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的教學方法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14 05:13:35

㈠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忘了

㈡ 怎樣在《品德與社會》課堂上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講述故事。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天性之一。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積極為內課堂教學服容務,通過繪聲繪色地講述,吸引學生,導入新課。
2、音樂渲染。 針對小學生無意注意佔絕對優勢,容易被新異的刺激吸引這一特點,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導入新課,能很快地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如教學《快樂的「六一」》一課時,教師一開始就播放《快樂的節日》的歌曲讓學生欣賞,讓學生跟唱,在學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後,情緒高漲,教師再順勢揭示課題。
二、回顧生活,提高課堂教學

㈢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社」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小學品德與社會低年級思想品德的教育,而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是地理歷史等的教育,至於教學評價方法看學生懂得正確與否,懂的是非觀念,對知識掌握的牢不牢等。

㈣ 人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案例

品德與社會》教學案例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烏拉街中心校 楊玉娥
一、教材分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主題下的一個活動。這一活動又分「中華民族大家庭」「說說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節日」「各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和「民族習俗與禮儀」六個小的活動。根據教材安排,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第一個活動:「中華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開始安排的是一張少數民族地區分布圖和各民族人民穿著民族服裝的團結照。民族地區分布圖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能在地圖中找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各族人民穿著民族服裝的團結照展現了「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歡樂祥和的愉快場景,使學生明白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教材還安排了一個拓展練習,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知道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掌握一些少數民族的名稱,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簡單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能在地圖中找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
3、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知道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
4、活動過程中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感受祖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三、教學重點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感受祖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四、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MTV《愛我中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分布圖、民族團結照片和體現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2、學生簡單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並搜集民族團結方面的資料(圖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MTV《愛我中華》)
師生一起邊拍手邊跟著唱(一段)。
2、師:看得出來,歡快的樂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動了每一個人,孩子們,大聲說出歌曲的名字吧!(學生大聲說:愛我中華)
3、師:是的,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了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民族大家庭」(板書:中華民族大家庭)
(二)活動一:我知道的民族
1、師:同學們,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們都要建學籍,你見過自己的學籍卡片嗎?能簡單介紹一下嗎?(學生介紹)
老師這里也有一份學籍卡片(學籍卡片部分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看一看,你會填嗎?誰想試一試?勇敢的孩子們,老師相信你一定行!(學生說怎麼填,教師及時評價)
2、同學們,老師聽到剛才這些同學在填學籍卡片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認真聽的同學也一定發現了!(讓學生說共同的地方)
是的,剛才這些同學在民族一覽中填的都是「漢族」,同學們,是漢族的,請把手高高舉起來。(老師跟學生一起舉手)
3、老師發現我們班同學都是漢族的,老師也是漢族的。漢族是我們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較少,被稱為少數民族。同學們,你知道在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著哪些少數民族嗎?(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民族,對說的較多的及時表揚鼓勵。)
(三)活動二:民族區域自治
1、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著56族兄弟姐妹,為了保障各民族的權利,國家制定出台了一項民族政策,你知道是什麼政策嗎?(民族區域自治),那麼,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找學生說一說,教師補充強調)
2、師: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機關,我國共設立了5大自治區,你知道哪些自治區?(找學生說五大自治區)
3、在地圖上找找我國的五大民族自治區,並請學生到前面指出來。
4、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民族分布圖,說說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民族居住。聯系我們坊子、濰坊實際,讓學生簡單說說自己知道除漢族外,這里還有哪些民族。)
(四)活動三:民族大團結
1、師:在我國許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錯居住,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各民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還記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嗎?「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正是民族團結的體現。
2、師:體現民族團結的故事何止這一個,同學們,老師相信,課前你一定也搜集了許多有關民族團結的資料,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學生分組交流,組長主持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非常熱烈,課前搜集的資料形式多樣,圖片、文字、光碟各種各樣,下面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各小組匯報交流,教師組織指導)
4、小結:剛才,各個小組從不同的方面向我們展現了民族大團結的情景,讓我們感受很深。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圍繞「民族團結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主義新風尚」教師適時引導。)
(五)齊唱歌曲,深化感受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親如一家。最後,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來齊唱《愛我中華》(MTV《愛我中華》)。
(六)課後探究
我國各民族的服飾、民居、民俗文化、節日習俗等都是豐富多彩的,課下請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成小組,一起探究。

教學反思

《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創設了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習得知識。尤其是「民歌服飾、舞族」的教學環節,創設「歌舞大看台」,給學生以發展個性、展示才華的機會,民族學生的哈族、維族舞蹈表演,激發了學生的表演熱情,大方自然的歌舞表演,加深了民漢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團結,並結合新疆的特殊地理環境,及時進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自然升華學生的「民族團結」情感。
在學習壯族相關知識後,全班模擬壯族競技運動項目「多人板鞋」,游戲中,每個小組商量不同的方案,相互補充、認同,體現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不足之處:在收集民族服飾環節,意在通過收集活動,激發學生對不同民族的認識了解和認同,但個別學生不夠積極主動,收集的民族服飾不夠多,圖片也較少,使展示交流活動不夠豐富。
培養學生的課外收集資料能力,是綜合學科必要的教學內容,也是今天信息化時代、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在這方面需要進一步詳細的指導和強化。

閱讀全文(307) | 回復(0) | 引用通告(0)

上一篇:[原創]校本研修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下一篇:[原創]四年級社會上冊《伸出愛的手》說課稿
登錄後,你將出現在這里
昵稱:
主頁:
標題:
友情提示:發表評論/留言後需要等待3-5秒刷新頁面才能看到!

悄悄話:

㈤ 如何評價人教版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公開課

品德與社會》教學案例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烏拉街中心校 楊玉娥
一、教材分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主題下的一個活動。這一活動又分「中華民族大家庭」「說說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節日」「各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和「民族習俗與禮儀」六個小的活動。根據教材安排,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第一個活動:「中華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開始安排的是一張少數民族地區分布圖和各民族人民穿著民族服裝的團結照。民族地區分布圖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能在地圖中找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各族人民穿著民族服裝的團結照展現了「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歡樂祥和的愉快場景,使學生明白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教材還安排了一個拓展練習,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知道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掌握一些少數民族的名稱,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簡單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能在地圖中找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
3、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知道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
4、活動過程中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感受祖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三、教學重點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感受祖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四、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MTV《愛我中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分布圖、民族團結照片和體現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2、學生簡單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並搜集民族團結方面的資料(圖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MTV《愛我中華》)
師生一起邊拍手邊跟著唱(一段)。
2、師:看得出來,歡快的樂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動了每一個人,孩子們,大聲說出歌曲的名字吧!(學生大聲說:愛我中華)
3、師:是的,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了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民族大家庭」(板書:中華民族大家庭)
(二)活動一:我知道的民族
1、師:同學們,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們都要建學籍,你見過自己的學籍卡片嗎?能簡單介紹一下嗎?(學生介紹)
老師這里也有一份學籍卡片(學籍卡片部分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看一看,你會填嗎?誰想試一試?勇敢的孩子們,老師相信你一定行!(學生說怎麼填,教師及時評價)
2、同學們,老師聽到剛才這些同學在填學籍卡片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認真聽的同學也一定發現了!(讓學生說共同的地方)
是的,剛才這些同學在民族一覽中填的都是「漢族」,同學們,是漢族的,請把手高高舉起來。(老師跟學生一起舉手)
3、老師發現我們班同學都是漢族的,老師也是漢族的。漢族是我們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較少,被稱為少數民族。同學們,你知道在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著哪些少數民族嗎?(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民族,對說的較多的及時表揚鼓勵。)
(三)活動二:民族區域自治
1、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著56族兄弟姐妹,為了保障各民族的權利,國家制定出台了一項民族政策,你知道是什麼政策嗎?(民族區域自治),那麼,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找學生說一說,教師補充強調)
2、師: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機關,我國共設立了5大自治區,你知道哪些自治區?(找學生說五大自治區)
3、在地圖上找找我國的五大民族自治區,並請學生到前面指出來。
4、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民族分布圖,說說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民族居住。聯系我們坊子、濰坊實際,讓學生簡單說說自己知道除漢族外,這里還有哪些民族。)
(四)活動三:民族大團結
1、師:在我國許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錯居住,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各民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還記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嗎?「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正是民族團結的體現。
2、師:體現民族團結的故事何止這一個,同學們,老師相信,課前你一定也搜集了許多有關民族團結的資料,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學生分組交流,組長主持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非常熱烈,課前搜集的資料形式多樣,圖片、文字、光碟各種各樣,下面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各小組匯報交流,教師組織指導)
4、小結:剛才,各個小組從不同的方面向我們展現了民族大團結的情景,讓我們感受很深。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圍繞「民族團結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主義新風尚」教師適時引導。)
(五)齊唱歌曲,深化感受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親如一家。最後,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來齊唱《愛我中華》(MTV《愛我中華》)。
(六)課後探究
我國各民族的服飾、民居、民俗文化、節日習俗等都是豐富多彩的,課下請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成小組,一起探究。

教學反思:

《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創設了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習得知識。尤其是「民歌服飾、舞族」的教學環節,創設「歌舞大看台」,給學生以發展個性、展示才華的機會,民族學生的哈族、維族舞蹈表演,激發了學生的表演熱情,大方自然的歌舞表演,加深了民漢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團結,並結合新疆的特殊地理環境,及時進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自然升華學生的「民族團結」情感。
在學習壯族相關知識後,全班模擬壯族競技運動項目「多人板鞋」,游戲中,每個小組商量不同的方案,相互補充、認同,體現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不足之處:在收集民族服飾環節,意在通過收集活動,激發學生對不同民族的認識了解和認同,但個別學生不夠積極主動,收集的民族服飾不夠多,圖片也較少,使展示交流活動不夠豐富。
培養學生的課外收集資料能力,是綜合學科必要的教學內容,也是今天信息化時代、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在這方面需要進一步詳細的指導和強化。

閱讀全文(307) | 回復(0) | 引用通告(0)

上一篇:[原創]校本研修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下一篇:[原創]四年級社會上冊《伸出愛的手》說課稿
登錄後,你將出現在這里
昵稱:
主頁:
標題:
友情提示:發表評論/留言後需要等待3-5秒刷新頁面才能看到!

悄悄話:

㈥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社」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小學品德與社會低年級思想品德的教育,而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是地理歷史等的教育,至於教學評價方法看學生懂得正確與否,懂的是非觀念,對知識掌握的牢不牢等.

一、課程性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這段話首先給課程定位,它開設的學段是中高年級,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之上,並與6-9年級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科相銜接.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分兩部分,一是總目標,二是分目標.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標有三個方面:1、情感、態度、價值觀 2、能力 3、知識
從以上的分目標看出,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標准相比,兩課的共同點是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強調了德育的功能.
三、課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㈦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案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全冊全套教案,共58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教學計劃以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一、教材特點:
教材採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五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四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本冊教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教育性。品德與社會課擔負著道德人格培養的任務。在本冊教材中,主要進行以下方面內容的教育:以多種形式促進這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系,讓他們從這種關系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綜合性。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參與性。為了使學生能真正體味到教材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通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觀性。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通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例如第四單元《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已不再僅僅是一些圖畫,還有示意圖和大量的照片,通過這些插圖,不僅增加了歷史審美感和歷史直觀性。也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策略
因為教材已不是顯性的道德說教,而是採用隱性的、滲透的方式實施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教學中可採用對話性、活動化、體驗性、開放性和價值滲透性的教學策略。
1、對話教學策略。 教學中,要藉助教師的引領,開展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多維式對話。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掀起對話波瀾。對話能否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關鍵取決於教師的反饋信息是否及時、得當且具有較高質量。反饋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激勵性;既要洋溢著活力,又要對師生互動有所推進,並添加進新的意義。要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對話的質量。教師的反饋越精彩,就越能對學生起引領作用。
2、活動化教學策略。 教學時,不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機械地去學習、掌握有關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道德觀點和社會常識,而是要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尊重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在引導他們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親歷活動。這里所說的「活動」,包括外化顯形的具體操作型活動和內涵隱形的心智型活動。「全員參與」,就是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學生被排斥或游離於活動之外;「全程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不能是一陣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題活動的銜接和滾動中自始至終地去參與;「全身心」,是指學生不僅要用身體去經歷,而且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讓學生用耳朵聽聽、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腦子想想,以強化對外部世界的感受。
3、體驗性教學策略。在傳統教材中,編者對教與學所追索的意義都進行了預設。這種預設的意義或結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要求學生無一例外地去認同、去掌握,由此導致教學步入硬性灌輸和「齊步走」、「一鍋煮」的誤區。五年級《品德與社會》具有開放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體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我(即發展的「我」與現實的「我」)的關系,從而建構和生成課程的意義。
4、開放性教學策略。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不是不可變更的靜態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範例和空間。教師要想藉助教材成功地引領教學,就要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教師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
三、教學進度表
課序 日期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注
1 准備課(1課時)
2 一單元 讓誠信伴隨著我 第1課 請你相信我(2課時)
3 第2課 誠信是金(2課時)
4 第3課 社會呼喚誠信(3課時)
5 二單元 我們的民主生活 第1課 我們的班隊幹部選舉(2課時)
7 第2課 集體的事誰說了算(2課時)
8 第3課 我是參與者 (2課時)
9 第4課 社會生活中的民主(3課時)

10 第三單元 我愛祖國山和水
第1課 我的祖國多遼闊(2課時)
11 第2課 江山多嬌 (2課時)
12 第3課 祖國的寶島台灣(2課時)
13 第4課 祖國江山的保衛者(2課時)
14 第四單元 我們都是中華兒女
第1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3課時)
15 第2課 各民族兒女手拉手(2課時)
16 第3課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華人(2課時)
17 復習
18 考查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上)教案--請你相信我

請你相信我
教學目標:1、知道講誠信就是說話真實,待人真誠,說到做到。知道誠信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重要意義。2、對不誠不信的行為表現出不滿和憤怒,對自己的失信感到內疚和自責。 願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願意為建造誠信社會盡力。3、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說話真實,待人真誠,說到做到。
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懂得做人要誠實守信。2、讓學生知道言而無信的人會給對方帶來不悅,失去別人的信任。3、通過交流,感知誠信的內涵,願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教學准備:1、學生收集相關的故事和格言。2、老師准備課件創設情境。
課時劃分: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系現代社會的紐帶。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誠信的人,這節課我們來談談什麼樣的人是信得過的人?教師板書:我信得過
二、課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場景,學生觀看。
看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師小結引入下一環節:是啊,剛才你們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們信任的人,那麼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吧。
三、互動討論,交流,理解誠信的內涵
1、說一說:回憶在自己的交往的人當中,誰是自己是信任的人?舉例說說為什麼值得你信任。
引導學生說出信任的原因多樣化:比如坦率、有借有還、說話算話、誠實、不撒謊……
涉及的人可以是學校里的同學、老師、父母、親朋好友等。
2、 填一填 :通過提供的範例和討論,完成表格填寫。
我信得過的人

姓 名 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組內交流,教師參與其中。
4、全班匯報:相機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明白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
5、小結,理解信任的內涵
誠信:即誠實守信,誠實就是說話真實,待人真誠;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說到做到。

㈧ 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質量

1.以趣激情抄,導入新課。依據教襲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善於發現和利用教材中能激發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以趣激情的導課方法多種多樣、因文而異、因人而異。
2.知中生情,學文明理。學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學習課文,分析歸納,讓學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認識,而情感是在認識客觀事物中產生的,「知之深,愛之切」,因而教師要善於在學生學文明理過程中,在學生形成道德認知前後,因勢利導地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㈨ 小學品德與社會體驗式教學有哪些方法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內組成。教容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閱讀全文

與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