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農村小學教學策略

農村小學教學策略

發布時間:2021-02-11 14:18:07

1. 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針對我國農村的基礎教育,國家推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惠農政策,即農村九年義務教育,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村家庭供孩子上學的經濟壓力,同時也給廣大農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讀機會,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村山區基礎教育的發展。可是在我國農村一些偏遠的山區,由於受交通、地形、語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長期以來都無法得到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行深入探討便十分必要。
1.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現狀
(1)小學教育設施條件差,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因為農村偏遠山區發展緩慢,信息閉塞,村民對教育不重視,再加上沒有過多的資金投入到教育行業,導致小學教育只是勉強地停留在保證教室、黑板和粉筆的階段,對現階段素質教育所需的硬體設備基本是空白狀態,如小學生根本不知道多媒體教學的存在,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升。[1]
(2)無法保證偏遠山區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農村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信息交流不暢,致使很多教師都不願意去這些地方教書。另外,因為農村偏遠山區人口非常少,適齡上學的孩子更少,就出現了目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學校缺乏生源,教師編制配備不合理的現象,導致我國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質量長期無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師教育水平有限,綜合素質不高。農村偏遠山區大多地形復雜,交通不便,離城中心較遠,教師與外界環境接觸的機會不多,再加之農村偏遠山區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有限,教師無法經常性地參加教育教學的培訓,對教學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長期以來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2]
2.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1)強化農村山區教師的培訓。從事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工作的教師,因為各種外部因素的限制,無法定期得到相關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的培訓,導致教師自身知識結構體系不完善,教學技能滯後等現象,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師的培訓力度,盡可能地給他們創造培訓的條件和機會,與城市小學教育教師交流先進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偏遠山區的教學質量。
(2)保證教學過程的規范。我國農村偏遠山區,由於生活條件落後,教師資源有限,教學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現有的教師教學任務相當繁重。因此,要規范山區小學教育的教學過程,合理利用教師資源,通過多種渠道吸引大學生去山區支教,幫助教師做一些輔助工作,使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備課,為山區的教學注入新的力量,給他們帶去新的知識和教學技能。此外,還要保證教師的生活條件,減輕他們生活上的負擔,專注教學,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3]
(3)全面培養教師崇高的教育理想。農村偏遠山區的教師要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關愛學生,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培育山區教師崇高的教育理想,強化教師的道德模範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業責任心和熱情吸引更多教師,建設一支具備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質的教師隊伍。另外,盡可能地給山區教學提供自我發展和成長的機會,可以在政策中實行一些獎勵措施或補償,激發教師教育的積極性,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4)保證基礎的教學硬體設施。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環境下,先進的教學硬體設施對促進學生學習進步不可或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山區教學質量,加大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提高落後的辦學條件,改善山區小學教學缺乏基礎教學設備的局面。可以藉助一些公益活動和城市小學進行合作,保證能夠及時地給山區小學提供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使陳舊的教學硬體得到更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改善農村偏遠山區的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國推出的九年義務教育惠農政策,針對所有的適齡孩子。對農村偏遠山區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師應該要盡的義務,教師必須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與城市孩子一樣的學習環境,促進山區孩子身體和心靈的健康成長。只有從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為山區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才能有所改善。

2. 農村小學怎樣發展特色教育

學校特色建設是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和提升辦學品位的必由之路。學校特色本身具有一種感召力,它能夠凝聚起師生的上進心和創造力,有利於圍繞辦學目標,優化學校內部辦學資源的配置,形成強大的辦學活力;能夠有效地促進學校工作的整體優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學校的綜合「校力」;有利於學校樹立良好而獨特的公眾形象,將直接關繫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為只有贏得社會支持才能獲得自身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當學校校園擁有了特色的氛圍和文化,教師擁有了特色的精神和素質,學生擁有了特色的快樂和成長,則特色學校也就形成。創建一個令我們自豪的特色學校,必定會使學校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精品化之路。
農村中小學處於經濟底子薄,信息相對閉塞的農村地區,無論是師資水平、辦學條件,還是教育的外部環境與城市學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特色學校的建設也相對困難些。那麼農村小學該如何建設特色學校、走特色教育之路呢?
一、找准特色辦學的突破口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學生家庭的基本特點是:父母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較大;父母有的長時間在城區上班,早出晚歸,有的遠離家鄉到外地務工,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很少;管孩子的大多是爺爺奶奶,對孩子較寵愛,往往忽視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教育。
同時由於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的影響,學校的對外聯系、對內反思日益加強。因此,學校的未來發展面臨更多更大的機會和其他不確定因素。在這一背景下,學校決定以特色項目為突破口,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工作的重點,以文明班級創建和課外興趣小組訓練為切入點,全力推進學校的特色建設,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加快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二、創建特色教育的載體
1.加強班級特色的創建工作。依據班主任的特長,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確定恰當的班級特色,如:演講與口才、文藝表演、手工製作等,圍繞特色,布置班級文化,營造氛圍,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人人都得到發展。使學校特色與班級特色共存,努力做到班班有特點,生生有特長。
2.組建課外興趣小組。根據學校教師專業特長,組建聲樂、舞蹈、美術、書法、體育等多個興趣小組,通過課外興趣小組訓練陶冶學生審美情操,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品行質量,為少年兒童打下終身受益的基礎,同時提高教師的素質,讓專業教師發揮其特長,更好的為學校服務,提升學校的品位。
為加強常規督促管理,避免興趣小組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我們堅持「六定」。一定活動課程,在全面了解教師和學生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結合學校的實際,開設興趣小組課程;二定活動目標,重點針對校隊興趣組的活動成果進行考核,納入期末評定的重要依據;三定活動時間,興趣小組活動列入教學計劃,每天一課時的固定活動時間;四定活動內容,輔導教師要注重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選擇教學內容,開學初制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五定輔導老師;六定活動地點,確保各興趣小組固定的活動地點。
3.深化校本課程建設。校本課程要提供給學生和教師多種選擇,使師生能選課教、選課上,並且形式多樣:教授、講座、活動體驗等同時開展;同時,加強校本課程的科研工作,使課程的開發真正做到師生共同開發,並加強同社區的課程開發聯合力度。另外,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校本課程的課程內容體現地域文化特徵,即充分體現我校農村小學的文化特質。(比如:校內開展的特色繩操、滾鐵環、剪紙等活動,野外活動開展的植物認識、農作物的認識以及各類作物的生長和生產過程的認識等校本教育活動。)
三、特色辦學的具體措施
1.做好保障工作,如開辟活動場所及配備各類教具、學具。
2.充分組織開展好各類活動,在活動中促進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3.積極參加上級開展的各類活動比賽,爭取高層面創出佳績。
4.初步構建起科研先導的管理機制。在特色創建過程中,我們將加強科學研究,成立特色建設課題研究小組,對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將實踐與理論所取得的成果進一步鞏固與推廣,呈現良性循環、螺旋發展的好勢頭。
5.培養、造就一支會研究、有作為、有貢獻、有特色、有聲譽的骨幹教師隊伍。定期進行技能培訓及教師競賽活動。
6.建立完善實施方案與計劃,逐步調整教學策略,編寫校本教材,優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構建適合各階段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創造適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的教學過程。
7.創建好特色學校的校園環境氛圍。利用多媒體,建立「特色建設」專題欄目,擴大信息化建設陣營,唱響特色教育主旋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展進程。我們將以網路為傳媒,在信息輸出的同時,我們更要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互動與交流中吸收、融合有效信息,促進特色學校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總之,依據自身特點,立足本校,因地制宜,一定會讓我們的特色教育可持續發展,真正把我們的學校打造成有特色的農村小學。

3. 如何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英盛觀察】
芻議如何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發布時間:2015-09-18來源:畢業論文網 手機版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偏遠山區的小學教育質量一直得不到保證,教師數量不足,綜合素質不高,教育理念沒有深入普及,相比於城市小學教育,差距甚大。本文在分析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措施和對策以期改變這一狀況。
關鍵詞:小學教育;農村偏遠山區;教學質量
針對我國農村的基礎教育,國家推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惠農政策,即農村九年義務教育,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村家庭供孩子上學的經濟壓力,同時也給廣大農村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就讀機會,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村山區基礎教育的發展。可是在我國農村一些偏遠的山區,由於受交通、地形、語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長期以來都無法得到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也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行深入探討便十分必要。
1.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現狀
(1)小學教育設施條件差,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因為農村偏遠山區發展緩慢,信息閉塞,村民對教育不重視,再加上沒有過多的資金投入到教育行業,導致小學教育只是勉強地停留在保證教室、黑板和粉筆的階段,對現階段素質教育所需的硬體設備基本是空白狀態,如小學生根本不知道多媒體教學的存在,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升。[1]
(2)無法保證偏遠山區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農村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信息交流不暢,致使很多教師都不願意去這些地方教書。另外,因為農村偏遠山區人口非常少,適齡上學的孩子更少,就出現了目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學校缺乏生源,教師編制配備不合理的現象,導致我國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質量長期無法提高的局面。
(3)教師教育水平有限,綜合素質不高。農村偏遠山區大多地形復雜,交通不便,離城中心較遠,教師與外界環境接觸的機會不多,再加之農村偏遠山區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有限,教師無法經常性地參加教育教學的培訓,對教學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及時,長期以來一直使用一套教案,教育方式僵硬。[2]
2.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1)強化農村山區教師的培訓。從事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工作的教師,因為各種外部因素的限制,無法定期得到相關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的培訓,導致教師自身知識結構體系不完善,教學技能滯後等現象,因此,必須加大對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師的培訓力度,盡可能地給他們創造培訓的條件和機會,與城市小學教育教師交流先進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偏遠山區的教學質量。
(2)保證教學過程的規范。我國農村偏遠山區,由於生活條件落後,教師資源有限,教學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現有的教師教學任務相當繁重。因此,要規范山區小學教育的教學過程,合理利用教師資源,通過多種渠道吸引大學生去山區支教,幫助教師做一些輔助工作,使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備課,為山區的教學注入新的力量,給他們帶去新的知識和教學技能。此外,還要保證教師的生活條件,減輕他們生活上的負擔,專注教學,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3]
(3)全面培養教師崇高的教育理想。農村偏遠山區的教師要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關愛學生,樹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培育山區教師崇高的教育理想,強化教師的道德模範教育,用崇高的教育事業責任心和熱情吸引更多教師,建設一支具備高尚教育思想和崇高道德品質的教師隊伍。另外,盡可能地給山區教學提供自我發展和成長的機會,可以在政策中實行一些獎勵措施或補償,激發教師教育的積極性,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4)保證基礎的教學硬體設施。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環境下,先進的教學硬體設施對促進學生學習進步不可或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山區教學質量,加大對教育資金的投入,提高落後的辦學條件,改善山區小學教學缺乏基礎教學設備的局面。可以藉助一些公益活動和城市小學進行合作,保證能夠及時地給山區小學提供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使陳舊的教學硬體得到更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改善農村偏遠山區的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國推出的九年義務教育惠農政策,針對所有的適齡孩子。對農村偏遠山區孩子普及教育是教師應該要盡的義務,教師必須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享受與城市孩子一樣的學習環境,促進山區孩子身體和心靈的健康成長。只有從多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善,為山區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才能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卓瑪才讓.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38―39.
[2]龍騰飛.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J].飛(素質教育版),2013(09):196.
[3]韋艷瓊.如何提高偏遠山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05).

4.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或模式是什麼樣的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在轟轟烈烈的展開,作為一名一線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新課程理念指導著我,這幾年我都力求在自己的數學教學之中改變自己固有的、已不適合時宜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但是,在新課程教學理念逐漸的深入人心之時,也從教學實際體驗出發對新課程產生了一些困惑,以下幾點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困惑一:目標定位的困惑
在課程改革中,有的教師認為:因為教材變了,試卷命題形式、內容、難度都在變,所以我們的教學也得變,也得適應新形勢.這種思想反映了教師認識上的不足:不是為了貫徹新課標、體現新理念、實現新目標而改,而是為了適應教材、適應考試而改,是為新一輪的應試而改.新課程要求一切為學生的發展而改,改革是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規劃經營人生,讓學生學到一定的基礎知識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模塊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由於教師在認識上還有盲區,行動上還有誤區,也就造成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迷茫和游移,甚至停滯和倒退,所以現在的素質教育喊得驚天動地,應試教育抓得扎扎實實;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難怪有人說:再這樣搞下去,課程改革很快會以失敗而告終.
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反復學習新課程標准,進一步理解新理念.我們最初認識、學習新課標所接觸的新理念都是純理論性的東西,這些教育、教學理論缺少教學實踐做支撐,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真正進入實戰階段以後,由於各所學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農村的村小)與之相差甚遠,才發現很多的設想都是行不通的,有些好的設想在實踐中大打折扣,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更少,這時教師對新課程的實踐陷入了困境也是正常的.如果我們不對失敗的進行有效的反思,課程改革就無法推向深入,也無法取得課程改革的成功.因此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再次認認真真地學習新課標.由於這時我們已有了教材、有了教學實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此時重溫新課標,定有更深刻的感悟,定能把新的理念、新方法應用於教學實踐,從而推動課程改革向縱深挺進.

5.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質量是教育的靈魂,質量是教育的尊嚴,質量是教育的生命,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工作永恆的主題」。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實施。「以學生為主體」是當前教學的基本思想,它在為基礎教育帶來生機和活力的同時,也為農村學校的教學帶來了諸多的挑戰。農村學校教學條件落後,教育資源短缺,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都制約了新課程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農村的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對學習缺乏主動性,而教師對於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缺乏了解,導致農村的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就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在此,我結合自己的實踐,提出自己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良好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學生將受用終生,而良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從一年級抓起」。不良習慣一旦形成再糾正,那將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結合數學教學,培養良好的習慣,包括那些內容呢?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磚研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認真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的習慣」。以及學生樂於課前准備、活於課堂探究、勇於課後延伸、及時復習和獨立完成作業等習慣。 課堂上或是作業中,對於同一道題,不同學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卻「殊途同歸」,自然包含著學生各自不同的獨創因素,即創新意識,對於學生敢於另闢蹊徑的做法、想法,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錯誤的見解,教師都應從不同側面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讓情感在這里交融,知識在這里增值。切忌抹殺學生的獨到思維。另外課後練習適當增加拓展創新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勇於探索鑽研一題多解,以題簡意深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得新穎、獨到、變通的回答。從而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把有意義接受學習和有意義探究學習相結合,防止機械接受學習和機械探究學習。 1、小組合作,營造主動學習氛圍。 《新課標》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改變以往教學中「教師滿堂講,學生被動聽」的單一教學局面,促進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共同發展。教師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時,應把需要討論、互相啟發、反復推敲的問題布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以免流於形式。 2、合理設計鞏固練習,注重變式訓練。 學習新知後的鞏固練習設計,應注重應用的層次性,一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內容可用適當的情境呈現;二是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有利於新知識拓展延伸的練習,發展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學習活動,還應注重研究材料的趣味性和挑戰性,要給學生留有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學習後進生是指智力發展正常而成績欠佳這類學生。他們之所以成為後進生,主要有以下原因: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對學習缺乏興趣,主動性差;學習能力弱。根據課堂教學經驗可以把他們大體分為以下三種:無動力型後進生,學習不得法導致的後進生,外因導致的後進生。 後進生是最敏感、最易受傷害的一個學生群體,他們最需要的正是教師的理解和關愛。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觀念,對待學習上的後進生,要充滿信心,滿腔熱忱地、科學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一旦他們體驗到被愛的感覺,就會親其師,信其道。 首先、要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轉變後進生自卑心態 教師應通過研究每個後進生的特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幫教計劃。 在課堂上盡量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之產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表揚和認可,後進生更是如此。不論是那一類型的學習後進生,要消除他們的不良反饋心理,教師就要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教學心態。要承認學生是有差異的,認識到後進生是動態的,可變的,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尤其在課堂上。他們反饋信息的積極性高不高,應先從教師自身去找原因。要多同情、多理解、多照顧,要及時、正確地進行評價,肯定其點滴的成功之處,這樣,他們的「懼怕」和「對抗」心理才會逐漸消失,學習的自信心才會不斷提高。 其次、要讓他們賞識教育,點燃希望的火花 每個學習後進生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教師要善於捕捉,學會賞識。通過賞識教育,讓後進生們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要控制思維的層次,讓後進生有話可說。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教師對後進生的每一點成績和進步都要以適當的方式加以肯定,讓後進生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善待後進生不能僅限於課堂教學中。課余時間,也有意識地讓後進生充分得到表現。如:讓他們替老師提小黑板,幫學生發作業本,為大家管理教室

6. 怎樣優化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根據農村小學教學條件,揚長避短地選擇教學方法 。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與城鎮學校相比差異很大,這種差異性直接影響到農村小學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所以優化農村小學教學方法的首要途徑,就要根據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揚長避短地選擇教學方法。從「避短」方面來說,農村小學教師要盡量避免那種對教學條件要求高的教學方法,比如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大型投影儀演示輔助教學,這些方法農村學校都用不上。但是,農村小學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不是一味地「避短」,還要注意「揚長」。農村廣博的物質資源和環境資源,為農村教師教學方法「揚長」的選擇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比如同樣是用情景教學法,農村小學教師不能用多媒體課件來再造情景,但是可以把學生帶到現實生活中去,用生活中的現實情景來啟迪學生的思考。農村小學農產品豐富,為操作法的實施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因此,農村小學教師可以大量地採用操作法來進行教學。這樣揚長避短地選擇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適用於農村小學教學實際,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 根據農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因此根據農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方法,也是優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內容。農村小學學生和城市學生相比,各方面的差異性都比較大,教學中要聯系農村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起點,尊重他們個性差異來選擇教學方法,是農村小學教師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要重點思考的一個問題。
三、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合理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因為教學方法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應該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決定教學方法,使自己選擇的教學方法盡可能適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根據農村小學教師自身的特點揚長避短地選擇教學方法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長,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時,要根據教師自身的情況來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的應用揚教師之長,避教師之短。這樣揚長避短地選擇教學方法,也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根據教師的所長來選擇教學方法並不是指每個教師只用一種教學方法,而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在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而且這些教學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的情況下,教師根據自己的所長來對可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選擇,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閱讀全文

與農村小學教學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