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
其實情抄感教育,不要襲上綱上線,給自己增加負擔。
我個人認為,你在教學過程中,隨便講到什麼內容,都可以適時地引申的說上一些題外話。
舉例,我在給學生講例題,然後通過對公式在例題中的應用,穿插上「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把學習中的原理運用到生活中,把生活中的現象總結成原理,認識事物的本質,不要被現象所蒙騙」
再舉例,有老師聽課,我給他們開篇講「贏」這個字的組成以及引申含義,讓他們大聲喊出自己想要贏得的東西,煽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對於聽課的效果特別好。
2. 如何發揮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你好!我很高興地回答你的問題:
摘要:實際教學中,注重情感培養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等都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創設和諧、愉悅、充滿求知激情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情感教學;情感心理;數學;學生興趣
一、以情動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教育工作是一種極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師的豐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動力和源泉。平日,教師本身的感情狀態,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富有情感的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協調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內容。我們常常看到一名優秀並有威望的數學教師的思想品質、教學形象、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內容給他的學生往往留下非常深刻的痕跡,不僅能熏陶學生優良思想作風和道德品質,而且還會促成學生學業上的造就.這種言傳身教的「遺傳因素」會在他的學生的身上得到延續和回報。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非常注意自我的思想品質修養,並身體力行,為學生作出良好的表率。
二、運用情感的感染和遷移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所謂情感的感染功能就是指一個人的情感具有對他人情感施予影響的效能,情感的遷移功能就是指一個人對其他對象的情感會影響他與之有關的其他對象的情感。首先,教師要有一個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質就是:「深深熱愛孩子.」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該善於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調查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慾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討論和辯論時,讓學生據理力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促使他們在相互交流中達到啟迪思路、發展思維,動情、曉理、端行.教師要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更加熱愛學習。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上課時以精練、幽默、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教師要思路清晰,深入淺出,學生易學易記,針對性強。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言語,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
三、運用情感的動力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材中反映日常生活知識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不時引發學生的、愛學習、愛生活、愛國熱情。另外,如祖沖之、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故事能夠喚起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之情,從而產生一種內驅力.通過數學史教育,著名數學家介紹提高學生愛國熱情,激發學生責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斗獻身精神。通過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胸懷眼界,使他們感到學數學是無窮盡的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學到做人的道理窺視世界乃至宇宙的奧秘.
四、運用情感的調節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適當的情感對人的認知過程具有積極的組織效能,而不適當的情感會產生消極的瓦解作用。這里所講的「適當」與「不適當」,首先反應在情緒的極性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善於以知育情,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端正和加強其情感的傾向性、深刻性和穩定性,讓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師要善於以情促知,針對學生苦學、厭學現象,要發揮情感的調節功能,增強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學藝術,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苦學、厭學轉化為「樂學」、「好學」。在教學中,對許多知識難點的分化,教師必須運用恰當的方法,做到深入淺出,讓學生易學、易記.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能夠飽嘗成功學習的歡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師必須善於探索,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寓學法訓練於教學之中。
五、重視課堂環境的情感渲染,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心理特徵,創設情境,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以極大熱情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對回答正確的,要及時予以肯定,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對回答錯誤的要以耐心、平和的態度糾正其錯誤,讓學生懂得自己的觀點講出來,讓大家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充分說理,取長補短,印象就深刻了。同時,課堂上設疑要注意技巧,因人設疑,讓那些學習差的學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樂趣,使他們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師並沒有歧視他們,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啃下數學這塊難啃的骨頭,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展示數學美,陶冶學生情操
數學美感很強,數學學科本身知識結構的內在美,數與形特徵的表象美,數學思想方法獨特奇異的美,教學中表現出數學語言符號,圖象信息簡潔形象的美,課堂教學中探索思路解題過程美,點撥啟發思維藝術的美,作用美等。這都給學生以美感,因此,教師要依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精心提煉數學中蘊含的數學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的世界,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其學習情趣。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才能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研究
河北省武安市西土山鄉河渠小學 王靜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一堂數學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技能,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更要讓這個過程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一定意義上說,情感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信息傳遞的傳送帶、催化劑。 它雖不直接參與數學的認知活動,但對數學學習起著推動、增加、堅持、調節等作用。重視情感教育不僅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也是非常有益的。善於運用情感教育於數學教學之中,不僅是對數學教學工作更高層次的要求,也是當前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教學中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才是促使其樂學、好學、勤學、創造性的學的動力。因此,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情感教育呢?我認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數學教學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准備,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情感素材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情感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情感因素,把情感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多位數的讀法的時候,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在教學時分秒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以介紹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小數的人。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創造性的運用教材,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教師是可以找到情感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合作探究,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課堂觀察、口述法、書面測試、調查報告、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作業批改評語等等方式。每一種評價方式都有它獨有的特點,作為我們教師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關鍵詞:真實、及時、對比、激勵、表揚為主。就算批評也要語言委婉一點,古人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更要在評價中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數學家的榜樣力量;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交流能力;通過減輕學生負擔,以及依據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等等,這些對我們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謂「只要有心,處處皆教育」。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一個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再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數學知識、情感教育共同發展的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我們數學教學起著事半功倍地效果。無論是一個巧妙的比喻,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個恰當的幽默,都可使學生回味無窮,從而增強數學教學藝術的感染力。一位名人說得好:「知識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會富有趣味性的幽默與魅力」。所以說,數學教學與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只有富有激情、智慧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嚮往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時刻感受到一種知識的呼喚、智慧的啟迪、人格的尊重以及情感的激發和心靈的關愛。
4.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
一、加強數學教師的情感修養
教師情感的變化對學生學習情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積極的情感,對於促進學生心境的愉快,對於師生關系的協調,對於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都有著密切聯系。實驗已證明: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新課改的今天,要讓學生的情感的健康發展,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注意學習新的課程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加強藝術、文學等方面的修養,以豐富自己的情感。其次,教師要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化在教育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感染給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無形的激勵。
二、 發揮情感教育的自主性功能
學生的天性是好動。我們的教學應以學生這一心理特徵為出發點,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多種器官並用,為他們動手、動口、動腦提供足夠的素材、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空間,為他們自我表現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種多樣的機會,努力營造為學
生所「喜聞樂見」的課堂氣氛,以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自主性功能。
三、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積極情感
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積極的平等的情感交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對老師產生積極情感,那麼他們就容易將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內容上去,這就是情感教育的遷移性功能。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它具有多種效應。一是寬松,師生有一種寬松感、安全感,因而能夠無拘無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從而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地聰明才智和創造性;二是信任,指的是人際交往的意願。喜歡有趨向性即喜歡聽誰的,不喜歡聽誰的。師生關系好,教師輸出的信息就會在學生頭腦理暢通無阻地出現一種「易接受」的心理優勢,從而取得最佳的教訓學效果;三是期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四是感染,師生關系好。教師的模範言行、治學態度都會給學生以好的感染。
5. 我的論文題目是「如何運用趣味數學促進課堂教學 」大概分幾點來寫 急求提綱,跪求高手幫忙
利用課堂激發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興趣是某個人要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沒有興趣地去學習,不但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達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滿懷興致地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拓展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就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課堂內外自主地去尋求知識的獲得。充分利用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回顧本人的求學和教學經歷,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創設合適的情境,激發興趣。
恰當、生動和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是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保證;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 創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以教材和課標要求為前提, 精心選擇, 才可以創設出更具新意的課堂教學情境, 使數學課堂精彩不斷。情境可以來源於數學故事和數學史實,也可以來源於生活實踐,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創造情境。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可以運用丟番圖為自己寫的墓誌銘來激發學生的挑戰欲和求知慾;在講述追擊問題和相遇問題的應用時可以讓學生在教室實際演示出路程的關系;幾何的很多問題可以用幾何畫板來演示。這些情境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45分鍾的質量。
二、 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以問降低難度和激發興趣。
學生思維過程主要來源於問題,在課堂中,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首先,課內提問必須服從於教學目標,讓學生輕松進入新課,突破重點和難點。其次,問題的設計必須具備針對性和層次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從課內收獲成功和成就感,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再次,問題的設計角度力求新穎和貼近生活。最後,提問要掌握好時機,在學生疑惑處問和在學生思維出現盲區的地方問。
三、 充分運用激勵手段,使學生在學知識中體會成功,
激勵是個體在外在誘因的作用下,個體通過自我調節,從而達到激發、引導、維持和調節個體想某既定目標而努力的心理過程。學生在學習中都伴隨著情感因素,都希望收獲肯定。雖然當前情感教育在中國教育界受到遍關注,但是怎樣在教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積情感,實現老師與學生情感互動,達到師生情感的共鳴?為此我們要與時俱進,拓展並發現新的師生關系互動途徑,促進師情感互動。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能換位思考,能站在學生的立場和出發點來看學生的表現和行為。其次,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民主的交流途徑。民主的氣氛有利於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在師生之間的完美解決又促進師生的感情交流。
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素養是「確定、理解和運用數學的能力,以及對數學在每個人現在和未來的個人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需求的良好的判斷能力。」數學素養依賴於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熟練程度,還包括現代社會所必需的進行數學式的思維和工作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和評價、數學論證、選擇表達數學情景的方式等。數學素養的核心過程是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通過提出、形成和解決數學問題來而行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使學生創造性地、積極地處理數學問題,能夠用數學術語去解釋和
形成新的問題,處理復雜的信息,簡化解題的步驟,能夠在不熟悉的情境中確定和應用相關的工具和知識,運用洞察力去發現合適的解題方法,從而形成更高層次的認知過程。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自覺性地、經常性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尤其是發現和提出高水平的問題(即創造型問題,這類問題是人們從未提出過的,全新的。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充分重視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不僅有利十問題的解決和提高理解水平,這本身也是培養問題意識的重要途徑。
6.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一堂數學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技能,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更要讓這個過程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一定意義上說,情感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信息傳遞的傳送帶、催化劑。 它雖不直接參與數學的認知活動,但對數學學習起著推動、增加、堅持、調節等作用。重視情感教育不僅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也是非常有益的。善於運用情感教育於數學教學之中,不僅是對數學教學工作更高層次的要求,也是當前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在教學中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才是促使其樂學、好學、勤學、創造性的學的動力。因此,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情感教育呢?我認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數學教學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准備,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情感素材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情感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情感因素,把情感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多位數的讀法的時候,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在教學時分秒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以介紹圓周率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小數的人。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創造性的運用教材,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教師是可以找到情感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合作探究,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就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課堂觀察、口述法、書面測試、調查報告、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作業批改評語等等方式。每一種評價方式都有它獨有的特點,作為我們教師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種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關鍵詞:真實、及時、對比、激勵、表揚為主。就算批評也要語言委婉一點,古人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更要在評價中引起高度的重視。通過數學家的榜樣力量;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交流能力;通過減輕學生負擔,以及依據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等等,這些對我們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謂「只要有心,處處皆教育」。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一個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再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數學知識、情感教育共同發展的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我們數學教學起著事半功倍地效果。無論是一個巧妙的比喻,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個恰當的幽默,都可使學生回味無窮,從而增強數學教學藝術的感染力。一位名人說得好:「知識只有插上了情感的翅膀,才會富有趣味性的幽默與魅力」。所以說,數學教學與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只有富有激情、智慧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歡的課堂,嚮往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時刻感受到一種知識的呼喚、智慧的啟迪、人格的尊重以及情感的激發和心靈的關愛。
7.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一、加強數學教師的情感修養
教師情感的變化對學生學習情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教師積極的情感,對於促進學生心境的愉快,對於師生關系的協調,對於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都有著密切聯系。實驗已證明: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新課改的今天,要讓學生的情感的健康發展,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注意學習新的課程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加強藝術、文學等方面的修養,以豐富自己的情感。其次,教師要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化在教育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感染給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無形的激勵。
二、 發揮情感教育的自主性功能
學生的天性是好動。我們的教學應以學生這一心理特徵為出發點,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多種器官並用,為他們動手、動口、動腦提供足夠的素材、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空間,為他們自我表現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種多樣的機會,努力營造為學
生所「喜聞樂見」的課堂氣氛,以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自主性功能。
三、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積極情感
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積極的平等的情感交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對老師產生積極情感,那麼他們就容易將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內容上去,這就是情感教育的遷移性功能。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它具有多種效應。一是寬松,師生有一種寬松感、安全感,因而能夠無拘無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從而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地聰明才智和創造性;二是信任,指的是人際交往的意願。喜歡有趨向性即喜歡聽誰的,不喜歡聽誰的。師生關系好,教師輸出的信息就會在學生頭腦理暢通無阻地出現一種「易接受」的心理優勢,從而取得最佳的教訓學效果;三是期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四是感染,師生關系好。教師的模範言行、治學態度都會給學生以好的感染。
四、把握教材內含的情感因素
數學被認為是一種抽象的學科,容易使學生『厭學」.但是正如「標准」中指出的那樣,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境,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產生興趣,學生是會喜歡數學的.
首先應用數學學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其次,可從數學學科的應用廣泛性入手,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公式、法則、圖形與現實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求知的情感。其三,抓住數學知識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邏輯美,誘發學生聯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動力,促使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其四,利用教材中出現的趣味題、數學小知識、數學家的軼聞趣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
把情感教育融入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感知數學的美麗、數學的實用性,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目的.它的實現需要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不斷的探索、實踐和努力!
五、創設情境的教學,有助於學生情感的發展
激發學習情感是促進學生主動、積極、有效學習的重要方面。正如贊可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情感總是與情景相伴隨,創設問題情景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出一種學習環境,在學習環境中誘發學生的情感。
創設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形象故事、游戲、問題等,創設典型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活動。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從整體上講,還是重視知識的傳授以及發展智力等認知性的教學,教師關注的往往是如何提高教材內容的可懂性,使學生「學懂」、「學會」,而對伴隨認知發展過程始終的情感因素,多數教師則聽之任之,很少有意識地在提
高教材內容的樂於接受性,在「樂學」、「願學」上作文章。正是由於教師忽視了情感在學生認知加工中的定向、組織、協調及動機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滿足、保護和培養,不良的情感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結果造成一些學生討厭數學,一些學生學數學依賴於教師,缺乏主動性,一些學生學習怕苦怕難,見問題就繞著走等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六、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習情感
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產生了興趣,引發了求知的慾望。探究活動就是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明確的學目標下的實際操作活動。探究活動能否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於活動過程中是否營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氛圍,在活動的過程中是否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弗賴登塔爾說:「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公式時,我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嘗試剪切、平移等策略求出面積。通過探討,學生自己獲得了演算法,是自己通過動手、思考、交流得到的,用起來就適合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探索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七、用教師的「導」,保持學生的學習情感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教是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組織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活動上。所以,在數學中,教師要著力把學生推到主人的位置,給學生思考、發問、答問、動手操作等機會,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出題學生練的被動局面。在學生認知過程中,要努力實現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發現規律,歸納結論,評價效果,總結問題。只有滿足了學生精神世界中探索與創造的需要,健康的學習情感才能得到保持。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恰當地組織教學內容,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巧妙地選擇教學手段,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機智地處理教學矛盾。讓學生在群體學習環境中,充分地體驗探索知識的神秘與新奇,遭到失敗時的痛苦與成熟,獲得成功時的愉悅與自信。教師正確地發揮數學的主導作用,有利於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情感。
數學課堂的情感培養,不僅是生活需要的反映,也是人的認知過程的反映,不僅是人與人之間需要培養的情感,而是學生認知潛力的發展也需要情感的教育,生活中大量的問題必須發揮學生最大潛力去解決,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成功地對社會生活的能力,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讓我們的數學教學多多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吧!
我們只有站到素質教育的高度,充分認識學科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注意利用和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遷移性、感染性、情境性、自主性、可導性等功能,才能真正做到在數學教學中既教書,又育人。
8. 論文提綱 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的研究
淺見一下:
我覺得你可以用我們團的名字去給論文加題目:數學之美
數學之美,美專在他的真、善、美屬
數學求真,數學追求的不是一個很多人認為的抽象概念,她求的是真,追尋的是最接近現實的真理......
數學求善,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問,她要求認們學會怎麼全面的認識、更加嚴密的布置,他追尋的是無限中的有限,更完善是所有學習數學的人應該學會的數學精神
數學之美,美在她的數學思想,在於數學中那令人頂禮膜拜的智慧.......
這是數學的精髓,我們怎麼才能得到令我們向住的數學精髓呢?怎麼把這一筆寶貴的財富留給我們的子子孫孫呢?
那就把你的2.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寫進去吧
這樣寫,應該就有精氣神,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吧!
9.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國家教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把課程的培養目標細化為四個方面,即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並分別作了比較細致的闡述。發揮新課程的功能,需要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認真落實這些目標。
關於「情感」與「態度」,《標准》里是這樣具體闡述的: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活動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形成實事求是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作為一名在教學一線工作的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和同事的一些教學實踐談點體會和做法。
做法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華羅庚指出: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神秘難懂的原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
(一)聯系實際,學數學
新課標指出:「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進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
由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創設情境,導入新知,來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願望,激勵學生積極參加數學活動。
案例:
我的同事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前,布置學生在生活中找一個實際應用的百分數,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數,並且說說是在哪裡找到的。學生因為有準備,發言積極。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了100%純牛奶。
生:我在酒瓶的標簽上找到了酒精度45%。
生:我在媽媽的上衣標簽上找到了羊毛含量85%,滌綸含量15%。
……
師:聽了這么多同學的回答,你想到了什麼?
生: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
生:在生活中,人們為什麼要經常用到百分數?什麼叫百分數?
生:酒精度45%是什麼意思?
這時,其他同學臉上也露出困惑的表情,他們期待老師的解答。
師順勢引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百分數。
在這個案例中,老師在課前到現實生活中收集信息,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有廣泛應用,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這樣導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標准》中還明確提出:「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解釋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就涉及導如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建立數學模型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但到了教學中,我們又常常忽視了它。很多時候,學生走進課堂,就像走進了一個早已預設好的外在於他的「書本世界」,而當這個「書本世界」與他過去的「經驗世界」沒有很好的聯系和溝通時,他就無法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了。
由此,我們在小學數學中要注重實踐活動。
比如在學習20以內加減法後,有這樣一道題:我家住在( )樓,每天下樓走( )層樓梯。外婆家住( )樓,每天下樓走( )層樓梯。爺爺家住( )樓,每天下樓要走( )樓梯。有學生在老師講解後對於如「住在5樓走4層樓梯」的答案感到疑惑不解,我就帶著學生從教室所在樓層走到一樓,這樣親自走一趟,有的學生還得出了走幾層樓梯只要把樓層數減1,瞧,學生多聰明!老師給學生的答案遠沒有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到的知識那麼令學生印象深刻。我從這個教學活動中得到啟示,在後來教學克和千克的認識時,就稱好重量為1克、1千克的物品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在教學米和千米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體會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在學校操場量好100米長的跑道,讓學生走5個來回,在課堂練習中讓學生選合適的單位填空,學生很輕松地就選到了合適的單位。
在上面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的「書本世界」和「經驗世界」聯系起來,學生在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聯系實際,用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價值觀
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體會其價值,更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我校一年級教師在教學「分類」這一內容後,就根據低年級學生自理能力比較薄弱的實際和需要,安排學生先整理書本,在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實踐活動,課堂中學生興趣高漲,氣氛活躍。
除了在課堂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外,我們還可以延伸到課外,比如在學生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後,教師可靈活運用教材,設計一些嘗新的練習題,讓學生課後完成。比如:
你的房間長多少米?寬多少米?面積有多大?
如果要鋪上地板磚,鋪哪種規格的適合?要鋪多少塊?(30cm×30cm 40cm×40cm 50cm×50cm)
我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某些數學知識的教學,教師設計一些簡單的貼近學生個人生活的實際問題,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價值,同時也會產生成就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這樣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學生的數學能力、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都能得到培養和發展。
(三)聯系實際,做數學
「做數學」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觀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現實的體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有重要意義。
作為一線老師,我們要讓現實的 、有趣的、有探索性的數學問題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部分,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生動、有意思起來。
由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並鼓勵學生到現實生活中仔細觀察、收集信息,鼓勵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應用知識和經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探索問題的多種解法。
做法二:讓學生學會提問,培養學生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人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一個問。」可見,問是知之始。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讓學生在質疑中反思,培養學生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如何讓學生學會提問,問到要害處,我認為關鍵在於讓學生掌握提問的基本方法,學會把數學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問出來。如學生可以這些方面提問:(1)在知識的來歷上提問。(2)在知識的「為什麼」上提問。如對某個問題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還搞不清楚,就可據此問題。(3)在知識的「歸納或分類」 上提問。如果對知識不會歸納整理,分不清類型,可就此提問。(4)在知識的「去脈」上提問。如果學了某個知識後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除了重視讓學生提問,還要重視給每個教學環節留適當空白,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凡是學生能探索出來的決不代替,凡是學生獨立思考出來的決不暗示,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和創造,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做法三:重視課堂評價,它是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的方法之一。
《標准》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也需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表揚獎勵,使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悅,樹立信心。
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課堂評價。我認為,課堂評價應該做到:(一)評價須客觀公正,且力求有激勵性、有針對性。如果答對了,給予表揚鼓勵;答錯了,也可從態度、姿勢、聲音等方面予以肯定。(二)評價學生因人而異,不同「一把尺」。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要給予肯定與鼓勵。對優生,要求要嚴格,標准要搞,才有利於促進他的進取。(三)評價獎勵也要有個「度」。如果濫用,就會喪失其應有的價值,會讓學生「迷失自我」。
總之,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要注意把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與關注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造性引導到數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