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教材(農村用的幼兒園教材)
農村幼兒園專用教材——————農村幼兒教育叢書,為幼兒園量身定做 河北新視點——《農村幼兒教育叢書》(以下簡稱《叢書》)是基於國家級科研項目「農村學前教育項目」的科研成果,由項目組專家與DC加拿大教育發展公司合作編寫,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全國第一套面向農村幼兒教育的系列叢書。 根據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滾動發展課題的精神,凡使用本套《叢書》的區域幼兒園,均可以縣(市)為單位參與「開發利用農村當地資源,促進教師幼兒共同發展」課題(國家「十一五」課題)的實驗與研究,並承擔子課題的研究。經批准新參與課題的區域在實施過程中,課題專家組給予培訓和指導。 主要特點: 1、緊密結合農村幼教實際,提供豐富的幼教資源 為了彌補農村幼教資源的匱乏,使農村幼兒享受與城市幼兒同等教育的權利,這套「叢書」努力為農村幼兒提供較多的教育資源。整套叢書設計了幼兒用書《幼兒習得手冊》,教師用書《農村幼兒教育活動設計與案例》,及教學音樂磁帶、故事磁帶和動畫VCD光碟。 2、啟發引導,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 《農村幼兒教育活動設計與案例》從農村幼兒教師面臨的實際情況出發,提供了大量教學設計和優秀案例,並加以點評。這些設計、案例和點評蘊含著探究和啟發引導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師學會「怎樣教」的方法,領悟「為什麼這樣教」的道理。 3、結合幼兒認知特點,給幼兒提供綜合知識的立體平台 《幼兒習得手冊》中認知類「想一想、說一說」和操作類「玩一玩、做一做」的設計,緊密結合了幼兒的認知特點,把分類學科融合在一起,給幼兒提供了一個綜合知識的立體平台。而且把「認知」和「操作」有機結合了起來,引導幼兒在「認知」的基礎上去動手「操作」,又通過動手「操作」去更好的「認知」。 這套「農村幼兒教育叢書」主要有四個系列產品: 1.《幼兒習得手冊》,供大、中、小班使用,每學期4本書。 2.《農村幼兒教育活動設計與教育案例》,大、中、小班教師使用,每學期1本書,(小、中班配2盤磁帶,大班配3盤磁帶)。 3.教學掛圖,供大、中、小班學生使用,每學期1套。 4.動畫VCD光碟,供大、中、小班使用,每學期3盤。 本套《叢書》借鑒了國際先進幼教理念,成功地把「農村學前教育項目」研究成果轉化成了實踐成果,高起點、大視野,實現了本土化和國際化的有機結合。 ---------------------------------------------------- 1、使用這套教材的幼兒園負責人及老師 可以加入「學前幼兒研究」課題(此課題已經加入國家「十一五」課題),使用教材的幼兒園成為該課題的實驗幼兒園 2、我公司對該教材的使用使用負責培訓 3、教師用書配磁帶(音樂磁帶、故事磁帶),並給予全程指導,讓教師在教學中認識到"如何教?為何這樣教?" 4、全套教材配光碟、掛圖的相應教具 5、該教材已經在多縣做全縣推廣(有具體證明資料) 6、該教材也適合家庭使用 價格表: 小班--- 教師用書:定價25元(含1本書 1故事磁帶、1音樂磁帶) 學生用書:定價18元(含4本書 2本認知類 2本動手類) 中班--- 教師用書:定價27.5元(含1本書 1故事磁帶、1音樂磁帶) 學生用書:定價19元(含4本書 2本認知類 2本動手類) 大班--- 教師用書:定價35元(含1本書 2故事磁帶、1音樂磁帶) 學生用書:定價20元(含4本書 2本認知類 2本動手類) 更多詳細資料 請查看下面的網址
② 誰有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十隻小貓咪)的教學掛圖啊急急急!!!
自己畫就行了,不用太誇張
③ 有沒有幼兒園教師講課用的掛圖,可以發聲的!
《幼兒園有聲活動掛圖》是國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果。該掛圖按3-6周歲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分大、中、小三個階段,為幼兒園設計了三套掛圖。掛圖採用兒歌、故事、歌曲的文學藝術形式,呈現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和健康五大領域知識,為幼兒園創設多種區域活動空間,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自主游戲提供了有效的探究渠道。整套掛圖配有高新技術的光學識別點讀筆,具有點到哪裡就讀到哪裡的特點,是幼兒園教師教學的好助手,也是學前兒童自主學習的「知心」夥伴。
④ 幼兒園教育掛圖小太陽
小太陽 活動目標: 1、學習詞語:暖洋洋,紅彤彤、甜蜜蜜。 2、學習比喻句:彎彎的香蕉,就像一隻小船。 3、感受散文所抒發的情感,培養對散文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准備橘子、蘋果,香蕉等形狀獨特的水果。 2、准備教育掛圖《語言。小太陽》 3.准備小女孩子,姥姥手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小...朋友你們好,今天熊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現在就來和小朋友認識一下吧。看,這是紅紅。你們好,我叫紅紅。另外一位是紅紅的姥姥,小朋友知道姥姥是誰嗎?是外婆還是奶奶。哦對了,是外婆。 二、充滿感情地講述故事 今天,紅紅要去姥姥家,因為前些天姥姥生病了,媽媽叫她送些水果去看望姥姥。她來到姥姥家,看到姥姥在幹活,。紅紅就說:「姥姥你病剛好,還是不要幹活了,要多休息才是,走,我陪你去曬太陽吧」。她們來到院子,找了把椅子坐下曬太陽,太陽暖洋洋的。紅紅想:要是讓姥姥開心,她的病就會好的更快,於是,她想了想給姥姥變魔術吧!她一定會開心的。她對姥姥說:「姥姥我給你變個魔術吧!」姥姥說:「哦,你還會變魔術,我還真想看看。」於是紅紅就拿出魔術棒,變變變,變出個可愛的小兔子;它就在那兒蹦蹦跳了,她又說了聲變變變,變出個小烏龜,小烏龜就在地上爬呀爬;她又說變變變,變出個小魚,小魚就在那裡游呀游------。這時樂得姥姥都合不了嘴。紅紅說:「玩了這么久了,我們也渴了,我給你變個橘子吧。讓我們解解渴吧。」於是她又開始說:「變變變,變出個小橘子。」姥姥你看,我變出一個橘子。這個橘子圓圓的,紅彤彤的,就像個小太陽。紅紅說:「我來剝它,你一瓣我一瓣。」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裡暖洋洋。橘子吃完了,紅紅說:「小太陽沒啦!」這時姥姥摟著紅紅,親親她的紅臉蛋兒,對她說:「你才是我的小太陽。」 三、重點句練習. 比如:「我陪姥姥曬太陽,太陽暖洋洋。」「圓圓的橘子紅彤彤,就像個小太陽。」「姥姥吃得甜蜜蜜,甜到心裡暖洋洋。幼兒跟教 四、提出問題 姥姥為什麼說:「這才是我的小太陽。」以加深幼兒對主題的理解。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延伸小朋友要怎麼做教師的小太陽。 五、結合散文學習比喻句。 出示香蕉、蘋果、梨等水果讓幼兒學說比喻句。教師:「剛才紅紅玩變變的游戲是不是很好玩?」幼兒:「是呀」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吧!老師變出蘋果來,你只要會說XX(形狀)的XX(東西)XXX(顏色),就像個XXX。誰會說得來這個蘋果就獎勵給他。「 六、出示教育掛圖培養幼兒想說的興趣。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根據掛圖來講述故事。比比哪一個小朋友說得最好。我們獎勵他小紅花一朵。 七、讓幼兒談心:「我也要做個小太陽。」 小朋友你們想做老師的小太陽嗎?想,那怎麼樣做才可以當老師的小太陽?上課認真聽,不隨便插嘴講說等。對的,小朋友說的真好,那以後小朋友要記住怎樣做才是老師的小太陽,可不要忘記了。
⑤ 幼兒園常用的八種教學方法
一、直觀法: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法。包括:觀察(物體和現象)、演示、示範、使用直觀教具、採用電化教育手段等。
1、觀察法:幼兒園直觀教學方法之一,運用觀察進行教育的方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法,指有預期目的的感知活動。觀察方法:指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依據觀察的目的要求,選擇科學的觀察方法會提高觀察的效率。
(1)幼兒自發觀察:幼兒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自發地觀察周圍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飛機、樹下的螞蟻等。
(2)個別物體觀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組織幼兒觀察某一物體或現象,使幼兒掌握這一物體或現象的名稱、外部特徵、功能、與人們及社會的關系,從而獲得有關的粗淺知識。如一般的認識食物、動植物都用這種方法。
(3)比較性觀察:指組織幼兒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現象,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思考,能更精確、細致、完整的認識事物,形成概念。如認識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等。還可以分為整體比較和分解比較。整體比較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點。分解比較是對兩種物體分別從局部逐一地進行比較。
(4)長期系統性觀察:也稱「追蹤觀察」。在較長的時間內,組織幼兒連續的對某一物體或現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間斷性的、系統的觀察。如觀察種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變化等。
(5)順序觀察法:即對觀察對象按照先後順序,從不同的角度細致的觀察。一般觀察動物時是按照從頭到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
(6)特徵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徵進行相對靜止的觀察。
(7)分解觀察法:是對觀察對象各部分進行仔細分解觀察,然後再綜合起來,達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觀察:即觀察事物之間的聯系、轉化、原因和結果進行探索。
2、示範法: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的模仿範例。一般語言、藝術、健康領域用得較多。
(1)完整示範:對新的教學內容,從頭到尾的示範,給幼兒完整的印象,便於理解和掌握,形成整體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詩歌、早操時經常用到。
(2)部分示範: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出現難點、錯誤時,教師進行部分示範以幫助解決局部問題,對已經會的內容不再示範。
(3)分解示範:把學習材料分成幾部分,分部、分段地示範,使幼兒掌握每一處要領和學習的重點。
(4)不同方向示範:從正面、背面或側面進行示範,使幼兒從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動時用得較多。
二、提問法:是教育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指導幼兒觀察、學習的主要方法。
1、描述性提問:即提示幼兒細致地觀察並描述事物,一般這樣提問「你看到的啄木鳥是什麼樣的?」
2、比較性提問:即啟發幼兒比較事物的異同。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分類性提問:即啟發幼兒運用概念進行思維的提問。如「你認為桔子是屬於哪一類呢?(干過還是水果)
4、解釋性提問:即提示幼兒了解事物及變化的原因並清楚的加以說明。如「雨是怎樣形成的?」
5、選擇性提問:即對幾種結論進行取捨的提問。如「你們說,葡萄乾是屬於水果還是乾果呢?」
6、反詰性提問:指對幼兒在觀察、感知過程中得出的判斷進行反問。如「小海馬是媽媽生的嗎?」
三、談話法:又稱「問答法」,古老的教學法之一。通過教師提問和幼兒回答進行教學。即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檢查知識、鞏固知識。
⑥ 幼兒園教學掛圖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哪些方面
教學掛圖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所繪制的圖形教具,是教師進行各種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特徵突出的教學掛圖,符合直觀性教學原則和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的特點,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觀察感知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引導幼兒具體理解和有序記憶所學的知識,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輔助教學工具競相出現,大量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於幼兒園教育中,由以前的老式幻燈機、投影儀,到現在流行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當然,這些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的確會讓我們的課堂更生動更豐滿,但作為平常的常規教學,這些手段又顯得那麼沒有「吸引力」。由於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一線教師更喜歡使用隨手可得的教學掛圖,尤其是一些多媒體配置不豐富的地區。教學掛圖以其直觀形象、製作簡單、易於操作等特點,在幼兒園教學中仍擔任著不可缺少的角色。 幼兒園的教學掛圖的主要來源於與每本教學活動設計相匹配的掛圖,它一般都是按照教學的重點及難點,繪出了顏色鮮艷、繪圖簡單、易於幼兒理解的圖片。還有就是教師自製掛圖,教師自己製作掛圖,是對教學內容的一個理解過程,是對教學活動進行充分准備的過程,只有掌握了課本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才能對教學中的問題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才能在備課的過程中去更多地考慮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自己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教學掛圖的意義: 1.能幫助幼兒了解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掛圖的內容來了解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如:在進行語言講述活動中時,我常是讓幼兒自己先觀察,猜一猜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然後稍加引導,幼兒就能記住本次活動的內容,因為加入了自己理解的過程達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並為今後的看圖講述打下堅實的基礎。 2.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幼兒園的一節課時間很短,使用多媒體准備的時間要充分,操作要准確,如果稍有不慎,出點錯那就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容易出現紀律混亂和課堂失控。使用已做好的掛圖,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讓幼兒能集中精力聽課。用這種教學方法既減少了課堂浪費,又提高了課堂效率。 3.鞏固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平時活動中用過的掛圖,不用立即收起來,掛在活動室的一角讓幼兒在課間再次學習,使幼兒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進一步掌握知識內容,在不知不覺中鞏固學到知識。 3.掛圖激發幼兒自主學習興趣 首先,掛圖的運用可以使活動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果只靠語言來傳遞信息,則會給幼兒以單調和枯燥的感覺。有了掛圖,活動內容的表述會更生動、形象。當你像變魔術一樣拿出圖片時,孩子們充滿了興奮和期待,兒童形象思維占優勢,這是他們的特點。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掛圖,幼兒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學習興趣也能被充分調動起來。 更重要的是掛圖的運用,可以促使幼兒自己動腦,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讓幼兒思維處於最佳狀態,從而積極思考,自覺接受新知識。要發揮幼兒自由探索的主體性,利用掛圖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老師的教逐漸過渡到老師的不教,如果教師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利用掛圖完全是老師來教,那麼它的意義也就不大了,利用掛圖的重要意義在於有效的圖譜能夠幫助幼兒自主學習。 二、教學掛圖在各科學習中得運用: 教學掛圖作為教學中的一個手段,不僅僅是教學用具,還是教師開發幼兒潛能的一種途徑,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師要不斷發現和挖掘幼兒的潛能,製造機會讓幼兒自己去動手動腦,充分發揮掛圖在各科教學中應起的作用。 (一)在語言活動中得運用: 前蘇聯建國時期的卓越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幼兒的任何學習活動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過符號來幫助他們提升和鞏固學習經驗,因而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麼,什麼樣的中介能使得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能得到有效的學習呢?作為一位在教學一線的老師不難發現運用掛圖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對於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大班上學期散文詩《秋天的雨》教研活動中,採用一課多上的方法,王老師和李老師都採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大體環節相似:首先以猜謎「雨」導入課題;然後完整的欣賞課件;再分段欣賞;再次完整欣賞;最後讓幼兒討論(重點引導幼兒學會用散文詩中優美的語句來表達)最終初步理解散文的擬人化寫法。 而張老師的的活動設計如下: 1.以歌表演《秋葉》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師幼共同表演歌曲。 2.欣賞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內容。 (1)幼兒傾聽老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散文一遍。 (2)通過提問,談談對散文中秋雨的初步印象。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進行追問,在一問一答中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散文的三段體內容。 3.分段欣賞錄音散文,藉助圖片重點感受文中的意境。小朋友一邊看圖一邊聽錄音(同時出示圖片) (1)通過提問「為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讓幼兒初步了解擬人的表現手法,並理解詞彙「清涼」和「溫柔」。 (2)秋天的雨帶來的色彩。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小圖片,在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語言回答的同時突出其中的動詞「扇」、「郵」,並理解詞彙「五彩繽紛」、「盛裝」、「你擠我碰」。 (3)通過提問「為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了解本段中的比喻擬人手法。 (4)秋天的雨帶來的好聞的氣味。提問:秋天的雨還帶來了什麼呀?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小圖片,學慣用散文中的語言講述。 (5)秋天的雨帶來的消息。提問:你聽到什麼好消息了?你從哪裡聽出來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繼續出示相應的小圖片,並學慣用散文中的語言講述。 (6)秋天的雨帶來的歡樂。提問:為什麼說秋雨帶來豐收的歌、快樂的歌? (7)利用圖片了解散文首尾呼應的結構。 3.幼兒再次完整地邊看圖邊欣賞錄音散文一遍。鼓勵幼兒看著圖跟隨錄音一起朗誦,並加上簡單的動作。 4.活動延伸: 幼兒五人一組,自製小圖書。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布局,並標上頁碼,最後附上封面,裝訂成冊。將幼兒自製的繪本投放到閱讀區,供幼兒區域活動時繼續學習朗誦和表演。 案例分析: 《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優美的散文詩,王老師與李老師依據散文製作的課件很好地抓住了散文詩中「情」、「景」的完美交融,其中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充滿感情的朗誦,鋼琴伴奏,使散文充滿了詩情畫意,把文學作品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深深地吸引了幼兒。在看動畫片的興趣調動下,幼兒專注地注視著屏幕,一幅幅動人、逼真的動畫畫面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官,使幼兒進入一個情景交融的虛擬的感覺世界,同時感受到了散文詩中語言、文字所表現的韻味,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教師靈活運用課件的優勢,始終抓住幼兒的興趣,注重幼兒對詩歌的感受,讓幼兒來主動學習。通過重復播放、定格觀看等方法,在具體形象的生動畫面中,把看、聽、說統一起來,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對詞彙、句子的運用能力及表達能力。可以說在這首散文詩的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功不可沒。但張老師沒有運用多媒體課件,卻取得別樣的一種效果。她充分利用掛圖,讓幼兒將這篇較長的散文詩的脈絡理得很清楚,對散文三段體的結構和每一段所側重的點又細化得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掛圖的製作用了小朋友人人能畫的小圖標,對於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自製小圖標鞏固對散文詩的掌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真正做到讓幼兒自主學習。 《綱要》在語言領域教育內容與
⑦ 幼兒教學掛圖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哪些方面
(轉),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實錄與分析 (一)介紹研討來源,拋出研討點。 主持人:我們大家都知道,幼兒園健康教育實際上包含了兩個部分,是哪兩個部分呢? 台上台下教師:體育和健康教育。 主持人:對。今天我們所要研討正是幼兒園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教育。通過前期的調查,我們了解到,教師們在實際工作中,不願組織這類活動,大家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展示PPT):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包括哪些內容?教師怎樣選擇和確定其深度和難度?健康教育活動要怎樣開展才更具趣味性和實效性?如何把握健康教育與科學活動的關系?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些問題來進行研討,希望通過今天的研討,為大家今後組織健康教育活動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幫助。 (二)研討的第一階段:明晰健康及健康教育的相關理念和教育價值。 1、請參研教師用幾個詞語描述一個健康幼兒的形象。 教師1:自信 教師2:活潑、樂於交往 教師3:身體健康、動作協調、 教師4:勇敢 活潑快樂 教師5:性格開朗、體質強健 教師6:勇於面對困難 主持人:,健康既包含著身體健康,又包含著心理健康。「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展示PPT) 分析:通過對健康幼兒形象的描述,大家進一步了解了健康的基本內涵,即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老師們對這一理念已形成了共識,但在交流的過程中,個別老師談得較散,沒有按照要求說「詞語」,作為教研主持,我應該及時介入,強調發言的要求,幫助老師們抓住關鍵詞。 2、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是什麼? 主持人:《綱要》中健康領域的總目標共有四條,這四條目標中有哪幾條是對健康教育部分的表述呢? 台上研討教師1: ④條都是的。 台上研討教師2:條都是的。 台上研討教師3:健康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健康、一方面是身體鍛煉。第四條的內容主要是涵蓋在身體鍛煉方面,所以答案是前三條。 主持人:的確, ① ② ③目標是對健康教育的表述。從《綱要》當中目標的表述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國家其實是非常重視健康教育的。通過對健康領域目標的分析,我們現在至少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不能重體育,輕(台上台下教師:健康),而是要做到健康教育與體育(台上台下教師:並重) 主持人: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這三條目標隱含了什麼樣的教育價值呢? 台上研討教師:第一,身心和諧。第二,保護與鍛煉並重。第三,注重健康行為的形成。 …… 主持人:說得很對。看來大家都對目標分析很透徹。健康領域的目標告訴我們,幼兒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識,提高保護自身的能力是幼兒健康教育的重點;注重健康行為的形成是幼兒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 分析:明確健康教育的價值取向,可以幫助教師們准確把握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設計和組織健康教育活動才會有方向。通過對《綱要》中健康領域目標的分析,老師們也更加認識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當談到健康教育的目標隱含了什麼教育價值時,老師們爭先恐後地作答,答案也非常准確一致,說明大家是有備而來的。 (3)展示ppt,請參研教師說說哪些是健康教育內容。 主持人:明晰了目標的價值取向,需要以實際的教育內容作為載體去達成我們的目標。那究竟是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呢?我這里有幾個小題目 ,先來考考大家。(展示PPT) 問題一:幼兒園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A、幼兒日常生活習慣教育B、幼兒身體認識與保護教育C、幼兒飲食營養教育D、幼兒安全教育 老師:ABCD。 老師:ABCD 。 (齊答):ABCD。 問題二:日常生活習慣包括:A、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B、關心周圍環境的衛生C、手帕或紙巾的使用D、活動用具的整理,保持玩具整潔 台上研討教師(齊答):ABCD都是。 問題三:下面這些是健康教育內容嗎?(判斷對錯) A、了解身體外形,認識與保護五官B、認識常見食物,探究它們的特徵C、認識安全標志,遵守交通規則D、玩大型器械時能注意安全 台上研討教師1:ABC都是對的。 台上研討教師2:ABCD都是對的。 台上研討教師3:ACD都是對的。 台上研討教師4:ABD都是對的。 主持人:請大家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 台上研討教師1:答案D似乎不像健康領域內容,我不能確定,有些模糊。 台上研討教師2:4個答案好像都對,但對於答案B我不敢完全肯定。 台上研討教師3:答案B的前半句是健康的內容,但後半句好像不太像,似乎更加像科學活動的內容,好像健康活動中不需要認識食物的特徵。 台上研討教師4:C的答案有點像科學活動內容,但不能確定,對這個答案的對錯我有些拿不準。 主持人:答案C和D都是關於安全教育的,它們屬於健康教育的范疇嗎? 台上研討教師(齊答):C和D都是對的。 主持人:現在我們的焦點集中在第二個問題上。我們請科學領域的教學能手李俊子老師來談談自己的觀點。 李俊子:健康教育活動和科學活動雖然都有認識食物這一內容,但前者重在引導幼兒對食物的主動接納,後者重在探究食物的特徵。所以,我認為B不是健康教育的內容。 …… 主持人引導大家回顧健康教育的內容( 大家隨PPT一起念) 分析:從老師們回答問題的情況來看,大家對於第一、二個問題沒有分歧,而第三個問題卻出現了多種答案,說明老師們對健康教育活動的具體內容還不太了解,有些模稜兩可。最後的矛盾焦點集中在問題B。反映出老師們對健康教育和科學教育的認識還有些混淆。也證明了設計此問題的必要性。李俊子老師的發言引導大家追溯到了健康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核心教育價值。此時,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4)請參研教師自由發言,說說健康教育對幼兒的終生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台上研討教師1:健康的身體,是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的基礎。 台上研討教師2:大膽、自信的幼兒能更快、更好的適應集體的生活、表現自己。 台上研討教師3:樂於交往的幼兒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台上研討教師4:勇敢的孩子能更好的面對困難,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能更加樂觀,心理更加健康。 …… 分析: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設計此環節是為了使大家更加強化這種認識,並能把這種意識遷移到教育實踐中去。 3、研討第二階段:討論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要點。 (1)談談健康教育的目標如何確定。 以小班健康活動《認識眼、耳、口、鼻》為例,比較健康活動與科學活動中觀察認識型活動的目標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台上研討教師1:以《眼、耳、口、鼻》這一活動為例,健康活動更加偏向於對五官認識,以及引導幼兒了解如何去保護它們。 台上研討教師2:科學活動的側重應該在引導幼兒發現五官的位置、了解五官的作用。 …… 台上研討教師3::我們這次執教的活動,目標的定位是「學習一些簡單的保護眼、耳、口、鼻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覺得這應該是健康教育活動的目標側重點。 李俊子老師:作為科學活動來設計,我會把目標定位在了解眼、耳、口、鼻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在臉部的位置的過程中,強調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比如:觀察的有序性、細致性。 主持人:前期,我們在幼兒園也做了相關的教研,我們把健康與科學觀察認識型作了一個比較,研討結果和今天不謀而合(展示ppt)。健康教育活動側重於讓幼兒習得自我保護的方法,做到科學、正確地用眼(耳、口、鼻),並逐步養成習慣。觀察認識型科學活動側重於幫助幼兒習得觀察事物的方法。 分析: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定位是否准確,將直接影響活動的教育效果。健康教育活動與觀察認識型科學活動有許
⑧ 一個完整的幼兒園活動設計方案有哪些步驟
幼兒園語言教學設計7篇 1 猴子撈月亮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並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猴子在井裡發現了什麼?它怎麼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麼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麼撈不到? (5)最後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戰勝大灰狼的辦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義。 2、讓幼兒了解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里的不同變化。 活動准備: 放大鏡一個、凸透鏡一個、《神奇的玻璃》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1、師生談話: (1)小朋友你見過什麼樣的玻璃?(幼兒自由討論) (2)小白兔也有一塊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掛圖請幼兒欣賞,老師講述故事並提出問題: (1)小白兔在玩時撿到了什麼? (2)他有什麼驚奇的發現?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3、出示放大鏡。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從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處,知道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然後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利用這塊「神奇的玻璃」戰勝大灰狼。 4、看圖書聽故事。 老師播放故事磁帶請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故事《神奇的玻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然後提出問題: (1)小兔子是利用什麼辦法嚇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會用什麼辦法來打敗大灰狼? 5、引導幼兒發現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幼兒繼續探索「玻璃」的神奇之處:看近的物體時,物體變大,離得遠就會變小,而且物體是倒立的。這種「玻璃」就是凸透鏡。 (2)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講述:小朋友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鏡子,請幼兒討論;然後交流凸透鏡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師生進行討論: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鏡的模樣和用處,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其他什麼樣的鏡子?(幼兒討論回答)然後老師總結:平面鏡、凹透鏡、哈哈鏡等。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鏡的用處嗎?那我們去三樓的哈哈鏡那裡認識一下它吧,鞏固對哈哈鏡知識的掌握。 3 醒來後的驚喜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地觀察人物動作、神態、表情特徵,大膽想像講述畫面內容。 2、體驗作品中父親對兒子默默的愛。 活動准備: 1、讓家長幫助幼兒回憶與父親在一起的趣事。 2、父親、兒子的圖片各一副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第3冊的第29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分別出示圖片「父親」與「兒子」,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父與子之間發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師分別出示掛圖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需要進行提問: (1)圖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在做什麼?爸爸和叔叔在幹嘛?你從哪看出來的? (2)圖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3)圖3 畫面上都有誰?兒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動作時什麼樣的?代表什麼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4)圖4 設置懸念 a出示沒有背景的第四幅畫,請幼兒說說;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兒子,醒來後會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將自己「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同伴聽。 b出示有背景的掛圖,請幼兒講述:這是什麼地方,景色怎麼樣?兒子心裡怎麼想?爸爸為什麼躲到樹後面? c教師看圖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輕手輕腳」,並用動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裡玩正是兒子的心願,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地愛,可以鼓勵幼兒做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與爸爸之間的趣事,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延伸: 怎樣對父親表達自己的愛 4 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2、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情。 活動准備: 呼啦圈、《快樂的小公主》故事磁帶、教學掛圖《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課題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玩過呼啦圈?玩呼啦圈的時候是什麼感覺?開不開心、快不快樂?想不想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的好夥伴呢? 2、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不開心會對身體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會擔心,所以我們要讓自己開心快樂,並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身邊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並提出以下問題: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公主住在哪裡?她為什麼不開心?故事裡都有哪些小動物啊? 2)小公主後來找到快樂了嗎?她是怎麼找到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在哪裡呢? 2、教師再次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藉以加深幼兒的記憶。 3、教師出示掛圖《快樂的小公主》,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快樂呢?如果自己的小夥伴和家人不開心,我們要用什麼方法讓他們快樂起來呢? 活動延伸: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快樂的方法,幫助自己和他人,讓所有人都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生活。 5 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意,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覺。 2.了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 3.通過老公公動作及表情進行故事表演,激發表演興趣,提高表演能力。 4.學會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活動准備: 圖四幅,道具:草帽若干,扁擔一根,《猴子學樣》的伴奏磁帶,樹,猴子面具 活動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誰?現在將有一群猴子在樹上玩耍,它們發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2.出示圖一:你看到了什麼,老公公在干什麼?老公公挑著一擔帽子到城裡去賣,坐在大樹下面睡覺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圖片二:猴子在樹上為什麼又蹦又跳,它在干什麼?老公公看到了,老公公怎麼說,為什麼那麼急,老公公會對猴子說些什麼?猴子有沒有把帽子給老公公? 4.出示圖三:老公公急得那樣後怎麼做的,猴子看見了會怎麼做?猴子為什麼看見老公公這樣做它也這樣做?老公公開始想辦法了,結果如何? 5.出示圖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辦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麼辦法呢? 6、通過音樂欣賞故事:將每幅圖中的關鍵詞語「抬頭、
⑨ 幼兒園常用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學方法
幼兒園數學教學方法選用得當與否,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優劣和教學任務的完成。
1、啟發探索法
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啟發探索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啟發探索法要貫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以及教師指導下幼兒進行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過程;(2)啟發探索法應與操作法結合進行;(3)教師的提問要能起到引導幼兒思路、引導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師的啟發下,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5)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開導、鼓勵,並給予幫助。
2、游戲法
游戲法的目的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戲方法有:(1)有情節的游戲,如看電影按票號坐座位;(2)運用感官進行的游戲,如聽鼓聲說數;(3)口頭游戲,如數數歌;(4)競賽游戲,如倒數比賽等。
3、歸納演繹法
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幼兒可以獲得初步的推理能力,並能運用之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如幼兒在認識了三角形之後,知道凡是有三角三邊的圖形都是三角形;在學過1、2,3,4,5的排列規律後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賞法、觀察法、談話法、歸納法、演繹法、情景法)
4、比較法
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比較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比較過程中要引導幼兒進行認真觀察比較;(2)教師要以啟發性的提問(問題要圍繞重點要求進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3)觀察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努力發現,並學會總結和歸納。
5、操作法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通過藉助於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不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如何優化數學教育活動,促進幼兒更有效主動地學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呢?實踐中,我發現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這種材料多數是幼兒身邊常見的自然物品、玩具等),並且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材料,使他們都有操作的機會,獨立進行學習活動,這種活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操作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為幼兒操作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2)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要對幼兒講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體操作方法;(3)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操作、觀察、思考和探索;(4)操作過程中要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並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思索;(5)進行結果討論,幫助幼兒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整理歸納,明確概念,向內部思維活動轉化。
6、講解演示法
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講解演示法運用過程中要注意:(1)演示的教具要直觀,易於幼兒理解接受;(2)教師講解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