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有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或者教案。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全套教案 ,共27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教材內容:《生活中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呈現快樂的場景,帶動學生去細心觀察、發現快樂;知道快樂並不難尋找,讓學生在發現快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2.知道快樂有很多種,而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的快樂更持久。
教學重難點:
理解什麼是快樂,感受生活中的快樂,指導學生學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感受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盡
情地玩耍、唱歌時,快樂都伴隨著我們。快樂是好心情,快樂是一種感受。
活動一:多變的情緒
1.上個星期,老師讓同學們記錄一周之內自己的心情變化,大家舉起手來,讓我看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里和同學們說說自己的心情故事,把這星期里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情告訴小夥伴們。(小組交流)
2.誰願意給全班同學講講一周內自己的情緒變化,什麼事使自己感到快樂,當時的心情怎樣?(開心)什麼事使自己不高興,當時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很煩惱,做作業都沒有心思¡¡)
你自己是快樂多一點?還是不高興多一點?(多一些同學講自己一周內情緒的變化)
活動二:快樂驛站
1.讓學生通過講笑話、唱一首快樂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樂的事情,表達快樂的心情,並感染其他同學,讓學生在「快樂驛站」,共同感受快樂。
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快樂的情緒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好處;在愉悅、快樂的心境下學習、做事有什麼感受。
活動三:找尋快樂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樂多一點,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時,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買到滿意的東西和小夥伴盡情玩耍時,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處洋溢著快樂。現在讓我們來尋找快樂。
2.師給生發「快樂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樂或家人生活中的快樂寫下來且說一說。給大家五分鍾,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說說你找到的快樂,其他同學有類似的經歷嗎?
(1)媽媽說,這學期期末考試只要每門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帶我去旅遊,聽後我很高興。
(2)上次,我數學競賽得了二等獎,我很高興。
(3)媽媽生病了,我幫媽媽做家務,媽媽高興的說我長大了。
……(讓學生盡情地說,其他學生可以補充,生生互動)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看來快樂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就看你會不會發現,能不能感受到。
3.快樂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呢?
家庭其樂融融,學習更有動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課時
汗水換來的快樂
快樂有很多,有單純的快樂,也有摻雜著痛苦和汗水的快樂;有短暫的快樂,也有能持續長久的快樂¡¡有些快樂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有些快樂則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
活動四:汗水換來的快樂
1.出示教材,分小組選擇一幅圖說一說。(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1)農民豐收的喜悅是如何得來的?
(在田間風吹日曬,辛勤勞作換來的)
(2)中國女排為什麼奪冠後激動地擁抱在一起熱淚盈眶?
(她們經過了刻苦的訓練,勝利得來不易)
(3)這道題終於做出來了!
(是經過了認真思考得出來的)
他們都是經過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達到一個新目標,由此獲得的快樂。
2.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則日記,為什麼說這是他最快樂的一天?
(生暢所欲言)
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會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看來,付出努力、汗水後得來的快樂,會使我們感到更興奮,更回味無窮!
第三課時
給予的快樂
當我們做了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時,我們就給了他人一種愛心、一種希望¡¡同時我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
活動五:給予的快樂
1.課前,我讓大家完成調查:你做過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嗎?如果有,是什麼事情?你的感覺怎樣呢?(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1)我給鄰居王奶奶,提過熱水瓶。(奶奶謝謝我,我心裡感到美滋滋的,能夠幫助她。)
(2)在公共汽車上,我給老爺爺讓座。(老爺爺說我是個雷鋒似的好少年。
2.出示教材,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這些人感到快樂?
因為他們給了別人快樂,一份快樂給了別人,就變成了兩份快樂了。
3.讓我們讀讀高爾基寫給他兒子的信,說說你是怎麼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活動六:有感快樂
讓我們來做個學習總結:用一句話,或一個比喻說說自己對快樂的理解。
什麼是快樂?
學生自由發言
2《擁有好心情》
教學目標:
1.知道煩惱人人都有,煩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嘗試分析、思考造成煩惱的主客觀原因。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有些煩惱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自己無法迴避。面對這樣的煩惱,應該在接受現的同時,面對現實,並尋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煩惱則是「自尋煩惱」,如果改變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心理狀態就可以緩解情緒,解決困惑。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知道面對同樣的事情,態度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要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
第一課時
人人都有煩心事我們都嚮往快樂,希望快樂永遠與自己相伴。然而「快樂」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感受到快樂卻不是那麼容易。
活動一:坦言煩惱
1.調查統計(1)結合書中的表格,在班內或向周圍的人做測試。(2)將測試結果做簡單統計,看看有什麼發現。
2.說說我的煩惱看來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快樂,也都有自己的煩惱。你有什麼煩惱,我們把它們寫出來,再一起討論如何解決。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有什麼煩心事無法排遣,並寫出來。
3.鼓勵學生上台說說自己的煩心事。(1)我的個子長得太慢了,我要是長得像他那麼高就好了。(2)我沒有說什麼得罪他們的話呀,他們為什麼不理我了?(3)媽媽一天到晚老是說我,剛剛看一會兒電視,媽媽就批評我老是看電視。(4)……
第二課時
走出煩惱過渡:面對煩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我們先來看看「李萌的煩心事」(教材第10頁)看看她是如何面對煩惱的?
情境一:
1.課件演示:一天大掃除,李萌去大隊部拿報紙,回到教室時,聽見幾個同學在議論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聽到同學議論後,你會是什麼感受?你會怎麼做?討論:(1)被同學誤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裡不高興,有些生氣,甚至有時傷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長時間悶悶不樂,發脾氣或對誤解自己的同學總是耿耿於懷,就是不正常的情緒。(2)讓學生設想如果李萌向同學解釋後,很快化解誤會,原諒同學,對自己及自己與同學的關系會怎樣?如果為此而總是悶悶不樂,不理同學,又會怎樣?
3.交流,評議(說說哪種方法比較好)。
情境二:
(1)課件演示:放學時,李萌看到幾個在前邊,她叫了幾聲,可是她們沒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㈡ 辯論賽《張揚個性與遵守規矩》,我是遵守規矩方的,有何資料可提供
孟子離婁上]有句名言:"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謂規和矩,是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同時規矩也是衡量事物的標准。所謂方圓是自然和社會的一種有序系統。辭海中將其引申為規則、禮法。在現代它又涵蓋了:法律、准則、道德、制度法則、行業標准等。
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與基礎。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規矩」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制定的憲法法律,小到家庭生活中的種種道德標准,都必須遵循「規矩」來規范言行。
其一:國家的穩定發展離不開規矩,試想國家如果沒有法律,我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又如何享受自由的生活?如果沒有國家的宏觀調控,我們各行各業如何開展?如果沒有計劃生育的政策,我國的人口如何的到控制?總之,沒有了規矩國家將會一片混亂,又何來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呢?
其二:社會的穩定離不開規矩。行業有了標准,市場才有秩序;交通有了規則,城市不致混亂;工廠有了規章制度,生產才能運行流暢;家庭只有尊老愛幼,守孝尚德,才能幸福安康,和諧美滿。否則社會將面臨嚴重的穩定發展問題,一切美好的藍圖都將化為泡影。
其三:個體的發展離不開規矩。人是自然和社會的產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但要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就必須對自然和社會負責。個體的發展,都要在一定的規矩內進行,個體只有遵守規矩,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彼岸,如果違背了自然社會發展的規矩,那麼必將受到無情的懲罰。
沒有規矩一定不能成方圓。斷了線的風箏,不但不能得到自由,反而會栽的頭破血流,失去鋼軌的列車,不但無緣於自由,反而會導致脫軌的災難。規矩與方圓都是相對的,人類社會的規矩是變化發展的,規矩是與時俱進的,它具有生命力,它並非不能打破,當規矩不利於方圓形成的時候,我們就要打破舊規矩,因此我們提倡創新,解放思想,建立新規矩從而形成新的方圓,使之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我方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二辯:
謝謝主席、對方辯友大家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個人的發展離不開規矩,人作為國家與社會的主體,直接決定著國家與社會的前進方向,個人只有尊重客觀規律,遵守規矩,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自己預定的目標,讓個人的潛力達到最大的發揮。
首先我要提醒對方辯友的是自由就是做自然與社會法規許可范圍內事情的權力,只有在自然與人類社會特定法規下,人才有最大的自由。現在許多父母都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個性培養,但不可忽視的是父母更注重孩子在遵守道德和法規下的自由發展、展現個性。如今規矩意識缺失的的現象隨處可見,如果人人想去殺人就去殺人,那我們的社會將是一個怎樣的社會?誠然規矩意識的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在生活中培養孩子逐漸形成明確、統一、靈活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規矩意識,使孩子的個性和社會性相得益彰尤為重要。
愛迪生、比爾蓋茨似乎是沒有規矩而成方圓最好的例子,但我要提醒對方辯友的是:如果愛迪生的母親沒有遵循教與學的規矩、因材施教的規矩,愛迪生能成才嗎?如果愛迪生不遵循社會與實驗的規矩,他能發明電燈嗎?如果比爾蓋茨沒有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如果微軟公司沒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他能成就微軟今天的輝煌嗎?
法律和規則是社會運行的基石,是社會有序運轉、人與人和諧共處的基本元素。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就是政府和每一個公民的規矩意識。只有每一位公民都著力於培養自己的規矩意識,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因此我方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三辯: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好!剛才對方辯友擺事實講道理,無非是想證明「沒有規矩也成方圓」但是這種可能是不存在的。我將從以下三點進行闡述:
第一,世界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人類社會的規矩也是因時、因地而不斷的變化。創新、社會變革等都是一個破除舊規矩建立新規矩,從而成就新方圓的過程。
第二,世界處於一個復雜的規矩系統之中,到達「方圓」的道路可能有多條,但必須遵守其中的一條或幾條才能實現方圓。正如: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但不是不走路!
第三,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對於規矩、方圓也不例外,我們不能靜止的、片面的、孤立的看待這個問題。
總之:無論是治理軍隊、治理國家還是管理企業,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試想:商鞅不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他能變法成功嗎?劉邦不約法三章,他能建立大漢王朝嗎?我軍不制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能推翻三座大山嗎?在當代我們如果不制定嚴明的軍紀,能建設強大的國防軍隊嗎?不制定健全的法律,能保障依法治國的順利實施嗎?不遵守「八榮八恥」能達到建設和諧社會的目的嗎?顯然答案都是否定的,這正是規矩的魅力所在。
只有制定積極向上的,適應事物發展的規矩才能成就真正的方與圓。因此,我方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四辯:
謝謝主席!老師,同學們,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謝對方辯友,他們雄辯的口才和優雅的風度,給了我們美的享受。但細細想來,這似乎並沒有掩蓋住他們在辯論中的某些偏誤。
第一、 對方辯友提出所謂成大事者往往是智者。智者各有志,從不人雲亦雲,隨波逐流!但孰不知那些智者的「知、情、意、行」哪個方面都離不開規矩。如果那些智者沒有規矩就成就了方圓,那他們豈不都已經是神了嗎?就算是神,不也有不得私下凡間的規矩嗎?
第二、 對方辯友提出沒有規矩,也成方圓。大談特談各種創新、改革、突破。彷彿一切舊事物都要被打倒,其實這只是對方辯友的一廂情願罷了。就比如我國的古代各種文化遺產,我們是不是要蓋一棟大樓,就把故宮拆除呢?對方辯友只看到創新的過程,卻避談創新的原因和目的。
第三、 對方辯友過分的強調規矩的束縛阻礙作用,片面地把規矩理解成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而我方在立論陳詞中已明確表明人類社會的規矩是與時俱進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我們需要不斷的破除阻礙社會發展的舊規矩而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規矩。
下面請允許我重申一下我方觀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已滲透到人類社會各個方面。如果國家沒有規矩,我們何談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如果社會沒有規矩,我們何談社會的安定有序,和諧發展?如果個人沒有規矩,我們何談個人發展,立志成材?我們可能喜歡欣賞高空飛翔的風箏,可是你是否也注意到它尾下的長長的牽繩呢?
當然,我方立論之時已經強調無規矩不成方圓,但並不等於墨守成規,盲目守舊。規矩是變化發展的,方圓當然也是變化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會給規矩注入新的內容,新鮮得血液,使之充滿活力,富有生機,每個地方都會給規矩打上自己的烙印,融入自己的風格,使之帶有鄉土氣息,富有地方特徵。所以我們要配上創新的長劍,穿破未知障礙,打開智慧的大門,破除舊規矩另成新方圓。
因此我方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㈢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與有了規矩不利於創新這個辯證關系的詳細分析
規矩和創新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他們之間看似對立,其實一存在著統一性。創新並不意味著特例獨行,創新是在全面了解規矩的基礎上做出的最優行為;盲目的改革不是創新。中國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都是基於中國國情做出的,其中不免走一些彎路,甚至於死路,這就需要針對中國當時的基本形勢和當時時代的大環境下找捷徑。這些所有能達到改革目的的方法就是規矩,不服從這個規矩走不正確的道路,必定達不到對岸,而選擇走捷徑便是創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本意是說做事要講究規矩,否則就不可能做好,這是多年來人們總結出的一種工作經驗,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它強調了做事和為人必須要遵循基本的原則和要求,現實中的許多工作都證明了這一俗語的正確性,如參加本次面試,如果不按要求回答,不遵循制定的面試規則,就不可能被錄用。
任何事物強調一方面就會走向極端,導致片面,這句俗語也是這樣,如果過分強調規矩,就可能成為束縛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緊箍咒,導致人們做任何事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毫無創新和發展,這將影響到我國提出的建設創新國家的目標。
所以處理好規矩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我認為,做任何工作,處理任何問題必須遵循必要的規矩,但是面對具體問題和工作中的復雜性,又要敢於打破常規,用於創新,只要能促進工作進步,有利於工作開展,想法和做法都值得肯定和贊揚。關鍵是辯證的運用,掌握合適的度。任何割裂兩者關系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㈣ 幼兒園大班開學第一天新老師怎麼講課
1、 形象最先開口
其實老師和學生的第一次見面和相親有著很多相似點,人還沒有開口,我們會最先根據對方的外貌、衣著品味來做一個初步的判斷,這個印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師生的初次見面也一樣,學生在心裡給老師打的印象分,形象大概會佔到30%的比例。
在上第一節課前,老師最好要修飾一下自己,一是顯得干凈利索,二是顯得對學生尊敬,如果有一張叫小可愛們追逐迷戀的明星臉,自然是不錯,可是如果臉沒有那麼有特點,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煥發。
這里強調的形象是干凈利索,大方得體的形象,而非誇張艷麗、引人注目的形象,給學生留下「浮誇」的形象對老師來說可不是好事兒。
2、亮相:自我介紹
第一堂課首先要做自我介紹,要有一個漂亮出彩的亮相。
開場白要介紹自己的姓名,比較重要的經歷,這是最吸引學生的,有助於學生了解老師的過去,促進師生友誼的建立。
語言可以風趣幽默,也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風格的方式。重要的是一定要具有親和力,要讓學生感受到友好的態度。
另外,自我介紹也是讓學生了解個性特徵的途徑,可以展示出自己博學的一面,有利於樹立威信,博得好感。
3、游戲互動拉近距離
在做完自我介紹後,老師可以先別急著去開始正題。
為了能夠進一步了解學生,和學生拉近距離,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的小游戲。
4、引入正題:介紹科目和教學計劃
第一堂課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所以在做一些簡單游戲後,可以講講對所教授科目的認識,最好是聯系現實中的實際例子,引導學生去了解這個科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還可以介紹本學科的學習方法,根據自身的心得來現身說法。將自己的竅門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學,怎麼配合老師去學習。
可以介紹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自己的教學計劃、講課習慣等等,以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和適應老師。
這一部分,可以根據學生的年級和理解能力來拿捏所講的深淺程度。
5、根據個人風格:定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還是很有必要制定一些規矩來幫助自己約束學生,明確紀律。
當第一堂課前面做了不少鋪墊,調動了學生情緒後,趁熱打鐵,向學生約法三章,表明自己的態度,學生會記得更深,也更容易接受。
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規矩。
但要謹記:不要制定太多規矩,適量就好。說的時候不能夠太過說教,喋喋不休,要採取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㈤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演講稿
何成方圓?答案好簡單,君不聞先秦人已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古老的回漢漠拉比法典開始答了人類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嚴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統;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打下漢朝開國基石;諸葛丞相揮淚斬馬謖,始令蜀國三軍一心,敵於強魏。古來兵法之首必須嚴明軍紀,如周亞夫細柳治軍,不難看出規則的重要。
中間可以加一些你們班級的具體情況詳細論述,利和弊,取和舍。
當初籃球運動剛剛興起,規則也不過幾條,可隨著比賽中各種現象的出現,新的規則應運而生,逐步形成了現在的繁多條款,卻使比賽愈加規范,成為最受人喜愛的體育運動。
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中國改革開放春風吹綠了神州。真理正是我們需要的規則,但更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是我們需要規則的真諦,「上胡不效法先王」是我們突破規則的有力依據。當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突破了唐詩莊重的筆法,宋代詞章纏綿後世,我們也應明白突破規矩的重要。
何成方圓,以之規矩,應時而易,始成方圓。
說明:以上大部分摘自高考滿分作文
《何成方圓》中,你可以適當修改!
㈥ 誰有原創的數學教學計劃嗎初中,高中的都可以,只要是原創就行
萬事開頭難。的確,任何一件事開頭是最重要的,同時又是最難的。教學同樣也不例外,所以要做好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把握好初一新生入學教育這一環節。假如能夠把握好,以後開展的工作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從心理上對別人的依賴程度還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師及時而積極的引導。因此,做好教育工作是每一個班主任必須做好的第一件事,也是關繫到整個班集體是否能健康發展的關鍵。以下幾點是本人在做班主任過程中總結如何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的心得體會。
一、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一套較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管理一定要有一套較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規。有人說:「不是已經有一套校規,還需要班規嗎?」。理由很簡單:學校的校規的范圍太廣,內容太多,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班規可以針對本班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葯,由班委會和全班同學共同制定出來,重點突出而且容易操作。有了班規,就有了班集體全體同學共同的行為准則,班主任開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因為,同學們從心裏面認同了這些行為准則,如果誰違反了這些行為准則,那麼誰就應當受到紀律批評,就要接受同學們和老師的幫助教育。同時,一套嚴格的班紀班規能幫助班主任在班集體中樹立威信。當然,在制定班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一)公平、公正、合理。(二)具體細致,可操作性強。(三)不能與學校的校規相抵觸,應以校規為准。(四)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加班規的制訂並且做到自覺遵守班紀班規。
總之,班規要制定好,要落實好,這樣就為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一個真正的班集體,應該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健全的組織系統,嚴格的規章制度與紀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正確的輿論和優良的作風與傳統。「團結就是力量」,作為一個班主任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的重要性。班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對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個班集體,使每個學生都不得不參加共同的活動。這樣一來,我們就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班集體也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班集體還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1、了解和研究學生。開學前通過學籍卡或重點家訪等方式了解本班學生情況,開學後通過觀察、談話、調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學生。了解學生人數,男女生比例;學生家庭情況;學生德育情況,原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評語;學生入學成績,各科是否平衡;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等。
2、確定集體的奮斗目標。目標是集體的發展方向和動力。培養班集體首先要使集體明確奮斗的目標。近期目標,如搞好課堂紀律,搞好衛生等;中期目標,如成為優秀班集體;遠期目標,如每個學生都成為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3、有計劃的開展集體活動。其實,在實際生活中是有很多機會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的,關鍵在於你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三、付出愛心,用愛去做教育的後盾。
世間上,有很多種愛,其中有母愛、父愛、師愛、情人之間的愛……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能夠使人的心靈受到洗禮,使人的心靈受到熏陶,使人的靈魂得到升華。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歷史賦予我們重任,我們肩負這重任,我們都有責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要用自己的熱情,用自己真實而又感性的愛心去感染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種本人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們交往是一種幸福和快樂的人。」那麼怎樣才算愛護學生,怎樣去愛自己的學生?教師的愛應該表現在對學生的學習、思想和身體的關心上,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做他們的貼心人;在人格上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以誠相見;教師的愛還要體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信任並且不能過分溺愛;對於雙困生,班主任更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鼓勵,使他們在教師的關懷中成長。
四、見微知著,從宏觀上把握住整個班集體。
班主任一定要有的宏觀上把握住整個班集體能力。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有它萌芽的狀態。我們要善於去了解和發現它們。例如,有些學生很喜歡打籃球,就積極去引導學生認識打籃球的好處:能夠放鬆身心,消除疲勞,鍛煉身體。但是如果過分沉溺其中,就會影響學習。教育學生要正確分配學習和打籃球的時間。如果沒有老師的積極的引導,由於中學生分辨能力不強,部分學生就會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這樣就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所以,作為班主任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每一個學生。
當然,做好一個班主任,除了要做到以上幾點之外,我認為還需要有過硬的教學技能。「藝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對教學方法掌握得不夠靈活,缺乏教學技巧,很難讓學生從心底里去佩服你,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科學、合理的開展初一新生入學的教育工作,能夠讓學生盡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明確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初一新生入學的教育工作對於形成一個健康成長的班集體,對於教師的教學,學生的進步等多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
㈦ 會計記帳規矩與方圓是什麼意思
會計軟體的規矩方圓 ——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解讀之二 一、有關背景 信息化時代,... 會計軟體應當提供不可逆的記賬功能,確保對同類已記 賬憑證的連續編號,不得提供對已賬目。
㈧ 什麼是規矩與方圓
什麼是規矩,它所指的就是一定的規章守則、法律制度,其中它所包含的也有我們的工作職責;方圓就是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正常秩序,安定的人民生活。認真的研究歷史與現實,我們就會發現,規矩無所不在。遠的有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近的有剛剛頒布實行的婚姻法;簡單的有漢高祖的「約法三章」,復雜的有確立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的1781年憲法……
假設一個企業沒有規章制度,一個職工不盡他應該盡的職責,那麼,假想一下會是什麼樣的狀況?船舶靠碼頭後,液壓碼頭沒人操作,船上的車、人就無法走到岸邊;現場工作人員不認真放行車輛上船,不仔細做好危險品的查堵工作,船舶航行就會存在著安全隱患;員工不依照規定統一著裝,不講服務文明用語,窗口形象就會受到破壞等等狀況。這樣,我們這條「藍色公路」還會順利而行嗎?
這和喝水是同一個道理,假如沒有杯子的話,水就會流得到處都是,這杯子對水來說就是一種約束;而我們企業的規章制度、工作職責,對每個員工來說也是一種約束。又有激勵機制,又有約束機制,我們的企業才會蓬勃發展。只要有規矩,才會成方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每個人都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然而,落實到行人與斑馬線之間、行人與紅綠燈之間,好像就沒有方圓了。
社會需要每個人把規則寫在心中,因為規則里蘊涵著社會的和諧發展。
曾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河水對河岸咆哮說:「你像兩堵牆立在我的身旁,妨礙我隨意的流淌,限制我的發展。」
河岸嚴肅而仔細地回答:「正是因為有我的存在,淙淙河流才能匯聚成滔滔巨流!」
河水不聽勸告,沖毀堤岸,野漫橫流……慢慢的沒有了。
這則寓言故事正好印證了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走在大街小巷裡,各種規章制度可以說到處都是,在公園中看到漂亮的看花朵,每個人都忍不住想要去摘上幾朵,但是一看到旁邊的警示牌,就會自覺地把「躍躍欲試」的手縮了回來。雖然有些惋惜這些花不能歸為己有,但是轉念想想,假如沒有這警示牌,恐怕自己也不會看到這些漂亮的花朵了,這就是規矩在極小的事情上都能體現的好處了。
再來看看我們大家最為熟悉的學校。到學校的新生都免不了要學習學校的校規,班級的班規。校規好的學校肯定是好學校;班規嚴的班級肯定是最為先進的集體。因為只有充分的約束,才可以促使集體的上進。「嚴師出高徒」,所謂「嚴師」,不也就是嚴師教育中運用了較多規范嗎?
再廣泛的來說一下,我們可以說說國家的法律、社會的進程。一個國家假如沒有了法律制度,便成了一盤散沙,「漫野橫流」了,最終只會在社會上「消失」。漢高祖劉邦在攻城時對百姓實行「約法三章」,只有三章。看看如今的法律,動輒就是幾大本,並且還會繼續的細分下去。所以,社會的發展也是離不開規矩的。
或許有些人會這樣說,可以沖破堤岸一點也沒錯,正如歷史上有眾多朝代,眾多變法,每次朝代的興起,都會打破舊制度。確實,河水沖破堤岸一點也不錯,錯在它的「漫野橫流」。河水沖破堤岸應該產生新的堤岸;歷史上新王朝也總會制定新的制度。他們的目標不是走向「消失」,而是「匯聚成巨流」或者是「改道」,到了最後還是會有新的堤岸,新的王朝。這樣,人生才算得上是有了進步。
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有一定的規則,假如沒有了規則就不會成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應該自覺的遵守社會對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種規章制度,用它們來約束自己,以此來限制自己的一舉一動。還是那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㈨ 守規矩與繩墨,實方圓而枘鑿 什麼意思
我只抄能猜測一下。
規矩是作圖的工具,用規矩成方圓。繩墨是木工上畫直線的工具,這兩個都代指規矩。
枘鑿 ruì záo
解釋:
「方枘圓鑿」的略語。方榫(sǔn)頭,圓榫眼,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兩不相容。
這句話或許是說「墨守陳規,不理會實際與理念的矛盾, 不會變通」……不確定,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