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14 13:00:32

1.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學校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課堂授課,學生在校受教育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課堂里度過的.因此,廣大教師結合日常教學內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教育是學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實有效的途徑.而語文課程在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材中每篇精選的課文內容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藍本,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現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會,談淡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利用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語文教材思想內容豐富,插圖及電教配套設施直觀新穎,符合兒童觀察特點,對兒童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如:第三冊語文教材中《識字學詞學句(一)》第一課,書中有八幅關於祖國的首都——北京建築物的插圖,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察插圖,認識這些建築物,然後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天安門、故宮、天壇、頤和園等建築物的資料,並進行適當的講解,引起學生對首都北京的嚮往,激發學生熱愛首都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涉及到愛國題材的內容,如《我愛祖國》、《北京》、《看雪》、《北京亮起來了》等,這些篇章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素材.因此,我在講授這些課文時,除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外,還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思想教育.我在教學《北京亮起來了》一文時,結合文章內容,播放介紹北京夜景的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麗、輝煌,課後許多學生產生嚮往北京、熱愛祖國的理念. 二、將課文中關鍵性詞句的理解與實踐相 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語文教材中,揭示課文思想內容的關鍵性詞語、句子或段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點」,它是入「道」之門.要找准「悟點」,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個性,不僅在深入挖掘每篇課文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總體,而且把握課文的局部,即對每個關鍵性詞語、句子、段落的個性均有所領悟.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把握得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點就越能落實.如:在講授人教版第四冊第二十一課《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潔手裡還是緊緊地攥著麵包紙.」這一句時,我先讓學生表演攥著麵包紙的動作,理解「攥」的含義,再進一步提問,小潔為什麼緊緊地攥著麵包紙,如果她把麵包紙扔進湖裡,湖水會怎麼樣?通過誘導啟發,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然後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帶著學生到堵河邊撿垃圾,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環保意識.再如:在教學第五冊第八課《一次成功的實驗》,理解實驗成功的關鍵原因——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句話時,我讓學生先聯系前文,想一想「先」的意思,接著提問:「從『先』字,你體會出什麼?」學生們分組討論、交流後回答:「從先字,我體會出小女孩在危險時刻,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那麼,你從中受到什麼教育?」學生們思考片刻,有位學生發言:「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心裡多想著別人.」然後,我又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談談自己是否「心裡想著別人」,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其中有幾名學生對自己在生活中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為他人著想而感到慚愧,並表示今後要向小女孩學習,做到「心中有他人」.最後,我給學生布置以「心中有他人」為內容寫一篇小作文.有名學生以《獻愛心,讓我幸福》為題,寫了自己走在路上,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跪在地上乞討,連忙把自己准備買月餅的錢捐給他的事.文章最後寫道:「是啊,給別人幸福,自己也會感到幸福的.」由此可見,她已經把「心中有他人」這一良好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去了.教學中,把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有機地相結合,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正確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故事啟迪學生的高尚美德.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生動有趣且內容豐富的故事,如:《誠實的孩子》、《幸福是什麼》、《丑小鴨》、《三個兒子》等,利用這些故事的意義可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啟發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養高尚的情操.在《誠實的孩子》一文中,講述了列寧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開始不敢承認錯誤,欺騙姑媽,後來回家以後,主動寫信認錯的事.學生學習了這個故事,懂得了犯了錯誤,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如今有許多獨生子女,在家長的寵愛下,不僅不知道孝敬父母,反而把父母當成呼來喚去的「傭人」,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利用課文內有關題材,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五冊第四課《三個兒子》一文中,通過寫三個兒子在看到各自的母親艱難地提水,只有一個兒子跑上去接過 水桶幫助母親提水的事,贊揚了

2.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滲透統過程兩者密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應教材主線課內外閱讀、寫作、作業批改滲透積極健康德育思想同時課外鞏固正確德育思想;日常生活範例豐富活動動力推動德育教育語文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過程語文教師德育教育滲透語文教學全過程才會使德育成空泛口頭說教從而更好地促進語文知識學習使語文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實現水乳交融齊頭並進
教書育人教師重要使命德育育人靈魂學校教育應處於極其重要地位事實上學校里每位教師都應德育教育工作者都要參與德育教育全程管理要關注德育教育實效性問題經濟轉型期今天社會發展大變化學校要樹立人本教育理念通過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和抓住課堂教學各環節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強和提倡學校即時性教育與社會性教育應統起來讓每孩子都能深刻體會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對其人生影響並幫助學生積極健康面對學習、生活德育教育終目小學語文教學實施德育方法與途徑研究要牽強附會更要脫離語文課特點要講究自滲透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滲透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有效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種教育現象孩子其越少感覺教育意圖教育效越大我國著名教育家於永正也說過:當老師教育學生時學生知道教育教育失敗了因此我想德育無處無時有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露痕跡地滲透達水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無痕效
二、教材閱讀:德育教育基本手段
何達水渠成而又潤物細無聲無痕效首先教師必須要有德育滲透意識教材閱讀進行與教育好方法教師幫助學生閱讀並引導學生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我們教師課堂教學要堅持文道統原則要只注重了語文工具性課堂上花大量時間去教學生字、詞、句、段、篇、語法等等基礎知識了考試而教了教書而教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教育試想我們教出來頂級科學家沒有愛國情感又會願意祖國作貢獻呢定會跑條件好國家去別人作貢獻反之我們只注重了語文人文性課堂上耗費大量時間去進行思想教育而忽視了基礎知識教學也取試想人連起碼字、詞都沒有學會連課文都讀通順又能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教學生閱讀文章時能太直、太白、用法規式命令教育教育能否內化能否使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內化並約束自己行要求教師要做潛移默化和風細雨無而治求本逐末循循善誘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思想品德教育能搞得轟轟烈烈要求穩才能使孩子保持公正心進入社會種教育句能有效需要多年基礎也老師能做而循環工程
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經常途徑語文教學要貫徹文道統原則語言文字訓練句段篇章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於教學過程之充分利用課文內容豐富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使學生經常地受多方面教育基於種理念需要我們認真挖掘教材德育滲透點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自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於任課教師學科教學何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進去首先確定向學生教育內容並明確教材德育滲透要點同時尋找適合方法和途徑來進行教學過程讓孩子感受每位教師要研究其實我們日常生活社會實踐都有德育我們教材也蘊涵著大量德育內容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所包含德育內容生活德育與教材德育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讓我們教育賦予生命力和感染力教師對教材深入理解並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閱讀活動體會深邃德育內容
三、課堂互動: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小學孩子們塑性都強老師言行們心目分量都重所教師與們打交道、授課過程自身要注意做好表率和榜樣首先課堂上應當力求營造種輕松、平等、融洽互動氛圍盡能地讓孩子們成主體與學生平等交流尊重、引導們無論成績好還好都要視同仁並能准確記住們每位名字遇問題時表現出急躁和訓斥選擇更有利於孩子們接受方式去溝通解決課堂上倡導多用些鼓勵教學用語請大膽說出來、幫我指出來等等做權威者姿態自居課堂外則要主動給予學生們關心和鼓勵經常與學生有知識交流和情感溝通
輕松、平等、融洽課堂氛圍有助於德育教育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與學生間保持互動關系課文講解、習題輔導等課堂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感受與教師溝通快樂對教師傳遞德育信息才能充分接受同時也應留給學生思考空間讓學生也能發表意見並找出理由分析具體實際問題
普斯朗格說:教育絕非單純文化傳遞教育之教育正於人格心靈喚醒教育核心所當今新形勢下作小學語文教師也應當更加清楚自己工作價值取向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和滲透教學全過程真正培養出國家社會所需要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優秀有用人才
四、課程研究:德育教育重要方面
對課程本身要進行研究課題要進行立項要給予指導要組織團隊進行團隊式研究必須協作合起伙來干依靠集體智慧對課題進行分解德育內容挖掘德育方法選擇探索小學語文課樣進行德育品德方法探索對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有定幫助分解子課題組備課時有思想准備列出表(欄目:章節、單元、課題、挖掘德育點、方法選擇、課堂教學片段、教學實錄、教學效、師生評價、教師反思等)全書所有德育內容點方法選擇全都要列出來進行有效研究和探索
德育工作者要學科滲透德育教育作項重要工作來抓用充分時間要進行相關課題研究與探索樣研究、何探索、否有效需要學科所有教師

3.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展。 俗話說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這句話就點明了德的重要性。在應試教育中教育者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導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後,出現一些社會問題,因此必須重視德育。所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觀念外,還要善於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內容,選好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講究德育時分寸的適度,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初步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這樣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德育教育: 一、正確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點。 語文學科不僅是集工具、知識、能力、文學欣賞於一體,更重要的也是一門思想教育學科。它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拓寬,它不僅是人的交際、思維、生活的工具,還是人認知世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工具,同時又有著強烈的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對真、善、美的頌揚,或是對假、丑、惡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潔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寫照,或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熱情洋溢的贊美無一不是作者某種思想感情的渲瀉,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內容。這是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教書育人的有利條件。我們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把握好語文學科的這優越性,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說教,也不能人為地撥高,因為語文教學中的德育並不等同於政治課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學實踐中走極端: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一味強調思想教育。要寓教於情,寓教於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學《畫楊桃》時,結合一個學生將楊桃畫成五角星惹來同學們的鬨笑,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些學生終於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楊桃,其形狀是不相同的這一深刻的道理,讓學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教學《古井》時讓學生學習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學《示兒》時,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膾炙人口的愛國詩句,從而理解詩人陸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榮辱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的人格逐漸完善,成熟起來,明白要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的深刻道理。這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准和教材,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正確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最基本的語文素養,還要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這是語文學科的性質與地位決定的,是社會、國家賦與的我們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花時不宜過多,要點到為止,不能影響語文教學。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出除了要正確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點;還要認真研究教材,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語文教學畢竟語文素養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產品。德育僅僅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也絕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正確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才不至於喧賓奪主、流於形式。也就是說,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歸納文章的主題的程式,輕描淡寫地帶過,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樣,深入細致。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關鍵,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動自己、震撼自己的語言文字,從中加深體會,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塑造學生。通過突出文章中的閃光點,使學生發現其光輝,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確或精神的可貴,讓他們把這些精神的種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這一課時,教師除了要教學作者是如何選擇材料來體現、突出中朝兩國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產國際主義情誼的,,還要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的同時受到這方面的教育。 (一)、在教學作者背景中滲透德育教育 每篇文章的時代、作者背景都是不同的,讓學生課前預習尋找關於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因為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從中深切感受到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作者的高尚品格,從而情不自禁的受到感染,有助於進行道德教育 (二)、在解讀課文時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編排者選的這些課文都是有原因的,從各個角度進行選材,達到各種育人的目的。而教師就是在分析這些課文的過程中,根據其內容和特點,掌握適當時機,靈活地進行德育教育,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從學習古詩中滲透德育 詩歌自古就是傳統和弘揚中華文化最形象的載體,詩歌更是千百年來塑造炎黃子孫人格氣質最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學生通過學習古詩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詩文化,古詩語言簡練精闢,每一首詩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進而達到愛國教育的目的。通過讀詩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積累古詩,來沐浴學生的心靈。 2、反復誦讀,悟出情感 古人雲讀書百遍,其意自現。指的是通過反復朗讀,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語文教材中有些意境優美、情感濃郁的文章特別適合用多讀的方法來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只有把課文讀通、讀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人物的思想感情。讀的方式很多種在把課文讀熟的前提下可以採用分角色朗讀,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課文內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 3、通過分析詞句領會內涵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文章中重點的字詞語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他不僅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有效途徑,也是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渠道。教師要很好的利用綜合性學習活動,進行德育教育,使德育進一步延伸。比如在語文實踐性作業設置時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農民種花生、起花生以及花生生長過程中除草、打葯的調查報告,簡單的一個作業,由學生向家長咨詢,然後自己做這個調查報告,讓學生了解種花生的整個過程,從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達到了一個很好的德育效果。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充分挖掘語文學科中的德育素材,靈活運用,把學生自然地引入到和諧自然的情感氛圍中,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人性的光輝。在小學教育中應該重視德育,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在社會上才更加有競爭力,更能適應社會的進步。 三、認真研究學生,深化德育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他們的參與、互動。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只有珍視、尊重學生獨特的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們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學生接受,才能達到教育培養的目的。因為, 如今的孩子,要麼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優越,深得父輩的寵愛,缺乏對他人的關愛、給予與奉獻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麼知識面廣、生活經驗豐富、叛逆心強、容易與教師唱反調這些,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到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我們不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區別對待,不能結合課文內容適時開展德育工作,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不成功的,就沒有達到培養人的目的。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一個對學生進行祖國語言文字學習的同時進行的心靈凈化的過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課那麼直接,它是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之中的,是在對文章開展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去發現和感知的。它與教師的發現、挖掘、利用、引導有著密切的關系,與學生的學習、感悟、體驗與實踐有著密切的關系,與新課程標准、教材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有著密切的關系。要真正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搞好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學習新課程標准,認真研究教材編排體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點,捉摸透學生,著眼於把思想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活動中去,將品德培養與語文知識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教材中刻化的一個個鮮明的形象,講述的一件件具體的事例,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在語文素養提高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也得到提高。

4.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

伴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的自身特點要求教師把思想政治教育、版道德情權操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德智兩方面均得到健康發展.因此,新課程條件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結合小學語文課程內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點,加強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5.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李金鳳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而不是一種外在的附加任務。」因此,德育應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塑造他們健康的人格,促進各方面和諧發展。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現簡單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深鑽教材,找准教材中的德育「觸」發點。 語文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它可以傳承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鑽教材,找准教材中的情感「觸」發點,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從而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養等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德智全面發展。 1、識字、寫字教學中結合漢字本身的結構特點滲透。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很大一部分老師往往把識字教學看著是老師在前面一遍一遍地教字,學生在下面一次又一次地讀字、記字,把寫字教學看著是學生對著課本一次又一次的抄字,老師只把學生看著是識字寫字的「機器」,全然不顧學生自身的需求,不顧學生學習興趣及能力的培養,只是一味地把這些字「灌」進學生的腦海中,違背了一般的教育教學規律,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和審美情趣的培養。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不僅形體優美,而且結構講究對稱又富於變化,同時追求嚴整又不失靈活,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因此,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漢字本身的筆畫、結構和形體等特點滲透德育,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所學漢字的特點,再讓其在討論交流中分析這些漢字與做人處事之間的關系,將識字、寫字教學同育人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筆畫、結構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團結友愛、謙讓互助、集體主義等方面教育。 比如:在教學「婆」這個生字時,我故意將「婆」字下半部的「女」那一橫寫得很短,讓人一看上去下面的「女」像被什麼壓得喘不氣來一樣。再讓學生跟寫得規范的「婆」相比較,看兩種寫法有什麼不同,哪種寫法好看。通過一番比較學生知道了:,要寫好「婆」這個字,寫好下面的「女」是關鍵,一橫要長,要將上面的「波」托住,這樣這個不「婆」字才站得穩,立得正。由此,我進一步點拔:漢字也和我們人一樣,他們由兩個字或三個字組成一個新字,就像我們的家庭一樣,要相互團結、合作,互相謙讓,互相幫助,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而美好。再如在教學「人」字時,我讓學生明白,這個字雖然是一撇一捺兩筆組成,但要寫好這個字卻不易,因為它的結構是相互支撐的,互相依靠的,只有這兩筆相互合作,共同支撐,才能讓這個「人」字穩穩當當地站立。 2、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有明確的主題思想,都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小學語文教材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採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找准語言文字的訓練點,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實踐,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下面以《太陽是大家的》一課為例談:在本課的第二小節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太陽把它的金光往鮮花上灑,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我巧妙地引導學生「浮想聯翩」,隨著學生的想像之門的開啟,一句句充滿愛心的話語,一聲聲代表真誠的感謝從學生們的小嘴中流出,此時的學生彷彿已是陽光、鮮花、小樹,伴隨著這種真切的情感體驗和形象的思維、想像活動,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太陽對鮮花、小樹的愛護,也讓學生懂得了鮮花、小樹對陽光的感謝,此時學生的心中也埋下「愛心」「感恩」的種子。在後面的第四小節的教學中,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太陽它為什麼要到別的國家去呢?它在別的國家都會幹些什麼呢?讓學生明白太陽不僅是屬於我們的,也是屬於別的國家的,她也要把她的愛給別的國家,所以說太陽是大家的。從而也讓學生懂得愛是要分享的。最後在讓學生交流「那作為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分享太陽的溫暖的全世界的孩子,應該怎麼做呢?」使其體會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處,加強信任和理解,人類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3、在習作教學中觸發學生的情感火花。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創造性勞動,是學生接觸生活、體驗生活,創造性地提煉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於一體的自主創造的思維過程,是學生自我個性和內在感受的真實再現。因而在習作教學中,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限的空間里,觀察、交流,放飛學生的思維,激發情感的火花,使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觀所悟,結合自己的感受自由表達,並在表達中受到情感洗禮,從而達到育人目的。 二、課外延伸,德育延續。 1、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能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斗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閱書刊雜志,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2、落實綜合實踐活動,推動學生德育行動。 學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在實踐中不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積累。讓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融為一體,真正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6.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

文昌市南陽農場學校 陳澤軍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求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等諸育的和諧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教書育人。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本人就以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淺談一些見解。 一、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占重要地位。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教育要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養講文明、守紀律的一代新人。而現行教材的編寫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中《長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盧溝橋的獅子》、《落花生》等等各篇課文無不是思想教育極強的活的教材。這些課文都在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激勵著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勞動。從教材中可以看出思想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思想教育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依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教育、使之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從我做起,從小做起,這樣必能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下堅實的根基。 二、通過教師示範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決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教師自身的敬業態度,責任感,氣質性格,道德修養,特別是課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被學生有意無意的仿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這種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每一位學生往往會從教師的一言一行中體會教師的為人處事方法。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尤其是責任感較強的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感化。為此,本人在教學工作中,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塑造高尚的師德形象,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和感動學生。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他們的參與、互動。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傳授知識中育好人關鍵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掌握自己教育對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徵,根據其心理狀況,年齡特徵去進行教學,寓德育教育與教學中,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長城》時,首先向學生介紹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長城的氣魄雄偉,接著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會修建長城浩大、艱巨的過程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以及作為中國人為有這樣的長城而驕傲。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充分挖掘課文的閃光點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中都有一項德育任務,也就是要求學生在學完課文後能油然而生出的一種感情,但在傳統教學中,往往是由教師歸納出中心思想後,學生識記,久而久之,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等一些德育任務成了一句空洞的話。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是感情型的,要以感情為主。入選課本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其「閃光點」,即德育任務,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往往是通過或抓住其中一些帶有感情色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來打動學生,震撼他們的心靈,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把課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使其放光,是德育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我在教學《倔強的小紅軍》一課時小紅軍寧願自己挨餓受凍、甚至犧牲自己也不願拖累別人的好品質。教學時抓住體現小紅軍「倔強」的詞語來和句子來理解,讓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學生的感情不斷得到升華,小紅軍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逐漸閃光。最後,再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談小紅軍,深入感受小紅軍那種頑強的革命精神,身心再次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 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德育滲透還必須得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課文中高尚情操和閃光思想聯系起來,綜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一些熱烈的討論,甚至是爭議,最後讓他們作出選擇,盡管選擇各有不同,但無意中卻讓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如教學《她是我的朋友》時讓學生針對阮恆的做法進行討論,很快形成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認為阮恆這種舉動是令人欽佩,從阮恆朴實的語言中體現偉大的人格。第二種、認為阮恆是傻子,以為要把血輸給小女孩,自己就會死,可還是讓醫生抽他的血。針對兩種不同的說法,教師充分讓學生有爭論的時間,並要以充分的理由說服對方。不久,第一種說法的同學首先根據課文中描寫阮恆幾次舉手又放手,最終還是舉起了手的行動說明阮恆也猶豫過,但善良的本性使阮恆選擇了救小女孩,然後結合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終於把第二種說法的同學說的無以對答,也接受了第一種說法。在這爭論的過程中,這一課的德育任務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已經認識到做人要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真誠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認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學科特點,深挖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7.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德育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明確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 因此,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那麼,如何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呢?一、鑽研教材,深入備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蘇教版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豁達開朗、大愛無疆,心靈崇高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自然美的;有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表現語言音樂美,文字建築美,詩句音律美的古今詩詞等。這些課文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作品的內在美,富有質朴美感。教材中所體現的濃濃人文氣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的德育優勢,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我們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切忌空泛、枯燥地說教,人為地撥高。教師要避免在教學中走極端:既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只強調思想教育。教師要深入備課,在教學中做到寓教於情,寓教於理,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如《三亞落日》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色彩美、形態美、意境美,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盧溝橋的烽火》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認清日寇侵略罪行,激發他們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石灰吟》這首詩,讓學生懂得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高尚品質。二、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道德准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而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肩負「教書」和「育人」這兩大重任。因此,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又受到生動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1、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有明確的主題思想,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採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欣賞文章時,應該由文入情,觀於目,動於心。教學中,抓住字、詞、句,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地語言文字訓練,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教學《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我抓住「拉、撐、護」三個動作,突出「撐」,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這是怎樣的撐啊」。撐在桌上,弓著身子,意味著譚老師將用他的血肉之軀去擋住紛紛砸下的一切;撐在桌上,譚老師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撐在桌上,他要保護課桌下的那四個學生呀。再結合下面一節,反復讀這個動作,讓譚老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高大起來。這一個「撐」,讓學生深深感動,永生難忘,並對譚老師產生崇高的敬意。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作者流露於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對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教師要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段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如教學《船長》這篇課文,我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黑暗中,哈爾威船長與洛克機械師、奧克勒大副的對話,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2、語文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深化德育教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堅持正面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互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課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除了課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學校里進行的各項集體評比活動、廣播操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體會合作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在作文教學中,抓住契機,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作文是學生接觸體驗生活,創造性地提煉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

閱讀全文

與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