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情景體驗作文教學

小學情景體驗作文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29 00:47:32

① 如何培養小學寫作興趣在情景中激發習作興趣

一、觀察中,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習作的社會意義就是弘揚正氣鞭撻丑惡。羅丹說:「對於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觀察是習作的前提。那麼,如何讓學生在觀察中,便由衷地產生濃濃的寫作興趣呢?我的做法是首先教給學生的正確的觀察方法。(學會觀察,就會獲得一定的習作素材,有了習作素材,寫作就胸有成竹)。教師在此基礎上,誘發表達的慾望,胸有成竹則會變的寫作興趣十足。比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習作教學,這次習作是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課堂上,我先問在教大家的所有老師中,你最喜歡誰?大家一致認為是教音樂的汪老師。然後我打出提前製作的一組汪老師六一兒童節唱歌跳舞的幻燈片,引導學生先觀察圖片說汪老師六一兒童節唱歌跳舞的事。幾分鍾後,我又面帶微笑的說:「一個讓人喜歡的人,肯定有她的理由,有別人不知道的故事,你們能不能用你們的筆寫出來,讓大家分享,也讓你熟悉的人高興呢?」同學們的興趣一下子激發起來了。
二、情境中,喚醒學生寫作興趣。
葉聖陶先生在1942年針對當時一些人學習寫作只從記誦和模仿入手的弊病,明確指出:「寫作的根源在於自身的生活,脫離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
玩耍是小學生的天性。在玩耍、游戲的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作文元素,怎樣讓小學生在寫作時,想到這些作文元素呢?那就是創設情境,喚起對生活的回憶,喚起寫作的興趣。比如執教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習作教學《你眼中的秋天》作文指導課,首先我利用課間帶學生觀賞秋日的校園,讓學生用各種感官,觀察感受秋天的景物,體會秋的季節特徵;課上組織比賽吟誦與秋天有關的古詩和兒歌;接著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一幀幀靜止的畫面變成鮮活的流動的體驗,再配以優美的音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秋的氛圍;最後精心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孩子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說話興趣,再指導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描寫秋天的成語和句子進行寫作。學生自始至終保持著高昂的情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寫作的方法。正是因為教學內容和形式貼近孩子生活,才真正提高了作文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續寫中,調動學生寫作興趣。
續寫是將一個沒有結尾或者是結尾不完整的小故事,加上內容使故事完整。續寫的基本要求是續寫的內容必須跟所提供的素材一致,這樣完成的文章才能合乎情理,才能達到「續寫作文」的寫作目的。在教學三年級上冊《風箏》這課後,我提問:「孩子們向那房子跑去」後,會發生了什麼事?孩子能找到他們的「幸福鳥」嗎?請同學們展開想像的翅膀,為課文續寫一個結尾。學生在領悟課文的初衷之後,很樂意為課文續寫一個屬於自己的結尾。在學生續寫的結尾中,相同的是:不管是寫找到,還是寫沒找到,都充分表達了孩子們追求幸福的勇氣,堅持到底的毅力。每個結尾都不一樣,因為都融入學生獨特的情感,真情流露的結尾使整片文章得到升華。通過續寫,不僅讓學生明白了文章必須主題統一,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圍繞主題寫,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成功中,強化學生寫作興趣。
作文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個新鮮事物,強化他們的作文興趣與激發他們的作文興趣同等重要。那麼怎樣強化學生寫作興趣呢?1、寫好評語。在批改作文時,評語力求讓學生看後有一種親切感。當看到學生作文的精彩之處,我用醒目的波浪線標出,有時寫一些簡短的褒揚式評語,如「這段寫得非常精彩」、「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等等。如果那部分寫得不令人滿意,就寫「如果怎樣寫就會更好一些」等點撥中有勉勵的批語,給學生指出修改的方向,學生也樂於接受。多表揚,少批評,甚至不批評,是一條基本原則。2、上好講評課。每次習作講評課,我都會開展優秀習作欣賞活動,創造條件讓同學們走上台朗讀自己的佳作,從而讓學生樂於寫作。 3、辦好習作園地。在班級的板報、牆報上開辟優秀作文園地,並在一旁附帶師生的小評議。當學生讀著師長、同伴的熱情贊揚和由衷希望時,心中的自豪感、成功感便會油然而生,當然寫作的興趣更濃。那一張張欣喜的笑臉就是最好的見證。4、匯編好文集。在每學期結束時,讓學生匯編班級的優秀作文集,再配上學生自己繪制的插畫及封面,加上家長或老師寫的序言。不僅能夠展示每位學生的才華,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全體學生的創作慾望,讓每一位學生在假期也興趣盎然地繼續寫作。5、多途徑投好稿。作文發表,能夠更好的強化學生的寫作興趣,但三年級學生的作文水平處於起步階段,能發表的稿件少之又少。因此,通過創建班級博客的方式發表學生的作品更合理有效。博客既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也能看到同伴的作品。學生還可以通過發表評論品評作品,在品評與彼此回復的過程提高作文能力,取長補短,這與看作文選的效果又是大不相同的。我把這叫做「以成功激勵成功」。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一點一滴地去滲透引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貫穿整個習作教學過程,我們應相信「持久的興趣」最終會變成一種愛好,一種習慣,一種能力,一種成就。

② 如何進行小學作文教學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鼓勵學生走進生活,積累必要的情感生活是生活性作文教學的前提。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材料倉庫。我們根據學生接觸生活的特點,可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無論是喜怒哀樂甜酸苦辣,還是所見,所聞,所感,所悟都要求學生及時記錄,隨時積累。這種積累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什麼」的問題,讓學生有「米」下鍋,更重要的是一種情感與生活的累積。親情,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都是學生作文的重點,而這些「情」都必須從生活中來,從親身的觀察和生活中來。
傳統的學生作文教學,學生往往是在毫無思想,材料准備或生活零碎膚淺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往往是似曾相識,沒有個性。生活性作文教學第一步就是課前提前數周告知學生作文的內容,范圍,主題等,然後根據作文的要求,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在生活中動手操作,如何有方法有層次有計劃地認真觀察,閱讀相關書籍汲取知識。在實踐中教師要適時,適機,適當地指導學生注意記錄每一個實踐環節,特別是一些細節,為習作積累具體的材料,要積累材料的同時,記錄自己的獨特感受生活,積蓄充分的情感。這是作文教學非常關鍵的一步。
二、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還要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寫作最好的主動力是情感動力,情動而意動,意動而文成。如果我們善於激發學生的所積蓄的生活,造成一種蓄勢,使其處於待發狀態,那麼,學生作起文來必是因情生文,順意成章了。如何激活學生情感。
(一)、尋找情點。
(1)家庭親情:①父母培育的無私奉獻之情。②兄弟姐妹互相尊重愛護之情。
(2)學校友情:①師生尊敬與被尊敬,關懷與被關懷之情。②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之情。
(3)社會風情:①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物質文明。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4)愛國之情:①五千年文明的民族自豪感。②外族入侵的民族恥辱感。③歷代愛國志士的高風亮節,以及對整個社會,整個人類的關愛情緒及理性思考,等等。
(二)、創設情境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場合產生的。創設作文情境,激活自己的生活積蓄,有效地產生情感共振,進入最佳的作文狀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生活再現。譬如,要求學生隱去一個熟悉教師的姓名,只對其肖像,服飾,神態,性格愛好和習慣語言動作描寫,使人一看就可推測是誰,由於這樣提供了一個可看的「境」和可感的「情」,故容易引發學生寫作熱情,文章也寫得較有情趣。
②多媒體教學。通過錄像,音響和幻燈等多媒體手段再現人,物,事。由於具有直觀性,形象性,故能大大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慾望。
③表演情境。表演是小學生感興趣的事,通過表演可以把小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使他們的情感「活」起來,產生寫作慾望。如在指導學生寫《讓路》這篇看圖作文時,可從三方面進行誘導:第一,讓學生觀察圖片,理清「讓路」這件事的前因後果。第二,通過表演讓畫面動起來,再現讓路的經過。為避免寫出的作文給人「千人一面」的感覺,啟發學生從多方面去拓寬思路,鼓勵他們表演出不同的情景。第三,引導學生把圖片和小品表演聯系起來,先說後寫.整個過程,學生思維活躍,興趣濃厚,處於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沒過多久,一篇篇充滿童趣的想像豐富的作文就寫成了!
三、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表達。
表達有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將自己在實踐中看到的,做過的,聽到的,想到的有關內容以及由此萌發的情感有條理地與同伴分享並記敘下來。這個過程伴隨著較為復雜的心理活動,是深化認識,過濾,篩選實踐中獲得的有益成分並使之積淀下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不要單純地累積材料,要清晰地表達自己在實踐中的感受生活,彰顯自己的獨特性。
總之,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爛漫的,相信他們每個人對事物都有自己至純至真的獨特生活。指導作文就是要引導學生從自我出發,盡情流暢地抒發自我情感,敘述自我經歷,描繪自我內心,或者在寫人敘事寫景議論中融入自我感受與生活。所以在教學中不應有任何強制,命令的影響,要順其自然,讓孩子們放開膽子寫,大膽地亮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的作文自然也就有了孩子情感的溫度,烙上孩子心靈的色彩。

③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您有什麼好的創意和心得嗎

把我的一篇文章奉上,一供你參考。

在作文起步訓練中放飛孩子的想像力

長期以來,由於對小學生作文一直堅持「小、真、實」的標准,不少學生的作文內容干癟,思路狹窄,語言呆板,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善於想像。主要表現在:
1、缺乏童趣。一些教師認為低段的寫是為了在中、高年級寫得更好打下基礎。因此,在寫作指導上較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思維,而沒有從學生的角度,進入學生的角色,讓學生發散思維,展開想像,真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的學生的文章乍一看,呀,真不簡單,一、二年級就有如此高的寫作水平,殊不知其中融入了多少老師和父母的「真情」。學生的創新精神、健康個性未能生動活潑地得以展現。
2、缺少自然味。由於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疼愛之至,一走出家門就怕這怕那,學校也感到肩頭的責任重大,能不出校門,盡量不出校門。豐富他們的生活,擴大他們的眼界,充實他們的知識,也就成了一張空頭支票。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現在不是減負了嗎?為什麼不能帶孩子進入他們所嚮往的大自然?為什麼不能領著他們踏入他們所困惑的社會生活中去呢?學生在封閉的課堂內,怎麼能寫出純純的、深深的自然韻味的文章來呢?
3、教師不明智的教學方法。完全是無意之間,一讀到學生的作文,我們就會伸手去拿紅筆,其實這是不明智的。作為教師的我們所做的不該是情不自禁手執紅筆一路改正孩子的錯誤,而應當理解當我們手捧他們的作文時,那不僅僅是一篇文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我們需要透過錯誤去發現孩子的真實想法,而不是去扼殺孩子作為一個作者的自信。我們關心學生的寫作,但關心與糾錯截然不同,關心他們的寫作意味著在處理他們作文的時候需要格外的自製、格外的敏感、格外的思考和格外的智慧。也許,那些一聽作文就害怕的學生,他們的老師具有一些責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低年級的孩子在作文之路上邁好成功的第一步呢?新大綱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這無疑將大大地拓展小學生習作的時空,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而學齡初期的兒童的心理發展正處於想像力培養的「敏感期」。
這時候,教師如能細心呵護孩子的童心,讓想像成為作文起步中富有強大生命力、擁有不竭動力的活水源頭,作文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發說話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願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統都會落空。」動力是成功的關鍵。因此,我們從孩子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聽說興趣,培養學生的聽說習慣,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1.創設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才會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才會產生角色意識,激起表達的沖動。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把一幅幅靜止的畫面變成活動的,再配以優美的音樂,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個豐富生動的故事情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興趣;如運用語言創設情境,教師在每次說寫訓練前為孩子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孩子積極參與,是訓練成功與否的重要一環。精心設計導入語非常重要。如在《拾秋天》的說寫訓練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小朋友,你們已找過春天,畫過夏天,不知不覺的,秋姑娘已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她將好多好多的禮物撒落在大地上,你們想不想去拾點回來?」就這樣,孩子們歡呼雀躍地出發了。另外,還可以運用音樂創設情境,通過觀察創設情境等等。
2.激活體驗
我們知道,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有「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之說。每一個人,自他懂事以來,就開始感受生活,體驗人生。小學生雖年齡不大,經歷有限,但自懂事以來,他們經歷了多少事,認識了多少人,見到了多少景……這是他們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只要巧妙運用,就能創造出令人贊嘆的「言語作品」。如在《春雨》的說話課中,我和學生走出課堂,在大自然中觀雨、聽雨、感受雨,然後以「你覺得春雨有趣嗎?」引導學生談雨,學生把對雨的體驗一下子化作了帶有情感色彩的言語:「春雨有趣,那細細的雨絲,一根根的,那麼長,那麼柔。」「那聲音沙沙的,真好聽。」面對春雨的喚醒,學生的想像豐富又得體:沙沙的雨聲像美妙的音樂,像小蠶吃桑葉;春雨像絲線,細細的,像秀發,密密的,像蠶絲,柔柔的;春雨中,麥苗換上了綠裝,青蛙唱起了歌兒……生活體驗一旦被激活,學生就會乘上想像的翅膀,精闢的話語便會脫口而出,奇妙的句子自然會涌於筆端。
3.雙向互動
說話訓練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一種雙向互動式的語言實踐活動。老師和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既是聽者,也是說者,師生只有不斷轉換著自己的角色,才能獲得成功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我總是充滿激情地鼓勵學生:「別緊張,要相信自己。」「你說得太棒了,老師為你感到自豪。」「雖然你旁邊都是高手,但我們相信你是最棒的,勇敢些!」我的真語真情是激活學生身心的「興奮劑」,使他們情緒高昂,全身心地投入。而學生的精彩回答又反過來深深地吸引、打動著我,師生間進行著思想的交流、感情的碰撞。在這種狀態下最容易產生頓悟和靈感,言語的、思想的創造性浪花常常會不斷飛濺。
二、豐富語言積累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認為,那些愛講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像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因為,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也可讓他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在作文起步時我們非常重視讓孩子多講故事、多閱讀。
現在的孩子是在故事中長大的,愛聽故事是他們的共性。為此,我們從孩子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滿足他們的這一童趣,把他們帶入故事的王國。孩子們在故事中認識了安徒生、格林、凡爾納……在聽的同時,我們要求孩子講自己最拿手的故事,為激發興趣,讓他們把故事錄在磁帶上,在每周一次的「故事會」中進行交流,經過「猜、議、評」選出「小小故事大王」,並在校園紅領巾電視台開辟了「故事大王擂台賽」欄目。這一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熱情,他們在愛聽故事,愛講故事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規范語言,為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兒童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它不僅能促使兒童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而且能提高兒童的言語能力。我們在班級里設立「小小圖書角」,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愛看的書,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充分保證閱讀時間,並鼓勵孩子在課外積極閱讀。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我們要求學生積極背誦。新大綱突出地強調了豐富語言積累的重要性,而且希望通過規定課內外閱讀量,特別是規定背誦篇數的辦法,把積累語言落實在實處。因此,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有選擇地讓孩子誦讀唐詩,短小精悍、文詞優美的唐詩不僅能啟迪兒童想像,而且能凈化童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效應,左右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只有多讀多背,當胸中有了大量積蓄,非傾吐不可時,才能「情動而辭發」,寫出好的文章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文章應該怎麼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別無新得和方法。」
三、開放教學形式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低年級小朋友理性思維能力較差,生活中的樂事、趣事,他們說起來津津有味,可卻不知怎麼組織語言,更不知如何把它們付諸筆端。於是,我們根據孩子好說好動的特點,盡可能多地利用「活動課」這種課堂組織形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聯想、創造。
具體方法有:
1.畫一畫,說一說。
兒童對繪畫特別感興趣,他們在塗塗抹抹中展現了自己一顆顆真實而又燦爛的童心。我們經常根據兒童想像力豐富的特點,讓孩子進行想像畫。比如,我給孩子們一個「O」,讓他們想像,畫成各種圖形,並說一說。於是,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畫在孩子手中誕生,一句句充滿童趣的語言從孩子心底流出:我畫了個圓圓的月亮,晚上太晚了,月亮想睡著了,可是想起晚上要值班,她馬上打起精神,露出亮亮的笑臉;我畫了個藍色的太陽,把它送給大海,讓大海藍得像藍寶石;我畫了朵向日葵,它正朝太陽笑呢;我畫了顆流星。一顆星星掛在高高的天上,一不小心掉到大地上,星星非常難過,在天上多麼有趣,在大地上多沒勁。有一個小朋友走過來,把它當作一個玩具,推到河裡,小魚以為是好吃的東西,叫來許多朋友都來吃,鯊魚也來了,一口吞下了流星……
想像畫成了孩子們的「自由王國」,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用鮮活的富有個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在畫畫說說的同時,我還經常讓學生畫畫寫寫,就是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畫下來,在旁邊寫上文字說明,沒有什麼格式規范,學生很樂意畫寫。有個學生畫了一幅夜空圖:深藍色的夜空中,一顆流星滑了下來。旁邊寫著:「晚上,天空中有無數閃閃發光的星星。忽然,我看見一顆流星滑了下來,『哧溜』一聲滑到半空就不見了。我心想:天空真是個大滑梯。」還有一個學生畫了一幅夏夜的螢火蟲兒,其中有一句也讓我大為贊賞:「螢火蟲兒身上為什麼會有一盞燈?噢,原來是螢火蟲媽媽怕貪玩的孩子找不著回家的路,就在寶寶身上掛了一盞小燈籠。」我把他們的作品貼在牆上的最佳作品欄里。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真正的好文章不是人雲亦雲,而是應當在觀察中放飛想像,有所創新。
2.玩一玩,寫一寫。
孩子是否能帶著足夠的精力、機智和獨創性去探索書本和世界,是否會抓住那些與朋友、作者共同思考,去影響他人或被他人影響的機會,是否會變成積極進取、不屈不撓、充滿好奇心與自信心的人,這些都是他們生命中以及讀寫生涯中最為重要的品質,這些品質並不是學校或家庭作業里能夠輕易傳授的,相反,這些精神素質首先是應通過孩子們的游戲來培養。
現在的學生很少感受到群體協作游戲的快樂,更缺少與老師、家長一起游戲的時間。玩,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如一組人在一起玩橡皮泥,一邊玩一邊編故事,教師在一旁饒有興趣地看他們游戲,在必要時適當點撥,讓故事情節能順利發展,圓滿結束,並鼓勵其寫下來。同時,我們積極創設學生與自然親近的機會,當我們帶領學生郊遊,讓學生采上一棵蒲公英,用力一吹,使種子隨風飄上天空時,我們讓學生假想自己就是那隨風飄去的一棵蒲公英,學生會產生多麼豐富而美妙的遐想啊,而這時來一個現場說話,學生的言語能力又將會得到一次多麼有效的訓練啊!
四、改進指導、評價
作文的指導重在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貴在喚醒學生的生活儲備,巧在順應學生的自由傾吐表達,而非教師蝶蝶不休地講述什麼原理、方法,或用固定的程序、習作的樣板去圈定學生的思路。所以我們要像葉聖陶先生所說:「為了恢復學生們的童真,還他們的原本生活樂趣,讓他們能說真話、吐真情。」在作文起步訓練中,不管學生怎麼想,怎麼寫,只要文中有一顆真摯的童心,就予以支持、肯定和鼓勵。作文的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原意,肯定學生的創造性勞動,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個性的學生,或用教師的主觀想法代替學生的習作實踐。在「每日一句」的寫話訓練中,讓孩子們放飛想像,言有童真。
孩子不能沒有期待,不能沒有想像,不能沒有夢幻。因為,有了期待,才可能有追求,有了想像才可能有創造,有了夢幻才可能有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執著。語文教師如在兒童的黃金時節,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境、一個寬廣的作文天地,讓孩子放飛想像,「我手寫我口」,我們定能順利地帶領孩子走入快樂作文的殿堂,讓作文煥發勃勃的生命力!

④ 如何進行小學想像作文教學

1、構思巧妙
對未來的想像不是寫現實的事物,這就要求我們在構思上動些腦筋,寫法上新穎,有吸引力。比如可以直接寫未來的情景。有個同學在作文的開頭寫「今天是2024年元旦,我們分別的老同學歡聚一堂……;」也可以採取設問的開頭方法,如「祖國未來是什麼樣子呢?」還有的同學以做了一個夢為開頭,以醒來後希望夢境變成現實為結尾……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對別人產生吸引力,一看到開頭,就願意繼續讀下去。
2、大膽合理
既然是想像作文,想像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們確定了要寫的材料後,我們就應緊扣材料(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幾方面)展開豐富的想像。這個想像一定要做到奇,即奇特,富有個性,是屬於你自己的大膽而奇特的想像。你想像中的20年後的某一方面是什麼樣的,你們的聚會是什麼樣的,你就可以是什麼樣的。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大膽地展開想像,盡量在想像匯總突出自己的創新。想像要大膽而有新意,具有時代性的同時,要注意合理。想像的合理指想像要基於現實。它是想像而不是狂想、妄想。要基於現實,又要超越現實。本次習作要注意要狂想、妄想,一定要注意「20年後」這個時間。20年後應有哪些發展和變化,許多不能確定,但也有許多是確定的。首先,你們的年齡是30歲——33歲之間,這不可隨意想像。同時,對一些科技發展變化的想像也要有現實的可能,比如不能想像那時我們會生活在別的星球上(以現在的科技水平,短短20年是實現不了的)等。想像的內容在20年後現實的可能性是確定想像合理性的關鍵。強調合理,不是限制同學們的想像,只要同學們基於現實進行想像,越大膽,越奇特,越有新意就越好。
3、內容具體
有了大膽而合理的想像,我們應把想像的內容具體而詳細地寫出來。寫時要圍繞一個中心內容,把想像的20年後的變化、情景,有重點,有層次、具體地描述出來,不可只寫一些簡單、空洞的概念。例如,要寫20年後同學們相遇,同學們相遇在什麼地方?如何相遇?相遇時的情景是什麼樣的?大家都是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都應寫的十分具體而詳細,這樣文章才會有具體內容。
4、感情真實
首先,對未來的展望是幸福的,我們應把這種幸福的感受融於語言中,在字里行間,滲透「我們」的幸福感。未來的世界更是令人嚮往而美好的,大家一定要運用生動、形象而優美的語句對其進行敘述、描寫,把語言好好提煉,讓它充分展現我們未來的美好。
同時,語言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同學們寫作文,一定要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或幽默風趣、或生動活潑或流暢嚴謹。用自己的語言來寫,寫出對未來的想像,這樣的文章一定是成功的。
例:1.發揮想像,運用童趣,編寫童話。
例如,運用小學生喜愛動物的天性,把自己當成動物來表達它們心中的喜怒哀樂。或者是贊美某一種情操或美德,比如對勤勞,誠實,助人為樂等優良品質的贊美;相反也可以就懶惰,貪婪,說謊等不良品質加以批評。有了素材後,自己再用巧妙的情節相聯系,配以精彩生動的語句,就可以寫出一篇不錯的童話故事。當然,也可以把人物安排成其他事物,同時賦予它思想,語言,行為。
例如《小鼴鼠的皮鞋車》一文有以下這樣的片段:
小鼴鼠吱吱在家覺得沒意思,又沒有精彩的電視節目,小吱吱就到山上去玩。它在山上看到一隻被人扔掉的破皮鞋。它腦子一動,心想:"我把它改成一輛老爺車,一定很棒!"……(略)一輛漂亮的老爺車改好了!汽車開了,嘟嘟嘟……小青蛙正在池邊傷心地哭,它看見了皮鞋車,就對吱吱說:"吱吱,我的腿摔壞了,可我今天要去參加森林音樂唱歌比賽,你能送我去嗎"吱吱說:"好的,青蛙先生,請上車吧!"吱吱把小青蛙扶上了車。
以上小片段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小鼴鼠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栩栩如生地表現出小青蛙受傷時的著急,痛苦。
2.用充足的科學知識,及豐富的科學興趣,寫好科幻作文。
這類作文寫起來比較困難,因為它需要小作者有充分的科學知識,同時還要對某一方面的科學現象感興趣,再加入自己的想像來寫,這樣會使文章較好地體現未來世界的高科技水平。例如可以選取這樣的題目《月球上的新居民》,《火星探險記》,《太空遨遊》,《奇遇飛碟》等。但是這樣的文章切忌不能憑空胡想,光有想法,沒有素材,這樣不但寫不好還會偏離主題。結合現實生活,配以自己的想像,寫好未來現實生活的想像作文。
這類想像作文是目前五,六年級經常會遇到的,也是比較好寫的一類想像作文,這類作文主要有現實的素材可以參考,所以寫起來比較容易。例如《二十年後的相會》,就可以參考目前學習生活的環境去想像未來的校園,也可以通過觀察身邊的同學老師去想像二十年後的他們是什麼樣的,甚至可以想像一下現在的自己在二十年後又是什麼樣的 之後再設計一個理想的故事情節,使不同的人在一個約定的日子裡走到了一起。在這一天里,同學和老師有了怎樣的變化 也是文中應該體現的。

⑤ 小學作文中如何創設情境教學

一、生活情境的創設,點燃寫作激情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兒童生活的內容十分豐富,學習、工作、娛樂、社會活動、人際交往、參觀訪問、旅行游覽……都是生活。這些內容,有的是看到的,有的是聽到的,有的是想到的,所以,我們必須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善於發現。
三年級要求寫觀察日記,許多學生特別喜愛動物,尤其喜愛烏龜,有的還帶來了大大小小的烏龜。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請幾個學生講烏龜的外形特徵。當他們講到烏龜外殼時,有個學生說烏龜背上的殼是青色的,邊沿像衣服上打了皺折的花邊,腹部殼分為幾塊,上面印有不同的花紋:有的像眼睛,有的像花生,有的像孩子的腳印。另一個學生說烏龜背上的殼是紅褐色的,中間有一條高高的背脊,上面布滿了蜘蛛網樣的花紋,腹部的殼是黑色的,像古代戰士的鎧甲……一時間,學生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我並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是讓幾位發言的學生帶著自己的烏龜上台展示。這時班上安靜極了,每位同學都睜大眼睛注視著。事實勝於雄辯,大家明白了原來烏龜大小不同、品種不同,它的外形特徵就不相同。所以,大家不能人雲亦雲。這時,我才問:「你們能不能把自己觀察到的烏龜描繪出來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異口同聲地說:「能!」寫作激情一下被點燃了。

二、多媒體情境的創設,放飛想像力

小學生的作文一般容易寫成「視覺作文」,沒有真情實感,當然,也就不能感動人。要使文章言之有物,內容豐富多彩,就必須多角度觀察。多角度觀察就是要引導調動各種器官(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去感受生活,用全部真情去體味人生。如果利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很好的使學生在視覺情境和聽覺情境中感受一種意境,身心得到放鬆,又放飛了想像力。
一次《秋天的圖畫》的習作指導,為防止學生憑空杜撰,言之無物、雜亂無章,我分三個步驟進行引導。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一組圖片,要求學生在看每張圖片時想著用什麼好詞、佳句來形容,來描寫。由於要求明確,學生的記憶大門被打開了,好詞、佳句噴涌而出,說天的有「天高雲淡」「碧空如洗」「萬里無雲」「蔚藍的天空像遼闊的大海,幾朵白雲就像行駛在海面上的帆船」……說果園的有「果實累累」「瓜果飄香」「紅紅的柿子掛在枝頭就像一盞盞紅燈籠」「桔子你擠我碰爭著讓人們去採摘呢」……說田野的有「春華秋實」「五穀豐登」「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了燃燒的火把」……說山林的有「疊翠流金」「層林盡染」「霜葉紅於二月花」……接著重放圖片,同時播放一首優美、歡快的樂曲。讓學生聆聽音樂,欣賞美景,暢談感受。這時他們的思維好像插上了翅膀,思接千載。有的說:「我聽到大雁南飛時咿咿呀呀的好像在和我們說再見。」有的說:「我聽到了農民伯伯在收割稻子時的沙沙聲。」有的說:「秋天真像一幅畫,我愛秋天」……最後,請學生注意教師出示圖片的順序,同時我反問他們:「如果由你們來操作,你們又怎樣出示圖片呢?」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我的意圖,懂得了寫作順序的重要性。一堂習作課就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情境下完成了,學生們都交出了滿意的習作。
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創設,不但放飛了學生的想像力,還拉近了學生與文本、文本與習作、習作與自然之間的距離,達到了情與景的相融,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碰撞。

三、網路情境的創設,拓寬寫作空間

網路大潮洶涌而至,必然對語文教學產生巨大影響,網路相對於傳統媒體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互動性,也就是互相交流。曾幾何時,因為覓得一位筆友而後快,而現在通過網路則非難事。兒童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更多人的閱讀,因為這可以帶給他們一定的成就感。利用網路的交互性,創設一種作文寫作的交流情境,讓學生在網路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文章,而讓其他人去閱讀它。通過閱讀學生可以了解別人的寫作,這比教師在課堂中講評優秀學生的作文或者是在「作文園地」里展示也便捷得多。因為主動性是在發表文章的學生手裡,他不需要老師的點評或者是推薦。同樣,孩子的閱讀也是自主而自由的。當他們互相進行文章評論的時候,所帶來的成就感是老師無法帶來的。當他們通過電子郵件或者是作文BBS進行交流的時候,他們的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也獲得了最大的成就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表更多的佳作。

⑥ 怎樣對小學情境體驗式作文進行教學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但作文教學多以命題作文為主,「老、舊、虛、拼」現象屢見不鮮。
本文以情境體驗式作文教學為切入口,聯系精品課程建設案例,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1、創設有效情境;2、緊扣年段目標;3、對比學習範文;4、多元評價;5、接力日記;6、辦作文報;7、悅讀悅寫等。通過這些方式和手段豐富學生表象,指導寫作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促進表達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情境體驗;豐富表象;教學策略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線教師困惑最多的地方。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多以命題作文為主,「老、舊、虛、拼」現象屢見不鮮。其主要原因是教師未能創設有效情境,指導寫作方法,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觀察意識,對作文缺乏興趣。
寫作心理研究指出:作文必須經歷「物-意-文」雙重轉化的過程,即將現實生活、客觀事物轉化為觀念或情感,再將這種觀念或情感轉化為書面言語。但在多數情況下,寫作時現實生活、客觀事物並不出現於眼前,賴以轉化的物質基礎其實就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留在人腦中的記憶表象。沒有表象,「意」和「文」只是無源之水。不同的「物」在人腦中的表象並不處於相同的水平,同一表象在人腦中也不完全凝固不變,常常會淡漠和遺忘。因此,表象儲存的質量如何與作文質量直接相關,有效的情境創設就是為了豐富學生頭腦中的表象。
據此,我以情境體驗式作文教學為切入口,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情境體驗式作文教學是按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在課堂內科學有效地創設一種情境。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和交流,豐富表象。在此基礎上,老師再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把作文教學與語言表達、思維發展、性情陶冶等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出有個性的作文。並使學生深化對生活的認識,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

⑦ 淺談情境作文教學中幾種情境的創設

一、創設生動的游戲情境
喜歡做游戲是小學生的特有個性。這時如果把數學思想、知識、技能融匯於游戲中,往往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採取多種形式,創設生動的游戲情境,讓他們在玩數學游戲的過程中調控學習情緒,活躍氣氛,訓練思維。
二、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學生對那些熟悉而又隱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和數學現象的生活事物往往充滿著好奇心,特別是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數學知識,更能誘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數學課堂中,老師再現這些情景,例如展示實物,實例分析等,變抽象的概念為具體的實物,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往往能與他們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甚至能啟發解決他們曾經苦苦探求的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結合教材內容,廣泛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數學現象和數學問題,讓學生對學習的數學內容產生親切感,體會數學的存在,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喚發學習興趣。
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學貴有疑,讓學生產生質疑和釋疑是引發探究知識,發現解決問題思路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進入生動精彩的情境,不僅是表象的感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在這生動精彩的情境中,藉助充滿娛悅的情緒輕松思考,巧妙地進入思維空間,探索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因此,教師要有意識而巧妙地結合新舊知識進行精心設疑,並使所設的問題既有趣味性,又突出新舊知識的聯系,突出發現新知識特點和思維方法,從而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創設實踐活動情境
小學低年級數學知識具有濃厚的生活性和操作性,創設聽、說、演為中心內容的數學教學情境,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創設實踐活動情境,要多運用「數學表演活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欲,並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通過觀摩,體驗,推理的過程發現問題的特點,尋找解決問題的規律,從而發現和鞏固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在教「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時,為了引導學生在「觀察、測量、拼擺、畫圖等實際活動中認識幾何圖形的性質」,可以創設學生拼積木——畫圖形——剪圖形——分紙片——說特徵等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體會感悟特徵,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⑧ 如何有效開展體驗式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

一、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了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游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
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系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小學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
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准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涌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⑨ 針對小學三四年級語文情景模式下作文教學

三四年級尚處於作文的起始階段,情景模式是一種很的教學模式。創設情景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想像,調動孩子的生活積累,從而有話說,有東西寫。

閱讀全文

與小學情景體驗作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