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的有效性
兒童文學來作品具有想像空間大、源童趣、語言活潑的特點,受到廣大兒童的喜愛。同時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如何提高兒童文學作品的有效性展開了討論,從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貳』 請問誰有朱自強的《兒童文學概論》這本書。。我想問下東西。。
因為不知到你想知道這本書哪方面的,所以發了簡介和基本資料,如果想要整本書還可以找我,我會發給你。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O(∩_∩)O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兒童文學原理,包括兒童文學本質論、發生原理論、讀者論、作家論與研究方法論等;下編為兒童文學文體論,在提出兒童文學新的分類方法的基礎上,以七章的篇幅分門別類加以論述。本書是作者獨立撰寫的兒童文學概論式教材,在經典意識和典型意識、立足廣闊的國際視野、合乎科學性的創新這三點上,區別於以往同類著作。本書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兒童文學專業教師和學生教學使用,也可供兒童文學愛好者自學使用。
目錄上編 兒童文學原理
第一章 兒童文學本質論
第一節 兒童是什麼
一、被「發現」的「兒童」
二、兒童:獨特文化的擁有者
第二節 兒童文學是什麼
一、介紹幾種兒童文學的定義
二、兒童文學=兒童×成人×文學
三、兒童文學:「兒童本位」的文學
第三節 兒童文學的特質
一、現代性
二、故事性
三、幻想性
四、成長性
五、趣味性
編輯推薦
兒童文學是有高度的學科,兒童文學研究是有特殊難度的學問。本概論的兒童文學文體分類方法清晰、准確地勾畫出了兒童文學在文類上不同於成人文學的獨特面貌,有助於讀者認識、感受兒童文學的特殊魅力。本書分為兒童文學原理、兒童文學文體論這上下兩編,具體從兒童文學本質論、發生原理論、讀者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基本信息
作者:朱自強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3-1 版次:1頁數:368字數: 印刷時間:2009-3-1開本:16開紙張:膠版紙 印次:1I S B N:9787040220636包裝:平裝
『叄』 朱自強的 兒童文學小學生分級讀本怎麼樣
兒童文學的「分級」閱讀——「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
閱讀給孩子帶來的是生命的快樂和生活的實感,會轉化為他們吸納新事物和知識的能力,成為引領他們朝著人生目標奮進的一種精神素質。有著豐富的、高品質閱讀生活的孩子,一定會在語文學習方面有不俗的表現。
分級閱讀是起源於發達國家的一項成功的少年兒童的閱讀模式,是提高少年兒童的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少年兒童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發展在整個少年兒童成長期有很大的變化,不同年齡期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分級閱讀,主要就是按照兒童的心智成長規律,提供大體適合某個成長階段孩子特性的作品。2009年在中國廣東率先提出小學生實行分級閱讀。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朱自強教授在兒童文學研究領域和小學語文教育方面都是著名專家,對世界范圍的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都非常熟知,十分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閱讀哪些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他集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對大量經典兒童文學作品進行分級,出版了這套「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將精選的中外名家作品按照語言閱讀難度、藝術審美向度、作品關照人性與生命的深度這三個「度」分為六級,分別適合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小學生讀者閱讀。根據小學階段1~6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興趣量身打造,精選世界范圍的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意在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能讀到適齡的、最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是小學階段各年級孩子們的閱讀佳品,是老師們教學的好幫手。對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有積極的作用,非常適合進行校園讀書活動和作為教師布置課外擴展閱讀用書。
目 錄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蘿卜回來了(1B級)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月亮的大衣(2B級)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到你心裡躲一躲(3B級)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一隻神奇的鸚鵡(4B級)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太陽請假的時候(5B級)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災難的禮物(6B級)
「朱自強精選兒童文學讀本」基於朱自強教授對兒童文學的「分級」閱讀研究,他總結提出了體現語言形式、文體形式的次序、規律、結構的分級閱讀五項原則:
從口語到書面語;
從韻文到散文;
從故事到情節;
從形象到意向;
先敘事後寫景、抒情、議論。
(一)「分級閱讀」(學段閱讀)要從口語到書面語。
為什麼對兒童(成人也是如此)來說,寫作(書面語)要比說話(口語)難很多?維果斯基在《思維與語言》一書中指出了兩個原因:書面語的「最初發展也需要一個高水平的抽象。它只是在思維和意象中說話,缺乏口語的樂感、表達力和抑揚頓挫性」、「書寫還要求兒童進行深思熟慮的分析活動」、「書面言語的所有這些特徵解釋了為什麼它在學齡兒童身上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口語的發展。這種不一致源於兒童十分熟悉自發的、無意識的活動,以及缺乏抽象的、深思熟慮的操作技能。」
所以,在低年級要用口語形式的文體的學習,為兒童從口語能力向書面語能力發展搭建橋梁。具體文體:兒歌、民間文學(生活故事和童話)、口語敘述的創作故事、繪本(圖畫書),比如洛貝爾的「青蛙和蟾蜍」或新美南吉的幼兒童話。
(二)「分級閱讀」(學段閱讀)要從韻文到散文。
散文是廣義的概念,指非韻文的作品,如故事、小說、散文(狹義)。不是說「散文」(比如故事)不可以在低年級出現,而是說要重視韻文的閱讀,重視語言的節奏韻律。這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因為「韻語」「易於常言」。
周作人說:「兒初學語,不成字句,而自有節調,及能言時,恆復述歌詞,自能成誦,易於常言。蓋兒歌學語,先音節而後詞意,此兒歌之所由發生,其在幼稚教育上所以重要,亦正在此。」「兒歌的淺易性還表現在易記易唱上。兒歌的篇幅一般都很短小,即使有的篇幅較長,也往往或採用頂針修辭格,或使用反復的手法,或重復相同的語法結構以及詞性相同、詞義相近的語匯,因此還是好記好唱。」
麥克林托克說:「對於年幼的兒童,需要強調的主要是與語言的音樂效果相關的元素。」維果斯基說:「詩歌和散文這兩種形式在功能上十分不同,在它們所採用的手法上也十分不同。按照洪堡的說法,詩歌和音樂不可分割,而散文則完全有賴於語言,並受思維支配。結果,詩歌和散文均有其自己的措辭風格、語法和句法。這是極為重要的概念,盡管洪堡和後來進一步發展他的思想的人都未能充分認識到它的涵意。」
敘事性的兒童詩《小貓養魚》中:
「魚兒小,吃不飽,不如養大再吃好,放水盆里怕雞叼,放進河裡怕它跑,小貓想出新辦法,放進肚裡最牢靠,啊嗚一口吞下去,剛剛養了一清早。」
這樣的敘事兒童詩,它韻律感很強,學起來容易。
(三)「分級閱讀」(學段閱讀)要從「故事」到「情節」。
比如在整個小學階段,敘事性作品很多。對於這些作品,我們要進行形式分析,要結合語言所蘊含的文學教給孩子,這就要進行藝術形式的分析,這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一個最初的出發點和依據。
以《糖塊》的「故事」(事件)和《萬卡》的「情節」為例。如果一篇作品,作者只是意在把事件按照現實生活中的本來面貌講述給讀者,它基本上就屬於故事文體。如果作者面對事件首先和主要考慮的是如何講述事件,那它就基本上會成為一篇小說。作者為安排事件所設計的添枝加葉、設置玄機、埋設伏筆、插敘、倒敘等,就成為小說的情節。
從「故事」(事件)到「情節」,意味著作品的結構由單純到復雜。牽涉到從事件到人物、從類型到典型、從行動到心理等文學表現問題。這里的單純和復雜沒有誰優誰劣之分,只是說小學兒童學了單純的,也要學復雜的。
從文體順序來看,低年級是故事、民間童話、繪本圖畫書;中年級是文學童話,需要復雜一點,比如四年級可以講《丑小鴨》,以講故事為主的小說,如諾索夫的短篇小說、繪本;高年級,可以講心理描寫的小說,如《一串葡萄》、《萬卡》、《走在路上》等。
(四)「分級閱讀」(學段閱讀)要從形象到意象。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如《小西瓜》、《檸檬》,它的文體順序是:兒歌—兒童敘事詩—兒童抒情詩、哲理詩。
(五)「分級閱讀」(學段閱讀)要敘事在先,寫景、抒情、說理在後。
為什麼?因為孩子越是年齡小,越是喜動不喜靜。如小學一年級兒童出門旅行,不看風景,就玩自己帶的小螃蟹;去了公園,不看盛開的花朵,而去觀察地上的螞蟻,追逐飛舞的蝴蝶。
因此,文體順序應是:故事、童話在先,散文在後;兒歌在先,兒童詩,特別是抒情的童詩在後。有的教材,在低年級就有濃烈抒情的兒童詩,容易使年幼兒童產生不自然的情感,因為「抒情」是比敘事後發展的一種能力。而有感情,但是不一定「抒情」,比如《去年的樹》,並不直抒胸臆。不當的激情、不自然的矯情、不理性的煽情都是有害的。散文後出現,其中敘事散文在先,寫景抒情的散文、夾敘夾議的散文在後。寓言不應該放在中、低年級,而是應該放在高年級,因為寓言是說理,而且是很特殊的說理方式,理解這種說理方式,需要具有抽象的能力。
從文學閱讀能力的發展這一著眼點,小學兒童需要發展的語文能力有四大項,包括:感受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分析能力。對於不同的學年段,可以做這樣的能力布局:低學年重點發展感受力和想像力;中學年重點發展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高學年重點發展感受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分析能力)。這樣就能明確地把握各學段語文學習的要點了。
我認為,按照這一「分級」原則,就不會出現小學語文選文和教學目標上的盲目、混亂和顛倒。通過這樣幾個原則對兒童文學閱讀進行「分級」,希望能夠理出其前後順序和遞進的規律,進而建構一個有機、有序和完整的兒童文學閱讀結構。
(註:本文根據「第十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暨親近母語教育研討會」會議發言和資料整理,有刪減。來源於網路。)
『肆』 求朱自強 兒童文學概論 的復習資料或者復習重點有的請發送進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編 兒童文學原理
第一章 兒童文學本質論
第一節 兒童是什麼
一、被「發現」的「兒童」
二、兒童:獨特文化的擁有者
第二節 兒童文學是什麼
一、介紹幾種兒童文學的定義
二、兒童文學=兒童×成人×文學
三、兒童文學:「兒童本位」的文學
第三節 兒童文學的特質
一、現代性
二、故事性
三、幻想性
四、成長性
五、趣味性
六、樸素性
第二章 兒童文學的發生原理
第一節 兒童觀與兒童文學
一、兒童的「發現」與兒童文學的「發現」
二、兒童觀:無形而有力的手
第二節 民間文學:兒童文學的源流
一、民間文學的價值
二、民間文學:兒童文學的重要源流
三、民間文學的現代性轉化
第三節 文學傳統:兒童文學的土壤
一、傳統文學中的「兒童」
二、文學傳統對兒童文學的藝術影響
第四節 兒童教育與兒童文學
一、兒童教育對兒童文學的催生作用
二、兒童教育與兒童文學的負面關系
第三章 兒童文學讀者論
第一節 兒童文學的雙重讀者
一、兒童讀者
二、成人讀者
三、雙重讀者對兒童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 兒童的審美能力
一、審美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二、兒童的審美能力處於低水平?
三、兒童一成人:審美發展的非進化性
第三節 兒童審美與成人審美的區別
一、超理念的審美與滲入理性觀照的審美
二、近距離的審美與遠距離的審美
第四章 兒童文學作家論
第一節 兒童文學創作的特殊性
一、兒童文學「自我表現」的特異性
二、作家對兒童文學的精神需求
三、作家對兒童文學的形式需求
第二節 兒童文學作家類型
一、從心性上劃分的作家類型
二、從職業化程度劃分的作家類型
三、從創作動機劃分的作家類型
四、從創作立場劃分的作家類型
第三節 兒童文學的創作方式
一、童年實際體驗式和體驗虛構式
二、外部觀察式和內部體驗式
三、象徵的、詩的方法和寫實的方法
第五章 兒童文學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 作為學科的兒童文學
第二節 兒童文學研究方法的「拿來主義」
第三節 兒童文學研究者的素質
第四節 兒童文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下編 兒童文學文體論
緒論 關於兒童文學的新分類
一、強調「韻語」在兒童文學中的特殊價值
二、凸顯兒童文學的「幻想」本色
三、確認兒童文學與「動物」的密切關系
四、給「圖畫書」以特殊的獨立地位
第六章 韻語兒童文學
第一節 兒歌
一、兒歌的定義及分類
二、兒歌的價值
三、兒歌的藝術特質
四、兒歌的十種特殊形式
第二節 兒童詩
一、兒童詩的成立
二、兒童詩的藝術特質
三、兒童詩的種類
第七章 幻想兒童文學
第一節 民間童話
一、民間童話釋義
二、民間童話的藝術形態
三、民間童話與兒童
第二節 創作童話
一、創作童話釋義
二、創作童話的源流
三、創作童話的藝術特徵
第三節 幻想小說
一、幻想小說的定義
二、幻想小說的特質
三、幻想小說的成因及其價值
第八章 寫實兒童文學
第一節 寫實兒童文學的特質
一、寫實性
二、鮮活的感性心理學
三、兒童情趣
第二節 兒童小說
一、兒童小說與兒童故事的區別
二、兒童小說幾種主要類型
第三節 兒童故事
一、故事是什麼?
二、兒童故事的藝術特點
第九章 紀實兒童文學
第一節 傳記
第二節 報告文學
第三節 散文
一、散文及兒童散文釋義
二、兒童散文的題材和類別
第十章 科學文藝
第一節 科學文藝是什麼
一、科學文藝釋義
二、科學與文學的關系
三、科學文藝的價值
第二節 科幻小說
一、科幻小說的定義
二、科幻小說的特質
三、科幻小說的類型
第三節 科學美文
一、科學美文釋義
二、科學美文的特質
第十一章 動物文學
第一節 動物文學是什麼
一、動物文學釋義
二、動物文學的藝術原則
三、動物文學的獨特價值
第二節 動物文學的分類
一、動物小說
二、動物故事
三、動物散文
第十二章 圖畫書
第一節 圖畫書是什麼
一、圖畫書的界定
二、「真正的圖畫書」
三、圖畫書的讀者結構
四、圖畫書的獨特價值
第二節 圖畫書的藝術特徵
一、圖畫書的圖文關系
二、圖畫書的圖是什麼圖?
三、圖畫書文字語言的功能
第三節 多種多樣的圖畫書
一、無字圖畫書
二、設置「機關」的圖畫書
三、故事圖畫書
四、科學、知識圖畫書
五、嬰幼兒圖畫書
文摘
上編 兒童文學原理
第一章 兒童文學本質論
第一節 兒童是什麼
「兒童是什麼」這個問題是一個難題,它的難度其實在「人是什麼」這一問題的難度之上。因為「兒童是什麼」和「人是什麼」這兩個問題的詮釋者都是成人,面對「人是什麼」這個問題,成人詮釋的往往是自身的問題,但是,面對「兒童是什麼」這個問題,成人詮釋的是他者。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是,時過境遷,童年的心思在成人的心裡已經煙消雲散。日本作家有島武郎就說:「我們隨著長大,逐漸遠離了兒童的心靈。……我們明顯地不能像兒童一樣來感受和思考。」兒童研究難就難在這里。
我們之所以在一開始就直面「兒童是什麼」這一難題,是因為對兒童文學的詮釋必須從對兒童的詮釋開始。對於一般的文學來說,是不能繞開對人的研究而去研究文學的,對於兒童文學來說,就更不能先於研究兒童而去研究兒童文學。兒童研究是兒童文學研究的前提,是建立兒童文學理論大廈的基石。世界兒童文學學術發展的歷史證明,兒童研究的難度決定了兒童文學研究的難度,兒童研究的水平決定了兒童文學研究的水平。兒童文學中很多難解的問題都與兒童的難解有關。任何對兒童文學的簡單化、幼稚化的枯燥言說,原因一定可以歸結到其理論系統不是發源自豐沛的兒童研究的源頭,沒有源頭活水,怎麼能出現兒童文學理論的花園綠洲?
研究兒童,應該意識到有兩個兒童存在,一個是現實生活中的兒童,一個是成人的意識形態中的兒童,前者是客觀存在,後者是主觀意識,前者是個性化的實存,後者是普遍的假設。
『伍』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兒童文學的作用
兒童文學作品,充滿想像抄力,語言活潑生動,受到許多小學生的喜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課文也都出自一些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他們也是小學語文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兒童文學的作用,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筆者將針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簡要的分析。
『陸』 論文 淺談小學語文中童話教學 怎麼寫啊 3000字左右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反思
摘 要:童話是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以往由於沒有去全力理解兒童,忽視了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使童話教學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功利化和表演化兩種傾向.小學語文教學功利化的主要表現一是受語文工具觀的影響,將童話教學作為語文知識技能訓練的手段;二是過於強調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表演化就是不根據童話的具體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而是為形式而形式,為表演而表演.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反思
童話是一種從童年的視角出發,用兒童的語言敘述童年的生活場景(或模擬兒童生活場景) ,表達童年的特殊感受和體驗的一種兒童文學樣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敘事性及兒童性等特徵.表達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奮發向上,生氣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為其精神本質.兒童在閱讀童話時,常常會為那些鮮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動,被作品精彩離奇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對種種如夢如幻的生活場景心嚮往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盡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活躍的想像力,獲得如游戲般的快樂體驗.同時不知不覺中,在他們的內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識,形成了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會群體的必要的價值觀念,作為方式和情感模式.因此,童話深受兒童喜愛,也是小學中低年級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如第九套全國通用教科書就將童話作品主要安排在小學1~3年級,共有十幾篇.我們的語文教學雖然意識到了童話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時候由於沒有去全力理解兒童,沒有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因此,在童話教學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功利化和表演化兩種傾向.
一 內容功利化功利化的第一種表現:受語文工具觀的影響,將童話教學作為語文知識技能訓練的手段.出於對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將語文課上成政治課的反撥, 80年代以來的語文教學將工具性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突出了"雙基"的地位.教材編制也採取了以知識與能力為中心的邏輯序列,這種轉變對新時期以來的語文教育朝科學化方向發展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有較大的片面性.表現在童話教學中,就是忽視了作品的人文內涵和不同作品在語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學者按課文的類型及不同類型的功能各種方式,將課文分為"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四種類型."定篇"用以學習經典的豐厚內涵,"例文"用以學習其生動顯現的關於詩文和詩文讀寫的知識,"樣本"用以學習其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讀寫"方法","用件"則主要指"語文知識文","引起問題文"和"提供資料文"等
[ 1 ].可見,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話課文教學中都進行"語言與文字的訓練",達到"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確處理好童話教學中工具性與藝術性的關系.童話是兒童喜愛的與兒童心理為契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教學中,應以藝術性為主要內容,否則童話教學對於兒童來說只是一種被強迫的負擔.功利化的第二種表現:過於強調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話教學中,通過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訴兒童一個道理",完成道德勸誡和思想教育的使命.這種傾向觀表現在教材的選編上,也表現在課堂教學之中,如《驕傲的孔雀》告誡兒童要虛心,不要驕傲,《小貓釣魚》表達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題,《一隻小雁》告訴孩子們不能離開集體的道理,《神筆馬良》,《賣火柴的小女孩》向503收稿日期: 2009 - 12 - 15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XJK08QJJ006)作者簡介:李宣平(1969 - ) ,男,湖南茶陵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兒童揭露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這種重教化的童話教學忽視了童話的特點,忽略了兒童的精神活動和獨特的文化,它是從成人世界的現實原則出發的結果.它將兒童視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無能力,尚沒長大的人.將兒童時代設定為一個准備時期,"准備成為未來的行為者".事實上,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兒童文化是審美的,感覺的,移情的,熱情的,成人文化則更多的是科學的,理性的,冷靜的;兒童文化中充滿了想像和創造,成人文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復".《小貓釣魚》中的小貓(代表年幼的兒童)在美麗如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里,與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戲,而不是"專心致志"地釣魚(代表工作) ,這正是小貓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兒童文化的一個表現,我們為什麼非得要求它像貓媽媽一樣抵禦外在的"誘惑",而去從事"釣魚"這類成人世界中嚴肅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貓釣魚》進入語文課本,以及批評"三心二意"教學主題的確立正是成人文化中心意識的表現.這種成人文化中心意識是傳統價值觀念影響的結果.在我國封建社會以君權,父權,夫權為中心的傳統文化中,是非常輕視,漠視,甚至無視兒童的存在的.因此,盡管幾千來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被譽為"詩的國度","散文大國",但真正意義上的童話作品少之又少.雖然"五四"以後,隨著西方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東漸,人的價值,兒童的價值開始被發現與確立,作家開始關注兒童,創作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有些兒童文學作品被選入到小學語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站在成人的立場進行訓育,而沒有真正深入到兒童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興趣與需要.童話教學道德教化也是對我國"文以載道"文藝理論無意識繼承的結果.在古代,文學創作和學校教育都非常強調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對《詩經》的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毛詩序》也說:"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漢代要求文學創作"發乎情,止乎禮義".到宋代的程朱理學更是將道推到至高的地位,認為"文皆從道中流出"(朱熹《朱子語類》) .清代桐城派始祖方苞認為,文章要闡明"義理".古代小學的教材,如《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的內容也是以道德勸誡為主.這種"重道"的傳統通過幾千年的承襲還成為我們民族的心理積淀,一直影響到現在.因此,在創作童話作品,對童話作品選編和進行童話教學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由於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太急於對作品的教育意義進行提取,兒童文學課就很容易變成德育課,異化了語文課程的目標與功能.事實上,童話作為一種文學樣式,與其他文學作品一樣,不只是具有教育功能, 它還具有認識功能與審美功能
[ 2 ].所謂認識功能,就是通過閱讀童話作品,可以學到自然和社會知識,如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如果著眼於知識教學,可以教給學生關於青蛙的生長過程知識,即由卵子到蝌蚪再到青蛙的成長階段.但這也並不是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而是常識課程的任務.因此,認識功能與教育功能一樣,只能是兒童文學教育的次要功能.我們在兒童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多地關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審美功能.通過兒童文學教學,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二 形式表演化童話作品一般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許多教師在教授童話作品時,喜歡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表演.實踐證明,如果使用恰當,這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有助於他們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語文課程標准》所倡導的理念,《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 3 ]將童話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種語文實踐活動,它能有效地彌補課文內容,向課外拓展和延伸,是課文內容的補充,也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濫用表演的現象,他們只追求表面的熱鬧與好看,特別是在一些公開課中,表演只是做給旁人觀看的.在還沒有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的情況下,就急於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許多學生參加,學生加入自己的想像,表演得熱熱鬧鬧;還有的教學中,讓每個學習小組輪番上台表演,語文課上成了表演課.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學生讀了一遍課文之後,教師讓學生記住台詞,思考小動物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並加入自己的想像練習表演,然後組織學生表演,讓學生扮演小蝌蚪,鴨媽媽,小鴨子,青蛙,大魚,大烏龜,大白鵝.表演化還有一種表現:一些教師將童話作品製成多媒體課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聲,光,色,形樣樣精美,頗為熱鬧與好看,但整個課堂缺乏一種內在的審美精神,缺乏與學生深度的心靈交流,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童話教學中,應根據童話作品的具體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不能為形式而形式,為表演而表演.
參考文獻:
[ 1 ] 王榮生. 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 2 ] 吳中傑. 文藝學導論[M ].小學語文教學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
[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 Z].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淺談小學語文中段的童話教學 麥斜鎮中心小學 習莉莉 童話作為一種文字淺顯的兒童文學體裁, 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 文學形式, 簡單的故事中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哲理, 告訴孩子們真、 善、 美的道理, 教會他們如何去愛與寬容, 帶給孩子們無盡的想像與啟迪。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它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 在如今提倡教改新理念的大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好好地利用這些資 源,促進語文教學。 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和自身具體情況提出一些童話教學 的策略,主要從教學方法、反饋與評價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這 幾方面展開,粗略談談自己對於中段童話類文章教學的點滴看法。 一、 教學方法 1、 氛圍渲染,激發興趣 孔子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心理學 家認為,興趣直接構成學生的學習動機的主要成分。要想讓學生 有閱讀童話類文章的慾望, 必須激發學生閱讀童話類文章的興趣, 挖掘他們深藏於內在的無限潛能。一篇好的童話類文章就是一個 精彩紛呈的故事,在教師先示範朗讀這些故事時,就應該欲擒故 縱,吊足學生的好奇心。 2、 朗讀領悟,感受美好 童話類文章教學時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教法,而朗讀就是其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童話語言優美自然、活潑明快,詞語簡單 1 重復,象聲詞多,非常適於朗讀,而在不同的年段,童話類文章 的朗讀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中段學生的朗讀,要帶著問題思考, 讀出文章中蘊含的道理和含義,通過一些關鍵詞語體會作者的感 情,學習感悟的基本方法,學會理性思考。 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朗讀形式,如分角色朗讀、自由讀、個 別讀等,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語感等方面的培 養也是極有好處的。比如,現在四年級上冊教材,我剛剛上完第 三單元的四篇童話類文章,在學習《去年的樹》一課時,要求學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分別讀出小鳥、大樹、樹根、門先 生、小女孩等角色的恰當語氣,讓大家都參與進來,給大家提供 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讀中品味童話的語言,感知文章 整體,受到情感的熏陶。 「文章不是無情物」 ,教師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 ,撥 動學生內心深處的那根「琴弦」 ,讓學生深入到角色內心,帶著情 感朗讀,讓美的氣息滲透到教室的每個角落。 3、 情境體驗,再現神奇 葉聖陶先生說過: 「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 揣摩,而是應當把生活經驗聯繫到語言文字上去。《語文課程標 」 准》中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 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可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於 學生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反應和個體差異性, 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 , 2 和獨特見解,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經過巧妙的設計,個性化的 解讀文本,引領孩子們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孩子們將驚奇、激 動等不同情感融入到對文本的理解和個性閱讀中,讓孩子們到課 文中走個來回,輕松走進童話類文章人物的內心深處。 童話教學的內容十分吸引學生,深受他們的喜愛,但是我們 並不能把它當做講解故事那麼簡單,還需要讓學生明白看似簡單 的故事背後隱藏的含義。 文本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教師應該恰到好處的引領孩 子們體驗角色。讓孩子們帶著生活走進童話,帶著童話賦予我們 的新知重新踏入生活。 4、 現實對比,體會虛實 幻想、虛構,這是童話類文章最基本的特點,童話類文章故 事的基礎就是想像,想像是童話的翅膀。英國作家布瑞南說道: 「想像意味著讓腦中的小鳥飛出樊籠,然後看著它翩然入雲。 中 」 段學生的思維初步發展, 因此需要教師引導他們認識幻想與真實、 虛構與現實的關系,引導學生分辨其中的真實部分與虛構部分。 5、 角色表演,情景再現 童話教學的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要想讓課堂 更真實,更富有趣味性,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兒童的表演欲十 分強烈,而童話表演就是他們非常喜愛的一個表演方式,中段的 學生自控力比低段稍強些,教師更容易掌控課堂,不容易出現課 3 堂上亂成一鍋粥的局面。而學生通過表演,能更主動地理解文章, 把握形象,並且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了生動的語言練習,促進學 生心理素質、社交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只要能把握住度,這就 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比如我在上《巨人的花園》這一課時,有這樣一個教學片斷, 剛旅行歸來的巨人和被小男孩點撥後的巨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在課文中,巨人的一些語言是具有鮮明特色的,我就讓一些學 生來表演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再加上誇張的臉部表情和肢體 動作,讓孩子們更深刻地認識了這「兩位」巨人。 6、 積極訓練,創編內容 學習了這么多童話類文章, 孩子們都有自己創編新童話的 慾望,中段學生已經開始初步練習寫作文了,也學會了一些簡 單的寫作技巧,而且他們對童話有興趣,這樣就更有寫作的熱 情了。並且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文章的邏輯感也更 強,加上這段時期是想像力最活躍的時期,教師們可以善於利 用這一點,讓他們自由發揮,插上想像的翅膀,盡情地在童話 世界裡飛翔。比如我班上一名男生自己創作的童話,小鹿就說 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美麗的鹿角差點讓自己送命,而醜陋 的鹿腳卻救了自己一命。 」 二、 反饋與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及其結果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其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每一位學生都 4 有其獨特的一面,在童話類文章的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反饋,善 於發現並肯定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採取靈活的評價方式。這樣 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對童話產生興趣,進而對語文和其 他學科都產生興趣,今後能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促進 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三、 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當然,在童話類文章的教學中,我們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 在現實教學中,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不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 個體;有些教學形式並沒有發揮到真正的作用;教學方法單一等等。 童話類文章,作為一種在兒童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與兒童的 心理特點、創造想像力密切相關的兒童文學體裁,是小學階段一個比 較重要的方面,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價值。並且,童話宣揚 的真善美的思想,在學生人格養成方面具有非凡的重要性。因此,這 類文章理應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 在此,我只是簡單說說我對小學中段童話類文章教學的一些體 會。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1、王全根、趙靜 《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學》[M]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6.297/360 2、方衛平、王昆建《兒童文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3/128 2010.10.16 5 6
『柒』 兒童文學如何走進中小學語文教學
聖才電子書來為您分析分析:
兒童文學進入課程的理論基礎從三個方面來概述:
(一)課程理論的根據:經驗本位的課程觀
經驗本位課程觀的開創者是杜威,「教育應該被認為是經驗的繼續改造,教育的過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兒童(未成熟的,尚未發展的人)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兒童的經驗世界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改造的對象,經驗改造這一過程本身就是教育目的,教育必須與兒童的經驗世界相連接,否則教育所提供的內容就只能是「空洞或純粹的符號」。「指導並不是從外部強加的,指導就是生活過程解放出來,使它最充分地實現自己。」
(二)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根據:圖式理論
按照圖式理論,所有的知識都組成一定的單元,這些單元就是圖式。圖式的活動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圖式說白了就是經驗。兒童在閱讀文本時的理解能力,與他們所具有的經驗密切相關。經驗積累越豐富,閱讀能力就越強。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兒童更習慣於運用他們過去積累的、已經形成某種圖式的、自己的經驗,而不善於利用文本提供的一些有用的信息進行推理。
(三)文學理論的根據:接受美學
「作品的意義只有在閱讀過程中才能產生,它是作品和讀者相互作用的產物,而不是隱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闡釋學去發現的神秘之物。」由此產生的概念有:A期待視野:也就是經驗本位論中的經驗,圖式理論中的圖式。對於這個先在的文化的心理結構,康德稱為先驗主體,皮亞傑稱為主體的心理圖式,巴赫金稱為統覺背景,伊瑟爾稱為主體的期待視野。說法不同,都強調主體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帶著其全部經驗、文化、興趣理想形成的心理模式參與文學欣賞。B召喚結構:文學提供一個框架,這一框架保證了大多讀者可以對文本產生一些基本的共識,在這個框架之中,還有很多空白,這些空白召喚讀者去填補它——運用讀者的「期待視野」,伊瑟爾把這個框架稱為「召喚結構」。當文本的召喚結構和讀者的期待視野融合,讀者才能夠真正理解和接受作品。
三個理論分別從課程論、認知心理學、文學理論的角度提出兒童文學進入課程的三個理論根據。三個理論都說明了兒童文學進入課程的必要性,同時強調了兒童作為主體的參與性。由此導入的「文學課程設計的目標模式和價值取向」也是一脈相承了。《鏡與燈》中提出任何作品都離不開四個要素:文本、作家、社會、讀者,並以文本為中心形成四組關系,而所有文學研究模式都存在於這四個要素以及它們的關系之中。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國文學研究者帕維斯提出的文學教育的三種深層結構:
1.模仿結構,其體現的是知識取向,其所謂的學習主要就是記憶和模仿。
2.分析結構,其體現的是能力傾向,其重點是使學生熟練掌握對作品作比較、分析和反應的技能。
3.衍生結構,它強調的是學生和文學作品之間產生交流,並且更關注這一交流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和自身經驗的發展。
衍生結構課程,在對待通過閱讀而達到個體發展的目的與達到發展其評論技能之間,更重視前者。在課堂上,衍生結構常常採取無固定結構的探究形式,注重學生對作品的體驗。但探究本身沒有預定的結果,因為引導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比引導學生達到教師確定的目的更有價值。由此我們不能發現衍生結構的目標模式是以兒童文學為資源的中小學文學教育的基本目標模式。
三、 兒童文學的主要文體及教學
在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除少數的古詩和常識性課文以外,其餘都是兒童文學作品。其主要樣式有詩歌、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散文、兒童小說、科學文藝等。其中詩歌教學作者強調三點:首先,反復吟誦,初步感知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其次,運用想像與聯想,再造兒童詩的意境。詩歌的語言凝練而跳躍,經常留下一些「斷裂」或「空白」,需要通過讀者想像與聯想去銜接和填充,才能再現出隱藏在詩行背後的美妙意境。再次,細細品味詩人寄寓的情思。寓言教學作者強調在教學中最忌於急於揭示寓意,應該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寓體形象的基礎上理解題意,並概括題意。優秀的教師總是設法用形象的手段,加以教師繪聲繪色的描繪,並且通過學生扮演角色把學生帶入寓言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去。
『捌』 無論是觀念改變,還是方法創新方面
在本次項目結項評審會上,該項目負責人,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朱自強教授重點介紹了項目主體成果《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這部著作的研究基礎、研究方法、主要內容及其學術創新之處。朱自強教授在這部研究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方法的著作中,劃分理念的研究和具體方法的制定兩大板塊,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全書形成了嚴謹、清晰的整體性框架,閱讀理論與教學法互為支持,相互印證。在理念上,從小學語文教學的「語文觀、學生觀、教師觀」、兒童文學的語文教育價值、兒童文學閱讀教育的六大原則及兒童文學分級閱讀的五個規律等方面進行梳理和闡述。在兒童文學教學方法的實踐歸納上,根據理論的引導,總結出十八種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這些教學法的闡述都重視結合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課例,將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法落到具體可感的實處,讓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容易體會和操作。對於這一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接地氣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項目評審專家們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項突破性的創新成果,不僅將對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教學產生實際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其在反思「工具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建構論」的語文觀等觀念,還將對整個語文教育的觀念變革起到推動作用。評審專家一致同意項目結題通過。
『玖』 兒童文學如何成為小學語文教育的資源,並作用於小學語文教學
兒童文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資源,並做運用於小學語文教學。是因為兒童與文學更適合這一階段的孩子們。能夠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拾』 教師對學前兒童文學的教學方法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1:培養性格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挫折和失敗。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正確引導孩子對待挫折與失敗,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適當地給孩子鼓勵與贊揚,讓孩子的心裡充滿陽光。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2:培養興趣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注意孩子的愛好。不要以為玩樂就不能學習,落後於其他的孩子。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余愛好廣泛,接觸的東西多了,自然就能夠學到很多書上都學不到的東西。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3:問問題
一定要經常和你的學齡前兒童交流。小孩子對回答問題並不陌生,但是你要確保你是在問一些貼近他們活動和生活的問題。
例如,請孩子描述一下他的繪畫和創作。
當他在讀書或看電視時,問他們一些問題,例如:
你覺得這個角色為什麼會這樣?
你覺得這個角色是什麼感覺?
在那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你怎麼想?
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確保你在和你的孩子進行談話時是輕松的,不要讓他們覺得你是在等待一個正確答案。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4:建立起數學的概念
教你的孩子數學就像教1+1=2一樣簡單。和孩子一起超越鉛筆和紙,讓數學成為一種對你和他來說都有趣的學習體驗。
你可以在室外探索中為孩子建立起數學概念做准備。如大和小、多或少;談論空間關系,如近和遠,在前面或後面;談論形狀、圖案和顏色等。還可以讓孩子在公園里尋找圓形或藍色的物體,對對象進行分類,比如昆蟲都有什麼共同點?
也可以在家使用隨處可見的小道具,例如軟餅干就是是極好的教學工具。你可以讓孩子用餅干學會數數,還可以用來教學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