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談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談

發布時間:2021-02-10 18:27:11

⑴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用好概念數學
現在很多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認為數學特別難學。我們只要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主要是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沒有搞清楚。如:12的最大約數與最小倍數是相等的。學生卻判斷是錯誤的,本題涉及 「因數」、一個「自然數」的因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倍數」、一個自然數的倍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最大的沒有。還有「相等」。學生出現錯誤,說明學生對數學概念沒有理解掌握好。數學概念是「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基礎知識的起點;是邏輯推理的依據;是正確、合理、迅速運算的保證。學生正確、清晰、完整地掌握數學概念,是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如果學生對概念不明確,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如果不懂什麼是「分數」和「分數單位」,就很難理解分數四則運演算法則的算理,就會直接影響分數四則計算能力的提高。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只有在概念清楚的基礎上,掌握計演算法則,經過適當練習才能形成。學生概念清楚了,才能進行分析推理;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概念,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概念是極為重要的。數學教學過程,就是「概念的教學」。一個數學教師,要把概念教學放到突出地位。小學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對小學生來說,由於年齡小,知識不多,生活經驗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小學生年齡實際出發,這樣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認識一個事物、理解一個數學道理,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我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個同樣大的小木塊擺出三堆,第一堆1塊,第二堆2塊,第三堆6塊,問:「每堆一樣多嗎?哪堆多?哪堆少?」學生都能正確回答。這時,我又把這三堆木塊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塊,告訴學生「3」這個新得到的數,是這三堆木塊的「平均數」。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學生仔細看,用心想:「平均數」是怎樣得到的。學生看我把原來的三堆合並起來,變成一堆,再把這堆木塊分做3份,每堆正好3塊。這個演示過程,既揭示了「平均數」的概念,又有意識地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然後,又把木塊按原來的樣子1塊,2塊、6塊地擺好,讓學生觀察,平均數「3」與原來的數比較大小。學生說,平均數3比原來大的數小,比原來小的數大,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數」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
2.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如比例尺、循環小數等,但它們與舊知識都有內在聯系。我就充分運用舊知識來引出新概念。在備課時要分析這個新概念有哪些舊知識與它有內在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從心理學來分析,無恐懼心理,學生容易活躍;無畏難情緒,易於啟發思維;舊知識記憶好,容易受鼓舞;所以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教學效果好。例如從求出幾個數各自的「倍數」從而引出「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總之,把已有的知識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以舊帶新,再化新為舊,如此循環往復,既促使學生明確了概念,又掌握了新舊概念間的聯系。
3.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形成概念
常言說,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如一年級小學生初學數的大小比較。是用小雞小鴨學具,一一對比。如一隻小雞對一隻小鴨,第二隻小雞對第二隻小鴨,……直到第六隻小雞沒有小鴨對比了,就叫小雞比小鴨多1隻。又如二年級小學生學習「同樣多」這個概念也是用學具紅花和黃花,學生先擺5朵紅花、再擺和紅花一樣多的5朵黃花,這樣就把「同樣多」這個數學概念,通過演示(手),思維(腦),形成概念,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這比老師演示、學生看,老師講解、學生聽效果好,印象深、記憶牢。
4、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適應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圓周率這個概念比較抽象。一般教師都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認識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很快就發現不管圓的大小如何,每個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教師指出:「這個倍數是個固定的數,數學上叫做「圓周率」。這樣,引導學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非本質東西(如圓的大小,紙板的顏色,測量用的單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不論圓的大小,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形成了概念。
5、用「變式」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後,我經常變換概念的敘述方法,讓學生從各個側面來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質數,可以說是「一個自然數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做質數。」有時也說成「僅僅是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倍數的數」。學生對各種不同的敘述都能理解,就說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是透徹的,是靈活的,不是死背硬記的。有時可以變概念的非本質特徵,讓學生來辨析,加深他們對本質特徵的理解。
6、對近似的概念加以對比
在小學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含義接近,但本質屬性有區別。例如:數位與位數、體積與容積,減少與減少到等等相對應概念,存在許多共同點與內在聯系。對這類概念,學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須把它們加以比較,避免互相干擾。比較,主要是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對進行比較的兩個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質特點。然後把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分別找出來,使學生既看到進行比較對象的內在聯系,又看到它們的區別。這樣,學的概念就會更加明確。對近似的概念經常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區分,既能培養學生對易混概念自覺地進行比較的習慣,也能提高學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多年來教學實踐的體會:重視培養學生的比較思想有幾點好處:(1)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2)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3)有利於培養學生系統化的思維方式。
5、教師要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概念的含義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必要的,但教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也不能忽視。教師應發揮好主導作用。教師與學生的主、客體地位是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又相互轉化。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沿著觀察、思維、理解、表達的過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極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可以教會學生去發現真理。比如我教質數,合數兩個概念。我先板書幾個數:1、2、3、4、5、6、8、9、11、12,讓同學分別寫出每個數的因數來。為了便於學生觀察,有意識地做如下的排列,學生寫出下列答案:
1——1 2——1、2 6——1、2、3、6
3——1、3 4——1、2、4
5——1、5 8——1、2、4、8
11——1、11 9——1、3、9
12——1、2、3、4、6、12
訂正後,讓學生仔細觀察,找自然數的因數規律。學生觀察後發現了規律。有的說有三種規律,有的則認為四種情況。我表揚同學觀察分析得好。是三種規律。於是又啟發他們看是哪三種?①一個自然數只有一個因數;②一個自然數有兩個因數;③一個自然數有三個以上因數。在這個情況下,我再次啟發:一個因數的是什麼樣的數?兩個的是什麼樣的?三個以上又是什麼樣的因數?學生則發現一個的只有1;兩個的則有1還有本身;三個以上的則有1、自己本身、還有其它的因數。最後老師一一肯定,並由學生看書後總結出質數、合數概念,這時學生很受鼓舞,認為自己發現了真理。對質數、合數的概念印象極為深刻永不忘記。我又有意識地讓學生研究「1」到底算哪類?學生沉默了,我說:「從書上找找是怎麼說的?知道的就發言」。通過學生的口,說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我問:「為什麼」?學生答:因為「1」的因數只佔一條,算1就沒有本身,算本身又沒有「1」,這樣可比老師直接告訴、或叮嚀他們注意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拋棄事物和現象的非本質的東西,抓住事物和現象的本質特徵形成概念。因為是學生付出了腦力勞動而獲取得到的,所以容易理解,記憶也牢固。
二有效鞏固概念
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概念,而且還要使學生熟記並靈活地運用概念。我認為概念的記憶與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教學中,加強練習,及時復習並做歸納整理,對鞏固概念具有特殊意義。
1、學過的概念要歸納整理才能系統鞏固
學習一個階段以後,引導學生把學過的概念進行歸類整理,明確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概念體系。如學生學了「比」的全部知識後,我幫助他們歸納整理了什麼叫比;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比的基本性質,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化簡比;這一系列知識復習清楚之後,才能很好地解決求比例尺三種類型題和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只有把比的意義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繼續學習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這樣做,就構成了一個概念體系,既便於理解,又便於記憶。概念學得扎扎實實,應用概念才會順利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實際應用,鞏固概念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勢必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學生學了小數的意義之後,我就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商店了解幾種商品的價錢,寫在作業本上,第二天讓他們在課上向大家匯報。通過了解的過程,非常自然地對小數的意義,讀、寫法得以運用與理解。又如學了各種平面圖形後,我讓學生回家後,觀察家裡那些地方有這些平面圖形。通過這種形式的作業,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這不僅鞏固了所學概念,還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綜合運用概念,不僅鞏固概念,而且檢驗概念的理解情況。
在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之後,進一步設計各種不同形式的概念練習題,讓學生綜合運用、靈活思考、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這也是培養檢查學生判斷能力的一種良好的練習形式。這種題目靈活,靈巧,能考察多方面的數學知識,是近些年來鞏固數學概念一種很好的練習內容。
練習概念性的習題,目的在於讓學生綜合運用,區分比較,深化理解概念。所安排的練習題,應有一定梯度和層次,按照概念的序,學生認識的序去考慮習題的序。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的需要,採用多種形式和方法設計,藉以激發學生鑽研的興趣,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尤其應組織好概念性習題的教學,引導學生共同分析判斷。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體會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用心講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實雙基的前提,又是使學生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鍵。但這也僅僅是學習數學的一個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形成概念之後,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使學生經常地運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飛躍。只有學生會運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從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只有這樣,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⑵ 淺談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概念教學

數學概念不僅是小學數學知識的基本要素,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內容。對它的理解和掌握,關繫到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繫到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關繫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直觀形象思維制約了對數學中抽象概念的掌握,導致孩子們在學習和運用概念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那麼,怎樣才能使數學概念教學更有效呢?
一、數學和生活實際聯系,引入概念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把點滴生活經驗變成系統數學知識目的在於使其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去,除了在課堂上一些與生活相連的習題更好體會知識的還是生活本生。
例如,在教學《認識鍾表》時,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這兩個數學概念本身就比較抽象,你若直接告訴孩子看鍾點的方法:分針對著12,時針對著幾就是幾時,1時=60分,1分=60秒,孩子未必真正理解,而且長期地這樣教學學生就不會去思考,產生一種依賴的心理。因此我們在課起始時便以猜謎揭示課題,而後分認識鍾面,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三步走。認識鍾面環節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說說鍾面的認識,為了讓學生的介紹更為有針對性把提問變成「你知道鍾面上有什麼?」這樣學生根據手中的鬧鍾很容易回答。在學生撥鍾也讓學生自由的撥出一些整時並說說在這一時刻在干什麼,這樣學生對各個時段的認識就能聯系生活而不僅僅停留在1~12各個數上。在「兩個8時」這一環節,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充分的討論兩個8時的存在和不同,再指導學生會照樣子用一句話說一說,同時從數學角度提醒學生在平時說話時要注意用上「早晨、上午、下午、晚上」 等詞語,這樣說起來就更清楚明白。鍾面、整時和大約幾時三個環節層層遞進,每一個環節與學生經驗緊密聯系。
低年級小學生,由於年齡、知識和生活的局限,理解一個概念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
二、迎合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概念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的基礎。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抽象的理論如果再加上乾巴巴的講解,必然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認識角》時, 既要讓學生感知直角、銳角、鈍角等不同種類的角,又要注意變化角的大小和角的開口方向,這樣才能獲得對角的清晰認識。教師可以事先做好一個只露出三角形一個角的教具,讓學生觀察露出的一個角,判斷整個三角形是什麼三角形。當露出一個直角時,學生馬上回答這是個直角三角形;當露出一個鈍角時,學生馬上回答這是個鈍角三角形;當露出一個銳角時,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回答這是個銳角三角形。這時教師拿出的卻不是銳角三角形,這樣,學生就有了懸念:為什麼有一個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鈍角的是鈍角三角形?而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就不一定是銳角三角形了呢?這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已經成為一種求知的「自我需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使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為教學新概念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獲得概念的整個過程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三、動手操作,引入概念
低段小學生他們愛擺弄東西,什麼都想嘗試。但若遇到困難而無法解決時,操作的積極性就會下降。所以利用學生這種心理適當安排動手嘗試的學習內容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得形成概念。
例如,在教學《米和厘米》時,在認識了「厘米」以後我安排學生通過測量,看看你身體上哪個部位的長度最接近一厘米。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先是拿出尺子不停的比劃,然後三五成群的議論開了,積極主動地去尋求答案。在交流想法時,小朋友不僅給出了我想要的答案,更讓我收獲了不少的驚喜。
學生在操作、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經歷「充分感知-豐富表象-領悟內涵」的過程,在頭腦中切實、清楚地建立了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空間觀念,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四、巧用多媒體,引入概念
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方位地調動和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教與學的關系,
例如,在教學《認識分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動畫:周末,同學們去野餐,在優美的音樂的聲中,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來到了郊外,貼近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跟著提出問題:「把8個蘋果和4瓶果汁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學生回答後動畫演示分得的結果,非常直觀地顯示出「平均分」,加強了學生對「平均分」這個概念的理解。接著提出:「把一個生日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演示「一半」,提出「一半」用什麼數來表示?自然地引出本節課要研究的認識分數。
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概念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掌握使用,優化數學概念教學,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進行概念教學。

⑶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如何有復效進行數學概念的教學制
數學概念在數學學習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斷積累的數學精華,它的語言非常精練、抽象。因此,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概念,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概念是極為重要的。
1.具體直觀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較抽象,而小學生,其思維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
2.以舊知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我就運用舊知識來引出新概念。在備課時要分析這個新概念有哪些舊知識與它有內在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
3.通過實踐活動認識本質、形成概念
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
4、由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於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⑷ 如何加強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中,根據教學內容可以劃分為概念課、計算課、解決問題課與空間圖形課,而幾乎在每一個新知識的起始課,學生最先接觸到的必然是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細胞」,是進行邏輯思維的第一要素。一切數學規則的研究、表達與應用都離不開數學概念。概念是構成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內容,它們是互相聯系著的,也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因此上好概念課對小學生的後續學習以及數學素質發展的培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概念引入的教學策略
兒童學習數學概念有一個學習准備的過程,這個過程就稱為「概念的引入」。良好有效的概念引入有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
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有:
1、生活實例引入
數學源於生活。結合生活實例引入概念是數學概念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它可以使數學由「陌生」變為「熟悉」,由」嚴肅」變為「親切」,從而使學生願意接近數學。例如:「直線和線段」的教學。可呈現四組鏡頭讓學生觀察。鏡頭一:媽媽織毛衣的場景,突出散亂在地上的繞來繞去的毛線。鏡頭二:斜拉橋上一根根斜拉的鋼索。鏡頭三:一個女孩打電話,用手指繞著彎彎曲曲的電話線。鏡頭四:建築工地上用繩子拴住重物往上拉的畫面,突出筆直的鋼絲繩。然後提問:「剛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麼?你能給這些線分分類嗎?你有什麼辦法使這些線變直?」這些熟悉的生活現象不僅喚起了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更激起了學生探索慾望,為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
2、從直觀操作引入
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可使學生藉助動作思維,獲得鮮明的感知。如:教學「平均分」的概念,可先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8個桃子分給2隻猴子,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然後進行比較,說說你認為哪種分法最公平。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眾多的分法中有一種分法是與眾不同的,那就是每人分的同樣多,從而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從舊知遷移引入
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到了中高年級,許多概念可以通過聯系相關的舊概念直接引入。例如:「質數與和數」的教學。由於質數、和數是通過約數的個數來劃分的,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從復習約數的概念入手,然學生找出1、2、6、7、8、11、12、15的所有約數。在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他們各有幾個約數?你能給出一個分類標准,把這些數分分類嗎?從而為引出質數、和數做好鋪墊。又如:「乘法」的概念可從「加法」來引入,「整除」的概念可從除法中的「除盡」來引入。
4、從情景設疑引入
豐富的情景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而且有利於學生主動觀察和積極思考,還有利於培養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並提出問題的能力。例如:關於「體積」概念的教學,可以先將兩個同樣的玻璃容器盛滿水,然後拿出兩個大小明顯不等的石塊,分別放進兩個玻璃容器中,讓學生觀察,出現了什麼現象,並想一想,為什麼石塊放進容器後,水要往外溢?為什麼放進較大石塊的容器,流出的水較多?從而讓學生獲得石塊佔有空間的感性認識,為引出「體積」做好了准備。
5、從動手計算引入
有些數學概念很難讓學生觀察或操作,但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計算,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例如:「循環小數」概念的教學。可先讓學生進行小數除法計算,10/3,58.6/11。在計算過程中,學生會發現他們都除不盡,並且注意到當余數不斷重復出現時,商也不斷跟著重復出現,從而感知循環小數。
引進數學概念的方法較多,有時需要配合使用幾種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概念建立的教學策略
概念建立是概念教學的中心環節。小學生建立數學概念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概念的形成,二是概念的同化。由於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處於由形象思維像抽象邏輯思維過度的階段,因此,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為主。數學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經過直觀感知---建立表象---解釋本質屬性三個過程。
1、強化感知
感知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開始,沒有感知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因此在概念教學中,首先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觀察,並結合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豐富感性認識,為概念形成做好准備。在組織學生進行感知活動時,要有意識地把感知的對象從背景中凸現出來,以便學生清晰地感知。同時,變靜止的為活動的,給學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2、重視表象
表象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感知後留下的形象,是多層次感知的結果。表象接近感知,具有一定的具體性,同時又接近於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起著從感知到概念的橋梁作用。建立表象,可以使學生逐步擺脫對直觀材料的依賴,克服感知中的局限性,為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奠定基礎。因此,在演示或操作結束後,不要急於進行概括,可以讓學生脫離直觀事例,默默地回想一下,喚起頭腦中的表象,並通過教師的引導,是表象有模糊到清晰,由分散到集中,進而過渡到抽象概括。如:在直觀感知黑板面、課桌面、課本面是長方形的基礎上,抽象出幾何圖形。
3、揭示本質屬性
在學生充分感知並形成表象後,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出事物的本質屬性,並把這些本質屬性推廣到同類事物的全體,從而形成概念。
如:「三角形的認識」教學。首先讓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實物;接著在屏幕上出示三角旗、紅領巾、三角板等實物圖,提問這些物體都是什麼形狀?然後教師去掉圖中的顏色,只留下三個物體的外框,讓學生說說這三個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舍棄這三種物體的顏色、大小、材料等非本質的東西,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著特徵:都是有三條線段組成的。接著教師出示三條線段,在屏幕上慢慢「圍成」一個三角形,形象地突出了「圍成」這一特徵,是學生准確理解:「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4、深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當用定義把概念的本質屬性揭示出來時,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是膚淺的。因此,教師要採取一切手段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以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一般可採取以下方法。
(1)析概念的關鍵性詞語。如在概括出分數的概念後,可進一步剖析:①單位「1」表示什麼意思?②「1」為什麼加引號?③「平均分」表示什麼意思?④「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什麼意思?只有把這些觀念詞語的意思弄清楚了,才能對分數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2)利用概念的肯定例證和否定例證。肯定例證有利於概念的概括,否定例證有利於概念的辨別。因此教師不僅要充分運用肯定例證幫助學生正面理解概念的內涵,同時還及時運用否定例證促進學生對概念的辨析。如:學習了「循環小數」的概念後,可舉若干肯定例證和否定例證。
(3)運用變式突出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變式」是指本質屬性不變而非本質屬性發生變化。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高」時,當學生在標准圖形做出高之後,可出示變式圖形,然學生根據概念做出高。這樣即使「三角形的高」的內涵到強化,又使外延到充分揭示。如果只提供標准圖形,學生只會在標准圖形上做高,而不會再變式圖形上做高,這樣就會縮小「三角形的高」這一概念的外延。
三、概念鞏固的教學策略
學生對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要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多次往復。當學生初步建立概念後還需要運用多種方法,促進概念在學生認知結構中的保持,並通過不斷運用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使新建立的概念得以鞏固。
1、促進記憶
為了鞏固所獲得的新概念,首先需要記憶。教學中,我們必須遵循記憶的規律,指導學生對概念進行記憶。記憶有機械記憶、理解記憶。概念的機械記憶就是按概念在課本上的表述進行記憶。小學生機械記憶的能力一般比較強,但這種記憶如不及時上升到理解記憶,就很容易被遺忘,即使記住了也很難運用。概念的理解記憶是在明確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並使新概念和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建立聯系後進行的記憶。
2、自舉實例
自舉實例就是讓學生把已獲得的概念簡單地運用於實際,通過實例來說明概念,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有經驗的教師根據小學生通常帶有具體性的特點,在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出概念以後,總是讓他們自舉例證,並把概念具體化。如在學生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後,然學生找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3、強化應用
學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某個概念,不僅在於能否說出概念的名稱和定義,還在於能否正確地應用。通過應用可以家生理解,增強記憶,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概念的應用可以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兩方面進行。概念的內涵的應用有:①復述定義或根據定義填空;②根據定義判斷是非;③根據定義推理;④根據定義計算。概念外延的應用有:①舉例;②辨認肯定例證或否定例證,並說明理由;③按指定條件從概念的外延種選擇事例;④將概念按不同的標准分類。
4、注意辨析
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掌握的概念不斷增多,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相同,有些概念的內涵相近,學生容易混淆,如質數與互質數、整除與除盡、和數與偶數等。因此在概念的鞏固階段,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弄清易混淆概念的聯系與區別,以促使概念的精確分化。
總之,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上概念課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概念的具體特點,採取科學的教學策略來開展教學工作,以保證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概念,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

⑸ 談談數學概念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產生的基礎
每一個概念的產生都有豐富的知識背景,舍棄這些背景,直接拋給學生一連串的概念是傳統教學模式中司空見慣的做法,這種做法常常使學生感到茫然,丟掉了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極好機會。由於概念本身具有的嚴密性、抽象性和明確規定性,傳統教學中往往比較重視培養思維的邏輯性和精確性,在方式上以「告訴」為主讓學生「佔有」新概念,置學生於被動地位,使思維呈依賴,這不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學習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學生如能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像數學家那樣去「想數學」,「經歷」一遍發現、創新的過程,那麼在獲得概念的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由於概念教學在整個數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應重視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入是概念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礎。概念引入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猜想,即讓學生依據已有的材料和知識作出符合一定經驗與事實的推測性想像,讓學生經歷數學家發現新概念的最初階段。牛頓曾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想作為數學想像表現形式的最高層次,屬於創造性想像,是推動數學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時培養學生敢於猜想的習慣,是形成數學直覺,發展數學思維,獲得數學發現的基本素質,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立體幾何中異面直線距離的概念,傳統的方法是給出異面直線公垂線的概念,然後指出兩垂足間的線段長就叫做兩條異面直線的距離。教學可以先讓學生回顧一下過去學過的有關距離的概念,如兩點之間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距離有什麼特點,發現共同的特點是最短與垂直。然後,啟發學生思索在兩條異面直線上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兩點,它們間的距離是最短的?如果存在,應當有什麼特徵?於是經過共同探索,得出如果這兩點的連線段和兩條異面直線都垂直,則其長是最短的,並通過實物模型演示確認這樣的線段存在,在此基礎上,自然地給出異面直線距離的概念。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得到了概括能力的訓練,還嘗到了數學發現的滋味,認識到距離這個概念的本質屬性。
二、概念的教學中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
如何設計數學概念教學,如何在概念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思維品質,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並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圖以「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一課的教學設計為例,談談概念教學中各個階段上培養思維能力,優化思維品質的一點粗淺體會。
1.展示概念背景,培養思維的主動性,思維的主動性,表現為學生對數學充滿熱情,以學習數學為樂趣,在獲得知識時有一種愜意的滿足感。(正方體為例觀察異面直線)揭示了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出現的背景,將數學家的思維活動暴露給學生,使學生沉浸於對新知識的期盼、探求的情境之中,積極的思維活動得以觸發。
2.創設求知情境,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敏捷性表現在思考問題時,以敏銳地感知,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進行「由此思彼」的聯想,果斷、簡捷地解決問題。(如何刻劃兩異面直線的相對位置呢?角和距離?揭示課題)。
3.精確表述概念,培養思維的准確性思維的准確性是指思維符合邏輯,判斷准確,概念清晰。新概念的引進解決了導引中提出的問題。學生自己參與形成和表述概念的過程培養了抽象概括能力(用相交直線的夾角刻劃異面直線的夾角)。
4.解剖新概念,培養思維的縝密性思維的縝密性表現在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徵,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關系全面深刻地理解,對數學知識結構的嚴密性和科學性能夠充分認識。(兩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概念完全建立),在這個過程中滲透了把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這一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
5.運用新概念,培養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主要表現在理解能力強,能抓住概念、定理的核心及知識的內在聯系,准確地掌握概念的內涵及使用的條件和范圍。在用概念判別命題的真偽時,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在用概念解題時,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鞏固深化階段:在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之後,應立即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概念解決「引入概念」時提出的問題(或其他問題),在運用中鞏固概念。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概念,既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理論基礎,又是進行再認識的工具。如此往復,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達到培養思維深刻性的目的。
6.分析錯解成因,培養思維的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是指思維嚴謹而不疏漏,能准確地辨別和判斷,善於覓錯、糾錯,以批判的眼光觀察事物和審視思維的活動。深化階段: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要防止片面性。除在運用概念時,用典型的例子從正面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鞏固概念之外,還應針對?某些概念的定義中有些關鍵性的字眼不易被學生所理解,容易被忽視;某些概念的條件比較多,學生常顧此失彼,不易全面掌握;某些概念與它的鄰近概念相似,不易區別等等。我們還可以舉反例,從反面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當然,針對概念的特點我們要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我們應當在對不同概念的教學,在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上下工夫。概念教學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這兩個環節。新知識的概念是學生初次接觸或較難理解的,所以在教學時應先列舉大量具體的例子,從學生實際經驗的肯定例證中,歸納出這一類事物的特徵,並與已有的概念加以區別和聯系,形成對這一特性的一種陳述性的定義,這就是形成一種概念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同時要做到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相互聯系、作用,從而領會新概念的本質屬性,獲得新概念,這就是概念的同化。在進行數學概念教學時,最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是對實例的歸納及辨析。通過對實例的歸納和辨析對新問題的特性形成陳述性的理解,繼而與原有的知識結構相互聯系,完成概念教學的兩個環節。

⑹ 小學數學概念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意義

首先,數學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定律、性質、法則、公式等,其中數學概念不僅是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掌握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的過程。數學中的法則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礎上的。事實證明,如果學生有了正確、清晰、完整的數學概念,就有助於掌握基礎知識,提高運算和解題技能。相反,如果一個學生概念不清,就無法掌握定律、法則和公式。例如,整數百以內的筆算加法法則為:「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就向十位進一。」要使學生理解掌握這個法則,必須事先使他們弄清「數位」、「個位」、「十位」、「個位滿十」等的意義,如果對這些概念理解不清,就無法學習這一法則。又如,圓的面積公式S=πr2,要以「圓」、「半徑」、「平方」、「圓周率」等概念為基礎。總之小學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對於今後的學習而言,都是一些基本的、基礎的知識。小學數學是一門概念性很強的學科,也就是說,任何一部分內容的教學,都離不開概念教學。
其次,數學概念是發展思維、培養數學能力的基礎。
概念是思維形式之一,也是判斷和推理的起點,所以概念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起重要作用。沒有正確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確的判斷和推理,更談不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這是一個判斷。在這個判斷中,學生必須對「未知數」、「等式」這幾個概念十分清楚,才能形成這個判斷,並以此來推斷出下面的6道題目,哪些是方程。
(1)56+23=79(2)23-x=67(3)x÷5=4.5
(4)44×2=88(5)75÷x=4(6)9+x=123
在概念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順利地獲取有關概念,常常要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對感性材料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最後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質屬性。通過一系列的判斷、推理使概念得到鞏固和運用。從而使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⑺ 淺談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內的具體措施來完容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⑻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引入不當,缺乏科學性
由於教師學科素養不足和受日常概念的影響等原因,有的教師在概念教學時引入不當,缺乏科學性,導致對概念的理解不準確。下面是一位教師對於倒數概念引進的過程: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名字叫倒著說,例如我說「1、2」,你們說「2、1」,我說「1、2、3」,你們說「3、2、1」,我說「老師愛我們」,你們說「我們愛老師」。在數學中這種現象也存在,比如「八分之三的倒過來就是三分之八」。這種概念的引入方法就缺乏科學性,會造成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清。
2.注重結論,輕視過程
現在部分教師教授概念表現為讀概念,引導學生讀概念,讓學生背定義,忽視對概念形成過程的理解,缺乏對概念的講解和分析,缺乏對概念本質屬性的理解和概念外延的了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習了概念之後,學生既不能很好地將概念內容應用到具體題目中,久而久之還會對概念有遺忘。
二、解決數學概念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1.從實際生活中引入
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生數學概念的構建,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從生活中已有的概念理解上入手,進行實際的引進,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利用此性質製造的物品,如學校的大門,家裡的伸縮式牆掛等等,由生活的具體實例引入概念,可以讓學生記憶深刻,更容易理解。
2.重視概念理解
概念的學習不僅僅局限於文字,而是要體會文字背後的真正意義,只有深刻地理解才能更好地應用,越深刻,越准確,所掌握的內容越容易應用。教師在概念教學時要注重概念本身含義的講解,讓學生能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質。
小學數學概念是學習數學的基礎,但目前的教學方式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方面應多注意概念的引進和概念本質的傳授,讓學生能全面地理解,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⑼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研究

態度:
鼓勵並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不可扼殺學習的樂趣

教學環境:
1、安靜、不受雜音及人們進出干擾的空間
2、空曠無其它視覺干擾的空間
3、教導者不要穿花衣服,也不要頭飾花俏

教導時機:
必須用最愉快的心情玩數學,如果心情不佳,必須調整

練習時間:
每次練習的時間不能太長,剛開始時,原則上是一天三次,每一次只進行
幾秒鍾。並且要在孩子意猶未盡時結束,如此才能刺激孩子繼續學習的慾望

教學方法:
1、老師的教學熱忱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2、練習速度越快、新教材越多、心情越愉快、效果越好
3、每天堅持不斷的練習,勝過好過鶩遠卻斷斷續續
4、用心教導孩子,但不要考試

准備教具卡:
1、將白色的硬紙卡裁成28cm*28cm的正方形
2、每張卡分別貼上1到100個直徑1.9cm的紅色圓點
3、正面是圓點,後面4個角寫上數字,便於老師查看
4、不要把圓點貼成幾何圖形
5、從中間開始,以不規則的方式貼上圓點,不要互相重疊
6、卡片四周留一些空白位置,手指捏卡片時,才不會遮住圓點
7、數學零,就不用貼圓點

學習時間安排及方法:
一、認識字點數卡,10天時間可以由1點教到第20個點數卡(1-10天)
首先讓寶寶學習的是認識數量,而不是抽象的數字。不可以按順序讀卡,不可以要求孩子重復你告訴他的數字。
1、第一天五張卡(1-5),拿出第一張卡告訴他(不要排序),這是1,第二張卡告訴他,這是3,以此類推。5張卡看完之後,以最熱烈的方式擁抱並親吻孩子,贊美他可愛聰明,你非常樂於教他數學。第一天,共進行三次,間次至少間隔30分鍾。以後,都是第天進行3次。
2、第二天加入新的五張卡片(6-10),共有兩組卡。把十張卡片隨意混合,再分成兩組。這樣是使教學游戲新鮮有趣。
3、持續5天,從第六天開始要換新的卡片,舊的卡片就不用了。第天抽掉兩張點數最少的舊卡片,加入兩張新的卡片。第一次抽掉的是1和2,加入兩張新的是11和12.
4、每天都教10張卡片,分成兩組,每組5張,每天增加兩張新的卡片,每組各一張,同時讓兩張點數最少的舊卡片退休

二、點數練習加上加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13點教到48點(11-24天)
當寶寶學會1到20之後,我們就開始把這些數量放在一起,看看總數會變成多少,這就是加法
1、把1、2及3三張卡片放在膝蓋上,拿起1的卡片說1,放下去,然後說」加」,再拿起2的卡片說2,放下卡片,說」等於」,拿起3的卡片,再說3
2、第一個算式只進行幾秒鍾的時間,不要解釋」加」和」等於」的意思
3、每次練習只做3個算式,並且時間要非常短。每一次所作的算式都不要重復,每天作三次練習,總共作9個不同的算式
4、每天做9個不同的算式,兩個星期之後,就可以開始教減法了,否則寶寶會逐漸失去注意力和興趣

三、點數練習加上減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41點教到76點(25-38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四、點數練習加上乘法的練習,14天點數卡由69點教到100點(39-52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五、點數練習加上除法的練習,14天復習點數卡0-100點(53-66天)-
練習方法與加法一樣

每日課程進度:第二天到第10天
第天的進度:兩組卡片
每次練習 :一組(五張卡片)
次數 :每天每組卡各練習三次
時間 :每次3-5秒鍾
新卡片 :每天增加兩張(每組各一張)
舊卡片 :每天抽換兩張(點數最少的兩張)
每張卡壽命:每天練習3次*5天=共15次
原則 :在寶寶意猶未盡時結束

每日課程進度:第11天到第66天
每天進行六次,每次間至少間隔35分鍾以上
第1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2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第3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4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第5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運算
第6課:認識卡片的圓點數

2歲之後,這種方法的效果要慢慢下降,所以盡快地實施,至少先要認點數卡
它可以很輕松地教會一個1歲以下的孩子加減乘除運算,並且3、4歲以內都可以。為了保證方法的正確無誤,適合中國的孩子,我特地打了國際長途請教了台灣的早期教育專家!這個方法非常好,專家說可以百分之百的成功!這個方法實在來之不易,我花了半年的時候去找人幫我買,因為大陸沒有賣的!買到之後,我用了2天時間整理出來一套詳細的方案!

⑽ 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英盛觀察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中應加強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對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貫穿數學教學的始終,幫助學生逐步加深理解。通過良好的數學概念學習促進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進一步培養數學能力;通過有效的概念教學,使學生順利地獲取有關概念。在新課程標准下,優化數學概念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都有極其重要作用。

本課題組成員結合近幾年來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調查,發現在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中目前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比較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往往把一個新的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則、定義;比較忽視概念間的聯系,許多本來是有聯系的概念,卻分散、孤立不成系統,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比較忽視概念的靈活應用。因此本課題組希望通過研究探究出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索出對概念教學的教材處理方法,達到對概念教學的教學設計有效性,提高概念教學教、學方式與方法運用的有效性。

在確定了課題後,本課題組成員從網上和教育教學雜志中對概念學習的文本資料進行收集和學習。如:《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優化策略》《數學課程標准教師讀本》等關於概念教學的書籍及文章,並將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有意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與原來的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對概念的編排更加淡化,但教材中特別強化在情境中認識、理解概念,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形式自主探究概念的意義。比如在李順琴老師這次執教的《什麼是周長》中,就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動來鞏固認識周長。

通過課題組的成員間相互學習、共同探索,對概念教學探索出這樣一種基本模式"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鞏固、概念的應用"。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和研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探究,選擇各種有效的形式,在課堂中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喚醒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以最佳狀態參與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