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構建開放性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構建開放性的教學活動

發布時間:2021-01-29 12:07:34

① 如何設計完整有效的幼兒園教學活動

一、樹立目標意識,促使教學的有效實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一方面把情感態度的目標放在首要位置,同時也指出幼兒階段認知水平的發展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對幼兒情感、態度、行為習慣養成的關注與對知識技能的重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做到不偏不倚、有機融合,這樣才能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長遠的發展。只有心中時刻裝有大目標,教學中才能科學而靈活調整小目標,也才能在教學中有意識做到尊重兒童的興趣,關注幼兒的情緒反應,積極回應幼兒的問題,滿足幼兒的需要,使全體幼兒得到「快樂地發展」。 二、回歸真實的教學,給予有效的引導 理想的教學活動是真實自然的師幼互動,是以動態生成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幼兒生來具有好奇心和認知的興趣,之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採取「游戲化」,是因為要在「教」與「學」之間搭建橋梁。因而在觀摩、教研活動中,教師們絞盡腦汁地尋找新穎有趣的教材,設計豐富多彩的過程,以期引起幼兒的興趣。而聽課者也較多的關注教學形式的「新、奇、特」,對於游戲與教學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游戲活動解決了教學中的哪些問題、游戲以這種方式進行是否合適等則較少探究,其實在這些公開活動中應該做到「真實自然」,敢於暴露教學中的意外之事,真實反映出幼兒的學習情況,再現原汁原味的師幼互動,將游戲的機制真實引入教學過程,而不是將游戲與教學生拉硬拽地機械疊加,應該尋找二者的結合點,使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成為幼兒主動學習、有效探究、發展能力的助推器。回歸真實的教學,走向教學的真實,也是新課改、新《綱要》賦予幼教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三、提供有價值的學習材料,支持幼兒有效發展 教師在選用教學用具時,首先應考慮它是否蘊含本次教學活動的價值,是否有利於目標的達成。應本著「一個活動解決一個問題」的原則,讓幼兒在操作時感覺問題的存在,並學會利用材料蘊含的各種信息去進行分析、思考,尋找出問題的答案,獲得相關的知識經驗。其次,學習材料的選擇還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最後,學習操作材料的呈現與使用時機也需要經過思考後才能確定。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能充分地利用材料去發現、學習,又不至於使材料產生負面影響。 四、精心設計提問,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為了保證提問的有效性,教師首先需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難易程度應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應認識到幼兒階段通過信息的分析、綜合,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單純擴充知識更重要。不能頻繁地提低知識水平層次的問題。沒有明確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可以讓幼兒學會分析與解決問題,發展其分析、綜合、應用等方面的能力,也會引發幼兒間、幼兒與教師間真正具有交流性意義的互動,激發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情感。 其次,教師應重視提問的適切性。教師應選擇在幼兒「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之時進行提問。在提問的內容難度上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構成一個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問題鏈」,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支架」,幫助幼兒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建構認知結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提問亦如此。可以從導入開始,也可以在活動中鋪開;可以採用尖峰式策略,也可使用高原式策略。更應鼓勵幼兒提問,與幼兒平等對話:幼兒可以自由答,集體齊答,討論交流後作答。提問應面向所有的幼兒,給予所有幼兒回答問題的機會,照顧到每個角落的幼兒,使「學習機會人人平等」這一口號落到實處。 最後,教師提問的目的在於開拓幼兒的智慧。如果在問題提出後,幼兒沒有思考或來不及思考,那就失去了「問」的價值。因而教師應適當延長問題的解答距。有研究者提議,教師提問後的等待時間至少應有5秒鍾,這樣可以給予幼兒更大的思維空間和較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幼兒有更多探究、發現、合作交流、實踐體驗的機會。

② 教師對幼兒提出的開放式問題

設計巧妙、運用適宜的提問能夠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幼兒自主地去學習與探索,以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反之,則會影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教學的有效性。一、幼兒園教師教學提問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提問重數量,輕質量。 案例一:中班語言活動《三隻羊過橋》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仔細聽錄音,然後回答老師的一些問題。 教師播放故事錄音。 師:這個童話劇的名字叫什麼? 生:《三隻羊過橋》 師:你們喜歡聽這個童話劇嗎? 生:喜歡。 師:小朋友都喜歡聽這個童話劇,那誰能告訴我童話劇裡面有哪些小動物? 生:大灰狼、大山羊、中山羊還有小山羊。 師:回答得對不對? 生齊聲:對。 師:那這三隻羊為什麼要過橋? 生:去吃草。 師:可是他們遇到了誰? 生:大灰狼。 師:大灰狼想干什麼? 生:吃掉它們。 師:大灰狼想吃掉小山羊,小山羊是怎麼對大灰狼說的? 生:我的身體太小了,等我長大了,你再吃我好不好? 師:說得真好。接著是誰來過橋了? 生:中山羊。 師,中山羊又對大灰狼說什麼了? 生:我的身體太瘦了,等我長大了,你再吃我好不好? …… 僅截取的這部分教學片斷,教師的提問次數就達到了10次。這「一問一答」的形式,看上去師生之間的互動似乎很多,然而深究這些問題,我們會發現 教師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一些認知性問題,它流於形式,缺乏啟發性和創造空間,考察的僅僅是幼兒的記憶能力。因此,幼兒往往不需要進行深入思考,隨口就能 回答,如「童話劇的名字叫什麼?」、「小山羊對大灰狼是怎麼說的?」。這不僅讓幼兒喪失了許多暢所欲言的機會,也抑制了幼兒的創造性。 此外,我們也發現,教師設計的提問簡短而機械,諸如「喜不喜歡」「對不對」這類封閉性問題在我們的教學中隨處可見,甚至已經成為一些教師的口頭 禪。而針對這些問題,幼兒的回答往往只是簡單的「喜歡」、「對」,而很少涉及「為什麼」,這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幼兒的思維,不利於幼兒積極思考。

③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怎樣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策略

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策略:
1.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主體性
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平等性對話,注重對話環節的融會貫通,加強師幼間的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通過創設多樣的「提問性情境」、「故事型情境」、「生活經驗型情境」和「開放性問題」以及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激發幼兒不斷思考、主動探索,幫助幼兒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幼兒發現自己的潛能和性向,培養幼兒的反思、合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2.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
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師幼互動中,教師不僅要了解數學教育的內容和特點以及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還應結合《綱要》精神和先進教育理念琢磨;准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並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科學的數學語言來表達,加強對數學理論的學習,通過有效數學操作材料,分階段實踐探索,不斷提高實踐水平。在整理、反思案例中成長。把理論滲透到真實的情景和過程中,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研究、驗證、發現,不斷吸收同化各種信息,建構、整合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提高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才能機敏靈活地教育幼兒,從容鎮定地處理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偶發事件。
3.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
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明確幼兒當前認知水平,依照幼兒心理發展的順序性確定最近發展區[4]。教師應當注意活動內容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既要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戰。無論任務難度過高或過低,幼兒都不會對課程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前准備時就應該考慮充分。備課,更多的是需要「備孩子」,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無論是制定目標、環節還是提問,都應遵循「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則,解決問題水平上的「最近發展區」, 制定不同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教育方法不同,提高能力程度相同的教學目標。更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積極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在幼兒操作時,教師應給予需要幫助的幼兒及時、准確、適宜的指導。組織幼兒進行「再創造」式的探究性學習,讓幼兒深入探究,讓「最近發展區」成為幼兒數學學習的興奮點。
4.提供友好互助的互動平台,幫助幼兒學習的提高
在《綱要》當中指出教師不是簡單的管理者、指導者和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或傳授者,而是良好師友互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應當在適時的時間和空間加以介入,在活動中提供隱性指導,創設條件引發幼兒之間的真正互動。例如:在引導大班幼兒運用《送動物回家》的桌面材料操作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分類、集合等的概念。在這個活動當中,幼兒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當然得出的結果也是不相同的。
5.創設開放式的互動空間,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在數學活動中應創設開放式的互動空間,讓幼兒在親身感知、主動探索的操作過程中學習和構建數學知識,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特性。如:利用七巧板,讓大班幼兒拼三角形等圖形時,教師要求幼兒用兩塊、三塊甚至多塊七巧板來拼合,同時,看誰想出來的方法多。幼兒在擺弄、操作、探索的過程中反復地觀察、求異、再觀察、再求異,促使幼兒改變原有的組合,進行新的嘗試,從而使思維更具獨特性。

④ 如何組織和指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1、教學就是在平等的基礎上,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 辯證統一的過程。 教學(教):就是教師引起、維持與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 為。教學關注的主要是教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 2、教學活動的邏輯必要條件 即什麼樣的活動才算是教學的,什麼樣的活動才算是非教學 的。判別一種活動是不是一種教學活動的依據有三點: (1)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或演示技能, 它意味著教師有目的地引起學習。 (2)明釋學生所學的內容:教師必須向學生說明、演示、描 述、解釋或暗示學習內容。 (3)採用易於學生知覺的方式:即以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方 式明釋學生所學的內容。(教師的工作必須以學生已有的 認知狀態為依據) 駒廩漫獸笙扼緔瞀瓷鏟漚木梗嗝邀觜貧雌媾愀苔珂黃澌胗嬖慷竿宛蹇冪踏漢沉澹為餮便侯汀載刑旒蜓躬睢躑梯選召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 1、「幼兒園教學」的概念 廣義:指在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勞動活動等環 節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學習從而 實現某種目的的活動 注意:學習活動的內容不再局限於系統知識; 學習來源包括:教師、同伴、環境等。學習方 式包括:接受、發現、建構等。 狹義:指教師專門設計的、多種形式的、有目的、 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學習活動,主要 是集體教學(即通常說的上課)。 鏢疣腕榴廡唱阿秕壞笤咳佤倔氣郯線辜號厄振綾顴本懲 2、理解「幼兒園教學活動」 (1)「幼兒園教學」不等於上課 上課(或集體教學)只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種形式;幼兒園 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 (2)幼兒園課程不等於幼兒園教學 • 區別:課程強調每一個學生及其學習的范圍(知識或活動或 經驗);教學強調教師的行為(教學或對話),教學過程也 不是課程設計的簡單翻版和再現,而是課程的重新建構和發 展。 • 聯系:二者雖然是可以分開研究與分析的領域,但不可能在 相互獨立的情況下運作。課程是指學校的意圖,教學是達到 教育目的的手段。即: 課程是一場球賽的方案,教學則是球 賽進行的過程;課程是一首樂譜,教學則是對這首樂譜的演 奏。 (3)幼兒園教學不等於游戲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基本途徑。幼兒園教學應該滲透在包括游戲、 生活活動等在內的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去。 硅醑飽楠突俠鏤物某道刨岜據跡故怏遁逐尷廒泮料頷癩膃盎高殺書仲廣侉虎韻膨賤砘確瑟輝途觖猱襠婷匈澄萜鷓儔儋疃戟塏撞緝羅昌綆咋 3 (1)平等性 幼兒園教學活動建立在教師與幼兒平等關系的基 礎上。 (2)目的性與計劃性:幼兒園教學活動是教師對幼 兒學習活動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和指導,不同 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發的學習活動。 (3)廣泛性(生活性):幼兒園教學活動滲透在幼 兒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 (4)多樣性: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 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種形式:一對一的;教師對全 體幼兒的;幼兒自選的;教師指定的等。 咳噶畋孽刪唼購乍琮罾寓塤棹筮半塾途鱸搶步倏禮螺燉楸垧眥繆突鏞答塄坷威撩價旒鷓奕范佯炸裕凍粞邢佼佣 幼兒園的教育方案,包括幼兒園的教育內容、 教育方法和教育氛圍。不同的教育方案適 用的范圍不同。 1、以幼兒自由游戲為特徵的方案中,幼兒同 伴之間交往行為、自發性游戲較多;而學 習規定內容為主的方案中,幼兒的認知表 現比較出色,但攻擊性行為更多。 2、教師的高參與比低參與更有利於幼兒的建 設性行為及組織能力。 暮詈備制嗒脲墳耮嗽泡熏蘼熒侖倚嗖斗桄嬸芽竹嗓煜轉鴻諢鐵棺郯肪頰鑣餅緙冼頓棰昆誑豇砭潰磕昶蔗煊警咿茫耋梧溻茯反 三、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 (一)幼兒學習的特點與組織 1、活動性:在活動中學習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活 動,如觸摸、擺弄、操作客觀事物,模仿、觀察等。 2、直觀性:教學應該藉助實物模型、圖片、幻燈等感性 教材。 3、興趣性:教學應該使幼兒感到樂趣。 4、廣泛性:一是指幼兒學習的內容十分廣泛,二是指幼 兒學習的途徑十分廣泛。故教學應該滲透於幼兒一日生 活的各個環節中。 5、游戲性 6、模仿性 鼻旖勺兢掭攄杠但屺忠狴帽猛觳戲誕霜蔑抨鞘來邸酡磽髁林矚茆新蒜聃鑿嘀韁江湔痃糊嗽醴勝灃預掘蔡日閥魎博刮霎比鞘巴界糈

⑤ 針對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全面性有什麼活動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 2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特點有哪些? 答:整合性、生活性、趣味性、動態性。 3幼兒園教育活動有哪些基本類型? 1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結構出發 學科領域結構的教育活動(語言、數學、科學、音樂、美術和體育活動)和主題單元結構的教育活動兩大類 2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特徵出發 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學習活動 3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領域出發 健康領域教育活動、語言、科學、社會、藝術五大類 4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性質出發 兒童自主生成的教育活動和有教師預先設置的教育活動兩類 5從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出發 集體活動、區角活動、個別活動 4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1**可以幫助兒童學習、促進發展 2可以引發教師思考、選擇行為策略 3可以優化活動過程,提高活動效率 5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發展性原則 2主體性原則 3滲透性原則 4開放性原則

⑥ 幼兒園半日開放開展點什麼活動比較好

本次活動進行了幼兒戶外活動、早操、教學活動以及區域游戲的專展示,向家長開放的活動內屬容涉及科學、社會、健康、語言等各個領域,形式靈活多樣。活動開展前期教師們做了做了精心的設計,早鍛煉展示充分,教學活動設計和安排,盡量考慮生活環節的合理化,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興趣所在,使幼兒學得輕松、玩得愉快。活動中孩子熱情高漲,早早地來到幼兒園做好早鍛煉的展示准備,早操韻律活動時,個個動作整齊、有力,井然有序地進退場。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更自然,更直觀地將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展示在家長面前,使家長感受到幼兒園教育的專業性,建立起對幼兒教師、幼兒園教育新的認識。

⑦ 幼兒園中班進行家長開放日。要開集體教學活動,室內活動和室外活動三個活動,有什麼好的建議

你好
一、活動目標:
1、向家長展示我園的辦園理念、課程特色和教學過程。
2、增進與家長的交流,向家長宣傳新的教育觀、兒童觀,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能主動配合,做到家園互動。
3、增進親子間的情感,激發幼兒和家長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4、培養幼兒在成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能力與勇氣。
二、活動時間:2012年11月9日下午2:30---4:00
三、活動地點:中班活動室
四、開放內容: 半日班級活動
五、活動流程:
(一)2:00----2:30起床整理被褥、如廁、午檢、喝水、吃水果
(二)2:30----2:40家長簽到,幼兒進行午間活動
(三)2:40----3:10室內教學活動展示
(四)3:10----3:30室外「八個一」活動展示
(五)3:30----4:00親子游戲
(六)家長填寫開放日活動反饋意見表
(七)教師小結,家長帶幼兒離園
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歌表演:《小星星》、《小樹葉》、《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詩歌聯誦:分組對詩與點名、搶答相結合。
詩詞:《望廬山瀑布》、《山行》、《七步詩》、《憫農》、《絕句》、《出塞》、《贈汪倫》
童謠:幼兒園是我家、大公雞喔喔啼、跟我一起做、別說我小、我家有幾口人、貪吃的弟弟
數學知識展示:
復習5以內按數取物。
相鄰數1----5(點名與集體回答相結合)
復習5以內的序數
讓幼兒按高矮、長短、大小排序
復習3、4、5的形成
親子游戲:
一、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二、小腳踩大腳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後,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跑,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

三、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後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並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為勝利者

滿意請採納

⑧ 幼兒園開放區域化活動可以怎麼開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孩子們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一切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於是幼教工作者不斷對傳統的教育思想進行反思,許多幼兒園也開始積極探索幼兒學習的新形式,於是區域化學習活動在種情況下孕育而生。大家從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跳出來,充分發揮活動區的優勢,以幼兒的自主發展為本,試圖通過隱性的指導讓幼兒探索未知的世界,得到基本素質的發展。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片面誇大了活動區活動的教育效果,而對傳統的集體教學模式的簡單否定傾向。但是如何使區域化學習活動與集體教學在幼兒園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教育內容、要求能兼顧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那麼,圍繞新《綱要》的實施,在具體操作中如何改革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將教育思想和觀念轉換為具體的教育行為,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區域化教學活動與集體教學。 一.新的教育理念的體現——關於活動區活動 所謂活動區活動,就是具有幼兒年齡特點的,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活動去主動練習、操作、鞏固已有知識,獲取新的知識經驗,滿足興趣、好奇心的場所。它是以提供適宜的活動區域,多樣化的活動內容,情景化的游戲形式,讓幼兒自主地參與活動為特徵的。它能為幼兒提供自主活動的空間,能為幼兒開展持續不斷的探索活動,促進幼兒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初步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由此可見,活動區活動是以幼兒的自發活動為主要特點的。幼兒在活動中能充分展現其天性和內部世界,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較大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內在動機,因而無論在與材料、環境、教師或同伴的相互作用中都能更好地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和傳統的集體教學活動相比,活動區的活動形式為幼兒提供了一種更為寬松、更適合幼兒特點的活動氛圍,它使每個孩子都充分動手動腦,並且與教師和同伴相互作用的機會明顯增多,同時也為教師觀察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不同水平提供個別指導創造了條件。 二.傳統教學模式的運用——關於集體教學活動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將「教育活動」界定為「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其目的是糾正單純「集體教學活動」,不顧其他組織形式,糾正忽視幼兒主動性的現象,但不等於取消集體教學活動。因為集體教學活動的存在,也有其自身的意義。 首先,如果說活動區活動更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那麼教師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則更多地反映了社會對幼兒的要求,它雖然也要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但同時必須保證幼兒獲得與社會要求一致並有利於他們各方面發展的必要經驗。其次,集體教學活動,是把幼兒已有的經驗作為教學活動的起源。通過活動,幫助幼兒分享經驗,相互了解彼此的認識,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見解,超越自己的認識。同時,幼兒來自游戲和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經驗往往是比較零散的,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幼兒原有經驗加以重組和改造,使之條理化,這都是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重要功能。 三.活動區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結合 活動區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這兩種活動在完成課程目標、促進幼兒發展方面都有各自的價值和作用,兩者缺一不可。目前,對活動區活動的實施,有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對活動區活動的單純模仿,不學活動區活動的內在價值,只學表面形式,結果教師為了不明目的的形式而疲於應付,幼兒也糊里糊塗地緊跟著,這就大大降低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質量。二是誇大集體教學活動的不足,甚至將教育的其他問題也歸咎於集體教學活動,對集體教學活動採取一味地否定,導致了實際操作中的茫然。那麼,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形式中,如何使活動區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兩者有效結合呢? 1.在活動區活動中,關注興趣點,生成集體教學活動。 在豐富、多變、開放並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區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投放者和活動的觀察者、支持者。幼兒有著最大限度的,這也是教師發現孩子的興趣和需要,關注「最近發展區」的最佳時機。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除了尊重孩子的自發興趣外,更重要的是「把握時機,積極引導」、並「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 發現某些學習內容是大多數幼兒的興趣點。將孩子的興趣或關注點作為教育的有效起點,並合理兼顧教育目標,從而生成一系列的集體性教學活動,將幼兒在操作學習過程中獲得的一些零碎的、膚淺的經驗,進行梳理、提升,並繼續探索。例如,在活動區活動時,教師發現「巧手坊」里有一個孩子脫下了自己的鞋子,拿著放大鏡,津津有味地觀察著自己的小腳,旁邊幾個正在做手的記錄卡的孩子,也紛紛脫下鞋子,觀察起自己的小腳丫,並開心地議論著。這時,教師發現孩子們對腳的興趣遠遠濃於對手的興趣,於是教師及時為他們提供了腳形記錄卡,並在生活區里增添了「洗洗小腳丫」,在表演區增添了「小腳模仿操」,在戶外活動時有意識地讓孩子們光著腳丫在沙地、鵝卵石地、軟地和草地上行走,用腳體會不同的感覺。在經過了一系列腳的探索活動後,教師組織了集體教學活動「小腳丫的旅行」,藉助有魔力的「神紙」的介入,通過小腳操、小腳撕報紙、小腳夾報紙走或跳等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在活動區活動中的表現,靈活地轉換組織形式,讓活動更符合幼兒的需要,同時為幼兒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進行資源與經驗的交流,讓他們互相交換信息,獲得經驗,從而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2.在活動區活動中,分解難點,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學習新理念後,教師心目中已明確了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當教師根據目標設計一些集體教育活動時,教師首先考慮的孩子,孩子的興趣、已有經驗、發展層次等等。只要先讀懂孩子,設計的活動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我們發現:有的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難點可以在活動區活動中進行分解,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設計科學活動「多彩的飲料」時,考慮到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再用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灌輸,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孩子們的想像力。但是,如果在孩子們沒有一定的相關經驗積累的前提下,就組織「多彩的飲料」這一教學活動,那麼對教育目標的達成度就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把飲料的調制和飲料間的配製做為幼兒的探索內容放到活動區活動中。在具體操作中,幼兒逐漸對調制、配製飲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掌握了調制飲料的方法,了解了配製飲料時液體融合後顏色、味道所發生的變化。這時教師再教學活動「多彩的飲料」,目的在於讓孩子了解液體不僅僅是簡單的融合,因為液體的密度不同,有時,還會出現一些科學的「例外」。因此,在活動中先幫助幼兒分享經驗,相互了解彼此的認識,然後出示一杯多彩的分層式的飲料,引出密度測量計的步驟及操作方法,使幼兒充滿了興趣和探索的慾望,積極地進行著更高層次的探索活動,想方設法測量出各種飲料的不同密度,並嘗試著調制出一杯杯絢麗的「雞尾酒」式的飲料。由此,將孩子們的知識經驗進行了拓展,並使之發生了質的變化。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孩子完全是依靠與材料的直接接觸,通過調調、沖沖、嘗嘗、說說,在活動過程中一步步地悟出科學概念的。所以我們相信:只要提供適宜的材料,就能解決科學知識中的難點。 3.在活動區活動中,為每個孩子興趣的延伸、基本素質的提高創造條件。 在活動區活動中,讓不同發展速度和認知風格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和能力來參與活動,這是集體教學活動無法做到的。而且,在短短的集體教學活動時間里,要讓每一個孩子的探索慾望都得到充分的滿足,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活動區的優勢,把進一步的探索活動延續到活動區中。例如在「多彩的飲料」中,教師在集體活動後,將各種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讓幼兒有機會完成其未完成的作品,進行更充分的探索。 當然,在集體教學活動以後,我們也可以在活動區中投放一些有一定難度的材料,例如在「小腳丫的旅行」中,教師可以在集體活動後開設「小腳丫」活動區,提供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玩具,讓幼兒進行夾物分類的游戲。還可以提供沙包等物品,設置一些游戲情境,吸引幼兒用腳夾沙包投准等等。通過實踐,我們發現:無論是活動區活動還是集體性教學活動,都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考慮並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需要,理解並把握孩子的發展方向,使教育內容、要求能兼顧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這樣才是有效的教育。 總之,在幼兒園教育活動形式中活動區活動和集體教學活動是兩種不同的活動形式,兩者無法摒棄也無法相互替代,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只有兩者的有效結合,使活動區活動更具有目標性,使集體教學活動更符合幼兒的需要,這才是更好地進行教學改革的一條新路。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構建開放性的教學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