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在小學教學中讀書活動

在小學教學中讀書活動

發布時間:2021-02-08 01:41:34

❶ 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開展隨文練筆

要想使學生真正提高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單憑課本上每單元規定的那八篇作文進行反復訓練是不行的,平時必須經常進行
一、引導學生向閱讀材料索取素材
完整的語言學習過程應該由語言的「輸入」(理解.記憶)和語言的「輸出」(運用.表達)兩個環節構成。閱讀教學中,教師對課文中規范、經典、生動、豐富的語言,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感悟、摘記積累等方式進行內化,另一方面又要及時地給學生創設活用語言的情境,讓他們在語言運用的實踐中逐步提高語言駕馭能力。如:三年級上冊的課文《花鍾》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各種不同花兒開放的情況:「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放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省略號是文本的一個亮點,先引導學生理解省略號的意思,然後用不同的說法表達花的開放。借機讓學生結合平時觀察,生活積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填補課文中省略號的空白,由於學生接觸的生活范圍有限,造成他們閱歷少、見解低、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多數學生不能用更新穎的語言來描寫花兒的開放,這時我指導學生把「綻開了笑臉、欣然怒放、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含笑一現……」等這些精彩、優美的語言直接地、盡情地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去。
二、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精彩片斷進行仿寫。
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能力,仿寫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形式。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降低習作的難度,激發他們習作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習作能力。仿寫可分為仿篇和仿段,在練筆訓練中可以以仿段為主。課文中經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寫,非常適合學生仿寫。由於課文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方法,所以學生寫起來就容易得多。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四自然段對西沙群島海底各種各樣的魚兒的形態進行了描寫。學了這一段後,我又用課件出示了西沙群島海底其它不同形態的魚兒,然後讓學挑幾種寫下來。藉助範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展創造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變換敘述角度,進行說寫訓練
作者寫作總有自己的角度,角度變了角色也就變了。在閱讀教學中,變換敘述角度,進行讀寫訓練,可充分挖掘課文語言因素,活化課文內容,引發寫作興趣,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如在教學《荷花》一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寫訓練:以「我忽然覺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為開頭,發揮想像寫一段話。讓學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並把荷花當作有感情的人來想像,才能體會到作者的對荷花的喜愛之情,也讓學生進入到荷花的世界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把學生想像到的內容進行口頭交流,激發了學生的想像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效激發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四、引導學生續寫文章結尾,叩開學生的想像之門
有些文章的結尾寫得比較留有餘地、耐人尋味,給學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間。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理的想像把這樣的猜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小學語文書上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盡而「意猶未盡」。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下冊就有好多這樣的課文,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適時進行續寫片斷的練習。如:課文《七顆鑽石》的結尾寫水罐里湧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鮮的水流。在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發揮想像:水流越涌越多,流向了 ,流向了 ,流向了 ……,花兒 ,草兒 ,小牛兒、羊兒 ,所有的人們 ……。有的學生寫到:「水流向了乾涸的河流和水井,流向了乾枯的草木叢林,流向了焦渴的人們,花兒綻開了笑臉,草兒一片綠油油,牛兒、羊兒歡暢起來,所有的人們高興得合不攏嘴。這樣的想像小練筆既叩開了學生的想像之門,又放飛了學生的心靈體驗,讓學生心中的想像之泉在實踐中自由流淌。
五、抓故事情節,引導學生向生活實際延伸。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典範文章,對於學生學習語言,完善和優化自己的語言系統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這些文章只是閱讀課上讀一讀而不能繼續延伸,我想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我在教學中,總是盡量創造機會,建立起語文教材與生活之間的「紐帶」。如:《媽媽的賬單》(三年級下冊)一文,把母愛的無私和無價表現得極為細膩動人。主要講述媽媽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桌上,同時給兒子留下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這母愛的賬單,讓小彼得羞愧萬分。本課教學進行第6自然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補白拓展性練筆:對比賬單 挖掘0芬尼背後的故事

❷ 小學班級讀書活動有哪些

一.指導思想: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為能更好地貫徹這一新課標要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校將積極開展大閱讀教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書香校園,使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使校園更富人文底蘊,充滿智慧和生機。
二.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2.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以讀促寫,走讀寫結合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4營造書香班級,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三、活動對象:
全班學生
四.活動口號:
暢游書海,塑美好人生。
五、活動方法要求:
(一)構建閱讀體系
1、制定讀書計劃書:
(1).每個學生結合個人實際,每學期制定出讀書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具體格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來設計裝飾,使其生動活潑、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讀書的內容、目標、措施、實施時間等。
(2).每個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班級讀書目標和讀書成長規劃書,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評,簡潔明了,易於操作。
(3).組織一次「讀書計劃書」展示活動。
2、制訂閱讀序列。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原則,在課外閱讀中也必須遵循這條原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規定學生的閱讀量:背誦優秀詩文7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3、編制閱讀書目,合理選擇讀物,
不同孩子閱讀的內容、重點,形式應有所不同。高年級學生的思想已經較成熟,閱讀速度快,識字量較多,因此可選擇中長篇文章。
(二)廣開書源,開發閱讀環境
1、建立三級書庫,讓學生有書可讀
(1).教育學生節約零用錢用於購買課外讀物,建立個人小書庫。
(2).調查家中的藏書量和種類,特別是適合小學生的書籍,作出統計,繪製成表,要求每人選一至兩本帶到學校,建立班級小書庫。將根據班級小書庫的圖書數量、出借記錄、管理制度等評比最佳小書庫。
(3).圖書角定時向學生出借圖書(每月3次)。
(提倡同學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活動。)
(4).班級小書庫實行全天性開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時間,保證學生在一天中的讀書時間不少於1小時。
2、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保證課外閱讀正常、有效地開展
(1).每周二、四、六的早自修,為規定閱讀時間,由各班讀書管理員組織,可朗讀所教的課文,可翻閱課外讀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形成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2).每天的語文課利用課前的二分鍾背出一首古詩,每周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課作為閱讀指導課,可進行閱讀交流、新書介紹和讀法指導等。
(3).每學期定期組織教師閱讀指導經驗交流會。
(三)積極組織讀書活動,檢查讀書效果。
1、建立讀書成長冊:
(1).每個學生都要建立一本「讀書成長冊」,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以及每學期制定的讀書計劃書,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
(2).校將定期組織全校師生參觀、評比「讀書成長冊」。
2、出讀書小報:
(1).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每學期出版兩期讀書小小報。
(2).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讀書小小報評比活動。
3、開展「讀書節」活動:
將舉行為時一個月的「讀書節」活動。
4、「書香小書房」評比
根據讀書活動的班級布置和讀書成效,評出最佳「書香小書房」。
5、「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評比
每學期能讀書5本以上,並能精讀其中5篇的學生,在該班級讀書活動管理小組考核中申報,可評為校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各班級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讀書實踐活動,如:故事會、朗讀會、演講比賽、讀書心得交流、調查報告、書簽製作、讀書徵文比賽、報刊剪輯等閱讀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激勵學生,增強讀書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讀書活動安排:
十一月:
1.制定學校讀書活動計劃。
2.宣傳發動,每位學生課外收集1——2句關於讀書有益的名言,讀讀、背背,利用晨會課等時間在班中進行交流,並選擇教室內合適的地點予以張貼。
3.開展「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十二月:
1. 制定班級和個人讀書成長計劃書並展示。
2.建立家庭小書庫。
3.各班開始舉行每周「讀書博覽會」。
4.出刊一期關於讀書方面的學習園地或黑板報
一月:
1.寫出班級讀書活動小結。
2.評比表彰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3.評比表彰最佳「書香小書房」。
一.指導思想: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為能更好地貫徹這一新課標要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校將積極開展大閱讀教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書香校園,使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使校園更富人文底蘊,充滿智慧和生機。
二.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2.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以讀促寫,走讀寫結合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4營造書香班級,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三、活動對象:
全班學生
四.活動口號:
暢游書海,塑美好人生。
五、活動方法要求:
(一)構建閱讀體系
1、制定讀書計劃書:
(1).每個學生結合個人實際,每學期制定出讀書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具體格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來設計裝飾,使其生動活潑、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讀書的內容、目標、措施、實施時間等。
(2).每個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班級讀書目標和讀書成長規劃書,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評,簡潔明了,易於操作。
(3).組織一次「讀書計劃書」展示活動。
2、制訂閱讀序列。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原則,在課外閱讀中也必須遵循這條原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規定學生的閱讀量:背誦優秀詩文7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3、編制閱讀書目,合理選擇讀物,
不同孩子閱讀的內容、重點,形式應有所不同。高年級學生的思想已經較成熟,閱讀速度快,識字量較多,因此可選擇中長篇文章。
(二)廣開書源,開發閱讀環境
1、建立三級書庫,讓學生有書可讀
(1).教育學生節約零用錢用於購買課外讀物,建立個人小書庫。
(2).調查家中的藏書量和種類,特別是適合小學生的書籍,作出統計,繪製成表,要求每人選一至兩本帶到學校,建立班級小書庫。將根據班級小書庫的圖書數量、出借記錄、管理制度等評比最佳小書庫。
(3).圖書角定時向學生出借圖書(每月3次)。
(提倡同學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活動。)
(4).班級小書庫實行全天性開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時間,保證學生在一天中的讀書時間不少於1小時。
2、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保證課外閱讀正常、有效地開展
(1).每周二、四、六的早自修,為規定閱讀時間,由各班讀書管理員組織,可朗讀所教的課文,可翻閱課外讀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形成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2).每天的語文課利用課前的二分鍾背出一首古詩,每周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課作為閱讀指導課,可進行閱讀交流、新書介紹和讀法指導等。
(3).每學期定期組織教師閱讀指導經驗交流會。
(三)積極組織讀書活動,檢查讀書效果。
1、建立讀書成長冊:
(1).每個學生都要建立一本「讀書成長冊」,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以及每學期制定的讀書計劃書,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
(2).校將定期組織全校師生參觀、評比「讀書成長冊」。
2、出讀書小報:
(1).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每學期出版兩期讀書小小報。
(2).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讀書小小報評比活動。
3、開展「讀書節」活動:
將舉行為時一個月的「讀書節」活動。
4、「書香小書房」評比
根據讀書活動的班級布置和讀書成效,評出最佳「書香小書房」。
5、「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評比
每學期能讀書5本以上,並能精讀其中5篇的學生,在該班級讀書活動管理小組考核中申報,可評為校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各班級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讀書實踐活動,如:故事會、朗讀會、演講比賽、讀書心得交流、調查報告、書簽製作、讀書徵文比賽、報刊剪輯等閱讀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激勵學生,增強讀書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讀書活動安排:
十一月:
1.制定學校讀書活動計劃。
2.宣傳發動,每位學生課外收集1——2句關於讀書有益的名言,讀讀、背背,利用晨會課等時間在班中進行交流,並選擇教室內合適的地點予以張貼。
3.開展「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十二月:
1. 制定班級和個人讀書成長計劃書並展示。
2.建立家庭小書庫。
3.各班開始舉行每周「讀書博覽會」。
4.出刊一期關於讀書方面的學習園地或黑板報
一月:
1.寫出班級讀書活動小結。
2.評比表彰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3.評比表彰最佳「書香小書房」。
http://hi..com/zhangxihai

❸ 如何開展小學生課外讀書活動

一、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意義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實質上就是強調閱讀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閱讀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被忽略或輕視,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課本中的文章,他(她)們通常只是強調字的讀音、詞的意義、句子怎樣理解等等,字音、詞義固然重要,但沒有反復的閱讀,詞義、句子又怎麼能理解呢?教師機械地給學生抄詞義,學生也就機械地背詞義,這樣的教學不僅不是閱讀教學,而且更可悲的是把學生當著一種機械使用。當然,有些教師也是反復引導學生對此文閱讀,通過閱讀來理解的,但僅理解此篇課文而已。教學中教師通常把閱讀教育的目標簡單理解為讓學生讀懂課文,而不是學會讀書。他(她)們習慣性地用支離破碎的繁瑣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閱讀體驗,當然就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親近、熱愛之情,使很多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新課標對閱讀提出了這一系列的要求,總體來說就是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學生形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啟迪,心靈上得到美的享受。 二、根據兒童的性格特徵來調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陶行知先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為了讓小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徵來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具有天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新奇的事物他們總想看一看、試一試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從他們感興趣的彩繪版的童話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哈利波特》等,閱讀時他們可以藉助書中的拼音識字,結合精美的彩圖,走進美妙絕倫的童話世界。《安徒生童話》中還設有「星星詞典」,對故事中的生詞進行適時解釋,以便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在每個童話結束後,「智慧加油站」將為小朋友介紹故事寫作時的背景或寓意,讓孩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還設有「腦筋轉轉轉」,讓孩子在讀完故事後進行思考,從小培養勤於思考、善於動腦的習慣,做到「學習與思考互動」。《哈利波特》也是小學生們特喜愛的故事,文中的故事新奇,具有強烈的科幻色彩,每個故事情節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通過彩圖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學生很容易接受。這樣,既增加了他們課外閱讀量,又滿足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藉助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來激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都需要表揚。故事人人愛聽,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是學生樂不及彼的故事。成語故事是青少年常用、應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語,結合豐富多彩且忠實於史實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於讀者在趣味盎然的閱讀過程中理解和記憶。如:愛鶴失眾、班門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廬等等諸多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歷史、增長見識、提高學習成績等諸多方面都受益匪淺,老師可先從成語故事或童話故事說起,並告訴學生故事的出處,學生自然會去尋找。因為他們希望通過講故事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常言道娃娃是誇長大的,是在肯定中進步的。小學生希望得到表揚和贊賞的急切心理常常表現出來,老師在指導閱讀教學時,只要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並及時給予他(她)表現的機會大大表揚講故事的學生,其他學生也會爭先恐後地出來講。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大增。 四、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增強其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據這一規律,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眼、口、手的實踐去感知事物,獲得表象,藉助圖像直觀、語言啟迪,促進思維逐步內化,從而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思維結構。如讓學生根據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的內容及彩繪圖來表演,親身感受故事。把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這不僅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且還能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❹ 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活動設計

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活動設計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 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較難把握的方面。 因為閱讀教學既要讓學生讀, 又要適度講解,我就針對閱讀方面來談談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 1. 閱讀的准備階段(preparation for reading )或閱讀前的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 閱讀的准備階段( 或閱讀前的活動( ) 這一部分可被視為新課的「導入」(introction) 。在這一部分,應充分鼓勵學生利用「自上而 下」(Top-down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 首先構建全文的語義圖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 者的意圖,然後,再在教師的幫助下,用較高語言層面上的理解幫助較低語言層面的理解, 如段落、句子、單詞等。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啟發手段(elicitation) ,如問答、討論等引入 本課的話題,讓學生適度了解話題內容,同時,應使用提問策略(question strategies)調動 學生, 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 問答和討論旨在激活學生永久記憶中相關的知識網 絡,使他們產生閱讀的願望和心理准備。 指導性問題同樣可以「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的話題內容和梗概,讓其構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 語義圖象,幫助學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機制。由於學生剛開始熟悉課文,並不具備 運用課文中語言的能力, 因此,在設置指導性問題時應注意: 1)涉及課文的主題或最重要的事實。 2)回答的語言簡潔,無需贅述。 通常在閱讀前可以用一些設問來激發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或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等等,如: a. Tom is a good student, he has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 But, today, he is late. What happened? b. Uncle John has a magic book, with this book, he has strong magic. But, the book is missing. Who stole the book? c. Somebody wants to be a teacher, somebody wants to be a doctor, how about Jack? Let』s read. 還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進行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調查活動, 將調查的結果帶到課堂上來, 再 與文中的內容進行比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生詞的處理則可在導入新課之前, 也可在導入過程中帶出生詞。 一般沒有必要呈現全部生詞, 只需要呈現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 因為學生很快會在課文的語境中判斷出生 詞的准確含義並熟悉它們的用法。況且,通過上下文的線索(context clue)和詞本身的構成 線索(word formation clue )確定詞義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第一次閱讀之前 提出指導性問題(guiding questions) ,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閱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 (target- oriented/task-based) ,實現對閱讀過程的監控。 2. 閱讀中的活動(while-reading activities) 閱讀中的活動( ) 本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取較詳細的篇章信息(check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了解和熟悉 課文 中生疏的詞彙、短語、結構等語言現象。在閱讀中的活動可以是「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這種方式通常關注細節的內容,在「自上而下」的閱讀方式後再進 行一次「自下而上」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信息。 在簡短的第一次閱讀以及檢測和討論其答案之後, 學生已了解全文的梗概。 教師可使用快捷 問題(quick questions )和適度的講解、討論來梳理全文的信息和語言。在此過程中應始終 注意全文的語義中心,注意部分和整體的聯系,盡可能使用一些直觀手段,如用黑板或投影 顯示歸納全文內容的圖解、表格等(semantic drawing) ,幫助學生基本理解課文內容。同時, 教師也可設置細節性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第二次閱讀,然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如 讓學生完成表格,或畫圖等等。而這時,教師和學生的講解和討論只涉及關鍵點和理解的阻 塞點,而不應是逐詞逐句式的。在討論或解釋新的語言現象時,可充分利用課文的語義中心 和該語言現象的語境,也可適當舉例或對比,但是不要離開課文或中斷學生的理解,而進行 操練和無意義的擴展練習。 如:Famous places around China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onders of the world. It』s over 2,000 years old and more than 4,500 miles long. Bing Ma Yong or the Museum of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s near Xi』an in Shaanxi Province. There are thousands of warriors and horses buried in the grave of 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 Qin Shihuang. Do you know how many? Huangshan is called the Yellow Mountains in English. They are in south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mountains. Xihu, or the West Lake, is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With each season, the lake looks different. There are beautiful lotus flowers and fish in the water. 教學時,在初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再讀,並且,設計了這樣一個表格讓學生完成: Name Another name City Province Have you been there? 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學生很快理清文章的脈絡,同時,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可以鍛 煉 學生獲取信息的技能技巧。 3. 閱讀後的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 閱讀後的活動( ) 此階段側重於對課文中語言形式的掌握和運用, 對文章結構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層次即意 圖層次的理解。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做一些語言形式的基本練習,如本課需重點掌握的詞彙、 短語、結構等。練習的選擇和設置應注意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聯系。然後教師可根據本階段的 目的選擇下列口頭和書面的活動形式: 1)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歸納,以及對話題中心、寫作意圖、 作者觀點、態度等的討論。 2)對語篇結構的分析和討論。如是線性結構, 應注意該文的時空順序、主要情節及其發展 等;如是層次結構,則可引導學生尋找主題句、分主題句、用於支撐主題的事實等。 3)圍繞課文內容的言語交際活動。如縮寫、改寫、 續寫課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寫後的短文 聽寫或完形填空,涉及課文內容的記者采訪,課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圍繞作者觀點的正、 反方辯論等。如復述課文,最好改變原作者的角色,以課文中不同角色的口氣講述,以便讓 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語言。 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鞏固所學的語言形式, 認識語篇的結構層次和意圖層次,並學會創造性地運用本課所掌握的語言形式。 比如這樣一篇閱讀材料: Australia is one of the seven continents of the world. The weather in Australia is usually hot and dry,and the centre of the country, the 『outback』, is a desert. Australian farmers have big farms. They have many sheep on the farms. Australian wool is very famous. There are crocodile farms too. Crocodiles are very frightening and have very sharp teeth. There are many other interesting animals in Australia. Dingos are dogs, but they do not live in people』s houses. They are wild and live in the outback. Kangaroos and koalas live in the outback too. They carry their babies in a special pocket, a 『pouch』. Koalas are grey and have big ears. They can climb trees. Kangaroos are bigger than koalas and have very strong legs. They can jump very high and move very quickly. Australia is an interesting country. Perhaps one day you will go to Australia. Would you like to go? 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這篇閱讀材料的大意和裡面的一些詞彙,語法後,為拓展學生的 視 野,鍛煉學生的語言技能,可以設計這樣幾個活動: 1.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Australia. 2. If you were a guide, please introce Australia for your visitors. 3. If you were an Australian people, and we will go to visit Australia, please introce Australia for us. 4. Make an interview: a new student comes to your class, he or she is from Australia, please make up a dialogue. 5. Can you introce some other country like this? 這樣幾個活動的設計都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並進行靈活的運用。 2 個活動 第 和第 4 個活動都是為學生設置了一個比較有趣的情境, 尤其是第 4 個活動, 不僅創設了一個 情境,更改變了文章原本的敘述結構,要求學生創設小對話,這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最後一個活動的設計則要求學生模仿這篇文章, 介紹另一個熟悉的國家, 無疑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散思維的空間。

❺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閱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抓住「讀」字,把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當作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環,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可見老師的職責不僅是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會學知識,不斷提高語文素質。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巧讀呢?下面本人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引導學生讀書時,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寫了草原的優美景色,抒發了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描寫草原景色的詞語、句子。然後再思考這些詞語、句子描繪了草原怎樣的特點?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讀完課文後,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等詞語和「是……也是……」、「既……又……」、「連……都……」等句子。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准確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風光,同時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草原優美的風光所陶醉。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也很注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比較,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覺得這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抓住「一張」、兩把」、「一盞」、「如此而已」,這樣極其簡單的擺設與「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進行對比,來說明周總理的生活極其簡朴;把工作任務繁重與辦公用品簡單對比;把工作非常勞苦與食物非常簡單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深刻體會到周總理的偉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導學生在默讀或朗讀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幾道思考題:①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②閏土對「我」說了哪些事?「我」對哪幾件事印象較深刻?為什麼?③讀了課文,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後,教師逐一提出討論,學生很快就能清楚,課文主要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
三、創設情境,在身臨其境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把情感帶入教與學的活動之中,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把讀的訓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腦、眼、口、耳等器官活動,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口頭語言,從中理解、體味和欣賞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導朗讀灕江水的「靜、清、綠」這一段時,我先掛出掛圖,進行描述「灕江有許多小船在等著我們乘坐,我們乘著小船、輕輕地搖動雙漿,盪舟灕江。」接著播放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學生在聲畫的作用下入境了。這時我輕聲問道:「你感覺到了什麼?」學生齊讀:「灕江的水真靜啊!」接著我再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再讀:「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語氣)。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字讀得響亮而飽滿)。最後我讓學生把三個句子連起來讀。這種讀的訓練不僅有層次,而且有質量,在身臨其境中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培養了閱讀能力。
四、提出明確要求,教給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預習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課文,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然後帶著問題學習,這樣閱讀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教授新課,就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通常的做法是: 1、預習要求要明確具體:即①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②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③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2、根據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課時,我讓學生課內預習,運用標記法邊讀邊思考,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重點和疑點,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點,我就引導學生利用集體的智慧進行討論,自己解疑,這樣學生就逐步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從而也激發了閱讀興趣,培養了閱讀能力。
五、抓住課題進行審題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通過反復訓練學生辨析課題,抓住重點,使學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學到了一種基本的讀書方法,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六、鑽研課後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課後問題是解決教路和學路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鑰匙,因此教學生認真鑽研課後問題是掌握學法的一種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時,根據課後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課文先講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後講太陽和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這樣學生基本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在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後,閱讀能力也隨之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❻ 如何提高閱讀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在備課准備中,要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學生的閱
讀興趣。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
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
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麼事物
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慾望,我就抓
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提高他們的學習
興趣。其次,在授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小學生的學
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
地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
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
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學生學
習的初級階段,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
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隨著
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
而且要准確地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
解一句話的含義。到了更高的階段,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
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
句之間的聯系。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隨著認知
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❼ 小學讀書活動如何開展

一、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意義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實質上就是強調閱讀的重要性。然而現在的閱讀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被忽略或輕視,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課本中的文章,他(她)們通常只是強調字的讀音、詞的意義、句子怎樣理解等等,字音、詞義固然重要,但沒有反復的閱讀,詞義、句子又怎麼能理解呢?教師機械地給學生抄詞義,學生也就機械地背詞義,這樣的教學不僅不是閱讀教學,而且更可悲的是把學生當著一種機械使用。當然,有些教師也是反復引導學生對此文閱讀,通過閱讀來理解的,但僅理解此篇課文而已。教學中教師通常把閱讀教育的目標簡單理解為讓學生讀懂課文,而不是學會讀書。他(她)們習慣性地用支離破碎的繁瑣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閱讀體驗,當然就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親近、熱愛之情,使很多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新課標對閱讀提出了這一系列的要求,總體來說就是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學生形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啟迪,心靈上得到美的享受。
二、根據兒童的性格特徵來調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陶行知先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為了讓小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徵來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具有天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新奇的事物他們總想看一看、試一試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從他們感興趣的彩繪版的童話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哈利波特》等,閱讀時他們可以藉助書中的拼音識字,結合精美的彩圖,走進美妙絕倫的童話世界。《安徒生童話》中還設有「星星詞典」,對故事中的生詞進行適時解釋,以便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在每個童話結束後,「智慧加油站」將為小朋友介紹故事寫作時的背景或寓意,讓孩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還設有「腦筋轉轉轉」,讓孩子在讀完故事後進行思考,從小培養勤於思考、善於動腦的習慣,做到「學習與思考互動」。《哈利波特》也是小學生們特喜愛的故事,文中的故事新奇,具有強烈的科幻色彩,每個故事情節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通過彩圖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學生很容易接受。這樣,既增加了他們課外閱讀量,又滿足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藉助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來激勵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都需要表揚。故事人人愛聽,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是學生樂不及彼的故事。成語故事是青少年常用、應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語,結合豐富多彩且忠實於史實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於讀者在趣味盎然的閱讀過程中理解和記憶。如:愛鶴失眾、班門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廬等等諸多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歷史、增長見識、提高學習成績等諸多方面都受益匪淺,老師可先從成語故事或童話故事說起,並告訴學生故事的出處,學生自然會去尋找。因為他們希望通過講故事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賞,常言道娃娃是誇長大的,是在肯定中進步的。小學生希望得到表揚和贊賞的急切心理常常表現出來,老師在指導閱讀教學時,只要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並及時給予他(她)表現的機會大大表揚講故事的學生,其他學生也會爭先恐後地出來講。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大增。
四、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增強其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據這一規律,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眼、口、手的實踐去感知事物,獲得表象,藉助圖像直觀、語言啟迪,促進思維逐步內化,從而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思維結構。如讓學生根據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的內容及彩繪圖來表演,親身感受故事。把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增加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這不僅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且還能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在小學教學中讀書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