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教法與學法有哪些
1,教學法
教學法是教師通過簡潔生動的口頭語言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一種方法。傳遞信息,傳授知識,澄清概念,論證規律和公式,引導學生通過敘述、描述、解釋和推理來分析和理解問題。教學方法應用的基本要求是:
①教學既要注重科學性和思想性,又要盡量聯系學生的認知基礎。
②是注重學生主體性思維的培養。
③教學要有啟發性。
④教學要注重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感染力強、清晰、准確、簡潔、清晰、易懂。音量和速度應盡可能適中。語調要有節奏,以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教學法的優點是教師可以方便地控制教學過程,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是,如果使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不好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擠滿教室、學生被吸引的情況。
2.討論法
討論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其優勢在於,由於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一般用於高中生或成人的教學。採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應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問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收集、閱讀相關材料或進行調查研究,並認真撰寫演講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總結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練習法
實踐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的一種方法。在教學中,實踐教學法被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練習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語言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語言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答疑實踐。包括口頭和書面問題解決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踐操作。它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學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4,閱讀指導
閱讀指導是教師通過閱讀教材或參考書,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5,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整理知識體系,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分小組或個人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具體任務,其他學生提問,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探索、合作精神。
6,自然教學法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英語課堂環境,創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方法。教師在介紹生詞和新知識時,應盡量在有意義的環境中掌握英語,就像掌握漢語一樣。
7,聯想教學法
根據每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聯想能力,引導學生通過延伸、拓展、推理、想像等方式,正確有效地完成大腦中知識網路的建立,使新知識從短期記憶迅速轉化為永久記憶。
(1)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收與放擴展閱讀:
威斯頓和格蘭頓的教學方法分類
依據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學方法分為四大類:
教師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提問、論證等方法;
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同伴教學、小組設計等方法;
個體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學、單元教學、獨立設計、計算機教學等;
實踐的方法,包括現場和臨床教學、實驗室學習、角色扮演、模擬和游戲、練習等方法。
㈡ 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啊
1、導入法:包括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多媒體教學,故事導入,歌曲導入,懸念導入,對比導入。
2、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3、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4、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5、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6、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7、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8、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9、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10、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1、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2)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收與放擴展閱讀
英語教學是指對於英語是或者不是第一語言的人進行教授英語的過程。 英語教學涉及多種專業理論知識,包括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詞彙學、句法學、文體學、語料庫理論、認知心理學等內容。
英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對於英語是或者不是第一語言的人來說,英語學習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都是至關重要的。
㈢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
快樂教抄學法的特點 單詞的襲學習是在不斷操練和積累中發展起來的,單憑反復機械的朗讀操練只會降低學習者的熱情。對此,如何讓學生感覺學習就像玩兒一樣有趣?運用快樂教學法進行英語單詞教學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2.1快樂教學的步驟 快樂教學法的教學步驟共分復習、介紹、操練和鞏固4步。復習過程中,教師利用概括力和想像力,對學生學過的內容進行重新編排組合成小品、短劇等,增加趣味性,消除學生吃「回鍋菜」的乏味感。介紹新教材時,利用簡筆畫、圖片、實物等手段創設一定的語境,讓學生在自然的語境中通過參加游戲,觀看錶演等形式去感知、意會新的語言點。在操練的過程中,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和融洽的氣氛,讓學生大膽開口,不必有錯必糾,要讓學生把話說完,多採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鞏固過程中,要注意做到掌握知識和體驗樂趣的統一,有些題目可適當降低難度,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達到教學目標
㈣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過程與方法目標都有哪些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我們老師一定要制定一個准確清晰的目標,這不僅影響著教學過程的展開,也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最終的學習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目標設計往往存在許多問題,如目標描述籠統,缺少標准和層次,只關注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而忽略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基礎、智力和其他因素的開發等要求,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規劃和培養。
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注意到:目標設計要有多元性,即具體到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也應該圍繞技能、知識、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識這五個方面來設計和編制;目標設計要有針對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指導教學實施的航標,教學目標的設計更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符合學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目標設計要准確,通過教學反饋和教學實踐教學效果來檢驗,反思教學目標的實效性。
在實施英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把教材,課程標准,教學對象相結合。以課標為綱,領悟教材的實質,將教材系統地進行梳理,同時結合自己已有的教學經驗,內化教材。在教材的處理上,可以適當調整和組織教學內容,以適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未充分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目標往往適合某些學生,而不適合所有學生,其結果是導致學生兩極分化。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深入了解學生的現狀以及學生的知識體系,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訂滿足全體學生的單元教學目標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要注重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就要求課堂教學活動要目標明確。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 PEP四年級上冊 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設計了「 Menu」讓學生到「餐館用餐」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 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Sure. Here you are。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
除了教學活動的目標要明確外,創設的情境要真實便於操作,時間分配合理。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小學英語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有藉助實物和圖像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動作(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文具的詞彙時,有的教師設計了利用 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實物或圖片進行猜謎游戲,讓學生猜書包中的物品;在學習「 At the zoo」話題時,教師設計了帶學生參觀動物園的情景,讓學生口頭描述他們所熟悉的動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徵,並能說 I like monkey。這些情境的創設都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教學活動目標明確。
教學目標的確定與實施確實非易事,教師們需要探究的還有很多,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使他們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老師們,加油吧!
㈤ 怎樣處理處理好學習活動中放與收的關系
怎樣處理好學習活動中「放」與「收」的關系從2002年秋季開始,新課程標准指導下的新教材終於和廣大師生見面了。師生們在新的理念指導下,切實轉變了自己的教法、學法:教師由課堂的權威、知識的權威轉變成了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問題的研究者、學習活動的實踐者;而學生由被動的知識吸收者,轉變成了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逐漸學會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由於師生關系的轉變,一種新型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形式正在逐漸的形成;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學習有用的、有價值的知識,正在成為師生的主動意識和具體的行動。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生動活潑、興趣盎然的學習有用的知識,並且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基於這一要求,又根據小學生和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課堂教學活動必須以活動的形式進行:在玩中學習、在合作中探究、在快樂的情感體驗中學會知識、學會學習,使課堂、學校成為孩子的知識樂園。課堂應該而且也必須成為學生學校生活中獲取知識泊主要途徑。 但是,隨著課堂改革的深入發展,語文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遇到了一些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設計活動性教學,比如說課本劇,行為習慣好的同學學得快,但習慣較差的同學如果疏於管理,往往一堂課下來,兩極分化大。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差生與優生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許多教師反映,現在班額過大,這種合作探究、自主的學習方式,對優生較適用,但是差生不好照顧,差生不適應。因為他們往往不願意和差生一道討論、學習,如果處理不當,在學習中差生會產生新的自卑情感,對學習活動會產生厭惡。2、新課程的課前准備較多,如果活動的前期准備不到位,則活動過程時學習的效果欠佳,並且對學習不感興趣,活動則流於形式!加之,課堂活動量大、活動的時間較多,如果把握不好,一學期的教學任務難度較大!3、創設情景,設計活動內容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有利於學生主動、積極學習。但是,由於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教師往往在一堂課中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維持課堂的秩序上,但效果仍不大好!活動時放得開,可收攏較難。教師上一堂課,既要參與活動,又要搞組織教學,還要做好知識傳授、作業批改等課堂教學常規,加之現在班額學生較多,教師普遍反映課堂管理的難度增加了,教學活動稍有疏忽,就會變成「菜市場」。 首先,教師要嚴格訓練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搞好收與放的關系。1、教師要有前餐瞻意識,在訓練學生行為習慣方面要樹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觀念。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針對教材,針對學生特點,對學生學習行為習慣進行嚴格訓練!古人雲:「萬事先立德」,套用此也有現實的意義。特別是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要先強化課堂組織紀律、學習行為習慣的教育。事實上,一年級的新教材開篇一、二課的內容就有以上含義在此。2、其次,對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對學生在較長的時間內持之以恆地進行,因此,行為習慣的訓練不僅表現在教學活動之前,更表現在活動中和活動後,一句話,除了有「預」的觀念,還要有及時的觀念。通過教師具體到每一次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使學生真正達到以規范化、習慣化。3、嚴格訓練學生行為習慣,功夫在課內,也在課外。課外要求家長、科任老師、學校、社會共同配合。家長科任教師、家長、學校、社會共同配合的目的就是訓練學生養成始終一致的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學校、家庭、社會應努力營造一個教育的大環境,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就會迅速、有效!這些方面共同的全力,必將使課堂活動有動有靜、一張一弛、收放自如。 第二,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搞好「收」與「放」。教師設計的每一次的活動,要讓學生真正感興趣!活動的過程、環節必須充滿了樂趣,這樣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做到一心一意。其實,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完全能夠設計出許多的好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表演、朗讀等。如果你的活動學生司空見慣、平淡無奇、毫無新意、難道學生真正感受興趣嗎?能夠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究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所在。 第三,教師還要樹立一種開放性的課堂觀,搞好「收」與「放」。開放不僅是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也應該開放。課堂與教材是可以延伸的,教師要把生活搬到課堂,讓課堂回歸生活。教師要有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缺乏,有的教師就抱怨,這樣材料也沒有,那樣材料也沒有,怎麼上呀?其實,材料來源於生活,特別是語文的教學素材更是太多了,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加以加工和利用,切實樹立「大教學觀」課堂活動的內容、形式就是豐富多彩的,就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第四,做好課堂教學的「放」與「收」,還應該注意課堂開放的度。課堂活動的內容、形式是開放的、多層次的:不同的內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相同的內容也有不同的活動形式,我們要做的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一旦活動的內容、形式確定下來,則活動的過程、活動中對學生的要求、學生參與的方式、活動的時間等則要按應有的事先設計的、精心安排好的程序進行,在預先確定的形式下,教師的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控制、對活動進程的控制、對活動時間的控制等方面,把握好活動的質量與方向。把握開放的度,還應該根據學習內容,抓住重點和難點、最能形成素質的內容上下功夫。所以,課堂的活動也不是多多益善的。 第五,做好課堂上的學生的評價工作,是處理好「放」與「收」的有效手段。我認為,課堂評價要以鼓勵、表揚為主,要充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自信心。要做到這點,評價對象應該落實到具體的個體和部分群體上,這樣,鼓勵性的評價才有針對性,才起作用。那種動輒在課堂上泛泛而評,全班同學一起表揚的效果是不大好的。之所以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表揚的夠多,可是,學生還是鬧鬧嚷嚷,聽者廖廖,就是這個道理。例如,課堂活動結束時,你講:「請全班同學都坐好了!」不如你鼓勵指代具體些:「瞧,一組的同學靜下來了,特別是某某同學,坐得是最好的。」學生聽了這些語言,一組的同學會坐得更好,其它組的同學也會效仿。這時,你如果再來一下:「二組的、三組的同學也坐好了!」那麼,教室里立刻應付安靜下來了。這時,如果你對表現好的同學分發一些小禮物,那樣,收的效果將會更佳了。總之,教師要多動腦筋,下功夫研究各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課堂活動就會順利地開展下去了。 總之,我們只要嚴格地訓練學生的行為習慣,精心的設計課堂活動,樹立開放的教學觀,注意課堂開放的度,搞好過程性的評價,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春天必將來臨。
㈥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與學生互動
小學英語的教學離不開課堂互動,有效的課堂互動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關鍵。就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實施互動教學進行闡述。
一、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互動氛圍
從情感價值的角度出發,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在於知識傳授,更多的是情感的溝通和價值觀的碰撞。要想實現英語課堂的良好互動,創造輕松愉悅的互動氛圍是前提。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效率、學習積極性都會出現明顯提高,對小學英語的教學作用顯著。在游戲化、生活化、口語化的英語課堂互動交流中,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得到鍛煉,英語知識獲得鞏固和更新。如何才能創設出良好的英語互動氛圍呢?
1.尊重是互動的前提
筆者在長期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發現,有很多學生懼怕老師,不願意與教師交流。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們的語法、詞彙等錯誤會受到教師苛刻的批評,學生們與教師更多的是敵對關系。俗話說,尊重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首要准則。在小學英語的互動教學中,要想實現師生互動,師生之間的互相尊敬更是必不可少。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尊重學生個性、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准則之一。
2.角色轉變,課堂交換
在新課程理念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才是主體。教師不知道學生適合怎樣的學習方法,學生不知道教師的用心良苦。所以,要想實現小學英語課堂的充分互動,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課堂體驗是十分必要的。互動課堂中的英語教學必須是雙向的溝通和交流,而不能像傳統英語教育那樣教師教、學生聽。實施角色轉換,學生體會到英語教學的難度,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教師也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問題,更好地實施小學英語的互動教學。角色轉變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分享,促進他們的情感融合,實現有效的互動教學。
二、建設高效的英語互動課堂
1.情境導入,互動教學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內容多是簡單基礎的故事對話,或是方便實用的生活經驗。對於這樣的英語,教師需要採用情境導入式的英語教學,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效率。在實施英語互動課堂教學導入之前,教師需要詳細閱讀教學大綱,按照教學進度要求選取合適的導入材料。
2.多媒體展示,互動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其操作方便、展示快捷、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等特點,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鍾愛。在小學英語的課堂中,英文歌曲播放、圖文信息展示、英文電影簡介等方面,已經離不開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了。要想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是關鍵。小學生的心智、腦力發展還不完全,此時是培養學生們良好學習習慣和品質的關鍵時期。通過多媒體技術,將課本中的詞彙、對話等以聲音、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實現學生們的多感官學習。教師在課堂開始之前選定好教學PPT,實現學生、教師、電腦這三者之間的充分互動。
3.小組探究,互動創新
在新課程理念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在團隊中得到英語交流,更實現了小學英語教學的創新。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定合適的探究話題,安排學生自由討論、互動創新。學生們在對話的整理收集過程中,實現了對英語知識的鞏固和更新,實現了有效的英語互動教學。
㈦ 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摘 要】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著缺乏環境氛圍、教育與環境差、教學方專法、教學手段、教學設備屬落後等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困難,要採取合適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環境氛圍;教育與環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興趣與激勵
隨著社會對外語的廣泛重視,英語目前已成為小學教育一個重要的科目。英語教學也走進了農村小學的課堂。許多農村小學沒有專業的英語教師,有的只有一點英語基礎,有相當一部分完全不懂英語,這一切都給英語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我有幸成為了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從教以來,體會農村教師的艱辛與奉獻;接觸農村的孩子,感受他們的淳樸與好奇。與城裡小孩相比,這邊的學生視野狹窄,信息閉塞。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不少的困難。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困難
1.農村孩子比較膽小,怯於說英語
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會遭人笑。口語基本處於被動位置。
2.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
在課堂上,學生很少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而且每周一般只能接觸兩到三次,每次僅四十分鍾,其他任課老師則都是用漢語教學。而且,目前
㈧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綜合素質評價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淺談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幾點做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基礎教育已由應試教育發展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軌道上來。小學英語教育也把著眼點和落腳放在如何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這個目標上。為此,我在參與課堂教學改革過程,我也深深的感覺到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持之以恆地落實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
首先,精心備課 ,尋求攻破難點的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化。
備課這一環節當然是包括對教材鑽研,對學生知識水平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能把握好重點和難點,並能尋求出攻破難點的方法。例如:在備「現在進行時態」這一課時,我注意到現在進行時態的基本結構「be+動詞的ing 形式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據以往的經驗所得,學生經常會漏寫 be動詞或動詞忘了加ing 形式的現象特別嚴重。這是小學階段比較重要的語法知識,對於小學生來也是比較抽象的,如果在備課是處理不好會使學生產生一個知識上的朦朧點,課後將很難修補,因為人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我考慮到如能把抽象的語法知識看作是學生經常接觸的直觀事物,那學生肯定比硬記死規律容易多了,於是我把 「現在進行時態比作一條魚,那be 動詞是魚的頭,動詞是魚的身子,ing 則是魚的尾巴,告訴學生如果漏掉任意一部分那魚就活不成了,同學們就成了砍魚的兇手。課後,從學生的作業反映,收到的效果果然比以前沒注意在備課時處理難點的問題好多了。
其次,給學生組織活動,使學生愛上英語課。
動是兒童的天性,所以小學生最討厭老師說「不許動」,針對學生這一年齡特徵,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有很多動的機會。
1、動手演。上課時,我鼓勵學生把課文的對話當做是劇本,要求他們扮演當中的角色,這樣,一場具有教學特色的表演就展開了,並且學生在表演中鞏固了課文內容。
2、動手畫、描、塗。簡筆畫是英語教學中比不可少的直觀教具。尤其是在教某些單詞和課文,如:第四冊中這么一課是關於問路的「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這一課,由於涉及的知識比較抽象,那我就結合課文內容,把整個圖用簡筆畫畫在黑板上,同時不斷更改各建築物的位置進行練習,邊讓學生在練習上畫,邊畫邊聽邊說,有趣的簡筆畫刺激了學生的感覺,使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 3、動嘴問、答、唱。組織學生用英語會話,有答,使學生在相互交往中產生情趣、習得常用口語。如:從課前五分鍾的值日生報告中,可以聽到他們的自我介紹,運用新舊句型進行問答等。又如學完一個較難掌握的新句型後,為了讓學生容易記,我把單詞或句型作為歌詞填入一首學生以熟能唱的歌曲中。這樣,通俗的歌曲,使學生在歡快的歌聲中鞏固所學的知識,並促進了口頭練習。
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 說起英語,大家都不再感到陌生,是母語之外的第二大語言。社會生產、工作、生活、飲食、娛樂等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英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英語學習,通過參加各種英語教育來提高自身的素質。伴隨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質教育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在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英語學科以其獨有的特點,在教學課程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運用素質教育理論來開展教學實踐是我們要探究的教育課題。
一、重視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我們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要有牢固的知識基礎作保證,還要同時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要履行教書育人的義務,讓學生從小受到正確的道德引導,對今後的成長和發展大有益處,這才是素質教育的體現。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之首,小學生在思想啟蒙階段,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尚未發育完全,思想存在極大的可塑性。因此,就學校來講,不斷深入,全方位地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顯得十分重要。
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教育過於重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道德教育,或者教師用生硬的方式來德育。比如,說教式、權威式、成人化,學生往往不能理解教師的教育,對他們的思維方式接受不了,導致德育的實效不高。教師在行動上也沒有細致地跟進,反復地抓好落實,深入探討就更不用說了。而每年班級及學校的總結,以至各級的總結上都說非常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並標出大堆的成績,但實際上卻不盡如人意。我認為,一方面,英語學科不是用母語授課,不能像思想品德課那樣去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接受教育。英語課應該用英語的常規教學,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比如,①進行西方社會的禮節教育,介紹英國人素來有紳士風度和淑女風范,他們在正式場合講究衣著得體。在第一次見面時握手道好.問好用語hello,教育學生日常要懂禮貌。②教材中有很多涉及中國傳統節日的單詞,像春節、教師節、建軍節、國慶節、中秋節等,教師為學生介紹這些節日的相關資料,拓寬他們的視野,激發學生對我國民俗的熱愛和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用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來教育學生,通過自己來感染學生,「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證明了良好的師德形象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刻意義。教師的言行舉止、儀表服飾、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不作為信息進入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過程。比如,對待工作熱情,一絲不苟,文明用語,關心愛護學生等,教師所具備的高尚的人格和情操,無不感染著、教育著自己的學生。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覺地感受到教師優秀的品質,讓模仿性強的小學生在無形中受到了很好的思想啟發。
二、加強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素質教育的實施成功與否在於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良好的教育來源於良好的教師。教育塑造未來,教師塑造下一代,一切從教師開始。《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1.小學英語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古人說:「才高方能為師」,教師的學識是教學的基本條件。豐富的知識是教學的推動力,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條件。比如:①扎實的語言技能。教師需具備較為系統的語言學理論知識,了解語言的本質特徵、發展趨勢,利用語言學知識指導外語教學;還需具有較高的聽說讀寫能力,給學生提供榜樣,為課堂的交際化和人文性提供可靠的保障,教師應對學科基礎知識具有深刻而廣泛的掌握和理解,並且能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游刃有餘地使用,將地道的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②拓寬知識范圍。教師的知識應該是系統的,知識結 構應是復合型的,而不是片面的。教師要研究教育理論,掌握心理學,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這樣才能客觀地看待學生,知道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掌握教學的一般規律和基本教學原則,熟悉教學組織的步驟和措施,提高外語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相關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如音樂、舞蹈、體育等,教師可以把英語教學與之相結合,使教學多樣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後,英語教師還必須是終身學習者。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著。英語教師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注意並學習其發展,並注入教學中,真正做到教得適時。
2.小學英語教師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
熱愛教育事業,有堅定強烈的事業心以及由此而激發出的堅韌不拔的精神,這都是一名教師所必備的。我們不僅要敬業,更要愛業。教育事業平凡但又艱辛,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榮譽、金錢遙不可及。可是,當有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後,一切的苦樂、名利都不重要。熱愛是一切事業成功的支柱。教師的成功就是滿天下的桃李。為了這種成功,我們更需要積極探索的精神。因而,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探索新知識的精神和意志,並為此百折不撓。
三、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素質教育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者面對的是有生命、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我們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放開他們的手腳,讓他們作為教學主體,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呈現出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只有這樣,教學活動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不單是為了教知識,灌輸式講,被動的聽,都已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作為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學到了語言學習的方法,讓教服務學,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和探究,發現學習的意義,在自我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收獲和成長。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下的教育讓我們的教學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比較以往單純的知識層面的教育,賦予的教學意義更深遠更全面。可以這么說,學生只有書本知識而沒有其他的素質,就不能健康成長。只有具備了全面的素質能力,才會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掌握。素質教育對學生學習發揮了促進作用,為小學生從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祖國的未來不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勇於探索,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啟蒙教育階段就讓學生站在全面素質培養的起點,為國家人才的培養作出貢獻。
㈨ 怎樣把握課堂教學中的「收」與「放」
董淑慧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耿家莊小學 730030
關鍵詞:新課改 課堂教學 收與放 處理措施
現今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如何將開放式的教學滲透入平時的教學中,已成為教師們關注的一個話題。我們知道,「收」與「放」是一對矛盾,因為課堂教學中,「收」就是讓學生「規規矩矩」地上完一堂課,根據教師的要求,該干什麼就干什麼;而「放」則是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的發揮和想像的空間,讓學生在「放鬆的空氣」中學習,獲取知識。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正確處理這二者的關系,做到收放自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是以學生接受知識為主,雖然教師也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學習,但對於學生總是希望他們能將知識點掌握得越牢固越好。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的常規有較高的要求,也就是以「收」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而現在恰恰相反,家長和社會都希望學生能夠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下學習,特別在小學階段,更加註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但要讓學生學會文化知識,還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成為一個全方位發展的學生。因此,現在的課堂教學也就更加註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的教學組織形式也就漸漸地向「放」發展了。
一、教學組織形式把握好「收」與「放」的度。
要希望課堂教學形式能夠達到最優化,教學的組織形式就不能「亂」;而太過於「沉悶」的課堂氣氛,就無法實現現在所提出的「開放式的教學」這一主題。因此「放」與「收」是既矛盾又有著密切聯系的一對組合,如何處理好這其中的關系,把握好當中的分寸,都需要我們通過實踐來探索。如:很多老師在教學中為了防止學生上課時做小動作、左顧右盼不專心聽講,於是要求學生兩手背在後面而坐,時間長了孩子們會感到很疲勞,即便沒有小動作、沒有左顧右盼,但他的身體和大腦已經處於疲勞狀態,總想動一動放鬆下,這反倒影響了聽課質量,說明老師把孩子們「收」得太緊了,孩子失去了自我的天性。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教學中的「放」也要把握一定的「度」。如:同桌之間或四人小組討論問題時,教師首先要把問題說清楚,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核心是什麼、你准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你的思路及方法是什麼。這樣,孩子們在討論問題時就有目標了,而不致於天馬行空、漫無目的地亂說一通,把開放的學習模式當作說閑話的機會。如果一堂課上老師要求學生設疑(當然是要學生有目的地設疑),卻由於一些學生無法「切重要害」而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無用的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發揮主導作用,將學生的討論方向把握牢、把握准。這樣才不致於使一節課的所有時間都花在無意義的討論和提問中,課堂教學也能在「放」與「收」中達到最優化。
二、教學活動中把握好「收」與「放」的度。
這里所說的「放」是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放、課堂教學方式的開放。比如在低年級,有很多內容是要採取「放」的模式達到預期效果的,學生通過擺一擺(擺小棒)、拼一拼、看一看、說一說,從而得出結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很快能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但這種模式同時也在考驗教師「收」的能力,也就是考驗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及引導能力,如果組織不當,學生很有可能把學具當玩具,也極有可能把教室當游樂場,不但課堂秩序混亂,而且極有可能玩不成教學任務,最終導致事倍功半。當老師讓學生在課堂內根據一定的要求自由活動時,如何控制好學生,讓學生既要活動起來又不會偏離主題,這就是「收」與「放」所能達到的約束效果。
例如:在學習《米的認識》一課時,老師在學生已經學會測量的基礎上,讓學生拿著皮尺在教室內尋找可以測量的物體來進行測量練習。這時,老師就必須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讓學生小組合作,或者規定一定的時間等等,使課堂上不會很「散」。再有,教學低年級時,課前就檢查學生的學慣用具是否擺放到位,絕不允許讓學生將課本或者學具抱在手裡隨便翻看。學生上課的坐姿及眼睛往哪兒看,每節課都要訓練有素。教師講課是要求學生專心聽講的,老師沒有讓翻書的情況下絕不可以隨意翻看。講到相關知識點時需要動手操作了,要求學生拿出什麼、怎樣做,學生明確目標後,給孩子們一定的空間讓其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並仔細觀察,得出結論後讓學生收起學具放進學具盒並擺放整齊。這樣就不會造成課堂教學混亂現象了。以前我們往往看到有些老師急於求成,學生動手操作剛剛結束就迫不及待地檢驗學習成果——打開課本做相關習題,這樣會看到很多孩子還沉迷於剛才的擺一擺,還有的孩子藉此機會把學具當玩具玩,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裡而沒有跟著老師的步驟去做,此時老師也只是按照自己設計的過程進行,這樣導致習題中有些變化的東西需要強調的,而有部分學生卻沒有聽到。
所以,凡事要講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亦包括我們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好好地去引導、去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