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如何做到標准化管理
園長掌握全局,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幼兒園管理目標就是幼兒園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通過藉助相應的管理工作職能達到人、財、物等的合理利用,並形成幼兒園自身的特色。筆者認為,幼兒園的工作遠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所以,無論是幼兒園的各個部門,還是所有的幼教成員,都必須以幼兒園的管理目標為中心,根據部門以及個人的工作性質來制訂詳細的工作目標。最終通過計劃、組織協調、監督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動來完成幼兒園的管理目標,讓每一位幼兒都得到最好的成長 新形勢;幼兒園管理;素質教育;教育理念;專業成長;服務意識;基礎管理 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幼兒教育作為教育系統工程的基石,引起了世界性、全球化的普遍重視和關注,牽動著億萬家長的心。21世紀教育改革、教育現代化成為世界趨勢,這也是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優化資源結構,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辦學效益的新機遇。憑借大力普及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國民教育的強勁東風,幼兒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起步階段,進入了一個全民、普及、大眾的基礎教育發展新時期。幼兒園是教育性、社會公益性、服務性機構,要隨著體制改革逐步納入社會服務體系,以其對社會的服務求得生存與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現實和新形勢對幼兒教育提出的要求,幼兒園如何求創新、求生存、求發展,新形勢下如何科學規范管理幼兒園,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已刻不容緩地擺在每個幼教工作者的面前,也是廣大幼教管理者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班子同心協力,創建和諧團隊 幼兒園的工作細致、瑣碎、辛苦,好比一個「處處充滿愛心、時刻追求進步」的家庭:「孩子」是那些活潑可愛的幼兒,「母親」是鞠躬盡瘁、辛勤勞動的教職工,而「父親」則是指統籌安排、決策決議、勞心勞力的園務領導。「家庭」的管教管導、衣食住行等繁瑣事物正切實反映出幼兒園工作的多面性、復雜性和細致性。要辦好一所幼兒園,必須要有一個過硬的管理班子做保證。良好的班子集體能將教職工緊緊凝聚在一起,有效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作為幼兒園的領導班子成員,在教育觀念上要堅持以幼兒為本,確立培養完整幼兒理論;在管理思想上要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增強教師的主體意識;在管理行為上,要採用柔性管理的方法,注重營造健康向上的園所文化氛圍。 領導班子應該是一個敢於負責、扎實工作、講求實效、團結協作的集體,要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定期召開班子會議,共商辦園大計和各時期中心工作,傳達、貫徹上級有關指示精神,制定年度管理目標方案、教育教學和常規性工作計劃,建立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機制,把幼兒園當作自己的家來操持,在具體實際工作中切實做到「一正、二硬、三帶頭」。「一正」就是一身正氣,為人正直,作風正派,不謀私利,不徇私枉法。「二硬」就是作風過硬,大膽潑辣,勇於進取,敢於創新;業務上過硬,不說外行話,不辦外行事。「三帶頭」就是要帶頭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帶頭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帶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政治修養、專業理論、文化技能、管理水平等方面率先垂範,增強黨性修養,學習教育管理理論,實施科學的工作方法,做好教職工的思想工作,做幼教改革發展的領航人和教職工的貼心人。 二、更新教育理念,確立辦園目標 思想理念解放的深度,決定幼兒園發展的進度。教育改革最根本的問題是教育理念的變革與更新。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辦好一個幼兒園首先要有明確的教育思想和全新的教育理念。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園所領導者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即要在有關教育的一些最基本方面,形成比較明確的認識看法,形成
Ⅱ 幼兒園老師如何規范寫教案
摘錄參考: 撰寫教案(或活動設計)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功。它體現了教師在進行具體的教育活動之前所具備的計劃與准備能力。在美國,幼兒園老師撰寫教案有規范的模式。下面介紹其中一例。這個教案模表共有十四項內容,每項均要求盡量寫得詳細准確。 一、活動(課)的信息 此欄包括以下幾點: 1.活動的名稱;2.教學活動所屬的課程領域(如語言、數學等);3.參加活動的孩子的人數及年齡;4.活動的時間、地點。5.活動所需要的時間。 二、活動原理及動機 要表述開展這一活動的充足理由,並回答為什麼要選擇在這個時間、選擇這些孩子做這樣的活動;同時還要聯系實際,考慮活動的目的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上,說明從孩子身上觀察到了哪些現象,促使教師覺得有必要開展此項活動。 三、活動的總的教育目的 活動的長遠目標是什麼?教師希望通過類似的活動培養孩子獲得怎樣的概念、意識、態度、技能技巧等。如:本活動將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州立大綱 有些州設有本州的教學大綱。在這一欄里,教師要聯系實際特別註明,自己設計的活動體現了或反映了州立大綱中的哪一條要求。 五、活動的具體行為目標 此欄的要求比較高。教師的表述不能籠統或概念化,要客觀描述孩子在活動中可觀察到的、可估量的、可操作的具體行為表現。比如:「通過本活動,小朋友要能在眾多類似的圖片中撿出正確的一張圖片。」這「撿出」一詞便是一個可觀察、可評估的孩子的具體行為。 六、認知體現的方式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兒童思維能力發展的過程是一個由低到高、由具體到抽象的發展過程,具體體現為: 1.實物體驗方式,通過與實物的直接交流,而獲得最初的整體感性認識。以打電話為例,孩子通過撥號、聽電話鈴聲,或觀察別人打電話等活動,感知電話。 2.實物索引方式,從對物體部分屬性的感知中推知出它的整體。比如,通過電話鈴聲推斷出電話這一整體實物。 3.實物象徵方式。用圖畫來代表實物,或用某一實物來象徵另一實物。比如,用電話機的圖片或照片取代真實的電話機。 4.文字元號方式。如寫出「電話」或說出「電話」二字來代表具體的實物。在這一欄里,教師要根據自己所設計活動的特點,標明四個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如,教師若是用一隻真兔子來展開認識動物活動的話,他就可寫明這是「實物體驗方式」,若用小兔的圖片,則可註明是「實物象徵」方式。 七、激發孩子好奇心並促使其產生行為動機的方法 寫出將採用的,吸引孩子對活動注意及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方法,可包括採用特殊的道具如木偶、小動物,或問一個特別有趣的問題等。 八、活動所需材料 列出活動所需的所有材料。 九、活動的具體步驟、方法 要詳細寫出活動的整個過程,包括如何開始,如何發展,如何結束的具體步驟及方法。 十、所用參考資料的出處 至少列出三條出處,如參考書、網站、博物館等。 十 一、如何幫助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如何體現多元文化 要體現對有特殊需求孩子的關愛,如對失明、失聰孩子參與活動所作的特別考慮等。另外,也要使自己的活動盡量反映或融入別國文化及少數民族的內容,讓孩子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 十 二、安全考慮及防範措施 安全第一是對所有活動的最基本要求。老師在實施活動之前,不僅要考慮採用哪些方法防止意外的發生,還要考慮如何排除安全隱患,保障活動的安全。如,事前搬走孩子奔跑路上的有害障礙物,避免用尖刺物為活動材料等。 十 三、教學評估的方法 在第五條中,已列出了活動的行為目標,在活動實施後,要通過哪些方式檢驗目標達成狀況?在這里,教師要寫出評價和檢驗活動成效的具體方式(課堂觀察法、家長調查法,、談話法等)。 十 四、教學反思 對這一欄內容的撰寫,往往是在活動結束後。教師要對自己設計和實施的教學活動作一完整全面的思考、評價及總結。總結的內容包括對活動內容、教學方法、幼兒行為表現的反思,也包含教師對自身行為、教學特點等方面的反思。在此基礎之上,寫作者還要進一步提出對活動的調整、修正或改變的方案。
Ⅲ 如何給幼兒園命名
當然是結合辦園特色為最佳, 比如國學特色的園用古詩詞中的詞彙、國際特色的園用音譯詞, 或者體現辦園的理念,比如有愛心、安全、快樂之類, 園名必須能夠讓人聯想到辦園特色和優勢,不繞口,無歧義,無生僻字,無特繁字。
Ⅳ 談學前教育如何科學化和規范化
當前學前教育的實際是:
1、國立幼兒園較少,但挺規范;民辦幼兒園,眼花繚亂、魚龍混雜。
2、多數學前教育機構拋棄「智力開發」的主旨,搞小學化,迎合素質亟待提高的廣大家長們。
3、幼兒園之間缺乏真正有價值的聯系溝通,難形成教育合力,相反,相互間惡意競爭【搶生源、挖師資等】挺濃厚的。
4、多數幼兒園的園長均在忙於找老師,而多數老師蹦來跳去,真正潛下心搞發展的園寥若晨星,以至於安全事故頻發,也至於幼師隊伍整體水準不樂觀。
5、監管部門。基層的監管部門「兼管」著國立的、私有的中小學、社會培訓機構以及武校,導致對眾多幼兒園監管力度相對薄弱。
明白現狀後,對症下葯求科學發展就不難了。1、嚴把幼兒園審批關,僅掏得起錢開辦但資質不過關的,暫不予審批之。
2、建議監管部門成立專門的幼兒園監管科室,組織專家加大力度對各幼兒園園長著重進行心態和管理層面的深刻培訓。
3、各幼兒園內部的改革。對於既是投資者又是管理者的園長,一定要嚴格自律、永續經營,提升管理能力,側重培訓、穩定師資隊伍,提高師資待遇。對於採取聘請園長的投資辦園者,如果自己不太精通學前教育,則應與園長搞好事業關系,一般不亂插手、亂發指令。
4、各幼兒園間自發或在主管部門協調下,加強協作,加強教研交流,共同營造好區域學前教育氣氛,相互分享先進經驗而不互相惡意競爭甚至盼著別人倒閉。
5、加強對各幼兒園的悉心督導。這一點河南濮陽做得較好,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成立有專門的幼兒園督導組,督導表很詳實。
6、各幼兒園要把「良性發展」放於第一戰略要位,不兩眼緊盯著錢;切實開辦好「家長學校」,有力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全方位進行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這一點濮陽南里商辰星幼兒園做得較好,其開辦的「家庭親子小實驗」立足從小培養高科技人才;其開辦的《辰星家長學校系列講座》詳細側重對幼兒以下能力與意識的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模仿能力、推理能力、應變能力、自理能力、決策能力、分析能力、鑒賞能力、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興趣的培養、思維的鍛煉、潛能的開發、智慧的啟迪、意志與毅力的培養、感恩意識、付出意識、團結精神、奉獻精神、節儉品質、責任感與義務觀的培養、如何做人。
7、很明顯、我國對民辦學前教育是大力扶持的。只要你端正事業心態,忠誠地貫徹黨的教育路線,真正地把幼兒培養好,切實地指導家長家庭和諧,全力地維護社會穩定。
註:本文僅供參閱,但願對您有益。不過任何人撰稿未經許可請勿摘錄引用。
Ⅳ 幼兒園各班教學內容如何規范統一
1、幼兒園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管理,應以《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專規程》依據,按照《屬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新理念、新理論以及幼兒教育教學規律要求來制定.
2、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加強幼兒園的教學常規管理,使之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確保幼兒園工作正常、高效運行,有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3、園長應是幼兒園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各個幼兒園都應建立具體組織實施常規工作的組織機構,並接受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的監督、指導.
Ⅵ 教育部關於幼兒園取名要求
016年11月民促法修訂案三審過會後,監管層有序地推進各項配套政策的出台。
2017年1月18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印發《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對民辦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
2017年,國家工商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於營利性民辦學校名稱登記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對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命名規則和名稱核准流程進行規范。並要求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名稱必須體現「三個符合」和「五不得」:
三符合
1.符合公司登記管理和教育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2.符合學校的辦學所在地、類型、層次要求;
3.符合教育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五不得」
除一些特殊情況外,營利性民辦學校名稱應當滿足:
1.不得使用片面強調辦學特色等誤導家長或者引發歧義的內容和文字;
2.不得使用已登記的學校名稱、簡稱、特定稱謂作字型大小;
3.不得以個人姓名作字型大小;
4.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
5.其他企業未經具有審批許可權的審批機關同意,名稱中不得含有「大學」「學院」「幼兒園」「高中」「專修」「進修」等可能對公眾造成誤解或者引發歧義的內容和文字等。
申請籌設或者正式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必須先到與民辦學校審批機關同級的企業登記機關申請名稱預先核准,以核準的名稱向審批機關提出籌設或者正式設立的申請。
Ⅶ 幼兒園教學由"上課"改為"活動",新名稱蘊含怎樣的教育概念
「教育活動」(簡稱「活動」)是我國學前教育界專用的一個術語,這個詞彙是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演變而來的。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各個幼兒園在教學中就逐漸地取消了語言課、健康課、科學課的說法,而代之以語言活動、健康活動、科學活動的稱謂。那麼,「教育活動」這一概念是如何出現的?為什麼會出現?與舊的稱謂相比,它的出現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教育活動」概念的出現 1951年,教育部在吸取老解放區學前教育經驗和借鑒前蘇聯學前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制定了《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將「作業」規定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作業」分為「必修作業」和「選修作業」,其中「必修作業」是最為重要的教育形式。「必修作業是幼兒在教師領導之下的集體學習,有明確的、同一的目標,即全班幼兒在一定時間內,作同樣的活動。內容一定是豐富、生動、可以吸引幼兒的,並且是系統的、積極的。」「作業」概念源自前蘇聯的學前教育概念系統。前蘇聯學前教育專家烏索娃提出了學前兒童應該掌握兩類知識的重要原則。第一類是比較簡單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它們無須專門的教學,兒童在與成人的日常交往中,在生活、遊玩、參觀、勞動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獲得。第二類是比較復雜的知識和技能,只有經過專門組織的教學才可以掌握。這種專門組織的集體教學形式就是「作業」。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幼兒園教育的特殊性被抹殺,幼兒園的教育單位與中小學逐漸趨同,均被冠以「上課」。「上課」是班級授課制的教學組織方式,緣起於17世紀的一些烏克蘭教會學校。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從理論上論證了按班組形式「上課」的適宜性和必要性。他認為這種班組形式應符合一定的特徵:一個教師同時教許多孩子;用同樣的書教一切學生;所有的學生同時做同樣的事情;用同一種方法去教授一切;許多的事情用少數的話說清楚;學科教學要循序漸進地劃分階段,等等。「作業」和「上課」在教育觀念和組織方式上非常近似,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作業」教學的任務重在利用兒童的自發經驗(即第一類知識)引進中心概念(表象形式的初級概念),以幫助兒童了解現實世界中所發生的那些現象之間的簡單規律和依從關系,而「上課」則沒有這個方面的要求。 1979年,「十年動亂」結束,幼兒園工作逐漸得以恢復。1981年教育部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中把幼兒園設置的體育、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六科明確規定為「上課」部分,客觀上突出了「上課」的作用,這就使得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教師們將「上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幼兒園教育改革拉開了帷幕。以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活動教育課程、農村學前一年課程改革、游戲課程、幼兒園整體課程、幼兒能力課程等幼兒園課程為核心的教育改革風起雲涌。在此起彼伏的幼兒園教育改革浪潮中,1981年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已不再符合當時幼兒園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在1989年,國家教委頒發了《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在《規程》中,無論是「作業」還是「上課」都沒有再出現,代替這兩個用語的是一個新詞彙——「教育活動」。至此,「教育活動」一詞正式登上幼兒教育的大舞台,逐步地取代了「作業」和「上課」的地位,成為學前教育界對幼兒園教學工作的一個專用稱謂。 二、「教育活動」概念出現的背景 (一)20世紀80年代的幼兒園課程改革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幼兒園教育改革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洪流逐步深化。幼兒園綜合教育研究開創了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先河。除了中央教科所鄭慧英指導下的以自然常識為中心的綜合教育實驗外,南京師范大學趙寄石領導下的綜合教育研究在我國幼兒園教育發展歷史上影響深遠。為什麼要進行綜合教育研究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1)由於在十年動亂中把『作業』改為『上課』,而當時對幼兒園『上課』的含義並不明確,人們(尤其是未經專業訓練的幼兒教師)往往用小學『上課』的概念去對待幼兒園『上課』,造成了重上課輕游戲的普遍傾向,上課時老師講、孩子聽的現象也相當嚴重。 (2)由於重上課,重各科本身的系統教學,分科教學從一位教師教各門科目發展到兩位或更多的教師分別教同一班級的幾門課,各科之間越來越割裂。 (3)由於缺乏對各科之間相互關系的專題研究,而各科的研究卻日益深入,各自的系統性加強,要求提高,份量加重,幼兒園老師提出,如果把各科的研究成果集中貫徹到同一個班級的幼兒身上,則教師難以勝任,孩子難以接受。」針對這種情況,從1983年至1986年趙寄石等人與南京實驗幼兒園協作開展了題為「幼兒園綜合教育結構的探討」的研究課題。該研究強調幼兒園教育的整體性,探討整體教育的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出了「綜合教育結構」的思想,並且對教育內容的綜合、教育手段的綜合、教育過程的綜合三個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從分科到綜合,不只是一個形式的問題,而是一個師生關系的問題,涉及到孩子的『三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新的課程形式和課程觀念用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上課」就很難命名了。 另一項影響比較大的幼兒園課程研究是郝和平等人與南京鼓樓幼兒園合作開展的「活動教育」研究。該研究以皮亞傑理論為指導,借鑒High/Scope課程模式,建立了活動教育課程結構。所謂活動教育即是以活動區教育為主,並以小組活動、集體活動為輔的一種教育形式。它取消了傳統的分科教學、上課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活動來學習和發展,教師通過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和環境相互作用,以此促進幼兒發展,落實大綱要求。活動區於上世紀90年代迅速在幼兒園普及。在這種課程中,兒童的「三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得到極為充分的展現。顯然,活動區教育與「上課」無論在組織形式還是內在觀念上都相去甚遠。 這樣,隨著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上課」漸漸地與課程改革中所涌現出來的新的課程模式和課程觀念格格不入。因此,客觀上就需要有新的詞彙來表達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單位。 (二)活動理論的傳播 自20世紀80年代起,活動理論在我國學前教育界的影響逐漸擴大。除了前蘇聯歷史文化學派的維果斯基、列昂節夫、魯利亞等的活動理論外,皮亞傑的活動理論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前蘇聯的活動理論認為人的活動是歷史的、社會的產物,是人類反映自然、改造自然的特殊形式;活動是智力行為發生的源泉;對幼兒而言,游戲是他們的主導活動。而在皮亞傑看來,活動是人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表現形式,兒童發展在於其本身主動的建構;兒童在其發展的早期階段,其智力十分依賴於「某種外在的運動性質的操作。」除了前蘇聯的歷史文化學派和皮亞傑的活動理論之外,我國的學前教育研究者還積極地從盧梭、福祿貝爾、杜威、蒙台梭利以及陳鶴琴、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中吸取有關活動理論的營養。從各種活動理論中可以得出的共同結論是:活動是人與客觀世界建立聯系的必要形式,兒童通過活動才能夠獲得發展,沒有活動就沒有發展。 隨著活動理論的傳播,活動性逐漸成為我國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則,強調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對幼兒來說,只有在活動中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只有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學習,才是理解性的學習。在《現代漢語詞典》上,活動是指「(肢體)動彈;運動」。在學前教育領域,「活動」一詞依然保有其本義,但除了本義之外,由於活動理論的影響,「活動」一詞
Ⅷ 幼兒園課題怎麼命名
幼兒園的課題在命名時要遵守相關的課題題目的原則要求,按照相應的課題研究制度進行。對於課題命名上的問題以及課題的方向事項,不妨來億百出版網看看。
Ⅸ 幼兒園工作怎樣做到規范化
一、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糾正「小學化」教育內容和方式。幼兒園(含學前班,下同)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制定保教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鍛煉幼兒強健的體魄,激發探究慾望與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培養積極的交往與合作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 二、創設適宜幼兒發展的良好條件,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幼兒園要創設多種區域活動空間,配備豐富的玩具、游戲材料和幼兒讀物,為幼兒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索提供機會和條件。嚴禁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組織征訂各種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各種名義向幼兒園推銷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幼兒園不得要求家長統一購買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材料。幼兒園要嚴格控制班額,不得違反國家相關規定超額編班,堅決糾正大班額現象。 三、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嚴禁一切形式的小學入學考試。規范小學招生程序,依法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制度,嚴禁小學舉辦各種形式的考核、面試、測試等招生選拔考試,不得將各種競賽成績作為招生的依據。嚴禁小學提前招收不足入學年齡的幼兒接受義務教育。 四、加強業務指導和動態監管,建立長效機制。各地要充實學前教育教研力量,建立並完善學前教育教研製度,依託城市優質幼兒園和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形成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教研指導網路,定期對各類幼兒園進行業務指導。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建立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制,切實加強對各類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動態監管,定期對「小學化」現象進行專項檢查,對違反規定的,責令其限期整改。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舉辦招生選拔考試的小學一律不得參與評優、評先。設立家長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 五、加大社會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宣傳。充分利用和引導各種傳媒宣傳科學的學前教育理念。幼兒園要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實現家園共育,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