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教學活動教師觀察

幼兒園教學活動教師觀察

發布時間:2021-02-15 13:17:33

⑴ 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觀察的內容包括哪些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當注意時刻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生病;其次,最應該注意戶外活動時的安全問題;另外,還要注意天氣的冷熱,注意加減衣服,注意喝水和他同同伴的相處關系 在安排活動的時候,要注意動靜結合,選擇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兩個老師也要協調好,各個方面都需要注意。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細節很多,如:入園時觀察幼兒,包括幼兒有無攜帶危險的物品(細小的,尖的)入園,觀察幼兒是否生病,在晨間的鍛煉中要注意幼兒的運動量,出汗後及時為幼兒擦汗,而且也要照顧體弱兒童。在活動中要關注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幼兒園的細節有很多,可以看一看《幼兒園知道綱要》中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很多內容都與這些有關! 1、幼兒在園一日內的所有活動都是教育活動,教師對一日活動的安排、組織應緊密圍繞一日活動的目標,使一個目標能在一日的多項活動中實現,一項活動也可能實現的不止一個目標。 2、設計具體教育活動時,亦應有明確的具體的活動目標;要明確為什麼此時安排這項活動,通過這項活動能使幼兒獲得那些有益的經驗和影響,怎樣使活動和形式聯系密切,從而達成活動的目標。 3、教育活動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水平。 4、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5、安排活動還要注意動靜交替,一張一弛,使幼兒能精神飽滿地參加各種活動。 6、力爭活動多樣化,使幼兒獲得盡可能多的體驗。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踐 觀察目的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教育評價」部分指出,「教師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這實際上指明,對於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來說,教育評價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 反思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包括目標、內容、組織、教學策略、師生、互動等)存在的問題,並努力設法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而言,也就是教師藉助於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分析、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採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等是否適宜,等等的這些,都要求我們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換言之,教師要善於觀察。 一、觀察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以往的教學活動,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孩子們在活動中還是覺得枯燥乏味,怎樣才能讓孩子輕鬆快樂的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成了我思考的的問題。通過反思,我認識到:我們確定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工作計劃應基於對幼兒的了解,也就是「了解先於教育」。了解幼兒是充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 在「物體的沉浮」活動中,我准備了一些小木片、塑料球、牙膏盒等材料,讓幼兒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活動中孩子們只簡簡單單地把它們放入水中,有些物體就浮在水面上了。盡管材料很豐富,但孩子們探究的慾望沒有深入,整個活動下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活動後,我對此活動進行反思:反思孩子們活動前是否具備「玩水」的相關經驗,是否對「沉浮」現象感興趣,是否有強烈的探究慾望。其次,對自己本身也進一步作以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動前是否已交待清楚活動的目的、要求,在活動過程中是否充分發揮了引導作用,如:是否認真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提供的材料是否真的有啟發幼兒的探索欲,真正富有啟發性,是否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是否為孩子們相互探討創造了機會等等。於是,我對活動進程作了改進。首先我進行了一些前期的准備工作,如帶領幼兒玩水,讓他們初步掌握水的性能;其次,我又對教學活動安排做了一些調整,重新精心准備了活動材料。在活動開始,就引導幼兒去觀察兩個馬鈴薯在兩個不同水杯中的沉浮現象,結果發現:一個馬鈴薯浮在水上,一個則沉在水底。這時,我又讓幼兒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最後,教師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使馬鈴薯浮在水面上。這時,鑌鑌小朋友驚奇地發現:「老師,我往水裡加了鹽,馬鈴薯就浮起來了。」我用懷疑的口氣問,「真的嗎?」「真的!」「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⑶ 什麼是觀察教師在幼兒園活動中該如何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力是人們從事觀察活動的能力。 觀察力的培養,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養濃厚的觀察興趣。當然,我們所說的觀察,實施中和思考相伴隨的。在美麗廣闊的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值得細心觀察的事物。什麼花在春天到來時最先開放,哪些動物在夏天時總在樹上叫,秋天來臨時白天時間變得短了還是長了,冬天下雪的時候冷還是雪融化的時候冷,等等。經常細心留意這些觀察,養成愛觀察、愛思考的習慣,會有助於你積累更多的經驗,更好地認識世界。 生物學: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觀察不同於一般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對於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觀察的基礎上,還需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 方法訓練 順序轉換法學會有計劃、有次序地順序查看;求同找異法找出其同類事物之間的異同,並分析其間的關系,其意義在於提高觀察者的觀察分析、思考、概括、歸納能力。 西周幼兒園現正火熱招生中,歡迎上我們的官網了解看看

⑷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方法 觀察法

1.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喜愛動植物,關系周圍的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包括主要體現在自然科學和數學兩個方面。 自然科學教育的內容包括: (1)接觸自然環境,認識自然,感受自然界的美好與奧妙。 (2)探索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感受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3)了解身邊的物品和材料,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 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 (1)集合概念學習,從大小、形狀、顏色、用途等各角度給物品進行分類,比較多少。 (2)數概念主要認識10以內的,包括數的感知、認讀、書寫、形成等。 (3)空間感知平面圖形、立體圖形、方位、時間等。 3.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方法 科學教育活動強調幼兒通過和物質材料的相互作用及操作活動來學習,是在做中學科學,而不是聽科學;要以自己操作物質材料的主動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而不是觀看教師的事物演示,聽取教師的語言講解。要引導幼兒的操作中發現問題、尋找答案,而不是追求固定的結論。另外,自然科學活動注重個別學習,每個幼兒都是通過自己的操作活動學習。常用的方法幼兒以下幾種: (1)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兒擺弄、操作物質材料(學具),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發現和學習,獲得科學經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幼兒必須建構自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而這只能從他的運動和感知活動中提取。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觸摸和擺弄物體,操作法的運用既有利於幼兒的自我建構又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是科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方法。操作法又以觀察、實驗為主: 觀察是指教師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幼兒提供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發現的機會。觀察法主要包括個別物體和現象的觀察、比較觀察和長期系統觀察等。 實驗法是指在人為控制條件下,利用一定的儀器或設備,通過操縱變數來觀測相應的現象和變化的方法。幼兒的科學實驗,往往是一些簡單的操作實驗。通過擺弄、操作、嘗試物體,以發現事物的特徵和規律等。 (2)討論法。 師幼、幼幼在觀察、實驗等操作的活動中不斷地交流互動、互相碰撞、啟發,使得探究活動不斷走向完善、深入的方法。 (3)資料法。 科學的學習不僅僅是親身的經歷和驗證,也包括通過查閱資料學習。 (4)展示法。 幼兒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展示學習的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在設計科學教育活動時,要重視考慮給幼兒表達和交流的機會。 (5)講解演示法。 講解演示法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講解演示法運用過程中要注意:第一,演示的教具要直觀,易於幼兒理解接受;第二,教師講解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6)情景法。 教師創設包含數學教育價值的情景,使幼兒數學知識的學習與幼兒有意義的活動緊緊地整合在一起,這種教學方法,就是主題情景創設法。課堂上主題情景的創設可分為生活化的情景和虛擬化的情景兩種方法。 自然科學的學習與數學的學習由於內容不同,在方法選擇上也有較大不同。一般來說,方法(2)(3)(4)更多於自然科學學習活動,(5)(6)更多於數學學習活動,而操作法是對兩種數學活動都很重要的活動方法。 存在問題 指導策略 注重形式設計,缺乏對指導方法有效 加強對指導方法有效性的思考。 性的思考。 *指導方法為活動的重難點服務 引導幼兒交流時對幼兒個體探索經驗 關注幼兒行為,把握指導的關鍵環節。 的關注和總結提升不夠。 A、活動開始時——激發探索興趣。 創設情景(環境、語言)簡潔直接切入主題。 B、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積極探索。 敏感的觀察力,引導幼兒觀察思考,扣緊活動目標觀察指導幼兒。 C、活動結束時——引導幼兒交流提升經驗。 靈活的教育機智,引導幼兒交流、總結經驗,並加以提升。 交流的方法 ①語言描述法:集體(小組)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師引導幼兒自我評價。 ②過程演示法:幼兒演示說明探索過程,與大家分享經驗。 ③作品展示法:幼兒可隨時展示自己在幼兒園、家中的實驗結果記錄、繪畫作品、照片等,可以放在展示欄中,也可以裝訂成冊和大家分享。 ④經驗提升法:教師根據幼兒的成果交流,拓展幼兒的認識,提供新的探索方向,引導幼兒更深入的思考、更廣泛的探索。 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一、在交流中,教師在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交流自己的探索發現的同時,應適時地幫助幼兒總結提升經驗,不斷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二、引導幼兒交流時指導語要簡潔明了。 例:已經裝滿玻璃珠的瓶子還能不能裝進東西?(行,不行)那你們試試。 為什麼能裝進去?(大玻璃珠比較大裝不進去,小珠子比較小能裝進去。)(瓶子里還有一個一個的洞)這個洞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空隙」。 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指導語簡潔明了。 三、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交流。 提問把幼兒的討論重點引入圍繞主題進行。 二、設計與組織科學教育活動時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追求正確的目標及價值取向 *追求有益於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大目標,關注幼兒愛學和會學,即強調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強調發展幼兒不斷學習的能力。 二形成鼓勵幼兒探索的心理氛圍 A給予幼兒出錯的權利 B尋求幼兒真實的意圖和認識水平,避免誤解或傷害幼兒。 C尊重和接納每個幼兒的觀點和興趣。 D給予每個幼兒以鼓勵性的評價,並挖掘每個幼兒的探究活動的獨特價值,使每個幼兒在每一次探索活動中都有所發現,有成功的經驗。 三支持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促進幼兒認識的主動建構。 1、幼兒產生疑問(疑惑)。 2、教師支持和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猜想和解釋。 3、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物體,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4、幼兒能明顯地看到操作的結果,獲得直接真實的體驗。 5、支持引導幼兒記錄獲得信息。 6、引導和幫助幼兒依據事實得出結論並與事先的猜想作比較,形成解釋。 四多學習,多思考,提高教育技能。

⑸ 觀察對於幼兒園教師的意義有哪些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組織引導幼兒開展各項活動外,觀察幼兒在活動中起到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沒有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就沒有真正的活動,就看不到孩子要表達的意願、聽不到孩子想要說的、猜不到孩子所想的,那又何能用心來感知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靈?只有通過對幼兒的觀察,我們才能了解孩子學習的方法、了解孩子經驗的獲得,甚至更有效地指導幼兒進行教學活動。並且針對綱要指出的能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因人施教地教學,使得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滿足。
在活動中觀察雖然是重要的,但要真正在活動中觀察、察知每個幼兒,又談何容易。為了在每次活動中能有效地了解、觀察每個幼兒,確定觀察的目標、對象、內容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觀察的目標,我們應針對活動的內容、活動所收集的資料及活動的背景因人而異,你的活動是針對哪方面的目標,教師觀察的側重點就應偏重於此。這樣觀察的明確性就強了許多。對於觀察的對象來說,我們應針對活動開展的進程及效果隨機而行。比如在活動的開始,教師的觀察應是側重於整體幼兒的情況,當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掌握後,教師的側重點將是部分及個別的幼兒。也只要這樣有針對性的對幼兒的觀察,才能對每個幼兒有較好的發展,做到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因人施教的教學。在觀察的內容中,是針對各項活動而言的。在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的重點是孩子的生活習慣的培養,如進餐時孩子有沒有挑食、進餐的習慣如何、進餐的狀態怎樣(針對體弱幼兒)等等;午睡時孩子有沒有良好的午睡習慣、自理能力如何,在觀察的同時引導並鼓勵自理能力弱的幼兒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在盥洗活動中我們應觀察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及不玩水,有較強的節約用水的意識。在活動中是教師觀察最多的一個主體,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觀察幼兒能否按游戲的規則進行活動,並能大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也應按自己的觀察引導幼兒較好地游戲。此時觀察的重點應是不願參與活動及沒按規則游戲的幼兒。此外,在活動中洞察幼兒的每一個思維、舉動,適當地進行隨機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學活動設計好了,可在開展的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及思路並沒有向著你設計的方向發展,或出現你沒有預料之內的情況,此時我們應做的並不是阻止幼兒的各種思維及方向,而是抓住幼兒的每一個思維、舉動、問題進行有效的隨機教學。這樣既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調動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也有可能彌補教師在活動設計可能出現或遺漏活動發展趨勢及幼兒發展的需要。

⑹ 幼兒園 體育活動 教師如何觀察

你要觀察什麼?

⑺ 在幼兒園中如何觀察教師集體教學活動的思考

幼兒教師抄在教學活動襲中的提問是關乎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但目前幼兒園教師的提問存在數量多、質量低、幼兒應答機會分布不均勻、教師回應方式機械等諸多問題。要改變這種現狀,幼兒園教師必須認真設計提問,注意提問的適宜性與適時性以及教師的回應方式。

⑻ 如何理解幼兒園教育活動實施中的觀察與記錄答案

教研活動過程: 首先,請各位老師討論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 教研組長總結 分享優秀的幼兒觀察記錄 作為一名教師,應學會寫觀察記錄,寫好觀察記錄可以幫助我更好地了解幼兒,改善教育目標,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我寫觀察記錄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確定觀察原則 首先,通過本次觀察,希望能解決某方面的問題。只有明確了解觀察目的,才能在觀察過程中有意地、完整地、具體地記錄下來,根據觀察記錄再採取相應的措施,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其次,在記錄過程中要注意如實記錄幼兒的表現。這是幼兒真實情況的表現,教師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進去,以免影響觀察的效果。無論好壞,但記無妨。從而使觀察記錄真實化。 最後,寫出自己對本次觀察的分析,以及應採取的措施。無論幼兒在觀察過程中表現是好是壞,都要仔細分析,找出原因。再根據具體情況、幼兒的個性特徵、家庭教育等等,考慮加強或改善哪些教育行為,制定或調整哪些教育計劃,從而有針對性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選擇觀察對象 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的好表現自己,有的性格內向,還有的活潑好動,所以要先確定觀察的對象,再採用個體觀察或全體(小組)的觀察,也可以連續幾天的觀察。 例如觀察幼兒任曉芸,觀察時間:2000年2月28日 目的:幫助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服,要求孩子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觀察實錄:下午午睡時,任曉芸脫掉鞋子、外褲、坐在床上開始脫衣服,先將頭往下縮,衣服往上拉,拉了一會兒脫不下來,再拉袖子,由於兩手配合不熟練,就是脫不下來。旁邊有同伴看見,開始幫助她脫,由於用力不對,還是沒有脫下來。最後請求老師幫助。 分析:從觀察中看出,任曉芸平時在家根本不自己脫衣服。 原因有二: 1.家長包辦代替太嚴重了,在家裡她母親都代她做了,因此她覺得不會做可以讓老師和同伴幫助代她做。 2.孩子本身依賴性太強,一遇到困難就不動了,影響了她的動手能力以至於什麼都不會。 措施: 1. 幫助任曉芸學會穿脫衣服,先教她正確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利用課間休息或游戲時間讓她練習。 2. 和家長聯系,告知孩子在園的情況,爭取家長配合。 過了一星期,再次觀察任曉芸,發現有明顯進步了,但穿脫衣服的動作還是不熟練,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再次與家長聯系,不放鬆對孩子的要求,以鼓勵、表揚為主,提高練習的積極性。又過了半個月,家長高興地告訴我:「她現在在家自己穿脫衣服了,再也不要我們幫助了。謝謝老師。」看到孩子的進步我也很高興,但馬上我又為任曉芸制訂了下一個目標:提高動手能力,為同伴做好事,繼續進行觀察。 三、詳述觀察內容 幼兒在活動中的各方面表現都可以觀察。如幼兒的興趣、好惡、特長、與同伴的關系、與老師的關系等等,以發展的眼光觀察幼兒,根據教育目標決定觀察內容。如幼兒顧成,由於年齡小,家長教育不當,養成了任性的壞毛病,脾氣又很倔。「我」確定他為觀察目標。 第一次,有一天早上,他一進來對我看了一眼,馬上就跑到自己座位上去玩了。我知道他的個性,如果這時一定要讓他喊我,他一定又會發脾氣,獃獃地站在那兒。所以為了讓他感覺到我在注意他,我就故意和他靠近。這時,其他幼兒進來向我問好,我也熱情地回答。顧成不好意思地沖我笑笑,小聲地說: 「老師,早。」於是我在班內又進行了一次禮貌教育。過了一個月,我第二次觀察顧成,那天,眼光看見顧成走進了活動室,他一直走到我身旁對我說:「汪老師,早!」我抬頭高興地說:「顧成,早!」他快樂地跑過去玩了。以後幾天,我觀察到他每天到園時都很有禮貌地說:「汪老師,早!」我覺得他有進步了,又進一步提出要求:「以後聲音響一些,好嗎?」他點頭答應了。果然以後他每天都大聲地喊我。有時放學時或路上看見我也很有禮貌。家長都說孩子懂禮貌了。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教學活動教師觀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