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雲南中小學建築教學樓規范

雲南中小學建築教學樓規范

發布時間:2021-02-01 10:40:02

教學樓 多少層(或多少M)應設置電梯

國家頒布的《住宅設計規范》(-2011)規定:

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m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

現代電梯主要由曳引機(絞車)、導軌、對重裝置、安全裝置(如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信號操縱系統、轎廂與廳門等組成。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築物的井道和機房中。

通常採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電梯要求安全可靠、輸送效率高、平層准確和乘坐舒適等。電梯的基本參數主要有額定載重量、可乘人數、額定速度、轎廂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1)雲南中小學建築教學樓規范擴展閱讀

高層建築設計中,應根據建築物的重要性、高度、建築面積、使用性質等情況設置消防電梯。通常建築高度超過32米且設有電梯的高層廠房和建築高度超過32米的高層庫房,每個防火分區內宜設1台消防電梯;建築高度超過33米的住宅建築;

一類高層公共建築和建築高度大於32米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築;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築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於10米且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

消防電梯應設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區內,且每個防火分區不應少於1台。

Ⅱ 國家規定教學樓單層的高度標准

根據《中小學建築設計規范》GBJ99-86第一章第三節到第十一節的規定,各類用途室內凈高如下:

1、小學教室:凈高3.10米。

2、中學、中師、幼師教室:凈高3.40米。

3、實驗室:凈高3.40米。

4、舞蹈教室:凈高4.50米。

5、教學輔助用房:凈高3.10米。

6、辦公及服務用房:凈高2.80米。

其中,合班教室的凈高根據跨度決定,但不應該低於3.6米。設有雙層床(包括上床下桌類型、上下鋪類型),其凈高應不低於3米。

(2)雲南中小學建築教學樓規范擴展閱讀

1、關於教學區域走廊寬度的設置:內走廊寬度不應小於2100mm,外廊及單面內廊的寬度不應小於1800mm。當走廊兩側布置房間時,走廊寬度為2.10-3.00m。走廊不宜設踏步,如必須設踏步時不宜少於三級或做成1/8~1/10坡度的斜磋坡道。

2、教學區域樓梯的設置:樓梯間大小選擇,樓梯的寬度是根據通行的人數的多少和建築防火要求決定的。而且應有直接天然採光, 樓梯不得採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3、住宅的高度設置:在1987年發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

Ⅲ 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中為什麼規定小學教學樓不應超

基於安全,因為學校人員集中,尤其是中小學生,遇險疏散困難,因此限制樓層層數

Ⅳ 請問公共教學樓(大學)設計有什麼規范或是要求

以下條目摘選自《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1986)》供參考。

第二節 普通教室

第3.2.1條 教室內課桌椅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課桌椅的排距:小學不宜小於850mm,中學不宜小於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於550mm。課桌端部與牆面(或突出牆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於12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600mm的橫向走道。
第3.2.2條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後牆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第3.2.3條 黑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於1000mm,寬度:小學不宜小於3600mm,中學不宜小於4000mm。
二、黑板下沿與講檯面的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mm;中學宜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應採用耐磨和無光澤的材料。
第3.2.4條 講台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m,寬度不應小於650mm,高度宜為200mm。

第九節 合班教室

第3.9.1條 合班教室的規模宜能容納一個年級的學生,並可兼作視聽教室。
第3.9.2條 合班教室宜設放映室兼電教器材的貯存、修理等附屬用房。
第3.9.3條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納兩個班的可做平地面;超過兩個班的應做坡地面或階梯形地面。
第3.9.4條 合班教室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5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18000mm。
二、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於30°。
三、座位排距:小學不應小於800mm,中學、中師、幼師不應小於850mm。
四、走道寬度:縱、橫向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於900mm;當同時設有中間和靠牆縱向走道時,其靠牆縱向走道寬度不應小於550mm。
五、座位寬度不應小於450~500mm。
六、教室的課桌椅宜採用固定式。課椅宜採用翻板椅。
第3.9.5條 在計算坡地面或階梯地面的視線升高值時,設計視點應定在黑板底邊;隔排視線升高值宜為120mm;前後排座位宜錯位布置。
第3.9.6條 當教室設置普通電影放映室時,放映孔底面的標高與最後排座位的地面標高的高差不宜小於1800mm;最後排地面與頂棚或結構突出物的距離不應小於2200mm。
第3.9.7條 放映白晝電影的合班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放映室的凈寬度宜為教室長度的1/4~1/2。
二、安裝透射幕洞口的寬度應為教室長度的1/6;洞口的高寬比應為1:1.34;洞口的底面標高與講檯面的距離不宜小於1200mm。
三、放映室的牆面及頂棚面宜採用無光澤的暗色材料。
第3.9.8條 裝備電教設施的合班教室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教室前牆應設黑板和銀幕。前後牆均應設電源插座。
二、室內應設安裝電視機的設施和窗簾盒。

Ⅳ 小學教學樓梯的規范寬度是多少

1、中小學校教學用房的樓梯梯段寬度應為人流股數的整數倍。梯段寬度不應小於1.20m,並應按0.60m的整數倍增加梯段寬度。每個梯段可增加不超過0.15m的擺幅寬度。

2、中小學校樓梯每個梯段的踏步級數不應少於3級,且不應多於18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類小學樓梯踏步的寬度不得小於0.26m,高度不得大於0.15m。

(2)各類中學樓梯踏步的寬度不得小於0.28m,高度不得大於0.16m。

(3)樓梯的坡度不得大於30°。

3、樓梯兩梯段間樓梯井凈寬不得大於0.11m,大於0.11m時,應採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兩梯段扶手間的水平凈距宜為0.10m~0.20m。

4、中小學校室內樓梯扶手高度不應低於0.90m,室外樓梯扶手高度不應低於1.10m;水平扶手高度不應低於1.10m。

5、中小學校的樓梯欄桿不得採用易於攀登的構造和花飾;桿件或花飾的鏤空處凈距不得大於0.11m。

6、中小學校的樓梯扶手上應加裝防止學生溜滑的設施。

7、除首層及頂層外,教學樓疏散樓梯在中間層的樓層平台與梯段介面處宜設置緩沖空間,緩沖空間的寬度不宜小於梯段寬度。

8、中小學校的樓梯兩相鄰梯段間不得設置遮擋視線的隔牆。

9、教學用房的樓梯間應有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

Ⅵ 中小學建築設計中的教學樓入口一般多寬

Ⅶ 關於中小學設計規范規定「教室、實驗室的窗間牆寬度不應大於1200mm「

首先得理解為啥是不小於1200 以為學生是一排一排在教室里坐著的 如果有一個學生貼著外內牆 而且還在容這1200牆的位置 那麼他的座位的光線就很弱了 實驗表明1200是最大值 超了採光不足以上都是只一個教室之內 相鄰教室的相鄰窗就沒受限制了 我這有圖 你可以參考一下 下面有Q

Ⅷ 建築設計:教學樓與操場最小距離是多少哪本規范上有說明

考慮到運動場的使用情況,最好酌情設置緩沖區。《建築設計資料集》第185頁關於「中小內學校體育教室」的容內容中,風雨操場的適宜面積,活動場地邊線與外輪廓之距離標為1000毫米。

雖然這是室內場地的尺寸,也可以作為室外運動場地的設計參考。如果有條件,在運動場與圍牆之間至少留出1米的空間。



(8)雲南中小學建築教學樓規范擴展閱讀:

在近代,建築設計和建築施工分離開來,各自成為專門學科。這在西方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萌芽,到產業革命時期才逐漸成熟;在中國則是清代後期在外來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築所包含的內容、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復雜,涉及的相關學科越來越多,材料上、技術上的變化越來越迅速,單純依靠師徒相傳、經驗積累的方式,已不能適應這種客觀現實。

閱讀全文

與雲南中小學建築教學樓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