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重要性
對不同孩子來說,語言發展的時間點並不是絕對的。或早或遲都是正常的。父母千萬不要將語言發展絕對化,而要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為孩子提供一個語言發展的良好環境。
代社會生活中很多家長都不注重幼兒的語言教學,老一輩的人更是會說「遲講話的孩子 將來會很聰明」這其實並沒有理論依據,可是因為這樣的錯誤觀念卻導致很多語言發育落後的孩子沒有得到及時的訓練和治療,延誤了最佳訓練時機,造成很多孩子甚至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還存在語言障礙。在我們機構凡是測評語言這方面的家長們常問到的第一句就是「xx老師 你看我家孩子什麼都懂,就是不會講話 這是為什麼啊?」其實不管是先天的原因還是受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家長都應該對此引起重視,都不要耽誤了孩子。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孩子語言教育意義,怎樣的才能得體的引導
幼兒不能順利的進行話輪轉換的原因是幼兒傾聽能力的局限。學前期幼兒是有意注意逐步發展的時期,有意注意保持時間不長,表面上看貌似在和你交流在聽你說話,實際上卻不然,我們往往認為聽是每個正常個體的基本能力,不需要著重強調,忽略了幼兒聽的能力的培養,導致幼兒不能夠認真的聽,不能順著說話者的思路做有意思傾聽、辨析性傾聽更別說理解性的傾聽了,為此幼兒也會找不著話輪轉換的關聯位置。
所以要強調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如學會安靜的聽同伴說話,不要插嘴;集中注意力,耐心地聽別人說話;能主動、積極、專注地傾聽別人談話,迅速掌握別人談話的主要內容等。
兒童很難維持長時間的會話,4歲兒童就一個主題開展對話的話語數量較短,3/4的對話中,雙方話語總數短於12句。較長的對話總數出現在以下三種類型的會話中:角色扮演、描述和問題解決。為了維持談話的進行,會話雙方必須使自己的話語與當前話題相關。
在年幼兒童中觀察到的相關話語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會話相關,他們維持會話相關的主要手段是對前面說話者的話語進行完全的或部分的模仿,從2歲到5歲,兒童利用模仿手段維持會話相關的趨勢不斷下降,但直到5歲,重復和模仿仍然是兒童維持會話相關的主要手段。並且問答式對話是維持話題相關的主要手段,表示同意、提問和回答的話語比例都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這些結果說明了兒童維持相關會話的發展趨勢表現為從不相關到形式相關(重復或模仿),再到事實相關,最後到觀點相關。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孩子語言教育意義,怎樣的才能得體的引導
那麼幼兒語言教育的意義和任務為什麼如此重要?
一、幼兒語言教育的意義
1 幼兒學會了語言,可以運用語言進行復雜的思維活動。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勞動 學習 工作)所以離不開語言;
2幼兒語言教育主要是以「口頭教育」為重點(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為以後的書面語言打基礎,在教育的全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幼兒語言教育的任務
1培養幼兒清楚,正確的發音能力、學說「普通話」。
2豐富幼兒詞彙、發展思維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3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詩歌 詞賦」(初步) 。
4對文藝的欣賞 「兒歌」(初步)。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孩子語言教育意義,怎樣的才能得體的引導
因此,在幼兒階段的少兒口才教育,應該以促進兒童語用能力的發展,應該遵循兒童語用發展規律,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及其他人交談,激發幼兒使用語言交流的興趣,以使語用能力獲得自主、主動性的發展,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②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有什麼功能
你好! 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人們交往日益頻繁,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顯著增加。未來的社會不僅要求人人都會說普通話,而且要具備相當水平的說話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從小培養,是嬰幼兒盡快地用表情,動作與周圍人交往,進入用口語與周圍人交往,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歡與人交際,並具有一定的交際能力。 二、學前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語言的發展時機錯過了則難以彌補。 三、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以促進嬰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 語言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嬰幼兒在掌握語言之前,要認識一個物體的特徵,必須對該物體的各部分及特徵逐一進行詳細的感知。成人在帶領幼兒觀察周圍世界、傳授知識技能、解釋行為規則時,都將伴隨語言。語言的參與,將使幼兒的認識過程發生質的變化。 四、學前期語言教育可以為學習書面語打好基礎。 聽、說是讀寫的基礎,是入學後實現順利過渡到正式學習的重要條件。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成果證明,寫作能力低的學生,大多是獨白言語的能力低,不怎麼會說話,寫起文章自然雜亂無章。而獨白言語能力強,比較會說的學生,說起話來有條有理,生動自然,寫出文章一般都不錯。這是因為書面語以口語為基礎。幼兒入學前,如果能學會普通話的准確語音,掌握大量的詞彙,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入學後學習認字,讀書,寫作時,就比較容易。 剛背書考試。派上用場了哈。 累死勒……
③ 小學生的什麼特點需要教師具有貼近兒童的親切的教學語言
自信。兒童不自信,恐懼,做錯事情時,老師不應只是批評、指責,而是更加體貼的親切教育、鼓勵!
④ 小學語言課需要教什麼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范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麼「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臟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麼「丑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裡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裡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誇、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說話講課總是嗦重復,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語言?
聽
1、大家對這些內容這么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說是否合適。
3、知我說清了沒有,說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說的一段話。
1、雖然你說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 ××說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再補充。
1、「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說,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現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鍾內看完這段文字,並請思考……
問
1、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讀書時是用心思考的。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寫
1、 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本很乾凈,書寫也端正。我為你們高興。
2、 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裡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有納才能吐」,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閱讀量。
4、××同學從生活中找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麼新鮮、獨到。
學語文教學反思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反思二:新課程需要什麼教學語言
1、教師語言之大忌
一忌病語。教師使用不規范的語言,會導致學生用語混亂,思維混亂,遺害無窮。
二忌冷語。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看不慣,覺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對學生諷刺、挖苦、嘲弄,什麼「小聰明」、「大美人」等。這樣會使學生受到不應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傷害。
三忌臟語。有的老師不能正確對待有缺點或缺欠的同學,對他們使用鄙視、侮辱性的語言,什麼「丑小丫」、「笨豬玀」、「榆木疙瘩」等。這樣會在學生的心裡播下自卑的種子,給學生造成相當嚴重的心理負擔。
四忌咒語。有的老師會對班裡的個別學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論式的語言,如「天生的壞」、「從小就熊」、「神經病」、「傻子」、「沒出息」、「沒救」等。這類語言會在學生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有的學生會千方百計報復老師、報復同學、報復社會;有的則會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語。有的教師對學生喜歡用浮誇、吹噓和不切實際的語言。這會使學生愛虛榮、愛吹擂,不能踏踏實實地為人、學習、做事。
六忌煩語。個別教師說話講課總是啰嗦重復,嘮嘮叨叨;或東山一犁,西溝一耙,廢話連篇,離題太遠。這樣會使學生滋生厭煩情緒、逆反心理。
2、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語言?
對學生所聽:
1 、孩子們對這些問題這么感興趣,真讓我高興。
2、我不知道我這樣說是否合適。
3、不知我說清了沒有,說明白了沒有。
4、「聽」也是會學習的表現。我希望大家認真聽好我下面要說的一段話。
對學生所言:
1 、雖然你說的不完全正確,但我還是很佩服你的勇氣。
2、 你說得還不完全,請哪一位幫幫他,再補充。
對學生所讀 :
1 、「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達到了這個要求。
2、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
3、默讀,要講究速度。現在我請大家在十分鍾內看完這段文字,並請思考……
對學生所問:
1 、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個善於動腦筋的孩子。
2、有一個問題,是我要請教大家的,誰能幫我解決。
對學生所寫:
1 、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本很整潔,書寫也端正。我為你們高興。
2、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裡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也有缺點,卻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3、「沒有老底子,就沒有新文章」,有積累才能夠表達。我們有些同學作文中的詞語是豐富的,看得出他們課外有較大的閱讀量。
4、××同學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他的寫作材料總是那麼新鮮、獨到。
三、語文課堂的問題意識--學生沒問題,教師有問題。
學生沒有問題,教師就有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積極理睬,教師有問題;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有問題。有效的問題: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位置,用適宜的方式提出。讀應是語文教學的主幹,想像,思維,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是附著在這一主幹上的,是融合於其中的。課堂是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並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從小種下探索思考的種子。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的聯系,而不應囿於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我們不應該帶有 什麼什麼不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問題 這種錯誤觀念。我們只有打破學科分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而且所提問題不一定當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最後,教師要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先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前我們經常談論的是:如果課堂上學生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怎麼辦?而如今我們應該思考 學生提不出問題該怎麼辦 了。
四、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⑤ 小學兒童的語言訓練有幾個階段
不同年齡階段是不同的,一般四歲開始書面語言的訓練,十歲之前是外語訓練的好機會
⑥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巧用評價語言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巧用評價語言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這么多小秘密,真棒。」
「你提出的問題正是我們本節課想要研究的問題,謝謝你為我們帶來這么好的問題。」
「讓老師也參與你們的游戲,好嗎?」
「同學們擺小棒算出9+2得11,那9+3得多少呢?你會不會擺小棒算出來呢?(生擺)同學們不僅會擺,而且說得也很好,老師真替同學們高興。」
「是不是還沒准備好?先請坐,讓我們傾聽別人的發言。」
「你今天表現的真勇敢,但是答案還有些問題,讓咱們一起來研究好嗎?」………
這些都是一些公開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教師們帶著如清晨的陽光般溫暖的微笑,用不同的聲音和語氣,說出這些不同的話語,然而被教師評價的孩子們的臉上,卻同樣綻放著花兒般明亮的笑顏。這些語言不僅讓聽者感到非常和諧優美,還值得我們去深入的研究和學習。
新課程標准中強調,評價的目的是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麼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是什麼?在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評價語言的目的和作用又是什麼?教師的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應注意什麼?教師又應該怎樣磨練自己的評價語言呢?
一、 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
教師的評價語言是指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教師用語言對於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在本篇文章中,評價語言主要是指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使用的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的語言。
二、教師評價語言的目的和作用:
教師的評價語言首先是一種對於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因此評價語言的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應的,良好的教師評價語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反饋作用。
通過老師的評價語言,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發言和作業情況。良好的評價語言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還能從中了解自己怎樣做才能變得更好。
第二,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具有導向作用。
真實的數學課堂情境可能如天氣般易變,對於低年級數學課堂更是如此。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成中。良好的評價語言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哪些行為在課堂上是不被允許的,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哪些行為是值得學習的,從而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良好的評價語言有助於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築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於促進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
第四,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輔助作用。
良好的評價語言同樣可以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在正常教學中,一節沒有評價語言的數學課如同沒有星星的夜空,即使有皎潔的月亮,也是不完整的。
因此,教師不能忽視評價語言的重要作用,應不斷反思,磨練自己的評價語言。
三、教師評價語言應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作為數學教師的評價語言,首先應該確保其科學性。不僅應該以數學學科的知識、規律作為指導,也應該遵循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的學科規律。
2、導向性原則。教師應當明確自己的目的,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課堂教學設計,對學生做到明確其優點,點出其不足。
3、客觀性原則。教師的評價語言應客觀、公正。客觀公正的評價語言,對於正在逐步學習如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低年級孩子而言非常重要。新課程改革之後,一些教師擔心傷害孩子而不願指出孩子的不足或者對其不足含糊其詞地一帶而過,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4、民主性原則。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中,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喜歡學習,這已是被無數研究所證明了的事實。而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的營造,主要依靠教師具有民主性的評價語言。商量的語氣、平等的對話、建議性的批評,都能讓孩子體會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心、信任和尊重。
5、激勵性原則。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教師的評價語言應當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激勵作用,盡量不要使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措辭。語言上的傷害,如同釘在籬笆上的釘子,即使被拔出來,也還是會留下傷痕,愛學生,就請激勵他,讓他在教師的激勵中勇敢成長。
6、變通性原則。對於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採用不同的評價語言,教育講求因材施教,評價語言應該為不同的學生而有所變通。
四、滴水穿石,堅持不懈地磨練自身的評價語言:
做教師難,做優秀教師更難。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班級事務、外出學習教培訓……教師們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工作著,其中的辛苦,只有身為教師之後方能體會。然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有理由不斷地學習、磨練自己。
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上課都有自己別具風格的評價語言。那麼怎樣磨練自己的評價語言呢?
第一,有備而來,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評價語言。教師備課時就可以思考學生可能會怎樣提問和回答,預設一些評價語言。
第二,教有所思,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評價語言。在課堂教學之後,教師可以抽出一點時間對自己的評價語言進行簡單整理,將自己覺得好的評價語言整理出來,已備他日之用。
第三,他為己用,有意識地記錄他人優秀的評價語言。在外出學習、聽課時,總能或多或少聽到讓自己感覺不錯的評價語言,此時就不妨做個有心人,將這些評價語言記錄下來,留為己用。
第四,學有所用,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自己總結出來的評價語言,使其達到自然的程度。
第五,情同言意,教師的教態和評價語言應保持一致。這也是評價語言使用的最高境界。此時,良好的評價語言已經完全融合於教師的教態之中,完全融合與課堂氛圍之中。
總之,教師的評價語言的運用是一個從坦然到自然最終走向怡然的過程,當教師能將評價語言用到讓自己都感到快樂的時候,相信與一位優秀教師的距離已不遠了。
⑦ 如何在識字教學中實現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和運用
總而言之,無論何種識字方法,只要遵循漢字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能夠提高識字效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那麼我在閱讀教學中是怎樣有效地進行識字教學呢?
1、讀中生成,自主學習生字
以教師朗讀、學生試讀為切入點,讓學生在讀中生成,發現生字,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的音、形。過去,我總習慣把一篇課文的第一課時定為生字教學課,往往人為地將生字教學與課文內容理解分解開來。這種脫離課文進行枯燥的識字法不可取。而應該利用上下文,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在整合的學習中完成識字寫字和朗讀感悟兩方面的任務。如在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對課文《霧凇》的朗讀的慾望。我首先用課件展示了霧凇奇觀的畫面,讓學生在看、聽、想中感知課文。然後再讓學生初讀課文並一邊讀一邊找到生字,在文中圈出來。接著讓學生利用拼音試拼朗讀進行正音,對於課文中不懂的生字用字典查出。還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及個人獨特的識記方法將生字進行識記,如,有的學生在原來認識的字上增加或更換偏旁部首組成的生字,如堤一提、幕一暮;也有學生通過辨析與已認識同音的生字,來引起大家的注意,如零一齡、霧一務。最後通過組詞成句,回到課文,讓學生朗讀進一步認識、鞏固和檢查識字。
2、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促進識字其實,課文的內容本身並不難理解,關鍵是讓學生感受到課文深層內涵,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欣賞,特別是文中的情感能在朗讀中表現出來。為使學生達到感悟課文這一境界,根據文本內容及學生生活積累的實際,可分三步來進行。對課文本身的感悟,這是朗讀好這篇課文的情感基礎。在朗讀前,可先讓學生談談與課文題目相關的作品你讀過哪些?文中你最喜歡讀哪部分?你認為文中重點講的是什麼?這些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非常重要,朗讀的方式也很講究,也許這些問題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朗讀課文,感受文中蘊含的道理和情趣,在小組競賽朗讀中,展開自己想像的翅膀,踴躍發表個人獨到的見解。在感悟課文、組織語言的過程中鞏固已經認識的字。同時需要用新的文字表達也可以查閱字典,促進識字。
3、教會學生在閱讀中鞏固識字
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效果會更好。閱讀心理學認為,閱讀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閱讀主體積極參與的過程。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在課堂上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要求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隨課文識字,即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便於理解字詞的意思,有助於建立字詞在音、形、義上的統一聯系。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通過查字典。請教家長等各種方式主動識字,放手讓學生去閱讀,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識字的鞏固由課堂延伸到課外,既有效地鞏固了識字,又使學生及早接受獨立閱讀的訓練,獲得良好的語言習慣的培養。這樣,通過課內、課外大量的閱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了識字空間。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⑧ 怎樣使小學低年級教師語言的兒童化
的確,教師能否巧妙地運用一定的兒童化的語言,與教學效果有直接關系。當然,教學語言兒童化並不是主張模仿兒童「吃果果」一類語法混亂、用詞不當的「娃娃腔」,而是要設計一種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語言習慣和接受水平的規范口語。兒童處在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教師必須用規范的口語給予他們良好的影響。兒童化的教學口語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話應簡練易懂
由於兒童的年齡小,知識面窄,掌握的詞彙量少,因此,詞意和語意的運用一定要具體形象,淺顯易懂。上周五的家長開放日,我在講乘車時,我問孩子們:「車到站時,車上的人數有變化沒有?這一問,卡殼了,小朋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怎麼回答。這時,我意識到自己提問的語言出了問題,於是,趕快糾正過來:「以引導的話,哪個小朋友來說說車到站時,人有上有下車上的人數變了沒有?」這一換,學生豁然明白,爭相搶答。
二、句式短小
根據心理學測定,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說話,如果一句話超過七個詞,他們常常會聽了後面,忘了前面。所以,有經驗的小學教師對兒童說話,句子都比較短小,附加成分少,以單句為主,用詞多選用雙音節詞,將兒童已經掌握的新詞彙融入兒童化的口語中,兒童聽起來感到更加親切。
三、感情豐富
兒童由於稚嫩、幼弱,有一種愛撫期望心理。他們能通過語言感覺到教師對他們是「慈愛」還是「冷漠」。而教師對兒童的摯愛也必須表現在言語中。感情豐富的兒童化口語應該是「娓娓動聽」的,富於天真浪漫色彩的。兒童之所以喜歡聽童話故事,奧妙之一就在於童話故事的語言與兒童的語言習慣十分接近,適合兒童的口味,符合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
例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在講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得數不變時,我用同桌倆個換位置,你們倆的人都變了或名字就便了嗎?這時,學生哈哈大笑,因此也對這個知識掌握住了。
小學教師口語表達中的情感常常體現在語氣、語調的變化上。可以說,語氣、語調在兒童化口語的表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要學會善於運用語氣、語調的變化,使語言親切自然、富有感情,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四、形象生動
兒童愛用直覺思維思考,習慣於從感性角度認識事物,因此教師須少用概念化的語言,多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練就繪聲繪色的說話技巧。
五、富於啟發性
教師要善於運用兒童化的語言設計精巧的提問,啟發學生思考,當他們提出問題的時候,不輕易放過,也不輕易回答,而要根據他們提出的問題,通過啟發把學生引向教學的深處。
⑨ 例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怎樣使用趣味語言
一、小學生學習數學是有難度的
數學具有高度抽象的特點。
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鑒於數學高度抽象性與小學兒童思維有很大具體形象性的矛盾,所以小學生學習數學是困難的。對部分學生來說,會造成數學學習心理障礙,覺得學數學「苦不堪言」。
二、「趣味語言」對於解決數學學科抽象和小學生抽象思維不夠發達這一矛盾的意義 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睿智,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有助於學生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能增加學生學習的安全感,活躍課堂氣氛。能彌補數學教學內容的枯燥、呆板,使學生能從原以為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
三、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語言盡量有趣味性
1.打比方
(1)教學口十口=10時,教師這樣比方:「『兩個窗戶後面藏著』許多神奇的數,聰明的小朋友,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看誰找得多,誰的本領大?」當學生無序說出各種答案之後、教師又比方說:「誰能像體育老師一樣給這些算式排排隊?」
(2)針對學生經常出現算完豎式而忘了寫橫式得數的現象,教師就這樣提醒學生:「做豎式計算,就像到菜市場買菜,做完豎式相當於買好菜,最後寫全橫式上的得數相當於把菜帶回家,大家可千萬別只顧買菜卻不把菜帶回家。」
2.貼近生活的描述
(1)教學「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右手力氣大,小數點向右移動,就擴大;左手力氣小,小數點向左移動就縮小。
(2)「那我有個問題:這個「0」可夠孤單的呀!你們正數沒有0,你們負數也沒有0!那這樣說,0算正數,還是負數?
(3)學習「乘法分配律」時,一部分學生會寫成(37 42)×2=37×2 42,常常把42忘記乘2。老師引導:括弧裡面的數是姐妹倆,括弧外面的這個數是媽媽,姐姐愛媽媽,妹妹也愛媽媽,所以姐妹倆見到媽媽都要擁抱。
(4)課本上有要孩子填寫的()和□,「括弧先生」和「方框先生」的美名讓孩子們在有親近感的同時,還有責任感。可是千萬要認真做題,填錯了,「括弧先生」和「方框先生」可要拉肚子了。學習圖畫和表格應用題,孩子們熱心地稱「?」為「問號先生」。
3.利用語文資源
(1)《循環小數》的導入: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講了兩遍後)你們也可以講嗎?
(2)《平行與垂直》提問:「古詩中『大漠孤煙直』和『兩岸青山相對出』分別描述了一種數學現象,發揮一下你們的想像力,你們想到了什麼?」
4.幽默的調侃
(1)同學們,今天大家的課桌上既有筷子又有碗,但老師不是請同學們來吃飯的,我想請同學們一起做一個夾玻璃球的小游戲。
(2)發現學生東張西望,提醒「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還可以提示點名:×同志,×大人,×英雄,×大俠,而不直呼其名。
發現學生打瞌睡,問「你夢見吃什麼了?味道怎樣?」
5.用反證處理學生的錯誤
(1)生:我覺得哪位失球最少,就該讓哪位主罰,??師:按這樣的說法,如果我罰點球的成績是罰一個球,可踢飛了。我的失球數是1,最小,那個點球倒該我去罰了不成?
(2)在練習長度單位時,男教師出了一題:「老師的身高為1.7( )」。一位學生不假思索地搶答:「1.7厘米」。教師怒道:「我在你眼裡竟如此渺小。我可是一個大丈夫啊!」
6.借題發揮
(1)老師讓學生用折紙的方法表示出1/2,可有個學生卻折出了1/4,老師並沒有責罵她,而是借題發揮,積極地評價了這個學生:老師要感謝你呀,你的想法真是太有創意了!你不僅想到了用折紙的方法可以表示1/2,還超前學會了如何表示1/4,真不錯!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學學她?來,動手試試你們還能表示出哪些分數?這里巧妙地化解了學生的尷尬,也激勵了其他學生。
(2)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正當師生討論激烈時,突然一個學生舉手說:「我要小便。」全班鬨堂大笑。「你去!」「小朋友,我們一起在心裡默默地數,看這位小朋友去了幾分幾秒?」
7.故意用錯單位
放學回家,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飯桌上吃飯,可一不小心咬到一顆石子,馬小哈那顆1平方米的大門牙,被磕掉了,鮮血直流,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醫院跑!哈哈哈,你信嗎?
8.講故事
教學一題多種解時,老師可給學生講故事:從前,在一村子裡有個叫山娃的兒童為地主放羊,山娃很聰明,地主想苛扣他的工錢,便出了一道自認為很難的題(出示應用題)讓山娃做出來,每做出一種解法給三個月的工錢,山娃不僅得到了應得的一年的工錢,還多得了三個月工錢,你來試試看,能得到多少工錢?
9.換數學題中的主人公為學生熟悉的人
如一道關於納稅的問題,隨著工資的變化稅率不同,且要分好幾檔算應繳納的稅,另外,題目敘述的數量關系也非一目瞭然,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理解分析能力。老師一開場就說:「今天我要告訴同學們一個關於你們班主任張老師的秘密。」學生一聽,全都眼神炯炯地盯著筆者問:「什麼秘密?」老師不緊不慢地出示了這道題,說:「秘密就在題中,只要大家讀懂這道題就可以根據題中提供的張老師的納稅情況算出她每月的工資了!」此話一出,學生熱情高漲,教學效果很好。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語言注意事項
趣味性不是單純的說笑話、找幽默、漫無邊際地矯揉造作,要緊緊圍繞一節課的中心,設計富有哲理的趣味性語言,調節有利於教學的課堂氣氛。讓我們不斷地發現、學習和積累,恰當、自如的運用好趣味語言。讓數學課堂既有趣味性,又有數學學科性和必要的深度,讓數學課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