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校本課程的內容
有助智力開發,也不是那種死板的題,可以變得活潑一點,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一些內容。
㈡ 小學校本課程計劃
2006教學工作計劃
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繼續以"關注課堂"為工作主線,並注意整合教學,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地提高教育質量。
具體工作:
一、認真學習理論,明確課改方向。
要把理論學習作為伴隨課改全程的活動。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知識不斷更新,新的理念不斷涌現,學習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學習。只有那些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人,看問題才會更准,思路才會更清,行動才會更快。教導處將統籌安排,將學習安排到全校業務學習活動中,滲透到教研組教研活動中。在學習中,既要學介紹具體經驗文章,也要學難懂的理論性較強的文章,防止東施效顰;既要學正面宣傳的文章,也要學提出爭議的評論,防止人雲亦雲。採用理論聯系實際、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要求每位教師做好學習筆記。並經常組織交流,使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本期與上期一樣,每周一篇學習筆記,一月一篇案例設計一篇教育故事。
二、嚴格執行常規,提高教育質量。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法規,任何人無權變更,教導處將不定期抽查教師上課情況,嚴格督促教師自覺按課表上課,嚴禁私自調課或侵佔技能課等現象發生,如有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課的必須報請教導處批准。
2、本學期將繼續組織教師學習常州市教研室修訂的《中小學各科教學常規》,修訂我校教學常規要求,使全體教師明確要求,自我對照,切實落實常規,有效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教導處將提倡「推門聽課,翻本檢查」工作制度,繼續實行學月常規檢查制度。
3、加強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教師成長成材的搖籃。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學習課改理論、寫讀書筆記、鑽研課標教材、集體備課、聽評課,進行教法和學法的探討等)、定好主題和中心發言人。教研活動要在「實」與「新」上做文章,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個教研組要創自己的特色,及時、認真總結得失,在期末進行交流,開展先進教研組的評選。
4、抓好集體備課。備課組活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活動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安排,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著力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各班要針對班級實際進行修改,並在教學過程加以調整,倡導課後撰寫教學後記和教學案例。
5、加強對教學質量的調研。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的靈魂和生命線。每位教師必須樹立「有效教學」觀念,增強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爭先意識,努力提升所任學科的質量。本學期教導處將加大學科的階段性調研力度,分析存在問題,落實解決措施,力爭不使一門學科、一個班級、一個學生掉隊。抓好幾個調研與比賽,即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二年級朗讀比賽,三—六年級「六一」作文比賽,低年級口算調研,中高年級計算、概念、應用題調研,英語階段性調研。
6、抓緊畢業班復習迎考工作。認真總結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分析我校六年級教學工作的現狀,引導全體教師進一步明確各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針對性的應對舉措;及時召開畢業班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溝通,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爭取家長配合支持,為學生復習迎考,打勝小學畢業最後一仗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有力支撐。抓兩頭,促中間,分類輔導,採取學月考試,獎勵前五名和進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畢業考試的優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課改實驗,提升實施水平。
1、加強課改實驗的師資培訓。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標,把握其精神實質,加強對三年級等使用新教材教師的培訓與管理。
2、加大課程研究的力度。加強教研和科研的結合,以教研為載體,以科研為先導,促進全體教師實施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水平。繼續與教研室多聯系,爭取專家的支持、指導,健全教研製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組制定計劃時要立足本校,結合自身教學需要,精心設計好每次活動的內容,開展小型、多樣、高效的教研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活動,讓教研和科研活動真正為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服務。學校將有針對性地組織有關學科的校級教研活動,對品德與生活(社會)等術科教研活動也將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駕御新課堂的能力。
3、繼續加強課程管理開發的研究,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加強管理,使之不至流於形式,加強課程開發的研究,繼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期綜合實踐活動由教師自願報名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組組長鄭志強指導,集中力量進一步開發、完善我校校本課程——《我的家鄉---梓潼》,使校本課程真正成為拓展學生學習領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育學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徑。
四、調動教師熱情,加強隊伍建設。
1、上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賽課,一部分教師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一部分教師迅速成長。本期,我校將進行中老教師示範課,讓教師們在這樣的活動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同的教學風格
2、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實踐水平。加強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的培訓,重點培養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倆節課,由張玉全作好記載。
3、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評優課活動、學術研討和參加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評選活動,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造就優秀教師。
4、繼續組織校課改積極分子、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研組等評優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教學是學校的主要、重點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每一節課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教導處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深入課堂、深入各班,檢查教學的各環節的落實,使我校的教學再創佳績。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為及時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我校確立的科研課題為:
1、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促進小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國家級)2語文課題將申報「愉快識字法」(市級)
3、校本教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4、數學課題組
路漫漫其修遠兮,親愛的教師們,辛勤的付出,必會換來金秋的收獲。
教學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動:
二月份:
1、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3、各科教師制定學科教學計劃。
4、召開綜合實踐指導老師會議,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2、召開英語教師研討會,討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關措施。
3、修訂學校教學常規細則。
4、校新課程教材培訓。(一、二年級數學)
5、中老年教師示範課
8、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
9、課題組制定課題實施計劃。
四月份:
1、學科期中調研測試。
2、徵集、評選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3、畢業班復習教學研討活動。
6、第三次常規調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級慶「六一」作文競賽。
3、一、二年級口算比賽。
4、二年級朗讀比賽。
六月份:
1、檢查各教研組落實教研活動情況。
2、六年級模擬考試。
4、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
5、評選課改積極分子、優秀教研組。
6、撰寫教學論文與案例。
7、舉行期末考試,做好試後分析。
8、第四次常規調研。
㈢ 小學校本課程教案
校本課程吧
㈣ 找:國家《小學課程計劃》(新)
只找到這個
小學課程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全新、全面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新課程所引發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對我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使我們深感這場課程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嚴峻性,任重而道遠。為此,我校將以上級主管部門的落實精神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為重點,努力貫徹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全面推進我校素質教育進程,特擬定以下實施方案。
二、目標與任務:
1、全面組織培訓、學習與研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堅持以「高」(高標准)、「嚴」(嚴要求)、「實」(求實效)的原則,開展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師資培訓,使全體教師了解新課程,把握新課程,走進新課程。迎接關於實施新課程情況的調研。
2、以課堂「教與學」的改革為新課程實施的立足點;以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為生長點;從課內走向課外生活、走向社會,走向科技發展,全方位探索、實踐新課程。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探索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變;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策略;培養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發現、分析、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尋求適合於、滿足於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育教學途徑,以實現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3、繼續發展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在原有課題實驗的基礎上,應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繼續深入探究、驗證、發展、推廣實驗。在此基礎上,在教研工作與活動中都應有意識地確立、滲透以新課程實施相關的新的立項課題。以科研促進、推進新課程的實驗發展,為全面走進新課程積累實踐經驗,奠定基礎。
4、通過扎實開展、進行形式多樣的新課程的培訓、學習、實驗、探索、總結、交流活動,牢固樹立新課程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使教師樹立課程意識,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等專業綜合素養,伴隨著新課程與學生一起成長,使我們的校園、教師、學生煥發活力、充滿生機……
5、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充分開發並利用好課程資源、發揮校本資源,努力把各項設施、各科學具、用具、圖書等資源與新課程實施聯系起來,實現配套優化,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
三、措施與要求:
一、加強學習,加強培訓,理解體驗教育新理念。
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是換一本教科書,而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觀念革命,是一場反映時代精神的教育觀念的革命性改革。在這場變革面前,每一個參與課改實驗的教師,都有一個重新學習的問題,要敢於挑戰傳統,挑戰自我,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因為只有這樣,新課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諸實施。
(一)加強學習,理念先行。
1、本學期一年級將繼續使用實驗教材,這就要求我們一年級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體例、特點、要求,盡快適應新教材的教學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效果。
2、1——6年級各教研組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繼續深入學習《綱要》《課程標准》。尤其是課程理念與本學段的具體目標,要求每位老師牢記於心,並在教學實踐中學會運用。
3、本學期,繼續創設交流平台,開展「走近新課程——精彩五分鍾」演講活動,讓教師在反思和體驗中與新課程進行「親密」對話。
4、每位老師要自抽時間,結合《河北教育》、《教育實踐與研究》等其他學科教學雜志的學習研究,展開對「課標」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組織,培訓引路。
1、繼續有計劃地組織各年級老師參加各級新課程培訓。
2、進一步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基本理念、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綜合實踐活動指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等等,提高教師對新課程的理性認識,防止把課程改革演變為簡單的"換教材"。在培訓模式上改變過去單純灌輸的方式,採用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法,讓教師領略新的理念和內容,體會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學術沙龍、經驗會、討論會、講座」等形式,圍繞新課程標准、課程計劃、教學評價以及新教材教學進度、實驗進展情況,進行專題研究,探討新教材教法。通過研討、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師感悟並駕馭新課程的能力,促進我校的新課程標准實驗的發展,使我校新課程改革的實驗朝著有序、有效的方向發展。
二、加強研究,狠抓落實,實踐體現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轉化為實踐,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本學期,我們將全面按照國家課程改革要求,在課程類型上,從不同的邏輯范疇,做到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位一體;注重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開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重視顯性課程,同時充分挖掘隱性課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盡心盡力,充分開發課程資源。
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並不是去訂購教材、編寫教材,教材已經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了。
1、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本學期,我們將舉行大規模的教師基本功競賽,以此來推動我校教師的全面業務水平。同時,創設條件,打通學科界限,努力尋找新的課程資源。
2、探索創建家校共同參與課程改革的新機制,是課改深入的關鍵。如何使新課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設計讓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家長都知曉、理解、認可,直至參與到其中,這是課改順利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在課改實驗中,我校要建立家長有效參與課改的新機制,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正合力,營造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良好課改氛圍。
首先,以溝通、培訓、聽課等形式帶動家長知曉、理解、認同課改。課改涉及到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讓家長盡快了解課程改革的意義、目標、任務,我們將通過《致家長一封信》及時與家長聯系與溝通;召開家長會宣傳課改;舉辦家長學校,請課程專家與家長座談,解答家長的疑慮;舉辦「一年級課改實驗家長培訓班」,通過培訓,使家長們盡可能地體會到課程改革呼喚家庭教育方式的轉變,在觀念上確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平等地位,以「主人翁」的態度來關注課改,關注孩子的成長;請家長聽課改實驗課,讓他們在課堂上,從孩子的學習熱情、精神狀態和學習成效等方面,親身感受新課程的魅力,更加自覺地關心和支持課程改革。
其次,舉辦「社區開放日」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課改教育環境,注重發揮家長在課改中的主導作用。家庭教育重在潛移默化,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能與學校達成一致,有助於學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長。本學期,我們將舉辦豐富多彩的「社區開放日」活動,請家長走進學校;精心設計問卷,使家長聽課更有針對性,能更客觀地評價課堂;請家長為學校如何搞好課改獻計獻策;請家長現身說法談如何培養孩子興趣,如何培養孩子做人;開放教育場地,讓家長帶著孩子走進圖書館、閱覽室,共同在書海里暢游,讓家長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學識、情感、能力的差異,努力形成平時應加強這方面教育與培養的迫切願望,更加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
3、積極利用好校本課程。為各年級學生選配了《古詩文誦讀》、《現代詩文誦讀》。本學期,我們要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過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突破來帶動其它課程資源的不斷開發與優化發展。
(二)注重過程,強化學科課程管理。
新的課程改革應賦予教學常規管理體制新的要求和內涵,教學過程著重於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強化管理。
1、強化集體(合作)備課的管理。
有效的集體(合作)備課活動,是發揮群體優勢,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途徑。要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搞好新課程改革實驗,使用好新教材,集體(合作)備課的作用顯得格外重要。本學期,我們將加強對教研組的管理,提高教研組集體(合作)備課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採用「個人鑽研備課——一人主講,集體討論——深化吸收,形成共識」的操作程序,使集體(合作)備課做到有計劃、有準備、有檢查、有總結、有考核、有效果,促進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精神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去。
2、強化課堂教學的改革。
新課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轉化為可操作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是實施課改的主陣地。本學期,我們將多層面、多層次地舉行教研活動,通過研討會、講座、課題研究、合作備課等多種形式,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努力使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強化作業設計的創新。
布置作業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因人而異,作業形式多樣化、作業內容體現層次化和個性化,每兩周應布置一次活動性、實踐性作業。
4、強化教育評價的多元。
北京師范大學課程中心蘆詠莉博士曾說,我們的評價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獲得成功,而不是為難學生。因而在評價中,我們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發展過程進行評價;要關注對學生非學業內容的評價;要重視評價內容的多樣性;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性,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積極參與到評價中來;要給學生創造多次測試的機會,讓每次測試都成為一次學習過程;要注意發揮好評價的激勵功能,爭取通過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三)全面啟動,優化非學科課程的作用。
非學科課程主要是指活動課程和隱性課程,活動課程又包括綜合實踐活動、體育活動、課外興趣活動等。
1、深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首先,認真學習,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質與價值。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為了改革中國教育弊端而提出來的一種新型的課程,它不同於原有課程結構中的學科課程,是一種基於學習者的直接體驗,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社會,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特徵的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科學結論、發現新知識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利於加強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對社會的了解與參與,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建立新的學習方式;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創造精神。
其次,加強領導,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與內涵。
(1)學校將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成員由教導處、教科室等組成。學校還將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隊伍,由分管教學的校長負責,指導教師主要由三年級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學科組教師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