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大班0在哪裡教案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0》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認識「0」,知道「沒有」可以用 「0」來表示。
2、 在游戲中體驗快樂。
3、 激發了幼兒對數字0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孩子真正了解沒有就可以用「0」來表示,從中也初步讓孩子了解了1、2
活動准備
「0」「1」「2」數字卡片、一個空盒子、音樂磁帶、一張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引題
師:有一位數字寶寶要到我們小一班來做客,(老師出示一個盒子),它就藏在這盒子里,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想)
教師打開盒子:咦,盒子里有什麼東西嗎?(沒有),沒有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呢?(沒有就用數字」0」來表示),」0」寶寶來了!
二、認識數字寶寶「0」
師:我是」0」寶寶,小朋友你們好!(「0」寶寶你好)看看「0」寶寶長的怎麼樣啊?
圓圓的象什麼呢?(幼兒自由發揮)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小朋友把兩只小手舉起來,藏起來一隻,再藏起來一隻,現在小手還看的見嗎?(看不見,沒有了)師:對了,沒有了我們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呢?(游戲再進行一次)
師:現在「0」寶寶要和小朋友做游戲,我們看見一個「0」寶寶,小朋友就點點頭,看見兩個「0」寶寶就招招手,看見三個「0」寶寶就扭扭扭。
教師再出示盒子,在盒子里放了一樣東西,師:現在盒子里有什麼呢?有幾本書?(一本)那麼現在能不能用「0」寶寶表示呢?(不能,要用1來表示)出示字卡 「1」。再放一樣東西,,師:現在要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呢?(「2」寶寶來表示)出示字卡「2」。
三、游戲
師:(出示圖片)「0」寶寶帶來了很多朋友,要和小朋友玩捉謎藏的游戲,小朋友看看,「0」寶寶都躲在哪裡?我們把它們找出來貼在身上,一起和「0」寶寶跳舞,好嗎?(放音樂)老師與幼兒共舞。
教學反思
第一個環節設計時,我想給孩子一個神秘的感覺,可當我打開盒子時,孩子楞了怎麼沒有小客人在盒子里呢,問題:沒有要用什麼數字寶寶表示?讓孩子從失落的情緒中走了出來,原來沒有可以用「0 「寶寶表示,是」0「寶寶來小一班做客。孩子認識了」0「,也初步知道了」0「的概念。知道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在碰到一個」0」寶寶,碰到兩個」0」寶寶,碰到三個:「0「寶寶的游戲時,孩子情緒高漲,動作也做的十分好看,就連平時內向的佳結和偉偉也都積極的表現自己。最後的環節是和」0「寶寶共舞,孩子在和「0」寶寶捉謎藏並找到「0」寶寶後,心情非常舒暢,老師就提議要和「0」寶寶共同跳舞把這堂課推向高潮,讓孩子釋放自己快樂的情緒。整個活動徹底擺脫了傳統教學教師「提問」、「灌輸」,幼兒「回答」、被迫「接受」的動口不動手的機械模式。活動中幼兒都是積極的,自主的
本活動目標設為兩點,1、就是讓幼兒認識「0」,知道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2、在游戲讓幼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活動設計中教師堅持一孩子為主題,充分相信每位幼兒都蘊涵著巨大的潛力。在活動教師提供自由、寬舒、和諧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認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知識。達到教育目標。
但在此次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第一個環節里,當打開盒子時,裡面是空的,影響了孩子積極的情緒,如果直接把「0」寶寶放進盒子,可能孩子就不會有中失落的感覺了。在初步認識「1」和「2」寶寶的這個環節如果能和前面的環節(游戲舉起兩只手,藏起來一隻,再藏起來一隻結合起來,這節課的設計會顯得更加的合理。
小網路:0是介於-1和1之間的整數。是最小的自然數,也是有理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0沒有倒數,0的相反數是0,0的絕對值是0,0的平方根是0,0的立方根是0,0乘任何數都等於0,除0之外任何數的0次方等於1。0不能作為分母出現,0的所有倍數都是0。0不能作為除數。
B. 幼兒園大班科學鹽得來歷的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鹽得來歷的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鹽》老師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從幼兒常見、熟悉的現象沉浮入手,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學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使每一個幼兒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一、材料選擇合理有效 科學活動中的材料投放與幼兒的興趣有著相互的密切作用。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慾望,滿足幼兒興趣的材料能促進幼兒的思考。此活動我們嘗試了多種材料,如小番茄、山芋、萵苣這些材料在鹽水中很容易浮起來,對鹽越多浮力越大,很難讓孩子感知,而土豆塊雖實驗現象也是比較明顯的,但由於是切開的很容易吸收鹽份,浮起來的土豆塊吸收鹽後又會沉下去,這裡面的知識很多,對孩子來說不易理解,反而會讓孩子混餚。最後我們選擇了葡萄,葡萄的色、形對幼兒更具誘惑力,更重要的是實驗操作結果明顯。能幫助幼兒發現實驗現象,了解科學知識。其次提供水的多少、勺子的大小都不能隨意,這樣才能體現科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因此材料的准備不容忽視,幼兒的興趣主要來自於材料,幼兒的發展更依賴於對材料的操作。材料的投放是一門藝術,如果能巧妙的投放安全、適量和能激發幼兒探索的材料,那麼科學活動一定會讓幼兒感到更精彩。 二、活動過程自主開放 老師創設了寬松的環境氛圍,積極為幼兒提供貼近幼兒生活的操作材料,多途徑的引發幼兒投入到活動中與材料積極互動,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慾望。首先讓幼兒知道葡萄在水中是沉的,然後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讓葡萄浮起來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像之後,老師又故弄玄虛的施以魔法讓葡萄在另一隻杯子中浮起來,將幼兒的注意力拉到杯中的水上,這不僅為下一環節埋下伏筆,而且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慾望。接著進行了兩次實驗,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嘗試中發現現象,然後再揭示其隱含的科學知識。一次次的實驗讓孩子獲得了一次次的驚喜,他們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樂趣,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科學探究精神。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激發了幼兒對科學知識探究的慾望。 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兩次實驗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孩子們自主組合、合作默契。對於重點和難點的把握,老師運用了一些啟發性、開放式和遞進式的提問。所有的實驗結果及其隱含的科學知識都是和幼兒一起歸納得出的。在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主動探索、獨立思考,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經驗遷移激發興趣 幼兒主動探索獲取相應的科學經驗後,將話題延伸到自然界的現象中(死海之謎),讓幼兒了解更多與此活動相關的科學知識,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滿足幼兒對知識的渴求。活動結束時,教師又將幼兒的探究活動引向深入。一是材料的遷移(葡萄—土豆),其次是大、小土豆塊在同一鹽水中的不同現象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究興趣,使活動終而不止。整個活動讓幼兒親歷探究過程,培養孩子們在科學活動中的愛好、情感和態度,重在激發幼兒的發現興趣和探究慾望。
C. 幼兒園大班教育教學反思三月
一、教育教學: 本月開展了主題活動為《花兒開》主要讓孩子: 1、通過欣賞和觀察大自然,讓幼兒了解春天的天氣。 2、通過講故事等的形式讓幼兒知道春天的天氣情況。 3、讓幼兒認識青蛙、蜜蜂和小鳥。 4、引導幼兒學習解決困難。 通過每周活動的滲透與操作:例如參觀幼兒園的花草樹木,家庭合作戶外觀察春天,觀看圖片讓幼兒了解青蛙的形成過程,通過植物角的種植讓幼兒了解綠豆,紅豆,黃豆,並讓孩子自己觀察並隨時記錄等等,幼兒對這一主題很感興趣,並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識字和兒,古詩的學習中,與主題活動相結合,通過摘果子,小草變綠了等游戲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學習情況不錯,部分年齡較小的孩子還需要鞏固復習。打擊樂與曲的學習方面,培養了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並強調了音樂學習及欣賞的常規要求,大部分幼兒基本能達到,但少數較活躍的孩子還需要加強。在情景數學的學習過程之中,大部分幼兒能操作並能掌握其學習內容,家園並進共同促進幼兒的學習,幼兒基本情況不錯。 二、保育保健: 春季為發病較多的季節,本月出勤率總的來說不及上個月,針對春季的季節特徵,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辦法: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清潔與消毒工作,教育幼兒多喝水,勤洗手,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來避免病毒性的感冒。一日生活中注重清潔與消毒的工作,一周保證用紫外線燈消毒一到兩次,經常將孩子的圖書進行暴曬,玩具進行清洗消毒,孩子的椅子,桌子等用八四液進行擦洗消毒來預防疾病的侵襲,並加強戶外活動的鍛煉,提高幼兒的身體抵抗能力,通知家長少帶或不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等人多的地方,可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的鍛煉活動來增強幼兒的體質。 三、園內活動 本月參加了幼兒園的區域環境布置活動評比,在全班教師和小朋友的共同參與下,本班的區域環境布置得到了一致好評,本班的自然角和音樂角獲得優秀角區。 四、家長工作: 積極做好常規性的家長工作:家園欄內及時更換新內容讓家長了解本月幼兒的學習情況與我們本月的工作重點,對於一天不來園的幼兒進行溝通等等,並利用下班時間在幼兒園進行談話,家訪等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教育情況和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家園合作來促進部分個性孩子的良性發展。家長工作開展較好。 總的來說,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希望本班的各項工作也能推陳出新,腳踏實地,越來越好。
D. 求一篇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最好是自己寫的
正逢春雨綿綿的季節,幼兒對春天的景象與特徵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春雨的是幼兒熟悉的自然現象,但春雨的顏色往往又是被幼兒所忽視,幼兒不會特意的去關心這個知識點。憑借著我們班級幼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我就選擇了這樣一個知識點切入,果然,幼兒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將此自然現象結合了散文詩《春雨的色彩》設計成了一個語言活動。
對於目標的制定,由於活動是語言活動,是圍繞一首很優美的散文詩展開的,讓幼兒感受其意境美是首當其沖的。而這首散文詩看看就那麼幾句話,但說簡單也不簡單,幼兒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欣賞懂散文中的深意所在。那麼,「了解春雨的作用,感知春天萬紫千紅的季節特徵。」也成了活動的重點。
環節的設計中,我注意到了要有層層遞進。在活動之前,我預設到可能有幼兒會直接說出春雨的真實色彩——無色,所以,我將小鳥設置成了爭論的主人公,想引導幼兒理解為這是小鳥之間的爭論。在活動的開頭,我先是用質疑的方式引發幼兒學說散文詩的興趣,又通過情景性的創設,讓幼兒進入一個小鳥爭論的情景,從而自主的按照一定的句式創編散文詩。如我所料,幼兒在我提問:「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呢?」的時候,就已經有幼兒說出春雨是無色的,還解釋道春雨的五顏六色是因為光的折射問題。雖然我猜到了這樣的情況,而且誇獎了他能知道那麼深奧的科學知識,和這個幼兒說好了課後再討論,可是他在下一個環節的時候,依然在提「春雨是無色」的,當時我是覺得這個小朋友提早說了,會將環節打亂,就選擇了忽視他。之後我也反思了這個問題,其實,我可以把他轉化過來,可以對他說「你已經知道春天的雨是沒有顏色的,但是小鳥不知道啊」,老師應該要把幼兒轉到小鳥的情境當中,所有的幼兒的模仿都是在模仿小鳥,拋卻老師和幼兒的身份。第二個環要注意的就是,始終要圍繞在小鳥們討論的情境中,然後給幼兒的圖片也是在參與小鳥們的討論。同時,老師的小結語也應該是小鳥們的討論。這里我在執教的時候,用了開火車的形式,但幼兒並沒有用「開火車」的形式接下去,因為中班幼兒的語言還是有點遲鈍的,所以我覺可以分幾個顏色來說說就好了。最後環節的角色表演,是活動的高潮,是幼兒將散文詩展示給大家看的時候,教師用語言和肢體提示引發幼兒的表現力,加上優美音樂的承托,使幼兒沉浸於散文詩的優美中,這是活動的一個亮點。
整個活動中,精美的PPT起了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提示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和句式來復述散文詩《春雨的色彩》,創編,也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其實讓幼兒看圖說話的時候,也能藉助多媒體,這樣的效果應該會更好。
E. 幼兒園光從哪裡來教案和反思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親身體驗活動,發現光是明亮的,它能照亮周圍世界。初步了解光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引導幼兒通過探索光從哪裡來,了解太陽、電燈、蠟燭、燃燒物、火柴、打火機等都能發光。 2.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積極情感和對自然物理現象的探索慾望。 【活動准備】 布置好暗室,內有電燈、台燈、手電筒、蠟燭、火柴、打火機等。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創設暗室的環境,揭示課題 幼兒圍坐在暗室內,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感覺(黑乎乎的),教師悄悄打開門,問幼兒發現了什麼?(亮光) 二、啟發幼兒 引導幼兒在觀察、體驗、操作活動中發現光的奧秘,即光的來源、特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帶領幼兒去室外尋找亮光,認識太陽光。 ①師:亮光是從哪兒來的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邊走邊說:小朋友,手拉手,我們一起向外走,走到外面找呀找,亮光亮光你從哪兒來? ②幼:我們發現亮光是太陽公公送來的。 ③師:請幼兒仔細看看太陽,然後告訴大家有什麼感覺? ④師:請幼兒與太陽公公說說悄悄話,提些問題。 如:a.太陽公公你為什麼這么亮呀? b.太陽公公你怎麼會有這么多亮光呢? c.太陽公公你的光是從哪兒來的呀? (談過話後回暗室,交流向太陽公公提出的問題) ⑤師:小朋友提了這么多問題真愛動腦筋,我們發現太陽公公的光多亮多亮呀,光強的時候還真刺跟呢! 2.引導幼兒想辦法讓屋子亮起來。 師:現在老師將太陽公公關在門外,屋子裡又黑了,請你們想辦法讓屋子裡亮起來。 ①(開電燈)根據幼兒所說打開電燈。 ②幼兒發現屋子裡亮起來了,那這個亮光是誰給我們送來的?(電燈) ③除了電燈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別的辦法來發出亮光嗎?(幼兒開放性思維,提出各種辦法) ④我們准備了好多東西,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做試驗,讓這些東西發出光來。(事先在教室四周桌上布置好台燈、蠟燭、電筒、煤油燈;火柴、打火機由教師掌握) ⑤幼兒操作後回答:你們剛才是讓什麼東西發光的?你是怎樣做的? ⑥小結:台燈、電筒一按開關就亮了;蠟燭、煤油燈要點火才能亮。那誰跟誰做朋友最好呢?(a.點火方式;b.光的顏色) ⑦剛才我們小朋友發現火柴、打火機、電燈、台燈、蠟燭、煤油燈都能發光。 3.討論光的作用。師:你們想想有了光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方便呢?如果沒有光又會怎樣呢? ①幼兒想過後同伴間互相交流。 ②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 ③引導幼兒在黑暗中發現夜光錶亮光,進行科技教育。 ④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知道了太陽、火柴、蠟燭、電燈、台燈、電筒它們都會發光。光能幫助我們看清周圍的東西,給我們做事帶來方便。 三、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進一步發現問題、探索問題。 (1)讓幼兒跟亮光做游戲。 (2)每人取一面小鏡子,對著太陽光,看看發現了什麼? (3)一邊做游戲,一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4)邊玩邊回答老師的提問,在自由活動過程中結束全部活動。
F.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1、 結合主題教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 本學期,我們結合主題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靜與動」的結合。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美整潔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環境,我們充分利用各片場地,設計最佳的區角位置,還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條街」把孩子們和家人一起製作的手工作品陳列出來,很受小朋友喜歡,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 2、 加強常規建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有利於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為今後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當然常規也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個性、快樂為代價。我班有個別幼兒生性好動,比較調皮,我們兩位老師步調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漸能互相幫助、關心集體,搗亂的小朋友少了,熱愛勞動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而且自我服務的願望和要求日趨激烈,我們抓住孩子這一心理特徵,開展了「值日生輪換制」,讓做值日生的孩子負責發蠟筆、分點心,擺椅子……抓住這些細小的機會,既培養了他們為同伴服務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潛移默化中培養了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了整個班風班貌的提高。
G. 幼兒園課後反思怎麼寫
如何撰寫幼兒教學反思?
1.從一個經典的實驗看反思的重要性。
咱們先提出一個問題:蒼蠅和蜜蜂哪一個更聰明?
實驗:兩位美國生物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現在兩個玻璃瓶中一個裝5隻蒼蠅,一個裝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光亮的地方,而將開口朝光亮淺暗的一方。幾個小時後,科學家們發現,5隻蒼蠅找到了開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隻蜜蜂在撞擊瓶底無數次後全部死在玻璃瓶里。這是為什麼?研究分析:蜜蜂的生活經驗,它們總是認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以每一次總是全力以赴地沖向光源方向,即使是沖在前面的同伴經過幾次的撞擊終於殞命瓶底,它們也不假思索地前赴後繼。而蒼蠅沒有這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幾次在瓶底碰壁後,它們改變了單一的線路,終於在瓶口找到了出路。
這個實驗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
教師要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反思經驗和更新的經驗,這對於自身生存與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的。
2.我們再提一個問題
如何搞垮一個企業,一位美國企業家曾說「你要搞垮一個企業,很容易,只要往那裡派一個具有40年管理經驗的主管就行了。」這說明:只有經驗,不反思,不與時俱進,不創新,一桶水那就腐爛發臭了,質量就不高了。
喊一句口號: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智慧從何而來?
讀書啟迪智慧;
實踐中的感悟產生智慧;
更來自反思的升華。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充實自己,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
H. 幼兒園教案我從哪裡來為主題設計五大領域的教案
設計意圖: 我常聽到小朋友悄悄議論「你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嗎?」,為了正面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從小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設計了大班活動《我從哪裡來》。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過程,並大膽想像、表現「我」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2.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第1—6頁。 2.語言CD。 活動重點: 表現「我」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活動難點: 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討各自的出生經歷。 1.請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長經歷 教師:祝賀你們已經成為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現在的你和小時候的你一樣嗎?哪裡不一樣?你是怎樣長成現在的樣子的?。以上內容轉自第一幼兒教育網2.教師設疑,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教師:你知道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嗎?(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自己的出生經歷。) 二、欣賞、理解故事《我從哪裡來》。 1.教師伴隨溫馨、平和的音樂給幼兒講述故事。 2.引導幼兒回顧故事角色的出生經歷,體驗故事中親人們精心呵護、關懷備至的感覺。 教師:爸爸、媽媽用什麼辦法來珍藏禮物的?他們是怎樣想的? 3.感知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教師: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一天天長大,他沒有牙齒,是怎麼吃東西的? 教師小結: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還不會吃東西,寶寶的肚子上有一根長長的帶子,叫「臍帶」,媽媽把營養送給臍帶,臍帶再把營養送給寶寶。小朋友可以用手摸摸你的小肚子,上邊是不是有個肚臍眼?這就是原來臍帶所在的地方。 教師: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還喜歡做些什麼? 教師:讓我們來當一次媽媽肚子里的寶寶吧,學一學,動一動。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呢?寶寶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 4.再次欣賞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演出生的過程。 三、游戲:我來做媽媽。 1.每個幼兒在肚子里藏一個大皮球,然後體驗走路、彎腰等動作。來源:第一幼兒教育兒童資訊站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感受。摘 自 小 精 靈 兒 童 資 訊 站 3.教師小結:媽媽在孕育我們的這10個月中,會嘔吐,感到疲勞,負擔會隨著寶寶的長大一天天加重,可媽媽再苦、再累,她也不怕。因為,寶寶是媽媽最珍愛的寶貝。 4.鼓勵幼兒回家對媽媽表達自己的感謝。 四、激發幼兒愛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爸爸媽媽?將來怎樣報答爸爸媽媽?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煩爸爸媽媽。 2:我媽媽在商場上班,每天站很長時間,我要給她敲敲腿。 3:媽媽的心臟不好,我長大了要掙錢,給媽媽看病。幼兒4:我長大了要買新房子給爸爸媽媽住…… 評析:從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幼兒對父母的辛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從心底里愛自己的親人。通過相互講述,表達了自己關心報答父母的美好願望。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牽起媽媽的手,看看媽媽,因為有了你們,媽媽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變成一個勇敢勤勞的媽媽;爸爸從一個瀟灑的帥小伙,變成一個辛勤工作、掙錢養家、照顧媽媽和寶寶的男子漢。爸爸媽媽平時很辛苦,但是,因為有你們,他們感覺很幸福很幸福。請媽媽蹲下來,小朋友,親親你的媽媽,在他們耳邊說一聲:我愛你,媽媽。摘 自 小 精 靈 兒 童 資 訊 站 感謝爸爸媽媽們,也感謝所有的爸爸媽媽,祝福你們的小家越來越幸福。 教學反思: 1、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活潑好動,充滿了好奇心,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幼兒介紹小生命的形成、成長和分娩的過程,我採用了圖片和課件的形式,讓幼兒直觀的了解生命的形成過程。 2、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幼兒提出的性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利用圖片、課件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啟蒙知識。本次教學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他們所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在活動中,他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 3、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處處皆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對他們進行了基本的性教育,避免了幼兒對其錯誤的認識,使孩子們對生命的形成過程有一個科學的認識。 整個活動尊重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激發了幼兒熱愛生命的情感。 不足: 在交流討論的環節中,座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交流面,在今後的活動中會安排好空間讓幼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