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科學力在哪裡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力在哪裡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10 23:50:06

Ⅰ 在課程所介紹小學科學的教學設計流程的五個環節中,您最難理解的是哪個環節,簡單談

當然是提出問題,也就是創設情境。如果一個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創設的情境沒有藝術性,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考,迫切想自己動手知道答案的慾望,那麼後面的幾個環也就是失敗的了。

Ⅱ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水變成水蒸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的蒸發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通過實驗了解加快蒸發的條件。
2、指導學生觀察、分析、描述水在蒸發時所發生的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教學准備:
酒精燈、火柴、小燒杯、水、一塊濕抹布,毛巾等
一個大燒杯,有水,一小袋鹽,小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兩個中燒杯,事先貼上標號(1號和2號),半杯水,每組一塊手絹,培養皿,吹風機,小電池,熱水袋,電熨斗,小電風扇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蒸發現象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的單元,水單元(用濕抹布在黑板上寫一個水字),請你猜測一下,這個「水」會有什麼變化?
2.學會匯報,(變幹了,變成水蒸氣,蒸發掉了等等)
3.這是怎麼回事呢?(或你知道為什麼嗎?)
4.你看到水蒸氣了嗎?由此,你覺得水蒸氣它是什麼樣的?(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5.小結:像這樣由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我們就叫做蒸發。(板書)
6.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蒸發現象嗎?
7.學生舉例。
二、知道加快蒸發的三個條件。
1.從剛才的回答中,唐老師發現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是一個有心者,這一點唐老師非常喜歡。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經驗怎麼樣。比如說,唐老師這兒有一塊濕毛巾,你能想到幾種方法讓上面的水蒸發掉呢?
2.學生思考後回答。
3.不錯,其實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我們什麼也不做,就讓他這樣放在這,過了一段時間後,它會不會干?對,但這樣做時間就比較長了。
4.那怎樣做能讓這塊毛巾快點干呢?看哪組想到的方法比較好。
5.小組討論。
匯報時注意說出所需的器材和實驗過程
6.匯報(按方法匯總)
7.唐老師事先准備了幾樣實物,但還有幾組的同學只能對不起你們了,加入到其它組去吧,好嗎?
8.分組實驗
9.剛才的實驗大家都做得很認真,誰能說說你們觀察到的現象?
10. 現在,誰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怎樣就可以加快蒸發呢?
三、鞏固,小結
1.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水的蒸發,關於這水和水蒸氣,你們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2.唐老師倒准備了幾個問題,看你們能不能回答。
(1)你知道鹽是從哪來的嗎?(出示鹽)
現在,唐老師把它放入燒杯中,攪拌一下(邊說邊演示),現在,我又想把放進去的鹽取回來了,你有辦法嗎?
(2)有1號和2號這樣兩杯水,我想讓1號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發掉,你有什麼辦法?你能讓2號中的水盡量不減少嗎?

溫度與溫度計

教材依據

《溫度和溫度計》是教科版小學科學第二冊(三年級下冊)「冷與熱」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

教材共有3頁,由3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觀察幾種溫度計。先以學生們在「冷水與熱水」一課所積累的經驗為基礎,引出溫度計和溫度的概念。這個活動分3層,第一層是觀察溫度計的構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標記和數字。溫度計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內有水銀、煤油或酒精等液體)、刻度3部分組成的。最好配備多支溫度計,以供學生仔細觀察。教材呈現了觀察提示,也是觀察目標,教師要介紹攝氏溫度計的標定方法。第二層是指導學生認識溫度計製造的原理。教材提供了液體熱脹冷縮實驗裝置和溫度計的比較圖,通過比較,啟發學生認識到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性質設計的。第三層是觀察各種各樣的溫度計,最好用實物。插圖中有干濕球溫度計,熱電偶溫度計,體溫計,液晶顯示溫度計,攝氏溫度計,水溫計。

活動二:攝氏溫度的讀和寫。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訓練學生認讀和記錄攝氏溫度。教材對25℃、8℃的讀寫方法做了示範。這兩個溫度都是整數,比較容易認讀,重點是零上和零下的區別。可以增加幾組溫度,如0℃、36℃、-5℃ ,以便加以鞏固。這幾個溫度的認讀稍復雜,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溫度計模型組織學生認讀、書寫。要強調零下溫度自0℃ 向下,數字越大,表示溫度越低。

活動三: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這個活動是指導學生如何准確地使用溫度計。這是科學技能的訓練,教材的插圖對學生的活動具有指導意義。讀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時應注意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應持平行,並消除一切對測定溫度的不利影響。

學情分析:學生們在「冷水與熱水」一課積累了與溫度相關的知識與經驗,部分學生通過看天氣預報對溫度已經有所了解,有的同學家裡有溫度計對溫度計的用法也有所了解。但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溫度,也沒有學習和探究過溫度計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構造。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物體冷熱的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我國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設計製造的。

過程與方法:能仔細觀察溫度計,了解溫度計的基本構造;能說出溫度計的製造原理;能正確地讀寫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能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意識到「利用溫度計能准確地了解物體的冷熱程度」;意識到「為了觀測比較正確的溫度,人們對觀測溫度的方法作了一系列的規定」。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能認真細致地觀察;樂於提出觀察中產生的問題,並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

重點: 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難點: 正確的使用溫度計。

教學准備:溫度計、各種溫度計的圖片、記錄中卡、冷熱水、燒杯、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你感覺今天的天氣怎麼樣?

設計目的:教學開始的導入,以學生為本位,從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今天的天氣進行判斷,在談話中理解溫度,引出溫度的概念。(物體的冷熱程度)要想知道准確的溫度,光靠感覺是不行的。要使用工具——溫度計。

(板書:溫度與溫度計)

(二)學習溫度的讀法與寫法。

1、猜一猜今天13:00時操場上空氣的溫度?

(距地面1,5米處)

2、猜一猜操場地表的溫度。

3、你們知道養蠶的最佳溫度是多少么?

4、猜一猜合肥地區的歷史上最高溫是多少?

5、猜一猜合肥地區的歷史上最低溫是多少?

(要求:請學生把所猜測的溫度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在科學活動手冊上記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我國常用的溫度單位——攝氏度的讀法與寫法。)

設計目的:猜測與假設也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這里讓學生在教師所提供的信息上做一定猜測,既訓練學生推理思維,又激發了利用溫度計的慾望;還可以了解當地的氣象史;學會科學的養蠶。(養蠶是本學期科學課的重要內容。)而預測地表和距地面1,5米處的溫度是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因為百葉箱的高度是距地面1.5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游戲中完成了攝氏度的讀法和寫法。

(三)認識溫度及溫度計

1、回憶你所見過的溫度計是什麼樣子。

2、觀察、了解溫度計的構造。

3、小組觀察、交流、匯報:

(1)溫度計由哪幾部分組成?

(2)同學們在觀察溫度計時發現了什麼意外的現象?引發對這種現象的探究,從而得出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設計製造的。

(3)關於溫度計你還知道哪些?引出溫度計的發明史。

設計目的:告訴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教會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了解溫度計的基本構造和製造原理,滲透溫度計的發明史。

(四)分組測量一杯水的溫度。

1、小組匯報測的數據。

2、為什麼一樣的溫度計、一樣的水測得溫度不一樣?

3、師生共探討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4、再次測量燒杯里水溫度。

5、小結。

設計目的:學生第一次測量燒杯里水的溫度。(由於學生還不會使用溫度計,測量結果可能會相差很大。這里我們可以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徵與生活經驗,「將錯就錯」地讓學生動手測量,滿足他們的慾望。因為滿足了第一次接觸這個材料的興奮,又發現生活經驗與事實產生了強烈的沖突。這時,當再次分小組觀察時,學生的頭腦是冷靜、理性的,觀察目的是明確的、觀察活動是帶著「思維」的。第二次測量溫度,並比較兩次測量的結果說說感受與事實產生矛盾沖突時,通過有效的觀察與了解後讓學生反思起先測量的過程,學生就能自發地對已有經驗進行重新的審視與自我構建,從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也有了新的感受與體驗。它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探究活動、培養能力的過程中,使三維目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六)認識不同的溫度計。(多媒體課件)

設計目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課後學習研究溫度計的熱情。

(七)作業:用溫度計測冰水和冰鹽水的溫度。

設計目的: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可以更好地了解攝氏溫標和華氏溫標的來歷。

(八)板書設計: 刻度 平

玻璃管 上

液柱 停

液泡 里

Ⅲ 人教版小學科學下冊教案在哪裡還是沒找著

科 學 教 學 論 文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小學科學是在自然的基礎上更全面,更科學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科學真諦能力的一門學科。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自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如何引導學生經歷和尋找得出結論的過程並在過程中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切實帶領孩子們一起去領略科學探究中的樂趣呢?
一、「探究」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
小學三年級學生是《科學》課初始階段,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極為興奮的事情,學生對科學教材產生有濃厚的興趣,有強烈的學習慾望,願意主動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來。因此,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勇躍發言及合作交流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識形成的過程。針對很多科學探究都是通過實踐來總結、驗正的。,如:分一分、擺一擺、畫一畫、測一測等,再通過聯系課內所獲知識,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分析現象、思考問題,順水推舟,讓學生動手做夠,動口說夠,動口問夠,動腦想夠,動眼看夠。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合作交流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一個知道學習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個幸運的孩子,他會因此而找到探究的興趣與共事的夥伴;一個善於合作與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乾的孩子,一個樂於合作與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會因此而學會科學學習乃至科學探究,並且從中享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如我在教學《改變浮和沉》時,為了使一些物體改變浮沉狀況更為直觀、形象,特意引導學生小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鼓勵每人都要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注意傾聽它人的看法,敢於失敗,敢於競爭。學生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大膽提出了很多種不同方案,然後經充分討論選出最佳探究觀察和想像能手。在合作與交流過程中,教師能主動做好事件的引探,並注意到小組各成員的分工與協同作用,使每一小組的同學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參與、人人有收獲的喜人效果。
二、「電化教學」讓學生更主動積極參與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科學啟蒙性學科。它側重於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研究學習中保持或發展兒童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教材側重於提供大量的科學信息,圖文並茂,有許多實物彩色圖片、形象的模型圖與優美的文字相結合,從而將科學知識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此外,一堂40分鍾的《科學課》,是由多個實驗活動—問題—實驗活動組成的,如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燈、投影、錄像、多媒體等各種電化教學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優化了教學環境,拓寬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思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如教《物體的熱脹冷縮》時,我設計了一個小課件,開始是小朋友燒開水的生活情景動畫錄像,當放到「盛滿水」和「燒時茶壺溢水「等幾個情節時,在「茶壺溢水」的畫面的小朋友頭腦上出現一個個的「?」,這樣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通過研討、實驗,使學生先得出「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結論後,再出示一段課件,「鐵路工人築路時,每隔一段要開一道裂縫填進瀝青」……隨後出示問題,為什麼修路時每隔一段都要開一道裂縫?架線路為什麼不要扯的太緊,在得出結論後,再出示課件通過不開裂縫路面與開裂路面的熱脹冷縮情況和線路緊與距離對比演示,進一步明確問題原因所在,啟發了學生動腦思索,解決了生活中實際問題。
三、「多元評價」讓學生天天都在進步成長
小學科學教學的評價是一種多元的激勵性評價。通過評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使學生對科學探究始終保持愉悅的情感體驗。小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齡階段,由於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樣,所表現的每個側面程度也不一樣。只有評價內容適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中常善用評價激勵語言如:「某某同學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樣的!」「老師發現你不僅聽得仔細,而且說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創見,這非常可貴,請再熟練地做一遍!」「傾聽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某某同學正在分享著大家的快樂,我相信他已經有了很多收獲!」還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識真豐富!我們大家要向你學習!」「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來,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學生!」「你的回答真是與眾不同啊,很有創意,老師特欣賞你這點!」「你真像位小科學家,有這么多重大發現!」「了不起的發現,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紹給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對於學生的回答,無論恰當與否,教師都應及時做出評價,一個充滿贊揚的眼神,一個表揚的輕輕手勢,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使學生心潮澎湃,甚至對他們一生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這點,我在教學中已頗受至深。我還結合實際,進行了「兩會兩能」評價法。就是上課時會聽,會看,能說,能做。學生在科學課探究活動中,學生首先進行自評,自己認為做到了,就可以到科代表那兒要求加一顆星,當然也要結合學生互評。學期結束前,教師可根據組長統計的情況,滿15顆星以上可以得「優」,10顆到15顆可以得「良」,5顆到10顆可以得「中」,這就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讓學生來操作,既方便,又真實。這事實表明,「課改」後教師的評價標准發生了變化。從實踐看,實行這種激勵性評價,學生心中就會始終涌動出一種精神力量,誰也不會自甘落後。

Ⅳ 小學科學《怎樣才能省力》教學設計特色簡述

怎樣才能省力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的教學思想是先組織學生動手體驗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後聯系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事例來認識簡單機械;最後尋找生物器官與簡單機械結構的聯系。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目標

1.能設計3種以上省力的方法。

2.能說明一種簡單工具是如何省力的。

3.能通過對圖片或實物的觀察,發現在動物的行為中,哪些屬於省力行為,並對自己的觀察結果說明理由。

4.能在生活環境中找到動物省力的行為。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與其他同學探討生活中所見到的省力的方法。

三、科學知識目標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麼是簡單機械。

四、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目標



選自河北遠程教育

1.能舉出2個以上使用簡單機械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實例。

2.能在生活環境中找到動物省力的行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對簡單機械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並綜合實驗現象和生活經驗,對簡單機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設備,各種有關省力工具的圖片。

課時建議: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由教材的單元頁人類使用工具的歷史過程導入。

2.提問:單元頁的內容說明了什麼?

(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發明的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結論:我們要學會怎樣才能省力。

(二)新課教學

◆活動1:拔圖釘比賽

談話:同學們,相信大家都拔過圖釘,但是怎樣拔更省力呢?現在就讓我們親身體驗一下吧。

1.提問:

①你能用幾種辦法拔出釘在木板上的圖釘?

②體驗使用機械和不使用機械的區別?

2.組織學生小組活動

提示:在此活動中要注意安全。要求學生活動時不能猛然用力撬圖釘,防止圖釘飛起刺傷眼睛。

活動:小組中確定一種最好的方法參加小組間的比賽。

3.討論與交流

談活動中的體會。

◆活動2:簡單機械的應用

1.讀圖回答問題。

教師:大家翻開書P2,看活動2的插圖,我們怎樣才能輕松省力的完成下面的任務?

學生活動。

教師提示:可以用連線的方法將用什麼工具去完成圖上的哪項任務連起來。

2.教師總結。

①撬油桶蓋的鋼板工作時是一種簡單機械叫杠桿。

②木棍和磨盤相結合的簡單機械叫輪軸。

③架在台階上的木板所形成的簡單機械叫斜面。

④繩子與樹干組合的簡單機械叫滑輪。

杠桿、斜面、滑輪、輪軸等都是常見的簡單機械。

3.討論

教師:根據老師剛才講的知識,請大家找一找P3插圖中人們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簡單機械?

4.交流

將自己找到的簡單機械與同學交流。

★拓展活動:動物的省力「工具」

1.觀察課本插圖回答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看書上P3拓展活動插圖,說說動物身體上的哪些器官或結構具有省力的作用?

2.教師舉例總結。

①啄木鳥的喙相當於鑷子和鑿,屬於簡單機械中的杠桿和斜面,在取食等活動中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②虎的齒和爪相當於鑿,屬於簡單機械中的斜面,在捕食、切斷食物等活動中很省力,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Ⅳ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力在哪兒教案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回(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答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力在哪裡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