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教學活動

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教學活動

發布時間:2021-02-14 15:08:42

1. 如何讓小班美術活動游戲化

如何讓小班美術活動游戲化


【關鍵詞】小班;美術教學;游戲化

美術活動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非常有利,是發展幼兒觀察力和想像力的有效手段,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特有的表現力決定的。小班初期的幼兒由於心理、生理處於發育之中,他們的思想境界還處在塗鴉階段,他們繪畫並不是為了描繪某個物體的形狀,只是為了在繪畫過程中體現愉悅感,因此在設計小班美術活動時,應貼近幼兒生活,在游戲中學美術。

一、重視啟蒙教育,抓好繪畫基礎訓練

小班幼兒學畫,沒有繪畫基礎,須先做好啟蒙教育。首先要引導幼兒從點、線、形狀和塗色方法開始訓練基本功。義大利畫家達・芬奇就是從畫蛋開始的,經過無數次的基本技能的訓練,終於創造出《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些絕世之作。如果幼兒連一個圓、一個三角形都畫不出來,怎能談得上創造呢?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幼兒對繪畫創作才會有興趣。所以在教學幼兒繪畫之前,必須要扎實地訓練幼兒這種基本功,讓幼兒畫出不同的線條,比如折線、弧線、鋸齒線、波浪線等。熟練畫出一些基本的圖形,比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橢圓等。教給幼兒一些基本的塗色方法,比如怎樣橫塗、豎塗、斜塗、繞圈塗、疊加塗、混合塗等。有了這些基礎後,再教幼兒如何作畫。

二、創設游戲環境,營造寬松氛圍

寬松的心理環境是幼兒無拘無束的進行美術探索活動的前提。小班的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較少,基本上處於塗鴉期,因此小班幼兒不適宜學習臨摹及練習大面積塗色。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製作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小班美術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比如: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可以設計「給小兔喂青草」、「小螃蟹吹泡泡」、「蝴蝶飛」等繪畫內容。還可以選擇他們熟悉的玩具或食物為題材,如「我喜歡的棒棒糖」、「漂亮的氣球」、「捏糖葫蘆」等等。同時選擇的教材還必須具有游戲性,他們更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所以應注重引導他們通過在玩中觀察,在情境中培養情感及激發興趣,在活動中充分發揮想像。例如:在教幼兒學畫小花時,我們可以先組織幼兒到花叢中玩耍,引導幼兒觀察小花長的是什麼樣子,是什麼顏色的,並引導幼兒學著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激發幼兒作畫的願望,又寓情感於情境之中。繪畫時,再讓幼兒比一比,看誰畫的小花多,畫的小花美,這樣教師既面向全體,又對那些有一定繪畫技能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營造寬松的繪畫氛圍與環境,勢必激發出孩子對繪畫的極大興趣。

三、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寓繪畫於游戲之中

幼兒美術的教育應該是有趣的,生動的,這正符合游戲的特點。

1、玩色游戲。玩色游戲在幼兒沒有任何壓力的前提下,用各種各樣的工具、玩具,蘸上水粉,在紙上印畫,留下顏色,創造出畫面。從而發現美,感受美,使自我得到滿足。如:在畫「樹」的活動中,將黃色和藍色顏料分開,倒在很大的白紙上,幼兒手拿樹枝,圍坐在紙邊,用樹枝沾上顏料,在紙上任意畫線,大團的顏料在劃動中向四周擴散開來,藍色和黃色交融起來,產生了綠色。又如在小球滾畫活動中,讓幼兒拿著小球,任意蘸染上一種顏色,在紙上來回滾動,許多孩子拿著小球,蘸染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同一張大白紙上進行滾球游戲,各種顏色和線條交匯在一起,讓幼兒發現顏色的可變性,孩子們既學得輕松,玩得也開心。

2、拓印添加游戲。在拓印游戲中,小班幼兒不僅對鮮艷的水粉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對拓印的材料愛不釋手。如:藕印畫、蘋果印畫、膠粒印畫,印好後再讓孩子添畫幾筆,就能變成各種有趣的娃娃、小動物、小花、小草等,幼兒更能獲得滿足感。

3、跟畫游戲。跟畫游戲是小班美術活動常用的一種方法。如:美術活動「可愛的娃娃」,因娃娃戴的帽子線條很復雜,對初學畫的小班幼兒來說難度較大,怎樣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呢?我們可以設計一位小朋友打電話的游戲,先讓五個幼兒在紙上畫五個點,然後幼兒通過跟著畫,在做打電話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輕松地畫出娃娃的帽子,跟畫游戲可以把復雜的繪畫內容,轉化為簡單的游戲,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初期學畫。

4、填色游戲。填色游戲常用於油畫棒畫背景的添加,小班幼兒由於受水平的限制,在油畫棒繪畫中,很難自己添畫背景。為了促使畫面色彩更加豐富,畫完油畫棒畫後,可以刷上水彩顏料,或撥弄牙刷,潑灑出顏料,讓油和水分離開,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5、兒歌游戲。兒歌,作為幼兒文學的一部分,它同樣所屬於藝術領域的范疇,它以內容簡單,琅琅上口,篇幅短小深受幼兒的喜歡。如:在教小班幼兒學畫小鴨子游泳時,我們自創一首兒歌:「腦袋像雞蛋,身體像鴨蛋,嘴巴像半圓,眼睛圓套圓,翅膀像個6,尾巴像個3。」幼兒跟著老師一邊說一邊畫,不知不覺地就學會了如何畫小鴨子。將兒歌與美術活動相結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兒歌既幫助小班幼兒掌握繪畫技能,同時在美術活動中貫穿兒歌,可以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並幫助幼兒進行經驗的梳理。

6、故事游戲。掌握一定的繪畫技能是孩子把自己的想像表現出來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小班幼兒年齡小,單純的學習繪畫技能是很枯燥的。玩游戲能讓幼兒在一定的情景下,一邊玩一邊學習繪畫,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用這種方法,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玩樂中學習繪畫技能,避免因枯燥而生厭煩、害怕繪畫的現象發生。如教幼兒畫簡單的線條,將線條比作山路,以故事的口吻指導幼兒:「讓我們一起來開小猴的水果車吧!比比誰的水果車繞過的山道多,走的路最遠」;在游戲的氣氛中,幼兒一邊畫一邊模擬汽車發出「滴滴」的聲音,與教師一起用筆在紙上畫出彎彎曲曲的線條,或畫出許多粗細不同的線條。再如在練習畫橫線和豎線時,教師說:「小兔搬了新家,還沒有竹籬笆呢!大灰狼老在門口搗亂,我們幫助小兔一起來建籬笆吧!」幼兒很快投入到為小兔建籬笆的游戲中,畫出大大小小的橫線、豎線(++++++++)。故事游戲是在故事情節的引導下,不斷的添畫線條,完成畫面。故事游戲能不知不覺地吸引幼兒,運用這個方法,讓幼兒在故事游戲中獲得了滿足,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7、合作游戲。用游戲的形式完成大幅作品,我們稱之為合作游戲。如「手印娃娃」,就是讓幼兒先用手在大幅紙上印出手印,然後再在手印上添畫娃娃的頭發、眼睛、鼻子、嘴等,不同的孩子畫出不同表情的娃娃。幼兒在合作游戲中共同體驗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通過這些有趣的美術游戲活動,孩子們玩得高興,學得輕松,又能學會與同伴合作。還能啟迪智慧,鍛煉能力。

四、注重過程評價,鼓勵幼兒嘗試

在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隨時觀察幼兒的情緒,傾聽其繪畫中的語言,並記錄所有孩子的思維閃光點。在隨時給予鼓勵的同時,並在評價中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在評價活動中,採取個人展示、小組展示、裝裱展示、向家長集中展示等形式,讓幼兒分享快樂,體會成功的喜悅,更好地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參考文獻】

[1]邊霞.幼兒園美術教育與活動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孔起英.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 幼兒園美工教學評價游戲化子課題計劃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中蘊含了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隨著《綱要》的頒布,「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理論概念已被大家認同和接受。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願的活動,它是適應兒童內部的需要而產生的;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它不在於外部目的,而在於本身的過程;游戲不是模仿,而是通過想像去反映現實生活,而美術活動從本質上講,也是游戲。 而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又是一種特別適合幼兒園孩子的活動,在游戲的情節中使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日常美術教學活動中,不能完全區分繪畫和游戲的活動。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將繪畫興趣和繪畫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游戲內容、規則、目標,使得游戲和美術活動自然的結合,從而提高幼兒美術水平的發展。 美術活動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在幼兒園課程中如何有效的開展美術活動,讓幼兒身心得到愉悅發展是本課題研究的出發點。目前對美術教育的研究比比皆是,但涉及具體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卻不多見,因此我們以「游戲」為樞紐,開展「主題式游戲化美術活動的目標、內容的設計與實施的研究」具有它獨特的價值:首先,在開展美術活動的形式上會變得富有趣味和多樣化;其次,以游戲的方式開展美術活動能充分吸引幼兒的興趣,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從而在活動中感受美、欣賞美。為此,我們進行了游戲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的研究研究。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活動中我們運用的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混合法,行動研究法,榜樣學習法,經驗總結法。 三、課題實施措施。 1、以游戲化的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他們很容易對美術活動表現出自發的熱情與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往往是停留於表面,容易受到情緒、注意力等的影響發生轉移。所以,我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運用游戲形式,如一個小故事、一個謎語、一段音樂等吸引他們的注意,讓幼兒在娛樂、玩耍中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這些有目的,有任務又帶有游戲性的活動,幼兒極感興趣,教學效果也很好。如繪畫活動「面具」,由一位幼兒用准備好的面具戴在臉上,扮演小丑,並隨著音樂做動作,看的幼兒又興奮又羨慕,我一講解完繪畫的要求,他們便興致勃勃地開始畫了,結束後又迫不及待地隨音樂一起快樂地唱著,跳著 2、在幼兒園日常的各項活動中融入游戲化美術活動。 將幼兒的美術活動融入到幼兒園日常的各項活動中,利於幼兒表達、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表現自己的發現,表現自己的想像和創造。有利於幼兒主動地參與環境的創設,與環境的互動,在環境中獲得學習。如:活動室中的美術角,幼兒可以將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情緒感受畫下來。 3、將幼兒的美術活動與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相結合。 在眾多的區域活動中,手工區十分受幼兒的喜愛。他們可以在那裡發展個性、發揮想像,是幼兒創作的天地,也是教育者因人施教的場所。我們將美術活動的目標、內容融入區域活動之中,開展小組教學,也可以結合教育的內容引導幼兒進行有個性地創作。如:讓幼兒共同參加活動區域地創設、布置,引導幼兒自己尋找、製作區域活動的玩具。 把美術活動滲透到幼兒的區域活動中,能充分調動幼兒內在的活動動機,使幼兒獲得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是發展他們想像思維、創造思維的過程。也是他們自己嘗試、探索、獲得美術經驗的過程。 4、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動工具與操作材料。 不同的美術工具有各自不同的用法、效果。因此,教師在為幼兒提供材料時,應是具有多樣性與豐富性的,既要有美術活動時所必須的材料,包括:各種紙張、各種畫筆、顏色、橡皮泥、剪刀、膠水、各種廢舊物品等,又要有各種輔助材料。如:泥塑活動中,可輔助選用牙簽、泥工鏟、印花板等;在拼貼畫中,輔助材料可以是樹葉、碎布等各種廢舊材料。

3. 如何在幼兒園美術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反思

裝飾小樹葉

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如何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大家不斷地對版,總結經驗,彌補不足。權本站內容豐富,希望此篇給各位幼兒園老師提供參考價值,歡迎支持本站內容!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傾向。」美術活動示範和范畫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範和范畫又往往會束縛幼兒的思想,影響他們創造性的發揮,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裝飾小樹葉》是讓幼兒用各種線條和各種圖案對小樹葉進行裝飾。活動開始時我給幼兒展示了不同的範例,並給每個範例所用到的線條、圖案進行了介紹。在我示範後,我問幼兒老師設計的小樹葉漂亮嗎?他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來要請你們自己做設計師,老師相信你們設計的小樹葉比老師漂亮。

4. 幼兒園美術活動互動的方式有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點滴談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啟發幼兒自願接受學習 首先,要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內心產生創作的沖動。其次,配合教學要有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如春天來了,讓幼兒觀察迎春花、桃花是怎樣由含苞到開放的,花叢中的蝴蝶長著幾只翅膀,翅膀上有什麼樣的花紋等。另外,還要配合教學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把所畫的人物、動物都做成活動教具,讓孩子可以通過玩活動教具掌握其結構,自由變化出各種動態,增加對所畫內容的體驗。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利用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給所畫物體注入生命、感情,用擬人化、主觀情趣化的手法去畫一些人物、動物,使幼兒感覺就像在畫自己。在作畫過程中,要為他們畫出的新穎有趣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作品加油,為他們感想、求異的精神鼓掌。 三、教學內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幼兒園階段,美術教學內容要特別強調繪畫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造意識的啟迪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從繪畫造型能力來說,主要掌握線、形、色和簡單的繪畫工具、材料以及簡單的組織畫面的能力。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難易順序來說,線由塗鴉期的亂絲線、圓弧線、曲線到垂直線、水平線、斜線;形由圓形、方形、三角形到組合形;色由三原色(紅、黃、藍)到三間色(橙、紫、綠);人物畫由塗鴉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雙勾人;要讓幼兒逐步了解人物、動物的主要結構、簡單動態,在畫面中有主次、大小的進行構圖。 繪畫是一種智力活動,是一個完整的創造過程,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先教幼兒會想再會畫,是因為思維在先,表達在後,「意在筆先」,兩者不能偏廢。 四、客觀、公平、合理評價幼兒作品 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意見、看法。通過品評、交流,幼兒的自信心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畫更有動力。 論文提要: 繪畫活動是幼兒的游戲,他們畫畫首先是宣洩自己的情感體驗。每一幅作品裡都有他們要表達的含義,也是個性化的活動,不帶任何的功利目的。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表現出其個性心理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教師根據其發展線索,在幼兒繪畫活動的過程中適機、適時地做好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可使幼兒的興趣、能力獲得發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觀察幼兒在繪畫游戲中的行為表現,根據其發展線索,總結出「全程游戲教學法」、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教學游戲的8個環節、不同發展時期的指導、因人施教的指導等五個方面的應對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經過「九五」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課題研究,突破了「示範——模仿」呆板的美術教法,研究了如何選材、教與學的方法之後,我們繼續探究在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如何落實《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精神,經過深入的對幼兒在美工區自發的繪畫活動和教師組織的繪畫活動中的觀察,發現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生活環境、個性品質及知覺能力和思維水平的個體幼兒,有大膽的個性張揚,也有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種種發展需要和發展中的困難,特別是因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或因羞怯、膽小等原因不能把信息清晰的傳達給老師或家長,而他們的表情、動作或其它外在的行為表現以及繪畫作品裡,表明他們需要教師的關注和一些具體幫助與引導。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觀察法用於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對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各種表情、言語、行為的觀察,和對施教者教育行為的觀察。經驗總結法:將教師已有的優秀經驗總結上來,並進行概括、歸類,並要在研究的過程中繼續發現、收集有關經驗,形成教育策略。還採用了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和行動研究等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認為幼兒從事繪畫活動,是在表達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和想到的事情,孩子有創造符號的能力,有表現表達的願望,而沒有任何功利目的。通過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的有益興趣,豐富的幼兒情感、觀察與認知的能力、對外界事物的敏覺性、表現表達的能力、想像與創造的能力、個性與習慣的養成的有效途徑;幼兒通過繪畫把他們對事物的觀察、體驗、認知、想像,用自己創造的符號進行表現與表達,其能力是與其心智能力同步發展起來的並不斷建構性的發展過程。本課題就此進行了有關的研究。 (一) 對幼兒的研究 1、 對幼兒繪畫行為的觀察 幼兒在做各種事情時,由於其興趣、知覺能力、個性特點等原因,在活動中會有各種行為表現。本研究從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觀察其行為表現,為教師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據。在對幼兒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收集了「孩子為什麼亂塗亂畫?」「畫四條腿的公雞是怎麼回事?」「孩子總是畫的很小怎麼辦?」「孩子的畫面很凌亂怎麼辦?」「為什麼有的孩子用色很單調?」「一塗色就破壞畫面怎麼辦?」「愛磨蹭是因為性子慢嗎?」等百餘個問題。 2、 兒童繪畫心理對我們的啟示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與認知特徵、情緒和情感的易激活性、興趣、表達欲與創作欲、性格等心理活動因子,而影響幼兒繪畫活動的觀察感知、形象加工以及興趣、經驗…無不與這些心理因子的活動有關。通過繪畫活動幼兒可以比較輕松的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愉悅的心情。所以我們在重視給幼兒提供材料、提供支持、以游戲化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膽創造表現,充分享受繪畫活動帶來的情感滿足與精神愉快等心理上的滿足。 (二)對教師教育策略的研究 策略一:創建「全程游戲教學法」 根據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的種 種行為表現,在順應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探尋出一條幼兒喜愛的教與學的共同體, 創建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全程游戲教學 法」,形成的有效策略之一,這種方法將: 繪畫材料玩具化——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多種美術材料,如各種質地、大小、形狀、顏色的畫紙,顏料、畫筆,(有些工具可以是自製的,還可以讓孩子在地上、可擦的牆壁上作畫)有的孩子正是在嘗試新材料的同時,產生新感受的創作。 繪畫題材兒童化——像「快樂的自主餐」「時裝模特表演」「種子寶寶長大了」、「我是魚王」、「太陽十兄弟」等孩子們生活中有意義、有情節的事情,我們都支持、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 繪畫活動的導引情景化——用情景引導幼兒把自己經歷過的、想像的各種奇妙的事情表現出來。如「外星人的故事」、「大鳥帶我去旅行」、「快樂游樂場」。 繪畫過程游戲化——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力大無比的螞蟻、載著孩子的貓媽媽、乘著樹葉去旅行的天使,畫畫是可以不斷構建、發展情節的游戲活動。 繪畫評價故事化——鼓勵或幫助幼兒將作品編出有趣的故事,向同伴、老師、家長進行介紹。並在評價 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每一位小朋友作品中好的表現方法,學著接納和欣賞同伴。 「全程游戲教學法」,突出遊戲性和幼兒的體性,我們將這一策略貫穿於課題的始終。 策略二:美工區的材料投放 「全程游戲教學法」,體現教師的教法,更重視體現幼兒的學法,除了在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外,活動區是另一個途徑。在此,我們強如教師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欣賞的圖片豐富的游戲材料,並提倡一些如「油水分離」、「碘酒噴畫棉簽澱粉」

5. 如何將游戲化教學融入中班美術教學活動中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的精神,在游戲中孩子是快樂的、滿足的、開放的。游戲有利於美的創造力的發展,幼兒可以無拘無束的在反映現實生活中,在游戲的構思中進行美的創造。幼兒的兒童畫只是幼兒藉助繪畫工具來表達感受、娛樂身心,並以此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種游戲。《新綱要》中指出:「兒童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形式。」當孩子們暢游在赤、橙、黃、綠中嬉戲,穿梭在橫豎曲直間游戲,用他們天真的目光欣賞、解讀著生活的美好,用稚嫩的筆觸肆意的揮灑著對世界的體驗時,我們看到了兒童世界的無限!使用游戲的形式融入到美術活動中,可以使幼兒創設不同的繪畫情景,也可將內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外部表現的活動,為幼兒的藝術創造提供條件,激發了幼兒的創作靈感。
一、「美」中添「游」,調動情緒

中班幼兒學習的動機感性多於理性。他們通常是憑著興趣才去主動探索和學習的。他們首先關注的是活動本身和過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樣會為了活動的成果而堅持努力。因此,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必須考慮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慾望與積極性。皮亞傑也曾說過:「兒童不能像成人那樣有效的滿足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資利用的活動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他的動機並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讓現實同化,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游戲,兒童進行的游戲很多,美術教育也是這種游戲的一種。」在美術教育中結合音樂、故事、猜謎等游戲,使幼兒獲得愉悅感、新奇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意象。因此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

如:在開展美術活動:刮蠟畫《七彩的夢》中,我嘗試用音樂游戲氛圍來貫穿整個活動,從而營造一個優美動人的意境來感染幼兒。使幼兒表現創作的慾望通過充分感受和聆聽,在音樂游戲中萌發,又在自我創造的親身體驗中得到領悟美的真諦。孩子們在「七彩的夢」中,「夢」到了飛舞的七彩蝴蝶;「夢」到了游動的七彩小魚;「夢」到了好吃的七彩水果……孩子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用心靈重新構建世界,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情感世界。在游戲的結合下,他們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同時也獲得了美的熏陶和培養。這不僅有利於孩子良好個性的培養,還使他們在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美術情感得到了釋放。

二、「美」中添「游」,豐富活動

游戲是孩子喜愛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幼兒能更自由、更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創造力。在游戲中,幼兒學習繪畫技能技巧,禁止灌輸和模仿的方法影響幼兒的藝術創造,寓教於樂,幼兒易接受,也能提高幼兒學畫的興趣。

1、以游戲為載體,開展有趣的繪畫活動

中班上學期幼兒,他們對鮮艷的色彩和可愛的動物很感興趣,他們喜歡用色彩塗抹。根據幼兒這一特點,我們設計了多種有趣的繪畫活動,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可以設計「小蝸牛去旅行」、「魚兒游游游」、「小烏龜去散步」等繪畫內容。還可以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為題材,如「我的好朋友」、「畫氣球」、「捏糖葫蘆」等等。他們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

2、以游戲為載體,提供有趣的繪畫材料

要使游戲與美術教學優化結合,就要優化與美術教學相適應的物質環境,使環境創設具有可參與性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

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畫,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提供石塊讓幼兒塗色等。如在噴畫活動「美麗的煙花」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各種顏色水粉顏料,還有噴頭發的鍺哩水的噴壺,幼兒只需用噴壺輕輕一噴,紙上便會形成一朵朵煙花。又如在紙團印畫「春天的花」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顏料、紙團,幼兒用這些材料蘸上顏料印在大紙上,一副大大的春天背景圖就形成了。活動結束時有的幼兒仍樂此不疲地印花朵,有的幼兒還在為自己的傑作而歡呼雀躍。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

3、以游戲為載體,延伸有趣的繪畫形式

幼兒園的繪畫活動除了集體和分小組的形式之外,還可以延伸到受幼兒喜愛的區域游戲活動中,因為區域游戲活動不但能讓幼兒有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更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豐富的活動材料是區域游戲活動有效開展的保證,材料投放要有計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要根據幼兒整體的發展水平,有計劃、有階段性地投放材料。如,手指點畫,先投放單色的水粉顏料,讓幼兒練習單色點畫。然後逐漸增添顏色,由單色變為多色點畫。這樣不但提高了幼兒手指點畫的興趣,而且從材料的投放中逐漸認識了各種顏色。這種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投放材料的方法,更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把游戲化的教學活動放到活動區去進行,教師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加了,教師對幼兒單獨輔導的機會增加了,同樣幼兒練習的機會也增加了,更能提高幼兒繪畫能力。

總之,運用游戲的形式貫穿於美術教學活動,始終是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與學習特點,也有利於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更培養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美術的興趣,也將為幼兒以後打下良好的美術基礎。

6. 幼兒園有哪些美術游戲

紙杯做小人偶,教小朋友們在紙杯上面塗出人物形象,並且以這些紙杯小人為形象講故事。挑選兩種簡單易畫的小動物頭像,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在卡紙上畫出來,老師幫小朋友們剪出來,粘在卡紙條上,做成王冠戴在小朋友們的頭上做游戲收集一些樹葉,讓小朋友們看看像什麼樣的形狀,再一起動手拼成各種圖案例如金魚、龍雀等等。准備多個紙盤和顏料,讓小朋友們用手指蘸著做畫,在紙上畫出圖案准備宣紙和國畫顏料,將宣紙折疊,讓小朋友們把老師調好的稀釋顏料用毛筆塗在紙上,打開紙晾乾就成了美麗的水墨印畫准備橡皮泥或紙粘土,給小朋友們將一個故事,然後跟著老師一起用橡皮泥捏出故事中的事物,最後把大家做好的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地故事場景本人有多年兒童創意繪畫教學經驗,以上都屬於親測過可行的教案。希望題主能採納

7. 如何進行「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

通過對孩子的觀察,教學實踐與分析,發現幼兒教學是離不開游戲的。兒童是創造性的源泉:在兒童的游戲中,自我與外部世界,現實與夢想,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可以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兒童在游戲時滿懷熱情創造種種幻想的屬於自己的世界。每一個正在做游戲的兒童的行為,看上去都像是一個正在展開想像的詩人。你看,他們不是在重新安排自己周圍的世界,使它以一種自己更喜歡的新的面貌呈現出來嗎?誰也不能否認,他們對這個新世界的態度是真誠的,對自己的游戲十分當真…… 兒童游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戲中,兒童可以使用大小肌肉運動技能,表達情感,發展感知覺,交流並分享觀點,集中注意力並擴展注意力,增強智力活動和問題解決能力,鍛煉想像力和創造力,練習各種類型的行為,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一、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計劃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幾條重要原則: 1、長期計劃包括制定目的與任務:目的是對幼兒教育的總體目標進行描述,任務相對較為具體,與課程計劃、時間安排和一日活動相關。西菲爾茲和巴伯指出:「你可以根據所教兒童的本性、周圍社區的價值觀以及你自己的價值觀來確定目的。」如在一次畫春天時,有個幼兒園的教師將游戲「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結合起來,幼兒在游戲中參觀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鮮花、嫩草、綠樹、蝴蝶寶寶等。作畫中因為有了游戲所豐富的實物印象,幼兒自然而然畫出了生動活潑的圖畫,教學目標「畫春天」自然地體現在游戲中。 2、目的與任務應涉及發展適宜的、個體適宜的、文化適宜的、創造適宜的教育實踐,並且應考慮到你所教幼兒的身體、智力、社會性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3、根據不同的學科靈活地採用不同的游戲形式,語言、常識主要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說」的較多,可根據教學要求適當選擇自編自玩的角色游戲、表演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活動可選擇角色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活動可採用角色游戲和體育游戲相結合;數學活動則可用角色游戲、結構游戲、智力游戲等;美術活動也可採用角色游戲的形式。同時,在一個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是單個游戲,也可以是多個游戲穿插進行,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生動起來,使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學到知識,以達到最終實現教學活動的目的。 二、創設輕松的課堂游戲環境: 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環境的創設也是非常必要的。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游戲主要還是依據他們的現實生活,只要有「典型情景」,幼兒就會進入游戲的世界。如看到一隻布娃娃,幼兒精神世界的媽媽角色就激活了,特別是女孩子就會產生佯裝成人照顧孩子的願望。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圖片觀察、讓幼兒與父母交談、或者親身體驗成人的工作等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提供玩具和材料:教師要提供給幼兒適量的色彩、鮮艷的教具,充分利用頭布、木偶、玩具、自製教具等,讓幼兒在寬松的氣氛中進入角色,從而進入教師的教學范疇中,真正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如可以設計一幅牆飾,牆飾上有師生共制的花草樹木和幾個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穿著鮮艷服裝的小朋友,這幾個小朋友的頭、手、腳都是可以活動的。在美術活動時,教師可以用活動小人與幼兒「做游戲」、「跳舞」,幫助幼兒理解人物的各種動態,避免了單一模仿教師范畫的千篇一律。課余,幼兒還可以玩這些活動小人,給他們擺各種姿勢拍照…… 3、提供輕松的游戲氛圍:設計一個生動、形象的游戲場景,可以搬出彩色的泡沫墊子拼成漂亮的各種圖形,幼兒和教師坐在一起,既拉近了幼兒與教師的距離,又不會使幼兒一定要「小腳並並攏、小手放放好」的坐得端端正正,使幼兒以放鬆的身體、自然的神態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如科學教育活動「認識螞蟻」,除了觀察圖片,還可以直接帶幼兒到戶外,提供白糖與放大鏡,讓幼兒自由結伴,具體真實的觀察、了解螞蟻的特徵與喜好、觸角的功能、以及搬食時成群結隊的習慣等等。然後結合游戲「螞蟻搬豆」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進一步加深並接受對螞蟻知識的認識。 三、成為幼兒游戲的夥伴: 1、要善於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的大腦皮層處於受刺激、興奮的狀態。這就要求教師自身的心理、語言、形體等各方面首先進入角色,將游離在角色之外的幼兒吸引進來。不是生硬的說「我們上課了或我們來做作業……」而使用親切、自然的「開場白」如「我們去參觀……」「雞媽媽帶小雞們去玩一玩……」等言語。 2、活動過程中,尊重個體在游戲能力上表現出的差異,尊重並認可幼兒的發現,盡可能多的鼓勵、肯定幼兒的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給幼兒作參考,耐心傾聽幼兒的談話,適時的以角色的身份引導幼兒參與游戲,以角色的身份、啟發性的語言、有目的地指導幼兒掌握技能和知識。 3、在自然愉悅的狀態中結束游戲,重視活動的評價總結,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個性品德。 總之,只要幼兒的物質需要得到滿足,在游戲中愉快的學習,接受知識,培養了良好的個性品質,就說明我們的游戲化教學達到了最佳的效果。 就讓幼兒快樂的像一個國王那樣富有權威,放膽馳騁,放膽讓幼兒在他的世界裡水中游、天上飛……

8. 開展美術游戲化活動的方法有哪些

美術資源(包括角色,場景模型資源,貼圖,動作,ui),程序(包括圖形,聲音,物理,ai,ui等)還有音樂資源(包含游戲中音樂和音效),大部分文件都是壓縮加密的,為了防止被盜用。

9. 如何在美術活動中更好的體現課程游戲化

在強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當下,我們不禁要問,游戲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早在多年前,陳鶴琴先生就給出了言簡意賅的答案:「游戲可以給小孩子快樂、經驗、學識、思想、健康。」游戲憑借無窮的想像,可以延伸出無數有趣的內容,供幼兒想像[1]。在美術領域,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們的美術活動是靠想像完成的,我們不難看到孩子們在畫畫時還會手舞足蹈的樣子。因此,在美術活動中適當融入游戲化的元素,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造多種感官的游戲方式,豐富美術活動
(一)以聽、說故事的游戲方式感知活動情境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展。」幼兒很容易隨著外界的因素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我們創設的情境要為活動做准備。在大班美術活動《動物狂歡節》的導入環節,以森林之王「獅子」過生日為切入點,邊講故事邊出示「動物」給獅子大王慶祝生日。這些「動物」就是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准備的,給予孩子認識動物的經驗,以至於在作畫的環節中能較好地完成。
美術活動的故事不像語言活動那麼復雜,也不用深究其中的語言。但是美術活動中的故事必須立刻抓住孩子的眼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豐富孩子的想像力。在講述過程中,可以運用圖片擴大孩子的視野,在適當的時候加入一點聲效,激發幼兒的想像。把美術活動的背景擴充後,整個活動會顯得豐富許多,並且能夠貫穿整個活動。孩子們在輕松的故事導入後,很順利地進入活動。就在此時,孩子們就會以此為背景產生豐富的想像,這正是美術活動所需要的。這樣的游戲形式不僅可以運用在平面的繪畫活動中,在立體的美術活動中也可以加以運用。如在進行折紙活動「鳥」時,以圍繞各種各樣的鳥的故事導入。「有些小鳥在飛呀飛,有些小鳥在找食吃呢,還有的小鳥在樹上休息」,藉此幫助幼兒想像,更好地塑造「鳥」的不同形態。在故事運用廣泛的今天,故事不僅僅是指圖畫書上的內容,還有的藉助新媒體而產生出的「新」故事。像有聲讀物、小動畫,都是幼兒喜歡的。孩子通過聽故事能夠引發情感,能激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再把這樣的感情帶入到活動中,用美術的方式讓他們發揮想像,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二)以觸摸的游戲方式感受活動的主旨
在美術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主觀感受觸摸的內容都有很濃厚的興趣,一是因為幼兒通過觸摸,參與活動的地位被放大;二是因為對自己主動感受觸摸過的物體都會有很深刻的印象。幼兒的觀察能力是非常強的,但是我們有時會忽視,在美術活動中適時加入「觸摸」元素,既可以使活動有趣又可以實現一定的活動目標。
在諸如「畫人物」的美術活動中,目標是讓孩子通過繪畫初步認識五官。活動中如果一味地讓幼兒從鏡子中觀察自己的五官或者觀察同伴的同伴,則顯得比較空洞。幼兒並不是專業的畫家,單單憑借「觀察」這一感官體驗,並不能讓幼兒很好地感知五官。假設在此活動中加入「觸摸」環節會怎樣呢?幼兒會摸到毛茸茸的眉毛,眼睛是稍稍凹進去的,鼻子彎彎的、挺挺的,嘴唇是軟軟的,等等。通過提問,幼兒會回應你許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在這樣的游戲中,進一步引導幼兒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徵,大膽表現。
除了「畫人物」外,有時候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事物,通過觸摸就可以簡單直觀的讓幼兒馬上了解物體。比如說起草地,都會聯想到時柔軟的,但僅通過和幼兒說「草地是柔軟的」,幼兒並不能體會到。這時候帶著幼兒來到戶外,請他們摸一摸、說一說小草是什麼樣子的,幼兒才會知道什麼是「柔軟」。通過觸摸小草觀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本領。之後回到班級室內創設情境,向幼兒提出一些必要的要求後,給予幼兒創作的空間,在情境中產生興趣。最後給孩子留出充分的作畫時間,把想像都給孩子自己發揮。
(三)以動作表現的游戲方式表達活動的內容。
動作表現是最能直觀向幼兒傳達各種形態的方式之一。在和幼兒玩「吹泡泡」的游戲後,以此延伸出許多想法。「泡泡」是圓形的,幼兒能通過眼睛觀察,但是有一個幼兒把兩手往上舉,用動作表現出了「圓」。孩子們在看看、說說、做做中感受圓、表現圓,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活動,幼兒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學習畫「封閉的圓」,在游戲中快樂地獲得新的經驗。在畫「松樹」時,為了能讓孩子們主動感受松樹「挺拔」的特點,我請幼兒來當一棵「松樹」。在幼兒表現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對「松樹」的特徵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教師都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孩子們就能發掘這些特點。在自身體驗到之後,和同伴交流,得到的經驗更加豐富。游戲化的內容加入後,活動不像以前刻板,而是變得生機勃勃。游戲和活動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幫助彼此能夠更好地融入。活動是作為幼兒學習出現的,游戲卻是要時時刻刻滲透於活動的方方面面的。
二、游戲化美術活動的實施
在注重遊戲化的同時,也不能過多注重「游戲」而忽視美術活動的主體內容。在實施游戲化美術活動時,首先要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在游戲推動下表現,其次在教師的引導中不斷探索。教師選擇為孩子提供積極有趣的游戲,准備美術活動中所必需的物體,讓幼兒探索想像創造。孩子們眼中的「美術」其實非常簡單,沒有成人所賦予的復雜概念。孩子們眼中的畫作都是美麗的,因為他們能知道這幅畫里的所有內容。成人是想不到這些畫作背後的龐大想像空間的,有時我們不能進入孩子們自己的世界。在實施過程中,一切是為了幼兒自身,圍繞幼兒的各種各樣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游戲、不同的活動過程。
游戲是會滲透於一日活動的各方各面的,包含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美術活動只是其中一個部分[3]。游戲化美術活動遵循了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通過有選擇地創設和優化游戲,激發幼兒想像力,從而進行美術創造。游戲能解決活動中不能完成的部分,活動的內容能以游戲的形式反饋給幼兒,游戲和活動是相互幫助的,兩者是不能分開的,只會越來越和諧,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手段方式。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教學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