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書法教學困難

小學書法教學困難

發布時間:2021-01-30 02:03:57

A. 識字寫字教學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和問題,是怎樣處理的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漢字的認識對於小學兒童來說有較大的困難,而農村教育教學條件差、小學生接觸漢字的環境不廣,信息媒體又很欠缺,再由於年齡小等原因,他們的識字能力就更差,總是記得快而忘得更快。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通過對漢字的音、形、義和書寫等問題的探討,分析了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教學方法。

識字與寫字教學是語文教育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培養學生喜歡漢字,逐步感受漢字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價值與意義的非常關鍵的一環,是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識字寫字也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內容,對學生閱讀和寫作非常關鍵。近年來,在識與寫的教學改革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怎樣把握識與寫教學的理念,使識寫教學符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去探索、去實踐。本文結合多年在農村學校的教學實踐,從漢字的音、形、義和書寫的教學中,具體談一些自己的教學方法。

一、漢字的音形義

一般說,一個漢字有它的音、形、義三個要素。音是字的讀音,形是字的形體,義是字的含義,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對於一個漢字,要能讀准字音,寫對字形,明了字義和懂得用法,才算完全掌握。

(一)漢字的音

了解漢字讀音的特點,有利於我們讀准字音,寫對字形,辨明字義。由於漢語語音的歷史發展,形聲字中聲符的表音作用有了很大的局限。有人對七千五百多個形聲字做過統計,結果表明讀音與聲符完全相同的只有三百五十個,占總數的4.7%,聲韻相同而聲調不同的只有七百五十三個,占總數的10%。二者相加也不到總數的15%,絕大多數形聲字的聲符和字音並不和諧。因此,在漢字教學中,形聲字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要勤查字典,讀准字音,同時也要很好地了解字義。

(二)漢字的形

漢字的形體結構是靠筆畫作為區別標志的。可以說,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材料,以基本筆畫構成的獨體字,以及由獨體字演變而來的偏旁,則是構成合體字的主要部件。在識字教學中,應該在掌握好基本筆畫和獨體字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好合體字。由於漢字產生的歷史較長,數量較多,形體變化大,在眾多的字形中就難免出現一些讀音、含義不同,而形體相近的形近字。書寫時稍不注意就會寫成別字。對於形體容易混淆的一些字,要指導小學生弄清它們的區別所在。如關於「己」、「已」、「巳」三字的區別,可用口訣「己平已半巳封口」來幫助記憶,對於「戊」、「戌」、「戍」三字的區別可用「橫戌點戍戊中空」 來記憶。

(三) 漢字的義

漢字是表示語素的,語素是語言中語音同語義相結合的最小單位。語素在口頭上,用音節表示,在書面上用漢字表示。識字不僅要讀准字音,認清字形,還要辨別字義。如「顆粒歸倉」的「顆」字,常有學生寫作「棵」,這是因為他們對這兩個字的意義分不清楚。漢字的形體結構相對比較復雜,如果學習時疏忽大意,不注意字形、字音、字義,特別是對字義不求甚解,就很容易寫錯別字。在教學是要注意板書決不能出現錯別字,還要精通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以及字義的聯系,掌握詞語的確實意義。如 「精簡」這個詞常有學生寫為「精減」,如果了解「精簡」來自於「精兵簡政」這個成語,就不容易寫錯了。

總之,要避免寫錯別字,重要的是要養成勤查字典和經常注意字的音、形、義的習慣,並要有持之以恆的實踐。漢字的音、形、義對兒童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學習之中懂得字義就會運用於生活實踐中,也會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漢字的書寫

寫字是識字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寫字的基本要求是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熟練。除了反復的練寫之外,還必須教會學生掌握字形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等基本知識。

(一)字形的基本知識

書寫筆畫是漢字書寫的最小單位,有最基本的五種筆畫:橫、豎、撇、點和折,單筆筆畫也可以連寫成比較復雜的筆畫。

漢字的偏旁部首是組成合體字的重要部件,大部分是由獨體字演變而來的。偏旁部首在合體字里的位置,一般較固定。如帶某旁的(人字旁、豎心旁)大都在字的左邊,帶某頭的都在字的上方,帶某底的都在字的下方。了解偏旁在合體字中的位置,書寫時可避免擺錯位置,出現錯字。

漢字的間架結構都有一定的規矩。寫得合乎規矩的字就美觀,反之很難看。而且容易把字寫錯。如「日」和「曰」。要想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平時練習寫鉛筆字或鋼筆字可運用田字格,田字格對觀察漢字的結構比例很有幫助。

(二)漢字書寫的教學

教師進行認識漢字的教學時,一定要從漢字的特點,漢字的形體演變,漢字的構造以及漢字的音、形、義,書寫等幾個方面去認識。

三、結束語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生不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就無法進行閱讀和作文。學生一旦識了很多漢字,並牢固掌握字的音、形、義,就能理解詞句的意思,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順利地閱讀書報,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就能運用所識的漢字、詞來敘述事情,來表情達意。另外,識字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拿識字字形來說,學生利用偏旁部首和獨體字來分析合體字時,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不但便於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加快識字的速度,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學生對字義的掌握,一般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從一義到多義,從未知到理解,從理解到運用。這都需要積極的思維活動,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B. 如何有效擺脫小學書法教學困境

學生的作文通常分為自由作文和命題作文,前者是主動作文,後者是被動作文。現在學生的問題是,缺乏感悟的自覺性,缺乏寫作的沖動,不能進入作文的自覺狀態。絕大多數作家的成長歷程和寫作經驗說明,只有本人進入了作文的自覺後,他的寫作成為他生命的釋放口,成為他的人生重要支撐,才能在寫作上投入更多的感情和時間,才能取得寫作的進步。而學生由於缺乏這種感悟和創作沖動,很難主動進行作文,他的生活感受不能及時地轉化為一篇文章。
而在面對命題作文時,大多數學生又覺得無話可說。也就是說那些作文命題與學生的經驗和情感沒有發生共鳴,沒有成為開啟學生作文思路的鑰匙。既然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一份生活,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內心世界,有自己的苦樂喜惡,那麼只要找到適當的鑰匙,就能打開學生自己積累的庫房。
現代資訊理論為我們認識作文的本質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法。作文是一個信息的輸入、儲存、加工輸出與反饋的過程。學生作文是信息轉化的「結果」,同時又是信息轉化的「過程」。學生作文的全過程是這樣的:信息積累——信息同化——信息外化——信息反饋。
信息積累就是學生對外部世界的信息進行感知,並進行編碼、儲存,以備作文之用。生活感悟和讀書經驗都有助於學生把眼中之「竹」化為胸中之「竹」。這包括直接生活經驗(生活閱歷、感受與思考)和間接生活經驗(耳聞目睹、閱讀)。
信息同化指某一作文命題與學生的信息積累相碰撞後找到了切合點,這一沖突過程,決定著作文腹稿的成敗與質量。
信息同化完成後,再藉助於「得心應手」的作文技能,學生就可把胸中之「竹」外化為紙上之「竹」。
因此,要解決學生作文言之無物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當然要先正本清源,即組織學生一方面積極投入生活,增加閱歷,增長經驗,另一方面多讀書,多體驗,多感知。從而豐富感情,磨礪思想。作文能力,從很大程度上講,不是依靠教師喋喋不休的質的分析,而是依靠學生自己信息數量的積累。而豐富學生的信息,就得面向生活、面向經典以及電腦網路,廣泛地、有效地開發信息資源。
但是,並不是閱歷豐富、博覽群書的人就能寫出好文章。這里還有一個能否將個人體驗順利「同化」和「外化」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刺激物――命題,並要事先為學生准備豐富的作文模型。
首先,要按照信息與作文命題平衡的規律,把握作文命題與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作文命題的質量。成功的作文命題要保持學生原有信息與命題之間的距離,才能具有信度和效度。作文命題,就是一個刺激物,只有被信息同化時,這樣的作文命題才能進入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其作文的興趣和動機。當學生遇到新的刺激物但不能被同化時,就會修改原有圖式以使刺激物能夠符合於這種圖式,或創造一個能夠容納這一刺激物的新圖式。同化會豐富和加強原有圖式,順應則導致圖式的變化和發展。「平衡」就是通過同化或順應來達到學生原有信息與刺激物的均衡或調節,它是推動認知和創作發生並發展的動力。
依據這一原理,作文命題要盡量滿足學生的信息積累,也要有一定的難度,進而促使學生能創造新的條件進行解題,達到發展其作文能力的目的。
至於學生在作文之前閱讀過的大量範文,會對學生作文的模仿、創新提供「圖式借鑒功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作文是一種書面語言,它的生成要經歷三個基本階段,實現兩次轉換。第一階段是構思階段,在認知的基礎上,因「交流需要」而做出選擇,是「意」的初步形成。第二階段是轉換階段,即選擇表達「意」的言語形式,將要表達的內容轉化為言語信息。這是第一次轉換,即內部語言開始生成。第三階段是執行階段,就是把頭腦中的言語信息轉換為文字元號系統,變成書面作文。根據波里特「表達過程」圖示模型,我們可以知道,影響甚至決定書面語生成的是兩類知識:一類是寫作基礎知識,包括文章體裁和文章布局結構等各種知識,另一類是作者平時掌握和積累的關於自然和社會的各種知識。其中後者是決定性的。有了這兩種知識,才能在包括文題在內的各種「需要」的刺激下,利用由「主題」和「題材」構成的「搜索器」對「記憶」進行信息搜索,取得信息,並確定其價值,決定對其的取捨。也就是說,構思的成功取決於「記憶」知識的豐厚和「搜索」意識的明確。
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和範文模型。因為學生作文雖不排斥一定的創新,但畢竟還是一種訓練和嘗試,只要能達到「觀點鮮明正確,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句通順,標點正確,並有一定的寫作速度」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作為學習者,其行為必定帶有一定的模仿性。
綜上所述,要解決學生作文言之無物的問題,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喚醒學生積累信息中庫存的有效信息。
二、在平時,應該著重訓練學生面對一個命題時,迅速從命題提供的一些信息點理出命題要求,在這一范圍內搜索自己的庫存信息,在檢查自己的信息佔有量後,決定作文的主題取向。同時,回憶自己看到過的這類主題所需要的文本模型,進行一番取捨後確定文體。伴隨這個思索過程,學生要列出一個簡括的提綱,理出文章思路,提取所需的材料。這個構思過程當然是越短越好。
三、為達成這種寫作能力,教師要安排好自己的教學計劃,整個學段的,每個學年的,每個學期的,每個專題的。每一專題的相關信息積累,要盡量全面豐富,既有自己的親身體驗,又有他人的經驗之談。每一專題的文本(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要全面涉獵,並盡量掌握,這樣在作文時有一個參照,表達起來更會加得心應手。

C. 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良因素

  1. 不重視。書法對於中小學以升學為目的的教學來說,重視程度並不高,很多回老師只是一些語文答或者其他課程的老師來代課,並沒有專業的書法老師,因此,孩子並不能得到真正扎實的書法學習,中小學還是以語數外等科目為教學重點,對於書法課程卻是放任自由。

  2. 中小學書法課程教學一刀切。許多中小學設置書法教學課,使用一刀切的方式教授書法課,主要是由於大班教學的限制,不能兼顧每一個孩子的個體需求與個性發展,書法老師和學生之間也缺乏有效的互動。

  3. 藝術熏陶缺失。由於中小學的書法課課時有限,導致了書法老師只能教授孩子基本的書法技能和方法,而很少能夠給孩子書法藝術的教育,使孩子在書法藝術的熏陶下產生對書法的興趣,提高藝術修養。

  4. 學與用相分離。課時短,其他課業繁重,孩子在書法課上能夠寫好字,卻不一定能夠在平時的作業中時刻運用,做到學與用的結合。

D. 如何提高小學書法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書法寓思想於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以優美的形式使思想跨越時空,在人類文明的演變中,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一個人在學生時代如果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無疑會擁有值得驕傲和終身受用的名片,成長為有文化底蘊的現代人。在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書法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是書法教育的搖籃,我們作為小學生的書法啟蒙老師,應當想方設法引領學生學好書法,傳承祖國傳統文化。近年來,我們通過進行《山區小學書法特色教育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實踐研究,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書法教育活動。其中,通過與多位書法教學骨乾的交流與實踐,以及多次的書法教學觀摩,本人總結了幾點提高小學書法課堂教學實效的有效方法。
1. 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書法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頭等大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長期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寫字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要保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就需要在枯燥單調的書寫活動中,不斷從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增加一些新鮮東西。在書法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講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向學生介紹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書法發展史、書法的動態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讓學生知道學好書法,將給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與此同時可以適當插入一些通俗易懂的書寫要領,讓學生快速的掌握某些筆畫的書寫技巧。記得在一次毛筆書法研討課中,教學課題是《走之兒》,王老師在范書「走之兒」這個偏旁的時候,他一邊寫一邊自編了書寫要領:「寫走之兒就像人下樓梯一樣,先是走一小段平路、然後下幾級樓梯、再走平路、再下樓梯,下完樓梯再走一段平路就到了。」經王老師這么一說,學生們都覺得很有趣,按照要領練習得很起勁,很快就掌握了「走之兒」的寫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
2. 明確目標
任何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學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在書法教學中,寫字訓練不應該求快求多,要追求實效,先求好,再求熟,最後求快,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書寫目標。怎麼求好?要先在少和慢中求好,練習要精。所謂一步一個腳印,寫好一個字就是提高一大步,否則,寫了幾十個字,一個也沒寫好,進步等於零,甚至是退步,因為重復的是壞而不是好。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急於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脫急功近利的心理,學生才能專心練好每一個字。
3. 重視臨帖
學習書法要有堅持臨帖的好習慣。書法的范貼很多,學生在選貼、臨帖過程中,絕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換其他字帖,這樣只會學一帖,扔一帖,最後哪一帖都沒有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按照選帖、讀帖、臨帖、出帖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在初學階段專攻一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學書的過程中不走彎路。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帖的方法:1、找出帖中字的主要共同特點;2、觀察字形結構的主要規律;3、 找出帖中字的相同筆畫之區別所在;4、對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轉折、收筆做仔細觀察;5、對筆畫的行筆快慢進行分析概括等。通過這樣的讀帖,有利於學生養成由整體到局部、由輪廓到細節全面有序觀察習慣。
4. 及時鼓勵
鼓勵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動力。書法教學中,運用的鼓勵方式主要有:一是課堂隨時鼓勵。學生練習時,教師不斷的巡視,隨時把握學生的書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發現書寫姿態端正,執筆方法正確,書寫字形優美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二是作業及時鼓勵。教師及時批閱學生作業,盡量多的進行面批,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選出優秀作業在班級進行展示。三是書法活動全面鼓勵。利用學校每學期開展的書法作品展覽,要求學生全員參與,盡量多的展出學生作品並評獎,及時為學生頒發獎品和證書,從而大大鼓舞學生練習書法的熱情。四是及時制定書法評級標准,激發學生書法學習的積極性和持續性。
5. 學以致用
正確處理學和用的關系也是書法教學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如果學而不用或不會用,就不能促進學習效果。通過運用可以使學生了解臨習的不足和問題,促使學生臨帖時對範字進行再認識,增加學習書法的動力和目的性。如果學生練字時寫的是一個樣,而在實際寫作業、寫信等應用時又是一個樣,學用沒有統一,這樣一來,練字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字的面貌,學的也不會扎實。在教學中只有不斷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學一個會一個而改一個,才能逐漸改變原來的書寫壞習慣,使學生的整體書法水平有所提高。
在我們的書法教學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需要我們教師盡心盡力、繼續認真地研究書法教育規律,積極探索有效書法教學模式和方法,力爭創出書法教育品牌,讓書法教育有更大的實效。

E. 小學書法教育存在哪些缺點

一, 現代教育理念對學生寫字沒有足夠重視
理念的問題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教育中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上世紀末就鬧得天翻地覆的教育轉軌,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著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多少人苦心追尋現代,卻大肆丟失傳統,其結果是兩邊出軌。書法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的國寶。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可是在今天的素質教育中卻看不到它的影子。不知道我們這個民族的後代需要什麼樣的素質?!每個家長的望子成龍之心不言而喻,每個教師也從心底里希望學生成績優異。可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只注重所謂的智力開發之類的工作,是因為考察,考核,考試等環節中始終忽視了書法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老師就永遠只是煩惱著試卷上,作業本上那些難看甚至是認不到的字,由於教育教學任務的繁重,誰都沒有精力來專門對學生進行寫字訓練和糾正學生的錯別字,再說它好象與考試沒有多大的關系。由於科技的進步,電腦的普遍使用,也就使寫字教育越來越得不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當今的教育理念是為經濟建設服務,是純功利的,在任何考試都不考寫字的時候是沒人重視寫字教育的,一味順應這社會需求的,順應著考核考試這根利益指揮棒。
書法能力是沒用試卷來檢測的,字的好壞與學生的成績和教師的業績都是沒有關系的。正是這樣,所以教師誰都可以不管寫字的事。到頭來學生字寫不好或喜歡寫錯別字看來任何一個教師都沒有責任,其實誰都有責任。當然這事說到底還是教育理念引發的一系列矛盾。學生的寫字水平沒與教師的業績掛鉤,是這個原因才導致教師都認為自己始終沒有教學生寫字的任務與職責,並且科與科之間互相推委,這就給學生留下了一個可以大寫錯別字的空間。人們常常認為孔夫子不嫌字丑這話就為寫錯別字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先是丑字無人嫌你,再是錯別字沒人追究,似乎號召人們都應該像孔夫子一樣的大度,在字的問題上要永遠持容忍的態度才是。孔夫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有誨人不倦的良好師德,所以永遠不會放棄寫丑字的人,他不知疲倦的教育學生才是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決不能理解為他對丑字的容忍和放棄。另外有人認為寫字與能力無關,以為抓不抓寫字教育並不重要,正如有些老師所說:只管作業做到沒做到,不管字寫得好與不好。在大家的忍讓里,學生的字就丑著錯著且一路順風!要真正糾正學生寫字的不良習慣,真正地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就必須從根本上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對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機構提出明確的寫字教育要求,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完整的監督,檢查和考評機制,把寫字教育落到實處。
二,現代教師的書法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寫好字,本是對教師的最起碼的要求,是作為人師的第一資格。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首先要我們的教師寫得一手好字是要求學生寫好字的前提。但是在今天的學校,既缺乏優秀的書法教師,更缺乏優秀的書法示範,是現代學生寫不好字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過去的教師是非常講究寫字的,中國歷史上對教師的琴棋書畫的要求就證明了這一點,早年,有幾個老師不是寫字的高手?!我就曾見過好幾位老先生(過去教師的稱呼),他們親手在皮紙上書寫並用手工裝訂成冊的教學資料,透過那大本大本,整篇整篇,工工整整而又清新秀麗的文字,我看到了他們嚴謹的學術追求,看到了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看到了永不衰竭的敬業精神。是這些,就足以證明他們是學生的楷模。他們兢兢業業,持之以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以崇高的事業心給人一種學術的力量和感染。現代的教師缺乏書法專業訓練的信念和決心,不把它放在重視的范圍之中,更加之對漢字的規范化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充分認識到字在表現中華文化上的意義與作用,由此導致寫字能力上的不足。從根本上說,現代教師就沒有那種學術精神,也拿不出那樣有學術分量的教學資料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於全身心投身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來證明自己有為人師表的人生理想,作為教師常常不看理論,不懂理論,不堅持寫字,所以自己也就寫不好字,因此也就有教師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對此避而不談,他教的學生就跟他一樣寫不好字。規范書寫漢字是中華文化積累與傳承的歷史進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大事,是文化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切實提高教師寫字教育的能力是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的需要。現代教師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充分意識到自己與時代要求的差距,加強學習,迅速成為學生的名副其實的寫字指導教師。因為它既是職業的要求,更是歷史的使命,具備較高的書法能力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象徵,應當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
三, 作業布置過程中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作業的目標性不強,反饋與糾正不到位是導致學生寫字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作業是促進學生學習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學生的作業可以獲得有關教學的重要信息,書法教學也不例外。對學生作業情況作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充分認識學生學習的特徵,定好學習目標,把握作業數量,注重作業的質量,並做到及時的反饋與糾正,是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

F. 小學書法教學的難與易

小學生對書法興趣不足是普遍現象,畢竟還小都喜歡貪玩。而且,寫字姿勢積習難內改,
有很多小容學生在以前的寫字過程中,執筆、姿勢、認真程度等方面都無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寫字的特性,並且還有些學生未受到規范的寫字教育,正處於不良的寫字習慣中....
最主要的一點是,缺乏觀察,小學生在臨習過程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臨寫前不讀帖,臨寫時不認真看貼,有的看一筆寫一筆,寫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純粹抄字。
純手打,望採納、

G. 中小學開展書法教學過程中有哪些難題

那就是……練不練字都沒有用,我今年十一,我就是這樣的,真正練起來的時候寫的老好了,但是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又成草書了。作業太多導致的吧😂

H. 小學書法教學論文:淺談小學生如何學好書法

在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書法藝術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是書專法教育的搖籃,目屬前,小學幾乎都開設書法課或書法第二課堂進行書法藝術教育。然而,當代書法教育也面臨著新形勢、新環境的嚴峻考驗,尤其是電腦的普及,使書法教學顯得更加艱難。在此,我作為小學生的書法啟蒙老師,試對自己在書法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提出幾點相應的解決方案。

I. 如何進行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學反思

小學書法教學反思

書法,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習書法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練習方才可能有所收獲。古人雲:「書者玄妙之技也。」所以,要讓這些以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書法或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對書法產生興趣、在學習中有所領悟、有所進步,那就更困難了。我認為困難主要體現在:

一、興趣不足:真正的書法興趣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實踐,並對書法的基本理論有所了解後,才會逐漸產生。書法學習最初往往要從最簡單的基本筆畫開始臨習,這樣的臨習是很枯燥、很乏味和很艱苦的。但學習書法就必須要經過這段時期的臨習,就像嬰兒學走路,首先學會站起來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由於許多同學對一筆一畫都有嚴格要求的基礎筆法興味索然,有的同學甚至乾脆放棄,或是找借口經常請假,交作業時隨便應付或乾脆不交,在學書法的第一階段敗下陣來。

二、積習難改:有很多小學生在以前的寫字過程中,執筆、姿勢、認真程度等方面都無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寫字的特性,並且還有些學生未受到規范的寫字教育,正處於不良的寫字習慣中。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旦不良的習慣形成,就很難改正。就如:有些學生臨習碑帖時,在老師的叮囑下,剛提起筆來練習時,姿勢還是規范的。但過一會兒後毛病都出來了,有的學生在不注意中就把毛筆當硬筆來執,或是整個身子都扒在寫字台上……要糾正這些不良的習慣,對剛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來說非常困難。

三、不夠專心,不肯吃苦:學書法如同學做人,要求誠懇、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不能馬虎,不能草率,對任何一個細小的筆畫或一個動作,都要認真處理。然而,對於練習時喜歡講話,精神不集中,姿勢不規范的學生,需要改正這些壞習慣時,就有些人不願意吃苦下功夫了,隨便翻開碑帖就隨意臨寫,淺嘗輒止,甚至有些學生連碑帖都沒有打開就亂圖亂畫了。這樣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好。

四、缺乏觀察小學生在臨習過程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臨寫前不讀帖,臨寫時不認真看貼,有的看一筆寫一筆,寫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純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個什麼字,至於筆畫、結構如何,他都視而不見。這便是缺乏觀察的主動性所造成的。這種學習方法是事倍功半的,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喪失對書法學習的信心,從而對此失去興趣。

基於以上幾點在書法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困難,結合我校「五步六動教學模式,我的對策如下:

一、激發興趣:我國教育學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書法藝術的教學過程中,激發興趣是頭等大事。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的教學目標不應定得過高,應以學生的長期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學書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那麼,我們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其感受到樂趣呢?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環節進行嘗試:

1、課堂激趣,在書法教學中間經常給學生講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如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雖然有的學生並不完全理解,但是可以讓學生知道書法藝術可以陶冶美的心靈,給人以美的享受;學好書法,將給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與此同時再適當插入一些理論知識,等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

2、環境熏陶,在書法教學環境中布置復印放大的所學碑帖,創設濃厚書法古典氛圍。適當地把學生優秀的作品或練習展示出來,增添學生的自信與自豪感。把一些比賽通知粘貼出來,鼓勵學生踴躍參加。

3、融洽關系,與學生交朋友,不居高臨下,讓學生結對拜師,共同進步。

4、舉辦展覽,給學生布置諸如臨摹展、創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覽,並給學書成績優秀者及時的表揚。

5、組織活動,組織學生經常參賽,因為賽前學生的訓練興趣特別濃厚。

二、培養自學能力:古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任何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學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所以,在書法教學中不應該求快、多,而要力爭少而精。只有讓學生養成每天臨帖的習慣,持之以恆地學習,日後才能學有所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學不好書法的,最終只能半途而廢。同時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克服急於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脫急功近利的心理。因為這些不良習慣都是學生習書過程中的攔路虎。另外因為書法的范帖很多,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博採眾長。但是在學生的臨帖過程中,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換其他字帖,這樣只能學一帖,扔一帖,最後哪一帖也沒有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按照選帖、讀帖、臨帖、出帖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專攻一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學書過程中不走彎路。從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臨帖能力和自學能力。

三、培養審美能力:書法的審美特點主要體現在形式的變化中。書法無論在點畫上,還是結構上,章法上都是變化著的。如果失去了變化,千篇一律,就失去了書法藝術的美感。如音樂中的節奏變化等其實都是類似的道理。書法教學不但要使學生認識點線各處形態及其變化之美,而且要讓學生領會點線在書寫動態中所顯示的節奏韻律美。

閱讀全文

與小學書法教學困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