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3/down-98.html
人教版三年級下《品德與社會》全冊教案
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
第一課家人內的愛容
一、主題目標: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
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
二、教學重點:
強調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情感。
三、課前准備:
教師引導學生事先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所做事,並作為觀察記錄,學生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四、課時:二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
一、情景導課
......【
❷ 如何進行小學思品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一、什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二、為什麼要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怎樣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下面我以六(下)《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只有一個地球 教材分析: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人口增長、環境惡化、資源匱乏,他們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質量.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讓小學生從小就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重要性,保護好共同生活的空間——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通過搜集和調查,讓學生了解資源污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了解森林的重要性,懂得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初步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2.關心生活中的環境問題,能為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獻計獻策.3.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資源驟減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樹立節約資源的環保觀念.難點:培增強生態環境意識,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節約資源的生活小事.教學過程預設:活動一:感受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1.引出地球2.了解地球:你都了解了地球媽媽的哪些呀?3.感受美麗:(1)學生說(2)看課件:美麗的地球、美麗的家園(3)說感受4.小結活動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源的浪費現象1.師:是啊,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機勃勃,多姿多彩,可是並非所有的人都能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傷心、難過的時候……(出示哭泣的地球)2.是什麼讓我們的地球媽媽落淚了呢?3.學生說(環境污染,資源驟減等情況),教師著重引導讓學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4.師小結:活動三、了解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做了一回小調查員,用你自己的方式去發現由於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帶來的種種危害,下面把你了解到的情況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好嗎?好了同學們,咱們先交流到這兒,好嗎?誰願意先來匯報一下你的發現?(學生匯報自己的調查)2、教師著重引導學生明白水資源的有限,人類的生活離不開這些有限的資源.3、小結:活動四:設計節能宣傳語 環保好辦法1.節能措施,環保好辦法2.設計宣傳語,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4.總結:教學設計說明:1.巧用媒體,激發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小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求的起點,萌發創新慾望的基礎.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能激發孩子無盡的想像力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優美的如詩如畫的課件讓學生折服於地球的美,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又為這么美的地球正遭受著破壞埋下伏筆.2.注重調查,拉近生活距離《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作用來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與真實的社會生活接觸,在生活中學習道德.而品德課前的調查,能為品德課的教學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時也拉近了品德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距離.因而,課前,我先讓學生圍繞課程內容,走進社會中去做實實在在的調查,去體驗地球資源的有限.3.注重活動體驗,形成道德習慣「活動,體驗」是《品德與社會》課重要的教學策略.在課中,我盡量通過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地球資源的有限,現在還正遭受著破壞.由此,引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動.「資源真的緊缺嗎?浪費資源真的那麼可怕嗎?」也許孩子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孩子的生活很幸福.於是,讓學生通過搜集一些數據,圖片,實例,旨在讓孩子感受到在生活中,確實有人,有城市已經因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而產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
❸ 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支持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准提出了新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讓品德與社會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利用信息技術可創設形象、生動逼真的教學情景,能模擬變化萬千的社會情況,可以製作交互性強,介面友好的教學課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性,突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導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營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氛圍。
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情緒,開啟心智,從而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師在選擇開課環節時,就要精心的提煉內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倍添新鮮感,從而使他們感到品生課堂不再枯燥、抽象,從而對品生課產生親切感。如山東人民出版社《品德與生活》五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個主題是《好大一個家》,活動動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我國共有五十六個民族,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家庭;初步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懂得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獨特文化。這是一個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較為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和感受的主題。而教材提供了的畫面和文字也無法展示大中華、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又由於五年級的學生的知識面有限,對祖國和民族的認識模糊,課堂上往往會出冷場和老師「一言堂」的現象。課前教師以《愛我中華》歌曲為背景,製作了有中國版圖、中國名山大川、有故宮長城、有現代城市標志建築、有古代四大發明和「神六」飛天、有各民族幸福和諧生活情景的課件。上課伊始,我就播放課件,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通過觀看錄像感受祖國的地域遼闊、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團結、生活美好,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情感,為活動的開展鋪墊了認知基礎和感情基礎。
二、運用信息技術,再現生動形象的生活場景,延展課堂的空間界限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這將有利於他們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品德與生活》的課程內容應來源於與兒童生活關系密切的、兒童耳熟能詳樂於學習的、且有教育意義的兒童生活實際。因此,讓現實生活更多地融入到《品德與生活》中,讓《品德與生活》更深入廣泛地介入現實生活,讓孩子們在《品德與生活》中更清晰地了解生活和社會,形成適應社會、熱愛生活的能力和品德,是每位品德學科教師的職責。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模擬和實拍功能,較好地再現了學生生活場景,使《品德與生活》課堂更富有生活情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組織五年級下冊教材《來到黃河岸邊》這一課活動導入新課時,播放家鄉青山綠水的風景片,讓學生欣賞水之美,緊接著演示水源污染的圖片課件,教師話鋒隨即一轉:這些污染的現象你們身邊有嗎?把你們課前調查到的我們身邊的水資源被污染的資料都拿出來。將課堂交給學生,將教學內容牽引到學生生活中去,充分讓學生談自已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想告誡人們什麼。接著教師再將學生的視角由「我們」身邊拉到了更廣闊的空間,通過播放黃河水資源污染情況圖片課件,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水資源污染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提醒同學們思考:我們要保護母親河做些什麼呢?隨後又將學生拉回現實中來,通過觀看一些同學在水龍頭旁洗手、玩水、打水仗、水龍頭也不關的錄像課件,通過討論交流:看了這段畫面,你有什麼話想說嗎?再通過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周邊人浪費水的現象的材料,學生深深地明白了哪些行為是污染水、浪費水的行為了,在今後的生活中就能夠避免那些行為,學會保護水資源,保護我們的母親河。
三、運用信息技術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思維能力 ,發展學生的潛能
信息技術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上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學生入情入境就會思維敏捷,適時地留有一定的空間,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如:在講五年級上冊《科技改變生活》一課時,我在教育網站上查找「未來城市」、「超級城市」、「巨型建築」等各種各樣的設想方案展示給學生欣賞,幫助學生拓展思路,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調查、采訪時了解到的情況、發現的問題,設計自己心中美好的家園,學生潛能獲得了發展,想像的翅膀展開了,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提高,學生按自己的認識和想像畫出家鄉的明天。
總之,小學品德與社會的信息化教學改變了以往枯燥單調的教學方式,讓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多媒體技術成為促進品德與社會教學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是時代的發展,也是時代的需要,當然,信息技術的運用也要因學生和教學的需要而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他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運用科學的教育觀念,先進的教學思想去教書育人,做真正的引導者,這才能真正實現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生動形象。
❹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200字
一、學習禮貌用語
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知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日常禮貌用語。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日常禮貌用語。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導入 課題。1.師:小朋友們每天米上學,是怎樣跟爸爸媽媽道別的呢?2.即興表演:上學的情景,(老師扮家長,學生與家長告別)3.師:去上學時,對爸爸媽媽說「再見」,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4.導入 新課:會使用禮貌用語的孩子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那麼除了「再見」還有哪些常用的禮貌用語呢?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第一課《學習禮貌用語》二、自學課文,初步明理。1.生自由看課文中的插圖。2.提問:通過看圖,你知道r還有哪些常用的禮貌用語?
(生: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三、聯系實際,加深明理。(一)出示幻燈:學習第一幅插圖。1.畫山的小朋友使用了什麼禮貌用語?(板書:您好、你好)2.他們是在什麼時候使用「您好」的?(板書:見面)3.你過去在什麼時候用過「你好、您好」?4.教師小結:每天與老師、同學、朋友、客人等第一次見面時嬰主動打招呼,問候對方。(二)出示幻燈:學習第二幅插圖1.畫中的小朋友使用什麼禮貌用語?(板書:再見)2.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再見」的?(板書:分別)3.你過去在什麼時候用過,「再見」?4.教師小結:每大上學與家人分別時,放學與老師、同學分別時,與客人道別時都要說「再見」。(三)出示幻燈,學習第三幅圖1.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麼?2.他們使用了什麼禮貌用語?(板書:請、謝謝)3.什麼時候用「請」?什麼時候用「謝謝」?(板書:有求別人,得到幫助)4.小表演: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清、謝謝」這兩個禮貌用語。a.向同學借鉛筆;b.邀請同學參加生日晚會。5.教師小結:在要求別人或請求別人時,要說「請」,在受到別人關心,得到別人幫助,接受獎勵或禮物時,都要說「謝謝」。(四)出示幻燈:學習第四幅圖1.圖中發生了什麼事?小朋友們使用什麼禮貌用語?(板書:對不起、沒關系)2.什麼時候使用「對不起」和「沒關系」呢?(板:打擾別人,別人道歉)3.你過去用過「對不起」和「沒關系」嗎?4.教師小結:給別人添了麻煩的時候,如妨礙丁別人,打擾了別人或損害了別人的利益,都要誠懇地表示歉意,說聲「對不起」。當別人道歉時,應該說聲「沒關系」,表示原涼。四、聯系實際,導之以行。1. 想一想。(見課後練習)2. 演一演。①小玲有—·道數學題不會做,她去辦公室清教老師。②小剛被評為班上的「三好學生」,他很高興,他打電話把這事告訴外地工作的姑媽。3. 玩一玩。(見課後練習)五、總結全文,提出要求。1. 學習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禮貌用浯記心裡;你拍二、我拍二,得到幫助說「謝謝」;你拍三、我拍三,提出要求「請」在先;你拍四、我拍四,打擾別人賠不是;你拍五、我拍五,見面問好真和睦;你拍六、我拍六,分別說聲「再見」了;你拍七、我拍七,禮貌孩子笑嘻嘻。2.今天我們學習了「你好、您好、再見、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這幾個禮貌用語,並且知道了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禮貌語言,希望同學們從今以後,把禮貌語言記在心裡,掛在嘴邊,做一個講禮貌的孩子。板書設計 一 學習禮貌用語
見面:「您好!」「你好!」
分別:「再見」
有求別人:「請」
得到幫助:「謝謝」
打擾別人:「對不起」
別人道歉:「沒關系」
教學後記:
本課旨在教育學生學會「請、您好、謝謝、再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教材選用了「與人見面」 「與人分別」 「借書」「踢球」這四個生活場景,深入淺出地教育了學生怎樣恰當地使用這些禮貌用語。我在上課時對教材作了兩處修補。第一,我認為即興表演「上學的情景」比教材上《大山的迴音》更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切入課題。第二,本課道理淺顯,重點應放在導行上,我另增設了借鉛筆、打電話等即興表演,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禮貌用語恰當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❺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 下面我以一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 《去同學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里」.我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認識到,沒有情感作為人行動的動力機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為系統中的調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過程中的本源性基礎,個體的道德人格大廈將無從矗立.《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其本質就是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使外部的文化結構、社會需求、道德意識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發其內在需要,從而內化為良好的品格.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這一活動主題,它強調了小學生在家裡要行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義的游戲.然而現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下,養成了「小皇帝」
❻ 小學品德與社會公開課教案
《我家的綠色生活》教學設計鎮江小學 居海燕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綠色生活,與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如何選擇綠色生活。2.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和對綠色生活的嚮往之情。活動准備教師准備課件,學生課前到超市、菜市場尋找綠色食品。活動過程一、導入教師:同學們,我們不光自己要積極參加環保活動,還要將環保意識帶回家中,與爸爸媽媽一起行動起來,共同選擇綠色生活,爭當綠色家庭。(板書:我家的綠色生活)二、家庭里的污染1.教師:東東同學自從學習了「我的綠色日記」單元以來,更加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了,她從此成了一個保護環境的有心人。可是她沒有意識到,還有一個地方更值得她關注,這就是自己的家。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看看東東一家人的生活。2.播放錄像。錄像內容如下:這是一套裝修豪華的新公寓。一家三口,母親在用洗滌劑洗碗;父親邊抽煙邊看電視(煙霧彌漫),電視音量比較大;女兒在強光下寫作業;窗外不時傳來刺耳的鳴笛聲。雖然是白天,但室內燈火通明。門口有一裝垃圾的大塑料袋。3.學生看完錄像後討論:她們家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存在著環境問題?4.教師:你們家的生活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三、走向綠色生活1.教師:這種生活方式既會影響身體健康,又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那麼,我們應該追求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請大家再看看西西家的生活。2.播放錄像。(錄像內容如下:西西和爸爸在布置得溫馨、簡朴的家中談話。家中擺放有綠色植物。媽媽在用熱水洗碗,沒有用洗滌劑)3.討論:西西家的生活方式的好處。4.教師小結:西西家可以說過的是「綠色生活」。他們家的每一位成員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對環境沒有造成任何污染,他們一家為環保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就是「綠色家庭」。5.交流:要走進「綠色生活」,讓自己的家庭變成「綠色家庭」,我們在生活中還應該做的事和應該注意的事。四、綠色食品1.教師:課前大家到超市去尋找綠色食品,有什麼收獲嗎?2.學生匯報在超市尋找綠色食品的情況。3.出示綠色食品的標志,引導學生進一步弄清什麼是綠色食品。五、我心中的綠色家園1.交流:在你的心目中,你希望未來的綠色生活的情景。2.教師:同學們心目中未來的綠色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十分迷人。你們能不能用自己的筆將自己心中的綠色家園畫出來、寫出來,完成我們的第五篇綠色日記呢?3.學生設計未來的綠色家園。(1)分小組合作,有的同學畫,有的同學寫。(2)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作簡單介紹。(3)師生共同評議。(4)交流:我們心中未來的綠色家園。六、總結保護環境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讓我們共同呵護綠色家園。願家鄉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泥土永芬芳。七、課外拓展1.與父母交流,訂立家庭綠色生活公約,並堅持寫家庭綠色生活日記。2.在居住小區開展環保活動,設立宣傳欄,倡導綠色生活,創建綠色小區,讓自己成為社區綠色使者。
❼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 下面我以一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 《去同學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里」.我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認識到,沒有情感作為人行動的動力機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為系統中的調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過程中的本源性基礎,個體的道德人格大廈將無從矗立.《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其本質就是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使外部的文化結構、社會需求、道德意識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發其內在需要,從而內化為良好的品格.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這一活動主題,它強調了小學生在家裡要行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義的游戲.然而現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下,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很多不好的習慣,如驕橫,霸道,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知道享受的舒心,而不懂得給予的快樂.故而我在教學活動時用情感去喚醒學生,用知識去啟迪學生,用技能去武裝學生,讓他們真正學會與人交往.這樣,我根據新課標提出 「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的要求,努力使教學進入生活,貼近生活,創設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自由、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觀察、去探索、去得出結論.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是指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讓學生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教育學生明白和夥伴玩要有禮貌,講文明,注意安全,並通過活動體驗和夥伴玩的愉快. 2、能力目標: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文明的解決玩中出現的矛盾,學會與人交往.教學方法: 「興趣是步入創造大門的台階.」對於剛踏進小學一年級的兒童,他們對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為了使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學會與人交往.本節課中,主要運用交談、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建構,使學生掌握初步的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天真活潑、喜歡好動是他們的特點.所以在課堂上,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盡量營造一個趣味盎然、輕松和諧而又積極主動的情境,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學過程: 根據一年級兒童特點和本教材特色,圍繞「在生活中進行情感體驗」的主旨我設計了和同學聯系、高興地玩、安全地玩、有創意地玩四個教學環節.(一)活動一 和同學聯系 上課的開始我就用樂樂小朋友與媽媽的談話錄音引入課題.然後出示小朋友和同學通電話的情景,(播放課件)愛恩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而生動有趣的聲音和圖片滿足了兒童精神需要,深受學生的喜愛.我藉助富有表現力的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樣從知、情兩方面為教學的展開作好了鋪墊.緊接著我利用「大嘴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猜一猜,他們會怎麼說呢?然後我又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這樣自然地將學生帶進生活中來,讓學生去發現生活、感悟生活.(二)活動二 高興地玩 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活動中我們必須讓孩子進入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因此我設計了兩個讓孩子進入生活的活動情景:①說一說、評一評,②我們去做客.在整個活動中注重學生、教師的共同參與.在說一說中,我利用大嘴鳥提出一個問題:「你和同學最喜歡玩什麼游戲?」然後組織學生同桌互相說.在評一評的時候,我先要學生讓學生看錄像,找出錄像中到同學家玩的學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應改正,從而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討論分析,從中得出結論:到同學家做客應講禮貌,再設計「我們去做客」這一課堂活動,再讓每個小組的同學互相到別的小組那裡做客,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如何接待客人,如何當一名受歡迎的客人. 低年級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僅處在萌芽狀態.他們活動的每一環節都需要具體形象相輔助才能順利進行.據此,我在小結時屏棄了老套的言語式表達方式,而是採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電教設備,這樣學生在樂意接受中觸發情感的升華.(三)活動三 安全地玩 明白事理並不等於掌握,「臨岸羨魚,不如歸而織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教學中只有密切聯系兒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將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再現,從而使學生在心靈深處明白哪些是可以玩的,哪些是不能玩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中的一些危險的游戲,並說出一些生活中學生玩過的危險游戲,讓學生感觀,然後讓學生判斷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四)活動四 有創意地玩 學生在明白了玩的時候要講禮貌,注意安全這個道理後,我要學生說說圖片列舉的一些游戲,並說說還有什麼好玩的,然後安排了學生玩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鞏固今天學生的內容.教學效果預測: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活動」為主線,貫穿於兒童生活中,讓兒童在活動中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從而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然而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朝夕可就的,他必須持之以恆.
❽ 小學二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案人教版
我升上了二年級
我們班裡故事多
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好書大家看
秋天在哪裡專
秋天的收獲
秋遊去屬
秋天的節日
你真棒
我也棒
學做「小雄鷹」
做個「快樂鳥」
我升上了二年級(1)
【教學目標】
1、在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2、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並願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重難點】
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並願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教學過程】
一、和同桌一起分享快樂。
1、同桌交談:暑假裡最高興的事是什麼?學到了什麼本領?
2、交換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說說作品中有意思的故事。
二、我們快樂的暑假生活。
簡簡單單的文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謝謝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