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不同文體文本教學模式的重點是什麼
幫助學生建立不同文體的概念,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從而為自己的寫作起到遷移作用。
『貳』 小學語文課不同體裁的思路形式有哪些
小學語文課的體裁一般為兩大類,記敘文和說明文。根據不同體裁,思路形式如下:
1、敘事的文章:起因-經過-(高潮)-結果。
2、寫人的文章:人物形象(身份)-以事表人(一件事或幾件事,包括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裡活動等)-贊揚或抒情。
3、動物的文章:總體或局部描述動物的外形。身體主要部分的形態和功能、生活習慣(吃、住、活動)、用途與價值。
4、參觀游記類文章:簡述地理位置和總述外貌-各處景物特點-感受。
5、寫景狀物的文章:總述外貌及地理位置-景物和事物的特點詳寫-抒情。
6、活動場面的文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環境和氛圍-活動過程-結束感受。
7、抒情散文:藉以抒情的事、景的特點喻理抒情。
8、說明文:被說明事物的特點-事物的作用。
9、寓言童話類文章:背景(虛構)-情節-中心思想。
10、古詩、現代詩:借景、事、物抒情言志。
(2)小學語文不同文體的教學擴展閱讀:
體裁是指一切藝術作品的種類和樣式,其藝術結構在歷史上具有某種穩定的形式,這種形式是隨著藝術反映現實的多樣性以及藝術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審美任務而產生發展起來的。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詩文的文風辭藻;文學的樣式;字體結構;五指體制;六指風度姿態,風格。
體裁的門類眾多,文章體裁一般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叄』 怎樣確定語文不同文體的教學目標
不同文體的教學目標,教師都首先應該遵循語文課標,根據不同的文體的特點,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
『肆』 進行語文各文體教學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引導復學生分析情節結構。
2、引導學制生分析人物形象。
3、引導學生分析環境描寫。
教師如能從品人入手讓學生認識文中的作者和行文時的作者,教學生品讀出作者文中的情思和寫文時的真情,長此以往,學生一定能品文而識人,知曉每一位散文家的文體風格。反過來也是同樣的,學生把握住每位作家的文調,就能很快的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認識作者本人,最終都能達到散文教學的成效。可見,品人、品情、品文是相互依存,共同滋長的。
『伍』 標題:怎樣把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教學目標
不同的課文的閱讀教學目標應該是不一樣的。課程標准當中對四個學段的文體都進行了歸類,第一個學段: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古詩、成語和格言警句;第二學段:敘事性作品和優秀詩文;第三學段:說明性的文章、敘事性作品、詩歌。從中可以看出前三個階段,也就是小學六年,課標所給出的閱讀的文體,相互之間也有一些交叉,有敘事性的,也有說明性的。到了第四階段,還有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這是課標中所列出的小學生應該學習的文體。 如何把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教學目標,關乎到閱讀教學的過程和走向,關乎到閱讀教學最終去向哪裡。有的語文老師習慣於用一種方式來教閱讀。所謂的一種方式教閱讀是指,習慣於用實用類文本(說明文、新聞報道、日常應用文)的閱讀方式教學生,閱讀目標始終盯住理解。(認讀、理解、分析具體的語句意思……)這種方式如果遇到了文學類文本就脫離了文學文本的特點,文學類文本更加註重的是1、體驗、體驗情感;2、感受、感受形象;3、品位,品位語言。比如,六年級《白樺林的低語》一課,這是一篇歌頌林業工人的散文。那麼,這篇文章到底歌頌了林業工人的怎樣一種精神?需要學生去品味語言,比如說,你有煙癮,但在崗位上你的口袋裡絕沒有一撮煙草、一根火柴棒。能體會到什麼?(奉獻)你不帶書報,不是你不愛看,而是你的雙眼必須隨時注意四周的情況——哪怕是一縷淡淡的細煙,也不能忽略輕放!除了奉獻還能體會到什麼?(敬業);也就是說,只有讓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去讀、去品,去感受,林業工人的形象才能在學生的心目中豐滿起來。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體會課後思考題:「我」為什麼渴望再一次到大興安嶺的森林中去?學生就會感受到是看林人的敬業、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感動了自己、吸引了自己,從而也能體會到作者對看林人的深深贊美之情。 在小學階段的文體裡面還有說明性的文章等,說明文裡面一般沒有生動的形象,這樣的文體,我們就要抓住裡面的信息要點進行分析理解。詩歌教學的要點是誦讀、想像。所以不同的文本,我們要用不同的閱讀的方式。另外,還有一個閱讀方式就是精讀和泛讀。精讀是要把裡面的詞句加以認真地推敲,老師要帶著學生學會應該怎麼樣去推敲文本。泛讀是專注追求量,有的時候可以不求甚解。 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閱讀材料,我們要用不同的學習方式、閱讀的方式。不同類型的課文應該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策略。(四年級上冊《誰說沒有規則》課文講述的都是反面的事例,如果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會起到強化錯誤的作用,所以不適合朗讀,也不適合齊讀,應該多讓學生個人小聲讀。)老師們還經常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句話對不對?在特定的環境下,應該說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脫離具體的閱讀情境,我們想「不動筆墨不讀書」不一定妥當。如果孩子在讀一本小說的時候,你讓他動筆墨的,就破壞了他的閱讀興趣了。 不同的文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我們所給予的教學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憑借文體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本身的特點來實施我們的教學,目標定位準確了,我們的閱讀教學的走向才能夠更加豐富、更加多元。
『陸』 小學語文有哪些文體,各種文體如何教學
1、引導學生分析情節結構。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
3、引導學生分析環境描寫。
教師如能從品人入手讓學生認識文中的作者和行文時的作者,教學生品讀出作者文中的情思和寫文時的真情,長此以往,學生一定能品文而識人,知曉每一位散文家的文體風格。反過來也是同樣的,學生把握住每位作家的文調,就能很快的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認識作者本人,最終都能達到散文教學的成效。可見,品人、品情、品文是相互依存,共同滋長的。
『柒』 一堂語文課,不同的文體應該怎麼叫教,比如詩歌、散文、說明文等等,謝謝大俠!!
不學無術者應當使你失業,幫你就等於害學生。
『捌』 不同文體在教學中有什麼不同的策略
它們的結構、語言、表現手法都有自己的規定性,教師在選擇教法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文體選擇適應的教學方法,才能准確把握課文呈現出的價值與語言文字魅力,才能給學生傳授正確的語文知識,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我們語文老師在選擇教學策略的時候,常常容易忽視文本的特點。這恰恰是大忌,因為不同的問題,其寫作方法是迥然不同的,而學習語文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如果一個教師無視文體的特點,無論什麼文章都採用相同的教法,那麼其課堂效能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