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教育方面的總結包括哪些內容
本學期我們幼兒園的教科研工作,以「科研興園」為抓手,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促進保教質量為重點,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營造學習氛圍,加強教學研究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繼續認真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深入領會《綱要》精神,認真鑽研《綜合活動叢書》,分析、領悟教材內涵,逐步培養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在園內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定時定點開展業務學習和教科研學習,遵循互動式原則,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由原來的旁聽式學習變為互動式學習,鼓勵老師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就討論的主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看法,最後形成共識;鼓勵教師認真鑽研《綜合活動叢書》,分析、領悟教材內涵,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在各個活動環節中的合理呈現。除此之外,我們積極為每一位教師創造各種培訓的機會,雖然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不是人人均等,但外出學習的教師必須及時反饋所學經驗,利用介紹、照片、錄像等方法,讓教師們從中受到啟發,獲得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二.開展園本化培訓,以教研活動為手段,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1.優化備課方式。由教研組長組織,利用每周二下午集體備課,鼓勵教師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針對不明確的,有異議的地方,分析教材,改變教學策略。 2.以「抓骨幹,帶一片」的工作策略,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積極創新,以榜樣、模範的教學行為帶動幼兒園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3.園長深入教學一線,帶教促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本學期,我兼小班音樂、美術兩節活動。屠綱兼中班、大班四節美術活動。在課堂中,通過和老師相互觀摩的形式,虛心聽取一線教師的評析、深刻解剖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優質的教學質量帶動全園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理清思路,學會聽課評課,學會歸納總結。
三 、提高家長學校工作的質量,增強良好社會效應。如:新學期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形式與方法,向家長介紹、匯報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過程及先進的育兒經驗。大部分家長能在百忙中抽空前來參加,每次活動均受到了家長們的好評,並希望以後多舉辦類似活動。而且,通過家長學校活動也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強化幼兒一日生活常規,提高幼兒在園活動質量,贏得了家長的贊譽。為開展順利,教師必須與家長有更密切的溝通;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不僅是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還是欣賞者等等。
一學期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幼兒園的各項保教工作,在教師們的辛勤努力、勤懇工作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還有不足之處,我們一定在今後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進取,爭取在工作中再創輝煌。
篇二: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時間過地好快呀,隨著四季的不斷變化,轉眼間,我和孩子們又一起走過了一學期。這一學期中,我們都不得不慨嘆歲月流逝的疾速,同時我們也驚喜的發現,每一點一滴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也是令自己驕傲的。現在我將對本學期的工作作一總結:
一、 班級工作方面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這一年中我認真參加每次的業務學習。今年我擔任了小三班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們班有33名幼兒,因為是小班的幼兒,所以在各方面都要從新的東西開始學,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進步都很大,看到他們的進步,作為老師的我們心裡也很開心。根據期初的班務計劃,我們開展了很多的活動,有「小班組自理能力比賽」、「冬季運動會」等活動,活動的開展鍛煉了孩子們各方面的發展,同時也增進了和家長之間的情感。在平時的各項教學活動中,我們對進步的幼兒給予及時的表揚,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鼓勵;針對性地對個別幼兒進行鼓勵教育,一學期下來我們班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有很大的進步。還記得剛入園的那會兒,孩子們哭成一片,哭著嚷著找媽媽,而現在跟我們老師親密無間,相信通過本學期的培養,孩子們在下學期中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二、教育教學工作
1、在日常工作中,我能認真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課前認真備好課,准備好豐富有趣的教育活動,上課時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一個孩子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注意給膽小的孩子多一些愛護,給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多一些鼓勵,給體質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給能乾的孩子多一些挑戰。課後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每月撰寫教育隨筆,並上傳於教育博客,以此提高自身能力與寫作能力。
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機會與條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在一日活動中,注意教給幼兒初淺的、簡單的生活知識經驗,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認真填寫周計劃、區域觀察記錄表、班級情況表及各種表格。
三、保育工作
對於我們小班幼兒,在保育方面的工作是放在首要的,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寶寶在園的情況——吃喝拉撒方面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很注重觀察全體幼兒從幾方面入手:
1、加強幼兒一日常規的養成教育,加強幼兒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使幼兒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在原有基礎上有了一定的發展。
2、強化幼兒健康意識,保證了幼兒進餐時心情愉快。注重培養幼兒好的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進餐時不打鬧講話,不掉飯粒。
3、加強幼兒午睡的管理及巡視,保證午睡時室內的空氣質量。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不吵鬧,盡快入睡,會整理床鋪,衣服折疊整齊放好。
四、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工作中的重點之重,保障每一位幼兒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職責,為了讓家長放心,讓幼兒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生活、成長。幼兒園開設了《安全教育》這門課程我覺得非常適合幼兒園的孩子們,讓他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活動的設計十分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
五、家長工作
經過班級教師的共同配合,幼兒的身體及健康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並在此基礎上同家長密切聯系,聽取家長意見,根據幼兒在家時的表現,對幼兒進行因材施教,同家長一起糾正幼兒不良的習慣。
六、認識不足,努力進步。
回顧這一年中的點點滴滴,忙碌而又快樂著!我覺得在班級的管理方面還有待加強,管理應該更規范,更具體。尤其在家長工作方面處事有時會有些急躁,因為想把工作做的更完善,有時還是會有疏忽的地方,缺乏經驗的累積,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向更高的支點邁步!
篇三: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學期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中一班孩子、老師的變化,我們感到欣慰與自豪,因為我們看到了老師在不斷的進步、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天天快樂、幸福的成長。
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我們在園領導的正確指導、支持幫助下,在我們中一班的兩位教師的齊心配合下,依據《規程》圍繞園里各項教育教學的工作要點,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採取各種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以實際發展水平開展了各項工作,使幼兒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現將總結如下:
一、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跨入中班孩子們明顯的長大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首先我們對幼兒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個別的關注和幫助:
(一)進餐方面:對進餐慢、挑食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和他們講一些有關各種蔬菜對人身體的好處,身體的成長離不開這種食物等,進餐過程中多注意,從不愛吃到少吃,最後到愛吃,使幼兒身體健康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二)盥洗方面:幼兒便後洗手總是要教師提醒才能做到,後來我們採用只要有幼兒入廁出來後,就請他伸出小手來,讓值日生聞一聞,誰的小手最香?通過這個活動也使幼兒能較自覺的養成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三)整理衣著方面:本學期著重對幼兒的衣著整理進行了重點培養,因為這學期要面臨冬天的來臨,而幼兒有許多人不會也不願意主動整理好自己的褲子,總是隨意一提,小肚皮總是露在外面,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十月份就開始對幼兒進行這個方面的培養,首先我們從樹立小榜樣開始,把幾個衣著整齊的小朋友請上來,請幼兒觀看他們的小上衣和小褲子都是整整齊齊的,並為這幾個小朋友帶上小紅花,使其他幼兒從羨慕到模仿,其次教師在幼兒大小便後或隨機檢查、提醒幼兒的小肚皮是不是露出來了,時時刻刻讓幼兒記住衣服要整齊利索,經過這三個月的不斷培養,有一大部分幼兒不用教師的提醒而做到,並且我們在進行這個方面的培養的同時也得到了家長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使幼兒得到不斷的進步。
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培養和鍛煉,使幼兒的自理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並且更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二、不斷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增強幼兒的素質教育
本學期我們兩位老師以園的指導方針「全面加特色」的教育工作目標,結合本班幼兒發展情況,通過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來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開展了多種方式來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會了自律,樹立了規則意識;並結合了日常生活,開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引導幼兒在人際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對人有禮貌,誠實、守信;培養了幼兒積極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在創建了棋類特色班中,培養了幼兒喜歡下棋的興趣,使每位幼兒都學會了三至六種以上的棋類游戲。使每位幼兒在原有的層次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加強師幼的交流
本學期我們針對幼兒的發展,著重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以往我們以是注重幼兒學會傾聽,讓幼兒傾聽教師的言語指令,卻忽視了自己去傾聽孩子的表達。為了讓幼兒能較快的學會傾聽的本領,首先我們兩位老師從自身做起,做幼兒的主要傾聽者,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的主要傾聽者,孩子有什麼事都喜歡和教師說,可因為我們教師的疏忽,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並且以身作則的行為,也是幼兒天性可模仿的,從而使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在傾聽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教師在傾聽幼兒的表達,傾聽其所言,傾聽其所想,也加強老師與孩子的交流,使師幼之間的感情又增進了一步。
(二)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友誼
進入中班我們發現幼兒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並且缺乏合作的能力,在游戲和區角活動中遇到問題不會協商、不會分工和交流,發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因此我們兩位教師意識到幼兒合作的重要意義,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及時有效的進行了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1、首先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老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因此我們班上教師之間、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如,一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時,另一教師主動幫著擺放、分發材料;一教師在教幼兒唱歌,而另一位教師就彈琴配合,這在無形中都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另外,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我們對有合作行為的幼兒的積極評價和鼓勵,如:在區角活動中兩至三位幼兒一起合作搭建積木、二位幼兒一起合作製作手工作品等,教師發現後都是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從而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動機;同時,在表演游戲和角色游戲中如果沒有同伴之間的合作是無法進行的,使幼兒也進一步理解同伴之間的合作是無比重要的。
2、其次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教師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進行合作。比如,搭積木或玩商店游戲前,應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時,要協商解決問題;當玩具或游戲材料不夠用時,可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要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當自己遇到困難、一人無法解決時,可以主動找小朋反協助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幼兒逐漸習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學會了合作。
(三)在區角活動中投放適宜的材料,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學習棋類游戲的興趣
我們根據園的指導方針「全面加特色」及結合課程主題目標,在區角中投放適宜的材料供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活動中邊學習發展邊探索。
首先我們在科學區結合主題活動投放探索鏡子的奧秘、探索磨擦起電的由來、了解油水分離的道理以及沙漏的變化等等,讓幼兒通過操作了解了鏡子的特徵、種類、以及用途等;在通過投放不同的材料:綢布、塑料棒、紙屑、沙、鐵、梳子等讓幼兒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發現那一種材料是可以磨擦帶電的,那一種不是,在玩水的過程中理解了油水是分離的道理;其次我們在益智區也是通過主題投放了分類盒讓幼兒邊操作邊學習物體分類,學習圖形之間的分類,認讀和書寫數字等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會知識;並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投放了各種花生米、豆類、玻璃球等讓幼兒練慣用筷子,使幼兒的小手肌肉動作得到了鍛煉;最後我們還在益智區里投放大量的各種棋類游戲,有民間棋類:飛行棋、跑馬棋、斗獸棋、跳棋等;有我們兩位老師在園長的指導下結合主題目標創造設計的棋類:螞蟻搬豆棋、喂娃娃棋(這兩種是讓幼兒練習點數的能力);找影子棋、找昆蟲棋、圖形棋(這三種棋是練習幼兒對圖形特徵的認識);找秋天棋、找冬天棋(是通過棋類讓幼兒對秋冬兩季的特徵和人們的生活、衣著、天氣變化等有進一步的了解);有禮貌棋、好寶寶棋(是讓幼兒通過下棋了解那些行為是有禮貌的,那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識字棋是讓幼兒通過下棋復習學過的漢字並學習組詞;幼兒在從不了解棋、不會下棋到知道下棋的好處,到學會下棋,在這幾步的過程中使幼兒的下棋興趣、思維能力、守規則意識、分析能力、智力發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四)圍繞主題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本學期我們根據《綱要》結合園本課程,開展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題活動有:我升班了、歡慶節日(教師節和中秋節)、我愛祖國(家鄉)、金色的秋天、探索的樂趣、寒冷的冬天(慶聖誕節和元旦)等活動;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幼兒從各各方面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如在我愛家鄉的主題活動中:我們首先讓幼兒搜集家鄉的不同的資料:家鄉的風景、家鄉的特產、家鄉的名牌、家鄉的變化等方面來了解我們的家鄉,在搜集材料的同時也使幼兒學會自己主動查找資料、和同伴的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秋遊活動,這次秋遊活動我們首先和幼兒一起商討秋遊計劃,到那裡去,去干什麼?注意什麼事項等都是教師和幼兒一起協商的結果,其次我們把協商的結果公布於家長,請家長再進一步確定,並且我們這次秋遊活動把家長吸納進來和我們一起共同參與,為方便家長的參與我們把時間定於周末,以便家長和我們共同活動……在活動結束後我們將家長的反饋意見收集起來,發現家長對於這次活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幫助支持,他們希望以後多組織累似家園共育的活動;在十一月份我們還開展了家長開放日活動,請家長進來了解我們的工作進展和幼兒在這半學期的發展變化,以及讓家長進一步了解我們班的特色幼兒到底掌握到什麼程度,在那一天家長和孩子一起下棋,有許多孩子都贏了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們雖然輸了,但都很高興、開心,他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看到了老師的辛苦、看到了幼兒園為孩子們創造的一切內心深處感到很大的欣慰。
三、嚴格遵守保教結合,確保保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幼兒園的發展一直是以保教結合為主的,一切為了孩子是我們幼兒園的宗旨。因此孩子的安全問題、消毒工作及身心健康都一直是放在我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們結合新的衛生保健制度,認真做好晨檢工作、檢查把關,認真做好幼兒服葯工作,仔細核對姓名、葯名、葯量及服用時間,以免給幼兒造成危害;杜絕傳染病的流行及傳播,以經發現立即隔離,並每周堅持用紫外線消毒,以便降低傳染率;做好衛生消毒制度,防止病從口入。每天對毛巾、口杯進行洗滌消毒,用消毒液擦拭幼兒易觸摸的地方:鋼琴、錄音機、桌子、區角櫃等,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圖書每周暴曬一次,枕套每半月換洗一次,被褥半月一次及時曝曬;並配合保健醫生做好查體工作,使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的辛勤幫助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吸納家長參與我們的家園共育是閉不可少的。
本學期我們除了家長園地及每周對家長公示我們的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外,還進行電話回訪、面對面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情況及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和家長一起為幼兒的發展而努力,這學期班上來了一位新小朋友,入園後一直不太喜歡來幼兒園,我們就對家長進行了電話回訪,了解到幼兒在家一直是爺爺奶奶看大的,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吃飯特別挑剔,不愛運動,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我們首先和孩子的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我們幼兒園的課程目標、教育理念、請父母帶孩子來園一起參與我們的集體活動後,讓其配合我們,首先做好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堅持讓幼兒天天來園,給孩子講道理,知道為什麼要來幼兒園?幫助孩子學習過集體生活…….家長在了解了我們的課程理念,熟悉了我們的教學形式後,積極主動的配合我們,經過一學期的培養,孩子慢慢的喜歡上幼兒園了,有時爺爺奶奶因為刮風下雨不想讓他來園,他還說會想教師和小朋友呢;在秋遊活動中我們充滿吸納家長的意見,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在各個主題活動中幼兒搜集的各種資料和信息都凝聚著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長開放日中我們請家長參與指導孩子的活動,展示我們的特色的教育,讓家長進一步理解,以便更好的配合我們的工作,最後做好家長反饋工作,認真聽取他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真正做到家園共育的方針。
時光飛逝,羊去猴來,我們的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又長大一歲了。我們兩位老師和全體小朋友以及家長已形成了團結、互助、關心、愛護的家庭氛圍,並把全面加特色的教育觀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班級文化。在這學期里我們有成績也有不足,更可喜的是我們在園領導的指導幫助下,更新了教育理念,完成了園內外的各項接待、檢查任務,並受到了領導及同行的好評;能根據園的指導方針「全面加特色」的主題目標創設環境、充實區角活動內容和更換活動材料,認真備好周計劃、教育活動、書寫教育筆記等等,做好家長工作,做好保育保健工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教育觀念還有待於更進一步的創新,家長工作還不是很完善等,我們將繼續發揮我們的優勢,查找並克服存在的不足,在園領導的指導下充分挖掘家長資源,使幼兒在快樂教育中健康活動的發展。我們兩位老師在以後的工作中還需不斷的改進與豐富,爭取再創新意!
⑵ 分析幼兒園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幼教改革的預期變化之一,就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應逐漸褪去「上課」的色彩,還自身以本來面目。這一變化不應只表現為人們不再提「課」而改提「活動」,還應將幼兒教育的新理念落實在行動之中。其實,話語的改變是最為根本的,因為話語的改變意味著思維方式的變革,這么說來,將長期習慣講的上課改稱活動,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當前的問題是,由於不太清楚幼兒園課程的本質,幼兒園「活動」一詞用得太「泛濫」,如「幼兒園活動課程」「學科活動」「領域活動」「活動方案設計」等;有許多冠以「活動」名義但實質進行的卻是「上課」,如「語言活動」和「語言課」本質上並無二致;還有的「活動」有名無實,一般是老師在賣力地表現,幼兒是自願與不自願地模仿,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質上卻是「走過場」,幼兒在其中難能有所發展。此外,在園本課程開發熱潮的推動下,幼兒園課程的名目繁多,層出不窮。幼兒園課程多元化固然是一種進步,但也對教育條件尤其是人員的素質構成了一種挑戰。許多地方在對幼兒園課程的本質缺乏根本了解的情況下,就人為地定一套課程,並在幼兒園實施,似乎有太多的隨意性。幼兒園課程開發必須科學、嚴謹地進行,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切實了解幼兒園課程的本質。 一、幼兒園課程是幼兒的課程 幼兒園課程到底是什麼?對這個問題先不妨作一個簡短的歷史分析。在福祿倍爾幼兒園出現以前,幼兒學校的課程如同其機構的性質一樣,是學校課程向幼兒階段的延伸,「讀、寫、算」的教育(通常稱為「3R」)是當時幼教機構的主要教育內容。福祿倍爾的幼兒園以幼兒自由的自我活動為幼兒園課程的實質,雖然帶有一定的宗教神秘主義的色彩,卻採用了適合於幼兒的教育方式,開創了幼兒教育的新紀元。此後,幼兒園課程在價值取向上形成了兩大「陣營」:一方以「知識—學科」為取向,另一方以「活動—經驗」為取向,前者以社會文化知識的傳遞為幼兒園課程的首要任務,幼兒園課程內容主要從學科知識中尋找資源,從而容易忽視社會現實生活中廣博的學習內容,後者則強調幼兒園課程以學習者在學習環境中獲得的經驗為內容,尤其重視兒童通過自身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多年來,這兩大「陣營」既堅持自身的哲學傳統,又相互妥協,各自分化出多種課程模式,但至今沒有形成真正的統一。本文無意在誰優誰劣等老問題上過多糾纏,而刻意探討幼兒園課程的真諦,即真正屬於幼兒的課程應該是什麼樣子。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擺正兒童與課程的關系。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幼兒園課程應考慮社會、知識和兒童這三大因素,我們似乎應「均衡地」考慮它們,卻找不到這樣一個「平衡點」。事實上,我們一方面在批判幼兒園課程的兩個極端——「學科中心主義的」與「兒童中心主義的」,另一方面卻不自覺地陷入其中一端,因為我們很少去思索這樣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幼兒園課程到底是為誰而設的?它屬於誰?譬如,我們都在說「幼兒園課程應與幼兒的發展水平相適應」「根據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來選擇內容」等,但只要細想如下問題:眼下的課程是幼兒真正感興趣的和關心的嗎?幼兒現在需要它嗎?它怎樣與幼兒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們就不難發現,課程所依據的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其實是教師在教學前設定的,它可能是某個孩子於過去某個時間所表現出來的,也可能是教師設想出來的幼兒普遍或共同擁有的,卻不是幼兒當時的、真實的內容。〔1〕課程完全是由教師一人決定、發起、延續與終結的,它貫徹的只是教師的意圖,它實質上滿足了教師的需要,因而它是教師的課程。這樣一來,課程與幼兒的真實興趣與需要是不相符的,名義上為了兒童實質上卻沒有兒童,造成了課程與兒童之間的沖突。杜威在《兒童與課程》一文中認為,課程與兒童相互沖突的根本原因在於造成沖突的課程的主要價值是「為了教師」。〔2〕如果我們只把幼兒當作課程所改造的對象而將他們置於課程之外的話,幼兒實際體驗不到自我的存在,那麼,對於幼兒而言課程就變成一種外加於「我」的東西,而一切所謂理想的課程便統統失去意義。幼兒必須存在於課程之中,幼兒是課程理所當然的所有者。陳鶴琴也曾說過,一切課程是兒童自己的。〔3〕現在許多人相信,課程的最終成效取決於兒童自己做了些什麼,而不是教師自己做了些什麼。因此,幼兒園課程的本質就在於首先它是幼兒的,其次才是教師的。置言之,幼兒自身及幼兒經歷著的生活成為課程的內容,幼兒被推到了前台,教師的行動依幼兒的表現而定。如此說來,幼兒園課程就同時具備了兩個彼此依存的特性: 一是對於幼兒行為而言的親歷性。課程已不再是過去那種專門組織的「課」,而自然而然地成為幼兒的生活經歷的一部分,正如杜威所言,「為了兒童」的課程應是兒童「生動的和個人親身的體驗」。〔4〕兒童親歷課程就是兒童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東西,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手和腳來探索世界,藉以獲得理解性的知識。譬如,關於「蚯蚓的生活環境」的知識,當教師在課堂上告訴幼兒蚯蚓生活在土壤里時,幼兒或許半信半疑,或許迷信地接受這一信息,然而他並沒有自己的理解,但當幼兒自己從土壤里刨出蚯蚓時,他不僅明白了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而且實際感受到了蚯蚓的生活環境如土壤的溫度、濕度、軟硬,還可能發現蚯蚓在土壤里是蠕動的。他享受著發現的喜悅,他會因為親歷而印象深刻。由此想到,陶行知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和時間」,〔5〕其意義是何其深遠。 二是對於教師行為而言的支持性。雖說幼兒園課程是幼兒的,但並不是說課程完全由幼兒自發而教師無所作為。在幼兒的課程中,教師的行為應由指導變為支持。因為指導仍是「居高臨下」的,是一方壓倒另一方的,准確地說是主宰式的,而這恰恰是「教師的課程」的特徵。支持性的行為則言明幼兒是課程的主體,教師適時地提供各種幫助、建議與鼓勵性評價(為此,教師必須對幼兒的行為做記錄),甚至與幼兒共同完成工作。教師的行為是平等的、合作性的,而非明確的規范、控制與防範。瑞吉歐教育體系中教師的支架行為值得我們借鑒。
⑶ 幼兒園教師教學分析
一、熟讀《綱要》,明確方向(教材分析的前提) 1.健康領域 2.社會領域 3.語言領域 4.科學領域 5.藝術領域 推薦書目:《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綱要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的依據。它詳細規定了課程的性質、任務、教學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時應以綱要為依據,以綱要的要求為目的。認真研讀綱要是正確進行教材分析的前提和首要的步驟。 二、認真研讀,把握特點 (一)教材分析的意義 教材分析一直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它是教師的課程設計、課程的組織與實施的基礎,是教學目標的實現、教育目的的達成的前提和關鍵。 教材分析的過程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師個體創造性的勞動;是教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加深對教育理論理解的過程,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自身的 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材分析不是就事論事的狹義的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而是置於幼兒發展和學校社會背景下的整體分析,這樣才可以把握教學設計的邏輯與方向。教材分析 是以幼兒發展為立足點和歸宿,強調以幼兒經驗為出發點,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幫助幼兒有效有意義地建構經驗。所以在分析教材時,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是教材分析的一個重點。 (二)教材分析的步驟 1.通讀教材整合內容 通讀教材,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知識結構、體系、深廣度,地位作用、文字內容、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整體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 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體系和知識體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實現的目標。如何准確把握教材,一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思想內容。知道這篇教材寫的是什麼,表達什麼樣的 思想和情感,對體現課文中心的重點詞、句、段要有深刻的理解。二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表達特點。三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熟悉了教材的體系結構 和目標定位,在教學設計時,才可能把實現同一目標或相近目標的內容進行整合、組織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前後照應、反復滲透。 2.分析內容設計教學 教材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幼兒園、自己班 級幼兒的教學,是為了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所以,教材分析一定要放在自己幼兒園實際情境下,以本班幼兒現有經驗為出發點,結合教材的結構、體系、內容、特點等,對幫助幼兒學習,促進幼兒智力、情感在現有基礎上發展來整合選擇教學內容、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教學環境分析、課程目標的 設置、課程內容的組織、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 三、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一)了解現在主要使用教材的特點 當前幼兒園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很多幼兒園往往是多種方案同時並存,並根據自身教育條件、特色或其他具體情況而有所側重。縱觀這些幼兒園課程方案的編制及其教材文本的現狀,可以看出目前課程編制的主導性原則,課程編排及教材體系構架的基本特點。 1.目前幼兒園課程編制的主導原則:「領域」與「主題」的辨證結合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領域」是確定幼兒發展經驗或教育內容的不同范圍或模塊 的一種課程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既體現了對學科的融合或統整,又從根本上考慮到了不同學科的特殊性。如在科學領域中融入動物學、植物學、數學等,在藝術領 域中融合美術、音樂等。根據不同「領域」來劃分不同的教育內容,而每一相對獨立的「領域」內部所涵蓋的學科體系又遵循著由簡漸繁、由淺入深、由粗略至逐漸 細化的邏輯原則,從而反映了學習經驗的縱向層次性和學科知識的系統化,形成所謂由主幹到分支的「知識樹」。 「主題」則是對彼此密切關聯的一系列活動或經驗的概括,是「一種圍繞某個中心形成的一種教育內容的組織結構」,並常常以幼兒的生活主題為主要表 現形式。「主題」作為一種活動組織和課程整合的有效形式,是打破傳統分科課程或學科教學中過於嚴格的學科界限的基本策略之一。一個「主題」可以橫向關涉或 輻射至多個學科或領域的知識與經驗,並同幼兒的整體認知和感性體驗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如「金色的秋天」這一主題就可以涉及到有關天氣變化的科學常識(科學 領域)、粘貼「楓葉」的手工藝術(藝術領域)、預防受寒感冒的健康指導(健康領域)、感受中秋節日氛圍的社會教育(社會領域)等。然而,當前很多主題活動 在開展時,除卻受季節時令變化以及幼兒生活范圍等因素的影響而體現出一定的自然順序外,其本身在知識經驗和學科邏輯上並未體現出應有的層次性和漸進性,以 至於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教育中會重復出現相同的「主題」(如幼兒園各班級都會有「快快樂樂過『六一」』的主題)。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僅以「主題」形式 組織課程內容,只是完成了不同學科知識或領域經驗之間的橫向聯系,不便於使幼兒獲得邏輯化的經驗和進行系統化的知識學習。為此,依據「主題」組織或編制的 課程必須關注各學科或領域知識的內在邏輯性。
⑷ 幼兒園教育教學主要方法是什麼
觀察法
⑸ 幼兒園教材分析怎麼寫
一、熟讀《綱要》,明確方向(教材分析的前提)
1.健康領域
2.社會領域
3.語言領域
4.科學領域
5.藝術領域
推薦書目:《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綱要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的依據。它詳細規定了課程的性質、任務、教學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時應以綱要為依據,以綱要的要求為目的。認真研讀綱要是正確進行教材分析的前提和首要的步驟。
二、認真研讀,把握特點
(一)教材分析的意義
教材分析一直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它是教師的課程設計、課程的組織與實施的基礎,是教學目標的實現、教育目的的達成的前提和關鍵。 教材分析的過程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師個體創造性的勞動;是教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加深對教育理論理解的過程,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材分析不是就事論事的狹義的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而是置於幼兒發展和學校社會背景下的整體分析,這樣才可以把握教學設計的邏輯與方向。教材分析是以幼兒發展為立足點和歸宿,強調以幼兒經驗為出發點,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幫助幼兒有效有意義地建構經驗。所以在分析教材時,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是教材分析的一個重點。
(二)教材分析的步驟
1.通讀教材整合內容
通讀教材,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特點,知識結構、體系、深廣度,地位作用、文字內容、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整體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體系和知識體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實現的目標。如何准確把握教材,一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思想內容。知道這篇教材寫的是什麼,表達什麼樣的思想和情感,對體現課文中心的重點詞、句、段要有深刻的理解。二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表達特點。三是要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熟悉了教材的體系結構和目標定位,在教學設計時,才可能把實現同一目標或相近目標的內容進行整合、組織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前後照應、反復滲透。
2.分析內容設計教學
教材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幼兒園、自己班
級幼兒的教學,是為了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所以,教材分析一定要放在自己幼兒園實際情境下,以本班幼兒現有經驗為出發點,結合教材的結構、體系、內容、特點等,對幫助幼兒學習,促進幼兒智力、情感在現有基礎上發展來整合選擇教學內容、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教學環境分析、課程目標的
設置、課程內容的組織、課程的實施、課程的評價。
三、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一)了解現在主要使用教材的特點
當前幼兒園教材版本的多樣化,很多幼兒園往往是多種方案同時並存,並根據自身教育條件、特色或其他具體情況而有所側重。縱觀這些幼兒園課程方案的編制及其教材文本的現狀,可以看出目前課程編制的主導性原則,課程編排及教材體系構架的基本特點。
1.目前幼兒園課程編制的主導原則:「領域」與「主題」的辨證結合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領域」是確定幼兒發展經驗或教育內容的不同范圍或模塊的一種課程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既體現了對學科的融合或統整,又從根本上考慮到了不同學科的特殊性。如在科學領域中融入動物學、植物學、數學等,在藝術領域中融合美術、音樂等。根據不同「領域」來劃分不同的教育內容,而每一相對獨立的「領域」內部所涵蓋的學科體系又遵循著由簡漸繁、由淺入深、由粗略至逐漸細化的邏輯原則,從而反映了學習經驗的縱向層次性和學科知識的系統化,形成所謂由主幹到分支的「知識樹」。
「主題」則是對彼此密切關聯的一系列活動或經驗的概括,是「一種圍繞某個中心形成的一種教育內容的組織結構」,並常常以幼兒的生活主題為主要表現形式。「主題」作為一種活動組織和課程整合的有效形式,是打破傳統分科課程或學科教學中過於嚴格的學科界限的基本策略之一。一個「主題」可以橫向關涉或輻射至多個學科或領域的知識與經驗,並同幼兒的整體認知和感性體驗的身心特點相契合。如「金色的秋天」這一主題就可以涉及到有關天氣變化的科學常識(科學領域)、粘貼「楓葉」的手工藝術(藝術領域)、預防受寒感冒的健康指導(健康領域)、感受中秋節日氛圍的社會教育(社會領域)等。然而,當前很多主題活動在開展時,除卻受季節時令變化以及幼兒生活范圍等因素的影響而體現出一定的自然順序外,其本身在知識經驗和學科邏輯上並未體現出應有的層次性和漸進性,以至於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教育中會重復出現相同的「主題」(如幼兒園各班級都會有「快快樂樂過『六一」』的主題)。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僅以「主題」形式組織課程內容,只是完成了不同學科知識或領域經驗之間的橫向聯系,不便於使幼兒獲得邏輯化的經驗和進行系統化的知識學習。為此,依據「主題」組織或編制的課程必須關注各學科或領域知識的內在邏輯性。
⑹ 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怎樣寫
北京融八旗下的最佳夥伴幼兒園首創全球0—6歲教育生態園。融八人本內著「追求生命自然容長成」的教育原則,首推家庭、社會、幼兒園三位一體的先進教育生態理念。從「生態環境」、「教育生態」和「社會生態」三個方面入手,構建北京融八生態園。北京融八的私人訂制服務,園所功能按照教育生態園的國際最新幼教理念設計,設有多項功能室和活動區域,專門設置了以動植物區、海洋區、科普區為主的大自然活動區域,為孩子們真正創造一個寓教於樂的環境。採用「園本生態課程」以科學的多元智能為主導,從關注生命開始追求生命自然成長教育。採用「層次化立體辦園模式」,滿足不同家長及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