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教育階段的重點是什麼
在小學階段,家長不要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於學習成績,對小學階段的家長來說,有三件事要重要得多。
▶第一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很要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後勁,對學習沒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既包括學習興趣,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幫孩子培養起一兩種興趣愛好。剛開始可以廣泛接觸。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後鼓勵他堅持下去。
▶第二件重要的事:習慣
一是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二是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
從教這么多年來,如果說我所接觸到的優秀的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看書。
閱讀不僅可以促進語文的學習,而且可以促進一個孩子整體素質的提升,提升他(她)對世界的認識。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要靠父母培養的,而且這個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終身受益。
家長要記住,在培養孩子一個新習慣、新興趣的時候,父母是要犧牲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娛樂時間的。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偷懶。
在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家長有必要陪孩子做作業,快的一個月,慢的兩個月,幫助孩子把習慣培養好了再放手。
▶第三件重要的事:性格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父母婚姻美滿、家庭氛圍民主和諧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
父母的感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會非常有幫助。
培養孩子性格的第二個要點是父母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責任最大,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能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
要培養孩子陽光性格第三個要點是讓孩子開眼界。眼界決定境界,家長有條件、有時間的話,可以多帶孩子多出去看看,同時在准備出遊或者參觀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如果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不分分計較,而是把孩子培養得心理陽光一點,培養出孩子的一些興趣愛好,對學習也很有興趣,這就很好了。
如果覺得有用或者對您有所啟發和感觸就請點個贊吧!
② 低段的寫話教學與中高段的習作教學側重點有哪些不同
一二年級是對寫話有興趣,學會想像,會使用逗號,問號,句號,感嘆號。回
三四年級答是能夠把自己覺得有趣的或者印象很深的事請內容寫具體,會寫簡單書信、便條。會修改習作中錯誤的詞句,會使用冒號、引號等。
五六年級是能夠積累很多素材,能分段表述,會寫讀書筆記,會寫應用文。會修改自己的作品,做到語句通順,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低段的話更側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多鼓勵,要求不要特別高,中高段要把內容寫具體,用上積累的好詞好句,要求相對來說比較高。
③ 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全面發展教育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
教學肯定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心理教育、品行教育等等也不容忽視,總之,現在做個稱職的家長比做個好孩子要難呀!
④ 高段閱讀教學的重點目標是什麼如何達成教學目標
1.找准閱讀教學的起點,設置准確的教學目標。
目前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費時、低效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找准閱讀教學的起點,每篇課文的教學都從零起點開始。從審題到學習生字新詞,從思想內容到制訂表達方法完整地走一遍。哪些是學生能夠自讀自悟的,哪些需要老師引領提升的?對於這些問題教師缺乏深入的思考。學生早已明白了的內容,教師還在沒完沒了的提問。甚至有的課上,學生明明預習過了,或者已經是第二課時,教師還在問:「看了為時不晚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然而,真正需要老師點撥引導的地方,卻一筆帶過。
那麼,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邏輯起點在哪裡呢?我認為,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從檢查、交流學生自學結果開始,從檢查預習中了解學生哪些學會了,還有那些困惑的問題並根據學生需要解決的疑難問題,設置准確的教學目標。新課的教學,應該從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開始,在引導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過程中,重點指導活寶學習新閱讀方法,這就是高年級閱讀教學與中年級閱讀教學根本的區別所在。
2.探尋適合高段特點的教學策略。
要把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落實到實處,必須探尋適合高年級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
⑴抓好預習,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進入高年級的學生,通過低、中年級四年的閱讀訓練,他們在知識的積累、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而且,學生抽象思維開始發展。這為他們預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要培養高年級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必須扎扎實實抓好預習工作。
預習分為課內預習和課外預習兩種。開始訓練預習,可以以課內為主,隨著年級的升高,要以課外預習為主。從預習的要求來看,高年級要逐步做到:①能藉助字典、詞典自學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②能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③能提出疑難問題。此外,學生預習一定要在新課前進行檢查,避免預習流於形式。
⑵整體入手,長文短教,提高實效。
高年級的課文與中年級的課文相比,篇幅要長。不少高年級教師埋怨:課文長,來不及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從抓整體入手,做到長文短教。教學還是停留在逐段串講分析上。通過多年的實踐與研究,長文短教的教學策略是「緊扣中心,板塊推進」。即在學生讀通課文,了解課文脈絡的基礎上,圍繞課文中心,將課文內容重新組合成若干板塊,引導學生分板塊讀議感悟。以《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的教學為例子:
課文有20個自然段組成,篇幅較長,如果採用傳統的逐段串講的教法來教,恐怕三個課時也教不完。那麼,如何做到長文短教呢?
第一步:把握中心,組合板塊。
課文的中心是: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根據這個中心,我們將教材重新組合成兩大板塊,第一板塊:彭德懷愛大黑騾子(課文第2、18、19自然段);第二板塊:彭德懷更愛戰士(從彭德懷堅持殺騾子中可以看出)(課文的第3—17自然段)。
第二步:緊扣中心,分塊教學。
每個板塊的教學,其操作程序為:先讓學生自學,圈畫出令自己感動的重點詞句,並寫上閱讀批註。然後組織課堂讀議。課堂讀議時,一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品詞句、想像畫面等方法感悟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地理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實現修改化閱讀;三是引導學生制訂課文的表達順序,落實篇章訓練。
⑶教給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必須教給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
①學會品味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品味含義深刻句子意思的能力是一種要求較高閱讀能力,也是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難點。這需要教師教給品句的方法。一般來說,凡是含義深刻的句子都是與文章中心思想有著緊密的聯系的。因此,應該讓學生明白,在品味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時,必須把握兩點:一是要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二是要弄清句子與文章中心思想之間的聯系。例如:《船長》中有這么一句:「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要體會這一句話的含義,先要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意志」和「偉大的靈魂」這兩個詞的意思,船長的「意志」在文中指的是尊重婦女愛護兒童。「偉大的靈魂」文中指的是船長。然後要聯系本課的中心思想來體會這個句子的含義這課的中心思想是謳歌船長哈爾威先人後己,舍己為人的品質。因此,這個句子的含義可理解為:船長哈爾威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後己,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深深地感動了人們。
②學會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學會制訂文章的表達順序,是小學高年級篇章訓練的重點內容之一。任何文章的表達順序都是服務於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一篇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文章寫了什麼,還要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同時,要把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基本的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例如:《詹天佑》一課第2、3自然段寫了一此帝國主義的國家對修築京張鐵路的要挾與嘲笑,第4-6自然寫了詹天佑如何修築京張鐵路的。
⑤ 小學不同年級的學習任務側重點不同,高度牛耳怎麼做的
低年級,也就是一二年級的孩子這時候最重要的任務還是以培養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興趣為主。三四年級已經開始接觸應用題、作文等帶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所以這個階段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運用能力。而五六年級進行到湖南高度教育需要開始做知識點的梳理和統合,學習的內容也從以往的簡單知識點變成了專題復習、鞏固以及真題模擬為主。
⑥ 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的側重點
課程問題在任何國家教育體系中都處於中心地位,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必須探討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中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動和實施,課程創新的歷史使命已成為當前我國教育界人人關注的又一個焦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改變課程過分強調學科體系、脫離時代和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實際的狀況。抓緊建立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本章將圍繞著這些基本要求展開議論,提出有關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特別是教育、教學內容創新的若干觀點。
一、課程內容面臨嚴峻挑戰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我國首次構建了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倡導新的教育觀念,傳播新的課程思想,推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但是,課程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革。在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的新形勢下,現在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顯得很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在教育理論界,對於「課程是什麼」的概念,目前尚存在著諸多紛爭,甚至被人歸納為有6種不同類型定義,包括: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是有計劃的教學活動;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課程即學習經驗;課程是社會文化的再生產;課程即社會改造。正如有學者指出,這「充分表明了課程這一概念與它在國外學術界仍處於未確定狀態一樣,也是我國教育學界中使用得多而定義最差的概念。」
以探討創新教育為基本宗旨的論著,本章並不打算介入有關課程定義的爭論。無論怎麼講,作為我國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集中體現,教學內容及其體系構成,都是課程研究最基本的要素;而知識經濟時代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要盡快改造舊的課程體系,將人類社會中長期積累起來的,並在當代社會中急劇發展的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轉化為能被不同年齡學生所接受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綜合性教育論著《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對教育內容做出如下界定:「教育內容這一概念是指一整套以教學計劃的具體形式(課表和課程)存在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它們是根據各種學校規定的目的和目標而設計的。」教育內容,或者具體地說課程教學內容,在我國教育界傳統上歷來被視為學生習得的知識,而知識的傳遞則必須以教材為依據。事實上,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初廣泛引用前蘇聯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以後幾十年內,「教學內容」指的就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教育技術用語詞彙》里,將這些術語定義為:教學計劃指的是「確定所要教授的專業內容,列出每種專業內容的教學課時,以及掌握知識的目錄。」「教學大綱通常以指令性文字的形式出現。課程即指在某一特定學科或層次的學習的組織。課程設計的目的實際是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教育設備。」
教學內容是學校向學生所傳遞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念,課程教學內容的取向和選擇,體現了教育決策者、課程編制者和教學執行者共同的知識觀和質量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在討論課程內容創新之前,回顧一下70年前陶行知先生對那時課程內容最主要的載體——教材的批判,並與我國中小學現行課程教學內容作一些比較是很有啟迪意義的。
陶先生曾以「中國教科書之總批評」為題,說過許多相當激憤的話語:
「我們試著把光緒年間出版的教科書和現在出版的教科書比較一下,可以看出一件驚人的事實。這事實便是三十年來,中國的教科書在枝節上雖有好些進步,但是在根本上是一點兒變化也沒有。三十年前中國的教科書是以文字做中心,到現在中國的教科書還是以文字做中心。」
「教科書的根本意義毫未改變,現在和從前一樣,教科書是認字的書、讀文的書罷了。從農業文明渡到工業文明最重要的知識技能,無過於自然科學,沒有真正駕馭自然勢力的科學則農業文明必然破產,工業文明建不起來,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但是把通行的小學常識與初中自然拿來審查一番,您立刻發現它們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只是科學的論文書。這些書使您覺得讀到鬍子白也不能叫您得著絲毫駕馭自然的力量。」
「這些教科書並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它們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它們只能把您造成一個自然科學的書獃子。」
「它們教您識民權的字,不教您拿民權;教您讀民主的書,不教您干民主的事。在這些書里您又可以看出編輯人引您開倒車開到義和團時代以前。他們不教小朋友在家裡、校里、村裡、市裡去干一點小建設、小生產以立建國之基礎,卻教小孩子去治國平天下……」
時隔近70年再來聆聽陶先生的教誨,我們同樣驚訝地發現,「從工業文明渡到知識文明」之際,歷史竟如此之相似。
● 相似點之一:教學內容缺乏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全面把握
陶行知先生認為當時的自然科學教材只是「科學的識字書」和「論文書」,指的就是科學課程內容只注重科學知識的羅列和科學事實的獲取,而不注重對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理解和探究。的確,既使到現在,中小學科學課程在內容的取捨上,並沒有把使學生真正了解「什麼是現代科學」為重點來設計;一部分從事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也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現代科學和古代科學的差別。
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以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認為,現代科學發端於伽利略。因為在伽利略以前,古代科學只是依靠哲學家的思辨;自伽利略開始,科學研究才把觀測證據作為主要方法,認為它是從觀測和實驗的事實上升為科學觀點和結論的過程,或者為了某種觀點或結論尋找觀測和實驗證據的過程。也就是說,科學理論只能產生觀測和實驗之後而不是在它們之前。在形成了這種行為和思維模式後,現代科學才應運而生,並在近代逐步發展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因此,目前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迴避「什麼是現代科學」和「科學家是如何工作和創新」這樣一些重大命題,僅僅要求學生記憶一些科學事實,沒有抓住科學教育的本質內容,也背離了科學課程設立的初衷。
在人文和社會課程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實行多年的傳統語文課程就是典型的實例,教條刻板地語法肢解和牽強性辨析,就連作為人生工具的寫作和閱讀,也在語文課程內容中被置於較次要的地位。不僅失落了對文學藝術的鑒賞感悟和人生體驗,失落了情感陶冶和想像力的調動,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育。學校教育需要承擔使兒童社會化和向下一代傳遞文化標准和文化價值的重要使命,而我們的人文、社會課程內容顯然在某種程度上被異化。
● 相似點之二:將課程學習內容局限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上。
陶行知先生提倡以生活為中心,反對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他認為:「文字中心之過在以文字當教育,以為除文字之外別無教育。」通觀今天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內容,其實並未掙脫這種以文字為中心的窠臼。
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教材,一是本能地堅持學科封閉、互不交叉的傳統,學科之間的聯系極差,教師從本學科內容系統完整出發,不可能自覺推動各種形式的跨學科教學,從而違背了現代科學綜合化發展的大趨勢。二是形成「千校一面,萬人一書」的格局,課程缺乏多樣性和適應性,缺少因地因校制宜的特色和個性;三是無法從社會經濟和生活中不斷汲取新的內容,造成學生不能及時獲得最新知識。事實上,學生對現代科技前沿知識和價值觀念(包括正確的或不正確的)的理解,都不是學校目前課程內容所能給予的,大量的信息來源於大眾傳媒和課外閱讀,來源於非正規教育渠道。正如S.拉塞爾指出的那樣:「學校教育內容與非正規教育內容之間的差距和交流的缺乏日趨嚴重,已成為學校的一個問題。 在校外獲得的相當一部分信息極為多樣化,缺乏內在聯系,其價值也不盡相同,它們成為消極的儲存物。另一部分有用的、現代的、適合學生興趣的信息卻很少被教師提到或利用。當兩種信息出現矛盾時便更加令人擔憂了。」
● 相似點之三:課程內容忽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對態度和技能學習重要性認識不足
無論是以文字為中心,還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最大的弊端都是「不教您在利用自然上認識自然」,「不教您試驗,不教您創造」。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尤其必須強調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的學習環節,課程學習目標不僅需要包括知識技能,也應該蘊含思維能力與習慣、思想方法、意識、觀念,以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做合一」的曉庄學校,或許比我們現在某些重點中學的學習質量反而更勝一籌。
目前,國際教育界在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課程目標優先選擇的取向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按照傳統慣例,確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有三個不同的層次,依次是:(1)知識;(2)實用技術;(3)態度和技能——三種層次優先重視獲取知識。今天,在信息量持續迅速增加和社會生活傳播對教育內容影響日趨強烈的前提條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卻指出:「如果把十分復雜多樣的過程簡化,我們就可以按照學校教育目標層次的顛倒形式表現出突出行為培養的新趨勢。」這種新的目標三級層次依次為:(1)態度和技能;(2)實用技術;(3)知識——優先重視的是態度和技能。雖然新的三級目標層次絕不忽視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傳播信息,它必須做到與科學自身的發展及其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產生的作用協調一致,但是,目標的價值取向和優先順序確實已出現了變化,因為「現在人們知道,具有堅實行為素養的人(關心變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團結精神,富於責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適合於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和文化知識。他們在需要時知道如何通過圖書館和計算機獲取新信息。行為和能力也是在掌握和實踐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
針對課程和教學內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對我國的科學教育狀況做過剖析和評價,我們認為,他的這些看法在原則上也符合科學教育之外其他課程的現實情況。路甬祥教授說,中國科學教育的弱點,在於過分注重於知識灌輸,忽視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養;過於一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抑制了學校的自主創新和競爭,限制了科學教育內容、方法與目標的多樣性、創造性和靈活性;長期的計劃經濟環境,使中國缺乏對科學教育內容不斷更新的強有力的社會競爭需求動因;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後還未來得及建立起健全的、有效的社會對科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評價和輿論反饋機制;還缺乏更加廣泛深入的國際性科學教育交流與合作;校長、教師的科學素養及教育學、心理學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人文藝術存在人為分割和偏斜等等。
為此,我們有必要從當今時代人類文明進程的高度,認識課程教學內容更新的必然趨勢,重點觀照課程內容改革和創新中的幾個問題。
二、人類文明進程與教學內容更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課程和教材,教學內容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學校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受科技進步、社會經濟環境的制約,也因其傳承和創新職能,反過來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如布魯姆所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可惜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實施多年的課程設置,特別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取捨,基本上因襲工業化初期建立的學科體系,始終將學習重心放在20世紀初期之前人類創造的知識上,最新科技成果因無法在這種「系統化」的體系中找到應有的位置,很難被納入教學內容之中,直到即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對此,我們有必要以自然科學為例,依據人類文明進程和社會發展的相關背景,揭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內容陳舊、落後的現象。
通常,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概括的是歷史積累起來的科技知識,而現代科技知識體系本身,在近幾十年出現了許多重大的變化,至少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在急劇變化與快速更新
自然科學史研究指出,自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三次科學革命。
第一次是16~18世紀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及技術革命,它們引發了啟蒙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是19世紀近代科學的全面發展和技術的重大發明,它們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知識源泉。在第一、二次科學革命影響下,科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各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都相繼出現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天文學領域,1543年哥白尼發表著名的《天體運行論》,確立了天體學說的基礎。布魯諾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而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證明了哥白尼的理論。在物理學領域,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和運動迭加原理,提出速度、加速度和慣性等物理概念;牛頓則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系統總結出三大運動定律,1687年,他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總結了當時包括力學、數學和天文學在內的偉大科學成就。在化學領域,自1661年波義爾提出化學元素概念後,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並於1789年出版了化學教科書《化學大綱》,使化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其後,道爾頓提出原子論,門捷列夫1869年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推動了19世紀化學革命興起。在生物學領域,在17世紀初,哈維發現血液循環,胡克發現植物細胞,列文虎克發現原生動物和細菌,巴斯德的工作則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其後,1735年林奈提出生物分類系統,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正式確立了生物進化論,生物科學也獲得一次偉大的突破;在此基礎上,1866年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進一步揭示了生物的遺傳規律。此外,數學作為促進科學進步的重要工具也得到長足的發展,17世紀中葉,笛卡爾和費爾馬創立解析幾何,牛頓和萊布尼茨獨立發明微積分;18世紀數學家伯努利、歐拉、拉格朗日等人開拓了一系列數學分支;19世紀數學家不僅復興了幾何學、重建了微積分,而且使代數學獲得巨大的進步。他們在科學領域獲得的這些成就,經過後人按學科知識體系分類整理、完善並進行系統化編排之後,便構成了今天我們中小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乃至地理等學科的核心知識和主要的課程學習內容。
人們現在已經看到,自20世紀初開始啟動的第三次科學革命,即現代科學革命和高新技術革命,不僅奠定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基礎,而且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鋪平了道路。這次革命比前兩次意義更為深遠,首先是物理革命,隨後是天文學、地理學和生物學革命;伴隨而至的,還有核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和互聯網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等,共同構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知識革命。
20世紀初啟動的物理革命,首先是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絕對時空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論,波爾、薛定鄂等科學家的工作完成了量子力學的構建,使人們對物質世界從宏觀認識到微觀認識都發生了質的改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成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也奠定了現代天文學和原子物理學的科學基礎。從宏觀上看,在天文學領域里,1929年哈勃提出有關星系紅移的哈勃定律;1948年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而在1964年彭齊亞斯等人觀測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在地理學領域,自1915年魏格納在《海陸的起源》一書中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赫斯用海底擴展理論、勒比雄用板塊理論繼續完善和豐富這一學說,從而加深了人們對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的認識。從微觀上看,20世紀初盧瑟福發現原子核和質子,並且成功實現了將一種元素轉變為另一種元素;20世紀30年代後,泡利、查德威克等科學家陸續發現中子、正電子、介子、光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1964年蓋爾曼正式提出基本粒子結構的誇克模型,並被後人不斷地修改完善。生物科學同樣日新月異,不斷揭示出生命現象的本質,其中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的成就尤為突出。20世紀初,摩爾根初步建立基因遺傳理論體系;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分子生物學宣告誕生;1969年,64個遺傳密碼被破譯,確立了生命遺傳信息傳遞模式。20世紀90年代以後,影響深遠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在解讀人類全部遺傳信息,並於2000年完成了草圖繪制,戰勝疾病、延緩衰老、改變遺傳性狀將不再是科幻小說描述的情景;1997年,維爾穆特首次以體細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基因工程也得到了大量的實際運用,生命現象已不再神秘。
總之,物質基本結構的誇克模型、地球地質構成的板塊模型、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和生物遺傳物質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等等,代表著20世紀中、後期在科學領域的最高成就和核心知識,是人類對自然和生命認識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與此同時,數學領域隨之取得一系列成就,包括核心數學和應用數學,如運籌學、數理統計、模糊數學、計算數學和數理邏輯等等,新的數學原理和數學方法層出不窮。第三次科學革命浪潮還在繼續向前推進,幾乎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學和數學等學科的傳統概念。例如,盡管牛頓力學對引力的在我們的課程中似乎很精確,但在愛因斯坦看來,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非牛頓所描述的那樣直接產生引力,而是每個物體對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產生影響,引力就是這種被影響了的時間和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樣一來,牛頓力學對引力的解釋就必須完全改寫。在這種態勢下,我國中小學領域延續多年、基本不變的自然科學類課程內容,由於無法及時向學生傳遞這些新的科學原理,知識陳舊和老化問題早就引起了諸多科學家和有識之士極大的憂慮。
2、高新技術革命是第三次科學革命的顯著特點之一
與前兩次科學革命相比,第三次科學革命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伴隨而至的高新技術革命。現代科學轉變為技術和技術轉化為商品的周期縮短,科學、技術和生產一體化的格局,促成了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現代科學理論或最新科學突破基礎上,具有高擴散性和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性尖端技術。目前主要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自動化技術、激光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環境技術、先進製造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等。其中以信息技術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尤為重要,信息技術革命就像原子核裂變的鏈式反應那樣迅速「爆炸」,幾乎滲透到一切領域,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已經知道,知識經濟時代的物質前提就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革命指的是信息技術、信息傳播、信息獲取和信息應用等系列重大進步帶來的世界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有人認為,信息技術革命至今已經發生過兩次:第一次以個人電腦、微處理器和軟體為代表,解決了信息的海量儲存和高速處理問題;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以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解決了信息傳播和處理的全息集成問題,使人類的生活空間從物理空間擴展到電腦網路虛擬空間,即「賽伯空間」。在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將要解決人腦與機器的全自動信息對接、信息交換和互動問題,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革命打下技術基礎,使人類社會步入知識文明時代的成熟期。
無論怎樣講,高新技術革命將使「技術」本身,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技術教育比任何時代都更顯得更為重要。早在1985年,美國就啟動了著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2061計劃》,站在戰略性的高度上,針對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的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代表著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2061計劃》是美國促進科學協會聯合美國科學院、聯邦教育部等12個機構,制定的一項面向21世紀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工程。由於2061年哈雷慧星將再次臨近地球,這項改革的目標就是使當今兒童能適應那個時期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所以取名為「2061計劃」。在該計劃第一階段技術專家小組報告里,針對技術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觀點,這里不妨摘錄幾段精闢的論述:
「這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的意義遠遠超出現有學校課程中增加一點點技術,而在於這些建議將成為美國教育一次重大改革的內容基礎。通過整個的學習過程來反映技術已滲進我們的生活,而且廣泛採用從簡單的實驗經驗到研究社會經濟效益等方法。」
「技術不同於科學,科學的作用在於理解,技術的作用在於做、製造和實施。科學原理,無論是否被發現,都是構成技術的基礎。雖然技術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常常領先於甚至孕育著科學發現。」
「技術就是運用知識、工具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擴展人的能力。技術最貼切的描述是一種過程,但是更普遍為人所知的還是它的產品及其社會效益。技術通過科學發現而發展,通過工程設計而成型。它由發明者和設計者構想產生,通過企業家的工作變成成果,由社會來推行和利用,但它有時令人難以覺察地就進入到社會體制中並常常以難以預見的方式帶來許多變化。」
「技術的介紹應當從描述開始,接著採取實驗和親身體驗的方法,而且這一切都應隨著從幼兒園到第12年級而不斷增加其深度和學生的參與活動。」
「青年人完成高級中學學業時,應當充分認識到,他們將在其一生中,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遇到技術問題。但是,只長期積累知識仍然不夠,他們還應當知道技術的意義,技術為何物,以及如何加以利用。最終每一個這樣的人都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技師,以准備投入到一個高度技術化的世界中去。」
對照我國基礎教育的情況分析,我國中小學生目前主要通過開設「勞動技術課」,學習一些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勞動技能,但與其他課程存在著「兩張皮」的關系,技術教育並沒有在科學課程中得到應該的重視。對此,桑新民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勞動技術教育應該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之整合。「科學教育培養的是認識能力,而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創造性實踐能力,後者顯然要以前者為基礎,但卻是前者的綜合與創造性運用,因而後者要比前者復雜得多。」勞動技術教育必須結合於其他課程(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課程)中,需要強化勞動技術教育的戰略地位。因此,「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探討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質、內在結構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並由此調整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模式、課程標准、教學計劃及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這對於我國九十年代教育實踐和理論的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並將對我國21世紀的國民素質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3、綜合化方向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大趨勢
科學學科的形成大約在二、三百年前,它是社會分工在科學領域的必然結果。自然科學通常被劃分為六大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從而形成了基礎教育歷來以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分科方式來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格局。
然而,由於科學學科本身的發展和變化,事實上,現在已經找不到一種純粹的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水從氣態變成液體時,產生許多氫鍵,同時具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雙重性質。在分子問題中,化學和物理幾乎都在協同發揮作用。分子最初是哲學家設想的用機械方法分解的最小單位,這種概念目前已經過時,分子更確切地應該表述為「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處理的物質系統」。從這種新定義出發,原來的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地學的一部分,都可以合並為一門新的基礎科學棗分子科學。科學界人士提出,學科的重新分類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他們認為:「我國的教學計劃不能再用老一套,將物理、化學、生物分開,必須集合在分子科學的旗下。所有學生都應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實驗和理論計算也要有一定的訓練,但可以有重點地讓學生選擇。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具備寬泛的基礎和對科學的發展的正確認識,才能適應學科新而快的發展。站得高,看得遠,並具有發展的基礎。」
現代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整體化、綜合性的趨勢越來越顯露。一些邊緣學科、交叉學科、橫斷學科,以及以具有普遍性整體性為研究對象的一系列綜合性學科發展迅速。如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突變論、混沌理論等等。近幾十年來,僅經濟學就衍生出幾十個交叉學科,如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等。傳統教育學中也衍生出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技術學、教育傳播學、教育生態學等許多分支交叉學科。此外,傳統科學向應用方向分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例如,哲學主動地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形成了科學哲學、技術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教育哲學、信息哲學、市場哲學等等。
科學的變革揭示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打破了各學科之間壁壘分明的界限,也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更加緊密地聯盟創造了條件。
⑦ 小學教育的側重點究竟有哪些
小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習興趣,同時監督並要求孩子把每門功課基本內容全部掌握,因小內學階段學習負擔較輕,容可以根據每個孩子自身情況,為孩子喜歡或有天賦的項目重點加以培養。
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是孩子掌握知識的黃金階段。所以主要著重於孩子各類知識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耐心地同孩子多溝通,溝通內容可以根據孩子當時所出現問題加以選擇,引導孩子順利渡過逆反階段和青春期,培養孩子自主學習、上進自強的性格特徵。
⑧ 新課標關於小學語文各學段教學重點是什麼
語文教學大綱
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是:
教學生學會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掌握常用詞語,學會查字典,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會寫鉛筆字和鋼筆字,學習寫毛筆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聽人說話,能理解內容;學會說普通話,能清楚明白地表達意思;閱讀程度適合的書報,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做到有中心,有條理,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思想健康;能寫常用的應用文;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教育;逐步加深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鍛煉觀察、思維、想像、記憶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學習習慣
教學內容和教學提示
(一)語言文字訓練方面
1.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
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夠准確、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教學漢語拼音,要以聲母、韻母和拼音方法為重點要重視教給學生拼讀音節的方法,逐步培養拼讀音節的能力;進行直呼音節教學的,一般可以由熟練拼讀逐步達到直呼音節教學要分步進行在漢語拼音教學階段,要著重進行常用音節的訓練在整個小學階段,都要重視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發揮漢語拼音的作用
要重視漢語拼音字母和音節的書寫指導要指導學生掌握字母的筆畫、筆順,利用四線格把字母和音節寫得正確、工整
2.識字、寫字
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要使學生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並能正確地書寫、運用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識字任務
識字教學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要教給學生一些漢字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教會學生查字典,是培養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須予以重視要教學生學會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並能用數筆畫的方法查難檢字,逐步加快查字典的速度,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要重視正音和正字要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義字
識字教學要改進方法,提高質量要在語言環境中教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聯系生活實際識字,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學過的字力求在語言訓練中反復運用,把識字和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在識字的過程中重視寫字的指導,把識字和寫字結合起來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怎樣執筆、運筆,使學生掌握漢字的筆畫、偏旁、結構的書寫方法逐步做到鉛筆字、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視毛筆字的教學,切實加強書寫指導從描紅、仿影到臨帖,逐步做到寫得勻稱,紙面干凈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要保證寫字課的正常進行,不斷提高寫字課的教學質量對於愛好書法的學生要加以鼓勵
3.聽話、說話
聽話、說話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
小學階段聽話、說話的要求是:聽別人講話要專心,能理解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養成邊聽邊想和先想後說的習慣聽話、說話要注意文明禮貌
聽說訓練要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要求低年級能聽明白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養成認真聽話的習慣;能說一段完整、連貫的話,口述一件簡單的事中年級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少年兒童廣播,理解內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級能聽懂別人的講話,理解主要內容;能口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
聽說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各年級的語文課都要重視聽說訓練,訓練方式力求多樣聽講、朗讀、復述、答問、討論、口述作文等,都是聽說的實際訓練低年級要上好說話課,有計劃地進行聽說訓練
聽說訓練要在學生的語言實踐中進行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他們聽說的願望要在學生的聽說實踐中,指導他們怎樣聽、怎樣說,逐步提高聽說能力
4.閱讀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它是識字的重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能夠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發展思維,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閱讀教學,要通過詞、句、段、篇的教學和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學過的常用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能背誦或復述指定的課文;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
要重視詞彙教學詞彙教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正確地讀出和寫出學過的詞語,二是懂得詞語的意思,三是注意積累詞語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教師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對於含義比較深刻的詞語,要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和對於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教師要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重視句子的教學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各個年級都應重視培養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要使學生懂得句子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要著重指導學生學會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句子對於含義深刻的句子,要體會出所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對於表現中心思想有較大作用的句子,要注意聯系課文的有關內容,深入理解
段和篇的教學主要包括:認識自然段,理解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系,懂得有時候幾個自然段合起來講一個意思,成為一段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了解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分段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歸納段落大意,要抓住重點,語句要簡短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要從課文的實際出發,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培養朗讀的興趣默讀,要在學生具有一定朗讀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邊默讀,邊思考隨著年級的升高,適當提高默讀的速度
要重視復述和背誦復述和背誦,要講究方法,要在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的基礎上進行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閱讀教學要處理好課文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要從整體著眼,進行詞、句、段的教學要注意各個部分的內在聯系,每個部分和整篇課文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比較完整、深刻的理解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也是認識逐漸深化的過程
閱讀教學,各個年級的要求要有所側重低年級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隨著年級的升高,要幫助學生理解對表達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詞句和段落,了解整篇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詞與句、句與句、句與段、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學會概括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閱讀教學要著眼於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
5.作文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小學以學寫記敘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
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
作文教學要求學生逐步做到:1.有具體內容寫一段話或是寫一篇文章,內容要具體,不說空話2.有真情實感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說假話3.有中心要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使人知道是為什麼而寫的4.有條理按一定的順序寫,使人看得清楚明白5.有重點主要部分寫詳細些,次要部分寫簡略些6.展開想像要能夠從實在的事物出發,適當展開想像,使作文內容更豐富些7.注意選詞用語要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順連貫8.寫完以後要修改既要考慮作文內容,又要考慮語言文字的表達,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
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低年級著重練習寫話,要有內容,語句要完整、連貫;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內容要真實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條理,達到小學階段的要求
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課內和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其他學科中的觀察、參觀、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有的也可以作為作文的內容
作文訓練的方式應當靈活多樣教師要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為題材,提出作文的范圍和要求,指導學生自己擬題作文命題作文是作文訓練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出一個題目,也可以出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但都要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啟發性,便於學生展開思路,有內容可寫
作文教學還要鼓勵學生多練筆,不僅要求有一定的練習次數,還要求每次練習有一定的質量教師應當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結合實際,有計劃地安排作文教學還應當發揮學生的潛力,創造各種機會,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逐步養成愛動筆的習慣
要重視作文的指導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是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過程教師要啟發學生作文的願望,提出明確要求,開拓思路,指導學生選擇作文材料和恰當的表達形式到了高年級,還要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要重視批改和講評的指導作用批改作文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究實效要尊重學生的原意,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講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師要抓住學生作文中帶有共性的問題,聯系學過的有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也可以選擇學生的好作文,讓學生觀摩、討論作文講評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努力方向
思想教育方面
語文學科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辯證統一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充分認識加強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覺性
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使學生認識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民勤勞智慧,語言文字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2.使學生了解革命領袖、千千萬萬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的傑出貢獻,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
3.使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了解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勞動人民受壓迫、受剝削的狀況,懂得社會主義好,從而更加熱愛社會主義
4.使學生認識自然,了解社會,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和愛科學、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艱苦樸素、誠實勇敢、關心集體、團結友愛等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語文教學要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教師要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意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系,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准確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思想教育內容;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思想教育切實有效
五年制小學
一年級
漢語拼音
1.能讀准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學會拼音方法,能熟練地拼讀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學讀輕聲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能默寫聲母、韻母並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識字、寫字
3.學會常用漢字450個左右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能按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偏旁和結構,分析、記憶字形,能初步理解字義
5.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頭語言中運用,一部分能在書面語言中運用
6.練慣用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正確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7.會按照田字格里的範字寫字培養寫字興趣
8.學習使用和保管寫字用具
聽話、說話
9.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聽懂老師的提問和同學的回答
10.聽話能集中注意力,不隨便插話
11.學習說普通話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圖或觀察簡單事物以後,能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12.能當眾說話,口齒清楚,聲音響亮學習使用禮貌語言
閱讀
13.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發音正確,聲音響亮,按句逗停頓,不唱讀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4.能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能結合句子理解詞語懂得一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15.認識自然段了解課文內容
16.能閱讀淺顯的注音讀物,初步了解內容
17.讀書的姿勢正確,養成愛惜書本的良好習慣
作文
18.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完整、通順的句子
19.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練習寫句子
20.學習使用句號、問號
二年級
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繼續學讀輕聲認識大寫字母,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識字、寫字
3.學會常用漢字800個左右讀准字音,認清字形,能初步結合詞語理解字義學習辨析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
4.學慣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5.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能運用能初步辨析近義詞和反義詞
6.繼續練慣用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繼續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7.學會使用和保管寫字用具
聽話、說話
8.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
9.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認真思考
10.繼續學習說普通話看圖或觀察事物以後,能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11.當眾說話,做到語句完整,有禮貌
閱讀
1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長句中和段落間的停頓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3.學習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14.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15.能初步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16.能閱讀注音的兒童讀物,初步了解內容
作文
17.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18.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
19.能寫留言條學寫簡單的日記
20.學習使用逗號、感嘆號
三年級
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認識隔音符號
識字、寫字
2.學會常用漢字600個左右能辨析學過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學慣用部首法和數筆畫的方法查字典學習從字典中選擇詞義能初步獨立識字
3.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會用能初步辨析近義詞和反義詞學習積累詞語
4.能熟練地用鉛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5.練慣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上學期學慣用毛筆描紅,下學期學慣用毛筆仿影,能正確地執筆、運筆初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聽話、說話
6.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別人說的一件事,能轉述內容對不理解的問題能夠提出來
7.能聽懂少年兒童廣播,聽故事能邊聽邊想像
8.能說普通話能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能復述課文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9.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閱讀
10.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初步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2.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13.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主要內容開始學習給課文分段,練習說說段落大意
14.學習課文是怎樣用詞造句、連句成段的
15.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藉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16.能閱讀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作文
17.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
18.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培養觀察事物的興趣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開始學寫簡單的記敘文學寫書信
19.學習使用冒號、引號、頓號
20.能理順段落錯亂的短文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四年級
漢語拼音
1. 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識字、寫字
2.學會常用漢字400個左右能獨立識字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自覺地糾正錯別字
3.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初步養成使用字典的習慣
4.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會用初步培養辨析詞語的能力進一步學習積累詞語
5.能比較熟練地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符合要求學慣用毛筆臨帖,寫得端正,紙面干凈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聽話、說話
6.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廣播,理解主要內容能聽出同學發言中的問題
7.養成專心聽、認真思考的習慣
8.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講清自己的意思能簡要地復述課文
9.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說話有禮貌
閱讀
10.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1.能按要求默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義較深的詞句或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3.能了解段與段、段與篇之間的聯系,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和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概括中心思想
14.學習課文是怎樣觀察事物、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
15.學習預習課文能自學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16.能閱讀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作文
17.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句子
18.觀察事物能注意抓重點,並適當展開想像初步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編寫作文提綱能寫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比較清楚的簡單記敘文學寫表揚稿
19.學習使用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20.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年級
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識字、寫字
2.學會常用漢字250個左右
3.能熟練地查字典,養成使用字典的習慣
4.學過的詞語能正確讀、寫,大部分會用提高辨析詞語的能力注意積累詞語
5.能比較熟練地使用鋼筆寫字,有一定速度繼續學慣用毛筆臨帖,寫得勻稱,紙面干凈
聽話、說話
6.聽講話和廣播,能轉述主要內容
7.聽別人讀程度適合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科普作品,能邊聽邊想像
8.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閱讀
9.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比較准確地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10.能按要求默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有一定速度
11.對含義較深的詞句或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或體會感情色彩,注意欣賞文章中的優美語句
12.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系,能歸納段落大意,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13.了解課文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
14.能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養成預習的習慣
15.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能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文
16.能用正確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
17.觀察事物注意抓特點,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18.能按要求或自擬題目作文能根據要求選擇材料,編寫作文提綱,寫出有中心、有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記敘文學寫會議記錄和讀書筆記
19.初步會用句號、問號、感嘆號、逗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和省略號認識分號
20.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⑨ 低段的寫話教學與中高段的習作教學側重點有哪些不同
1、要求不同:《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小學個學段習作教學的目標是:低年級側重激發興趣,培植自信,樂於寫話;中年級側重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自由表達;高年級側重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2、對生活關注度不同:低年級重在激發興趣,培植自信,樂於寫話。中年級重在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自由表達。高年級重在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3、表達方式不同:低年級只是很簡單的語言表達,直觀思維,中高年級要求能很好地寫出故事情節,並且具有一定的鑒別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對口語交際教學的要求是: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要求:
新課程要求教師轉換到位、得體,放棄師道尊嚴,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激勵者。師生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關系。
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是輕松自如地開展教學的保證。教學互動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實現,教師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齡、身份,保持年輕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