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怎麼寫
一、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通過監控與評價的實施,系統、科學、有效地評價各個學段的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為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標准,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而服務;為教育行政部門作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決策提供依據,實現我校整體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教學質量評價的意義:通過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增強學校自我發展的動力,促進教學研究工作的開拓創新。
二、教學質量評價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各學段綜合素質發展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為主要評價目標,組織實施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二)導向性原則
著眼於人才的培養,著眼於教師的專業發展,著眼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為指導,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通過評價指導實踐,實踐完善評價,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實效性原則
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實際效果,作為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一切行為的准則,客觀准確地對教學質量現狀做出科學評價,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監控與評價方案。通過有效的反饋監控機制,促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和提高。
(四)激勵性原則
通過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獎勵先進,激勵薄弱學校,促進全區小學整體提升教學質量。
(五)綜合性原則
教學質量評價要堅持「全面評價、全程監控、全員參與」的綜合性原則。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注重學生、教師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關注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相關因素和環節。通過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標的綜合評價,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要關注教學質量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要抓源頭、抓過程、抓動態監測、抓及時調控,把教學中的問題矯正於始發時期,堅持橫向與縱向相結合,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有效。
要充分開發學生和教師主體作用和潛在能力,使每個人、每個學科組,都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積極促進學生、教師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
以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立足點,以發展性評價為主線,關注變化和發展的過程,關注發展的成果。
評價分類、權重
評價重點
評價方法
評價方式
發展性
評 價
(30%)
學校自主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
依據學校的建設,學校的影響力評定。
自 評
他 評
教師專業化水平發展的積極性、成果性。
依據教師的培養,從校本教研、培訓的效果、教學視導、個人的專業發展情況評定。
學生全面發展的自主性、個性特長的凸顯性。
依據開設的不同學科的學生學業評價評定。
以非紙筆性為主
水平性
評 價
(40%)
依據學校建立的教學質量機制,注重過程性的管理水平為主。
以學校參與區域性教學活動的實效和教學視導工作為標准。
他評
以教師專業素質測試及學生區域性學科質量抽測、專項測試為主。
教師每學年由學校或中心校組織一次專業素質測試;學生每學年第二學期結合期末考試、小學畢業考試、量監測進行評定。
紙筆和非紙筆結合
選拔性
評 價
(30%)
以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師生學科競賽。
以每學年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師生競賽成績。
按照一定比例評定
四、教學質量評價的方式方法
(一)主要方式
1.教學信息監控——通過日常的教學檢查,教學過程的常態監測,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定期檢查,教師教學信息反饋和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等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矯正和調控。
2.教學督導評價——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隨機性的督導評價。
3.專項監控評價——對課堂教學、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德育工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內文體活動、教學質量評價、綜合素質評定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專項目標評價。
(二)具體方法
1.實地觀察
通過實地考查,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與評價,並就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進行深入地分析。以聽課、參觀、情境測試、常態下隨機測試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水平進行評價。
2.訪談
訪問者根據設計好的訪談問題或提綱,通過與受訪者的交流互動、專題研討,集體座談、個別談活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非文字表述性的內容。
3.問卷調查
通過書面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學的生思想和學業發展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成長狀況,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
4.文獻分析
文獻分析是通過系統收集、分析學校以及教師中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種文件、論文、研究成果、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學業成績記錄、教學數據統計報表、質量分析報告、專著、經驗材料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並將其作為分析研究教學質量的輔助材料,以求更准確地把握教學質量的發展趨勢。
5.學生學業成績測評
每學年對幾個年級的學生,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分學科進行測試。這種測試以紙筆測驗為主,適當採用其他方式,如情景測試、實際操作等。
6.個案研究
針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及其影響因素,採取目的性取樣的方式,在群體測驗與調查中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樣本,結合校本教研,對某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
五、教學質量評價的組織體系和制度保障
(一) 組織體系
建立學校、學科組二級評價體系,把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分解和細化為評價目標,學校、學科組二級監控評價組織,根據管理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分層監控、分項監控。對各相關因素作出及時的監測、准確的診斷、科學客觀的評價和有效的反饋矯正。
1.校級評價組織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評價,要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關的評價領導機構,制定相關的實施方案和操作辦法,對評價工作進行組織協調。負責教學質量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饋等具體工作。
2.學校是教學質量評價的實體,是實施教學質量動態監控、常態監控的最有效、最關鍵的環節。根據中心校的評價標準的要求,在學校各層面上實施教學質量評價,形成一個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網路。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操作辦法,明確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並將其落實到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對各學科、各年級、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實施動態監控、常態監控,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關鍵因素,及時地分析反饋,並提出改進意見,盡量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在始發時期。
(二)制度保障
1.教學質量專項督導制度——建立學校(中心校)教學質量二級評價專項督導制度。根據管理的職能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在不同層面上,針對不同內容,採用不同方式對小學教學質量以及評價體系的運行進行督導。
2.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學校要建立教學質量反饋調控制度,對日常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調控。
3.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製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制度。
4.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制度——按照縣、中心校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辦法的要求,建立對小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抽樣測評的制度。
5.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以年度分析評價報告為成果呈現形式的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報告制度。學校每學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對教學質量作出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總結經驗、找准問題、提出今後改進教學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6、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和獎勵制度,根據綜合評價的結果進行獎勵。
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運行實施
教學質量的評價,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課題。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階段分步驟實施,才能得以不斷的完善。根據實施的情況、學科課程標準的變化和每學年工作特點不斷修改和完善。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積累有關資料,對照本方案認真實施。每學年採取撰寫自評總結,自評打分,由教導處組織進行評定。
七、獎勵辦法
1.按照學校原有基礎和辦學條件分組評價,實行質量等級獎勵制。
2.在中心校制訂《考核細則》基礎上完善。
㈡ 求問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大量事實表明,中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兩個階段是學習分化比較明顯的時期,即小學四年級和初中的二年級。小學四年級孩子正處在向青少年期過渡的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迅速發展和完善的關鍵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發展,是培養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時期;四年級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的最後關鍵時機。四年級是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學習主體轉變,學校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發生的一些明顯變化、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發展都會表現為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現象,有些孩子甚至開始出現學習偏科的端倪。初中二年級學生年齡多在14歲上下,普遍進入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身體急劇生長,第二性徵出現。從學習方面來看,從初中二年級開始要跨上一個很高的台階,學科增多,難度加大,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有明顯的提高;受學習興趣和學習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影響,學生的學習易產生明顯的分化。受興趣和學科本身特點的影響,生物學科常常出現學生學習分化的現象。 初中生學習分化成因及對策 研究表明:初中階段的學生隨著年級增高其學業成績向兩極方向發展,好的更好,差的更差[2]。 (一)初中學生學習分化的原因 1.兩極分化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積累的過程 初中分化其實隱伏在初一階段。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是學習過程的一次飛躍,在課程設置、教育教學要求、教育教學方法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學生的生理、心理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教學內容看,從小學到初中,課程門類突然增加,且教材內容多、跨度大、要求高。從管理方法看,小學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帶有指令性,以「管」為主;中學的管理則是指導性和制度管理,以「導」為主,學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從教學方法看,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示範和重復,學生的學習基本是模仿和記憶,以聽講為主;中學教師的教學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又要重視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學習除記憶外更要思考和理解。從生理和心理方面看,小學到初中不僅在生理上處於個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而且在心理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在認識活動、意志以及個性特徵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以上種種變化顯示了從小學到初中是學習過程的大跨度飛躍,要求初中生在生活方式、學習方法包括思維和記憶方法等方面都要迅速適應這種變化。在生活方式上要從對老師的依賴過渡到自立自理;在學習方法上從重記憶、作題、閱讀過渡到重理解、分析和綜合探索;在思維記憶方式上要從具體形象思維和機械記憶為主過渡到以抽象思維和理解記憶為主。到了初二,隨著課程門類的增多,教材內容的加深、跨度的增大以及教學要求的提高,分化明顯加劇。 2.兩極分化的形成與生理、心理因素突變有關 生理、心理因素影響初中分化大致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初中學生到了初二後,普遍進入青春期。隨著身體和性機能的發育趨於成熟,性別角色和自我觀念強烈,部分學生過多地考慮自己的體態儀表,花較多的時間去梳妝打扮,早戀現象也隨之出現。這部分學生精力分散,學習成績下降。 (2)初中學生的行為追求群體化、社會化,集體或小集團的歸屬動機強烈。由於學校未能及時引導,致使一部分學生自發形成各種小團伙。學習情緒低落者則往往糾合在一起,受群體的影響和感染作用,這部分學生品行變差,成績下降。 (3)初中生在初一時往往興趣廣泛而多變,逐步偏向能夠顯示自己才能的學科和活動。往往會出現學科「瘸腿」或因迷戀某種活動而影響各學科的平衡發展或放鬆學習的現象。 3.兩極分化的形成與環境因素有關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取決於環境的影響,這里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小學相比則更多地取決於社會環境的影響。中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家長對子女期望值的高低也不同。學校環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初一學生剛入中學,對中學有一種新鮮感,開始他們帶著好奇心理學習各門功課,對各門科學知識都很感興趣。隨著年級的升高,環境的熟悉,對各門學科的新鮮感消失,漸漸失去原先的驅動力。 4.兩極分化的形成與其他因素有關 教師的敬業態度、教育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智力差異等,也是導致初中生學習分化的因素。 (二)消除初中生學習分化的對策 初中生學習兩極分化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發展、由量變向質變轉化的過程。從根本上講,兩極分化的形成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造成的。目前的學校教育中,教育教學目標、內容、方法、評價標准、獎懲行為、師生關系等存在種種弊端,主要是由於學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和學生觀所造成的。 以下一些做法對遏制兩極分化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明顯的。 1.抓好小學和初中的銜接,消除分化的隱患 一是組織初一教師到小學考察、聽課,了解小學生的行為特徵、學習方法和小學的管理方法,找出兩個學習階段的差距,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取恰當的方法,做好銜接工作。盡快達到由扶著走,到放手走,到自己走,實現中小學在管理方面的過渡。 二是要指導學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是要求初一起始班的老師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思維和記憶的特點,採用「雙適應」(即教師適應學生,學生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通過上述措施讓學生盡快打破小學階段形成的學習方法方面的定勢,逐步適應初中學習。 2.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能夠體現整體性和層次性、差異性和階梯性相統一的原則。科學的教學目標有利於激勵學生為實現整體目標而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提高。 3.樹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具體有以下要求:(1)教學方法的選擇和組合要多與學生商量;(2)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立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3)在教學中要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啟發誘導,使他們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4)充分發揮各種智力因素和多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動學生認識活動向深層次方向發展。 4.給予學生較多的成功機會,激發內在動力 教師要把良好的期望具體化為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對學生的缺點不要輕易批評,多給他們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對學生特別是下等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小的成功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讓他們在獲得多次成功的體驗中不斷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使之逐步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產生奮發進取的內在動力。 5.教師要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並提高應用能力 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教師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並組織研討活動,使之能結合實踐熟練掌握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相關的教育理論,並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要求他們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性別角色教育和審美教育。組織學生開展適應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徵的各種有益活動,通過活動把學生的興趣和精力引導到有益的活動和工作中去,陶冶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消除各種心理障礙,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 6.實施綜合教育,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通過開辦家長學校、教師家訪、家長校訪、書信聯絡等多種形式,溝通學校、家長、社會三方信息,共商教育策略,統一步調,實施全方位的教育和監督,消除教育死角和空白點,從而排除各種不良環境因素的干擾,努力創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㈢ 小學數學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學情分析與小學數學教學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如何密切地配合好,與老師對學生情況是否了解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
一、關注興趣需求,激發情感動力
我們大家都很重視學生學習的興趣。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有的專家講過,小學數學教學這點事,不外乎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興趣,一個是習慣,這兩點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個老師為了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會創造一個很有趣味的情境。
二、關注知識需求,滿足求知願望
下面我們向老師們匯報第二個題目——關注知識需求,滿足求知願望。關注知識需求,滿足求知願望。在這里我想多少做一點解釋,就是什麼叫學生的知識需求,一般來說上課的時候學生不會自己主動舉起手來,有的學生說:老師我想學習什麼,您教我們得了,那個同學,老師我想學習那個知識,您教給我們得了,一般來說是不會的,對吧,小學生還是習慣於老師這節課學習什麼知識,我們大家就學習什麼,是吧,這是很正常的。那麼我在這時候談的知識需求,就是我們在進行知識教學當中,從知識的角度看,學生可能會有些什麼樣的需求,老師要有一定的預見,並且把這種預見納入到我們的備課過程當中去,然後在課堂教育當中給予體現,我覺得也是對同學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他的知識需求的一種滿足。
三、關注思維需求,促進思維發展
第三,關注思維需求,促進思維發展。我在上課時候很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數學課屬於思維反響過低的話,那麼這節課您最好先別上,您好好再備備課。
四、關注認知誤區,避免造成隱患
五、關註解決問題的需求,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美國教育家波利亞說「教師講什麼並不重要,學生想什麼比這重要一千倍」,
㈣ 如何有效進行學情分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布置制度。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布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布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布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