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結合幼兒園教學實際工作,談談幼兒園空間環境創設的主要步驟
幼兒園作為幼兒日常的生活學習場所,由於其特定的生動、直觀的環境設置,必然能對他們的身心發展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它還可以根據專門的教育需要,設置特定的環境,對幼兒教育產生一種直接的影響。由此可見,幼兒園環境創設已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和平台,在幼兒園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類型及教育功能 環境通常是指圍繞人群的空間和作用於人類這一對象的所有外界影響與力量的總和。環境是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優良的環境,能給幼兒美好的心境,使思維活躍,性格開朗,身心健康發展。 廣義環境觀認為,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兒園內的小環境,又包括與幼兒園教育相關的園外的家庭、社會、自然的大環境。《綱要》的表述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更廣的理解),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這一表述正是將幼兒教育置身於終身教育的大范圍中,用大教育觀來界定幼兒園環境的。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問題舉隅 (一)硬環境創設的不足
1、忽視幼兒活動區的創設。目前大部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組織形式,決定了重課堂環境而輕幼兒活動區的創設,因而,孩子們缺乏自由活動的區域,在自由、分散活動時,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場所及有效的指導,而存在著「放羊」現象。 3、盲目追求豪華的設備和以裝飾功能為主的環境創設而忽視幼兒生理的健康。如有刺的植物擺在幼兒活動的區域、對空氣有污染的植物擺在卧室等。 4、活動操作材料數量少,種類少,自製類少,顯得貧乏和單調。如有的幼兒園園舍豪華漂亮,但精緻的玩具櫃上卻放著不能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玩具,且以購買的塑料結構材料為主,對幼兒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很小。 5、缺乏豐富的、多樣性的環境創設的內容。目前有的幼兒園牆飾內容、區角位置、擺設以及投放材料數量、種類變化不多,極大地影響了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從而導致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受到了抑制。其次,創設手段及表現形式單調,失去了環境創設應有的教育意義和影響力。 (一) 軟環境創設的不足 1、教師缺乏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首
❷ 幼兒園環境創設教案
幼兒園保護環境創設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裡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並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大班幼兒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准備】 1.課前讓幼兒兩人一組,調查並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 2.投影片數張,投影儀。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組織交流調查周圍環境情況 1.師:這幾天,我們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調查,並作了記錄,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2.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麼? 在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麼?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3.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來的? 師:為什麼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二、了解垃圾對環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麼感覺,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打出投影)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麼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三、怎樣保護環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衛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師: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我們應該怎樣向工人叔叔學習呢? 四、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把你們的想法,好的主意,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五、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貝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後整理一下。 六、活動延伸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並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麼地方最合適。
❸ 如何創設富有情感的教學環境,以境生情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很高興能有這么一個這么好的機會,讓我能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一個總結和反思。這對於我們幼兒園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如何去為幼兒創設適宜的學習與發展環境,是我園一直在不斷探討,不斷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新《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積極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園所環境並有效地利用,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創設過程中,應注重教育性、參與性,結合幼兒的已有水平、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將知識與情感融於一體,達到良好的效果。實踐中,我們以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幼兒為前提,關注他們的需要,積極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大自然是我們的知識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大自然是農村幼兒的歡樂之源,是農村幼兒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但平時孩子們接觸周圍環境時是懵懂的、無目的的,往往最貼近生活的東西就最容易被人所忽視,但同時也只有最生活的東西才是孩子們最容易感知和體會的。因此,我園根據區域活動的新理念、結合本園的環境,從實際出發,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鄉土資源,開展豐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活動。陳鶴琴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印象。"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而且,環境是幼兒最好的啟蒙老師,它不僅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還能極大地引起幼兒的探索慾望。區域活動的開展,首先要收集各種資源。如何收集具有教育價值的鄉土資源,我們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從以下兩方面開展了收集活動:一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展現自己的收集品,並通過相互交流、研討,擴展活動思路,明確收集范圍與收集的多種途徑。既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收集本土材料,又要求對收集的材料進行分類。我們根據當地農村特色,把鄉土材料分成:植物類、沙石類、民間勞動工具類、昆蟲動物類和其他廢舊日用品類,為開展農村幼兒園特域活動奠定物質基礎。二是拓展收集途徑,發動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收集活動。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收集各種材料對孩子進行區域活動的重要價值,讓他們真正了解各種物品的再造性功能與作用。同時,讓家長欣賞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製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發家長的積極性。在親子活動中,讓家長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開展各類創作活動,也能大大激發家長共同參與幼兒園活動的興趣。資源的收集固然重要,但在活動過程中,如何很好的利用資源,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區域活動中的材料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它為孩子和知識之間搭起了橋梁,是孩子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兒在區域中進行各類學習活動的有效載體。適宜的材料能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的智力,幼兒在操作、擺弄材料的過程中會不斷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向自己挑戰。因此,我們的教師非常的注重材料的提供與利用。在年5月份,我園的陳芳芳老師在參加課題《為農村幼兒創設適宜的學習與發展環境》實驗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所設計的學前班教學活動《飛呀飛》,就獲得了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在活動中,陳芳芳老師首先針對主題活動,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幼兒討論哪些是會飛的,並讓家長們一起收集了會飛的實物及圖片擺放在活動室,在整個活動中,由於幼兒已經在各個區域對會飛的東西有所了解,學習起來氣氛非常的活躍,掌握的知識也更加牢固。我們在幼兒園里專門開辟了種植區,種一些簡單易長的蔬菜與農作物,如:生菜、芥菜、西紅柿等,讓幼兒了解蔬菜、農作物的生長特性,了解其生長環境及生長過程,並引導幼兒做好觀察記錄。教師還組織幼兒采、摘、挖,並且帶領幼兒燒菜、品菜,這樣不僅能讓幼兒體會到勞動的收獲,更能知道怎樣珍惜勞動的成果。我們還把采來的勞動成果陳列在自然角,讓幼兒觀察、比較、識別、分類,並對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各種種子、樹葉、竹子、稻草、花生等進行了巧妙的利用:美工區給種子貼上"五官"製成種子娃娃,或進行種子、果核、果殼貼畫;進行蔬菜瓜果創意,塑造一些活潑可愛的娃娃、小動物、小玩具等;用稻草稻草人、草帽、鳥窩等;表演區利用葉子、野草、野花編成頭飾、服裝,玩一玩"我的時裝秀"。我們還把小動物帶進了課堂,春天我們把小蝌蚪帶進了自然角,教師與幼兒探索了蝌蚪生長變化過程。孩子們一來幼兒園便去自然角看小蝌蚪,他們會在每天的觀察中發現小蝌蚪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再蛻去尾巴。對每個發現,孩子都會奔走相告,並在自然角的記錄紙上記下這一變化,並根據這一系列的記錄還一起創編了童話劇《小蝌蚪找媽媽》。我們還在園內建了簡單的雞舍,幼兒驚喜的發現雞媽媽在第二天竟產下了雞蛋,中班的趙嬋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致那麼濃,就設計了教學活動《好吃的雞蛋》,教小朋友們如何分辨生雞蛋和熟的雞蛋,還討論著怎麼幫雞媽媽孵出雞寶貝。在以後的每天,都到雞舍前看看,小雞是否孵出來,為小雞的名字還爭論了很久。也創設了"玩泥區", 讓幼兒用泥巴和色彩組合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動物、水果。還帶著幼兒去玩水,讓幼兒在看、摸、抓的過程中了解水是具有流動性的,並開展了教學活動《烏鴉喝水》,在活動中,根據烏鴉反哺的小知識教育小朋友要愛自己的媽媽,愛身邊的人。
❹ 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如何突出亮點
一是可以裝飾些溫和爾雅的卡通人物(不妨試試3D效果),二是使柵欄校門作人性化處理,讓孩孑覺得來到童話世界;三是安全設備應齊全,讓家長有安全感。
❺ 如何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教學環境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很高興能有這么一個這么好的機會,讓我能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一個總結和反思。這對於我們幼兒園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如何去為幼兒創設適宜的學習與發展環境,是我園一直在不斷探討,不斷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新《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積極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園所環境並有效地利用,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創設過程中,應注重教育性、參與性,結合幼兒的已有水平、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將知識與情感融於一體,達到良好的效果。實踐中,我們以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幼兒為前提,關注他們的需要,積極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大自然是我們的知識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大自然是農村幼兒的歡樂之源,是農村幼兒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但平時孩子們接觸周圍環境時是懵懂的、無目的的,往往最貼近生活的東西就最容易被人所忽視,但同時也只有最生活的東西才是孩子們最容易感知和體會的。因此,我園根據區域活動的新理念、結合本園的環境,從實際出發,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鄉土資源,開展豐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區域活動。 陳鶴琴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印象。"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而且,環境是幼兒最好的啟蒙老師,它不僅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還能極大地引起幼兒的探索慾望。區域活動的開展,首先要收集各種資源。如何收集具有教育價值的鄉土資源,我們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從以下兩方面開展了收集活動: 一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展現自己的收集品,並通過相互交流、研討,擴展活動思路,明確收集范圍與收集的多種途徑。既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收集本土材料,又要求對收集的材料進行分類。我們根據當地農村特色,把鄉土材料分成:植物類、沙石類、民間勞動工具類、昆蟲動物類和其他廢舊日用品類,為開展農村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奠定物質基礎。 二是拓展收集途徑,發動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收集活動。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收集各種材料對孩子進行區域活動的重要價值,讓他們真正了解各種物品的再造性功能與作用。同時,讓家長欣賞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製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發家長的積極性。在親子活動中,讓家長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開展各類創作活動,也能大大激發家長共同參與幼兒園活動的興趣。 資源的收集固然重要,但在活動過程中,如何很好的利用資源,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區域活動中的材料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它為孩子和知識之間搭起了橋梁,是孩子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兒在區域中進行各類學習活動的有效載體。適宜的材料能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幼兒在操作、擺弄材料的過程中會不斷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向自己挑戰。因此,我們的教師非常的注重材料的提供與利用。 在2010年5月份,我園的陳芳芳老師在參加課題《為農村幼兒創設適宜的學習與發展環境》實驗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所設計的學前班教學活動《飛呀飛》,就獲得了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在活動中,陳芳芳老師首先針對主題活動,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幼兒討論哪些是會飛的,並讓家長們一起收集了會飛的實物及圖片擺放在活動室,在整個活動中,由於幼兒已經在各個區域對會飛的東西有所了解,學習起來氣氛非常的活躍,掌握的知識也更加牢固。 我們在幼兒園里專門開辟了種植區,種一些簡單易長的蔬菜與農作物,如:生菜、芥菜、西紅柿等,讓幼兒了解蔬菜、農作物的生長特性,了解其生長環境及生長過程,並引導幼兒做好觀察記錄。教師還組織幼兒采、摘、挖,並且帶領幼兒燒菜、品菜,這樣不僅能讓幼兒體會到勞動的收獲,更能知道怎樣珍惜勞動的成果。我們還把采來的勞動成果陳列在自然角,讓幼兒觀察、比較、識別、分類,並對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各種種子、樹葉、竹子、稻草、花生等進行了巧妙的利用:美工區給種子貼上"五官"製成種子娃娃,或進行種子、果核、果殼貼畫;進行蔬菜瓜果創意製作,塑造一些活潑可愛的娃娃、小動物、小玩具等;用稻草製作稻草人、草帽、鳥窩等;表演區利用葉子、野草、野花編成頭飾、服裝,玩一玩"我的時裝秀"。我們還把小動物帶進了課堂,春天我們把小蝌蚪帶進了自然角,教師與幼兒探索了蝌蚪生長變化過程。孩子們一來幼兒園便去自然角看小蝌蚪,他們會在每天的觀察中發現小蝌蚪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再蛻去尾巴。對每個發現,孩子都會奔走相告,並在自然角的記錄紙上記下這一變化,並根據這一系列的記錄還一起創編了童話劇《小蝌蚪找媽媽》。我們還在園內建了簡單的雞舍,幼兒驚喜的發現雞媽媽在第二天竟產下了雞蛋,中班的趙嬋老師看到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致那麼濃,就設計了教學活動《好吃的雞蛋》,教小朋友們如何分辨生雞蛋和熟的雞蛋,還討論著怎麼幫雞媽媽孵出雞寶貝。在以後的每天,都到雞舍前看看,小雞是否孵出來,為小雞的名字還爭論了很久。也創設了"玩泥區", 讓幼兒用泥巴和色彩組合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動物、水果。還帶著幼兒去玩水,讓幼兒在看、摸、抓的過程中了解水是具有流動性的,並開展了教學活動《烏鴉喝水》,在活動中,根據烏鴉反哺的小知識教育小朋友要愛自己的媽媽,愛身邊的人。
❻ 如何呈現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性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表現的機會和條件。」新頒布的《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也特別強調「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明確強調了環境的教育作用。在這方面,國內外幼教專家都作過重要而深刻的論述,同時幼兒園環境也能展示出一個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和辦園理念,良好的育人環境對幼兒園的發展會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環境創設也是課程實施及教育目標落實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教育環境包括室外教育環境及室內教育環境。室外教育環境包括整個教育氛圍、大型設施等;室內環境,包括室內牆壁布置、班級中的常規要求、一日活動作息時間和發生在師幼間、幼兒同伴間、教師間、幼兒與家長、教師與家長間的行為活動等的布置。特別是感悟到「人」也是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到人在環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人、環境與幼兒發展三者間的密切關系。「教師、幼兒共同參與環境創設的活動,是幼兒獲得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明確了適宜的教育環境應是全方位的、是變化的、是幼兒自己的、是生態的。幼兒園教育環境應處處體現和突出教育目標,而且對幼兒的發展應具有應答性。要求拓寬教師對「參與」內涵的認識與理解。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要求幼兒園進行環境創設應從主題氛圍、教育價值、適宜性、 幼兒主體性、對話互動、材料投放、美感布局、經濟實用、特色創新等方面進行: 1、環境創設要突出主題,有針對性。 環境創設要與教育目標相一致,創設與學期主題或單元主題相關的環境。真正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環境的設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針對性,充分體現環境的教育價值。 2.環境創設要具有適宜性。 環境創設必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適合本園本班的特色,充滿著童真童趣,使環境中的點點滴滴點綴都洋溢著幼兒教育獨特的文化內涵,不斷滿足每個幼兒的需要。 3、環境創設要體現主體性。環境的設計、布置、利用,都應從幼兒實際出發,要生動、直觀、真實,都應有幼兒參與,體現高度的開放性。 讓幼兒成為環境中的主人,體現師幼之間對話,讓環境成為幼兒寄託心願,宣洩情感,體驗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4、環境創設要體現豐富性和啟發性。環境創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把平面和立體布置結合起來。要充分利用活動區域為幼兒提供能引起幼兒探究慾望的豐富的物質材料,並能誘發幼兒利用環境中的信息和材料進行積極探索和思考。 5、環境創設要體現動態性。要隨幼兒的興趣、能力的變化而變化,隨課程內容、季節、節日的變化而變化,讓環境始終對幼兒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使孩子經常能從環境中獲得新知識、新經驗、新發展。 6、環境創設要體現美觀性。應力求結構的合理、色彩協調、風格獨特、情趣高雅,萌發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7.環境創設應體現經濟性。環境創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把平面和立體布置結合起來。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廢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費資源,不盲目攀比。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1、在環境的創設上缺乏幼兒的參與。 環境創設多數是教師的作品及以教師的主觀意識為主。教師設想計劃多、幼兒設想計劃少。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動手動腦少,缺乏幼兒自主性活動內容。這種環境創設是從教師的設想和願望出發的,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的發展水平,因而環境失去了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 在這方面,教師應准備和運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學的原則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環境。讓幼兒參與創設或把部分環境交給孩子布置。將環境與課程相匹配、聯系,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 2、環境創設缺乏層次性。 室內環境創設沒有做到讓每一面牆能和幼兒對話。幼兒的作品過高或不在幼兒的視線內,空間利用不夠充分。 3、環境創設缺乏目的性。 牆飾的內容不能體現教育目標、主題教育內容、季節、節日的變化等。畫面長時間不變,或者固定的多、變化的少。 4、活動區安排不夠合理。 活動區材料投放不充足。材料品種單 一,材料單調且數量不足,造成幼兒之間出現為爭奪玩具、材料而發生沖突的現象。 安靜的活動區與活動的區域安排不合理。如圖書區與音樂區相隔太近,互相影響干擾太大。 投放材料的成品太多,而半成品和幼兒用以活動的原材料、廢舊物品太缺乏,不能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 三、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方法借鑒主題教育活動網路形式,在大主題的引領下,確立牆飾、活動區、樓道、過道等具體的小專題創設。 (1)對活動室牆壁的創設。 「創設與幼兒不斷相互作用的牆壁布置,讓牆壁成為幼兒經驗、想法表達表現的空間,呈現主題活動中幼兒發展的過程」。以主題活動為抓手,從確立主題內容開始進行研究,理清思路,形成一條主線。具體做法是:第一步:關注幼兒興趣,確立主題內容,制定活動網路框架,初步擬定牆壁網路圖。第二步:根據幼兒發展現狀,挖掘各領域目標,制定主題活動總目標。第三步:准確把握主題進程,詳細制定各階段教育目標。第四步: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分階段的組織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園內外教育資源,引導幼兒用不同形式表達出來,並隨著階段活動的進展進行牆壁創設。第五步:隨著主題活動的結束,牆壁創設完成,並呈現出主題活動的進程。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有意識捕捉生活中有價值的信息,有機的把預設內容和生成內容進行整合,幼兒在真正屬於他們的環境中,愉快的參與牆壁的布置。如中班進行 「美麗的春天」主題,教師與幼兒設計了「春天的花草樹木」—「春天裡的動物」—「春天裡人們的活動」—「我找到的春天」等系列主題情境。中班在進行「汽車」的主題活動中,將班上布置成汽車製造廠,把活動室劃分為「汽車設計室」、「汽車展示室」、「汽車製造室」、「汽車圖書借閱室」、「汽車美容院」、「汽車駕駛」等,活動區成了主題活動實施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牆飾創設體現以下特點:第 一,有機地把五大領域的活動內容與活動形式融為一體,並能加以遷移、整合,體現《綱要》中的整合理念。第 二,牆飾主題和內容與幼兒活動相一致,是一個總結、強化、總結、概括與提煉幼兒學習與經驗的過程。第 三,主題牆創設的過程體現師幼互動、生生互動、家園互動的過程,體現教育目標層層推進和物化的過程。第 四,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在幼兒感知事物和與富有動態環境的互動中,提升審美能力,體驗審美情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❼ 對幼兒園環境創設有何感受及建議
幼兒生活在幼兒園里,不可避免地要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也必將在與環境互動中實現發展的目的。通過參觀各班環境裝飾使我深刻的體會到環境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環境裝飾應讓幼兒充分有效的感知、自主地參與、 共同進行再創作。在創設環境時,教師應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出發,讓幼兒多動手動腦,按照科學的原則來創設幼兒園環境,發揮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 ******************************* 您好,答案已經給出,請您瀏覽一遍 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歡迎回復我! 如果滿意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按鈕 或者客戶端的朋友在右上角評價點【滿意】 您的採納, 是我答題的動力 也同時給您帶來知識和財富值 ***************************************************
❽ 如何創設有特色的幼兒園環境
環境對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人類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同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更要依靠環境的特殊作用。因此,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心身健康的發展,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地把「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同時強調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觀為原則,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可見,布置好幼兒園的環境、對於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在活動室內設置各種活動角落 在活動室內可以為孩子們設置玩具角、圖書角、美術角、常識角、自然角等。這些活動角落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活動機會和空間,同時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增長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智力,加強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比如:在幼兒園設置的美術角,這是為幼兒提供美工活動的場所。孩子們在繪畫、剪貼、折紙、塑造、製做等活動中,使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美工活動既可以對幼兒進行形象思維的訓練,又可以培養幼兒抽象思維的能力。美工活動是手腦並用、動靜交替、寓教於樂的好形式。幼兒在玩中做,玩中學,整個活動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可以使幼兒萌發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因此在幼兒園中設置美術角是十分必要的。為幼兒設置圖書角,可以使孩子們通過閱覽圖書,豐富知識,開發智力。圖書角有多種形式,條件好的幼兒園可以製做專用的圖書櫃,圖書架等,狹窄的幼兒園可以將圖書角設置在窗檯上。效果比較好的是布袋式圖書角。布袋式圖書角具有製作簡便,不佔空間,價格低廉,幼兒取送圖書方便,美觀大方,富有幼兒情趣等特點。同時,可以培養幼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布袋式圖書角,可以設置在風琴的背面和門上,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等專欄 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專欄,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欄園。家園聯系專欄是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園地,該專欄可以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的教學情況,以及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教師還要以通過家園信箱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見解和要求,通過信箱傳遞給教師,共同為教育好幼兒做出努力。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是為了表揚和鼓勵幼兒進步,激發動兒積極向上的願望。小紅花代表的內容可以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情況確立,如午睡小紅花,進餐小紅花,學習小紅花,守紀律小紅花,講衛生小紅花等。在周末總評時,就可以比一比,誰的紅花最多,誰的進步最大,通過在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使孩子們能夠在德智體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三、幼兒園瓷磚牆壁的利用 在幼兒園設置瓷磚牆面,為師生共同參與裝飾、繪畫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是幼兒園布置環境較為理想的方法。 在師生共同設計、布置環境的過程中,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瓷磚牆壁上,使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增添一種親切感,提高了幼兒的主人翁意識。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美的環境陶冶了幼兒的情操,也可以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美術技能。如果幼兒園結合主題教育與季節的變化,隨時更換幼兒的作品,就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了知識傳授。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牆面,為幼兒提供了即興作畫的新天地。瓷磚牆面光滑,潔白、易畫、易擦、易清洗,是幼兒作畫的最佳場所。幼兒即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教育的主題作畫,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想像即興作畫,還可以幾個小朋友自由結合集體作畫。從個體上來說,不但提高了幼兒的繪畫水平和興趣,而且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從整體上來說,既美化了幼兒生活環境,使幼兒生活在不斷變化,富有新意的童趣世界中,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與集體主義思想。這項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牆面,也為教師展示美術技能提供了極好的舞台,教師在瓷磚牆面上既可以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選擇粘貼的題材,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愛好進行粘貼,還可將牆面塗上顏色,然後再進行粘貼。這樣既能不斷提高教師手工技能,又給幼兒創設一個和諧輕松、富有美感的環境。幼兒在這樣一個天地里,即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受到知識的教育。 四、用紙貼畫,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 1、用各種紙貼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里說的各種紙包括吹塑紙、絨紙、舊掛歷紙、手工紙和不幹膠紙等。這些紙粘貼出的作品,色彩鮮艷,畫面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比如,採用比較先進的彩色不幹膠紙粘貼玻璃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形勢是把不幹膠的艷麗色彩與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深受幼兒的歡迎。特別是具有主題性的內容,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使該於們受到教育和啟發。不幹膠紙粘貼的玻璃畫,優點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易損壞,還可以隨時更換。 2、用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會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新穎別致的良好空間,布帖畫是一種比較獨特的作畫方法,畫面材質新穎,色彩十分明快,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將不同規格和內容的布貼畫分別布置在梯廳和活動室內,可以使孩子們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陶冶情操,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受到教育。真正是寓理於情,寓教於樂。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早期性格與習慣的形成,是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幼兒生理上的弱性,決定了他們對環境的依賴性,幼兒行為的可塑性,決定了環境作用的廣泛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為幼兒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園的環境進行精心的布置,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溫馨、優雅、舒美的環境。一個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不僅達到了對幼兒心靈塑造、情感陶冶的目的,同時,為幼兒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❾ 幼兒園環境創設是指哪些方面
包括兩個方抄面,,,,襲硬體創設,,,需要投資買一定的設施或修建一定的設施,買一定的器材,,,,然後是軟體的創設,包括老師,孩子的良好素質,行為,,人文氣氛,,,以及老師孩子們動手創設的作品展示等等,,,,
❿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反思
對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反思
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它是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使幼兒行高效學習,獲最佳發展而精心設計的環境;它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開展游戲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我們幼兒園也認識到了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因此都想方設法獨具匠心的為幼兒開辟了活動場所。可往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應。為此我對其進行了反思:
一、區域設置形式化
在區域設置上我們教師通常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意願,結合教室的結構來布置些固定的形式。未能顧及幼兒的意願興趣,因此孩子就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區域活動,形成了某些區域的創設只是一種擺設,經常出現沒有人玩的現象。
建議:老師多觀察了解幼兒區域活動的情況,了解孩子們喜歡玩什麼,不喜歡玩什麼,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放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參加區域活動,去布置活動的場所,並且逐漸把集體活動內容融入到區域活動中,使他們在區域同伴之間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從而得到發展,得到提高。
二、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確
我們有些活動區域的材料有的一放就是一、二個月,甚至一學期毫無變化,缺少經常性的變化是不能吸引幼兒主動多與活動的,活動材料單一,不豐富,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引發不起孩子去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無難易差異。
建議: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最近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投放材料。對材料的投入要有計劃、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進去,應分期分批的不斷更新,由易到難,不斷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趣,使他們有新鮮感。
三、教師指導欠恰當
(1)我們有些教師在活動中所充當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紀律的維持者,矛盾的調節者」,東走走西看看,未能注意觀察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指導隨意性大。
(2)區角活動中老師置身參與和孩子們共同活動的較少,走走看看巡視的多,不能引發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
(3)老師的觀察不夠,深入了解的不全面。有的甚至不知道幼兒在想什麼,想干什麼,不了解孩子已有的經驗和水平,只是看著他們在安靜地擺弄物品。
建議:在游戲活動中,我們老師要成為幼兒的好朋友、好夥伴,與他們平等相待,將老師是「傳授者、維持者、調解者」的角色轉向幼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要認識到游戲過程是幼兒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我們不能急於求成,要學會觀察等待,給幼兒自由選擇與自己決定的權利,使我們組織的活動成為幼兒「真正的游戲」,而不致使游戲失去「靈魂」。
總之,我們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念,把區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活動,不斷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展,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使每個區域真的活起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