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應對小學英語課堂中的突發事件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事情,教師只有正確處理這些事件,版才能權保障教學順利進行。處理突發事件要始終堅持「冷處理」的原則。一般來講,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學生發生爭吵、斗毆或其他嚴重違反紀律的事件,教師應堅持嚴肅予以制止的原則。第二,學生故意出怪聲或做小動作影響上課,教師應以目光或手勢示意提醒。第三,學生提出與上課無關的問題或其他「怪」問題,教師應明確指出與課堂無關的內容課後再討論。第四,學生提出教師當時解答不了的問題,教師應坦誠地告訴學生,經查閱或請教後再給予詳細的解答。第五,出現外界影響,教師應因勢利導,巧妙利用外界影響來講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學生學到了平時學不到的知識。
㈡ 淺談如何應對英語課堂的突發事件的研修總結
英語課堂教學刻板、枯燥,致使很多學生到中學後對英語的興趣很快降低,成績不理想,既而厭學英語,課堂上不認真學習,常常會做出一些令教師意料不到的事情來。對這些發生在英語課堂的突發事件,特別是那些由學生製造的突發事件的處理,往往對英語教學有很大的影響。下面筆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處置英語課堂上的突發事件。
首先,教師必須做到這「三熟」,即要熟悉教材、熟悉教法,熟悉學生。
熟悉教材、熟悉教法就是在上課前做到胸有成竹處理好一切知識上的問題,決不能在課堂上出現知識性錯誤。另外教師要把所有的知識點設計得簡單、易懂,讓學生能夠及時跟上教師的步伐。
熟悉學生就是要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熟悉學生的個性品質。這樣教師就能充分估計到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火眼金腈」,及時地發現問題並准確地進行判斷,及時地處理,尤其是班裡常出問題的學生。並在妥善處理好突發事件後能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轉移到學習中來。
第二,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降低突發事件的出現率。
教師要做到不把不良情緒帶進教室。有人說過: 「 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能成為好教師。」如教學過程中班級出現不和諧的因素,教師要學會調節自己和學生的不良情緒,並且把他們化解。
例如我在講課時發現有學生在睡覺。認為自己講課而學生沒有認真聽課,火冒三丈的話,將學生訓斥一頓,既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又影響到整個班級。有一次一個學生在我的課堂上睡著了。這個時候我停下來,看著睡覺的同學說,我知道咱門班級誰學習最努力了。這是同學都在猜想誰最努力。我接著說----某某同學晚上太用功了。同學都笑了,而他的同桌把它也推醒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第三 教師應該充分理解,信任學生,進行換位思考。
教師在遇到學生在課上說出不恰當的話或做出或一些異常的舉動時,要冷靜,相信學生不是故意搗亂,並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時要有愛心和耐心「 多用情,少用氣 」 。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或者有意冷淡疏遠。一句話能說得人笑,也可能說得人跳。 」 即使有學生犯錯誤,教師不要輕易認定學生是故意搗亂,更不要動不動發脾氣,和學生發生正面的沖突。採取簡單化地呵斥、趕出教室之類的處理辦法。運用暴力可以解決,
第四 能在課上解決的問題不拖到課下
對於個別人的問題,在沒有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動作手勢等向他做出暗示,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其它的無聲處理方法。
如有的學生在上課時看課外書,除了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以外,也可以叫其站起來朗讀一段或會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來制止。當然也可以走下講台到學生中間去有意識地到他身邊一站,一般如果不是那種「鐵桿式」不是經常看書的學生,只是偶犯,不要輕易的沒收學生的書或當眾銷毀書,可以課下對它的書進行質的檢查,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處理。
第五 不易在課上處理的問題,放到課下處理。
這是處理課堂問題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教師正在講課,突然一位遲到學生在外面喊報告,這時應該讓學生先進教室,不問原因,繼續講課,待下課後,再單獨了解情況,再進行處理,進行教育。這樣做既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溝通了師生的感情,沒有影響其它學生。有利於今後的教育教學,這才體現教師的真功夫。
總之,處理好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的確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時綜的原則是要有愛心和耐心,「 多用情,少用氣 」 。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或者有意冷淡疏遠。 即使有學生犯錯誤,教師不要輕易認定學生是故意搗亂,更不要動不動發脾氣,和學生發生正面的沖突。採取簡單化地呵斥、趕出教室之類的處理辦法。運用暴力可以解決, 去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對課堂氣氛、師生情緒的影響很大,暴力的結果往往導致的是學生個性的扭曲,對立情緒的加劇。因而對教育教學效果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想保證教與學始終在師生的最佳情緒與最佳狀態中進行,達到教學效果的高的境界,就必須充分的利用和發揮好自己的教育機智,運用一定的策略,藝術的應對這些「突發事件」。
㈢ 課堂教學中出現意外怎麼解決 案例
當課堂出現意外——《創建新集體》教學案例
一、背景介紹
教師上課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力爭課堂內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偏離教師預設方案的時候,「非預設性教學」成了新課程課堂教學重要特徵。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課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當面對無法迴避的課堂意外時,我們應該對它有正確的認識,通過引導、啟發,調控好學生的情緒,從而使課堂上的意外轉化成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和財富。
「創建新集體」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的內容,本課依據的課程標准有兩條,一是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二是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依據這些課標點,我把如何建設優秀的班集體、形成班級精神作為一個目標,主要是通過活動體會個人離不開集體,體會集體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新集體的歸屬感,共同擔負建設集體的責任。對於這一課時的教學,課前我做過充分的准備,但本節課的課堂教學出現意外,只完成了大約三分之一的任務卻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二、案例描述
導入新課並順利地探討了女排的成功是因為集體中強大的凝聚力,前面教學都很順利。為了更接近學生的實際,也想了解學生對初一(1)班這個新集體的真實看法,我問,「你覺得我們是一個有凝聚力的班級嗎?」學生的回答大出意料之外。全班居然(共60人)有近50個人舉手認為我們班級不是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這個結果是完全出乎我的預料,因為據我觀察,平時學生挺有集體認同感的。原本以為會有個別學生故意調皮,有不認同的聲音,可是想不到會是如此之多啊,該怎麼辦?如果此時我再一味拘泥於預設的教案不放,而忽略學生的這種回答的實際情況,那麼這節課就會顯得很是可笑。我想不如就將課堂交給他們,讓他們直面和關注這個話題,引導學生自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教師注重調控。我的做法是先讓他們不管認為「有凝聚力」的還是「無凝聚力」的都先亮出自已的觀點,並說出理由,再請學生反駁與認同,在辯論中讓他們明確觀點。現將課堂對話摘錄一二:
生1:體育課中男生被老師罰跑一圈,女生還在一旁偷笑,這說明班級無凝聚力 生2:這只說明部分同學中有幸災樂禍的心理,不能說整個班級無凝聚力
生3:周一晨會中,當聽到學校宣布我們班得到「文明班級」的榮譽時,大家都歡呼,可見我們都愛這個集體。(這個例子好)
生4:大家看看我們的班容,這可是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布置的結果哦。(這個也不錯,我趁勢引導,誰參與了這些活動呢,好多學生都爭先恐後的報告著自己的業績)
學生舉例與反駁的整個過程,進行了半節多課的時間,個個興奮異常,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的。
最後我結合下午第三節課後的拔河比賽,讓學生談怎樣才能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共建我們的班集體。(後來我在自己的教學群中聊到這里時,有朋友建議我,由於「怎樣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是一個相對嚴肅的話題,不如直接安排在辯論過程中來,這樣整個過程就形成了:理由──反駁──建議,我感覺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 三、課後反思
本節課中,由於學生回答出乎意料,讓我的課堂教學沒有按照事先設計的過程進行,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面廣,而且也表露出了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讓他們在辯論中體會與糾正,也許對今後班集體的建設也會是件好事。只是我的教學進程要慢下一節了,不過,這又有何妨呢!整堂課讓我感受良多:
其一,教師要有面對意外的正確心態
新課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嘗試發現、民主對話、合作探究」。不知什麼時候起,我發現學生常常會有意無意地跳出課前設計的框架,給我一些毫無准備的意外,使我有點手忙腳亂。也正是這種「意外」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面對「意外」,我們是在舉措茫然中維護自身權威,錯失一個個教學良機呢?還是在親和對話中捕捉住學生的「靈光一現」,擁有一分意外的驚喜?那將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些「意外」。所以,直面課堂意外,尋找意外之處的驚喜,是我所追求的。
其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課堂的生成性內容
當學生的回答和教師的預設產生沖突時,教師該如何調控課堂呢?我覺得教師不能拘泥於預設的教案不放,而要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善於捕捉這些動態的場景,巧妙地運用於教學活動中。既然學生心裡不認同這個班集體,那麼他們肯定有自己的道理,雖然這個理由也許是有偏差的,但是也要讓他們先擺出。對於這個新出現的意外教師並不能馬上否決,而是要加以引導。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拋開教學預設,更多的來關注這個新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學生關心的,也是他們更感興趣的,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其三,教師要尊重主體,培養學生自信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新課程中,課堂是教師服務於學生這個主體,而不是學生圍繞教師的思路被動思考,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場所。傳統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可能在現在新的教學理念下並不適合了。教師一味的講,對於學生來說已經失去了吸引力,教師應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及時給予學生所希望的肯定。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教師沒有預設的內容,那麼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個新生成的東西加以引導,這樣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就會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或是建議,那麼整個課堂就真正變成了學生的舞台了。這樣就能給學生帶來快樂,激發學生莫大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的自信心大增。
其四:「意外」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成長。
不可否認,新課程下的課堂是活躍的,孩子們會提出形形色色的問題,課堂也會變得難以控制,意外也隨之而來。但由於每個學生表現出不同能力的差異性、生成的資源來源的不確定性、教師教學智慧的不穩定性等多種原因,如何讓這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呢?有人說這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課堂控制能力和教學應變能力。是的,可我想說這教學機智、應變能力還是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提升知識和人文的素養,做一個學習型、研究型的老師。只有「肚」里有「貨」,我們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課堂教學,才能把「意外」變成「精彩」。
我們的教學應該是真實自然的,不必刻意去求順、求純、求完美。一旦出現意外,我們應該以坦然的心態去對待,積極思考對策,合理解決和利用,只有這樣,課堂才是活的,教學才是美的,教學活動才是有價值的。
㈣ 小學英語教學案例應該如何分析從哪幾方面入手
您好,先從音標入手,音標就是漢字拼音,怎麼學會漢字就怎麼學英語
㈤ 小學課堂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該怎麼辦
1、以變應變法。當課堂教學超出原來的設想,突然出現意料不到的情況,且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變應變。例如,上海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上課時,幾只蝴蝶飛進了教室,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於漪老師是怎樣處理的:她首先讓學生把蝴蝶趕走,然後讓學生以蝴蝶飛進教室為題打一詞牌名,同學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於漪老師給出了答案:「『蝶戀花』啊,因為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在同學們一片會意的笑聲中,於漪老師又開始了她的講課。
2、借題發揮法。把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巧妙地融進自己的教學之中,利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情況,借題發揮大做「文章」。筆者也碰到過前面所講的麻雀飛進教室的那種情況,我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現,給大家講了一個「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國曾經把麻雀與蒼蠅、蚊子一樣列入害蟲名單,在全國開展消滅麻雀的運動,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糧食。但事後的實踐表明,麻雀卻是蒙受了冤屈,因為麻雀對人類的益處遠遠大於它對人類的危害。」然後,我就以此為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哲學道理加以分析。同學們對此熱烈響應,興趣十足。有的從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說明麻雀對人類時有利有弊,但利大於弊,我們看問題應抓住本質和主流;有的運用普遍聯系的原理,分析消滅麻雀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有從認識發展的角度,說明人類對麻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這樣,我就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現做出了一篇文章。
3、將「錯」就「措」法。筆者前面提到一位政治老師,誤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系的」。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礙於面子,將錯就錯,不加糾正,是絕對要不得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借」錯生智,來個將「錯」就「措」,卻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機智。還是那位政治教師,他及時發現自己出現了口誤,但學生卻沒有發現,這時他及時對學生說:「你們好好想一想,老師剛才講得對嗎?能不能把事物的普遍聯系理解成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呢?」聽了老師的提醒,學生就會重新審視和思考,並發現錯誤。
4、實話實說法。面對自己的失誤,前面提到的那位化學老師卻採取了另外一種處理方法,那就是實話實說,不文過飾非,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面對集氣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煙,而是黑煙,同學們愕然的表情時,這位化學老師隨機應變:「這塊金屬鈉為何燃出黑煙?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其貯存方法。」全班同學立刻由驚愕變成活躍,一位同學搶著發言:「金屬鈉性質活躍,不能裸露在空氣中,而是貯存在煤油中!」「你說得對!」教師滿懷歉意地對大家說:「剛才就是由於我的疏忽,實驗前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擦乾凈,結果發生了剛才的實驗事故。為了揭示上述錯誤原因,我不準備回頭處理煤油,而是將沾有煤油的金屬鈉繼續燃燒下去。請大家想一想,燃燒的過程中,煙的顏色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黑煙之後將出現白煙!」結果再次演示實驗證明了大家的預言。當化學教師宣布:「同學們,你們的預言實現了!」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僅有學生的,而且有聽課教師的。是化學老師坦誠的襟懷,實事求是的品質,靈活的教學機智贏得了大家的贊賞。
5、因勢利導法。所謂「勢」,是指事情發展所表現出來的趨向。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發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然後或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向正軌。前面提到的那位劉老師,就巧妙地運用了這種方法,將消極因素化成了積極因素。她待同學們的笑聲稀疏下來,帶著餘悸平緩地說:「據說每位接我們班的新老師,都有一份大家贈送的特殊禮物,比如王老師的灰老鼠,鄭老師的大王蜂……而我呢,你們送了一條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著那條蛇說:「我是第一次這么近看到蛇,剛才還摸到它,著實嚇了我一跳。不過我覺得捕捉這條蛇的同學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經驗……不過,我相信,憑他們的能力,不僅僅能做到勇敢,還應該做出點其他什麼,老師相信你們。」那幾個調皮學生原本等著看「戲」挨克,卻沒料到劉老師還表揚了自己,那可是自己非常難得的,可不知怎麼就是高興不起來,只是獃獃地聽著劉老師講有關蛇的知識……第二天早晨,劉老師又踩著鈴聲走進教室,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她意外地看到,講台上的粉筆盒裡插著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鴉雀無聲……從此,這個班變了。
6、愛心感化法。偶發事件經常發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們自尊心強,同時自卑心理也較重,他們十分渴望得到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錯,也希望得到原諒。作為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注意把嚴肅、善意的批評與信任、鼓勵結合起來,把「盡量多地要求」與「盡可能多地尊重」結合起來,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訓斥加批評甚至是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方法簡單粗暴地處理,以免激起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師生之間對立情緒的擴大。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塞所說:「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更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7、巧妙暗示法、個別提醒法、重點提問法、幽默調侃法。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課精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而導致分心的學生身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教師可視情況用語言、眼神、手勢等作暗示;如果暗示法不起作用時,教師可換用個別提醒法,可以邊講課邊走到該生身邊,或親切地摸摸他的頭,或輕輕地敲敲他的書本和課桌;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見效,還可以嘗試重點提問法,通過個別提問,強迫他把注意力轉移過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生在課堂上適度地進行幽默調侃,也是喚起學生注意,避免學生分心型偶發事件發生的有效方法。如發生學生打瞌睡,隨機說了句詩:「春風吹得書生醉,莫把課堂當睡堂。」同學們一笑,那位同學睡意全無了;再如對於個別開小差的學生,可隨機說道:「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課時一定要集中精力。」
8、停頓休整法。當學生精神疲勞,將要發生分心型情況時,教師可暫時停止上課,或讓學生閉目養神休息幾分鍾,或做做小游戲,唱上一支歌,或講個幽默風趣的小故事……。待學生精力恢復,注意力集中時,再講課,效率會大大提高。
㈥ 如何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
(一)幽默法
針對學生的「責難性」問題、「攻擊性」問題、「挑釁性」問題的刁難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難方式,幽默地、體面地、不傷大雅地予以還擊。還擊時,發揮摧枯拉朽的威力,在笑聲中揭露其行為或言論的實質。如一位教師走向教室,剛剛推開虛掩著的教室門,忽然一隻掃帚掉了下來,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師的講義夾上,課堂上一片嘩然。這分明是學生乾的惡作劇,可這位老師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輕輕地拾起掉在地上的講義夾和掃帚,自我解嘲地笑著說:「看來我工作中的問題不少,連不會說話的掃帚也走上門框,向我表示不滿了。同學們,你們天天與我一起相處,對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們課後也給我提提意見,幫助我改進工作吧!」課堂上一陣竊竊私語後,很快地安靜下來了。這位教師面對損害自己的行為以幽默帶過,既顯示了教師的詼諧大度,又讓自己擺脫窘然處境,還為學生創設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二)寬容法
寬容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一種理解和信任,它不是軟弱,不是無原則遷就,更不是縱容與包庇。寬容要使學生能在靈魂深處反省,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仁厚與良苦用心,促使學生自我教育。如,一位老師收到學生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老師,你以為當老師就可以壓服學生嗎?你高昂著頭,鐵青著臉,像個活閻王,但是,有誰怕你呢?落款為:你最討厭的、等待你處罰的學生。這位老師不是查處寫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讀了這封信,並檢討了自己工作方法的簡單粗暴,感謝這位同學給他敲了警鍾,並讓學生以後多給他提意見、寫真話。學生們對老師寬容感到由衷敬佩,師生關系從此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