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中小學教學銜接主要參考文獻

中小學教學銜接主要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1-01-31 08:36:36

『壹』 關於幼小銜接有哪些參考文獻

農村幼兒小學適應性教育實踐研究的參考文獻有哪些?謝謝!

『貳』 幼小銜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指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
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於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

『叄』 如何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課題研究內容

加強學習習慣上的銜接,克服不良傾向.

在教學實踐中,習慣對學生搞好學習來說,是舉足回輕重的前提,學好語文答必須注意培養學生以下良好的習慣:(1)課前有主動預習,課後有自覺復習的習慣;(2)課堂上有思路活躍、勤記筆記的習慣;(3)課堂里有大聲答問、大膽質疑的習慣;(4)課堂上有與同學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尋求解決途徑的習慣;(5)閱讀時有隨手查閱字典釋疑的習慣;(6)有眉批圈點、邊讀邊思考的習慣;(7)作文時有先構思、再寫提綱、寫正文以及加後記的習慣;(8)文章寫成以後有讀兩三遍並進行自我修改的習慣;(9)課外閱讀時有隨手摘錄、隨時積累並運用的習慣;(10)有勤於動筆、寫心得體會、記日記的習慣.

『肆』 小學教育畢業實習報告中的參考文獻怎麼寫

一、小學教學的關鍵性
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推廣素質教育改革,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教學也在素質教學的任務行列中逐漸地提升,教學可以促進和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於小學生的人生發展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因此針對小學教育進行改革和優化更加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小學階段是孩子們身體發育和學習文化課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段時期進行和健康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讓孩子們鍛煉身體,培養終身鍛煉的好習慣,這對於未來的人生也是很有意義的。其次,在課堂中,學生一定會親自參與實踐,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生可以進行合作和交流,體驗成功與失敗,這將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競爭觀念,使他們更加奮發向上,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讓他們體驗到合作的樂趣,發揚合作主義精神。

二、小學教學的現狀

在我國目前的小學教育中,依然存在著一小部分障礙影響著教學的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部分教師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方式有些陳舊,沒有與時俱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有些脫離實際,教師對於課本知識等理論方面傳授的比較多,而實際性的實踐知識則傳授的比較少,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沒有慾望,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高。然後,有些小組規劃的課程設計比較死板,缺乏創新,紀律性也不高,這就造成了課堂教學比較單調和無趣,學生在課上沒有明確的目標,活動也過於隨意,導致一些學生參與性不高,不能很好地加入到集體活動中來,導致教學效果很不好,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最後,部分教師太過於看中傳統教學,有許多過時的思想沒有及時地得到更新,教學課堂缺乏靈活性,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而也就無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小學教學轉型的依據

首先,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人文和教育等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在領域中,經過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我國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們強悍的實力,這也推動了全民的發展,但是,通過調研發現,我國學校中的青少年體質正在呈現一個下滑的趨勢,青少年身體素質不如以前,例如,肥胖問題嚴重、近視率逐漸增高並且低齡化嚴重。這就需要我們做出正確且有效的應對措施,教育需要逐漸轉型,減輕應試思想,加強真正的有效鍛煉。其次,目前我國大部分的課堂重視的都是健康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安全教育也變得重要起來,因此當前教育的主體就應當是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並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在時時刻刻,例如如何處理煤氣泄漏,如何處理盜竊問題和搶劫問題,如何滅火和逃生等,這不但對於學生個人是重要的,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全和和諧也是至關重要的。

四、小學教學的創新

首先,要逐漸運用小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安全和健康,這兩者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生活化是教學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教師著重加強對於孩子們安全健康知識的講解和日常的技能的訓練,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他們的未來打好堅實的基礎。教學生活化還要求教學堅持「以人為本」,擴大教學范圍,只要是有利於教學、有利於培養素養的活動,都可以嘗試和實踐,幫助孩子們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其次,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把教學對象進行分類,通過了解孩子們的興趣和性格特點,有選擇地將他們分組,可以對每一組學生傳授特定的教學知識,實施制定的教學計劃,讓他們提高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結合http://www.yclwlm.com/list_1225.html教育論文資料,最後,教學的轉型需要多思考,加強創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關注,每一個人都能夠快樂成長,這就要求教師需要與孩子們進行更加頻繁的交流,時刻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

五、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進行課堂轉型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關鍵的位置。所以我們也應該根據日常生活中的教學實踐,不斷地進行反復思考和經驗總結,深刻意識到小學課堂轉型的重要性,並且不斷地尋找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策略,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共同發展。

『伍』 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與學的參考文獻有哪些大俠們幫忙。。。。。。。萬分感謝。。

深褲偷鞏槐士批查尊頑刃遇蟲交畫疲翅計忠約

『陸』 如何處理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論文

1、論點(證明什麼)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率分論點)⑴明確:分論點可以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後,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 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並列式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6、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7、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志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原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柒』 中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參考文獻範例

高中開設美術欣賞課,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由於美術欣賞課界定在「欣賞」,不能像初中、小學美術課那樣「動手」,而有很大的發揮、創造餘地。其教學方法不外乎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授受型」教學法。大量的教材內容,眾多的名詞術語,古今中外,紜紜流派,所涉五花八門,教者常常不得已而拚命「灌輸」,學生也只得「全盤接受」。這種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接受型的教學方式,雖然學生能學到不少「審美知識」,但畢竟束縛了師生的手腳,阻礙了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更束縛了學生創造性才能的發展。人的創造性的審美意識與活動常常建築在興趣的基礎之上,把審美教育局限在幾幅插圖和幾段解說的文字上,勢必限制了學生的興趣擴散,阻礙了學生創造審美興趣的勃發。因此,我覺得教材只能作為教學的基本依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其時其地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內在的審美要求隨時隨地調整與更新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求知與發展的需要。 創造型的審美教學,不以「灌輸」為主要手法,而是以「啟發」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如何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而重在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美術創作和美術欣賞的創造美是不同的,前者是通過具體的技法,構成了美的實體;而後者是通過若干美學知識構成美的精神,美的理念。美術欣賞所創造的美,不但是一種藝術精神,也是一種人文精神,它能陶冶人,改造人,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創造型的審美教學的教學結構常常有異於授受型,並不完全依據預先教學設計,不以是否能完成本次教學任務為標准,而是以學生是否有效發展的標准來時刻調整課堂結構。凡對學生發展產生積極有效的作用的教學行為就強化與肯定,當學生對某個教學環節發生特別濃厚的興趣時,教師就應當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積極培養,引導他們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總之,無論教師有多好的教學形式,也要服從創新的內容。 (二) 創造性的美術欣賞教學,首要的任務是培養創造個性。所謂創造個性,主要是指實現創造所表現出來的與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徵。具有創造性審美心理的人,常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審美對象有濃厚的興趣,對美有執著的追求,自信心強,喜歡標新立異等等,個性越突出,創造力越強。在整個的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培養學生的美術欣賞創造能力,教師首先得具有創新的素質。教師的創新素質是能運用最新的教育科學成果,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求異性、新穎性和高效性。一個創造性的教師,要具有創新觀念,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要以教師的創造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教師要做到教學創新,就必須把握教育科學發展的形式,積極汲取本學科的知識。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教材和教學環境的變化以及自己教學的特色,巧妙地加以運用,創造新的、高效的教學方法。比如我教《建築藝術的特點》一課時,我著重介紹了「悉尼歌劇院」本來只是一張即興素描草圖,歷時17年才完成,突出了「創造是一個過程」的思想;而講「美國流水別墅」時,則插進了一個小故事:當時的工人在完工時害怕結構支持不住,遲遲不敢拆除支撐平台的模板,還是萊特親手舉斧砍斷支撐木。意在說明,任何創新精神都必須具有科學精神,科學是創造的基石。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過程中進行創造教學,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求異性,新穎性。數、理、化的創造教學,是「殊途同歸」,而美術欣賞教學卻是「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對於同一審美對象,完全可以有,也完全應該有不同的理解。在講《現代環境藝術》時,我組織學生以無錫的典型建築為例,進行評論,各抒己見,哪怕是「離經叛道」,只要言之有理,都予以肯定。不必固守程序與模式,根據其時其地其人其情其景去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和過程,靈活機動地採取學生認可的新的方式方法,將自己的創造性貫穿於教學過程。 其次,教師要創造有利於學生創造個性形成的學習機制。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地學習。以往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給一張「圖紙」,一堆「材料」,讓學生按圖施工。創造性教學是讓學生自己設計藍圖,自己施工。書本不是唯一正確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己獨立地提出一個與課本不同的思想,一個與權威不同的見解。這種思想,這種見解或許目前還不能被承認,但是它卻是一種智慧的火花,無數的這樣的火花,創新教育才可能有燎原之勢。有時學生獨立見解的提出,可能引起鬨笑,但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對不完善的見解,要鼓勵學生進一步挖掘。逆向思維,放射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礎。誘導學生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在創新意識的激勵下把所學的知識化為自己的營養,轉化為創造的動力。 美術欣賞的本質就是對自然的欣賞,對社會的欣賞,對人生的欣賞。它的目的在於探討什麼樣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因此,在創造教學的過程中,在創造有利於學生創造個性形成的機制中,教師的一切行為,始終不能離開這個目標

『捌』 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問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不重要 我認為:初一和六年級是需要銜接的。
初二很重要成績好的就越來越好,成績壞的就越來越壞。
初三面臨著中考,也很重要。
但基礎是在初二完成的,初二最重要,關鍵看學習態度。

『玖』 淺談如何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實驗學校 張漢忠 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跨進了一個新的學習階段。但實踐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後,對數學學習感到不適應,甚至有一些小學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進入初中後學習成績急劇下降,造成學生、家長的苦惱。在這個轉折關頭, 如何做到小學到中學數學學習的自如銜接, 保證中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 是擺在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下面就自己的認識談一些體會。 一. 產生銜接不當的主要原因 影響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因素很多,既有學生的問題,也有我們中小學教師教法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內容方面。小學的數學知識少、內容淺、難度低、知識面窄。教材的坡度緩,直觀性強,易於模仿掌握。而初中數學內容多,知識面寬,比較抽象,也觸及到抽象的數學語言、邏輯運算語言以及邏輯推理、較復雜的空間立體圖形等,教材還突出培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對於初一新生來說,一下子轉過彎來,理解並掌握教材,決非易事。例如:小學數學中數的部分只涉及了自然數和分數的有關知識,而學生在升入初中後,在代數方面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增加了「負數」,有理數的計算有了符號的變化,對學生注意力的分配要求明顯變高了。接踵而至的絕對值、相反數、數軸等知識有了一些抽象思維的要求,部分學生更是丟三拉四,無從下手.進入八年級又引入了無理數、實數概念,與其相關的綜合題也越來越復雜。 2.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小學數學周課時多,每課時安排的內容少,難度小。老師對難點、重點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反復講解,學生可以反復的練習,從而各個擊破,效果極佳。甚至有的小學生老師對學生是一步一步「護著走,甚至抱著走,嚼著喂」,以至於學生對老師有很大的依賴性,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差。而初中的數學周課時少,每課時安排的內容多,且運用靈活,難度大,教學進度快,無法反復講練。教師只是通過設問、設導、設陷、設變進行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然後由學生去思考,去解答,並逐漸學會舉一反三。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徹,應用要靈活,注重對知識運用的歸納和總結,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並不斷構建和完善知識體系。換句話說,初中生由老師引路,學生自己走路。 3. 學生的思維方式方面。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依賴機械記憶,很多知識是通過背誦來獲取的。初中學生的思維偏向於形象思維(當然仍有一些機械性的記憶)。目前的小學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直觀,語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識是通過圖片、表格來給出的,趣味性強,結論也容易記憶。而初中教材的敘述比較嚴謹、規范,有些知識往往通過類比、歸納給出,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和想像能力,抓住了事物的本質,才能深入探究。這些對七年級新生而言,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4. 中、小學老師交流與溝通方面。中小學教學相對封閉,各成體系,中小學教師之間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中學教師不了解小學教師的具體教學目標,很少有中學教師主動去了解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更不了解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甚至有不少初中數學老師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經常是「望數興嘆」,他們只會列方程解,而不會用算術法分析解答,常常埋怨:「現在的小學怎麼會這樣?知識點教得那麼死板,到了初中扭都扭不過來。」小學教師也不會主動去了解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要求,教學過程中也很少去想我目前教什麼,學生以後會學什麼,也很少去想怎樣把現在和以後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總認為: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無微不至地關愛學生,對學生的提問有問必答,我們都是他們心目中的知心人,初中教師怎能用學校教學中出現的個別現象來否定我們的小學教學。試想在這種狀況下,「銜接」的問題又從何談起? 二.加強銜接教育的策略 在當今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脫節問題已經凸顯,從關心學生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出發,作為數學教育陣地上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明確育人目標,改變教學觀念,多角度、多層面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的銜接,培養學生全面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1. 教學內容的銜接。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有很多銜接知識點。現在的數學體系分成了四大領域,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這些內容從一年級一直貫穿到九年級,涉及到整個義務教育階段,但相同領域的教學內容在不同學段有著不同的目標。初中各章節內容是從初中的客觀需求出發,不是小學知識的簡單重復與銜接。因此,作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教學中應當把小學與初中數學內容作一個系統的分析和研究,掌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搞好新舊知識的架橋鋪路工作,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的同時,有意引導學生聯系、復習和更新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出錯、易混淆的知識加以分析和比較,有的放矢,幫助學生建立中小學數學知識網路。 2. 教學方法的銜接。初中數學較小學數學而言,內容拓寬,知識深化,從具體發展到抽象,從文字發展到符號,由靜態發展到動態,增加了許多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對剛剛升入中學的學生而言,有些內容如絕對值、相反數等確實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規律出發,採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讓學生保持住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做好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3.學習方法的銜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習慣,往往重說數,輕探究。初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後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需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體系,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方法,幫助學生養成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的聽課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課後鞏固、溫故知新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思、勤思、深思、善思和反思,並將這些好的學習方法滲透到自己「凝神、動筆、思索、質疑」的每一個環節中。 4. 明確育人目標,改變教學觀念。義務教育階段從一年級到九年級做為一個整體,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全盤考慮的育人目標,中小學老師都應當清楚,我們的教學是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基。因而,小學老師要克服短期行為,本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態度,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觀,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要常看看課標中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與標准要求。初中老師也應了解小學數學知識的體系,從小學生原有的思維方法出發,進行知識體系的重新建構,不埋怨,不推卸責任,結合學生的差異,尋找一種既有利於分類推進,又不傷害基礎教差的學生自尊心的教學方法,必要時可採用分層教學,給學生一個適當的「緩沖期」讓學生逐步適應中學的教學要求。必要時中小學教師相互觀摩、相互學習。特別是小學高年級與初中低年級的老師更應該自覺、主動地彼此溝通、相互學習,一起研究學生的數學學習銜接問題,制定出一套適合中小學數學銜接的方法措施。 總之,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銜接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中小學教師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方能幫助學生平穩度過中小學的銜接期,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任務,使緊張、難忘的中小學學習階段成為學生培養人格、塑造人生的重要階段.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學銜接主要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