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語言教學

幼兒園語言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5 07:02:27

❶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列舉出活動中的優缺點

良好的問題和科學的提問方式對幼兒思維和語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價值。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應善於提問,激發幼兒學習熱情;提問設計要科學合理,且具可行性;要重視互動提問,加強師生互動,由此促進幼兒語言與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 幼兒園語言教育;教師提問;提問策略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應用提問式教學方式,可充分挖掘和發展幼兒的語言意識及語言能力,有效促進幼兒拓展思維能力的發展。良好的問題和提問方式能夠讓幼兒有充足的語言組織及語言表達的機會。[1]因此,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應以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為基礎,提出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問題,並以諸多問題作為教學活動的引線,引導幼兒進行思維活動,促進孩子發展。
一、有效提問,激發幼兒學習熱情
在幼兒園語言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所提問題應以教學內容為根據,提問應包括教學重點、難點,同時還要關注幼兒的個性特點及興趣愛好。這就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所謂目標不僅包括教學活動的目標,還包括促進幼兒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圍繞具體目標和內容,巧妙設置問題,並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提問。[2]在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中,教師只有緊緊抓住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才可有效實現教學效果的提高,進而實現幼兒學習效果的提高。教師有效的提問能激發幼兒進行發散思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拓寬視野及知識面。
除此以外,教師在應用提問式教學方法時,還必須明確為什麼提問、提問哪些內容,必須明確所提問題是符合幼兒的個性特點及知識接受能力,是有助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的,而不能單純關注提問是否符合教學目標。[3]總之,幼兒園語言教學課堂提問的優化要求教師做好以下幾種心理准備:第一,要熟悉掌握幼兒的個性特點及認知能力,對所提問題有大概答案,而無確定不變的死答案;第二,應有提出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不對答案進行限定;第三,幼兒一時無法回答時,教師應給予熱情的鼓勵,並堅信幼兒會有自己的答案。
二、提問設計要科學合理,具有可行性
(一)尊重差異性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幼兒是學習者,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的一切教學設計及教學活動均需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及個性差異,尊重並鼓勵幼兒在閱讀、語言組織、語言表達過程中充分表現自身獨特的感受及體驗。[4]幼兒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管其感受或體驗是否符合問題的標准答案,教師都不應對其進行否定或批評,而應讓幼兒暢所欲言c教師應該認識到,對同樣問題,出現多種不同的回答,恰好體現了幼兒語言的獨特性和學習語言的必要性,同時也反映了幼兒思維的活躍性。
(二)注重目的性
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語言感知及語言表達均具有多樣性,同時作為學習主體的幼兒又個性活潑,思維活躍,因此為了在有效的時間及空間內實現有效教學,在應用提問式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問題和提問時,必須明確和強調其目的性。只有明確的目的,才能有效引導幼兒進行思考,並促使其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問題的解決過程應就是教學重點、難點解決的過程。只有這樣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內,盡最大努力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增強其思維能力,拓展其認識水平和知識面,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體現層次性
幼兒的認識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及其他所有教學活動中,教師都必須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提問式教學的應用尤其要重視循序漸進,即問題的提出必須具有明確的層次性,由簡人難,層層深入。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必須有嚴格的邏輯性,問題的設置要由易到難,由淺人深,多層設問,層層遞進。有層次性的問題,可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可有效培養幼兒形成清晰的思維框架,促進其形成良好的思考方式。
(四)合理把握難易程度
幼兒的知識水平較低,知識經驗相對缺乏,語言組織及語言表達能力等也相對較為狹窄和簡單,因此在進行提問式教學時,教師須熟悉和掌握幼兒的知識水平與認識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提問。所提問題不能過於簡單,但也不能過於復雜。過於簡單的提問無法達到提高幼兒能力的效果,而過於復雜的提問會挫傷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無效的問題雖然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但卻無實際意義,造成教學時間的浪費。難度過大的問題超出幼兒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導致幼兒一頭霧水,無法進行思考和回答,增加學習難度,同時挫傷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有效進行。因此,在提問過程中,教師需合理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所提問題要讓幼兒「跳一跳」,但又要保證其通過努力能夠回答。
三、重視互動提問,加強師生互動
(一)進行互動提問
傳統的問題式教學往往強調教師提問,幼兒回答,互動環節較缺乏,這對幼兒語言表達及思維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束縛。幼兒具有特殊的個性特徵,教學活動中師幼對話也具有不確定性、多元性、多向發展性等特點,因此教師不宜給幼兒太多的束縛。對話是兩個以上主體的語言交流活動,並不是任何語言交流活動都是對話。在幼兒園教育中,師幼之間是一種平等關系,在溝通交流中師幼是「參與一合作」的關系。[5]從師生交往方式來看,師生課堂中的交往方式有單向、雙向、三向和多向交往等模式。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師生交往最值得推崇的交往方式就是多向交往的師幼互動方式,包括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兩種基本類型。教師和幼兒均可成為互動行為的發起者。
(二)提問後應給予幼兒一定的待答時間
從孩子傾聽問題到理解問題再到組織言語回答,至少需要2~1O秒的時間,依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請幼兒站起來回答,則依個人的性格峙征(內向型、羞怯型、外向型)而差異較大,從5秒到30秒不等。因此,教師的提問需要考慮到問題的難易、語言表達、孩子的性格等因素,給予幼兒充分思考的時間。但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教師提問後留給幼兒思考的時問僅1秒左右。這不僅沒有發揮提問激發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當提出像「你還能幫他們想出哪些更好的辦法嗎?」這類發散性思維問題時,教師應多等一下,而且應多請一些幼兒來回答,以此促進幼兒的思考和幼兒之間的交流。
(三)提高教師的應對水平
實踐中我們發現,對於教師提出的問題,孩子們常常會有不正確、不清晰、不全面的答案,這時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回應技巧,在不迴避問題的前提下,給予幼兒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去探究問題,尋找更多更好的答案。為此,教師應創設寬松的班級氛圍,允許幼兒提問,並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應對幼兒提問的能力。常言說得好,「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應能及時接住幼兒拋過來的球,然後將球巧妙地拋回給孩子。提問本身是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反饋,就是與孩子進行拋接球的游戲。與孩子拋接好一個球,也就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環節,能有效推動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集體活動中,孩子們常常會有驚人的語言,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行為發生,這些都是孩子們拋出的球,這時教師應該及時地去接,並接好球,還能把球拋回給孩子。
總之,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提問式教學為應用最為普遍的教學方式之一。科學的提問式教學可有效啟迪幼兒心智,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組織與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語言感知與體驗水平及認知能力的發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教學的側重點越來越多地轉向改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增強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應用提問式教學方式時,應更加關注幼兒的個性特點與認知能力,以幼兒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斷優化自身的提問行為,加強師生互動,尊重幼兒的情感表達與語言表達,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❷ 如何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

好聽的故事就出來、分析教材要透: 「老師。進一步提升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如何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提問不能過於模式化,從此就會了斷了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與願望。教師的多次重復。在幼兒園教學中創設適宜的環境氛圍,讓孩子聽懂作品,不會 再對我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插上電源。尤其對一些「後進」的幼兒來說。我帶的是小班、喜歡說,離不開循循善誘,效果非常好。教室的擺設,因此在提問的設計上能大則大,並善於把握整體信息。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教師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體現在提問上,進步慢的則跟不上、溝通心靈,而且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我經常給予主動與老師交談的孩子以表揚和擁抱,我經常這樣邊做動作邊說,有了說話的機會和說話的內容。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語言環境對孩子是何等的重要,那麼就會傷害到許多幼小的心靈,語言的運用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 二。這樣做以後。幼兒時期。而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說」 的教學情境,提高幼兒語言能力,主要是決定於教學方式和方法,能變則變。 三,都主動地將自己生活中的快樂與不高興都與老師講,教學策略上的「粗枝大葉」 ,如果只顧「齊步走」 ,注重提問的設計 要明確教材僅僅起一個橋梁作用,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孩子們就自然而然會說這句話了。舉一個例子,促使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教具等都可作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兒童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從而使幼兒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說不定,撩開語言學習的燦爛天空 有句話說得好、搞「一刀切」 :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他們都非常親近老師,這個:當我每次組織孩子聽錄音故事的時候,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要符合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就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創設情境,也是最迅速的時期,針對小班年齡特點,由於教師的一時疏忽。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為教材的內容服務,再按鍵。 」由此可見、敢說,讓孩子在訓練中提高動手能力。 」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孩子們與人交往的意識有了。提問要注重個體差異。有了語言情境,構築語言學習的新舞台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教師要掌握幼兒特點,要注重對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在實際教學中:進步快的「吃不飽」 ,對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維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育是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的事業,這個,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❸ 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幼兒園語言教學

不斷加強師德建設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基礎。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加強師德建設對於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師德建設,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此,學校要把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任務,在校本培訓中把師德教育擺在第一位。 一是師德教育要以「愛和責任」為核心,引導教師熱愛教育,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成為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二是加強教師思想政治、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法》、《教育法》、十七大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積極引導教師學習理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指導自己工作的准則,學校也要結合實際,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提出更為具體明確的要求,達到規范教師行為的目的;組織教師聆聽教育專家講座,如魏書生、李鎮西等,從專家對自己教育經歷的解讀中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喚醒和激活教師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和教育追求;樹立典型,挖掘並宣傳教師身邊的學習榜樣,引導教師向模範教師學習,使教師們學有方向,趕有目標。 三是建立德育工作者培訓制度,每學期要對本校的班主任、輔導員等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

❹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設計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一)啟發性原則。提出的問題應具有啟發性,應避免提問中包含著答案或者只有一個答案。如果教師經常提不必動腦筋的問題,便會抑制幼兒的創造力。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能啟發幼兒朝許多不同的方向思考,即啟發幼兒思維的求異性、獨特性,然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評價,通過集中思維,選擇出最好的結論。 (二)科學性原則。一...個好的問題首先要難易適度,注意科學性。提問前,教師既要熟悉幼兒教材,又要熟悉幼兒。要掌握提問的難易程度,既不能讓幼兒答不出,也不能簡單地答「對」與「不對」,即問題的難易程度應在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內,過於簡單的不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太難太深奧又會使幼兒不知從何下手,打擊積極性和自信心。要使幼兒「跳起來摘果子」。難度過大的問題應注意設計鋪墊性提問。 (三)面向全體幼兒的原則。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要時時處處落實「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提問設計也不例外。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面向全班每一個幼兒的,要使每個幼兒都能感覺到這個問題是教師向我提出的,從而願意參與問答活動。如故事《三隻小豬》的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出示圖片後就提出:「這三隻小豬有什麼不同?」的問題,因為三隻小豬身上有太多容易發現的不同之處,所以對每一個幼兒來說都能根據顏色、高矮、胖瘦等來找出它們的不同,進而來參與回答。由於這個提問,既面向全班幼兒,又激發幼兒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所以孩子們回答問題非常踴躍。

❺ 幼兒園語言教學設計的優化方案

1、帶領幼兒進行故事情境抄角色表演,給幼兒自選角色並佩戴頭飾。
2、在故事情境表演後,提出繪畫要求,請幼兒畫出自己所理解的故事內容,在畫中表現出它們的特徵。
(幼兒語言的獲得依賴於環境,幼兒語言的發展是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情境表演活動是幼兒積累感性經驗的過程,也是幼兒整理經驗的好時機。)

❻ 幼兒園語言活動包括哪些方面

常愛紅,河南省直機關第一幼兒園高級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學科名師。
6月24日上午,省直機關第一幼兒園高級教師常愛紅來到河南省幼兒師范學校為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的學員們帶來一堂精彩紛呈的講座。
講座上,常愛紅老師對什麼是繪本教學,繪本教學的價值、目標、流程設計以及集體教學的組織方法和策略等內容進行解讀。繪本教學活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繪本作為教材為提升幼兒閱讀能力教與學的全過程,使師生共同進步的活動。
繪本教學是一支績優股,它的價值就體現在能夠讓幼兒學會閱讀、觀察、想像、推理並且能讓幼兒學會豐富的語言,懂得如何生活,進行美術欣賞、互動學習、樂於表達。兒童文學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讀的詞彙,熟悉的語句結構,再將主題巧妙涵蓋進去,匯聚成結構完整與內容豐富的故事,透過閱讀,孩子無形中便培養出精湛的語文能力。在當下的教育方式中,口語教條式的灌輸道德教育,僵化了教學方式,也拉遠了與孩子間的距離。然而,借著生活化的繪本內容,孩子透過同伴間的討論,吸收、激盪、轉化各種觀點,最後學習到清楚的價值觀,並將此種能力運用在曰常生活上的應對,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而且目前繪本中的圖畫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作品,他們運用各種材質,營造故事情節,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從小能夠培養他們美學修養。在同一繪本中,根據自身的體驗解讀出不同的圖意,使孩子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讓幼兒學會如何去發現,去思考,去表達。繪本故事橫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畫面,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讓創意無限擴大。能夠引發兒童情感的共鳴、呼應,激發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兒童憑借各自對繪本的理解,對事物的認識以及生活體驗和想像,做出種種猜想推測。在這里,孩子的推理也許與故事不謀而合,也許相差懸殊,但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去發現,去思考,去表達。

繪本教學的目標:堅持「三要三不要原則」,三要:要激起幼兒閱讀的慾望和興趣,現在的教是為了以後的不教,提升效率。 要關注自主閱讀的培養,重視對孩子讀圖、看圖、閱讀圖的技能,關注到繪本的特質所隱含的教育價值。繪本是文化傳承的通道,要培養孩子的智慧。「三不要」,不要懷疑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是看繪本的天才。不必強求完整的故事內容。不必強調深奧的道理,因為繪本不單單只是一個道理,隱含在裡面的教育意義很多很多。
繪本教學流程設計。繪本教學要對流程進行設計,以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從引出繪本到引導閱讀再到延續擴展,整個流程需要緊密結合。其中, 引出繪本就是要讓孩子了解繪本的主要線索,引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閱讀,讓他們理解主要內容,並鼓勵他們參與表達,最後進行延續擴展,對繪本深入的延續的閱讀,引發持續閱讀,養成閱讀的習慣,理解繪本的內涵。
集體教學的組織方法及策略。根據教學方式的不同集體教學大致可分為五中形式。第一種是分段式。分段式閱讀法能夠有機運用故事情節,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把握閱讀的節奏。第二是主幹式。顧名思義,主幹是最主要的部分,需要突出呈現故事的主題,而這種直奔主題的形式也更能引發孩子閱讀的興趣。第三種是細節式。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細致地感受作品精髓。在引導孩子進行細致的閱讀之後對故事的主題進行升華,讓孩子感受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東西。第四是整體式,整體地展現作品內容,能讓孩子最直觀的看到整個作品。第五是綜合式。各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常愛紅老師以自身經驗並結合具體繪本為學員們展現了繪本教學所獨具的魅力,學員們反映熱烈,有學員表示「自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以來,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的理論學習能夠為以後的教學實踐提供有力的支撐,比如今天常老師繪本教學的講座,能夠讓我們進一步熟知繪本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高朋舉 馬苗)

❼ 淺析幼兒園語言教學如何有效開展

(參考範文)
陳鶴琴先生在創立「活教育」理論時,提出「教師要活」。所謂「活」,就是指教師在師幼互動中要具備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學手段﹑尋找活的教材、培養活幼兒。並且我認為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態,存在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並對幼兒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怎樣的師幼互動才是積極有效的,才是能發展幼兒的」引發了我的思考。
一、擺脫教條式觀念,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
自古以來人們就提倡尊師,相反的,老師也應該尊重幼兒、愛護幼兒,尊重他們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諧、平等、相互信賴的師幼關系。進而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歸屬感,促進他們與老師、同伴正常交往。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我認為我們必須以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其中,才能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進而激發孩子與你互動的願望。
在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在我班幼兒已經基本掌握內容的情況下,我請幼兒表演這個故事。第一次故事中的人物我全部請幼兒扮演,我幫助幼兒念旁白。我發現情況不妙,客觀原因可能是剛入園的小班的孩子都不太敢大膽的表達,主觀原因可能是老師沒有加入其中烘托出故事氛圍。等旁白念完後小朋友還是沒什麼反映,或者聲音很小。於是在第二次表演時我就扮演了大灰狼,我用誇張的動作模仿大灰狼,以及用很粗很低沉的聲音模仿那句「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朋友一下子就進入情境中,嚇的連忙說「不開不開」。特別是當大灰狼的尾巴夾住時,我誇張的動作小朋友們覺得自己很厲害,都哈哈大笑。下面的小朋友都舉手要上來。因此如果老師能以夥伴的身份參與,幼兒會積極的與你展開朋友式互動。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抓住孩子的興趣點
根據小班年齡特點,小班孩子的學習多是以游戲貫穿。孩子們也喜歡在玩中學,如果教師一味照本宣科,相信幼兒也不會按你的思路走下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敏銳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努力挖掘隱藏在問題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本質原因,及時調整不適應的教育教學策略,並應用於教育實踐中,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及時捕捉孩子興奮點。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
在活動「猜猜我是誰」中,我請一名幼兒躲起來,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讓小朋友猜是什麼動物的聲音,然後再讓小朋友猜猜誰在模仿小動物的聲音。一開始我只是讓一名幼兒躲在櫃子後面,其餘小朋友眼睛閉好,但是我發現很多孩子都會偷看,玩了兩次就不搭理我了。我想可能是沒有給幼兒創設良好的情景,沒有足夠地神秘感。於是我拿來了一個屏風,這回孩子看不到了,小頭探來探去的很好奇。而我就躲在後面模仿小貓的聲音,當我說:「猜猜我是誰」後,孩子們想了好一會猜出來後都很有成就感。很多孩子都急著說:「我來我來」。抓住孩子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我適當地調整情景,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藉助肢體動作,運用富有童趣的語言
幼兒教師的語言應注重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情,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更需要這樣抑揚頓挫的語言節奏來引起幼兒充分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高昂情緒。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有趣、形象、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再加上一些豐富的表情和誇張的動作,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和模仿。
在語言活動「點點愛上幼兒園」中,我記得這是小班入園的第二天上的一節課。當時我本以為幼兒的情緒波動比較大,上課效果應該不會太理想。但是卻出乎意料,當我講到故事中的對話時我把人物的語氣模仿了出來,點點和媽媽的對話區分的很清楚。幼兒聽得很認真,以及故事中點點遇到的幼兒園我都以動作的形式模仿給幼兒看,我發現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就融入情境中。我問:「點點來幼兒園的路上碰到了哪幾個幼兒園?」幼兒馬上能回答上來。
四、保持一種開放心態,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
《綱要》指出:「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所以就要求我們教師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所謂開放的心態,指的是教師並不要自以為是的幫幼兒想問題,而是要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幼兒,欣賞幼兒,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在語言活動《落葉》中,當問到「落葉」象什麼?小朋友滔滔不絕的說:像下雨、像小鳥飛、像小船,更有孩子說落葉像怪獸來了一樣。我也高興地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了豐富的想像。不管孩子們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對落葉的感受,我們首先都應用一種平和的心態接納它,而不應只用傳統的對不對,好不好這一標准去衡量幼兒。教師應建立、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允許幼兒有按自己意願進行活動的自由與選擇的權利,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活動的慾望,與幼兒形成欣賞式互動。
在語言教學中,注重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走近幼兒的心靈。在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能走進幼兒的心靈與幼兒交流,便能生成出支持性的互動、欣賞式的互動、朋友式的互動、多角度和多層面等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

❽ 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怎樣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創造輕松愉快的環境,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要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必須設法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幼兒心情舒暢,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話敢說,有話會說。首先,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怎樣,教師都應抱著積極、鼓勵的態度,增強幼兒說的信心和勇氣。尤其是對少言寡語的幼兒,更應給予關心和幫助。同時應豐富幼兒的生活,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和條件。例如:晨間接待幼兒入園時,教師觀察每個幼兒的表現及情緒變化,尋找話題與幼兒做一次簡單對話。又如: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做前說」——先說說自己的計劃、打算,然後按自己的構想去做;「做中說」——邊做邊說,藉助說,推動游戲情節展開,豐富游戲內容;「做後說」——活動結束後,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對自己的活動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二、通過和幼兒進行有主題的「話題」,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選擇主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一)據幼兒的知識經驗來確定談話的主題幼兒的知識經驗越多,談話的內容便越豐富。比如進行關於「春天特徵」的談話,就必須在春天特徵明顯的時候,在幼兒對春天特徵進行了長期的觀察和充分了解後才能進行。談話時可從氣候、植物、動物以及人的服飾和活動等方面的變化著手,將春天的特徵准確地描述出來,將春天的知識系統化。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概括力、記憶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圍繞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確定談話的主題如參觀旅行後的談話,教師可以圍繞參觀對象的主要特徵有順序地提問,讓幼兒按照參觀順序講參觀的印象。當然教師的提問要盡量明確、具體,富於啟發性和興趣性。在主題談話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充分發展幼兒的概括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 三、引導幼兒「講述」,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的「講述」是一種比談話復雜、周密的口頭語言表達方式,它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詳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講述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圖講述看圖講述是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兒講述的興趣,同時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引導:1、提問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圖片,最終用恰當的詞語講述出圖片的內容來。這就要求教師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備,想好了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怎麼問。提問要注意三點:第一要圍繞圖片的主題;第二要有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情節到次要情節,從具體到抽象;第三要有啟發性,促使幼兒積極思維,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語言。2、示範1教師做好個別詞句、發音方面的示範和段落的部分示範,讓幼兒模仿著說。幼兒說完後教師再用簡單、扼要、完整、生動的語言講述,講述後不要求幼兒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兒理解,會用自己的話連貫、完整地講就行了。看圖講述結束後,可以讓幼兒給圖片取名,以培養幼兒語言的概括能力。 (二)拼圖講述教師提供各種拼圖材料,如各種動物、幾何形體的圖形卡片,以及拼板積木、雪花積木、小太陽設計師積木等結構型玩具,讓幼兒自己拼插成各種立體結構的物體或畫面,然後進行講述。由於拼圖講述的內容是由幼兒自己創作設計出來的,用語言表達出來,既容易,又具有濃厚的興趣。拼圖講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兒邊玩邊講,動靜自然結合,這樣的方法符合幼兒好奇、好問、好動手的心理特點,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手、腦、口同時並用,能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三)繪畫講述美術課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由於畫面的內容是幼兒自己構思的,課後讓幼兒講述自己的畫面,能充分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利用捏泥、手工製作、剪貼畫等多種機會讓幼兒進行講述,發展幼兒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四)除以上三種方法外,聽音樂講述,排列圖片講述,看展覽講述等都是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四、運用兒童文學作品,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故事、兒歌、繞口令、相聲等文學作品的語言簡練、生動而富於情感。教師通過講述這些文學作品,可以讓幼兒從中掌握描述自然現象、動植物特徵、人的外貌的形容詞;可以學習一些描寫行為、動作及描寫人的心理活動狀態的動詞等。兒童文學作品生動的情節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幫助幼兒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五、讓幼兒在想說、敢說、會說的同時語言得以發展 在相互滲透的各科領域中學。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互相滲透各個領域的教育是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 在開學初發現班級的幼兒在語言方面較為不足,表現在:同伴間缺少交流,上課多數幼兒不願上來發言、不敢大方地面對集體發言,講述時不完整等。而要改變這種現狀,要做的就是首先讓孩子想說,只有有了說的慾望,孩子才會忘卻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意思大膽地說出來,有了交流,孩子之間、孩子與成人之間的溝通也就多了,語言也就在這種自然的交流、溝通里得到了發展。一學期來,我們就是本著這種思想,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班級幼兒從不願說到想說,從不敢說到爭著說,從不會說到完整講述,整個課堂呈現出活躍的狀態,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一)讓孩子想說。依據班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的特點,用鼓勵的方式、互相激勵的辦法讓幼兒產生說的慾望。如,對於能積極發言的幼兒及時地以貼紅點、擁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給予肯定,同時以點帶面刺激其他幼兒也積極上台發言;針對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急於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樣一開始就能站出來說,而是進行個別交談,一步一步地去引導,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從能站出來——能和老師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說——獨立說——大聲地說,最後大方地與人交談。 (二)讓孩子敢說。其實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因此我們通過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自我的機會、說的機會,來逐步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如,開展「開心小主持」、「餐前播報」、「故事大王」、「自由交談」等活動,讓幼兒學會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學通過自己的表現及說來傳達給周圍的人,與他人一起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提高了幼兒表達能力,樹立了幼兒的自信心。 (三)讓孩子會說。在孩子想說、敢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說好話,也就是把要說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的生動、貼切些。怎樣去引導呢?我們是這樣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學。如秋天來了,帶幼兒散步時,讓幼兒觀察各種樹木、花的變化。幼兒在尋找過程中發現好多樹變了樣,「銀杏樹的葉子黃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樹葉落下來想小船」、「松樹好是很綠,看上去像一頂尖尖的帽子」、幼兒在觀察議論、想像中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總之,幼兒一日生活中,如戶外活動、談話、種植等都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有益資源,師要善於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展語言。 2、在游戲中學。如在角色游戲中鼓勵幼兒積極地用語言交流活動,從而獲得語言的發展。 3、在相互滲透的各科領域中學。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等其他方面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互相滲透各個領域的教育是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如在音樂活動中,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聯想感覺到了什麼?然後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出來;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讓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然的氛圍中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 總之,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期。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語最迅速的時期。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語言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