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數學教學模型

小學數學教學模型

發布時間:2021-02-24 04:59:37

1.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討論式來教學模式源
這一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直至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是在討論教學模式基礎上的改進與優化,增強了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由於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師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加及時地了解課堂的動態,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實踐式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是針對一些實踐性較強而且具備必要條件的課型進行設計的。其主要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探索知識,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講座式教學模式
這一種模式主要是對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方面的潛在因素進行專門的學習,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在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小學數學有哪些數學模型

幾何模型比較多,都是在五六年級高數課程或者思維提升中學習的
比如金字塔模型 蝴蝶模型 什麼的

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建模

數學模型是對某種事物系統的特徵或數量依存關系概括或近似表述的數學結版構。數學中的各種權概念、公式和理論都是由現實世界的原型抽象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的數學知識都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模型。狹義地理解,數學模型指那些反映了特定問題或特定具體事物系統的數學關系結構,是相應系統中各變數及其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課程標准》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塊學習領域,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的能力。這些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數學模型。在小學階段,數學模型的表現形式為一系列的概念系統,演算法系統,關系、定律、公理系統等。

4.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建立數學模型

數學模型,一般來是指用數學語言、符源號或圖形等形式來刻畫、描述、反映特定的問題或具體事物之間關系的數學結構。小學數學中的數學模型,主要的是確定性數學模型。
舉一簡單例吧----例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其基本過程為:(l)計算並觀察算式特徵:3+3+3,2+4+3,4+4+4+4+4,1+3+6+2,……(2)比較以上算式的特徵並分類。(3)討論、探索加數相同的這一類算式的簡便計算方法。(4)建立基本的數學模型:「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可以用「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這一簡便的方法(乘法)來計算。
注意:任何數學問題的解決和數學模型的建立過程中,僅用一種數學思維方式的情況是極少的,常常是多種數學思維方法的綜合運用。同時,數學模型的價值體現在建立過程及以此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之中,如果將數學模型變成僵化的、僅供學生機械記憶的材料,那將與本文想要表達的思想背道而馳了。

5.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模型思想

一、來首先是要使學生加強對教源科書上所學的模型的理解。老師應善於引導學生去推導、驗證這些基本的模型。學生認清模型的背景、實質,自然而然能夠加強對它的理解。
二、應讓學生知道: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讓學生有通過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要使學生有能力應用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老師應該教學生建立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法,通過講解具體的例題等讓學生熟悉建立模型解題的基本思路、方法,並進一步了解數學模型思想。

6.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模式

一、討論式抄教學模式這一襲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直至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二、互動式教學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在討論教學模式基礎上的改進與優化,增強了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由於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師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加及時地了解課堂的動態,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三、實踐式教學模式這一模式主要是針對一些實踐性較強而且具備必要條件的課型進行設計的。其主要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探索知識,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四、講座式教學模式這一種模式主要是對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方面的潛在因素進行專門的學習,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在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7.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哪些主要的數學模型」活動調查

數學模型是對某種事物系統的特徵或數量依存關系概括或近似表述的數學結構。數內學容中的各種概念、公式和理論都是由現實世界的原型抽象出來的。狹義地理解數學模型指那些反映了特定問題或特定具體事物系統的數學關系結構,是相應系統中各變數及其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學階段,數學模型的表現形式為一系列的概念系統,演算法系統,關系、定律、公理系統等。

8. 小學數學中學習分數時可以讓學生從哪四種模型理解分數

小學教學中學習的分數是可以讓學生從哪四個方面具體理解分數這個球問問小學的教學數學老師就可以了

9.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模型思想

數學在本質上就是在不斷的抽象、概括、模式化的過程中發展和豐富起來的。數學學習只有深入到「模型」「建模」的意義上,才是一種真正的數學學習。這種「深入」,就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具有鮮明的階段性、初始性特點,它更多地是指用數學建模的思想和精神來指導著數學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運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的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

【教學片段】
出示情境圖。
師:誰來說一說第一幅圖,你看到了什麼?
生:從圖中我看到了有5個小朋友在澆花。
師:第二幅圖呢?
生:第二幅圖中有2個小朋友去提水了,剩下3個小朋友。
師:你能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嗎?
生:有5個小朋友在澆花,走了2個,還剩下3個。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也說得很好。你們能根據這兩幅圖的意思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有5個小朋友在澆花,走了2個,還剩幾個?
生(齊):3個。
師:對,大家能不能用圓片代替小朋友,將這一過程擺一擺呢?
(教師在行間指導學生擺圓片,並請一生將圓片擺在情境圖的下面。)
師:(結合情境圖和圓片說明)5個小朋友在澆花,走了2個,還剩3個;從5個圓片中拿走2個,還剩3個,都可以用同一個算式(學生齊接話:5-2=3)來表示。(在圓片下板書:5-2=3)
生齊讀:5減2等於3。
師:誰來說一說這里的5表示什麼?2、3又表示什麼呢?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在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的數學問題,5-2=3還可以表示什麼呢?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1:有5瓶牛奶,喝掉2瓶,還剩3瓶。
生2:樹上有5隻小鳥,飛走2隻,還剩3隻。
……
除了教學充分展開外,更主要的是滲透了初步的數學建模思想,訓練的是學生抽象、概括、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且這種訓練並不是簡單、生硬地進行,而是和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相貼切——由具體、形象的實例開始,藉助於操作予以內化和強化,最後通過思維發散和聯想加以擴展和推廣,賦予「5-2=3」以更多的「模型」意義。
再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生認識小數時主要是將它和分數之間進行意義上的關聯,即: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按照螺旋上升的教材編排原則,上述內容大多分解在三、四年級分兩次學完,三年級先認識一位小數。如何在三年級初步認識一位小數時就體現出「建模」的思想呢,我進行了如下教學:
課始,教師出示到超市購買的一些物品和相應的價錢:水彩筆12元、美工刀3元5角、鉛筆0.4元。當「0.4元」出現後,教師提問:
師:知道「0.4元」到底是多少錢嗎?
生:0.4元就是4角錢。
(板書4角=0.4元)
師:4角錢有沒有1元多?
生:沒有。
師:看來,和1元相比,0.4元只能算是一個「零頭」了。如果我們用這樣的一個長方形來表示1元(出示圖1),你能把它分一分、塗一塗,將0.4元表示出來嗎?
圖1 圖2
(學生拿出練習紙畫畫塗塗,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來。交流時,尋找共性特點:平均分成10份,塗出其中的4份)
師:為什麼這樣就將「0.4元」表示出來了呢?
生:因為1元等於10角,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角,4份就是4角。
師:看著大家畫出的圖示,讓我想起以前咱們學什麼時,也是這樣子平均分一分、塗一塗?
生:分數!
師:那0.4元如果用分數表示,如何表示呢?
生:十分之四元。
師:數學真是有趣,原來0.4元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十分之四元。
(出示圖2)
師:老師購買了一塊橡皮,它的價錢是多少呢?(出示:0.8元)0.8元是多少錢?
生:0.8元就是8角
師:又是一個不足1元的零頭,如果我們還是用這樣的一個長方形來表示1元,那0.8元又該怎麼表示呢?
學生模仿者剛才的方式表示出「0.8元也就是十分之八元」(見右圖)。接著,老師給學生提供一個空白的平均分成10份的長方形,任意塗出其中一部分,表示出一個小數和相應的分數。幾個學生自由展示後,組織梳理,從0.1就是十分之一,0.2就是十分之二……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筆記本的價格,我給你一個圖示(見下圖),你知道它的價錢了嗎?
生:筆記本的價格是1.2
師:剛才的小數都是「零點幾」,現在怎麼變成「一點幾」了?
生:現在有兩個長方形了,第一個塗滿了顏色,表示整1元。第二個平均分成了10份,塗了其中的2份,也就是2角錢,0.2元,合起來就是1.2元了。
師:我買的鋼筆的價錢是8.6元,如果讓你畫一幅圖來表示它的價錢,你准備怎樣畫呢?
生:我准備先畫9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然後把前面8個塗滿顏色,第9個長方形平均分成10份,塗出其中的6份。
……
上述教學過程抓住了知識間的聯系(小數和十進分數的關系)而展開,但又不是停留在教師直接的講解和「告訴」,而是讓學生充分展開探索過程,藉助於直觀圖示的形象支撐,建立起了一位小數的「直觀模型」(長方形等分、塗色)。這種形象的「直觀模型」既搭起了小數和分數之間的橋梁,也具有強大的「擴展」功能,對後面學習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同樣的長方形,只是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以及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具有統攝作用。
從上述兩例可以看出,運用建模思想來指導小學數學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學生的認知過程中建立起一種統攝性、符號化的具有數學結構特徵的「模型」載體,通過這樣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載體,幫助學生實現數學抽象,為後續學習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持。當然,對學生「模型」意識的培養和「建模」方法的指導,要根據具體內容和具體年級而有層次不同的要求,低年級要恰到好處地結合日常實例和常規教學對學生進行「模型」及「模型意識」的滲透、點化,高年級則可以更明確地引導學生關注數學學習中「模型」的存在,培養初步的建模能力。

10. 小學數學中有哪些模型

1.整數的直觀模型
教材中提供多種模型幫助學生經歷、感受建模過程,體會模型思想。
(1)有結構的實物(十個是一捆,十個一捆是一大捆,如此等等)
(2)數位筒
(3)計數器(算盤),在這一階段孩子對於數位的理解已經有抽象的成分在裡面,並含有一定的位值思想。
(4)數位表:在數位表上擺珠子,孩子理解數位表上的珠子的意義比上一個層次更加抽象。
(5)半形象、半抽象的「數尺」、數軸、百數表。

2.分數的直觀模型
小學數學教材中,分數有多種直觀模型:
(1)實物模型,例如半杯牛奶、半個蘋果……
分數概念的引入是通過「平均分」某個實物取其中的一份或幾份認識分數的,這些直觀模型即為分數的「實物模型」。
(2)面積模型:用面積的「部分—整體」表示分數。
(3)集合模型:用集合的「子集—全集」來表示分數。
分數的集合模型需要學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其核心是把「多個」看作「整體1」,所以是五年級學習分數的意義的重點,也是與三年級認識分數最大的不同。
(4)分數的「數線模型」:(數軸上表示的線段長度、點)
分數的「數線模型」就是用「數線」上的點表示分數。它把分數化歸為抽象的數,而不是具體的事物。
分數的「數線模型」與分數的「面積模型」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個分數可以表示「單位面積」的「一部分」,也可表示「單位長度」的「一部分」,前者是2維的,後者是線性的,是1維的。
「數線模型」是「數軸」的前身,是數軸的「局部放大」和「特殊化」,是用「點」來刻畫「分數」。如圖:
分數的數線模型如:三年級認識分數時出現是多為用分數表示段的長度
1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