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方案

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方案

發布時間:2021-02-07 21:44:51

❶ 如何寫小學作文主題教研活動問題分析

一、校本教研活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雖然各教研組都有教研計劃,有方案,也開展了不少教研活動,但缺少明確的研究主題,導致學校教研隨意性、盲目性,缺少針對性、實效性,難以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教師研討七嘴八舌的淺層議論,零敲碎打,火力分散。通常又是優點多說,不足少說或不說。
2.教研方式單一化,大多以課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數量,湊齊各資料,對付檢查,很少考慮如何提高教研質量問題,尤其是頻繁的此類聽課評課之後,造成了教師認為「收獲不大」甚至是「沒有收獲」的感覺,認為這樣的教研活動可參加可不參加。因而教研活動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3.教研組有時會圍繞幾次「磨課」展開一系列教研活動,仔細反省這些活動活動的內容,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惑,後一次教研活動比前一次有何提高和改進?由於教研活動中只談經驗,缺乏對研討內容的反思、提煉及歸納,以至於我們很難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更別說每次有什麼研討收獲了。
4.另外還有:理論學習離課堂實 際太遠,;以應付考試為中心;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等問題。
二、什麼是主題教研活動
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教師)把平常教學中碰到的問題,經過整理、歸納、提煉,篩選出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的問題,轉化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研究的課題;以課題研究的形式來統領每個教師的教研活動,把課題鑲嵌到教研活動每個環節之中,從而形成教師之間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動機制和模式。
通俗地說,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進行。這個研究主題的提出來自於教學實踐,源於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又是急於解決的問題,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
三、主題教研活動的過程
(一)發現問題,確立主題
研究始於問題,問題是校本主題教研的出發點和開展主題教研活動的起點。確定教研主題有以下標准:
1.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學實踐直接聯系,是教師最棘手的教學問題,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
2.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問題,是相對多數人(教師或學生)的問題;
3.問題要有潛在的價值,解決後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行為;
4.問題的設計還要有解決的可能性,所選問題通過校本主題教研活動能得到解決或局部解決,難易程度適中,切忌過空過大。
案例1
某校政治備課組在聽課中發現一些政治老師過分追求學生的課堂活動,整堂課顯得「熱鬧有餘」,存在教學目標的偏移,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於是該校政治老師開始反思,並通過集體研討確定「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作為該校政治學科校本教研的一個主題。
案例2
某校發現許多老師嚴重依賴現代教育技術,把教學基本功給丟了,如板書設計、書寫、朗讀、簡筆畫等。一些老師在停電以後或電腦出故障以後甚至就不會上課了。多媒體課件過度使用,造成教學資源堆砌,淡化了教學主題,弱化了教學目標,不少老師備課沒有深入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而把大量時間花在課件的製作上。因此,該校各學科針對這個實際問題開展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效性」的主題校本教研活動。
例:某校校本教研主題賞析
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數學: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
英語:英語分層教學的目標定位、初中英語教師的反思性教學研究、英語新課標詞彙教學策略。
(二)深入思考,形成方案
教研組在確定主題後,共同研討實施方案,方案應包括:學科活動主題、問題提出的目的意義、解決問題的思路、研究的主要內容、活動的步驟、預想要達到的效果、中間要採取的措施、活動小組一學期活動的次數、地點等。
(三)專題學習,交流心得
方案確定後,為確保主題校本教研順利開展所需的理論支撐,在開展活動前或活動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應組織小組成員針對方案進行學習和積累,收集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策略的文章,同時要求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對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老師對這個主題的認識,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在此基礎上,召開集體學習研討會,鼓勵教師圍繞「你學習的這些文章哪一點值得推廣,這一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這一觀點的?在教學中你是如何運用這一觀點的?你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觀點的最大收獲,體會及經驗教訓是什麼?」等方面來學習、交流。由教師們對此談出自己的理解,實現主題教研活動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對話,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提出改進意見。
案例 3
某校政治組在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個主題時,給老師們印發了《關於初中政治課活動教學開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課型設計》等學習資料,通過學習、研討,大家認識到上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活動課,必須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主題明確突出。
(2)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具有趣味性,但形式必須要為內容服務,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要突出活動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要培養每位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嘗試,切磋探討
確立了研究的主題和實施方案後,就要著手開始課例的設計。課堂教學是主題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陣地,教學研究必須聚焦課堂,引導老師關注課堂,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因此備課組需要確定幾位老師開研討課,通過以課例為載體落實研究主題。
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課堂展現,暴露真實問題,第一次開課往往採取老師個人備課,上課,備課組老師集體聽課,聽課時要根據主題研究內容對每個聽課老師進行分工,然後通過課堂觀察,填寫量化評價表等手段,對研究主題設計的問題進行逐個記錄,接著開展評課,集體研討,找出問題症結,提出改正策略。
通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後,備課組再圍繞這個研究主題集體備課,這幾位老師再第二次開課,這次開課要有意識地將集體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研組老師再通過量化評價表觀察課堂教學前後發生的變化,驗證、鞏固和深化主題教研活動取得的成果。
案例4
針對新改革後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老師在評價語運用方面的誤區,尋找恰當的、科學的評價語,某校八年級語文組確定了《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為校本教研的主題。他們首先選定兩位有代表性的老師開課,這次開課並不特別強調教師的評價語,以常態課方式呈現,聽課老師通過課堂觀察,填寫《教師評價語運用評價表》、《教師理答行為類別頻次統計表》,然後進行統計反饋。
通過課堂觀察和量表分析,備課組老師指出,這兩位老師在課堂評價方面還存在評價語單一、評價泛化、重復學生語言、評價不當、評價時機不對等問題。於是備課組老師經過了相關的理論學習、集體研討和實踐反思後,再針對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集體備課,然後仍然由原來執教的兩位老師開課。
這次聽課要求聽課老師善於捕捉課堂上關於教師評價語的一些教學片斷,並對前後兩次開課做出比較分析,特別要注意結合教師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對於評價語的理解和感悟,然後全組教師集中討論,就兩次活動進行評議與交流。
小結:
以課例為載體的主題教研活動的基本模式為: 確定研究主題——第一次開課——評課研討,自我反思——理論學習,提出解決策略——第二次開課——驗證策略,深化主題。
(五)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主題研討會是主題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利用研討會對活動進行反思,反思的形式有執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問題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做到了嗎?」「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討論。這一環節要求教研組的每個教師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歸納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要求在研討完後上課的老師寫反思,聽課的老師寫反思,備課組也要有集體反思。教師之間通過評價、交流和反思,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不能發現的細節問題,也可以通過觀察和反思,借鑒別人教學的成功之處。
案例5
1.某校一位語文老師在參加《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運用》的主題教研活動後感悟頗多,她在反思中寫到:「准確性是評價語的靈魂。沒有『靈魂』,評價語就失去了它存在之初的應有意義。而有些老師卻在評價語的精彩、花哨上下工夫,課堂成了老師個人評價才藝的展示場。當然,在正確基礎上的精彩評價應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
另一位語文老師在自己上課後的教學反思中說:「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如果只讓學生使用『好』、『對』或『錯了』等簡單詞彙進行評價,就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於引導評價的深入。所以我要求學生學會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評價語式」。
2.某校物理組老師在「探究教學的有效性」主題校本教研後,全組老師都圍繞這個主題撰寫了評課反思材料——如選題的有效性、問題引導的有效性、探究的時機、有效探究的評價、開放探究的有效性等。
(六)總結經驗,實現提升
主題教研收到了好的效果以後,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的過程進行總結,對自己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有效行為、改進策略進行歸納,通過案例、實錄、論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是教師進行自我總結和提升的過程。教師的「寫」其實是再思考,是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整理,實現認識的提升。
主題教研活動過程小結 主題教研活動的流程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實踐,第三步反思。這項活動是否有效,第一步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主題的確定貫徹「源於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是整項活動的紐帶。 第二步實踐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是結合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第二環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第三環是圍繞主題對課堂實踐進行點評。第二步是整項活動的靈魂,集中體現著這項活動的價值所在。 第三步就是對主題確定和實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認真的反思,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一個主題的確定打下基礎。
四、其他形式的主題教研活動簡介
(一)常規模式
1、教研組根據期初制定的計劃和前段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討論確定本次教研活動的研究主題並落實教學內容;
2、全組教師圍繞主題,備好該教學內容的課;
3、交流備課,每人特別說明在教學中如何關注並落實研究的主題;
4、完成體現集體智慧(在落實研究主題下的)的新教案,推薦上課教師;
5、上課。組內聽課教師分工關注教學過程中關於研究主題的體現;
6、上課教師圍繞主題談教學體會及反思,組內其他教師圍繞主題談課堂。
7、 形成關於本主題的共識及非共識的意見(組長形成書面材料);
8、教師將研究主題與自己日常教學結合,反思得失,以敘事的方式寫出反思或隨筆。
9、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二)含有分主題的模式
1、發現問題,確定主題
2、將一個教研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小題
以語文學科為例,假如設立的教研主題為:「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效結合」,分解為以下幾個分題:
(1)在講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借鑒能力的研究;
(2)在課外閱讀中增強學生提高作文能力意識的探索;
(3)作文指導、講評與閱讀有機結合;
(4)作文批改與閱讀有機結合的途徑探索;
(5)在閱讀中加強積累,改變學生作文詞語貧乏現象;
(6)「讀文——寫文——再讀文——修文——創造」學習方式探索;
(7)「讀文——想像——聯想——作文」學習方式探索。
在這7個分題中,有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學習方法的探索,有成熟經驗的移植,內容比較廣泛;提出的這些分題,切合教學實際,又都是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每個分題雖然題目不同,但都圍繞「讀寫結合」這個大主題;並且每個分題都有具體的切入點,教師容易進入課題的研究之中。
3、明確任務,確定研究分題
這個教研主題作為學校語文教研組教師共同研究的主題。每一個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能力,承擔一個分題研究(也可以兩個教師承擔一項分題)。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不同角度、不同切入點,共同探索這個問題。
4、專題學習,提高認識
5.課堂實踐,印證預設
6.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7.及時總結,生成問題,繼續研究
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要有有書面總結,對前面的嘗試進行剖析,總結成功的做法,也要總結失誤之處。這樣,既能使前面取得的經驗在理論上升華,也為下一步嘗試及時發現問題,預設解決措施。「預設——嘗試——總結——再設想——再嘗試——再總結」這個行為要體現在整個嘗試過程中。
五、主題教研的特點、優勢
校本主題教研是以教師感興趣的,有研究探討價值的實踐性主題為主線,在專題理論的指導下,一組成員通過看書學習、觀察討論、模仿操作、實踐反思、行為跟進等形式,帶動更多的教師關注課堂,提升教學能力,它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以問題為驅動的教研方式
是從現實問題出發,以解決教師教學行為中的困惑為目標,最終又回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上來。尤其是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教師中有很多現實的困惑需要得到解釋,所以,教師們一定要重視現實經歷與情感體驗,在問題解決中獲得能力,收獲發展。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
因為這些問題具有共性,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現實問題自己身上多半也有,交流起來大家顧慮就少了,對話也變得暢所欲言,大家可以毫無保留地敘述著自己的喜悅與困惑,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每一種意見都有存在的價值,這種教研方式氣氛是民主的,和諧的,它必將使教師對於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2.以課例為載體的教研方式
新課程改革下的校本教研強調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以課堂觀察為手段,以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方式來促進教師的發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主題教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的內容是真實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的形式是開放的,通過主題研究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智慧。因為是自己看自己,自己反思自己,所以教師能深度參與,整個教研活動氣氛熱烈,教師們「看別人的課堂,想自己的課堂」,積極地亮出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它強調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進行,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融為一體,達到了教學與研究的一體化。
把課堂作為問題研究的源頭活水,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有著鮮明主題的教研方式
當前學校教研活動中有許多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活動計劃性、針對性差;(2)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3)理論學習離課堂實際太遠;(4)以應付考試為中心;(5)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這顯然偏離了教研活動的核心「教學研究」。主題教研活動避免了以上這些問題,突出了活動的目的性、真實性與針對性,大家圍繞主題開展的討論,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談,更多的是需要教師的深入思考,追求問題的本質,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4.人人參與互動的教研方式
因為親自參與了、實踐了,所以人人都有切身體會,人人都有發言權,這樣的主題教研就不再是個別骨幹教師或教研組長的「專利」,使得廣大教師不再游離於校本教研之外,游離於具體教學實踐之外,而是更容易形成群體性的合作研究的局面,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圍就能逐步形成。 總之,主題教研活動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教師們相互支持、交流分享,每個教師在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的同時,又有了新的收獲,它的樂趣在於每個人都經歷了幫助別人和得到別人幫助的過程,獲得共同提高。在這個平台上,教師們的關注點從形式走向本質,從課堂全面走向局部的細節,有可能實現「反思與實踐之間的全面結合」,使現實的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❷ 小學教師作文研討主題活動有哪些

為培養學生尊來敬老師,源
熱愛老師的思想情感,
教育學生學會尊重,
學會感恩,傳神中華民族的尊重美德,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尊師氛圍,

活動時間:

2015

10


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活動地點:

大操場

活動內容:

開展讀書、徵文、演講、書畫、微視頻、社會實踐等活動。

活動要求:

一、

組織開展「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讀書活動。

讀書是主題教育活動的核心部分。以「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
讀書活動。主題教育讀本為基礎,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老
師要配合本活動積極開展閱讀指導,
讓全體學生加深中國尊師傳統美
德認知,從小養成尊師的優良品質。

二、

組織開展「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徵文比賽

組織開展以「老師您好,我的好老師」為主題的徵文比賽活動

❸ 如何上好小學作文課主題研討活動發言材料

她創造了一奇跡,她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她接受了命運的挑戰,用專愛心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屬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就是19世紀的奇人——海倫·凱勒。
一場重病後的小海倫讓人大吃一驚,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自己心中的希望,而是整日被困守在黑暗的世界。直到改變她一生的莎莉文老師來後,海倫在黑暗中漸漸的找到了光明,她開始學習盲文,拼寫單詞……
一次,她們路過水井房,莎莉文老師把海倫的一隻手放在水管上。這時一股清涼的水在海倫手上流過,莎莉文在海倫另一隻手上拼寫了「水」這個單詞。海倫感到了了前所未有的喜悅。

❹ 論小學作文教學的幾個難點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兩難」問題,具體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分析。

教師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嚴重脫離生活實際,脫離學生實際;指導上存在嚴重問題,指導不到位,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指導過於具體,束縛了學生自由想像的思維,從而學生的寫作趨向雷同,干癟、乏味、缺乏創新;不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致使學生的作文中假話連篇,假故事、假感情頻頻出現。

學生方面:

學生寫作文感到無從下手,往往會出現亂編的情況;語言積累少,乾巴巴的,難以寫具體;對周圍事物缺少留心的觀察;缺乏想像力;題材千篇一律,難以表達真情實感。

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激發興趣,鼓勵實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願望,那麼習作的教學目的是很難達到的。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因此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鼓勵實踐,調動寫作積極性。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1)要把老師的架子放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學生用商量的語氣和學生討論並適當引導學生該寫什麼,怎麼樣寫。(2)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僅限定范圍而不限定題目,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願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3)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慾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並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教學中我經常會採取拿學生的作文當作範文來宣讀,鼓勵學生向期刊投稿,將學生的習作列印成冊,舉行作文比賽等方式來鼓勵學生,讓他們又被認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自覺寫作的興趣。

❺ 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小學作文教學策略與方法(1)
作文教學(這里將寫話、習作、寫作教學籠統稱「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陣地,是形成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的主要途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它不僅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是發展積極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必備素質。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新課程提出了「興趣領先,樂於表述;突出個性,鼓勵創新;貼近生活,引導實踐;夯實基礎,讀寫溝通;合作分享,共同提高」等嶄新的習作教學理念。
為落實這些新理念,必須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這是小學作文新課程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一定的時期,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對於作文教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以便適應作文教改的需要。新課程背景下,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有兩條依據:一條是學生的身心規律,一條是語文學習規律。這正是新課程所強調的。
一、激發興趣策略與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小學生作文要「對寫話有興趣」, 習作起始「重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這不僅是一種教學要求,更重要的反映一種新的教育觀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重要向導。
1.命題引趣
題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習作情緒。新穎有趣的命題,能引發學生的習作情趣。小學生正處於作文的起步階段,如果作文命題的范圍過大、過籠統,缺乏趣味感、朴實感,必會造成學生作文的心理負擔。這樣不僅效果不佳,還會使學生對作文失去信心和興趣。縮小作文的命題范圍、肢解題目、化繁為簡、循序漸進,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致的有效途徑。
2.情境創趣
有趣的情境是習作的催化劑。創設一定的情境,猶如給學生再現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學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想像)。在作文之前,經常有意設計並組織一些小游戲、小表演、小動畫、小音樂欣賞等活動,並相機啟發學生注意觀察、聯想和想像。這樣,就很容易地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有話想說,有話樂說。
3.高分勵趣
作文評價的目的,並不是評判學生的好壞,而是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不要吝嗇作文的分數,可利用評價來激發學生的作文動機。筆者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調查,小學生極少看老師的評語,最看重的是老師給的分數。給學生的作文打高分,是激勵寫作興趣的一種好方法。
4.競賽激趣
爭強好勝,不甘落後、喜歡比賽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經常組織一些寫作大賽,或賽開頭,或賽結尾,或賽觀察,或賽想像,或賽系列日記……學生在競賽中嘗到了競爭的樂趣,得到了個性的張揚,引爆了情趣想像的火花,續接了習作興趣的鏈條。另外,競賽游戲活動的本身,也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激發了學生的習作興趣,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5.評價固趣。
「激勵」、「評價」是心理學上講得兩大功能。只有正確合理地使用這兩個心理功能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他們真正體驗到成功後的愉快,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傳統的評價是「玉中指瑕」——找缺點找毛玻正確的做法是「沙裡淘金」——找優點找亮點。特別是針對文章中的那些「個人的獨特感受」,都倍加「珍視」。
【案例】
在教學中,根據習作的要求,採用高分激勵的方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做法是好文章可以給100分。新穎的開頭、結尾,精彩的細節描寫,畫龍點睛的句子,成語的妙用,詩句的恰當引用,文中的插圖,堅持寫觀察日記等等給予加分,上不封頂,可以加100分到300分或更多。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在三、四年級小學生初學作文時尤其靈驗,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體驗,化解學生的消極體驗,使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形成快樂體驗,可以較快地消除小學生懼怕作文心理,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二、突出重點策略與方法
文章是一個由諸多因素構成的綜合體,作文需要多方面的修養歷練和持之以恆的實踐鍛煉。因此,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從整體著眼、局部著手,做到每個學段、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一次作文教學都有所側重,逐步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切不可「貪大求全、眉毛鬍子一把抓」。
比如,我們可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和新課標確立的不同學段的作文教學目標來確定中高學段不同的作文訓練形式與能力訓練重點:
低年級(第一學段)是兒童想像活動的「敏感期」,最佳的訓練形式是創造型的想像性寫話和童話體寫話(如根據故事開頭說寫童話、聽音響編寫童話、童話續編、命題編寫童話),重點是培養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能力,增強學生想像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中年級(第二學段)是兒童觀察的活動的「敏感期」,觀察能力迅速發展,特別是觀察的目的性、持續性、細微性和概括性顯著提高,因此最佳的習作訓練形式是觀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動物、人物動作、人物外貌、人物對話和周圍環境素描等),重點是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馴出典型的表象,並讓他們通過想像生動地表現典型表象,即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高年級(第三階段)是兒童抽象概念思維進入「敏感期」的階段,其習作訓練形式應該從觀察習作轉向有明確交際目的實用型習作(包括紀實習作和想像習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學寫生活隨記、學寫讀後感、學寫導游詞等),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增強學生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每次習作指導都要從整體出發,把握教學重心,制定本次習作的教學目標,進行一兩項習作能力的強化和訓練,這比面面俱到、淺嘗輒止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案例】
人教版第七冊第三單元要求「寫一處秋天的景色」,這對四年級學生來說,學寫景物還是有較大難度的,應該屬於初步練習階段。所以,本次習作教學的重點目標應該定為「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至於材料選擇、富有感情、主題突出、語言形象生動之類的要求就暫別理會了,留待以後再訓練。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如選擇最能反映景物特徵的重點部分,從色彩、形狀等方面寫出景物特點等,並在這一過程中滲透觀察景物的方法指導。這樣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保證習作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訓練扎實、收到實效。〔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❻ 如何引導小學生的寫作興趣的教學方案

(一)觀察實踐,豐富素材
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非常廣闊,除了課堂,還有課外,除了學習,還有活動。課間活動、班級活動等不僅是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最感興趣的,也是學生作文素材的來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二)、鼓勵為主,糾正為輔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告訴我們:他們的興趣、情感容易受外界的干擾而發生轉變。他們可能因為老師的一句表揚的話而變得樂於寫作,也可能因為老師的一記「悶棍」而喪失興趣,因此,在批改作文、寫評語時,我們盡量做到有針對性、鼓動性、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降低對作文的要求,增加訓練量,多寫片斷。
小學生作文訓練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把平時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不能把學生作文,內容是否具體、生動作為評價作文的硬性指標。在降低了對學生作文的要求後,我認為應該增加學生作文的數量。我把每星期二篇作文(一篇作文,一篇周記)增加到每星期三到四篇。這樣做是否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呢?不會,因為我要求學生多寫片斷。我認為傳統的作文訓練中「篇」的數量太多,而「段」的數量太少。我在平時,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寫「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就能很好地進行習作,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❼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方案文獻綜述

今天早上,老師帶來它的兩只小金魚(「金鳳凰」和「黑牡丹」)和小烏龜,我版馬上跑過去權看,還記得上個星期它們和睦相處的情景嗎,我真想再看看它們。
老師一進教室就垂頭喪氣地說:「『金鳳凰』死了,因為我的疏忽,忘記了給烏龜餵食,烏龜太餓了,就把『金鳳凰』吃了。」
我一看,慘不忍睹,「金鳳凰」的尾巴不見了,上半身沉在水底,兩隻眼睛睜得很大,彷彿在哭訴:「我死得好冤哪!我和烏龜大哥原來是好朋友,可是它為什麼還要咬我呢?」又好像在埋怨小主人,忘了給它餵食,讓它成了烏龜的美餐。我沉默了,彷彿還可以聽見「金鳳凰」的叫喊聲,哭泣聲。「黑牡丹」雖然沒有像「金鳳凰」一樣屍首分離,可是也遍體鱗傷,它那條原來像楓葉似的尾巴,現在變成了濟公的破扇子,無精打採的。缸里原本清澈的水,也被血染成了鮮紅鮮紅的。
我在想,不知烏龜是肚子唱起了「空城計」,還是忌妒「金鳳凰」和「黑牡丹」的美麗才有了這么殘酷的結果,他們當時的撕咬一定很激烈吧,那漂亮、美麗的「金鳳凰」永遠不見了。
不過動物吃食是它的天性,這事也不能全怪烏龜,民以食為天,烏龜也是迫不得以吧。

❽ 如何做好小學作文教學指導

當前,作文教學仍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大部分學生都是「談文色變」,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作文質量更是無從說起。下面是小編為你准備的如何做好小學生作文指導實施方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小學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課程標准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作文就是用筆寫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它能夠使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縱觀我校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內容;不注意交給學生觀察方法,再加上學生生活面狹窄,體驗不豐富,素材積累不充分,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得不令人憂慮,諸如「假」,說假話,寫假事;「大」,小孩兒說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里走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與學生生活、學習嚴重脫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作文時學生多半是無病呻吟;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學以專題組織單元,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完美結合,都在利圖改變學生這一「怪現象」。我們進行小學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試圖從「生活」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讓學生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
因而我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嘗試著邁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學改革之路。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解除學生的畏作心理,讓學生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善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良好習慣,作文教學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學生能寫出真、善、美的習作使學生敢於、勤於、善於,樂於說真言、寫實話、吐真情。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以及對生活和習作負責任的態度。逐步提高學生生命質量。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實踐能力及教學科研能力。
三、理論依據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現、反映、創造,學生的生活內容是學生作文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內容豐富的作文。教師只有研究、了解、豐富、引導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領,才能反映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世界。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 葉老的話,給我們指明了作文教學的方向,充實的生活,豐富的積蓄是寫作成功的必要條件。(二)、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與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語文教學走向開放、走向實踐、走向綜合的基礎,也為作文生活化教學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學現狀的需要,從作文教學來看一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較空洞,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內容與生活脫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與創新意識。為了使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走向生活,讓作文走向生活。進行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研究,試圖從「生活化」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能讓我們更多地吸取經驗,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以實現教師本身語文素養與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繫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生活實踐結合,培養生活實踐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大自然和社會中到處都有知識,到處都可以成為作文教學的課堂,打破作文教學模式,使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起來。
因此,從研究者對生活作文的研究積累與研究的背景來看,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理論探索
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當前教學新理論,努力吸取各種教育思想的優勢。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借鑒各種教學模式,融各種教學方法於生活化教學策略。不斷總結,勤於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復探索中逐漸總結出規律性認識。
(二)、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研究
學生作文內容應該也必須是學生生活內容的反映,學生的寫作才是興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們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研究作文教學生活化,要從生活出發,構建作文教學內容系列。
(三)、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研究
訓練包含「訓」與「練」兩層意義,是「訓」與「練」的統一。小學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訓練,從學生整個人生來說,訓練是一種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將教學的訓練要求,轉述為生活的要求。
(四)、作文教學過程生活化研究
小學作文生活化的教學要體現在作文指導、作文評講、作文評改上,作文教學過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論指導下,融作文內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訓練生活化策略於一體的。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通過研究和實踐,高效達到小學生作文訓練要求,提高表達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給作文以生活的靈性,力求克服作文虛假空洞現象,使小學畢業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適應社會生活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
(二)、寓作文於育人之中,寓育人於作文之中。指導學生審視學校、家庭、社會所包含的內容與展示的形狀,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與辨別,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與判斷,用自己的心靈感受與呼喚,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從而培養學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三)、通過課題研究,總結出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基本目標、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理論與操作性結論。
(四)、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外閱讀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的重要途徑,對於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起巨大作用。通過課題研究和實踐,應「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第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使學生樂於作文,樂於表達,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發展學生的健全人格。
六、課題的研究方法:
(一)、現狀調查法:調查分析小學生作文的現狀,對該課題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編制問卷對四五年級大部分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摸清情況,為完善「小學作文生活化作文策略研究」這一理論提供依據。
(二)、研究文獻法:通過研究資料,總結實驗學校,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及時了解同行的研究動態和特色,從而不斷調整本課題的研究策略。
(三)、行動研究法:根據研究目標與策略進行實踐,邊實踐邊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效果。
(四)、個案研究法:樹立作文優秀的典型,以點帶面,達到整體推進的效果。
七、課題研究的的步驟和計劃: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了解學校中年級作文教學現狀。明確研究內容和職責,搜集信息,並進行分析、歸類、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制訂課題實施方案,並申報立項。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並做好對實驗目標、實驗內容進行調查、記錄、調研、研討展示等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探索「小學生生活化作文」的教學策略:
(一)、師生共同開發作文資源,豐富學生個性化的生活經驗。
(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使作文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需要。
(三)、改革教師的指導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習作的合作夥伴。
(四)、改革教師的作文評價方式。
二:展示優秀成果
(一)、撰寫研究論文。分階段對課題做好課題階段小結,根據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正課題實施方案。
(二)、匯編優秀習作。

閱讀全文

與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