
園本教研分為兩種:
1、常規教研(研討、觀摩、理論學習、經驗交流、教學成果匯報分享等)
主要過程:
問題——設計——行動——反思(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2、專題教研
活動過程:
學習階段、研究階段、實踐階段、總結反思階段
Ⅸ 幼兒園教研活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在一學期中幼兒園的公開觀摩課、評課、案列分析、理論學習、教學反思、 幼兒園器械的投放,區角的設計等都屬於教研活動的內容。
Ⅹ 幼兒園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研討記錄
我們幼兒園通過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架構起幼兒園與家庭溝通的橋梁,促進了家長的認同感和合作心,達到家園一致的理想教育境界。同時也鼓勵家長參與園所各項相關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社區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幼兒園服務社區回饋社會幫助未來家長成長的途徑。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教機構,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家教指導的職責,與家長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 老師和父母要如何配合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的心靈,具有創造力、有信心、有責任心、有責任感而且樂觀向上的孩子呢?我們幼兒園通過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架構起幼兒園與家庭溝通的橋梁,促進了家長的認同感和合作心,達到家園一致的理想教育境界。同時也鼓勵家長參與園所各項相關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社區資源,另一方面也是幼兒園服務社區回饋社會幫助未來家長成長的途徑。讓幼兒在愛的教育中茁壯成長,成為健康、和諧、快樂、積極的現代兒童。 家庭教育指導是幼兒園開放教育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意義及課程活動,了解幼兒園「教什麼?」和「怎麼教」,更好配合老師的工作。第二: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幼兒發展觀。幫助家長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有關知識,讓家長重新考慮如何配合幼兒的發展運用適合的方式來教育幼兒避免拔苗助長。第三:建立良好的師生溝通分享的益的育兒經驗,幫助家長了解、重視民主、支持與關懷的教養態度,尊重孩子,允許孩子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協助家長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家庭教育。 我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分為個別指導與集體集體指導兩種方式。個別方式是指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間一對一地聯系與進行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密切家園聯系,實現家園同步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集體方式是指對家長群體進行工作的方式,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或家庭專題講座、家教經驗交流、各種家教研討活動、設置家園聯系欄(家教園地)、組織面向家長的開放日以及印發有關家教學習資料等等。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必須將集體方式與個別方式有機的結合交替進行,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以下是我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幾種方式: 1新生家長見面會在幼兒入園前邀請家長來園召開新生家長座談會,安排家長簽到,並注意沒有來園的家長,與他們保持溝通務必保證新生家長的100%到會率。如果家長有制度,也要將會議記錄整理成文讓家長看到。這樣做一方面希望家長和幼兒園在教育理念上取得共識,家長在今後能配合幼兒園的各項措施。另一方面也為了加強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 2定期舉辦家教講座幼兒園邀請在幼兒教育、保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來園給家長講授幼兒發展的基本知識(生理、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3~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等),傳授教育幼兒的經驗(健康與保健、心理問題與治療、行為偏差的原因與治療等)和家園配合的意義作用和途徑。 3個別交談是指教師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與家長進行個別交談和專門約請個別家長來園面談。教師利用家長接送孩子時與家長簡短交談,是一種最方便、最及時和最經常的家園聯系方式。使家長與教師得知近日至當天孩子在園或在家的情況,以便家園隨時配合,促進孩子發展。 約請家長來園面談和家訪是另一種交談形式,它與前面所說的接送孩子時交談不同,是一種有目的、有準備、有一定深度的交談。教師和家長要作較長時間的交談。 4電訪、家訪、家長手冊及園刊、宣傳櫥窗及時的家訪、電訪、每周一次的《家園聯系手冊》都是教師與家長進行個別溝通的好形式,在《手冊》中家長可以通過幼兒自評、教師寄語了解孩子在認知、行為習慣、性格、合群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填寫「父母的話」、「幼兒在家情況」,希望家長重視幼兒行為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鼓勵家長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幼兒,使家園形成一致的價值取向。園刊、宣傳櫥窗可以刊登幼兒園活動動態、家庭教育的文章、幼教專家的教育論文、衛生保健知識、教師的育兒心得,家長的育兒經驗、幼兒膳食食譜等信息。 5設立親子教育熱線由園長、家教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師接聽家長電話,傾聽家長的心聲解答家長的提問,與家長交流教育幼兒的經驗,幫助家長解決遇到的困難,舒解家長的困惑和焦慮的心理。教育熱線使個別工作繁忙的家長多了交流的渠道;也使部分比較害羞的家長避免尷尬。 6家長開放日家長可以來園觀看、參與幼兒的在園活動,參加幼兒園各項大型活動,如:親子趣味運動會等,以此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了解自己孩子在群體中的表現,以便客觀的看待孩子,加強與教師的溝通與合作。 7開發家長資源,拓寬家園互動的渠道我園開設了熱線電話、家園信箱和電子郵箱,便於家長對我們的管理工作、教學工作提出要求。 8建立幼兒成長檔案,展示孩子的進步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觀察和關注對幼兒來說是首要條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和家長協商共同為幼兒建立了「幼兒成長檔案」,採用了不同的方式記錄幼兒成長的軌跡,在成長檔案中記錄了孩子的生長發育,教育的評價,家長和孩子的對話等等,這一工作得到了許多家長資源的大力支持,我們將一起見證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新舉措,使幼兒園與家長沒有了距離,在家長與園間架起友誼的橋梁。有了這些新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不僅家園雙方能保持良好的溝通,還可以豐富幼兒生活,對家長而言與孩子共同成長,體驗學習的過程,對幼兒園來說家園合力促進幼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