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策略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策略

發布時間:2021-02-18 06:19:34

❶ 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具體體現在哪

說實話,在「一日生活皆課程」、「游戲是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的大背景下,我們對上課、一節教學活動這種提法已有所避諱,不敢說,說得不理直氣壯,生怕說漏了嘴被人批為「理念落後」。隨著由李季湄、馮曉霞主編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我們發現了這樣一篇文章——馮曉霞的「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指南》」,具體闡述了集體教學活動可以在幼兒園存在的理論依據。馮教授指出,「集體教學活動」是作為和「一日生活活動」、「活動區活動」相互配合、共同構成幼兒園生活的一類活動存在的,具體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教育活動,包括教師預成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動。
一、集體教學的優勢
1.高效、經濟、公平。
對一些需要學習的基本內容,由一位教師同時組織指導三十位左右幼兒進行學習,可以節省教育成本,提高效益。同時,由於集體教學往往是為全體幼兒提供同樣的學習內容,在一定意義上說,有利於他們接受公平的教育。
2.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引領性強。
盡管幼兒學習的途徑是多樣化的,日常生活、游戲中的自發學習也是重要的學習,也能幫助幼兒積累經驗,促進發展。但幼兒集體教學的目的性、計劃性更強,因此更容易發揮教學「走在發展前面、引領發展」的功能。
3.系統性強。
具體教學的內容和順序一般是教師根據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規律及教育教學大綱而精心安排的,因此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既有利於幼兒循序漸進地學習,也有利於獲得相對系統的經驗。
4.能形成學習共同體,培養集體感。
圍繞統一內容展開的集體教學,有利於師生和同伴之間的交流互動,分享經驗,使同伴之間的差異成為一種資源,大家在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團體生活的樂趣、增強集體感。
二、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問題
集體教學以上的優越性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但在實際操作中,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普遍不高,具體體現在:
1.集體教學的功能定位不準確,與日常生活和游戲的關系和聯系不清楚。
2.各領域的教育目標定位不清,核心價值難以體現。
3.幼兒在各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徵、學習特點與實際發展水平把握不準,教學目標或高或低,比較空泛,而且重知識技能類目標,輕情感態度類目標。
4.教學內容的「含金量」不大,難易程度不適當;「含金量」較大的內容其教育價值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發掘。
5.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啟發引導」不足,「灌輸控制」有餘,幼兒多處於被動學習狀態。
6.教學方法單一,與幼兒學習特點不符,或者雖花樣翻新,但華而不實,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等等。
三、提高集體教學質量的一個前提:准確定位
集體教學要做什麼事情?
基本定位:教育要走在發展的前面,引領發展。
蘇聯學前知識系統化教學理論把學前兒童的知識經驗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比較簡單的知識和技能,兒童在與成人的日常交往中,在生活、遊玩、參觀、勞動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獲得,自發形成。
第二類知識技能比較復雜,此類知識雖然在幼兒的知識總量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但對其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只有經過專門組織的教學才可以掌握。
兒童的重大進步:掌握反映現實生活某一領域的本質聯系和關系的一定知識體系的結果。(即整理第一類與中心概念有關的自發經驗,形成第二類知識網路,及知道事物或現象之間的關系:前因後果、變化)零散的、偶然的知識不具有多大的發展價值,只有以一定方式和結構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才能擴大兒童認識活動的可能性,從本質上改造他們的認知方式。
知識體系有不同的概括程度,幼兒所能掌握的是以表象或初級概念為基礎組織起來的「前學科」體系。
幫助幼兒逐漸形成「前學科」知識體系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任務。
雖然這一理論更多是解釋認知領域的,但對我們處理集體教學與日常生活、游戲的關系有一定的啟發。
1.區分「兩類經驗」,明確哪些學習經驗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和游戲自發獲得,哪些需要通過集體教學來獲得。
2.將集體教學置於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等共同組成的經驗體系中,充分考慮與幼兒自發經驗的關系和聯系。
3.明確集體教學的任務重在幫助整理和擴展兒童自發學習所獲得的經驗,使其系統化,達到新的認識水平。
4.精選教學內容,突出核心概念或問題,發揮集體教學「點睛」的作用。
教師可以先問問自己:這個內容可不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學習?如果可以,就沒有必要用作集體教學。如果這個內容雖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學習,但有些獨特的價值不能體現出來,那麼也可以通過集體教學進行,但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將這個獨特的價值發掘出來。

四、正確運用《指南》,提高集體教學中的質量
集體教學的適宜性與有效性往往取決於幾個要素的處理:
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內容的選擇
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運用
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反映而作出的適當調整。
1.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各領域教育的核心價值。
《指南》是按照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來表述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和教育建議的。在每個領域的開始部分,都用概括的語言簡要說明了該領域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價值、教育要點和特別注意事項。
例如語言領域。
核心價值: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的發展貫穿於各個領域,也對其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通過語言獲取信息,幼兒的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
教育要點: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
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用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的方式讓幼兒過早識字不符合其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
2.幫助教師了解幼兒各領域學習與發展的規律,以確定適宜的教學目標。
前面提到,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教學目標或高或低,比較空泛。而指南的目標及其在各年齡段的表現既可以成為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的參照,也可以成為推測其即將達到的發展的依據,從而建立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的合理期望。可見,《指南》對教師科學地制定教學活動目標會有很大的幫助。

❷ 幼兒園教學活動有哪些組織與指導策略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於閱讀活動的要求表述較為簡單、籠統,但隨著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深入學習,我們發現《指南》中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閱讀活動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和指導建議,這為教師開展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提供了明確的行動綱領。 下面將結合課例《啊哈,好大的胡蘿卜》,闡述《指南》引領下的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一、 目標的制定——閱讀活動核心價值的把握 以往在制定閱讀活動教學目標時,教師常常會感到困惑,一本優秀的圖畫書究竟能使幼兒獲得哪些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與故事教學、看圖講述教學在目標的制定上應有哪些區別呢?閱讀活動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指南》「閱讀和書寫准備」中,明確了目標1「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目標2「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目標3「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指南》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更為具體的閱讀活動年齡段發展目標。 在學習、理解年齡段發展目標後,教師在認真閱讀《啊哈,好大的胡蘿卜》圖畫書後,結合班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從知識能力、學習策略、社會情感方面制定了閱讀教學活動的三維目標: 1.閱讀電子書嘗試用豐富的詞彙描述小兔種大胡蘿卜的過程; 2.能根據畫面的線索,通過排序、猜測,結合生活經驗積極表達對圖書的理解; 3.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人們的關愛,願意和植物做朋友。

❸ 幼兒園教育教學集體活動組織中的策略

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老師每天必須要精心設計准備的活動,也可以說是幼兒獲取知識技能等方面的主要途徑。教學的本質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教學目標是一個教學活動究竟要教孩子學習什麼,獲得什麼,它對整個教學活動過程具有導向作用,引領著教學過程順利開展。因此教師要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的教學目標。
如何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參與學習、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和能力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之一。在情景一中,教師沒有考慮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把目標定得過低,局限在幼兒已知的三種形狀,導致幼兒注意力分散。教師可以適當的增加幾種形狀,更符合幼兒的實際經驗。情景二中教師是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和已有知識經驗來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運用幼兒已有的拋丟沙包經驗參與學習,解決接沙包的難題,還掌握了新學的「頭頂沙包」等技能。
「一切從幼兒的實際出發」來制定目標才是有效教學的策略之一。
二、教學形式的創新

傳統的歌唱教學總是坐在教室里,老師唱幼兒跟唱,一遍一遍的重復學習,幼兒沒興趣,老師也教得累,因此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創新,如情景二中的這位寶寶班的老師利用幼兒的無意識記憶,在遊玩中輕松讓幼兒學會這首歌曲。教學形式的創新對有效教學有重要作用。
三、教師提問引導的設計
繪畫活動老師巡視指導的根本目的在於激發幼兒再創作的興趣,充分喚醒幼兒潛在的創造意識,滲透審美意識及審美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更好地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由此教師在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時,要注意用得當的啟發性的語言,隨時引導幼兒回憶、提取與本次活動相關的經驗,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如果老師這樣說:「點點,一隻小雞多孤單啊,你看我們小朋友都是很多人在一起玩的呢,小雞也喜歡和好朋友一起玩才高興,我們再給小雞畫幾個好朋友吧!」利用具體的情感參照,容易喚起幼兒再度創造的慾望。
四、教具的設計和使用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要目的明確、指示規律。情景一中教師使用的螞蟻教具,其實完全可以做成圖片貼在胸前。每一種教具在使用前,教師都要事先作好充分准備,自己先練習操作一遍,以免教學活動時手忙腳亂,失去了應有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情景二中教師由於事先沒有操作過教具,而且把教具設計的過於瑣碎,因此在使用中出現了差錯,效果適得其反。教具的應用以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為核心,這樣教學才能有效。
總之,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實行有效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幼兒有所收獲。

❹ 幼兒園教學活動組織與指導策略有哪些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於閱讀活動的要求表述較為簡單、籠統,但隨著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深入學習,我們發現《指南》中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閱讀活動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和指導建議,這為教師開展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提供了明確的行動綱領。 下面將結合課例《啊哈,好大的胡蘿卜》,闡述《指南》引領下的幼兒園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一、 目標的制定——閱讀活動核心價值的把握 以往在制定閱讀活動教學目標時,教師常常會感到困惑,一本優秀的圖畫書究竟能使幼兒獲得哪些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與故事教學、看圖講述教學在目標的制定上應有哪些區別呢?閱讀活動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指南》「閱讀和書寫准備」中,明確了目標1「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目標2「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目標3「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指南》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更為具體的閱讀活動年齡段發展目標。 在學習、理解年齡段發展目標後,教師在認真閱讀《啊哈,好大的胡蘿卜》圖畫書後,結合班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從知識能力、學習策略、社會情感方面制定了閱讀教學活動的三維目標: 1.閱讀電子書嘗試用豐富的詞彙描述小兔種大胡蘿卜的過程; 2.能根據畫面的線索,通過排序、猜測,結合生活經驗積極表達對圖書的理解; 3.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人們的關愛,願意和植物做朋友。 二、呈現的形式——閱讀活動組織方式的新探索 圖畫書是一張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底還是環襯都是圖畫書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指導幼兒從頭到尾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幼兒忽視的小細節,也只有讀懂了這些細節,幼兒才會對文本有進一步的深入理解。 (一)完整呈現的閱讀——藉助「小書」自由閱讀和藉助「大書」集體閱讀 1.藉助「小書」自由閱讀。採用人手一本的「小書」這種呈現方式,其目的主要是培養幼兒獨立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師一般在幼兒看完後,會用「你在書上看到了什麼」「你喜歡看哪一頁」等問題引導幼兒反饋捕捉到的信息,之後教師據此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閱讀。 2.藉助「大書」與教師同步閱讀。採用這種呈現方式的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對閱讀材料獲得初步的、整體的印象。教師通過在集體閱讀中的適宜提問,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二)部分呈現的閱讀——藉助電子書有重點地閱讀 一般來說,中長篇繪本作品的故事事情節往往有鮮明的矛盾沖突,且前半部分內容常常是後半部分內容發展的重要線索。對於這樣的作品,幼兒完整閱讀時往往難以在頭腦中留下完整的印象。因此,教師可以藉助電子書,採用部分呈現的方式幫助幼兒有重點的閱讀。 以閱讀活動《啊哈,好大的胡蘿卜》為例,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目標,將30頁的圖畫書中的核心圖畫整理成如下10頁的電子書,並將故事分成3個部分與幼兒共同閱讀,使故事線索更加清晰,幫助幼兒在首次閱讀中能大致理解故事的內容,為後面的自主閱讀奠定基礎。 第一部分:通過圖片排序的方法,讓幼兒理解小兔種植胡蘿卜的過程。 第二部分:讓幼兒大膽猜測胡蘿卜的生長情況及故事發展。 第三部分:讓幼兒繼續閱讀電子書,感受並理解小兔對胡蘿卜的關愛。 三、學習的策略——實現閱讀活動有效性的關鍵 幼兒閱讀圖畫書的活動,實際上是幼兒作為閱讀的主體以稚嫩但豐富多彩的心靈與神奇奧妙的圖畫書進行互動或碰撞的復雜過程。幼兒在閱讀圖畫書時,不僅要「看」(觀察)、要「想」(想像)、要「琢磨」(探究)、要弄個「水落石出」(理解),而且表現出了十分復雜多變的情緒情感。他們或高興或悲傷,或喜悅或憂愁,一會兒情不自禁地比比劃劃,手舞足蹈,喜笑顏開;一會兒又唉聲嘆氣,愁眉不展,甚至掉下傷心的眼淚…… 雖然幼兒是閱讀的主體,但仍然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選用適宜的學習策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圖畫書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徜徉著、遨遊著、觀察著、思考著、探索著、猜測著、成長著、發展著…… (一)經驗遷移策略——聯想生活經驗理解圖畫內容 《指南》中強調閱讀活動要「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圖畫書的閱讀過程既是幼兒與圖畫書溝通、對話、交流的過程,也是幼兒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理解圖畫故事,並從中獲取信息豐富自己體驗的過程。現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幫助幼兒閱讀的支架,為此教師要善於觀察、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啟發幼兒運用已經獲得的經驗背景、情感態度等理解圖畫書。 活動環節 (一):通過圖片排序的方法,理解小兔種植胡蘿卜的過程。 教師:今天小兔想請大家幫忙種蘿卜,你願意嗎?幼兒紛紛舉手錶示願意。 教師:你在幼兒園的自然角種過什麼植物,是怎麼種的?幼兒1:我種過大蒜,要給它澆水、曬太陽。幼兒2:我種過土豆,要把土豆埋在土裡,要澆水。幼兒紛紛表達自己的種植經驗。 教師:老師准備了一些圖片,請你按照種植的步驟排一排、說一說小兔種蘿卜這件事。 幼兒分成4個小組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排圖講述。 教師: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幼兒分組在集體面前表達觀點。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想的和小兔做的一樣嗎?師幼集體按序閱讀並講述圖畫內容,幼兒發現自己的想法與圖畫書完全吻合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感。 (二)預期猜想策略——根據故事線索大膽想像故事發展 《指南》中強調「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能力」,「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 圖畫書作為文學和視覺藝術的完美結合,其展現的藝術和智慧能極大地激發幼兒想像的火花,其獨特的敘述方式既為幼兒的想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美麗的平台,又對幼兒的想像提出了挑戰。幼兒的閱讀過程應該是一個循著文本和圖畫所提供的信息,不斷提高有意想像,大膽構建故事的過程。 當然,由於幼兒年齡特點的差異,想像是一個逐漸豐富完整的過程。例如對於小中班幼兒來說,他們只能就畫面上的內容展開想像,一般停留在「畫面上有什麼人、物、他們在做什麼」這些非常直觀的內容;到了大班,幼兒則能想到畫面不能表現的內容,開始想像畫面內容之間的關系、人物的心理活動,等等。 活動環節(二):幼兒大膽猜測胡蘿卜的生長情況及故事的發展。 當幼兒理解了小兔種植蘿卜的過程後,教師鼓勵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大膽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 教師:你覺得小兔的胡蘿卜會長多大?幼兒爭先恐後地說:「會長好大」「像西瓜那麼大」「會和小兔一樣大」…… 教師:小兔會怎樣做才能種出好大的胡蘿卜呢?幼兒1:天天澆水。幼兒2:要施肥、給蘿卜曬太陽。 此時教師對於幼兒的大膽想像要給予適宜的引導,幫助幼兒學習合理預期故事發展,提高幼兒有意想像的能力。 教師:你們說的都是要給植物足夠的營養,可是營養越多越好嗎?如果你是小兔你會怎樣照顧自己的蘿卜呢?幼兒1:土快幹了才要澆水。幼兒2:小兔子每天都會去看胡蘿卜。幼兒3:小兔子很喜歡的胡蘿卜不讓別人弄壞了。 (三) 精細加工策略——觀察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指南》中對於大班幼兒的閱讀目標是「能說出所閱讀的幼兒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對看過的圖書、聽過的故事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圖畫書中很多有創意

❺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有哪些內容

第一章 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概述教學目的理解社會性和社會性發展的含義,了解影響幼兒社會發展的因素;掌握幼兒社會學習的特點,初步了解幼兒社會教育必須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了解幼兒園實施社會教育的有利條件,初步認識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難點社會性與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含義,影響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因素和幼兒社會學習的特點;社會教育與品德教育的關系、社會教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重要地位。第一節 社會性及其對學前兒童發展的意義一、 社會性簡介二、 社會性對學前兒童發展的意義第二節 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特點 一、 自我意識 二、 情緒情感 三、 個性 四、 社會性行為 五、 學前兒童道德的發展第三節 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理論和影響因素 一、 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主要理論 二、 影響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因素 第二章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教學目的明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幼兒社會性發展目標的內容及涵義,能將其逐條逐層分解。使學生能夠用實例說明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階段性,並設計出相應的教育內容;教學重點、難點分析、確定幼兒園社會教育目標的依據。分析擬訂社會教育內容的原則、選擇社會教育內容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第一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目標 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目標的含義 二、 確保實現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應注意的問題第二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 一、 社會行為 二、 社會情感 三、 社會認知 四、 個性 五、 理解社會教育內容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章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的原則和方法第一節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的原則 一、 目標原則 二、 活動性原則 三、 實踐性原則 四、 強化原則 五、 一致性原則第二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指導的方法 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一般方法 二、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特殊方法第三節 兒童社會教育的途徑 一、 專門的教育活動 二、 隨機教育 三、 家園合作 第四章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教學目的了解幼兒園專門社會教學活動的形式極其設計的步驟與要求,能獨立設計出社會教學活動的計劃,樹立科學的設計觀。掌握幼兒園專門社會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進一步形成科學的幼兒社會教育觀。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幼兒園專門社會教學活動的形式,能獨立設計、掌握實施策略。第一節 確定社會教育活動內容的原則一、 確定社會教育活動內容的依據二、 確定社會教育活動內容的原則第二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指導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形式的選擇二、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活動的指導策略 第五章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教學目的了解家庭、社區中影響幼兒社會學習的因素,理解家庭在幼兒社會學習中的作用及家園合作實施社會教育的意義掌握家園合作實施社會教育的途徑以及注意事項。掌握社區學前教育的方法與途徑,能利用社區資源發展幼教事業。掌握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原則、內容、方案、編制、實施。教學重點、難點家園合作的具體途徑;社區在幼兒社會學習中的作用;掌握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編制、實施。第一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含義及原則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含義二、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原則第二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內容一、 0—3歲兒童社會性發展評價二、 幼兒社會性發展評價第三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方案的編制第四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評價的組織與實施一、 評價實施的准備階段二、 評價實施階段三、 評價結果反饋階段

❻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中有哪些策略

一、把握幼兒科學教育意義,培養幼兒對科學教育活動的興趣
二、豐富、擴回展科學教育內容是培養幼兒科答學意識與興趣的關鍵
(一)從知識自身體系和特點出發,對事物進行豐富、擴展或延伸。
(二)以事物之間橫向聯系為線索進行設計。即藉助事物之間某些聯系引導幼兒認識自然界的一些基本規律。
(三)以事物縱向發展和變化為線索進行設計。
(四)以單元的形式將一些相關的內容巧妙地組合在一起。
(五)從幼兒日常生活中挖掘題材。
三、充分運用好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設問語言是幼兒科學教育重要途徑

❼ 幼兒園教學中一共有哪些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有:
1、發現學習法。教師提出課題和一定的材專料,引導幼兒自屬己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動,最後得到學習結果。
2、探究研討法。從具體材料引發學習經歷,通過集體交流和研討促進學習,鼓勵幼兒的言語表達,肯定幼兒在學習中所犯錯誤的意義。
3、綱要圖式學習法。按照教材內容詳細講解教學內容,出示綱要信號圖式,把小型的「圖式」發給每個學生進行消化。要讓幼兒課下按「圖式」進行復習,讓幼兒在課堂上按圖式回答問題。
4、暗示學習法。採取與傳統教學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課如同游戲、表演。

❽ 在組織幼兒集體活動中常用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 教學目標是一個教學活動究竟要教孩子學習什麼,獲得什麼,它對整個教學活動過程具有導向作用,引領著教學過程順利開展。因此教師要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的教學目標。 情景一:這是小班上學期的一節科學活動《給小動物喂餅干》,目標是讓幼兒能認識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三種圖形,並進行給小動物喂餅乾的游戲。孩子們一開始很興奮,游戲進行很順利,但是很快有幾個孩子顧自己玩別的了。因為這三種形狀幼兒在課前早就熟悉,游戲沒有難度,幼兒很快失去興趣。 情景二:這是一節小班下學期的體育活動《玩沙包》,孩子們在平時戶外活動中經常自己玩沙包,會做簡單的拋、丟等動作,因此在體育課中,教師沒有停留在拋丟的動作技能上,而是讓幼兒在拋沙包的基礎上嘗試接住,並學習了很多花樣玩法,如頭頂沙包走、腿夾沙包走等,幼兒整堂課興致很高。 如何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參與學習、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和能力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之一。在情景一中,教師沒有考慮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把目標定得過低,局限在幼兒已知的三種形狀,導致幼兒注意力分散。教師可以適當的增加幾種形狀,更符合幼兒的實際經驗。情景二中教師是根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和已有知識經驗來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運用幼兒已有的拋丟沙包經驗參與學習,解決接沙包的難題,還掌握了新學的「頭頂沙包」等技能。 「一切從幼兒的實際出發」來制定目標才是有效教學的策略之一。 . 二、教學形式的創新 情景一:大班有《製作清明餃》一課,老師請來了幾位家長助教和老師一起幫忙教幼兒製作清明餃,幼兒一個個興致勃勃地學做了各種形狀的餃子,並馬上烹飪和家長一起分享了勞動果實。他們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像老師一樣出現在課堂上非常開心,當然也學得特別認真。 情景二:寶寶班歌曲教學《春天好》,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戶外草地上,請幼兒感受陽光的溫暖,找找蝴蝶,摸摸小草,並且教師嘴巴里哼唱《春天好》這首歌,10分鍾里教師一直帶領幼兒觀察周圍,沒有要求幼兒學唱歌曲。回到活動室,教師用鋼琴邊彈邊唱《春天好》,幼兒跟唱。隨後教師請幼兒來扮演歌曲裡面的角色,很快大部分幼兒學會了歌曲。巧妙設計有趣的游戲情節,可以使幼兒更容易掌握所授內容。 情景一中的家長助教是根據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目標、內容的實際需要,有計劃地邀請具有某種技能優勢的家長直接參與教育活動,以家長進課堂的形式,協助教師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家長助教以其獨特的優勢,能夠豐富幼兒的教學資源,有效彌補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缺陷,這種形式的創新大大提高了有效教學。 傳統的歌唱教學總是坐在教室里,老師唱幼兒跟唱,一遍一遍的重復學習,幼兒沒興趣,老師也教得累,因此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創新,如情景二中的這位寶寶班的老師利用幼兒的無意識記憶,在遊玩中輕松讓幼兒學會這首歌曲。教學形式的創新對有效教學有重要作用。 三、教師提問引導的設計 情景一:小班語言《是誰住在皮球里?》,老師:小皮球會一跳一跳的,我猜裡面可能住著小白兔,請你猜猜還可能住著誰呢?幼兒:袋鼠、青蛙、跳蚤等。 教師通過提供信息:小兔-跳,讓幼兒根據這個關系去猜猜其他可能是誰,這樣給幼兒一個思維和推理的過程,這樣不僅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參與學習,有效促進幼兒發散思維能力的發展,也為後續活動做了有效的鋪墊。 情景二:小班美術活動《快樂的小雞》,老師講解示範畫了一隻小雞後讓幼兒自己作畫,點點很快畫了一隻小雞,沒事干就開始講話,老師走過去發現點點只畫了一隻小雞就說:「你再畫幾只小雞吧!」可是點點就是不再畫畫。 繪畫活動老師巡視指導的根本目的在於激發幼兒再創作的興趣,充分喚醒幼兒潛在的創造意識,滲透審美意識及審美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更好地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由此教師在發現幼兒存在的問題時,要注意用得當的啟發性的語言,隨時引導幼兒回憶、提取與本次活動相關的經驗,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如果老師這樣說:「點點,一隻小雞多孤單啊,你看我們小朋友都是很多人在一起玩的呢,小雞也喜歡和好朋友一起玩才高興,我們再給小雞畫幾個好朋友吧!」利用具體的情感參照,容易喚起幼兒再度創造的慾望。 四、教具的設計和使用 情景一:寶寶班社會活動《一個跟著一個走》,教師製作了很多小螞蟻掛件,為了讓幼兒有具體的情感體驗,老師讓每個幼兒脖子上戴上螞蟻掛件學小螞蟻在地上一個跟著一個爬的游戲, 結果掛件要麼拖到地上被小手壓住,要麼被小腿壓住弄斷,時不時的有幼兒把破損的掛件拿到老師這里,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情景二:大班語言《落葉》,教師自製了很多圖片教具,螞蟻、花瓣、小河、小樹等,在示範朗讀散文的時候同時操作圖片教具,可是由於圖片太多,不但來不及根據散文內容展示,還手忙腳亂不時有圖片掉地上,再撿起來貼上去,幼兒的注意力都被這些突發狀況吸引了,還有孩子跑上來幫忙撿。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要目的明確、指示規律。情景一中教師使用的螞蟻教具,其實完全可以做成圖片貼在胸前。每一種教具在使用前,教師都要事先作好充分准備,自己先練習操作一遍,以免教學活動時手忙腳亂,失去了應有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情景二中教師由於事先沒有操作過教具,而且把教具設計的過於瑣碎,因此在使用中出現了差錯,效果適得其反。教具的應用以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為核心,這樣教學才能有效。 總之,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實行有效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幼兒有所收獲。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