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工作總結範文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我們都已熟知:數學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由於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學的功能不斷擴大。它在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學習數學要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學以致用。如脫離生活而只知盲目計算,就會變成紙上談兵,變成書獃子,鬧出大笑話。那麼,怎樣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很強,而小學生卻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為此,本學期我在教學新知時盡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便於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學「簡單減法應用題」,我先拿來5塊糖,把其中2塊送給一個同學,再讓學生根據我的做法用兩句話表達出它的意思,此時學生能說:有編一道5塊糖,送給x x 同學2塊,還剩3塊。在這道題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物品,自由地應用題,學生很快就編出了很多,我抓住機會告訴學生像這樣的題目在我們的數學里叫做應用題,從而初步了解了應用題的概念,同時也體會到了數學的美麗。再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先介紹常見的教室里的書櫃、粉筆盒、墨水瓶等實物後問:誰知道它是什麼形狀的?在此,同時也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索長方體跟正方體的特徵,一下子說出了很多,最後,我要求學生用小手親自摸一摸正方體和長方體。這樣,學生對抽象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有感性的具體認識容易記憶,懂得運用,為學習它們的表面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努力做到: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並能掌握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用心感受數學的美麗。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在本學期,我所擔任的一年級數學的兩個班的同學都存在著智力上的差異,由於每個兒童的生活條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維方式等不同,他們對同一數學問題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過分強求一致。所以我注重演算法多樣化,允許每個兒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學習數學。例如:教學「9+5」進行「湊十」時,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針對學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導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對能解答出得數的同學我都給予肯定,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體驗到創造之樂,增強了對數學美麗的正確認識,也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很多數學問題是從實際中來的,知道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懂得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對生活的一種高級歸納和總結,是一門有著無限美麗之處的學科。
⑵ 小學數學教學總結!!
一 數與代數
1 數的認識 2 數的運算 3 式與方程 4 比和比例
二 空間與圖形
1 線與角 2 平面圖形 3 立體圖形 4 圖形與變換 5 圖形與位置
三 統計與可能性
1 量的計量 2 統計 3 可能性
四 實踐與綜合應用
1 探索規律 2 一般復合應用問題 3 典型應用問題 4 分數和百分數應用問題 5 比和比例問題 6 解決問題的策略 7 綜合應用問題
插圖
(3)偶數和奇數 偶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又叫做雙數。 奇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又叫做單數。 (4)素數和合數 素數: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素數,又叫做質數。 合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其他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0和l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 (5)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 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一般用短除法,即用這兩個數除以它們的公因數,一直除到所得的兩個商只有公因數1為止。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就得到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把所有的除數和最後的兩個商連乘起來,就得到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兩個數中大數是小數的倍數,則大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如果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也稱這兩個數為互質數),那麼這兩個數的乘積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1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⑶ 跪求!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教學工作總結。
希望是您需要的。不妥之處勞您再做修改。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作為剛接一年級的教師,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由於低年級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學習數學要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學以致用。如脫離生活而只知盲目計算,就會變成紙上談兵,變成書獃子,鬧出大笑話。那麼,怎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呢?下面我就談談這一學期來的做法。
一、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在實際的情景中能正確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記數單位個、十,知道2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學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教材,初步學會估算。
在現時的情景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培養從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內的 數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識。在認識圖形的過程,發展了學生的觀察、想像思維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間概念。
二、能力的培養
在現實的生活中能與同伴交流,發現並能提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感受到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初步學會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的數學產生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很強,而小學生卻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為此,我在教學新知時盡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進行直觀教學,使學生便於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學「簡單減法應用題」我先拿來5個蘋果,把其中2個送給一個同學,再讓學生根據我的做法用兩句話表達出它的意思,此時學生能說:有5個蘋果,送給x x 同學2個,還剩3個。在這道題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和物品自由的編一道應用題,學生很快就編出了很多,我抓住機會告訴學生像這樣的題目在我們的數學里叫做應用題,從而初步了解了應用題的概念。再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先介紹常見的電冰箱、粉筆盒、墨水瓶等實物後問:誰知道它是什麼形狀的?在此同時也讓學生進行討論、探索長方體跟正方體的特徵,一下子說出了很多,最後,我要求學生用硬紙分別做一個正方體和一個長方體。這樣,學生對抽象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有感性的具體認識容易記憶,懂得運用,為學習它們的表面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本學期,我所擔任一年級數學的兩個班的同學都存在著智力上的差異,由於每個兒童的生活條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維方式等不同,他們對同一數學問題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過分強求一致。所以我注重演算法多樣化,允許每個兒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學習數學。例如:教學「9+5」時,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針對學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導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對能解答出得數同學我都給予肯定,通過不同的方式給獎勵,讓他們體驗到創造之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不少數學問題是從實際中來的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三、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實現了多維目標把握了新課程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能力方面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知識和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 ,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的經驗。
在教學中改變了教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的調動學生 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完成練習題,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生的智力潛能。
創設性的開發課程資源,利用課程資源。根據新的課程理念,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沒,而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對學生實現多元化的評價理念,注重過程性評價,將評價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以上是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一定會有諸多不足與毛病,懇請各位領導給予多多的批評與指正.
——轉自搜搜問問
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