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學計劃
主指導區:
美工區
1、折紙:提供彩色手工紙、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粘貼:廢紙、色紙、香糊、濕巾等
4、裝飾畫:提供鉤線筆、油畫棒、圖畫紙等
5、吹畫:提供廣告顏料、墨水、圖畫紙等。
訓練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初步學慣用正方形的折疊方法。
初步學習吹畫的技能,能選用顏色來進行裝飾。
引導幼兒運用搓、團、壓、印的塑造技能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徵。
科學區:
1、好玩的磁鐵:磁鐵、各種含鐵的和不含鐵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槍、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顏色變幻:主色顏料水、玻璃瓶、棉簽等
4、溶解現象:鹽、沙子、果凍、食用油、洗發水等
5、虹吸現象:玻璃杯、塑料卡紙等。
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感知探索磁鐵的特性。
能運用多種工具了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種玩法,體驗玩水的快樂。
激發幼兒對色感的興趣,嘗試用主色調配變成另一種顏色。
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
益智區:
1、圖形分類:分類盒、不同形狀的圖形等
2、數字分類:數字分類盒、寫有數字的汽車若干
3、圖形排序:排序卡、圖形粘貼紙等
4、圖形拼圖:七巧板等。
學習不受大小和顏色干擾,要求幼兒按形狀特徵進行分類。
培養幼兒學習根據數字投放相對應物體的數量。
學習有規律的圖形排序。
語言區:
1、看圖講述:提供語言圖書等
2、故事拼圖:提供拼圖等
3、表演講述:提供指偶表演台、小指偶等
4、雙語認讀: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養幼兒喜歡看圖書,初步學習按順序翻閱圖書並能邊看邊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教育幼兒愛護圖書。
初步學慣用小指偶來進行表演,並能講出簡單的故事內容。
激發幼兒對文字、英語的興趣。
建構區:
提供自製的大型紙箱積木、小型積木;提供中型、小型塑料花片以及一些輔助材料。
在模擬結構中學習各種基本的建構技能和建構物體的基本特徵。
能根據意感或命題進行有目的建構活動。
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育幼兒懂得愛護玩具和與同伴友好的行為習慣。
音樂區:
提供:錄音機、音樂磁帶、各種打擊樂器、節奏卡、頭飾、紙制服飾等;
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學慣用不同打擊樂器演奏2/4拍的歌曲,體驗合作的樂趣。
培養幼兒大膽表現,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家鄉的美好情感。
❷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區域活動教案有哪些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版況。教學權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❸ 如何制定幼兒園各種教學計劃
也稱班級保教工作計劃。是指導一個學期班級各項工作全面、有效開展的規劃,除包括班級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外,還包括家長工作、環境創設等方面的內容。包含要素:現狀分析、學期目標、具體措施、主要活動等。
遵循原則: 1. 遵循「分析掌握在前,目標在後」的原則(分析:分析之前幼兒發展狀況,班級整體工作情況;掌握:掌握熟悉本年齡段幼兒發展目標要求)
2. 遵循「立足園所、班級實際」的適宜性原則
3.遵循「年級組成員、班級成員全員參與、充分溝通」的原則。
包含要素及各部分制定要點:
(一)現狀分析
把握要點:1.分析什麼:主要分析幼兒上學期發展狀況和教育目標完成情況。
2.怎麼分析:(1)先進行整體分析,再按領域和項目依次進行分析;(2)保證分析的真實准確,既要兼顧整體又要兼顧個體。
3.新班級主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教師以往的經驗」進行分析。
範例:
1. 整體分析:本班共32名幼兒,其中15名女孩、17名男孩,經過一學年的學習生活,班級整體呈現寬松融洽的精神氛圍,幼兒在各種活動中比較積極主動,由於班級特色活動的開展,本班孩子在三方面表現突出:1.圖書閱讀(對圖書的興趣、閱讀的方法的等)方面表現突出,2/3的孩子能獨立閱讀簡單的圖書;2.孩子們喜歡繪畫活動,繪畫技能提升很快,有了初步創造性表達的意識。3.各種運動技能發展較好。存在不足:1.科學探究活動開展少,幼兒主動發起問題機會少,缺少觀察、探究的意識。2.部分幼兒交往主動性不強,幼兒間交往的策略還欠缺。家長工作方面:本班家長參與園所活動的積極性呈上升趨勢,能積極主動配合班內各項活動,在家庭育兒經驗方面還有待提升;教師與不同家長溝通的適宜方法還需進一步探索。
2. 領域分析: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興趣,但還不善於主動發起提問;喜歡飼養小動物,對本班飼養的小雞熱情很高,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表達自己的發現,記錄能力還欠缺。喜歡玩沙、玩水,但深入探究的意識不強。29名幼兒能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量,分類、比較大小、多少方面掌握較好;時間感念還需進一步鞏固。數學方面作品完成中,幼兒理解畫面的能力還需增強;部分幼兒按照物體大小、長短等方面特徵進行排序的能力還需提高。
(二)學期教育目標:
把握要點:1. 怎麼制定:考慮每領域的關鍵經驗(參照《和諧發展課程》《快樂家園指導用書》)、幼兒的年齡及發展特點、班級幼兒實際水平確定班級本學期各項重點目標。
2.怎麼書寫:按領域及項目依次進行制定。
❹ 小班幼兒區域活動內容及目標
小班幼兒區域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游戲是童年期一種有的快樂活動,而且它也是對幼兒成長發展和學習有價值的一種活動,但傳統的游戲存在不小弊端:
1、提供游戲類型或活動形式單調,大部分以積塑拼插游戲為主。
2、統一安排,硬性規定活動內容形式即玩什麼。怎樣玩不是由幼兒自己做主的,而是由教師統一安排規定的。指導也較程式化,特別是游戲條件與環境創設不利。
區域活動的設置,改變了原有的游戲模式,游戲改為人為創設自然情景,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同時使游戲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索的主題,幼兒可以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充分自主
活動。而教師通過確定游戲的教育目標制訂計劃,通過創設適宜的游戲條件,並在活動過程中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積極實踐操作探索,從而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活動家區可設娃娃家及親親寶貝(幼兒從家中帶入園的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樣可以使幼兒感到親切適宜,從而較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積木區材料大,同類材料數量較多(圖書等一樣),這樣不容易爭搶等根據這一系列特點本班設了5—6個區,其中有些區功能一樣,但分散設置便於指導。
操作區
在使用圖釘、撕紙、粘貼活動中,在擺弄皺紙、樹葉、圖紙等多種物品、材料過程中,小肌肉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促進、發展,感覺運動技能。
皺紙、圖釘、各種彩色瓶,及各種模具、(在皺紙粘貼和圖釘按畫模型)、漿糊
幫助孩子認識要用圖釘塑造的是什麼圖形,了解圖形的特徵,再運用材料來塑造。
重點在粘貼時注意衛生。在運用圖釘時要注意安全。
語言區
1、色彩繽紛的畫面,主動有趣的情節,使幼兒對圖書產生興趣,並喜歡閱讀。
2、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一頁一頁地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塊色彩繽紛的.地毯、一張小小的桌子(不同於教室的一個個小靠墊、小桌),設置充分展現圖書封面的書架。保持圖書區安靜有氛圍。
1、指導孩子如何取放圖書。
2、如何一頁頁地翻。
3、在圖書區要保持安靜。
建構區
1、在搬運、取放、堆疊平衡積木的過程中,可幫助幼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在把積木時而堆高,時而圍合的過程中,獲得理解空間的關鍵經驗。
1、木製積木、各種易拉罐、紙盒等替代積木。
2、動物模型等。
1、在幼兒進入積木區不知搭建什麼的時候,可運用動物模型引發搭建內容。
2、教師要理解幼兒,無論幼兒如何堆砌,那沒有對或錯,教師材料使用上放開視角。
美工區
通過嘗試將壓扁、搓長、團圓,進行平面或立體造型與變化,醉心於對材料的探究,體會創作樂趣。
1、彩泥、墊板。
2、一些塑好的水果,可供幼兒參考。
3、輔助的模型、小刀等。
在塑造過程中能介紹工具材料,在操作中可充分運用材料來幫助自己造型。
益智區
運用餅乾的不同圖形,通過給小動物餵食,進而認識事物的特徵,發現事物之間的不同,進而逐漸意識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聯系,進行分類,形成概念。
1、不同形狀的餅干。
2、不同小動物及不同形狀的盤子。
1、區分不同形狀。
2、不同形狀間的相互聯系,再學習歸類。
娃娃家
擴展游戲內容,豐富主題情節,在召開樂中激發幼兒良好情緒,訓練幼兒動作技能,培養其愛心和協調合作能力。
娃娃、傢具、電話、廚房用具。
1、逐步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
2、學習模仿成人對自己
❺ 怎樣將五大領域活動融入到區域游戲
如何更好地開展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入思考的話題。往往我們在進行實際教學時,缺少對活動方案的深入研究,或者忽視了實際教學活動中某一個環節,造成我們的教學活動失敗或效率不高,以至於影響了幼兒的發展和成長,在這里,我把實際教學中的一點親身體會做以下總結: 一、課程選擇和教學計劃制定一定要結合實際 1.在本地域尋找有特點有價值的課程資源 陳鶴琴老先生曾說過:「課程應是民族的。」①做為有地域特點的自然和文化背景的課程,貼近幼兒生活,並且幼兒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像這樣的課程應該是我們教師的首選材料。 2.在觀察孩子活動中提取生成課程 瑞吉歐的「方案教學」②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它讓我明白觀察是老師了解和把握幼兒的基本方法,更是發現生成課程的好途徑。幼兒開展各種活動的時候,教師一定要不斷的觀察幼兒,並採用多種方式記錄,然後進行整理、篩選,把有教育價值的因素提取出來,續而生成可實施的課程方案或者主題。這樣的課程生成以後,因為它產生於孩子們的活動和興趣,所以,課程開展起來,孩子們投入度高,主動性強,自我學習的味道非常濃厚,「老師和孩子共同建構」的教育思想落實的也比較到位。 二、備課時一定要對教學活動的目標、准備、過程各個環節進行深入思考 一個教學活動,從目標的制定、活動材料的准備到過程的實施,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仔細推敲。一個活動,不經過千刀萬刀地精雕細琢,是不會真正獲得成功的。 1.站在幼兒的角度制定教學活動目標 一個活動的價值如何首先要看目標是什麼。目標是一個活動的根,也是一個活動的魂。目標的定位直接影響著活動的組織方式以及活動價值。說白了,目標定位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生命價值。怎樣才能制定出好的教學目標?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目標的制定。孩子們集體發展到了什麼水平,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是什麼狀況,老師心裡都要清清楚楚。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既考慮幼兒原有水平,又富有適宜挑戰性的目標。 2.材料准備要科學、有效、充足 首先,所謂材料的科學有效,即材料本身既蘊含著一定的教育因素又適合幼兒的操作。記得在聽托班老師組織的數學活動「認識1和許多」時,老師拿著一個布娃娃,一上來老師就讓孩子說這是幾個布娃娃,接著又指著布娃娃的五官、手、腳等部位來提問分別是幾個。老師賣力的講著,結果孩子還是被老師弄糊塗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老師沒有考慮到教學材料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布娃娃只有1個,孩子是感知不到1個布娃娃和許多布娃娃的之間的關系的。況且孩子們只聽不做,作為運動直覺思維階段的他們要想理解數理關系,更是難上加難。如果老師把材料換成木質積木,給孩子人手一塊,反復的請孩子在游戲和操作中學習,可能會更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從而更有利於孩子們的感知和理解。 其次,材料的充足也是保證活動有效性的一個條件。幼兒只有在充分地操作中才會更有利於自我發展和自我建構。想讓孩子自由快樂的發展,首先要先解放孩子的手;要想解放孩子的手,首先要有充分的材料提供給孩子。一開始,我並沒有如此重視材料的准備問題,上課的時候,雖然孩子們也認真聽講,但是,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麼。經過反思之後,我認識到了材料的重要性。每次活動開展前,我都在材料上下狠功夫,盡最大可能的給孩子們足夠的操作材料和機會,結果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陡然濃厚起來,往往活動結束了,還意猶未盡。我也往往趁熱打鐵把材料放進學習區里,讓孩子們進一步在操作中鞏固學習成果。充分的材料選擇和准備工作,讓我一次又一次嘗到成功的感覺。現在,結合學習區的創設,我又在嘗試在活動開展前把學習材料投放到學習區,讓孩子先行自我探索學習,我在通過觀察他們的學習情況,抽取出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集體或者小組討論。這樣,不但學習效率和時間效率進一步提高,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覺到這樣的課堂組織起來輕松愉快而游刃有餘。 3.活動過程的游戲化及遞進性 游戲是幼兒園活動的主要方式。做為教學活動,我們更應學會活用游戲。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既要充分游戲化又要呈現一種遞進式節奏,讓幼兒在環環相扣的快樂游戲中,不斷對老師拋出的問題進行有價值的思考。 4.教學活動前對幼兒的已有經驗的把握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知道幼兒已經有哪些生活經驗?活動中的哪幾點適合本班幼兒最近發展區,哪幾點是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中的提升點怎樣通過幼兒的已有經驗來擴展和達成?這幾個問題清楚與否,對活動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在上面我已經提到了要「站在孩子角度制定目標」,但是在這里,我還是想通過一個親身的例子來說明了解孩子已有經驗對活動的關鍵作用。 曾經我在兩個班級開展過同一個科學活動「多樣的天氣」: 中一班的幼兒自今年在科學區就開展了「我是小小氣象員」的觀察記錄活動,所以在初步的認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們都具備了開展「多樣的天氣」活動的經驗基礎。在「說一說你了解哪些天氣狀況」和「看圖片說天氣」等幾個環節都比較順利,所以在進行「用肢體情況表現不同天氣」時,我只是稍加引導孩子,孩子便能把不同的天氣表現的很形象。在「用符號表徵天氣」這個環節時,因為有一定的表徵經驗,所以孩子也能較好的完成對不同天氣的表徵。並生成了「我喜歡的天氣」「天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等一系列活動。 中二班的幼兒因和中一班幼兒在年齡上相同,但缺少平時的觀察引導,所以在活動的前兩個環節就出現了孩子無法識別「多雲」的天氣圖片,並且對天氣的概念模糊等問題,一時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 這兩次活動結果的差別,讓我再一次從心底認識到,教學活動前對幼兒經驗多一份了解和思考對活動開展和孩子的發展是多麼至關重要! 三、教學活動中的及時調整非常重要 教學中的調整,實際上是考驗教師智慧和把握課堂能力的體現。它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及時准確地接住幼兒拋過來的「球」,並用有效的方式進行引導。 1.教學中的調整要體現教育價值的更大化。 在幼兒忽然間提出一個讓我們沒有預料的問題,我們首先要考慮幼兒的問題與我們的計劃相比哪個更有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幼兒發展的角度開展教學活動,而不是照本宣科。當然,這個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平時多用心積累和思考。 2.對教學計劃的及時調整是我們更好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當幼兒對教師的提問不感興趣,不知所雲,答非所問,或幼兒總跳不出問題的圈子的時候,這時我們就應該即刻調整原來的計劃。如在小班上學期開展音樂教學時,有一個問題是「說一說你們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受?」孩子很難理解「感受」這個詞的含義,所以也很難回答老師的問題。如果調整成「說一說你聽了這段音樂後是高興還是傷心」?這樣一調整,在問題和孩子的水平之間搭了一個橋梁,孩子的回答自然很有效,學習也順暢起來。還記得在一次數學活動「水果超市」中,知識重點是掌握「等量代換」。本來預設是讓幼兒能根據商品的價格用相應的錢幣來交換。結果活動開展相當順利,根本對孩子沒有挑戰性。我及時使用海洋球來代替錢幣,規定一個海洋球兩元錢,這樣活動又得到進一步開展。 四、教學活動後的反思是提升教學活動的重要一環。 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入的反思,及時記錄活動的成功點和不足是我們提升業務水平的有效手段,也為後續的教學作準備。教學後的反思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方面,教師要能夠分析出自己的成功點及不足的能力。知道哪些環節是有效的,為什麼有效?哪些環節效率偏低、不理想,為什麼?第二方面,要反思哪些地方突破了預設,自己又是怎樣及時生成拓展了教育的價值?現在,每次活動後我都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著重分析,自己覺得收益非淺。因為在反思自己問題的同時,我感覺對幼兒思維發展動向把握的也越來越到位,越來越准確。 總之,要更好地開展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必須從每一個教學活動做起,認真研究課程,把握幼兒年齡特點,了解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用心預設課堂並根據需要大膽、靈活調整計劃。只有做好教學活動中各階段的反思,我們的教學活動才會朝著科學、有效的方向發展。這也是一個優秀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❻ 簡述區域活動的設計過程
區域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教師在區域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為了要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應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目標性原則是區域活動中創設區角、投放材料的依據,也是指導活動、評價效果的依據。貫徹這一原則,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學計劃,分周分月擬定區域活動目標。區域活動的材料要緊扣目標,根據目標提供操作材料,通過材料調控幼兒的操作行為,以達到教育目的。
2、制定的目標要適度。如在「設計區」,小班幼兒對雪花插塑的顏色感興趣,因此,他們在活動時,只求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插在一起好看,而不考慮插出來的物體像什麼。但中、大班的幼兒則對活動結果感興趣,追求的是我插的像座小房子,你插的像架小飛機等等。因此,活動目標的制定要適度,以免因目標過高使幼兒失去信心,或因目標過低而壓抑幼兒創造力的發展等。
3、制定的目標要具體。例如:「設計區」的活動目標,確定為培養幼兒的美感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就要引導幼兒正確理解什麼才是美的,並完美的設計、准確地表達。
4、在目標制定與實施過程中,可以試行一個目標通過不同的區角來實施,或一個區角可以達到幾個不同的目標的方式,實現目標實施的靈活性。
(二)主動性原則
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所設計的內容、提供的材料要符合幼兒的能力水平及興趣愛好,使幼兒產生活動的願望。教師不要過多的干預,要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材料、夥伴,讓幼兒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等,只有當幼兒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教師才適當介入,提供適時適度的幫助,給幼兒充分的自主性。
從幼兒教育的對象看,幼兒活動主要不是服從目標,而是服從興趣和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說,幼兒的學習活動主要是由興趣和需要維持的,他們還不具備為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來主動調節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意識和能力。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徵,就是使幼兒主動、活潑地學習,強調的是幼兒在學習與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幼兒的內部潛能和個人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不能硬性地要求幼兒按照條條框框去做,使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完全失去了自我,而應充分尊重、信任幼兒,把幼兒當作獨立的個體來看,以此喚起幼兒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參與活動,尋找樂趣,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