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我的一家月計劃環境創設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學習左右對稱圖案的剪紙,樂意在活動中自主探索製作方法並大膽表現各事物形象。
2、對剪紙活動感興趣,感知圖案的對稱美。
⑵ 幼兒園小班主題活動及主題環境創設怎麼寫
    幼兒園課程回歸幼兒的生活,是當前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活化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源泉。小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決定了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必須是與幼兒的生活相關聯的。生活化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現實背景,不考慮現實生活背景的環境創設不可能真正是適宜兒童的環境,眾所周知,幼兒年齡越小,教育與生活的關系也越密切。小班幼兒剛剛離開關心呵護的父母情感特別脆弱,容易產生情感缺乏感。創設一種家庭式的氛圍就尤為重要了,使幼兒感到親切、自然,充滿人情味,能使幼兒適應生活、獲得經驗、得到發展。我國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就十分提倡生活教育,特別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從生活經驗中選取環境創設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家庭式的氛圍。
⑶ 如何創設適宜的小班生活環境
隨著「二期課改」的深入,讓幼兒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會表達的理念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同,而作為一名執教小班的一線教師,在日常的思考與實踐中,我也更深刻的體會到適宜的環境對小班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積極探究、表達表現能力提高所能起到的無聲的教育作用。對此,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讓幼兒在家庭化的環境中學會生活: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持久、終身和潛移默化的。特別是對於小班孩子,家庭化的環境更有助於增進他們對環境的親切感和信任度,並促進幼兒在獲得良好情感體驗的同時學會生活。於是,我改變了忽視盥洗室和餐廳環境創設的弊端,對這兩個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做了全新的布置。
盥洗室——首先,我注意為小班孩子營造整潔、干凈、舒適、溫馨的盥洗環境:懸掛著的綠色植物給盥洗室帶來了一份清新;在環境的創設上,注意發揮環境的暗示作用——張貼洗手步驟圖,讓孩子了解正確的洗手方法;水池邊的小鏡子又時時提示著孩子們要講衛生;另外,還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盥洗用品:肥皂(不同顏色、形狀的肥皂、洗手液、紙肥皂)、洗手刷,吸引孩子藉助一些小工具來洗凈雙手……在充滿童趣的氛圍中,孩子們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
娃娃小餐廳——根據小班孩子的特點,在娃娃小餐廳的環境布置上,總體注重整潔、干凈、舒適,桌布的鋪設體現出了家一般的溫馨。同時「有營養的食物」、「寶寶用的小餐具」的內容布置,突出了餐飲活動這一主題,體現了環境的功能,發揮了環境的教育作用。
二、讓幼兒在情趣化的環境中學會探索:
環境是潛在的老師,適宜的、情趣化的環境更容易吸引小班孩子去操作、去探索。於是在各個場所,我都注意情趣化環境的創設。
區角環境——我充分發揮了幼兒的玩具櫥以及桌面、櫥面的功用,提供各類源於幼兒生活,具有情趣的材料,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在感官訓練區,各種常見的乾果裝在瓶中讓幼兒看一看、聽一聽,各種調料讓幼兒聞一聞、認一認,百寶箱內的神秘禮物又讓幼兒迫不及待的想去摸一摸、猜一猜;在益智區,鞋子襪子配配對、圖形拼貼、倒倒水、數字火車等又將歸類、數數、圖形辨別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美工區,印染畫、棉簽畫、蠟筆畫、手工、泥工的製作與班級的主題活動聯系在一起,讓孩子大膽探索、比較嘗試;生活區內,筷子、勺子舀豆、夾豆、開瓶蓋、包糖果、穿洞洞等又將小肌肉的訓練與計算、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走廊——走廊是幼兒一日活動中來往頻率較高的場所,於是在它的一面我布置了拉拉畫廊,供幼兒相互觀摩、交流學習;在另一面我布置了許多和幼兒共同收集的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幼兒用「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小手摸一摸」,使走廊也能成為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延伸。
三、讓幼兒在自主化的環境中學會表達。
幼兒是主動的學習者,創設環境的目的主要就是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潛力。於是在環境的創設上我努力掘棄過去「教師挑擔一頭熱」的弊端,讓孩子和老師共同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我和孩子們共同收集了各類報紙、雜志、漫畫並通過照片、幼兒的語言文字說明等多種手段,讓孩子在盡情的說說、剪剪、畫畫、貼貼中積極大膽、自主的表達表現,豐富幼兒的一百種語言,留下孩子的認知痕跡、成長軌跡。
環境是隱藏的教師,無聲的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發展性的環境,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幼兒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⑷ 小班教學計劃怎麼寫
教育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幼兒名。本班幼兒經過在園半年的學習生活,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過去的一學期中,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逐漸告別了稚嫩,在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了較大進步,並建立了良好的常規和積極向上的班風班貌。整體上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個體差異很明顯。本學期我班還設為「學而樂」特色班,我想在開設了這個特色課程後相信我班小孩會在各方面將會有更大進步。現將班級情況分析如下:
(一)健康領域
整體上幼兒都有較大提高,有相當一部分幼兒發病次數減少,上學期平均出勤率在70以上。但個體差異較大,有個別幼兒身體素質較差,出勤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幼兒的整體發展。大部分幼兒已初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懂得不隨便離開集體,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少數幼兒玩得累了會主動休息,活動時有一定的自我保護動作。但30%的幼兒安全意識不夠,表現為:有的隨便離開集體,有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差,活動中出現危險動作,如:隨意爬高,幼兒因有攻擊性行為而出現的不安全行為,如:推人等。這些都需要我們一起進行教育引導。使幼兒形成正確的是非概念,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動作包括大肌肉動作和小肌肉動作:班中85%的幼兒大肌肉動作較協調,跑、跳、爬等動作自如:40%幼兒能連續雙腳並攏向前跳,爬時動作靈活,速度很快。但幼兒拍球的動作掌握得不是很好,有的幼兒練習少的緣故,還未掌握方法,在本學期中要重點練習。小肌肉動作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幼兒掌握了正確握油畫棒運用手腕力量繪畫的方法,會撕紙,能進行粘帖。自理能力方面在小班一個學期的培養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表現為:幼兒能自覺用餐:85%的幼兒能自己全部用完,個別幼兒要老師喂。在用餐方面存在的不足是:幼兒用餐存在兩極分化:有的孩子吃得很快,也有一些孩子特別慢,吃飯拖拉,需要老師不停地催促,還有的孩子用得很臟。穿脫衣物方面:部分幼兒能穿脫毛衣,褲子。25%的幼兒還有些困難,主要是方法未掌握,需要老師幫忙。
(二)語言領域
在語言方面,孩子在使用普通話方面進步較大,大部分孩子講話清楚、完整,能准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愛好,在表述時能使用完整句。40%的幼兒講話思路清楚,會運用一定的關聯詞,懂得一定的因果關系。班中幼兒都喜歡聽故事。閱讀習慣方面,在一個學期的培養下有了很大的進步,65%的幼兒能安靜地閱讀,還有一些幼兒對圖書愛護不夠,拿到書沒有仔細看,而是玩書,看完後也不會自覺送回書架。因此愛護圖書的習慣還需繼續培養。另外耐心傾聽的習慣還未很好的養成。
(三)社會領域
經過較長時間的接觸,孩子們已經很熟悉了,他們之間的交往也隨之多起來了。我們會經常看到他們兩個一起,三個一群或者更多的人在一起說說笑笑,一起閱讀時的交談,游戲時的討論都說明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區域活動中,同一組的幼兒會相互討論玩法或交流感受。角色游戲時幼兒的社會性得到了更好的體現,孩子們會很熟練的模仿成人的勞動,買東西時會問價錢,會主動詢問,車站的小司機會主動招攬生意;娃娃生病了,娃娃家的人會耐心照顧他,小醫生還仔細地給他治病,很有同情心。但孩子之間的差異也是存在的,有的幼兒交往的面較小,還不夠主動。
(四)科學領域
孩子們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樂意去觀察、擺弄。95%的幼兒能感知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在數的方面,操作材料時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進行簡單的分類,如按顏色分類,按大小分類等按一種要求分類的方法,也進行了比較的嘗試,能進行簡單的如明顯的長短比較、大小比較等,幼兒的數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有少數幼兒在按物點數時手口一致點數1-4有困難。
(五)藝術領域
班中孩子對音樂活動很感興趣。絕大部分幼兒聽到音樂能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能感受音樂的不同節奏,並作出相應的反應;喜歡玩音樂游戲。45%的幼兒對美術活動很感興趣,能大膽塗色,色塊較均勻。30%的幼兒對手工活動感興趣,喜歡剪剪貼貼。
(六)創新思維「學而樂」領域
由於這一課程在上學期也實行過,但家長對這一課程了解的不是很深,幼兒接觸這一課程極少,所以效果不是很明顯。這一課程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加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和數學方面。對於好動幼兒應該是比較好的。另外還可以讓幼兒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並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一)把幼兒的興趣及需要作為園本課程的重要依據,提高園本課程的質量。
措施:
1、班級教師共同探討,抓住幼兒的興趣,愛好, 及時進行觀察、分析商討建構主題。在班級教師的共同商討下,依據《綱要》精神,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明確、具體的活動目標。
2、努力挖掘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給幼兒足夠的空間,引導幼兒大膽進行探索。活動內容的選擇從幼兒實際出發,教師多和幼兒交流、商量。貼近幼兒生活,趣味性強。
3、在一日活動中,通過集體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指 導、自選活動、三大創造性游戲的教育活動形式。 組織園本課程的具體內容,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為幼兒提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
4、恰當運用教育及現代化教育手段,將游戲、教學、參觀、勞動、娛樂和日常生活等各種活動相互配合。
5、每月積極進行班級環境創設、豐富區與材料,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及材料使幼兒大膽探索和創造。
6、班級教師共同合作協商,全面、細致地收集材料,課前做好充分准備,教具或所需材料提前一天准備好;課後積極反思,作好活動分析。
7、班級老教師積極做到傳、幫、帶的作用重點指導新教師的教學工作,每周做一次有關教育內容的摘抄。
8、為幼兒建立成長檔案,將幼兒每日活動的作品、活動記錄收集在案,以便於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的活動內容。、注重課堂教學研究,充分體現幼兒的探究性。
9、進行位置的轉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題性,請幼兒做小老師,進行相互管理。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活動,全面增強幼兒體質。
措施: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活動計劃,遵守作息時間,保證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
2、幼兒提供適宜、安全的活動器械,做到人手一件。本學期中,我們將在部分戶外活動時間訓練幼兒拍球的技能。
(a) 兩操內容豐富。(b)結構、操節編排科學合理。(c)教師口令准確、動作規范、衣著適當。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游戲活動。教會幼兒正確保護眼睛、牙齒、鼻子、耳朵的方法。
4、堅持參加冬季早鍛煉,鼓勵幼兒天冷我不怕,天天堅持上幼兒園。
三、衛生工作
措施:
1、3月協助醫療保健室做好幼兒的體檢工作及預防工作。
2、向家長及時宣傳計劃免疫程序外疫苗的工作。
3、嚴格遵守衛生保健工作中的各項要求,幼兒物品專人專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加強衛生消毒工作。
4、開設「心情驛站」,為家長及時傳達育兒方面的保健知識。
四、班務工作
措施:
1、班級人員互相團結,分工合作。
2、班長應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事事以《幼兒園職工守則》為行為標准。堅持執行並督促班組人員進行分班,分組教學。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要求教師思想態度端正、積極向上。
3、對幼兒有愛心,盡全心愛班級每一個孩子。不得體罰幼兒或變向體罰幼兒.
4、對待家長熱情、耐心。不向家長索要禮物或收授禮品。
5、按時著工裝,保持工裝干凈整潔、儀表大方、言行文明、舉止。
6、按時上下班,不得遲到。如需請假要提前告之班長,在不影響班級工作的前提下,經園方領導同意後方可請假。
7、重視保育工作,天氣逐漸變暖,但早晚溫差大,幼兒衣服的增減很重要,請家長帶一件背心放在幼兒園,以便視情況給幼兒添加。
8、作好每天桌椅、玩具的擦、洗以及消毒工作。一周進行一次玩具消毒,一月被褥一次。
9、重視體弱兒的日常照料工作:做好活動中的保育工作。
10、每個星期一定期召開一次班級會議,回顧一星期工作,找出工作中的欠缺點,討論本星期的工作重點.
11、孩子能做的事,堅持讓孩子自己做。用餐加強餐前教育,利用餐前故事進行引導。
12、設立評比欄,每月一個評比主題,(用餐、自理、午睡、參與活動積極性、認真傾聽的習慣)通過相互竟賽,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13、進行一次生活方面的能力比賽活動。
五、家長工作
措施:
1、每月建立幼兒評估,爭取做到每月都能與每位幼兒家長做到書面溝通和了解。
2、定期召開兩次家長會、家長開放日,使家長能親身體會幼兒在園的生活。
3、通過家長園地的開展,及時向家長宣傳育兒知識及幼兒園及班級大小事。
4、建立家園互動專欄,使家長對班級教育教學活動有充分了解。
5、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園內及班級的活動,使家長成為小一班真正的一名成員。
6、為了提高出勤率,我們將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幼兒。用真愛對待每個孩子
六、活動安排
2月:班級新生家訪工作
3月:慶「三八」活動 家長開放日活動
4月:幼兒春遊
5月:迎「五一」活動
6月:慶祝快樂的「六一」節
7月:學期末幼兒考核及暑假放假安排。
⑸ 如何做好幼兒園小班開學時的環境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該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許多研究也表明: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能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讓孩子在積極參與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某種意義上說,環境不僅是幼兒學習的一種背景,一種支持,更是一種活動課程。所以,幼兒園教育十分重視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但在我們教育實踐中發現,教師們在環境創設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惑。如:有很多教師在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時,隨意性極強,單純只是為了需要環境、材料而去創設和投放,缺少安全和衛生等檢查。在大環境上,對空間的安排是否合理,場地的布局是否有利於幼兒的活動沒有十分周全的考慮。又如,教師往往又會忽視環境廣泛意義上的教育價值,將目光局限於外顯的教育功能上,在小細節處,無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對幼兒的綜合影響,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環境所蘊含的可能教育價值,使幼兒無形中少了一位隱性教育的教師。還有,要環境創設時,一些教師為材料的收集和內容的展示而感到發愁,她們心中沒有教育目標,不知道該為孩子投放什麼樣的材料,創設什麼樣的教育環境,該如何投放和創設等。一、小班良好教育環境創設的安全性和美化性。孩子的生存能力處在人生的最低限水平,這個時期的他們根本談不上保護自己,特別是剛踏入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小班幼兒。因此,我認為不管什麼樣的環境布置,首先都應把幼兒的安全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工作中,發現有些教師為了讓環境有立體空間感,常常會在走廊的轉角或陽台處擺放小玩具櫃或桌椅等來分割空間,卻往往忽略了幼兒喜歡攀爬的特點,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還有,教師在自製教學具時利廢利舊,常收集廢舊物品來加工、改造,這很好。但是這些材料在使用過程中是否安全和衛生呢?如的小瓶、小扣子、包裝盒等等,在教育活動環境的創設時,考慮這些了嗎?應該要慎重考慮的。使用前應該檢查消除安全衛生因素或盡量不去使用那些帶有安全隱患的材料和工具,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孩子的身體安全,這也是保證孩子活動的首要前提。其次,環境布置的作用,是為了使環境的整體效果得到改善,起到美化的效果並達到美育的作用,環境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布置也離不開這一基本原則。而從另一角度來說,只有有了可供審美的對象,才能激發幼兒的內在情感,給他以美的享受,吸引他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環境中去。因此,我認為應充分發揮環境布置的美化功能,為孩子創設一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美觀教育活動區域,從而激發他參與學習的慾望和興趣。拿我們幼兒園來說吧,走進幼兒園你就能感受到我們園的一大特色美。許多初來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和家長都會被她深深吸引了,孩子們忘了哭鬧,很快就融入到快樂的環境中游戲。因為不論是在大環境還是在小細節處,我們都注重給孩子們創設一個充滿夢幻色彩的、大方、溫馨而又不乏整體美感的童話世界,牆和玩具器械是彩色的,每個班的懸梁或關卡處,都點綴著動物小吊簾兒;班級的窗簾都用絲帶綁成蝴蝶結這些的精心的創設,我們所有老師帶給孩子們的不只是外在的投入,更希望也更相信我們的孩子是能感受我們所營造的這個和諧美的大家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家的感受、美的熏陶。二、合理布局,發揮有限空間的無限教育價值。由於班級活動空間相對局限,活動空間的安排與利用是否合理,直接關繫到幼兒間的交往與活動,也間接影響到幼兒的學習情緒和深層次探索學習的可能。因此,做好這一空間拓展的工作就顯得極其重要。在我班,我根據區域所操作的材料比較多,需要的空間比較大,就把它安排在活動室的右邊,把三個玩具櫃將區域空間隔開,再在各個區域中間放上一張桌子,這樣能減少了桌子的空間佔位,騰出較大的空位使幼兒操作和出入更方便。同時把操作材料投放在桌子的四周,這樣幼兒可以圍著桌子,以流水線的形式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材料。我班還改變了認識區往常桌面操作的方法,把需要安靜操作的認識區移到活動室最前方靠牆的位置,鋪上軟毯,圍上小矮牆。佔位較大的操作材料,比如給大嘴巴小動物餵食物(圖形分類)和數量配對或按數取物等活動都粘貼在牆上,輕松地坐在地墊上完成,既能安靜操作又便於交流。省去了擺放桌子的空間位置,充分利用牆面的作用,拓寬了有限的空間。另外用小矮櫃隔離的這種低隔斷使教師的視線能隨時注意幼兒的活動情況,有利於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在區域的流動與合作就更頻繁了,互動更積極,環境的教育價值被充分挖掘出來了。另外,我感到應合理利用每一個空間,如:利用小房間、走廊把一些游戲區的游戲移到更合理的空間,既使這些較喧鬧的游戲不影響他人,又可開辟出更多的區角活動,讓活動形式無處不在。三、材料和玩具的擺放是相當重要的。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地充分利用空間為幼兒創設的學習、游戲和自由活動的區角,開展區域活動是幼兒教育實施個性化教育和主體性教育的需要,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我覺得材料和玩具的擺放是相當重要的,應分門別類,裝在開放、低矮、不擁擠的架子上,或分類放在籃子或盤子等透明可見的容器里,讓幼兒一目瞭然,藉以潛在地邀請和吸引幼兒前來使用它們,並使幼兒能自行找到他們需要的材料和玩具,或是以材料和玩具的圖或名稱文字,在架子或容器上標示其存放的位置,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易於自行取拿和收放;保證活動自發進行,減少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性。小班幼兒對具體的實物或圖片的記憶比較深,在開學前,我們就對孩子們要用到的所有東西都做上標識,包括他們使用的杯子、椅子、書包櫃、鞋櫃等等。做標識的時候,我們一般採用孩子們常見並認識的動物、水果等圖片,一個孩子一種專用圖片,方便他認識自己的物品。在玩具櫃和玩具籃上,我也採用了這種方法,比如:操作區的玩具櫃上,我貼了一個大蘋果,同時,在操作區里的每個小玩具籃上,我貼上相應的小蘋果,告訴孩子們,蘋果玩具籃的家在蘋果玩具櫃里。這里,孩子們不僅在操作活動後就能夠輕松、正確的把玩具籃放回玩具櫃中,更在無意識中讓孩子得到數的教育,學會了找對應。四、環境創設應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是幼兒感興趣的。工作中,經常有老師說,區角活動小朋友都不喜歡玩。那麼,此時老師首先應該反省自己,所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有沒有及時的調整和更換,為什麼小朋友不喜歡?通過及時的調整, 在環境上,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要布置比較有童趣的、溫馨的環境,讓幼兒感覺這是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注意開放和隱蔽,相信幼兒會投入其中的,關鍵在於老師是否挖掘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區角活動紅紅火火的開展起來!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我們教師就要考慮到他們現階段的培養目標及興趣需要,使材料充分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我們應通過觀察、詢問的方式引發幼兒提出問題進行討論,通過這一過程了解幼兒的需求和興趣。新入園的幼兒最喜歡娃娃家,這不僅僅是因為各種毛茸茸的小玩具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更是因為娃娃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滿足幼兒對家庭生活的依戀,這種依戀會從活動中體現出來。例如:在一次娃娃家的游戲中,我班的周纖諾小朋友一直在櫃子里翻東西,這個動作持續很久,像是在找什麼東西。我觀察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便主動去問她,得知她在找鏡子,我當時並沒有很快找來鏡子給她,而是提出了問題:沒有鏡子該怎麼辦呢?她拉著我便向外走,我問她去哪兒?她說:要去超市買鏡子後來在游戲過後的小結中,她提出要在娃娃家的旁邊設置一個小超市,好方便買東西。在與她父母的交談中,我得知孩子是在模仿母親上班前的一個習慣性過程,而這個過程來源於她的生活。這件事情以後,我們經常與家長交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喜好等,把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引導到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來,並在游戲中隨著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變化隨時增設和改變活動角,讓幼兒在活動中有一個更好的交流機會,並激發他們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五、小班教育環境的創設要為教育目標做服務教育目標是教育活動預期要達到的目的。而活動中材料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和手段,它就像是一位無形的教師,會自動引導、誘發甚至直接決定幼兒進行學習活動的結果。因此材料在一定意義上承載著成人即教師的教育意圖,而幼兒就是在教師這種有意識提供的材料刺激下探索學習的。所以,區角材料的投放和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關繫到孩子的興趣和關注,特別是小班的幼兒。教師必須在環境中物化教育目標,努力為小班幼兒創設一個豐富多樣、動態互動、直觀有效、主動學習的環境,要把教育目標盡可能地分解到各種環境創設中,使小班幼兒與教育環境相互作用,讓多個不同的環境反復指向一個教育目標,使小班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中生動活潑、主動快樂地發展。如:我班在進入玩具大家玩這一主題教育活動階段時,教育活動的目標之一定為鼓勵幼兒願意與同伴交流和分享,考慮到應盡量提供和利用幼兒能觀察感知到的與玩具有關的豐富資料,因此,根據主題活動目標,教師們在室內的環境的創設上,布置了一個玩具總動員的展覽區,鼓勵幼兒把自己家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設置了玩具商店等區域,讓幼兒學習給玩具初步分類;在美工區,提供各種圖紙,鼓勵孩子給玩具塗色等。而這些教育環境均反復指向同一目標:鼓勵幼兒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另外,環境的創設要為教育目標服務,還體現在室外的牆飾布置上。在進入這一主題時,牆飾也作了呼應,出現了反映玩具的圖片。有幼兒園大型玩具器械,有布絨玩具,有變形玩具等,另外還有請家長幫助收集的一些玩具的說明圖片,還有把幼兒的繪畫和手工製作的玩具作品也懸掛到牆飾上,等等。這一主題活動延續了整整三周了,但圍繞教育目標所創設的環境,一直深深地吸引著幼兒,許多小朋友不僅認識了自己家裡常見的玩具,也認識了他們在生活中很少見到的一些玩具,了解了玩具的玩法,了解了要正確玩玩具,要愛惜玩具。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促進了孩子主動和樂於與環境材料相互交流的能力,也提高了孩子們相互交流分享的能力。六、合理開發和利用家長的資源教師充分發動家長,和幼兒齊動手,收集廢舊物品及半成品材料和復合材料,製作一些活動中所需要的,豐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動材料,這樣可以讓孩子家長知道哪些廢舊物品有使用價值,知道一物能多用,並能主動幫助幼兒園積累材料;同時還能培養孩子做個有心人,關心集體、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增強了家園的密切聯系。事實證明投放到區角活動中的材料要與幼兒共同來參與、設計和完成,這樣孩子們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更加踴躍。而且,要經常的提醒幼兒收集各種別人眼裡所謂的垃圾,別小看了這些垃圾往往是最有用的,在我們眼裡可都是寶貝。好幾次,我們都是在這些費舊品中找到了我們所需要的替代品。當然,在投放前還要將替代品適當的美化一下,否則孩子們的注意力還是不會被吸引過來的。以上僅是本人對小班環境創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想,環境創設既然是為教育服務,它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要靠教師們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創新。當然,環境創設後更重要的是還是教師們對孩子的啟發和引導,適時支持他們與環境有效互動,而不是讓環境只做無用的擺設,那樣毫無意義。總之,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為孩子們營造更多充滿藝術氛圍的、快樂和諧、美觀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富有個性的發展,為每個孩子的一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