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數學課堂生成性教學案例

小學數學課堂生成性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1-02-20 13:59:32

『壹』 從幾個案例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專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屬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貳』 如何應對小學數學課堂生成性問題

傳統的復小學數學教學,教制師是主角,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基本上所有的教學過程甚至所有的問題及答案都是教師提出的,課堂上沒有爭論,也沒有異樣的聲調,一切似乎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然而,由於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按照預定的「軌道」運作,這必然要求教學活動突破預期目標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走向生成、開放的創造天地。

『叄』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

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以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

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

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肆』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案例

生活是思來維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自數學,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選取恰當的生活情境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並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

『伍』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結合平時教學中具體事例,談談如何機智處理生成

如何機智處理生成——學習《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有感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有許多教師課前精心設計教案,並按著預先的設計「走教案」,較少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狀態。這使得「死」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學生,遏制了他們在課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其實教學的生命力與真正價值在於預設下的生成教學。它不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新與開發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預設與生成的有機融合。生成性教學內容強調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過程,而這一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課堂「預設」之外的教學意外(偶發)事件。課堂教學中教師對生成性資源的把握尤為重要,這需要教師憑借教學機智藝術性地應對。如何睿智地處理課堂生成的教學意外事件,值得我們探究,在課堂上,教師預設的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不同的答案,甚至生成出錯誤的結論。教師是視而不見,還是熱情待之?若選著前者,不利於學生積極的建構活動,也不利於學生主動、和諧、全面的發展。選擇後者關鍵在於我們的教師要注意抓住這一「錯誤生成」帶來的契機,耐心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我改正,使學生「生成」出正確的認識,引導學生對問題重新審視,「生成」新的教學資源,使學生的理解趨於正確、深入、全面,以展開良好的、動態的「生成」式教學。其解決策略有:1、教師精心預設 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教學前教師要先了解學生,使本節課的宏觀設計具有可行性;課前要鑽研教材,了解課程標准,了解學生對這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只有積極對待可能的生成性問題,才能有效、高效地應對生成,通過積極的應急預案減少無措現象。這樣教師自己也增強了信心。2、學生自然生成生成並不是盲目地生成,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現有的學習水平,使教學有的放矢。因此,一方面教師要善於提出具有挑戰性且有價值的問題,在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時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師除了精心預設,要以真誠寬容的態度接納生成,為學生問題的生成創造良好氛圍。一節課只有40分鍾,有些生成需要教師細心去捕捉,尊重不同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進而發現問題。教師必須清楚地看到不是所有課堂出現的問題都對學生的學習有價值,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在課堂里解決。對於課堂無關的生成可以淡化,可以用商量的口吻,輕輕地告訴學生下課後再研究其提出的問題。我們也不妨借鑒《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中的「將錯就錯法」和「延遲判斷法」。 ——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應該以敏銳的思維分析錯誤,快速判斷錯誤的可利用價值,在尊重學生的同時,巧妙的利用錯誤,智慧地將錯誤化為資源。因此 教師不僅要學會寬容學生,更應學會欣賞學生,挖掘和捕捉學生的智慧,向學生學習。 生成的錯誤,不僅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而且為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創造了契機。錯誤,一朵美麗的花!——許多有價值的生成不一定都要當場應對,可以延遲判斷。延遲判斷不是迴避,而是等時機成熟時,再加以利用。 教師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智慧,有效地調整好每一個生成性教學細節,就能使教學過程變得具體、豐富而充實,使教學過程充滿變化與靈動,充滿詩意與創造,誘發教學過程的高潮,開掘教學的深層意蘊,使師生主體共同成長,實現教學真正要義。

『陸』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案例分析

你好
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學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必須是通過預設、動態生成的,讓學生自己感悟,進而啟迪學生去自覺接受。
下面,我想通過以下案例對練習設計提幾點建議。 二、練習目標:
通過練習,概念才能被理解建構,通過練習,知識才能被鞏固內化。通過練習,技能才能熟練形成。數學練習課主要是以各種練習為主的教學活動。然而刻板重復的練習只能讓學生越練越覺得厭煩枯燥,甚至產生負效應。怎樣提高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對學生學好數學有著更強的迫切性和更廣泛的實際意義。首先我認為練習課的各種練習教師應該精心設計,突出針對性、趣味性、層次性。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數學,讓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享受成功。 三、案例:
例如:剛剛我們五年級學習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這節課是讓學生,利用商不變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我安排以下練習:
1.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在括弧里填上適當的數。

(function() { var impMonitorUrls = []; var clickMonitorUrls = []; function visitUrl(url)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url; return img; } function visitAllUrls(urls) { for (var i = 0; i < urls.length; i++) { visitUrl(urls[i]); } } function addEventListener(node, event, func, useCapture) { node = node || document; useCapture = useCapture || false; if (node.addEventListener) { node.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 useCapture); } else { node.attachEvent('on' + event, func); } } function init() { var imgLin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mg_link'); if (imgLink) { addEventListener(imgLink, 'click', function() { visitAllUrls(clickMonitorUrls); }, false); } } function req_imp12() { visitUrl("https://ead..com/impression/wenku_post_json?p=wpZAy1HThY-u5muAwq-_hHC2XNE_p6_g4r9Lzf_7eooQVhmofPQygwkXyIexfXBy7-t8n_y6IQgdi4ZZz-obWLJhjwJ_QzuQJx6RZDIlI3Ml9EeK-SeUG5NyZgk3cM_mHmNuwegW3WXR496scETt0S3-_Ts3vi-vhsT3bmEFU8RF2mw4ITT_JcvFoGLMU9-39K3o5Ke7_-1eJ_-esoWUKD_vVVIijH53J2-gM6_vO__==&price=0"); visitAllUrls(impMonitorUrls); init(); } if (window.attachEvent)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req_imp12); } else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req_imp12, false); } }) (); .proct { position: relative; } .adv-logo {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1px; z-index: 100; } .ad-label { left: 1px; } .dsp-logo { right: 1px; }

0.12÷0.3=( )÷3
6.72÷0.28=( )÷28
0.12÷0.03=( )÷3
0.672÷0.28=( )÷28
讓學生根據商不變的性質進行比較,由比較簡單題目入手,喚起學生對商不變性質的應用意識。
2、設計一些除法計算題,先估算,再計算: 4.83÷0.7= 0.756÷1.8=
先讓學生估算商比1大還是比1小,再進行計算。通過計算和估算的比較,培養學生總結對這類計算題計算的方法,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3、緊接著安排兩道改錯題。讓學生通過判斷去加深對這類計算題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與敏銳性。
4、最後再讓學生解決兩道生活中實際問題和一道拓展思考題。 這樣就比較周全的考慮到了深度、廣度和題目之間的相互關系,體現了比較適當的難度、得當的坡度和恰當的密度。
數學練習的設計由於數量較多,所以更要從形式上講要靈活多變。在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學生實際,設計一些新穎別致,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練習題以及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練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可以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的目的。但形式的靈活多變只能從感官上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刺激獲得的反應只能是短暫的。
因此要讓學生長時間對學習保持持久注意。就必需讓學生不斷引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

起認知沖突。那麼設計的練習除了在形式上保持靈活多變外,更要讓練習層層遞進,加強練習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斷把學生引入他的最近發展區。同時一個班的學生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理解能力的速度和強度也各有差異,安排層次漸進的練習可以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都能獲得不同的發展,讓所有的學生

滿意請採納

『柒』 小學數學課教學案例

《乘法的初步認識》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活:你們喜歡擺圖嗎?你最喜歡擺什麼?(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
生1:我最喜歡擺房子。
生2:我最喜歡擺汽車。
……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動手操作
①在規定的時間內,擺出相同的圖形,看誰擺得多又快。
②說一說,你擺的是什麼?給你擺得圖形取一個名字。
A、指名說(我擺的叫房子圖,我擺的叫電視機,我擺的叫「×」圖……)
B、同桌互說
③數一數,你擺一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那擺這么多圖形,一共用了幾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樣列出算式?
學生1:7+7+7+7+7
學生2:4+4+4+4+4+4
學生3:3+3+3+3+3+3+3+3+3+3+3+3+3+3+3(師寫時說:我都聽糊塗了。生答:有15個3。師及時說:這樣說我就清楚了。老師寫並請下面的同學幫著數,有些學生就嘰里咕嚕地說:太長了,真麻煩!)
⑤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後都爭著回答)
生1:加數都一樣。(分別請學生說出這條算式的加數)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幾個加號。
⑥談話:這么長,還有比這條3+3……算式更長的算式嗎?(有一位學生說出了30個2相加,這時,老師用很驚訝的神態望著他,使他感到很滿足、很自豪)如果有100個3相加,你感覺怎麼樣?(太長了,太麻煩了,一個黑板都寫不下)誰有好辦法,使這么長的算式變得簡短些?
3、自主探究
(1)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頓時學生摩拳擦掌,踴躍參與,有的沉思,有的討論,經過多次探索,熱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興奮的歡呼聲中,學生開始匯報)
(2)匯報:
小組1:用合並加數3+3=6、6+6+6+6+6+6+6+3(下面學生說:還是太長了)
小組2:3+3+3=9,9+9+9+9+9
小組3:15個3相加
小組4:用乘法15×3
師說: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覺合並加數的方法還是太麻煩,而且我們以前學過加法,你們想知道數學家想出了個更簡便的表示法?(學生齊聲說:想)
(3)師出示:15×3並說:看到這算式,你想說什麼?
學生1:真的很簡便!
學生2:這個「×」是什麼?
學生3:15哪裡來,3哪裡來?
學生4:這個算式怎麼讀?
(根據學生的提問,請學生幫忙,逐一回答)
(4)從學生的提問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讀法、表示意思、乘號和乘法。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種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寫法——乘法。
4、體驗運用
(1)找:師:接下來,老師帶你們去游樂園一趟,那裡就有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看誰找得多?
(2)寫:針對問題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說: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5、談收獲:……
6、生活拓展: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大家課後去找找,看誰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合理地組織、運用教材
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擺小棒」的活動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舊知識的聯系更加地緊密,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最後把課前插圖當作給學生體驗用知識的資源,學生會覺得輕松又興趣盎然。
(二)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整節課的教學,都能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學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學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我帶學生到公園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才能用乘法,並從中獲知: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產生對數學的親切之感。。
(三)注重學生的個人體悟,自主產生求知慾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辦法還是不大完美時,就有了知道數學家的辦法的強烈慾望。而且會不知不覺產生對數學家、對數學知識的強烈求知。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並帶他們到生活中去用乘法,從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並體悟學習乘法的意義。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設計學習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基於學生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究活動的預設生成中,讓學習主體的認知結構、自主探究、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等方面持續地、動態地生成於開放合作,積極互動的課堂學習環境中,如葉瀾教授所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這節課接近尾聲時,讓孩子們說一說公園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計算?孩子們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樣孩子們的思維又得到了發展。整個過程,學生親身感受到的並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他們自己體驗、探討出來的。

『捌』 如何利用小學數學 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是主角,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基本上所有的專教學過程甚至所有的問屬題及答案都是教師提出的,課堂上沒有爭論,也沒有異樣的聲調,一切似乎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然而,由於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按照預定的「軌道」運作,這必然要求教學活動突破預期目標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走向生成、開放的創造天地。

『玖』 舉出一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自己利用學生生成性資源的例子,說一說是怎樣處理的,效果

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學生通過操作、合作探索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突然一個學生說:「我有個發現,正方形相對的兩條邊也是相等的。」我認為這是個有價值的信息,於是我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設計,修改了板書,把正方形的特徵「四條邊都相等」改為「相對的兩條邊相等」。一個學生就發現了:「那正方形不就變成長方形了嗎?」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是呀!那正方形到底是不是長方形?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議論開了,最後形成兩派對立,相持不下。一部分學生認為:正方形不是長方形。因為它的四條邊都相等,而長方形只是相對的兩條邊相等。另一部分學生認為:正方形是長方形。因為正方形有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就包括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還有的學生說:「如果說正方形是長方形,那為什麼還要叫正方形,乾脆全部都叫長方形。」他們把等待審判的目光投向了我。我得到這個信息並沒有直接了斷的「判案」,而是引導學生找出:「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長方形要用什麼標准呢?」把評價的權利再拋還給學生。此時我發現判斷是的同學以「YE!」慶賀勝利,判斷不是的同學心有不甘。我說:「老師覺得剛才判斷不是的同學眼睛真亮,他們注意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不同點。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它是一種四條邊都相等的長方形。大家對這個說法滿意嗎?」即時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我想正是這種審時度勢,相機調整教學預設的態度,才能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投入到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加深知識理解,促進思維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價值,感受享受知識的甜蜜,感受心靈成長的幸福。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堂生成性教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