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培智學校自理課教學計劃

培智學校自理課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1-02-21 07:56:50

⑴ 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兒童康復計劃

醫院具有專業資質,有著良好的醫生團隊。

⑵ 如何提升培智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正目前,我國抄獨生子女家庭襲接近1.5億個。很多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家長除了無法代替學習外,幾乎包攬了一切原本可以鍛煉孩子自理能力的事情。特別是對智力落後兒童,家長普遍存在補償心理,事事替孩子動手。近年來,一些高分低能的大學生,因不知道簡單的生活常識,做出讓人啼笑皆非的"傻事",而被當作新聞見諸報端。正常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尚且有待提高,如何培養、提高培智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是一個重要課題。

⑶ 求問一些特殊教育自理課的教案或者內容

一、為了滿足特殊需要兒童學習的需要,而設計(提供)的教育,即稱特殊教育。
二、特殊教育又內可分別成為容盲童教育、聾童教育、智力落後兒童教育、超常兒童教育、言語障礙兒童教育、情緒和行為障礙兒童教育,多重殘疾兒童教育等。
中國實施特殊教育的對象主要是盲、聾、啞、智力落後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兒童和青少年,設有盲聾啞學校、低能兒學校或低常兒童班、弱智兒童班,以及工讀學校等。我國《憲法》、《義務教育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都明確定:「國家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對殘疾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 它不僅像普通教育那樣,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還特別強調進行補償缺陷和發展優勢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學習盲文和定向行走,對聾童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對弱智兒童進行感知覺和動作能力的教育訓練等。特殊教育更重視早期教育,因為錯過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對聾童沒有進行早期語訓,就會給今後語言的發展帶來很大困難。特殊教育相對於普通教育來說,也更重視個別教育,更強調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特殊需要。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樣,已經納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軌道。

⑷ 培智教育課堂教學學情分析怎麼寫

一、在培智教育中進行生命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本質是服務。為學生的終生幸福服務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終極目的。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乾的利益而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當然是毋庸置疑的。」生命是人的根本,關注生命是人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以人為本」,就必須關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離開生命一切將無從談起。教育關注人的成長與發展,而人的成長與發展實質上是生命的成長與發展;生命是教育的始點和歸宿。因此,教育的「以人為本」首先應當是以人的生命為本。生命是具體的、獨特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區別於其他生命個體的特徵和性質,具有不可替代性。
「生命教育的目標應在於啟發生命智能、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范圍應籠罩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公民(特別是青年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內化陶冶其人格情操。」生命教育在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生命價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激發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追求,滋養學生的感恩情懷。「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在培智學校的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大背景下,培智學校開展生命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探究的重要課題。
智障兒童首先是兒童,是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的表現,是有著生命的人。基於人的生命存在,智障兒童有著人的生命的價值、意義和尊嚴,應該享有人的一切的權利。【1】但長期以來,對智障兒童發展的偏見以及消極的教育期望,使他們在社會上處於弱勢、從屬的依附地位,被當作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受到許多人的歧視。教育是喚醒人的生命意識的一種有效活動。生命意識的養成,不但能夠使智障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也能夠養成他們豐富的生命情感和堅強的生命意識。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一種教育活動。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對智障兒童不但要像對普校學生一樣實施教育,而且要在教育活動中密切關注智障學生個體的生命意識,幫助他們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既是特殊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又是特殊教育的天職,更是特殊教育的一種追求。

⑸ 如何提高智障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智障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對實現培智學校的培養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對我們班的學生在飲食、衣著、大小便、睡眠、個人衛生和安全這六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地自理能力的訓練。
一、有計劃地各科滲透,形成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網路
智障兒童往往伴有其他缺陷,因此需要系統地規劃訓練內容、流程。我們任課老師一起研究,一起制定訓練計劃,做到各科圍繞訓練項目密切配合,訓練中堅持集體指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課內訓練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對困難大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例如:有些學生由於小腦發育不全、腦癱而引起的手腳不靈活,牽制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為此,我們在體育課上以補償缺陷為原則,進行大小肌肉訓練,通過拋接球、拋接沙包,伸屈腿、轉頭、行走、跑、跳等運動來增強他們的手臂力、腿力以及靈活性,為培養自理能力打下力的基礎。
在勞動課上,由教師強化技能指導,從洗手洗臉到洗餐具,從脫衣穿衣到系鞋帶,都手把手地教,反反復復地練。常常是教師示範後,學生先動手練一練,然後一起操作,再個別指導,最後是一個一個過關,師生共同評議,並提出整改意見。
在活動課上,教師讓學生全面認識各種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不僅教會這些東西的品名及它們各部分的名稱,還讓學生知道這些東西的用處用法,包括穿戴的基本常識等,並在勞動課學習技能的基礎上再設計實踐活動進行強化。
二、小步子,多循環,著眼於「動力定型」
由於重度智障兒童的注意力極度分散的,思維不能像常人一樣有的放矢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因此,對重度智障兒童的生活自理訓練不能急於求成。教學時可以把一個訓練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極其簡單的操作動作,讓學生從一個簡單的操作動作學起,然後將分散的操作動作連貫成一個整體操作過程。例如:穿鞋子,我們把整個穿鞋過程分解成右腳穿鞋,左腳穿鞋。單腳穿鞋又分解出幾個簡單的步驟進行教學。1、一手拿起鞋子2、將同側腳抬起放置於另一腿上3、雙手握住鞋幫,讓腳指頭對准鞋口,並伸進鞋口4、用力將腳伸入鞋內,頂到鞋尖5、伸出食指插入鞋後跟,並用力將鞋後跟往上提,使腳後跟緊貼鞋底跟。當左腳(或右腳)基本學會以後,另一腳的學習就相對容易。最終才讓學生完整進行雙腳練習。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教師必須耐心地一步一步分解指導,學生跟著老師學,小步子,多循環。同時由於每一個分解步驟難易程度不同,在練習過程中必須從學生實際掌握情況出發,適時縮短或延長某一步驟的練習時間。例如:在穿鞋訓練過程中,預定每一步驟四課時完成,1—4步完成較好,但第5步用了十課時的時間,可個別學生困難還是比較大。通過教師和學生循序漸進的努力,學生逐漸掌握了穿鞋的基本要領。通過反復的強化訓練,逐步養成學生生活自理方面的習慣、技能等,讓他們在基本的生活自理上形成動力定型的生理機制,這是提高訓練效果的關鍵。
三、運用激勵機制,在表揚中展開訓練活動
針對智障兒童也如同常人一樣喜愛聽人表揚,厭惡批評的特點,我們在訓練過程中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但由於智障兒童對語言的實際含義不是能很准確地理解,因此在表揚過程中,一味地用枯燥的語言表揚,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這些孩子對於食物的興趣是最高的,可以利用食物作為獎勵品適時給予孩子們獎勵,有時也可以將獎品提升為紅花,五角星,最終過度到簡短語言表揚。在表揚時,我們從對某一步驟的表揚,過渡到幾個步驟的肯定,最終到達完整步驟的獎勵,使激勵機制更貼近智障兒童的心理需求,服務於促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這一根本目的。
四、驗收競賽,反復練習,鞏固提高。
我根據本班學生特點設置了幾個競賽項目,如系鞋帶、穿衣服等項目。通過比賽,增強了學生的榮譽感。學生為了取得好的名次,就會自覺地強化練習。而驗收合格後,也就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通過記錄下來的情況,我們對學生進行橫向比較,一看這個內容中哪個學生需要補課,一目瞭然。再進行縱向比較,這個學生的哪一方面比較弱,也非常清楚。我根據智障兒童遺忘快的特點,不斷地反復訓練,這是鞏固和提高的有效方法。反復訓練的途徑主要有三條:即對能力差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強化;滲透各科反復交叉練習;要求把學到的本領運用於日常生活。
在一次活動課上,我們班進行了穿有拉鏈外套的比賽。比賽時同學們拿住衣服的領子,把兩只手穿進袖子里,拉上拉鏈,拉好領子和袖子就算穿好了。評判時要讓學生說說誰穿得最快,穿得最好,指出小朋友穿得不好的地方,讓他們再穿一遍。我們分了幾個小組和幾次的比賽,先是男同學和男同學,女同學和女同學之間的比賽,再是差不多水平的同學之間的比賽。這樣一來,每個人都進行了多次的比賽,練習了穿衣的方法,熟練了穿衣的過程。經過多次地比賽,有幾個同學得了幾次第一名,所以興趣很高,表示還要和誰比一比。通過這樣的競賽,使學生得到了反復地練習,在反復中得到提高。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智障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強化教育與訓練,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效果是極顯著的。班裡有個叫王曉宇同學在班裡的系鞋帶比賽中獲得最快最熟練獎。就連連經常去男廁所的一位女同學也改掉了壞習慣,知道自己是女的,乖乖地上女廁所了。而現在吃飯時,大部分小朋友已不用老師的提醒,習慣性地在飯前飯後洗手,洗餐具,並且放好飯盒後馬上整理桌子。
五、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進行家庭強化。
智障兒童的父母往往因為子女的先天不足而凡事包辦代替,使這些孩子失去了許多生活自理機會,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在生活上的依賴習慣,使先天的缺陷逐漸轉化為後天的「弱智」。我認為,「勤能補拙」,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場所,放棄這個特定的環境,就談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然後根據學校教育訓練計劃,讓每位學生把在學校學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實踐、運用。同時,請家長做好記錄,學校再根據家長反映的情況做到對學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都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真正實現培養學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應。
發揮家長的力量,使家校一致教育能使我們的教育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有一個學生剛來時,每次鞋帶掉了,他都只會叫別人幫忙,自己卻無從下手。剛開始時,老師幫他系,後來,老師想讓他自己學會系鞋帶,教給他系鞋帶的方法後,就不幫他系了,可他就讓別的小朋友幫忙。在老師的鼓勵和監督下,他自己動手系鞋帶了。當然,初學時,鞋帶系得很松,走幾步就散了。通過不斷鼓勵和表揚,讓他堅持自己系,後來,他的鞋帶系得又規范又漂亮。他的媽媽還高興地說:「以前,一穿有鞋帶的鞋,就伸著腳讓我們幫他系鞋帶。現在,我們幫他系,他還很驕傲地不讓我們系,說這個他也會,一點也不難。」
智障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訓練需要不斷反復,不斷強化。在訓練過程中學生有反復性,需要教師有特別的愛心和耐心,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去引領學生,監督學生。
在培養這些智障兒童自理能力實踐活動中,我們持之以恆,始終如一,從不忽時緊忽時松或虎頭蛇尾,這樣,使這些孩子在長期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大部分學生達到了自己的事基本上自己能做。我們平邑縣特殊教育學校里的每一位特教教師以特級的耐心、細心、愛心和關心去融化智障兒童冰冷孤獨的心,去啟開智障兒童寂寞沉睡的腦,在教育教學中堅持「三不」、「三允許」,即不挖苦人,不排斥、不放棄,允許學生說不,允許學生選擇,允許學生犯錯,做到老師用心、做到微笑服務,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總之,智障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而是一個漫長系統的過程。只要他自己能做,自己願意去做,我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並在此基礎上,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只有這樣,培養兒童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作為特殊教育行業的一員,我們應充當好智障兒童「拐杖」的角色,讓他們蹣跚的步履變得更加輕盈,讓他們的心靈開出絢爛的花朵。

⑹ 全日制培智學校生活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指導思想怎麼寫

教學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啟蒙教育。
(二)、基礎知識方面
1、漢語拼音
①、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23個聲母,24個韻母,4個聲調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②、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2、識字與寫字
①、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②、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③、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正確的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莊、整潔。
④、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①、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②、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③、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④、對於讀物中感性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①、學會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②、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③、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④、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愧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閱讀全文

與培智學校自理課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