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美術教學重難點策略

小學美術教學重難點策略

發布時間:2021-02-21 10:48:13

A. 如何解決美術課中的重難點

解決美復術課中的重難點制主要有三個方面1就是從透視入手2就是從結構入手3就是從顏色入手。
1要充分掌握透視知識
繪畫理論術語。「透視」(perspective)一詞原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繪物體的空間關系的方法或技術 。
透視有三種形式色彩透視消逝透視線透視通過對透視的理解可以更好的分析物體結構。
2充分理解物體結構,結構就是物體的基本構架,和基本外冒特徵。正確分析物體結構就掌握了如何描繪實物的本質。
3對於顏色的正確分析應用,首先要知道顏色直接的關系,其次要知道如何用三原色召喚出更多的顏色。再次就是要把顏色放到該放的位置上。這樣才可以使畫面效果更有光感。

B. 淺談如何突破美術教學中的重難點

通過多媒體來教學,突破教學重自難點。

信息技術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還有存儲、再現等功能。在同一屏幕可同時顯示相關的文字圖像和動畫,這是傳統教學媒體無法達到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優點,認真研究教學目標與內容,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化難為易。通過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有效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上《色彩的冷暖》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設計房間、樹木、遠山,再給出很多不同的冷暖色,讓學生自己選色然後填入,讓大家在塗色游戲中感受色彩的冷暖。

C. 如何化解美術教學中的難點的策略研究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方案及總結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術課程標准》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美術教研組確定了《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這一課題。小學美術欣賞課業在美術教學中佔用的課時雖然最少,但教與學的矛盾卻常常比較突出,因此也是美術教學中的難點所在。美術欣賞教育能全面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課標》中指出「美術教育在於激發學生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美術欣賞是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美術作品、生活環境的感受、想像、體驗、理解和判斷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心理活動,達到以美促知,以美啟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從而獲得終身的、可持續的審美創造力。如何提高欣賞課的教學質量,值得我們美術教師去研究和探討。
二、課題界定、理論假設
(一)小學美術欣賞的概念界定
欣賞:欣賞就是從一個作品中發現有意義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種很愉快的感覺,是個看似簡單卻十分深奧的東西.
美術欣賞:美術欣賞是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從而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其作品背後的藝術現象的活動。
美術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形式,它和繪畫及工藝教學組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從美術教學總的目標和任務出發,欣賞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還應重視思想素質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把他們引向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發展的道路。
(二)理論假設
1、眾所周知,審美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羅克韋爾肯特曾說過:「藝術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們更深地懂得生活,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馬克思曾引用黑格爾設想的一個生動比喻,來說明人類在創造活動中實現其本質力量叫產生的愉悅:一個小男孩,將一塊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漣漪不斷變大,他欣賞自己的創造,從中得到無比的欣喜 …… 學生從中獲得審美喜悅,正是和藝術再現世界相對應的,即熟悉,親切,又陌生新鮮的心靈體現,學生獲得知識是一個主動發現過程,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2、莎士比亞在《風月通鑒》中曾經寫道:人們齊心贊賞新玩具,不理會他們是用舊物捏成,寧願歌頌鍍金的劣貨,不願欣賞蓋了灰的金泊。
因此,作為美術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而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的去認識美,有選擇的接受新的觀念。
三、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教師把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並以情感為主導因素,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理解、欣賞其內涵。
2、通過研究,從兒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發展方向來分析掌握兒童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徵,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孩子提升美術欣賞能力
3、通過研究,根據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任務及自身的特殊規律,靈活運用教材,善於結合實際培養、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四、研究的對象、方法及過程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小學五年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美術課堂教學及美術興趣活動課為載體進行研究。
(二)研究過程
1、准備階段:2010.3月至2010.4月.
(1)調查美術課堂現狀,了解學生美術欣賞興趣
(2)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3)撰寫課題申請報告
(4)嘗試研究
2、具體實施階段:2010. 4月至2010. 9月.
(1)撰寫開題報告,調整課題實施計劃。
(2)繼續收集文獻,充實理論基礎.
(3)進行美術欣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究.
(4)撰寫中期報告,調整實施方案.
3、總結成果階段:2010.9月至2010.12月.
(1)全面總結,歸因分析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3)整理研究論文、教學案例等資料
(三)研究方法
採用調查研究法、訪談法、比較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文獻資料法、現場觀賞法、案例分析法等開展研究。
五、研究內容
1、在欣賞課中凸現人文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等新的教學理念,對相關資料進行調查、整和與研究。在實踐教學中提倡要注意營造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2、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美術欣賞學習,逐步提高審美能力,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開發學生智力。
3、課堂教學整體優化,重視多媒體等等不同教學方式的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
4、在直觀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的探索,加強直觀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認同,增強學生對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重視。
5、美術第二課堂的確立。如:美術興趣小組的建立;校園文化對美術教學的重視;家庭美術學習氛圍的創造;
六、實驗研究保障 :做到了研究任務,制定了學習研究制度,每學年都走出去,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
七、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反思。
我們所提出的「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研究」在研究中雖體現了一定的優越性,但也有必須努力加強與改進的地方:
(一)在美術欣賞中,教師往往在課始出示範作後,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欣賞成了「講賞」。美術欣賞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同時也忽視學生創造個性的培養,有時會埋沒了部分學生個體的創造思想。
(二)教師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會忽略作品的背景及創作的社會生活。欣賞要達到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體驗相結合;介紹作品的背景與作品內在藝術性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達到 「內外」結合,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能結構,提高對藝術形像的審美感受能力。
(三)如何將美術欣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的課內外活動、及其他學科有機結合起來,還需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八、課題研究的初步成效
通過一年時間的實驗和研究,教師和學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顯著,特別是對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豐富了學生的視覺語言,受到了學校各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一)學生方面
1、逐步培養學生美術欣賞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的高低對一個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小學生自身要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增加審美知識的積累,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為什麼審美,努力把這些基本的審美知識弄清楚了,才能為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欣賞教學中,看、講、辨、談這四種教學方式在作用過程中有一種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滲透的關系,,高年級欣賞評述教學則以「辨」、「談」為主,「看」、「講」為輔的教學形式,著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要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要在平常多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比如說音樂、舞蹈、歌劇等等,還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只有積累更多更廣泛的知識才能逐步積累自己的審美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觀察周圍的世界,在觀察中要善於用眼用心用腦去觀察,使審美能力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步提高起來。
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健康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時,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欣賞課在教學時喚起了學生的生活聯想,補充了必要的審美經驗,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2、運用提高美術欣賞評價的能力。
藝術的審美價值是建立在實踐價值基礎上的,具有客觀性。通常的美術欣賞可缺少切身的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因而在校園宣傳窗開辟美術欣賞專欄,展示學生優秀作品,組織學生觀看畫展和有關美術方面的錄象等等。通過各種途徑,逐步提高他們對美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性到藝術性的欣賞評價的能力。
美術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評價具有主觀成份,這些成份造成欣賞活動的復雜性,也造成評價難於統一。教師在講解作品前,首先對自己的判斷作內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審美的和非審美的成份。在教學中,把自己的判斷從推測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知和評價作品。如,「我體驗到……」和「我感覺到……」等非定性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也並非是權威的和終極的。於是,學生也會進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應代表自己個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暫時的情緒和突變的東西,或是片面的判斷。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評價哪些方面符合多數人的意見。如此反復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驗證判斷,減少盲目沖動的評價,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
3、實踐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我們的學生由於有著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此他們的想像思維和繪畫水平也各不相同。課後,我會盡可能多地去接觸自己的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畫畫習慣,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當我發現有個學生的造型能力比較弱時,我不會對他的作品,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因為這樣不僅增加了他的學習負擔,更會讓他因此厭惡繪畫。所以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只要完成事物的基本形狀便可。除此之外,我還會再找一些簡單易學的圖片資料,讓他欣賞、臨摹。這樣他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繪畫領域也能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空。等到時機成熟以後再對他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造型能力相對弱的學生,我不僅要耐心進行個別指導,盡可能多地鼓勵他們,還要提供一些適合他的圖片資料,拓寬他們的思維。
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也注重增強學生繪畫的靈活性。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盡可能地畫大,或適當的畫一些彎曲幅度特別大的線條。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也能將學過的知識用起來,這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技能。
4、滲透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新課程標准注重對美術語言以及美術界的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的學習;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自我提升鑒賞能力打下基礎。
美術鑒賞活動是對美術作品的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美術作品本身通過外在的現象、色彩等畫面因素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作用於人的可感因素共同傳達著豐富的信息。美術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層次異常豐富且有一定深度,鑒賞者因個人閱歷、文化層次、生活環境等的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鑒賞者主觀上的好惡、藝術上所持觀點及與原作者創作時想法的差異也影響著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的多樣性及鑒賞者的差異性要求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必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重在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的灌輸。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學生的一些觀念,培養他們勇於開口、敢說真話的良好品格及敢於向權威提出疑問的精神。並且結合每個人自己的經驗背景,對美術作品作初步的評價,老師所要做的是繼續豐富充實他們的經驗世界,並且給他們一個衡量藝術的天平。在我們創造的這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的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他們自我感覺到了對美術作品也有自己的鑒賞能力,這為深層次的鑒賞做好鋪墊。
(二)教師方面
美術欣賞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進而創造美的重要環節。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並且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嘗試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採用新的教學手段,上好小學的美術欣賞課。
1、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美術欣賞課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幾乎涵蓋了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甚至是科學等學科;而且欣賞課可以欣賞的作品種類繁多,如國畫、油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園林等。面對如此豐富的內容,教師必須博覽廣學。所以,作為美術教師,應平時就注重廣泛收集查閱資料,對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性、作者的生平、主要事跡等都要進行認真的提取、融於作品介紹之中,在此基礎上,若能在教學時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來烘托課堂氣氛,創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將更能使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欣賞課富有情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2、教師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
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好的引言所帶出的藝術魅力既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是使學生對美術欣賞產生興趣的辦法之一。「萬事開頭難」,一堂出彩的美術欣賞課,首先就是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到所要欣賞的作品上來。在此,就必須要求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句開場白上進行仔細推敲,既要符合學生的口味吸引學生的注意,又能與所要欣賞的作品聯系起來。所以,美術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美術及美術教學能力的修養,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同時也必須精心准備教案,並且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情操的培養,積極地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在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畫、故事、音樂以及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處於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美術作品時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進入狀態:這節課,我們將有一個機會去了解我國的稀世珍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以及規模宏大、被世界稱為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另外我們還將欣賞到著名的雲岡石窟大佛。這節課,我們將通過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欣賞、分析,去了解一下我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美術作品,去認識祖國豐富的藝術文化遺產。這樣啟發,使學生對新課和教師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和好奇,可以增強學生們求知的願望。
3、改變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手段,來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優化欣賞課的辦法之一。
通常的欣賞課,全靠教師講解,教學方法呆板,效果並不佳。現在,教師可以結合新的教學理念,採取一系列的新教學措施來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例如:讓課堂與平時相結合,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也就是讓學生在業余課後自行搜集美術資料;可以這樣來操作:讓學生任選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要求學生加上自己對這幅畫的簡單評語或是自己的理解,內容和形式可以不限。這樣既能教會學生學會自己欣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對美術欣賞產生一定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可以一舉兩得。另外在學生為美術作品寫評語時,必然會使學生的審美與評價相結合,這樣可一通過評價美術作品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動腦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師的給予,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D. 對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幾點建議

美術教學應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答能力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層面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題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象,應該倡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

E. 怎樣解決小學美術創作媒材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我沒有從事過小學美術教學,
不過,我認為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美術媒材,
除了我們通常使用的各種筆或者顏料之外,
還可以用印章,手上的紋路都可以成為繪畫的素材。

F. 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方法與措施有哪些

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方法與措施:

一、加快美術課程資源開發,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將美術課程資源分為若干種,從大方面來看,分為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物力資源主要是指校內物力資源、校外物力資源、材料資源、網路資源等。當然,物力資源要靠上層領導者與基層美術教育工作者共同提供,這類資源包括美術課程標准、美術教材、美術教室與裝備、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民間美術資源,等等。

在物力資源中,最重要的是材料資源,這是為美術課程開設和教師有效實施課堂教學提供的最基本的保證。包括繪畫材料工具、工藝製作的材料工具,也包括了可以利用的廢舊材料。材料資源的使用因人而異,因時間而異,它的可變因素太多,所以目前中國的美術材料資源仍然是欠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自行購置。

二、運用最新的教學方法,創設美術教學情境

小學生很容易受到課堂氣氛的感染而進行各種學習活動,針對這一點,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相對寬松、活躍的學習環境,利用最新的教學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目前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它改變了傳統教材過於枯燥、單一的現象。

多媒體教學方式集合了圖片、聲音、視頻等等方式,為學生的美術學習增添了不少樂趣,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利用多媒體講述美術知識,需要教師精心地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注意力從別處轉移到美術學習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創造出無限的課堂價值。

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仔細推敲創設教學情境所能夠引起的教學價值,不能單純的為了謀和新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都要設置教學情境。首先,在課堂導入上。教師在開始一節課之前,用影像或者視頻的方式導入課堂材料,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課堂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美術作品分析,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像,勇敢說出自己對作品的看法,鼓勵學生對作品所包含的思想進行研究。

三、靈活整合運用美術教材

新課程理念打破了傳統的「唯教材」論,只是將教材看做教學資源的一種形式。教學活動不應是對美術教材的復述和講授,而應將教材作為一種參考,同時融合當地的美術資源,讓美術教學和社會文化及學生的生活相聯系。

因此,美術教師首先要有一雙慧眼,善於觀察和發現生活中的「美」,通過日常積累整理,收集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源,然後根據當地條件,對搜集到的美術教學資源進行相應的整合,最後運用到美術教學中,不斷豐富和充實現有教材的不足。這些措施能很好地服務於美術教學活動,增加和提升美術課的容量和質量,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拓展思維

兒童喜歡形象思維,教師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進行直觀教學對學生完成優秀作品有輔助作用。有的學生平時觀察得少,見得少,腦海里的形象少,創造力較弱,所以,在講授每一課時多准備有關教學的圖片,至少展示兩件實例作為參考。

範例的使用越得當,學生作品的完成效果越好。範例能夠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避免他們對範例盲目模仿。同時,對實例進行探索分析,從而吸取優秀的元素來完成自己的作品。

五、積極地進行第二課堂嘗試,使其能夠提高課堂興趣

第一,可以通過積極組織辦黑板報,並且將主動權交到學生自己手裡,努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以及能力,給學生一個實踐的舞台,讓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並對自身的欣賞能力進行強化。

第二,積極組織開展一些美術作品鑒賞活動,同時也應該組織學生集中展示個人作品,積極地尋找機會,從而使學生之間能夠進行自主評價,提升自身的素養。

拓展資料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雕塑、繪畫、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個門類里,例如:書法、攝影等。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

G. 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突破重難點

通過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信息技術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回還有存儲、再現等功答能。在同一屏幕可同時顯示相關的文字圖像和動畫,這是傳統教學媒體無法達到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優點,認真研究教學目標與內容,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化難為易。通過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有效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上《色彩的冷暖》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設計房間、樹木、遠山,再給出很多不同的冷暖色,讓學生自己選色然後填入,讓大家在塗色游戲中感受色彩的冷暖。

H. 美術學(教育)在中小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1、對美術作品的認知和欣賞。
2、掌握基礎的繪畫技術。

閱讀全文

與小學美術教學重難點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