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語用教學

小學語用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5 05:06:03

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麼進行語用訓練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❷ 如何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落實語用

《小學語文教師》2013年第一期中有一組關於語言文字運用的文章,闡述了一線教師對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語用」訓練的思考和實踐,該刊認為「語用」將成為新一輪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在言語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語文學習就是言語活動的實踐,語文學習的目標也就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語用能力。
1、錯讀的資源:讀書中的語用
對於學生的出錯,教師要善於歸因,分析其潛在的認知結構上的不足與錯誤,讓學習主體得到體面的言語實踐機遇,幫助其建構合理的圖式。
(幫助學生糾錯的過程就像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學生出現錯誤,說明在認知上出現問題,無法自行建構,教師此時不能簡單粗暴的糾錯,而是要善於在言語實踐中幫助學生自己建構。)
2、傾聽的忽視:交流中的語用
傾聽是尊重學生的體現,是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習中的傾聽更是理解的一種方式,是對話的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語文能力。
教師傾聽學生發言,悉心引導每一次思維的轉換,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華,把課堂的空間盡量打開,讓學生盡情地舒展自己、釋放自己、提升自己。
模糊的詰問:表達中的語用
質疑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發端。在課堂師生、文本的多方語言交匯過程中,在開放和真誠的傾聽和傾吐循環互動中,必然會激發意義的生成、思想的升華、智慧的迸發。
人文的分離:寫作中的語用
一旦學生的書面「傾吐」不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深切感受,而是為了適應既定讀者(例如語文教師)之要求,那麼這種「傾吐」就會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傾」也。此乃當前習作教學之弊。
傾吐的過程應該成為表現自我的過程,寫作與自我之間應該完全同步。
二、抓住「語言」這個牛鼻子
1、思考著讀
思考著讀的核心是學生在任務引領下的自學、先學,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充分的語文實踐中領會、運用語文的規律。
閱讀教學可以從具體語言文字運用現象入手,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也可以從整體閱讀的感悟出發,到語言文字中找出依據。
2、比較著學
要真正把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落實到實處,必須完成語文課堂的轉型,既關注寫什麼,又關注怎麼寫,既教言語內容,又教言語形式,讓教學過程得意、得言、得思。
比較著學,不失為一種選擇。
3、拓展著寫
寫是語言的一種編碼能力。
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表達,課堂就有了學生自主語言實踐的時空,避免了在內容繁復分析上的消耗。
三、「泉」眼無聲,「趣」味盎然
寫景類文章獨立閱讀的方法:
先讀出景是怎樣的
探究作者是如何寫景的
追問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達的
讀寫結合
閱讀過程:感知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運用語言
四、讓詞語在交際中活起來
1、結合課文情境,第一次點擊詞語
2、結合練筆語境,第二次點擊詞語
以文本中的重點詞語為目標,把重點詞語、短語復現,讓學生運用這些詞語來練筆,讓這些詞語成為積極語匯。
五、語用,從正確理解詞句的本義起步
教師的提問,要涉及語言文字的學習,要有關聯性和層次性,不要個個孤立,更不要沒有思維的質量。
教師要善於發現文本中的語言現象,然後根據這些語言現象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來發現文本中的語言秘密。
語用的意義有兩層:首先是正確的理解詞句的本義,其次是在運用過程中體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升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從正確理解詞句的本義起步。
六、讓「詞語盤點」教學「實」起來
一詞一世界。詞語教學是平時教學中最基本、最活躍的元素,是散落在單元中的珍珠。
1、分一分,看誰分得最正確
2、比一比,看誰積累得最多
3、找一找,看誰找得最正確
4、填一填,看誰填得最恰當
5、說一說,看誰說得最形象
6、寫一寫,看誰寫得最連貫
1、畫面相輔,讓「日積月累」鮮活起來
2、拍客尋美,讓「日積月累」生活起來
3、照片注釋,讓「日積月累」活用起來
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載體,同一篇課文,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內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個語言點,不同年級的教學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級學生語文知識、經驗的起點研製閱讀教學內容,舉要刪蕪,才能讓不同年段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應有的發展。
看似尋常最奇崛,閱讀教學要提升學生閱讀欣賞的眼力,教師須慧眼識珠,看到學生看不到的語言風景,引導學生在疏忽處駐足欣賞,平中見奇,體味語言魅力,發現閱讀樂趣,提升閱讀能力。
管建剛 《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自然段擺出觀點,是「起」;第三自然段順著觀點,舉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舉出反面例子,是「轉」;最後總結,是「合」。如此梳理點撥,學生了解議論文的基本式樣,也開始關注揣摩篇章結構特點。

❸ 小學語文課堂怎樣進行語用教學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貫穿於中小學的教學之中。然而我國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現狀,教師花的精力不少,學生學習的時間也不少,但是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為何,原因就在於語文教學尚停留在語形、語法和語義的教學上,而不是真正落腳在語用教學上。
也正因為中國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教學方向指向不明,因此2011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目標和語文課程性質進行了重新定位,這個定位中非常鮮明地突出了「語言文字運用」,強調語文課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就是說要突出「語用教學」。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語用教學呢?
一、重視朗讀感悟
我國有句話叫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句話道出了閱讀對於語言運用的重要性。語言的運用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原因就在於「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逐步加深對詞義、句義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種修辭的妙處,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識透語境,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妙處。筆者在教學中,一直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體味語言的運用。
二、教會學生品析
中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運用,有著很深的奧妙,一句話為什麼這樣說?好在哪,為什麼不能換一種說法,不好在哪?,一句詩為什麼要用著一個字,為什麼不能換一個字。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或詩詞中詞句的運用,引導學生感受坐著的語言運用的不俗之處。比如在教授古詩二首《鳥鳴澗》、《暮江吟》時,首先讓學生讀詩,然後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詩句美麗的意境,一起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筆者問道:「王維的詩歌一向被譽為詩中有畫,讀完王維的《鳥鳴澗》後,你們感受到一副怎樣的畫面呢?」,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一幅秋天夜深人靜的畫面」,「對,整首詩突出了一個『靜』,但是作者卻是以動襯靜,那位同學能舉例告訴老師詩中如何以動襯靜呢?」,「老師,詩中寫道『桂花落』、『月出』、『鳥鳴』」,「非常好,這就是這首詩歌最獨到之處,也是千古流傳之處,作者處處在動,然而整首詩卻給人以靜的感覺,大家要學習這種表現手法」。在教授《暮江吟》時,筆者又問學生:「誰能找一個字,代替『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字啊,有的同學說「照」字,有的同學說「灑」字,有的同學說「映」字,筆者然後又引導學生說「你們覺得用哪個字好?」,學生都不約而同說「鋪」字,筆者告訴同學:「對,詩中說道是『殘陽』,因此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所以在寫作時,我們也應該結合不同的語境進行用詞」。通過引領學生分析,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美之所在。
三、引導學生模仿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經歷告訴我們:寫作可以模仿,對於小學生而言,正是語文打功底的時候,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模仿課本中精彩的語句,模仿作者的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在模仿中進行遣詞造句,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在第三小節教師就會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仿寫:小朋友,蟈蟈的歌聲還會把婆婆帶到哪裡呢?照著書上的句子能試著編編詩歌嗎?
歌聲會,看到 。
歌聲會,看到 。
生可能會寫:歌聲會把帶您帶回草原,看到一群群牛羊。
生也可能會寫:歌聲會領您走進樹林里去,聽到小鳥們唧唧喳喳地歡叫聲。
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語用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想方設法在點點滴滴中滲透「語用」,才能讓語文教學之路越走越寬。

❹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要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突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閱讀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一堂高效的閱讀課,不但能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讓學生獲得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並重。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體驗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兒淺見。一、認真解讀文本,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認真准確地解讀文本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實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准確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師對文本進行深入的鑽研,能夠真正的解讀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題思想和語言的運用等,就可以輕松地駕馭課堂,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正所謂有了精心的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二、激發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石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要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能夠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最終促進學生深化對作品的理解,真正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那麼,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嘗試:(1)每天利用課前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講故事或背成語。(2)課外閱讀課時幫學生選擇一些容易理解且感興趣的閱讀書籍。(3)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班內開展一些朗讀小競賽等。(4)精心設計導課。三、提倡個性化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核心。《語文課程標准》中特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讀是語文教學的必經之法,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閱讀教學可以不斷提升學生對教材文字的自主理解、自我體驗、自由感悟,許多不同的體驗正是在多樣化的閱讀中得以生成的。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學生自讀、互讀後進行交流。他們不但說出了侵略者的罪惡行徑,也體會出了當時統治者的無能,還了解了祖國有珍貴的文化遺產等。學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採用不同的語氣去讀、去悟,課堂效果比預期的還好。四、巧妙設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古人道:「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又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巧妙設問,質疑問難是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質疑的方法,讓學生的質疑問難成為課堂的源頭活水,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活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學會提出一般性問題,然後逐步過渡到會對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問題」,進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問題。在教學中巧妙設問讓學生充分地質疑問難,有利於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優化閱讀教學過程、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五、以「情」為導,讀悟寫結合,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就必須處理好朗讀與感悟,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做到以「情」為導,讀悟結合,讀寫結合。 1、以「情」為導,讀中品悟,積累內化語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閱讀,對文章內容的感悟更深,語言文字的訓練就更有效,結合語言想像的畫面更清晰,課堂學習的質量就更高。讀即朗讀,悟即品悟,朗讀和品悟相輔相成。熟讀、精讀之後,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語言的藝術之魅力。在教學中,我採用「讀書三步曲」,首先要求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第二步則是讀出情感;第三則要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讀書,實現了師生與文本、與作者心靈交流,這樣的讀才有實效。在教學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五課《迷人的九寨溝》時,我設計了如下合作細讀、整體感悟的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了解九寨溝迷人在什麼地方。接著,四人小組合作展開研討,小組長帶領組員根據各自初讀課文的體會,說說「九寨溝真是迷人的人間仙境」的理由,一起讀讀有關句子或段落,讀後由小組成員簡單評議。最後,全班集體交流、反饋學習成果。 2、讀寫結合,拓展延伸。閱讀是寫作之母。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從對課文的品讀上積累寫作素材,從教材中學會作文方法,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❺ 小學教師怎樣運用美的語言進行教學

教學語言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說:「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師而憚,可以為師;奢而可信,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意思是說,當老師有四個條件:一要有尊嚴,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豐富的經驗;三要具備傳授知識的能力而不違反師說;四要能體會「禮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闡發。後兩條說的是即是對教師語言的要求,而前兩條又是建築在後兩條之上的。因此,古往今來,人們對教師的教學語言提出很高的要求。
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教學有著相同的科學性,但與其他學科又有區別。這是因為語文學科除了它的科學性之外,還有一個其他學科很難具備的藝術特點。因此說,語文教學真正是科學美與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使這種完美統一得以展現的中間媒介,便是教師規范優美的課堂教學語言。教學語言是課堂教學教師傳遞信息的媒體,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啟迪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開發學生智力的主要工具。正如有人總結的:「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在學生的心裡紮根,開花,結果。」
語文教學語言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如何才能叩開這扇門,掌握這一門藝術,使之在三尺講台上播灑春雨,滋潤禾苗,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嚮往的境界,這種境界的來臨,要靠在語言學習上的苦功夫和對教學語言的不懈追求。前蘇聯當代著名教學家蘇霍姆斯基也曾鮮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的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體現了語言在課堂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作為憑借。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表達,鞭辟如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並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更好的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然而,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注重教學方法的探討與改進,卻忽視了課堂教學語言的精心組織和優化設計,出現了種種嚴重違反語文教學規律,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怪異現象,語音不準,方言迭出;街言巷語,絮絮叨叨;長篇大論,陳詞濫調,照本宣科等。都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大忌,是必須下苦功夫戒免的。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在課堂教學中不懈追求完美的教學語言?我認為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以下幾點:
一、 教學語言要簡潔精練
語文教師要具有簡潔精練、清楚明白的教學語言,這是對語文教師的最起碼的要求。教師要以高度的科學性,嚴密的邏輯性,深入淺出的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許多優秀的教師,他們的教學語言精練嚴謹,環環相扣,絕無廢話雜語,做到「豐而不餘一言,絕而不失一詞。」所以教學質量很高。語言是直接傳授知識和表達思想的工具,能讓學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識的存在,且更有利學生接受知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講課應不誇誇其談、不信口開河、不空發議論、不離題太遠,而應言之有物,論之有實。並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把已學知識和未學內容聯系起來,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有意識地穿插有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軼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實教學內容。
教師要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聲音語言,能夠讓簡單枯燥的教材變得生動有趣,讓簡單的說教變得生動有趣,讓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明顯提高,現在的課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鍾,怎樣將這些寶貴的時間都利用起來?這就需要教師用其獨特的語言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不讓其走神。其中,導入語的運用就非常關鍵。如我在教學蘇教版《拉薩的天空》時,邊放動畫美麗的拉薩天空圖,邊說:「同學們,拉薩的天空與別處的天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西部,走進拉薩,去欣賞那裡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仰望那如同藍寶石一樣潔凈的天空。」放完動畫片後,提問:「現在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樣的呢?」學生馬上被美麗的動畫片和教師的語言吸引了,紛紛說出「湛藍的拉薩天空」、「藍色的拉薩天空」、「藍晶晶的拉薩天空」------可見,導入語運用得當,不僅能將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吸引到教師這里來,激發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讓他們感受語言文字的美。而且教師的語言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創造性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的思維,但是由於兒童的思維發展還不健全,這就要求教師好好引導和發掘學生的思維天賦,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去思考問題,那麼作為教師就要設計一些課堂語言,讓學生突破常規的禁錮,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探索客觀世界的真理性知識,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見解。
二、 教學語言要親切自然
教學中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意學,與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親切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交流。」凡是受學生的歡迎的教師,他們教學語言必定是親切自然的,教態總是讓學生感到和藹可親的,他們十分善於啟發引導學生學習,總是為學生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習,掌握技能。是啊,有著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對語文課能沒有興趣嗎?遺憾的是,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卻忽視了這一點。他們有的語調平板,課堂氣氛沉悶;有的語言嚴厲,使學生感到盛氣凌人;有的居高臨下,總以「傳道者」,「知識權威」自居,所有這些都嚴重地妨礙了師生間正常的心靈交流,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習,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 教學語言要條理清楚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每課教材做深入鑽研和細致分析,弄清要講的語文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其確切的含義和規律,精心組織教學語言解讀,確定怎樣開頭,怎樣過渡,怎樣結尾。只要思路井然有序,講解才會條理清晰,學生在重點、難點等關鍵問題上才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語文課雖然不像數學課,自然科學課那樣富有顯性的邏輯性,嚴密的推理,但一堂成功的語文,是始終有一條線索貫穿其中的,有其顯性或隱性的邏輯與推理。如我教學蘇教版《生命的壯歌》一文,我認為應從課題入手,推知課文應該或可能寫些什麼。以「課文所寫的,應該是與『生命』相關的內容;由『壯』字可知,其所表現的場面,肯定氣魄非凡;『歌』既贊歌,表現出的應該是『贊美』之情;讓人感動的行為,其行為是什麼」?這條線索來教學,流暢、明快,脈絡分明,推理嚴密。教師對教學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切不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根據線索來教學這樣才能使教學語言流暢,明快,具有邏輯性,脈絡分明,推理嚴密,沒有閑話、廢話。
四、 教學語言要以情動人
以情動人,以形象感人,是語文教學語言的最大特點。「文章不是無情物」。自古到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傳誦千古,是因為作家文人的筆墨飽蘸著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著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是心靈的產物。「情動而辭發」,教師要教好一篇課文,必須「沿波討源」,「披文以入情」,同樣需要用心靈去擁抱它。只有教者和作者心靈溝通,樂其所樂,悲其所悲,愛其所愛,憎其所憎,才能通過自己火一樣激情的教學語言,溝通學者和作者的心靈,只有作者、教者、學者三者心靈溝通,和諧統一,共振共鳴,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情感就沒有智慧,不然人們怎麼說「通情達理」呢?列寧也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情緒低落時,想像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二,甚至更少。於漪也說過:「有人說激情是藝術家頭上的光環。」於漪積40年之經驗道出了充滿激情的教學語言對語言教學的重要作用。一個優秀的語言教師,講題材、內容和主題相近的教材,他也能因文定「情」,用自己的語言激起學生不同的情感波濤。
教師喜、怒、哀、樂的面部表情在課堂教學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體態語言。比如說在學生回答問題後,讓學生坐下這一件事。如若教師面帶笑容說坐下,學生感到這是對自己回答的肯定和贊揚。如若教師板面孔說坐下,這將使學生感到這是對自己回答問題的否定和不滿。教師在課堂講授中的表情,自始至終應是積極向上,以教育學生為目的。服務行業提倡微笑服務,教師在課堂上也應恰當的運用微笑。
五、 教學語言要言之有啟,抑揚頓挫
思維規律告訴我們,思維啟動往往從驚奇和疑問開始。語文課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其學習的內動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題,多為學生製造懸念和創設意境,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渴望,使他們融合貫通地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為此,教師課前要設計好預習習題和課間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去聽課。課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深入淺出,多用疑問性提問,疏導性提問,鋪墊性提問,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受到啟迪,探索新知識,掌握新內容。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學語言,切忌平鋪之敘,平淡無奇,而應使自己的語言盡量做到高低起伏,長短相間,快慢適宜,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時輕時重,時緩時急,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和諧動聽,使學生聽起來舒服悅耳,精神飽滿,興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學效果。
六、 教學語言要「標點」恰當
猶如書面語言中的標點符號一樣,教學語言要有恰當的停頓。停頓是教學語言藝術的一種要素。停頓對表達思想、突出重點、啟發思考、調節氣氛,引起注意都有良好的作用。停頓並不等於停止,而是思想感情地繼續和延伸。恰當地運用停頓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學語言的組織、區分、轉折、呼應、回味、想像的作用。有時還可以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特殊效果。在教學中,學生要接受一個觀點,認識一個事物,明白一個道理,從「入乎耳」到「著乎心」,得有一個咀嚼消化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素養,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並能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恰當地在教學語言中運用停頓。否則,教學語言如同「連珠炮」,只想到「講」不考慮「聽」,即使你吐珠噴玉,口若懸河,但學生沒有一個接受和反饋的時間,就不能很好地融合貫通,消化吸收,從而破壞了教學語言的完整性的情感的表達。
我們強調美化教學語言,並非把教學語言變成了華麗詞藻的堆砌,修辭方式的游戲,而是要把語言的准確性、科學性、條理性、藝術性溶為一體,成為最佳的教學語言,進而更好地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作為語文教師,要美化自己的教學語言,還要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怎樣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呢?我認為;
首先是積累語言材料。「積學如積寶」。郭沫若曾經說:「胸藏萬江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在這方面要讀好兩本書:一本是有文字的書。對於祖國語言中那些久經歲月磨練仍放出奪目光彩的古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則尤其要積累,因為它們是祖國語言名篇佳作,它們是祖國語言的瑰寶和典範。積累的辦法就是多讀多作,口頭流傳的那些極富有生命力的「傑作」,我們也要深入生活,多方搜集,勤懇記錄。
其次是優化知識結構。教學語言是建立在豐富知識基礎上的。語文教師不僅要看古今中外的語言學名著,還要瀏覽一些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天文地理,花草蟲魚都要知道一些,語言教師要甘心當一個「雜家」。
再者是訓練思維和鍛煉口才。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如思想技巧正確,思想方法科學,就能把自己有的知識很好地組織起來,有效地運用到解決問題的地方去,從而取得好的效果。否則,就會使知識處於「散裝」狀態。所以,我們應該很好地訓練自己的條理性,教師的職業不僅要知道教學語言的意義所在,目的要求和表達技巧。而且要能在實際工作中,實踐其意義,遵循其要求,運用其技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口才,不斷地提高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進而更加美化教學語言。
總之,我認為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最受學生喜歡。
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本身包含了人類積累的精神財富,通過語言,教師獲得了與學生溝通的橋梁,通過這個橋梁,教師才能夠向他們傳授科學知識,並且對他們進行各種影響,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發展。
讓我們正確掌握並熟練運用教學語言,以高超的語言藝術、使我們的孩子一進小學的大門就深深地愛上語文課了。

❻ 小學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

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談話法: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演示法 :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❼ 小學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❽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用什麼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口語作為人們溝通和交流的專基本能力,在小學基礎教屬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小學語文是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載體。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語言藝術的具體表現,也是一個人在思想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因此,加強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將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提高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並提出有效策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進一步發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用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