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垃圾去哪了教學反思

幼兒園垃圾去哪了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05 11:35:53

㈠ 幼兒園大班社會垃圾去哪兒了說課稿

原題目是社會《垃圾哪裡去了》。我園正在開展環保教育活動,有一次和孩子們一起撿垃圾時,大一班的劉佳怡問道:「老師,我們每天撿到的垃圾都到哪兒去了啊,會不會變成一座山啊?」從孩子的這一好奇發問,我們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將教材中的教案《垃圾哪裡去了》的活動過程進行了一些調整,通過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孩子討論先行,並結合圖片引導,充分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更好的激發幼兒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了解垃圾的來源與去向,了解人們可以通過很多辦法將垃圾進行處理,進而利用資源,美化環境,保護地球,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從而培養孩子關注生活,關注環境,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的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並知道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方法進行處理或再次利用。
2、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做保護環境的小使者。 活動准備:1、有關垃圾處理知識的調查表2、幼兒有一定的垃圾處理的經驗3、幻燈片 4、垃圾分類回收箱、各種垃圾圖片活動過程:一、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進而引導幼兒關心保護我們的環境
3、提問:這些垃圾都送去了哪裡?會不會變成一座大山?最後把地球都蓋滿了?幼兒討論。
4、出示圖片四垃圾清運到垃圾場,撿垃圾。
5、提問:有用的垃圾哪裡去了?沒用的垃圾哪裡去了?幼兒討論。
6、出示垃圾焚燒——製成磚頭,垃圾加工———製成再利用的物品圖片,以及垃圾的手工作品 三、鼓勵幼兒日常養成良好的習慣,能按類處理垃圾。 1、出示垃圾分類箱,進行垃圾小分類。 (1)認識垃圾箱上的標志,電池回收箱,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 (2)進行垃圾分類。

㈡ 幼兒園大班科學(垃圾分類我最行)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與生活的關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嘗試給垃圾分類。 3.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分類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類、比較的能力,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能。 活動准備1.經驗准備:已做過垃圾填埋和廢電池養花實驗2.物質准備:做紙漿工具、實物垃圾和三個垃圾...桶、錄像機、紙和水彩筆活動過程實錄一、引出課題提問:什麼是垃圾?環衛工人為什麼要每天清掃垃圾呢?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該怎樣處理呢?為什麼?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1.認識有機垃圾 ①提問:菜葉等垃圾腐爛後會有什麼用? (學習詞:有機垃圾)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㈢ 幼兒園綜合教案:垃圾扔哪裡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是提供給讀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資料,如所在學校的情況、個人的工作背景、事件發生的起因等。
2.主題
每篇案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這個案例要說明的某個問題,是反映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還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3.細節
有了主題,就要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景,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揭示這些,能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這個環節中,要講明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可以和事實材料交織在一起。這是整個案例的主體,要詳盡地描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以及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也可以涉及問題初步解決成效的描述。
4.結果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㈣ 垃圾哪裡去了(大班.社會)

垃圾哪裡去了 孫建霞(袁巷中心幼兒園)活動分析:本內容選自綜合活動大班教材130頁,原題目是社會《垃圾哪裡去了》。我園正在開展環保教育活動,有一次和孩子們一起撿垃圾時,大一班的劉佳怡問道:「老師,我們每天撿到的垃圾都到哪兒去了啊,會不會變成一座山啊?」從孩子的這一好奇發問,我們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將教材中的教案《垃圾哪裡去了》的活動過程進行了一些調整,通過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孩子討論先行,並結合圖片引導,充分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更好的激發幼兒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了解垃圾的來源與去向,了解人們可以通過很多辦法將垃圾進行處理,進而利用資源,美化環境,保護地球,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從而培養孩子關注生活,關注環境,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的習慣。 活動目標:1、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並知道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方法進行處理或再次利用。 2、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做保護環境的小使者。 活動准備:1、有關垃圾處理知識的調查表2、幼兒有一定的垃圾處理的經驗3、幻燈片 4、垃圾分類回收箱、各種垃圾圖片活動過程:一、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進而引導幼兒關心保護我們的環境 3、提問:這些垃圾都送去了哪裡?會不會變成一座大山?最後把地球都蓋滿了?幼兒討論。 4、出示圖片四垃圾清運到垃圾場,撿垃圾。 5、提問:有用的垃圾哪裡去了?沒用的垃圾哪裡去了?幼兒討論。 6、出示垃圾焚燒——製成磚頭,垃圾加工———製成再利用的物品圖片,以及垃圾的手工作品 三、鼓勵幼兒日常養成良好的習慣,能按類處理垃圾。 1、出示垃圾分類箱,進行垃圾小分類。 (1)認識垃圾箱上的標志,電池回收箱,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 (2)進行垃圾分類。

㈤ 科學活動《垃圾哪兒去了》課後反思

科學活動《垃圾哪兒去了》主要是讓孩子了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方法處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從而使得幼兒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先出示了一張堆滿垃圾的課件圖片,請幼兒看一看,說說這些是什麼?討論垃圾的含義。使幼兒知道沒有用的,准備扔掉的東西,我們叫做垃圾。再請幼兒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上除了垃圾還有什麼?圖片上的人在做什麼動作,為什麼他要這樣做?從而使幼兒知道垃圾會引來蒼蠅等蟲子,會散發臭味,產生細菌和病菌,污染環境,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
第二環節中,我請幼兒想一想,說說垃圾是從哪裡來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一個孩子的經驗能夠引起其他孩子對相關經驗的回憶、聯想甚至推論,所以當第一個孩子說了在幼兒園發現的某樣垃圾後,幼兒的思維便總是停留在幼兒園的生活:我們做手工剪下來有垃圾;吃完蘋果後有垃圾;喝完牛奶的袋子也是垃圾、擦過鼻涕的餐巾紙也是垃圾等。後來經過老師的引導,幼兒的思維有所發散:媽媽切菜有垃圾;吃完東西的袋子、皮是垃圾;家裡用破的東西是垃圾;爸爸吸煙的煙蒂是垃圾等,回答問題的氣氛越來越踴躍。討論結束後,我也展示了一些圖片,如工廠里的垃圾、飯店裡的垃圾、菜場里的垃圾、超市裡的垃圾等等,又拓展了幼兒的經驗,使他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垃圾。
活動的第三環節中,為垃圾分類是本活動的重點。我先出示了一張漫畫《垃圾山》,請孩子們觀看說說自己的感受,並提問:每天都會有很多的垃圾,如果不處理的話,就會象圖片上的一樣,破壞壞境,有害我們身體健康。你知道我們人類有什麼好辦法來處理這些垃圾嗎?大部分的孩子都說用火燒掉。我告訴幼兒:有的垃圾是可以焚燒的,但有的垃圾焚燒後會發出有害的氣體。因此科學家們根據垃圾的不同,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除了焚燒之外,還有填埋和再回收利用。同時,我出示了三種垃圾分類的標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標志、有害垃圾的標志。在確定選擇標志的時候,我上網查詢了相關的資料,發現到垃圾回收的標志其實有很多種,而且有的還分得比較細,比如不可回收的垃圾還可以分為廚房垃圾和生活垃圾或其它垃圾等;還有固體垃圾、液體垃圾、有害垃圾等等。而作為幼兒園的孩子,需要掌握的是一些粗淺的知識,樹立他們初步的環保意識,如果分得太多太細,反而不利於他們掌握,所以我選擇了這三種標志。另外,科學活動枯燥乏味,幼兒常常保持不了多長的興趣。因此,在幼兒認識理解後,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垃圾的圖片,請他們想一想,給這些垃圾分類。讓活動從觀看課件圖片過渡到實際操作,由靜至動,既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滿足了孩子們愛動手操作的特徵。在第一次分類投放垃圾時,有的幼兒對垃圾的材質還不是很清楚,如塑料、鐵質的垃圾,可以分辨簡單的紙類垃圾;有的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能較好的分類。所以當幼兒分好後,我邀請個別孩子介紹了自己的方法,再大家討論是否正確,對有爭議的問題,老師給與正確的解釋,然後再讓他們把垃圾重新分類。幼兒經過了兩次的垃圾分類,不但獲得了垃圾分類的方法,同時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體現了在探索中學習,教、學、做的統一的教育觀念。

㈥ 廢物,再見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活動在孩子們愉快的游戲中結束,從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們是專玩得開屬心,學的快樂的,本次活動是圍繞合作這個概念而開展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縱觀整個活動,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松活波的,從活動效果來看,預設的教學內容是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的,活動通過幾個亮點有效促成預設目標的達成。

㈦ 幼兒園大班《吃進去的東西哪兒去了》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1、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人為什麼需要吃很多的東西嗎?」小結:身體需要各種營養,小朋友需要長高長胖長大等都需要足夠的營養。每天吃的東西中富含有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為了保證身體吸收各種營養,小朋友們要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並注意少吃零食。 2、 幼兒在桌上的小碗中任選一種食物品嘗。談話內容:你剛才吃了什麼?吃下去的東西到哪裡去了呢? 3、 教師出示掛圖「人體消化器官」,介紹消化系統各器官的名稱,並在自己身上指出相應的位置。 口腔:食物到嘴裡,經過牙齒咬碎,同時舌頭幫助攪拌,跟嘴裡的唾液混合在一起讓東西變軟、變碎,然後咽下去。 食道:東西從嘴裡咽下去,就到了細細長長的一個管道里,這就是食道。 胃:食道下面連接著胃,胃就像一個大口袋,每天都在不停地蠕動;同時產生一種叫胃液的東西,把吃下去的食物變成了像麵糊一樣的東西。 小腸:胃裡的東西變成麵糊樣的東西後,被慢慢地送入和胃相連的小腸。小腸曲曲彎彎的,每天也在不停地蠕動,它也能產生一種液體將送來的東西進行攪拌。那些軟糊糊的東西裡面有很多的營養,小腸就能把這些營養迅速吸收並送到身體的各個地方,這些營養能幫助小朋友長大、長高、長壯。 十二指腸:食糜經過十二指腸的機械與化學消化作用後,營養物質都在小腸被吸收入機體,留下的殘渣和水分送至大腸。 大腸:剩下的不能消化的廢物,被送到了大腸,然後從肛門排出來。 闌尾:吸收腸道內的抗原並對其作出反應。 直腸:儲存糞便、引發便意及排泄糞便。 4、 師幼談話,內容:消化器官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 a、愛護牙齒,養成漱口、刷牙的好習慣。 b、保護胃:要按時吃飯,細嚼慢咽,不能吃得過多或挑食,少吃零食,吃飽後不能馬上做劇烈運動,飯前便後要洗手。引導幼兒使用正確的方式用餐。 5、幼兒懂得了消化的作用,知道了要怎樣進食、用餐。在輕音樂中安靜地進食,結束活動。

㈧ 幼兒園小班社會《媽媽哪去了》教學反思

爸爸去哪兒

㈨ 幼兒園大班教案 山坡哪兒去了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近年來,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出現了很多惡劣天氣現象。為了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引導他們回歸生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保衛家園。《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本語言活動意在讓幼兒大膽猜測對話,知道山坡不見的真正原因,體會小熊的心情變化,從而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山坡不見的真正原因。 2、通過對比、討論、猜測對話,嘗試用清楚、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3、體會小熊的心情變化,知道要保護身邊的自然環境,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ppt課件,(小熊,老槐樹、小草、大鳥、小魚)圖片活動重、難點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山坡不見的真正原因。 難點:體會小熊的心情變化,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過程一、圖片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播放小熊畫面)今天小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它是誰? 2、想知道這只可愛的小熊住在什麼地方嗎?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一)觀看課件,欣賞門前景色。 小熊住在什麼地方?請你用一句話"有什麼…有什麼…還有什麼"來說說看?你能加上好聽的詞語嗎?(有什麼樣的樹?有什麼樣的花?)小結:小熊住在這么美的地方,而且這里的一景一物都與它成為了好朋友。你覺得它的心情會怎樣? (二)傾聽錄音,進行景色對比。 可是,前不久美麗的山坡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小熊旅行回來看到了什麼?原來小熊家門前是什麼樣子的? 2、你覺得可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果是你的家園被摧毀,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會怎麼辦? (三)猜測對話,理解故事內容。 1、猜測老槐樹、小草的回答,了解樹和草對保護泥土的作用。 教師:美麗的山坡不見了,小熊真著急,它急忙去詢問它的朋友。小熊很有禮貌的問:槐樹爺爺,是不是您把美麗的山坡趕走的?提問: ①小熊是怎麼問老槐樹的? ②你覺得山坡是老槐樹趕走的嗎?為什麼? 聽完錄音小結:原來大樹的根可以把泥土牢牢的抓住。 教師:小熊低下頭有禮貌的去問地上的幾根小草:小草弟弟,是不是你把美麗的山坡藏起來了?提問: ①小熊是怎麼問小草的? ②你覺得小草會怎麼回答呢?(兩兩討論)聽完錄音小結:原來小草們可以保護泥土不被水沖走。 2、分析、討論小熊和大鳥、小魚的對話,體會小熊的心情。(幼兒閱讀畫冊)教師:小熊又去問了它的動物朋友。請小朋友看看小熊問了誰?根據圖示想一想他的動物朋友會怎麼回答。提問: ①第一幅圖你覺得小熊會怎麼問的?它又會告訴了小熊什麼呢? 聽完錄音提問: ①大鳥姐姐在空中幹嘛?盤旋是什麼意思?(一起來學一學)。大鳥姐姐為什麼要搬家,誰能用"因為…所以…"完整的說? ②你覺得樹被砍光了除了鳥類朋友沒有家還會有那些危害呢?小結:樹木可以為我們擋風遮雨,保護泥土。 教師: ①第二幅圖你覺得小熊會怎麼問的?小魚妹妹會怎麼回答? 聽完錄音提問: ①小魚妹妹為什麼也要搬家?河水為什麼會變渾? 3、小熊聽完大家的話,它的心情變得怎樣?小熊最後說了什麼?你知道嗎?美麗的山坡不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三、完整欣賞,體會心情變化。 教師:讓我們完整欣賞一遍故事,體會小熊的心情變化。提問:小熊的心情有哪些變化? 小結:原本開心快樂的小熊,變得傷心難過了,這一切都是我們人類造成的。 四、集體討論,培養環保意識。 1、環境對動植物朋友非常重要,那對我們人類呢?小朋友你覺得我們周圍的環境怎麼樣?如果沒有那些花草樹木會怎樣? 2、那我們平時應該如何保護它們? 總結:希望每個小朋友能當環保小衛士,不亂扔垃圾,不採摘花朵,不踐踏草坪,共同保衛我們的家園。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垃圾去哪了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