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14 08:26:14

⑴ 如何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實施,評價三個方面的教

教師只有把握好自己,把握好數學,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教師的專業發展.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提高學生素質的最基本的途徑,有效地設計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條件.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關注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參與,關注課堂效益和質量上,做了許多創造性的勞動,但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1、現在的學生與過去的學生有很多不同,面對學生的變化,教學中的變化不能跟進.2、一些教師的教學目標全面而空泛,在教學中過程與方法游離,使得教學目標落實不夠;3、一些教師熱心於新課程下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但經常迴流於形式,有形式無實質;4、教學評價不能有效地引導與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5、教師不能對教學積極的改進與調控.6、教學的本質是根,教師在關注教學手段,形式的同時,有時會忽視教學的本質.感悟:對於作者指出的這些問題,逐一對照,感覺自己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著不少問題,在教學中對學生會出現哪些問題考慮的還是不多,如何應對考慮的也不充分,也就是備課中備學生方面做得還時不夠好. 二、什麼是教學設計教師要進行教學設計,必然要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考慮:要教授什麼,即教學目標是什麼,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前測;怎樣開展教學,設計出讓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路線;如何評價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程度,設計評價問題. 在寫教學設計時,要圍繞幾個方面來寫:1、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在設計教學的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時不要浮於表面,不能簡單的將一些寬泛的理念作為萬能的點綴,要讓理念真實的進入教學.體現教師在本節課或本單元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理論依據是對觀點的支撐,依次說明做法的有理有據.2、教學的背景分析.包括學生情況分析,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技術准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和反思.3、教學的目標設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安排等.教學目標應當描述學生通過學習後應知、應會的行為變化.4、教學的過程與資源設計.本部分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應把教學內容、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表達清楚,可附教學流程圖.5、教學的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對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分析,評價方式應應盡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強、靈活多樣. 三、教學設計時教案新的表現形式教師更習慣於撰寫教案,教學設計對教師而言是新生事物.將兩者進行比較時,發現主要有以下不同:①教案主要為教師的教服務,教學設計的作用更為廣泛;②教案更關注如何教學,教學設計更加系統化,更注重教學實效;③教學設計的起點更高,視野更寬泛;④教學設計更注重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⑤教師在寫教案時將自己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和學習效果的評價在大腦中呈現,而教學設計時教師更明確地分析學生情況,將對學生的了解明晰化,並事先思考評價手段來檢驗本課教學設計的實效性,對教學效果、對學生學習效果採取一定的評價工具進行客觀、科學評價、適時反饋,及時調控.教學設計關注教學目標的實施落實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關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設計的形式本身利於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的落實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規律和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預設,盡可能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增強預設的開放性,某些問題的處理在預設時可以採取多個方案,課上針對學生情況選擇方案即時處理,減少低水平和可預知的「生成」,激發學生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從而增強教學目標落實的效果.在課堂教學實施後完成的教學設計,還可設置反思的環節,在反思中評價自己教學目標落實的情況,並從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等方面的審視中分析原因,思考落實教學目標的有效做法. 四、在教學目標設計中要注意的細節問題:1、教學目標從關注教師的教向關注學生的學轉變. 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多個預案,根據預設目標,教學過程可由過去的直線型向樹型轉化,事先預設學生的多種狀況,特別是要考慮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的有差異的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不同反應決定選哪個樹枝,繼續實施數學教學.在互動中推進教學目標的提升.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成人不同,教師要考慮自己的設計是否順應了學生的思慮,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也就是學生的反應與教師不一致時,學生為什麼會出問題,原因是學生不夠聰明,還是因為沒有順應學生的想法,事實上很多情況都是因為教師這個前因帶來的後果,學生跟不上教師節奏的轉換,學生仍停留在對前一個問題的思考之中.教師因為是設計者,認為幾乎每個環節都是水到渠成的,但學生是這樣的思考方式嗎?當學生「出問題」時,建議老師給我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此時思考些什麼2、教學目標不要漂浮要融入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中存在知識技能目標虛化,過程方法目標游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貼標簽的情況.設計目標注意要切實.三維目標可以藉助教學活動實現,他們不是彼此分離的.任何學習過程都是一定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有機整體,不存在脫離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或脫離情感態度的學習過程,可以通過恰當的數學活動設計,將三維目標融入同一個教學活動之中. 3、教學目標從關注知識技能目標向關注三維目標發展.但教學目標不能太寬泛,不是每節課都能凸現三個維度的目標.教學目標設計中允許對三個維度中的某個目標有所側重.與其面面俱到,不如有所突破.既關注預設目標,又關注生成目標: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規律和自己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預設,盡可能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增強預設的開放性,某些問題的處理在預設時可以採取多個方案,課上針對學生情況選擇方案即時處理,減少低水平和可預知的」生成』,激發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從而增強教學目標落實的效果.對於教學設計來說,教師要在認真分析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處理好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的關系,使有效預設成為有效生成的前提.教師動態把握教學過程中可能生成的問題,有效進行引導,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4、設計教學目標要從整體考慮,既考慮長期目標,又考慮近期目標和一節課的目標.五、教學設計關注教學背景分析教學設計中教師能夠深入分析學生情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並針對教師自身及學校教學實際,根據教學內容的適切性和學生特點預期學習效果,分析本節課所採用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背景分析的同時給以對策,通過背景分析給實施方案以具體支持,使實施方案更具有說服力.教師分析學生情況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而且要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 六、教學方式設計重實效 根據教學內容對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比較,根據教師自身的教學優勢和所教學生的特點,作出更加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實現課堂教學多樣教學方式的有機組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教書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可以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七、深化教學設計案例研究進入課堂教學的只能是教師,課程改革的深層次發展,對教師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在新課程實踐中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調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行教學設計研究,是教師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的過程.其一: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學設計為教師潛能的發掘提供了空間,有效激發了教師創新的慾望,能夠使教師以自身的教育智慧開拓出很多富有創造性的勞動成果,再通過創新型工作的開展,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其二:有利於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加強.教學設計研究引導教師思考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資源,處理好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的關系.在課堂教學研究和實施中圍繞教學目標,在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並對以往相關教學行為深刻反思,促進教師思考和檢驗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審慎思考,全面規劃,提高教學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教師提高教學設計的水平,可以關注一下幾個方面.1、教師要認可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在與專家及教師同伴的對話中生成新的經驗和智慧,使自己逐漸成為研究型教師.2、教師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思考有效了解學生知識基礎和思維方式的有效方法.3、多學習.深入解讀教材,並參考其他教材,更好的挖掘數學本質,借鑒他人經驗,對比其他教師的教學設計.4、多思考,勤反思.在教學設計實施後,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考其中的成功與坎坷.有時成功與否就差那麼一小步.大家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向前走那麼一小步,就將使你位於前列.5、多研究.與身邊的教師共同研討,聽骨幹教師和專家的意見,並吸取其中適於自己的成分.

⑵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教案到底有什麼本質的

教案是體現了一種比較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則重視對知識的版傳授和技能的權訓練,教學方法是以講授式為主,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的學習方法;

教學設計體現的是一種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教師不但要研究怎麼教,還要研究學生怎麼學,教學設計是要換位思考,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的是學生能力的提高.

⑶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李曉梅(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 沈陽
110033)

摘要:教學設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三個基本問題展開: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正確評價教學效果。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性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才能使其不但具備設計的一般性質,同時還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讓其更加充分地體現教學設計者的教育智慧呢?美國著名的教學設計研究專家馬傑(R.Mager)指出:教學設計依次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首先是「我去哪裡」,即教學目標的制訂;接著是「我如何去那裡」,包括學習者起始狀態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選擇;最後是「我怎麼判斷我已到達了那裡」,即教學的評價。教學設計是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一) 分析學生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別是概念學習的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學生必須掌握「剪」「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設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而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約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這樣組織「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

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男女生冠軍組的人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

之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從而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製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到了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

請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

問題二:給統計圖命名。

下面是一個畫好的統計圖,請觀察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你認為這幅統計圖可能用來表示什麼?

(2)請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幅統計圖起名。

(3)請寫出根據這幅統計圖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⑷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李曉梅

(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遼寧 沈陽 110033)

摘要:教學設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三個基本問題展開: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正確評價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才能使其不但具備設計的一般性質,同時還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讓其更加充分地體現教學設計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國著名的教學設計研究專家馬傑(R.Mager)指出:教學設計依次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首先是「我去哪裡」,即教學目標的制訂;接著是「我如何去那裡」,包括學習者起始狀態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選擇;最後是「我怎麼判斷我已到達了那裡」,即教學的評價。教學設計是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一) 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

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別是概念學習的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學生必須掌握「剪」「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

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

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

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設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

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而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約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

(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這樣組織「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

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男女生冠軍組的人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

之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從而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製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到了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

請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

問題二:給統計圖命名。

下面是一個畫好的統計圖,請觀察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你認為這幅統計圖可能用來表示什麼?

(2)請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幅統計圖起名。

(3)請寫出根據這幅統計圖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

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

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李曉梅(1966— ),女,遼寧沈陽人,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小學教育研訓部副主任,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馬雲鵬,張春莉.數學教育評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埃德·拉賓諾威克茲.皮亞傑學說入門──思維·學習·教學[M].杭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現代教學設計應用模式[M].盛群力,獻華,編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⑸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總得來說第一 內容充實 二 設計科學 三 形式多樣 四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五 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
可以下載科學的教學設計。

舉例來說。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找規律》。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推理等活動,使學生發現簡單圖形的排列規律。
2、能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3、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發現、欣賞、創造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教具、學具准備:課件;每生一張入場券和白紙、一盒彩筆;每組一個圍裙、不同顏色的小花和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音樂《生日快樂》。
師:今天是誰過生日?想知道嗎?呆會上課我們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播放生日快樂歌,營造氛圍,使數學課堂充滿濃濃的生活味。】
一、創設情境,引入規律
(課件出示生日畫面)
師:大頭兒子過生日,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為他開生日party,正在擺放水果。(課件演示兩組西瓜和菠蘿。)
師:猜一猜,接著擺是什麼?(西瓜和菠蘿)為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西瓜和菠蘿是一組。)
師小結:像西瓜、菠蘿,西瓜、菠蘿這樣重復排列的事物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找規律。(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可愛的大頭兒子過生日的情境,讓學生在擺水果的過程中,感知規律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
二、觀察交流,發現規律
(課件出示生日party會場圖)
師:瞧,生日party的會場布置好了,漂亮嗎?

仔細觀察,在這幅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規律?有怎樣的規律?
先獨立思考,再把你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點擊課件。)
(燈籠的排列有規律。)
師:有怎樣的規律?完整地說說。(紫色紅色、紫色紅色)
師:接著排是什麼顏色?
師:誰還有新的發現?
(小花的排列有規律,一朵綠色一朵紫色------)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接著排是什麼顏色?(綠)
師:誰有與眾不同的發現?
(彩旗的排列有規律,一面紅色一面黃色-----)
師:接著排是什麼顏色?(紅色)
師:誰還有更多的發現?
(小朋友的隊伍也有規律)
師:說說你的看法。(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師:你是從男孩開頭的,還有不同意見嗎?(一個女孩,一個男孩)
師:對,這是一個圓形的隊伍,我們既可以從男孩開頭,也可以從女孩開頭。 如果這樣站(課件出示)接著是男孩還是女孩?(女孩)
師小結:我們在會場找到了彩旗、小花、燈籠、小朋友隊伍的排列規律。(課件演示)像彩旗的一紅一黃、小花的一綠一紫、燈籠的一紫一紅和小朋友隊伍的一男一女都叫做一組,如果這一組重復排列,我們只要根據其中的一組,就能發現它的規律。
【設計意圖:利用有趣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概括,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三、激趣練習,應用規律
1、塗一塗
師:生日party要開始了,讓我們抓緊准備好入場券。 (課件出示入場券)師:這是一張顏色變化有規律的入場券,我們只要塗對顏色就可以入場了。
請小朋友拿出入場券和彩筆,仔細觀察,找准規律,再動手塗一塗。(學生塗入場券)
師:第一行圖形顏色排列有什麼規律?(生交流,匯報)
第二行呢?第三行有怎樣的規律?(根據生回答,課件揭示答案)
師:你們塗對了嗎?請每個孩子都來當小小檢票員,同桌交換入場券,塗對了宣布他通過,塗錯了請他立即改正。(生相互檢票)
師:老師祝賀你們都取得了入場券,現在我們可以進入會場了,高興嗎?
2、做一做
師:小壽星來了,讓我們祝他生日快樂,你們唱歌,老師做動作,如果看明白動作的規律,就跟著老師一起做。(課件播放《生日快樂》,老師隨著旋律做動作,學生跟著做。)
師:真聰明,這么快就學會了老師的動作!你們也能學著老師的樣子,編出一些有規律的動作嗎?小組內商量商量,試著編一編。(小組合作,創編動作。)
師:哪個小組願意來展示一下?(全班展示)
師:有規律的動作真美!
3、猜一猜
師:大頭兒子看大家這么聰明,他也想出題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課件出示第87頁做一做,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塗一塗、做一做、猜一猜的活動中,進一步感受規律,應用規律,為創造規律提供思維方法。】
四、動手操作,創造規律
1、擺一擺
師:大頭兒子還想比比誰的小手巧。請拿出白紙,組長拿出學具,在白紙上擺一擺,設計出你喜歡的規律。(學生動手擺。)
師:讓我們欣賞幾個孩子的作品。(實物展台匯報)
師:你擺的是什麼規律?接著擺是什麼?(展示3個作品)
師:下面的孩子擺的都很美,請把你的作品舉起來,讓聽課的老師看看,再轉回來讓老師也欣賞欣賞。
師:真是一幅幅精彩的畫!
2、貼一貼
師:大頭兒子可喜歡你們啦,瞧,他來了。(課件播放:小朋友們,謝謝你們來參加我的生日party,晚會的最後,我想送個禮物給媽媽,你們能幫幫我嗎?)
師:大頭兒子真懂事,能體諒媽媽。其實我們小朋友的媽媽和圍裙媽媽一樣,每天為我們做許多事情,吃了很多苦,作為孩子,我們一定要愛自己的媽媽,能做到嗎?
師:大頭兒子送給媽媽的禮物是一條圍裙,請小朋友用小花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或花邊。小組內先商量商量,准備怎樣設計。(小組內商量設計方案)
師:請各小組按照設計好的方案,分工協作,完成任務。(小組合作,設計圍裙)
(師邊巡視邊把設計好的圍裙粘在黑板上)
師:多美的圍裙,誰來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怎麼設計的?(指名介紹)
師:圍裙媽媽可高興啦,她誇你們最聰明,最懂事!
【設計意圖: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就象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適時的讓學生把圍裙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或花邊,以情入境,既鞏固新知,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激發學生的情感,滲透感恩教育。】
五、聯系生活,欣賞規律
師:小朋友,生日party結束了,該和大頭兒子再見了。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指名回答)
師:其實規律隨處可見,你能找一找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是有規律的呢?(指名回答)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規律的圖片,請欣賞。(課件演示春夏秋冬、、霓虹燈、紅綠燈,日出日落等有規律交替的畫面)
師總結:規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的享受,只要大家用心觀察,多動腦筋,一定能創造出更多的規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設計意圖:找生活中的規律,欣賞規律,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給學生提供一個鮮活生動,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⑹ 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1、分析學生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2、組織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總之,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⑺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必須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教

小學數學新授課怎麼教
一、教師要掌握新知識教學的基本環節. 教師對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辦法不多,教學的環節簡單,除了齊讀、一問一答(也僅是集體問集體答)外,似乎沒有別的辦法了.本人認為,小學數學新知識的教學可以安排如下幾個小環節:1、出示例題;2、弄清題意;3、嘗試練習;4、交流討論;5、匯報展示與矯正;6、質疑問難;7、總結方法和規律.
教師可以安排這樣的具體教學環節: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到過小賣店買東西嗎?說說你見過的小賣店都賣些什麼?
讓學生說說見過的小賣店,激起學生的回憶,浮現買東西的情景.這時,老師相機引出:今天,小軍和小倩也要到小賣店買東西,我們看看他們去的小賣店都有些什麼?
出示圖片,引出例題.
(二)弄清圖意.觀察圖片,說說你都看懂了什麼?還有哪些看不懂?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分析圖意.
(三)提出問題.師:看懂了圖意,說說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有專家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讓學生提提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提了一些問題之後,老師引導:同學們提了很多很好的問題,我們來看看今天小軍和小倩買東西遇到了什麼問題?從而引出文字部分的條件和問題.
(四)弄清文字部分的題意.讓學生說說小軍和小倩遇到的問題,在說中弄清題意.
(五)嘗試練習.師:圖意弄明白了,文字意思也搞清楚了,下面大家就用自己的方法,動筆算一算,看怎樣解決小軍的問題,不懂算的同學可以跟別的同學交流討論一下再做.

⑻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兩個基本依據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兩個基本依據是什麼?我覺得一個是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另一個依據教學目標來設計

⑼ 你所理解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是怎樣的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liudong456 的工作室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

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

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

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

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

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才能使其不但具備設計的一般性質,同

時還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讓其更加充分地體現教學設計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國著名的教學設計研究專家馬傑(R.Mager)指出:教學設計依次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首先是「我去

哪裡」,即教學目標的制訂;接著是「我如何去那裡」,包括學習者起始狀態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

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選擇;最後是「我怎麼判斷我已到達了那裡」,即教學的評價。教學設計是

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

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

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

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

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

,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

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

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

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

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

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

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

、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

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

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

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

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

」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

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

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

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

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

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

,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

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

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

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

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一) 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

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

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

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

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

別是概念學習的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

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

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

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學生必須掌握「剪」

「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

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

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

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

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

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

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

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

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

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

──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

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

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設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

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

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

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

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

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

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

而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

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

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

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

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約是30厘米、25厘米、

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

,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

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

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

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

(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

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

這樣組織「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

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

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

男女生冠軍組的人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

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

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

之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

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

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

的方法。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

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

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

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

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從而

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

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

、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

「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

,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

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

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

行教學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

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

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

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制

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

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

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

到了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

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

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

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

價設計。

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

請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

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

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

地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

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

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

問題二:給統計圖命名。

下面是一個畫好的統計圖,請觀察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你認為這幅統計圖可能用來表示什麼?

(2)請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幅統計圖起名。

(3)請寫出根據這幅統計圖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

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

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

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

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

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

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

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

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⑽ 為什麼說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的設計特別的重要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只有了目標 你才能夠針對學生對一些特點來進行角度 所以說這樣才能使學員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