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學習國畫興趣的探究課題
1、讓學生認識到國畫的美、認識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
2、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陪養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3、拓展學生的視野,了解國畫的歷史淵源、博大精深
4、體會國畫所表現特殊的意境和作者主觀情趣
② 小學美術國畫教學要教什麼內容
中國畫是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民族繪畫,並有著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國畫作品可以與西方任何時代的作品相媲美,越來越為當今世界各國所矚目。常言道: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有世界性。中國畫作為中國一個具的強烈民族性的傳統繪畫,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滲透的今天,正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方式發展變化著,為人們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為此,國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效地開展國畫教學對於小學生認識中國畫,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畫教學現狀
在小學國畫教學中,存在著很大問題
(一)當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高科技的工具是接踵而來,今天的中小學生,是"漢堡、牛奶"與"卡通、漫畫"的時代,利用電腦進行繪畫,古老的書畫藝術有時常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且繪畫技法和調色等方面的能力嚴重受到制約。對於學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師講解起來困難大增,學生是否感興趣,還要靠教師積極引導。
(二)由於歷史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模式長期作用下,小學國畫教學還是以臨摹范畫,或教師畫一筆學生練習一筆的現象,講完後全班完成同一幅畫。陳章良教授曾經說過:"創新教育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鼓勵學生發展他們有個性,有一種創新的意識,千萬別把孩子們變成像一個'模子'里鑄出來的人。"
(三)家長的不支持,不投資不為學生購買國畫用具,我們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還有家長的不理解,教師和學生家長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是與教師范畫是否相近為標准,不必說,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內容,學生為適應教師和家長的評價標准而把表現潛能嚴重扼殺掉。
在這種教育現狀下,我們的國畫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學的有成績了,就會慢慢得到認可,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好的教學方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剛接觸中國畫時便在筆墨游戲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使之對國畫學習充滿期待並在每一次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學生在將來的中國畫學習中取得成就至關重要. 小學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從玩中讓學生熟悉中國畫,並培養其樂趣。在學生尚未接觸到中國畫課時,對水墨畫十分地生疏,若以傳統模式機械地要求學生臨摹,學生易產生厭煩。此時,我巧妙地利用了"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導學生通過玩墨、玩筆,讓其發現筆的運用。結果學生們隨心所欲,畫的是千奇百怪,我為他們的畫取名為-美麗的夢,因為夢是虛無飄渺的,形態怪異的,他們的畫也是如此,對我起的名字他們很滿意。
(二)採用多種表現方法激發興趣。如採用揉紙法、點染法、暈色法、平塗法、擦染法、拓印法等等,使學生利用各種表現手法來對心中的事物進行描繪,使之能獲得成功感,增強創作熱情。
(三)教學中運用風趣的語言,提高學習興趣。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孩子不同於成人,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風趣化,盡量接近孩子們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夠易於接受,也會使教師的工作得以順暢進行。
(四)講名人軼事引發興趣。中國畫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名人軼事很多,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齊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可以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和筆墨的巧妙之處,讓他們感受到學國畫的樂趣。
三、探索新的國畫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勒溫費爾特說過:"兒童只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范,那麼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創造的能手。學生對於學國畫有了一定的興趣,就要看教師的教學模式了,當務之急就是改變現存的傳統的國畫教學模式。我在從事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嘗試著拋棄傳統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我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一)欣賞中國畫,從感受到領悟國畫的藝術魅力。在名畫欣賞中感受美術作品本身蘊含的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和審美意識。中國畫,講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因此,美術作品欣賞就是讓學生從感受作品到漸漸領悟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及藝術家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生活,擴展學生表現面。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擴展學生表現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教學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三體合一,這是歷代畫家實踐證明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內容也是常規的花鳥、山水等,而目前相當數量的兒童國畫班,也實行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模式,此現象已引起眾多美術界有識之士的憂慮。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應找出能引起兒童興趣、刺激兒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後讓兒童自己去解決問題。
(三)學生課堂活動貼近"最近發展區"。利用寫字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鍛煉中,側、逆、頓鋒的應用以及色彩知識的掌握。即,讓學生用平時寫字的方法在宣紙上用墨寫上字,可以把字拆開、疊加、拼合等方法進行書寫,寫時也可用各種運筆方法,然後在不同的空間填上顏色。通過訓練學生對各種用筆、色彩間的關系、疏密關系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很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發揮的餘地。這也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的要求,是讓每個受教育的學生都能獲得"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或"跳一跳,吃蘋果"的潤澤和成長的完善化教育。
(四)寫生感受式教學。寫生,是美術學習、繪畫入門的基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畫學習與創作也是離不開寫生的。但在中國畫課堂教學中,安排什麼樣的寫生內容,怎樣進行教學,怎樣由寫生到創作表現,也是值得我們實踐探索的問題。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有其優缺點的,面對不同特點和年齡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中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學生畢竟不是教師個人的產品,學生是有個性與靈性的人,我們應給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影響。
③ 如何設計兒童水墨畫教學中的創作表現
通過特殊的游戲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一舉多得。中國水墨畫的核心離不開筆、墨。在讓孩子們學畫水墨畫之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他們了解水墨畫的各種工具以及性能特點。
毛筆既是一種書寫工具,又是抒發心靈、性情的一個媒介,這種世代相傳的媒介既圓潤、柔和,又鋒利沉重,加上水墨的干、濕、濃、淡,變化無窮。歷來中國人真性情都曾在這種獨特的筆墨中得以揮灑。童年時代學會使用這種工具與材料,領略它們的趣味性並有所實踐,無疑於在孩子的心田深處撒播下熱愛、理解、認知傳統文化的種子。於是我帶領孩子們一起徜徉於筆墨游戲之中,如: 「點線面,一家人」,重點在於帶領學生去了解繪畫基本語言的之間的相互聯系,「比比誰的變化多」,旨在通過練習讓學生感受中鋒、側鋒、逆鋒、順鋒等不同用筆產生的藝術效果,增強學生對用筆的感受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傾向於幫助學生了解水性、墨性、色性,體驗水、墨、色三種物質相融相斥的變化過程,獨具韻味。「我的線條朋友多」,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豐富的墨色和水色來畫直線、曲線、折線、長線、短線、體會線墨結合所產生的魅力,還有「迷宮筆墨行」,「釣魚大擂台」等,這些游戲的介入使兒童先是感到「有趣」在先,「興趣」相隨,當孩子們已然被這種筆墨游戲所吸引而感覺「其樂無窮「時,教師應及時抓住這個契機,趁熱打鐵,進入第二階段。二、「寫」盡世界真奇妙——「搜盡奇峰打草稿」
④ 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水墨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並已形成了融合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思想哲學觀念的完整藝術體系,是我國民族文化璀璨耀眼的瑰寶。小學美術教學要想讓國畫真正的走進課堂,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並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1.水墨畫面臨的困境
在長期的傳統教學的模式下,水墨畫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小學階段,一是由於學生年齡問題,他們較難掌握筆墨的運用技巧,並且無法理解國畫的價值所在;二是由於傳統教學模式長期的作用下,教師教水墨畫仍停留在教師畫一筆學生畫一筆或臨摹范畫的狀態,一節課根本無法獨立完成一幅作品。並且小學生的耐心有限,學生不可能一節課都跟隨教師畫畫。另外,教師教授的水墨畫一般是以成人的眼光選擇模板,小學生無法跨越幾十年的年齡界線,用成人的眼光去理解這些成人化、模式化的美術作品。從而,讓學生走進一個莫名其妙的專業美術圈,成為美術教育的犧牲品。而這些最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許多學生索性選擇與國畫絕緣。因此,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培養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成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2.從興趣入手,喚醒水墨畫的新源泉
在美術水墨畫教學中,教師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水墨畫的技巧能力。
2.1 游戲入手,以小見大。謝赫強調"氣韻生動、骨法用筆",而用筆用墨恰恰是水墨畫的根本。教師要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小學生感受到水墨畫的筆墨情趣,逐步掌握水墨語言,體驗水墨畫的樂趣。如:組織一場水墨游戲,讓學生用毛筆蘸上濃墨在宣紙上天馬行空的"亂塗亂畫"自由揮運,直到筆墨乾涸,然後繼續蘸墨、蘸水繼續揮運,直至教師喊停。最後讓學生將自己的"隨心所欲"的作品放到投影儀上展示,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他們所創造的各種墨色,以及墨色產生的原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水墨畫的一些筆法和技巧,激起學生有意識的進行創作水墨畫的熱情,為學好水墨畫打下基礎。
從簡單的作品入手,讓學生慢慢的接觸水墨畫,從而對其產生興趣。教師的教學內容要以小見大,最大程度上拉近學生與水墨畫的距離,讓學生易學、樂學。俗話說的好:"一花一世界",所以小小的一朵花、一片樹葉都可以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一朵花可以展現夏天的嫵媚;"一葉可知秋"並不是一句空話,一片小小的樹葉也可也展現出秋天的唯美。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身邊的美,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這種美好。
2.2 不拘教材,故事引入。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小學生正處於喜歡故事的階段,所以,教師不妨從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入手,打開美術水墨畫教學的空間,引導學生從故事中發現藝術,讓藝術豐富生活,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藝術的魅力,從而發現美、創造美。
"書畫同源"指的是傳統水墨畫和傳統書法是異名同源的,是中國繪畫的基本理論之一,水墨畫吸收了書法線條的韻味,同時,一些文字明顯地具有一定的圖畫形態。因此,在水墨畫的教學中,可通過童話故事將水墨畫和書法的教學融合。先從簡單地線條入手,讓學生逐漸掌握運筆規律;到能通過"畫"古象形文字漸悟水墨畫,再到將二者進行深層次融合,使學生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又能體味到水墨的韻味感受以書入畫的樂趣,又可同時繼承兩種傳統文化,又可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傳承民族藝術並將其發揚光大。
2.3 自然之美,補寫生體驗。中國傳統水墨畫繪畫中的筆墨依據就是寫生的觀察及自然體驗,正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教師在水墨畫教學中要將生活的真情實感融入進去,學生並非只能待在狹隘封閉的空間進行創作,讓學生親身接觸大自然,或許更能觸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從而主動進行寫意創作。如,教授《水墨畫--燕子》時,正值春季,小草初露,柳葉青青,讓學生走出教室去親近大自然,看燕子歸來。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燕子的各種形態,通過觀察對比,學生會有更直觀的視覺經驗和深刻體驗。到時,不用教師刻意提醒,學生便主動的投入寫生,用筆下這幅初春燕歸來的水墨畫。
2.4 鼓勵肯定,激勵創作。美術教育家伊頓曾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冒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水墨畫的發展也離不開創造性思維。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們去干",所以,要培養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激發他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其次,不能遏制學生的想像思維,隨意的扼殺學生與眾不同的作品。水墨畫的美具有多樣性,需從不同視角去欣賞。所以,不論學生的水墨畫作品是熱情粗狂還是平淡細膩,是誇張奔放還是朴實含蓄,只要是學生心靈的真實再現,那都是學生創作的結晶,教師要給予肯定。
2.5 審美教育,產生共鳴。"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個人有個人的審美標准,小學生也不例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心境及情感體驗。因此,在水墨畫教學中,教師切勿給審美材料定下統一審美標准,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讓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用自己獨特視角去感受水墨畫,從而使學生和作品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的審美意識自然會得到發展。可以肯定的是,小學生的經歷並不足矣審視理解古名畫之作,這些讓孩子有個初步了解,但在教學中,教師應選擇跟生活緊密聯系的水墨畫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即可。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繫到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小學生對水墨畫產生極大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水墨畫,才能真正領略到國畫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