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備課組圍繞教學的有效性准備採取哪些措施,希望教研組搞什麼活動
篇一:數學備課組活動計劃範文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市、區兩級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神,以學校工作中心為工作指導思想,在教導處與教研組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習新課程標准。把「梳理教學思路、反思教學行為、創新方法手段、突破傳統模式」貫穿於整個教研、教學工作;積極探索適合本年級學生特徵的、適合課改要求的、確實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落實教學五個環節為抓手,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進計劃」的實施;樹立教師專業化目標思想,樹立學生人人都是資源的理念,進一步探索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工作
1.進一步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准、先進的教學理念,明確新課程標准中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目標,樹立改革與創新的思想。學習教育心理學,以理論指導實踐,分析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2.強化課堂教學五個環節的落實,推進學科課程教學改革。反思上一學期在課堂教學與開展拓展性學習中的得失,總結經驗教訓,在教學活動中繼續探索並實施既符合二期課改精神、又適合本年級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3.為進一步推進學科課堂教學改革反思上一學期課堂教學改進點實施過程中的得、失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實施課堂教學改進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每一堂課的得失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改進,努力上好下一堂課,使日常教學工作不斷完善;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找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備課組組認真總結上學期來,在制定並實施課堂教學整改計劃的經驗教訓,以有利於更好地推進教學整改。以教學開放日為契機,積扱主動地參與羅湖區課堂教學各環節的優化探索實踐,區教學比武說課,積極探索更有效地優化信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切實提高學校數學教學的成績。
5.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而教學質量的高低,備課組的工作是關鍵,故備課組須制定出務實的工作計劃,必須要確立備課組的教學質量責任制。各備課組必須要有「定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 的研修活動,同時,根據備課組工作的特點,組內成員須隨時隨地交流教學心得,發揚團隊協作精神,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在開展研修活動時,每次活動都要實質性的內容,及時研究課改實驗的進展,共同探討實施的具體方案;研究教材、教法,交流、分析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經驗教訓,分析、研究備課組中各班級的教學情況,研討、制定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相關措施。
6.認真分析上學期期終考試的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探索如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合格率與優良率。為此,在下階段的教學實踐中擬採取以下措施。
課前:
1) 加強對學生的認知基礎與認知過程的分析;
2) 加強對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分析;
3) 加強預識前提條件的分析研究。
4) 加強命題研究,多命有針對性、符合教學要求與學生學習特點的練習卷。
課中:
1) 關注大多數學生的學習,不斷提醒走神與開小差的學生;
2) 注重知識發生與發展的過程,使學生易學、能學。
3) 注重問題的分析思維的過程,能抓住分析問題的突破口;
4) 注重精講、精練,強化思想、方法的傳授與訓練。
課後:
1) 重視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的分析;
2) 重視課後的反思工作,反思課中教學形為與效果,改進教學行為:
3) 重視訓練的有效性,關注學生完成練習的自主性與獨立性。
4) 重視抓差補缺工作,輔導學生自主完成練習,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加強練習的面批工作,加強糾錯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5) 根據學生遺忘率高的特點,在日常教學工作應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復習鞏固工作,起到溫故而知新的功效。
通過以上措施的具體而有效的落實之後,期望縮小差距。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幫助所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指導他們如何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力爭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均有不同層度的提高。
7. 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加區、學校和教研組組織的各項教學研究活動,參加各類教學評比活動。重點抓好備課、聽課、評課、作業批改、測試反饋、問題糾偏等各項日常教學工作。組織好聽課評課活動,對所聽的課進行全方位的評議、診斷,找出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的方案,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聽課活動,成為推進教學改革、促進教學研究的組本研修,進而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8.努力、高質、高效地做好學校與教研組交給備課組的其它一切工作。
篇二: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並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學校備課組建設工程,嚴格教學管理,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備課組建設為抓手,以研究與實踐為引領,聚焦課堂教學,以教學質量建設為中心,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爭創校優秀備課組。
三、主要措施:
1、立足教學研究,推進備課組自主發展
①在集體備課中加強教學過程的研究
在教導處、教研組的指導下,從備課組常規建設、備課組創建特色等幾方面入手,通過備課組自評、聽課、教師訪談、學生座談、常規檢查等渠道基本建立教師業務資料,為備課組自主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方向。
②以備課組自主發展為平台,創建學科特色
立足學校發展,備課組積極探索自主發展的道路,創建具有五年級特色的備課組模式和特色。
③通過校內外交流,促進備課組發展。
走出去:我們將先後組織備課組長和組員外出學習、考察,進一步有效地推動備課組的發展。
請進來:邀請外校老師到我校指導備課組工作。
校內:學校提供平台,組織備課組進行交流,展示備課組成果。
加強校際聯系:組織本校教師與外校教師、本校學生和外校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活動。
④開展「研究新教材,領會新理念,指導創新教學」為主題的學校備課組活動。
各備課組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教師共同研究如何更好的落實二期課改的新教材和二期課改的新理念,備課組內一人主講大家討論,組內教師集體備課,一人上課,共同評課、議課。在此基礎上,寫出教學感悟錄,即:評課時無須面面俱到,只需說出課中最打動自己的一個(或幾個)亮點,並根據課堂教學的情境給予一個良好的建議。經過反復的研討,使老師們挖掘教材的深層內涵,將生命教育無痕的融入到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⑤開展「優秀備課組、優秀備課組組員評選活動」。
2、加強學習研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①各備課組根據本學科特點,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在實現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尖子生的層次,注重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形成制度,爭取創設學校教學工作的亮點。
②加強備課組建設,互相交流,深入探討,共同提高,發揮團隊作戰的效應。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營造良好氛圍,實施好備課組計劃。
③為了將三維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處,除了學校定期的組織教師學習研討外,教師還將上課時間的得與失撰寫成文及寫出專題課例進行研究,這種方式有效的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④經過努力,使每一位教師教學能力要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並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善於通過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四、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1、抓好備課環節,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認真鑽研教材,做好教材處理。根據學生接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要求恰當運用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關鍵,突破難點。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備課組集體備課要做到「五定」、「五備」和「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記錄人;備教材、重難點、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作業練習、統一測驗考試。
教案要求教學目標明確:三維目標、重點、難點、關鍵確定合理並符合學生實際,教具選擇合乎教學內容並能為課堂教學發揮切實作用。教案書寫格式規范,層次清晰、字圖工整,項目齊全。雙邊活動設計全面、充分、合理。
備課組的檢查。備課組長每月查本組教師教案一次,教導處每學期定期檢查,查完後及時將結果和存在的問題反饋、總結,並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2、組織好各種公開課活動,強化教師間的交流學習。
增強公開課的實效性,發揮高級教師、學科骨乾的示範作用,搞好學校示範課和的校級研討課活動,提供教師彼此交流學習的機會。
3、聚焦課堂, 提高效率。
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需上好每一節課,必須確實落實好教學的每個環節。教導處安排隨機聽課,召集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相關學科的骨幹教師進行聽課,了解學校教學情況,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4、抓作業批改、單元驗收,反饋教學效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根據各學年的各備課組教學計劃統計單元驗收的周次安排,教導處和備課組長聯合管理,及時督促、檢查、記錄驗收和批改情況,保證教學段段清,提高教學質量。
5、做好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落實。
開學初督促各學年級各備課組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教導處負責檢查備課組長各學科計劃,對計劃中的問題及時修正,保證計劃的科學性、可行性。教導處通過教案檢查、期中教學進度檢查,督促各學科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杜絕教學的盲目性。
五、保障措施
1、進一步健全集體備課制度
以備課組為單位,關注日常教學,重視課後聊天式的學習研討,重點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時反思實踐過程中的得與失。每周舉行一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除了研究本周的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外,還要結合公開課、示範課活動,在集體備課前安排一位教師上一節課,在集體備課時,對這節課進行點評,研究課堂教學。
2、推行隨堂聽課制度
繼續發揚門戶敞開,隨堂聽課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備課組內的相互聽課、備課組與備課組之間的交叉聽課、以備課組為單位的中心組的聽課等活動,共同研究真實的、常態的課堂教學,課後進行自評與他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教師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逐步改變教師內在的一些觀念。
3、加強常規管理制度
每學期進行常規定期檢查,主要由教導處和備課組長負責。每個學期舉行質量檢測,對考後情況進行質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導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
4、強化備課組團結協作
備課組教師要走集體專業化發展道路,爭創先進備課組和先進組員,並依此為抓手,倡導教師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依靠備課組教師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
2. 小學5年級數學下冊一對一教學計劃怎麼寫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總的目標要求:
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經歷探索和理解分數的意義、性質和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2、讓學生在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的特徵以及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面積公式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基本技能。3、經歷用復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相關數據的過程,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關的折線統計圖。
數學思考:1、在認識等式、方程,探等過程中,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2、在認識公倍數、公因數等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3、在認識分數的意義等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不斷增強數感。4、在學慣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等過程中,鍛煉形象思維,發展空間觀念。5、在學習統計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解決問題: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的方程、分數、數對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體會其特點和價值。3、在用數對描述簡單行走路線和簡單的圖形變換等活動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4、能應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1、能積極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獲與進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2、在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嚴謹性,不斷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3、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本學期教學主要內容:
本冊的教學內容主要有:方程、確定位置 、公倍數和公因數、認識分數、找規律、分數的基本性質、簡單的統計、分數加法和減法、實踐活動、解決問題的策略、圓、實踐活動、整理與復習
三、教改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採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3.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的教學措施怎麼寫
篇一:小學數學教師工作計劃一、教學目標:1、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5、能從統計圖表准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過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二、教學資源分析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復習等。圓柱與圓錐、比例和整理和復習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有關數據可能產生誤導的內容。通過簡單事例,使學生認識到利用統計圖表雖便於作出判斷或預測,但如不認真分析也有可能獲得不準確的信息導致錯誤判斷或預測,明確對統計數據進行認真、客觀、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從而學慣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多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整理和復習單元是在完成小學數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後,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初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1、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四則運算,會使用簡便演算法,會解學過的過程。2、掌握幾何體形的特徵,能夠比較熟悉地計算一些幾何體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並能應用。3、掌握統計的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4、能夠比較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我所任教的六年一班共有30學生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後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優生率。四、教學方法設計: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5、學生能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能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6、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7、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8、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10、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創建問題情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五、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根據課程計劃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不隨意增減課時。確保教學質量。六|、教學評價方案(一)主要針對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狀態來評價。1、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否被激起,能積極地以多種感觀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精神振奮,有強烈的求知慾望。2、看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的數量、廣度和深度是衡量主體地位發揮的主要標志,學生要全員參與,有效參與。3、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是否由個體學習到主動合作學習;是否由接受性學習變為探究性學習。4、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的表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是否敢於質疑,善於合作、主動探究並有實效,是否圍繞某一問題彼此間能交流、討論、傾聽,提出有效建議。5、看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收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0%以上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知識、交流、體會,交流情感由自悟——覺悟——感悟——醒悟,在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量化評價評價標准:第1項8分;第2項3分;第3項6分;第4項8分;第5項2分;第6項8分,總計35分。(二)教學效果評價1、看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教師是否高度關注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2、看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與,90%以上的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有積極的情感體驗。3、看課堂訓練題設計,檢測效果好。量化評價標准:第1項4分;第2項7分;第3項4分。總計15分。篇二:小學數學教師工作計劃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根據實際情況我擬定以下個人工作計劃: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讀書學習——注重個人素質的培養,不貪名利,切實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力求為學生創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為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盡快的提高,讀書是一種至關重要的途徑,所以我在本學期要堅持讀有關教育的書籍.,如:《師生溝通的藝術》,《教學策略》,《教育新理念》,《課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讀有關教學的書籍外,我還要不斷去讀其它的書籍,來武裝自己的思想二、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師德——教師職業作為一種以人育人的職業。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儀表、氣質隨時都感染和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必須「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現一點疏漏。加強自我管理——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服務的對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犧牲孩子們的利益。本學期,我將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隨便串課要課。在工作中,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潔、樸素、大方,舉止文雅,帶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及公益勞動,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同時,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起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師形象。三、潛心教研,提高素質教育教學離不開教學研究,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我要積極向同伴學習,多走進同組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課堂,並積極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組內開展的各種學習機會,向同組教師學習.在同伴互助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嘗試課堂創新,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學期中,我將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對教材要認真分析,認真設計每一節課,並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認真分析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進行反思記錄.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吸引學生,使學生喜歡自己的課,並能在自己的課堂上得到發展,能滿足學生成長和走上社會的實際需要,有足夠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四、關愛學生,無私奉獻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轉變觀念,端正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今後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中,我對學生要本著關心愛護與嚴格要求的原則,不偏袒好學生,更不歧視差學生,要愛得有方,嚴得有度,特別是對後進生,決不諷刺挖苦他們,更不體罰和變相體罰他們,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為他們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愛心、耐心、信心、恆心,以自己對學生的一片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堅持不懈的做好本職工作,不惜時間,不計報酬。做好對學生的家訪工作,尤其是對後進生要逐一進行家訪,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幫助父母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變革教育方法,並有意識地誘導家長反省自己的失誤,認識孩子的發展變化,變盲目配合為協作教育。總之,我會從自我做起,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嚴肅認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以良好的師德回報社會。篇三:小學數學教師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新學期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以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為導向,以教師成長促進學校發展為目標,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以課堂教學「五還」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個性鮮明、團結協作、充滿智慧的研究型教師團隊,塑造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具有較高數學素養的學生群體,構建動態生成、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二、主要工作:(一)常規工作「日常化」1.健全集體備課制度,以備課組為單位,關注日常教學,重視課後聊天式的學習研討,重點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時反思實踐過程中的得與失。每周舉行一次集體備課,做到「四定」:定專題、定中心發言人、定時間、定地點。根據行事歷的時間安排進行有專題的集體備課(學習「新基礎教育」理論;根據教材內容結合「新基礎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課型。)2.推行隨堂聽課制度,發揚門戶敞開,隨堂聽課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備課組內的相互聽課、備課組與備課組之間的交叉聽課、以教研組為單位的中心組的聽課等活動,共同研究真實的數學課堂,課後進行自評與他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教師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逐步改變教師內在的一些觀念。3.建立學習沙龍制度,認真讀好「新基礎教育」的三本書,定期舉行讀書沙龍活動,交流讀書心得,初步了解相關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導教師逐步用「新基礎教育」理論來指導實踐;提供對話交流的平台,針對「新基礎教育」的學習進行各種形式的專題研討,充分利用華師大專家組理論引領和共同體的信息交流,及時了解新基礎教育的研究動態,確定數學專題研究的方向。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基地學校的系列活動和各級各類的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4.加強常規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進行常規檢查(包括教師的備課、反思、學生的作業。)主要由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負責。每個學期舉行期中、期末的質量檢測,對考後情況進行質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導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教材內容的變化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基礎達標體系,每個年級每學期確定一項單項小型競賽。5.改革考核評價制度,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考核評價上作進一步的調整,評價目標更加多元化,綜合運用筆試與面試等方式,口算、筆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滲透,以減輕期末考試時學生的壓力。(二)研討活動「專題化」研究過程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活動的設計與推進考慮可行性與實效性。研討活動以「新基礎教育」的理論為依據,以課堂教學「五還」為研究為抓手,以全體教師的積極主動參與為准則,實實在在地在課堂實踐中感悟「新基礎教育」的基本理念。(三)教師發展「自主化」1.自主選擇——小課題的研究老師們可以選擇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感興趣地問題,或教學中遇到的困難,自主選擇,確定小課題,進行課堂教學研究。具體操作如下:個人自主申報,自由組合,認真作好過程記錄,學期末進行課題展示與交流。各小課題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過程、重實效、重積累。2.自主發展——業務素養的提升(1)積極參加常州市組織的青年教師素質比賽活動(2)在反思中成長30周歲以下的教師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質量的教學反思;35周歲以下的教師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40歲以下的教師每學期至少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3)及時總結,撰寫論文在學習理論、開展教改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4)同伴互動,取長補短各備課組成員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每人每學期至少上研究課1節(包括備課組內研究課)。
4. 淺談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程建設
淺談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程建設
作者: 張立坤韓春傑
關鍵詞:改革 理念 整合
教學改革作為課程建設的根本途徑,必須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先導,基於這一理念,學校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等一系列措施促進課程建設。具體體現為:
一、根據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的理念,進行課程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學校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和學生的業務規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基於這一考慮,我院組織力量,深入行業或企業一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對人才需求預測作了比較充分的分析,與用人單位合作共同對人才培養規格作了准確的定位。專業教學改革方案針對目前市場需要的多個職業崗位需要而定,隨著職業崗位的變動和崗位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能開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按職業綜合能力模塊的要求,在所有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組織有企業專家參加的討論會,充分聽取專業委員會的意見,按人才培養規格,確定各門課程的內容、廣度及技術熟練程度。確定課程標准,淡化傳統的學科意識,優化課程結構,將學習目標以及人才培養規格以模塊教學形式具體化,進行課程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二、在教學計劃中將所設課程分為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術模塊、專業技能模塊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注重強化職業基礎模塊,針對社會對人才文化層次要求的不斷提高及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開設了外語、高數、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職業基礎課,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開拓專業技術模塊,對專業進行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對專業大類中的公共基礎課進行深入分析,認真梳理,剔除重復部分,重組教學內容,構建合理的專業群公共基礎課,使其覆蓋相關專業,為學生在專業群內轉崗打下基礎,如工業分析專業,針對市場需求,增加了電力用油檢驗、電力燃料分析等課程,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通過對企業需求分析,靈活設置專業技能模塊,如應用化工技術設置了無機化工模塊、有機化工模塊、精細化工模塊,各模塊既有相同的基礎知識應用,又有不同的能力側重。
三、重點專業用「整合」的觀念重新組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如化工類專業將化工原理、分離工程整合為化工基礎,並結合化工生產過程進行有目的的學習,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並充分發揮我院化工模擬系統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各專業各主幹課程均增加實驗實訓的比例,並注重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
在操作過程中,從教學大綱入手按照實用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實施性實踐教學大綱,壓縮了驗證性實驗的內容,增加了演練實做項目。如機電專業電工課進行萬用表等各種儀器的拆裝、化工裝備的拆裝、化工管路的拆裝、化工類專業強化化工工藝模擬、化工原理模擬操作,同時進一步充實實踐的內涵,除實驗、實訓、實習外,加強習題課、討論課、測繪、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
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中以書本為主,以理論知識為主轉移到以實踐為主,以實際生產為主,克服了傳統教育中學與用分離的弊端。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又要突出專業技能的訓練,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更具有實效性。
五、注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先進性
採用啟發式、講座式、實習式和指導式教學方法,推行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電化教學等形式,採用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模擬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六、教材建設工作是整個高職高專教學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教學基本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
學校在專業建設中把加強教材建設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來抓,一是積極選用教育部各行業推薦的優秀教材;二是鼓勵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教材;三是學院積極推薦骨幹專業教師進入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目前已有十幾種教師參編的專業課教材正式出版;四是配合專業教學改革,大力提倡教師編寫校本教材、講義,用高職特色鮮明的教材體系來反映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每年投入一定的教材基金支持教材出版,並將教師編寫教材列入年度考核的內容,近幾年已編寫各類講義及自編教材近十種。
總之,通過上述做法,學校呈現了高職教育的一些特色,通過特色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實施與利用,轉化為人才培養特色和質量,深化了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羅剛.工作坊教學方法對高職綜合實訓的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6)
[2]李建紅.對高校實踐教學現狀的調查
[3]李福順.淺談新時期高校實踐教學現狀與對策
5. 如何完成教學計劃
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就必須進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計劃。如果教學無計劃或計劃性不強,教學工作就會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教學質量則將成為一句空話。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當認真負責地制訂好教學計劃。制訂教學計劃,要在熟悉本學科教學大綱和教材、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再根據學校與教研組的工作計劃要求和學校的具體條件進行制訂。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出符合實際並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通常包括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或課題)教學計劃、課時教學計劃(簡稱教案)。
學期教學計劃
學科教學計劃是由任課教師根據一冊教材編制的學期教學計劃,因此又稱為學期教學計劃。
學期教學計劃是教學的依據,也教學正常進行的保證。制定教學計劃是熟悉課程標准、教材,熟悉學生的過程。
學期教學計劃是指對一個學期教學內容作一個總體安排,使教學工作能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學期教學計劃一般應在學期開始前制訂好,最遲也應在開學一周內完成。教師制定計劃時必須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鑽研教材,把握教材體系和教學重點,認真分析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並充分考慮學校教導處擬訂的本學期學校教學計劃中的大事活動安排及教學工作目標和重點。
學期教學計劃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班級情況分析 如班級、學生人數、男女生比例、原學習成績分布以及學風情況等,它不同於班務計劃時的學生情況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生的基礎情況,如優秀率,及格率、各分數段的人數等;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掌握等情況及師生關系等,兼顧優缺點。(必要時要對上學期期終考試試卷進行全面分析),特別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做詳細分析。若是起始年段還應分析學生的來源情況。
(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對整冊教材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要通過通讀全冊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掌握本學期所要教學的教材內容有哪些?其地位與作用如何?要搞清全冊教材的知識體系,教材的編寫意圖是什麼?教材的重點、難點等。各單元教材之間有何聯系?等等。
(3)教學目標與要求 可用條文式寫出思想教育、知識教學 、基本技能培養要達到的目標;如「雙基」教學要達到哪些目的與要求?「智能」培養要達到哪些目的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達到哪些目的與要求?
(4)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措施要具體,實際,絕不泛泛而談。一般應包括教師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法,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推進,強化後進生的轉化,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提出備課、上課、改作業、輔導、考查學生學業成績等有哪些措施?在幫助優秀生更上一層樓、幫助學習困難生上新台階方面有哪些打算?等等。
(5)進行教學課時數的分配及進度安排 全學期授課時數、復習考試時數及進度,要根據大綱和教學參考書的總體安排,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恰當的分配處理,並排出進度表。進度表內容應包含周次、教學日期、課時數、教學內容安排、備注等欄目。
(6)其它 如新學期准備開展哪些教學專題研究與教改項目實驗,學科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與學科競賽活動如何開展等等。
6. 小學新課程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課改實驗為中心,以促進師生發展為宗旨,狠抓一個關鍵(觀念的轉變),突出一個重點(課堂教學與學習方式變革),力爭兩個突破(新的評價體系和學校課程開發),扎實推進課改實驗工作,為學校教育再上新台階和教師的更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二、 工作目標: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圍繞教育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意見和教研室工作要點,結合學校實際,努力實踐「兩個轉移,突出六大任務」的目標。兩個轉移:中心轉移:既重視教法研究,又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意識前移,教研活動突出高瞻遠矚,要有超前意識。六項任務:驗證課標、教材;探討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評價;探討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探討新課程體系下學生學習方式;探討三級課程管理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建設與開發;探討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師培養。努力培育學校教改亮點,力爭在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學校課程建設、評價方式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培養與繼續教育等方面有所創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具體工作:1.繼續認真做好新課程學科培訓,提高實驗教師實施新課程素養。繼續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並將新課程相關培訓內容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精心組織好教師參加起始年級和銜接年級的新課程培訓,在認真參加全市培訓的基礎上,認真組織好校本培訓,選派教師參加上一級的各類教研活動,進行深度培訓。在組織校本培訓的過程中,努力倡導互動、參與式培訓方式,結合學科培訓進一步加強對《課程標准》的解讀,內化對《課標》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開掘文本內涵,達到整個教學有一條清晰的主線索。2、以校本研訓的研究為重點,努力構建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以課題研究為主要形式,進一步加強校本研訓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實際,又富有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好方法。積極倡導以問題解決為目標,以科學的課堂觀察為手段,以課例分析為載體,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法,各教研組都要採用「匯集問題——確定主題(教研專題)——學習理念(組織培訓)——研究課例(集體備課、課堂觀察、課後反思等)——專題研討(解釋現象——分析原因——提出問題)——產生新問題——進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師從「日常性隨意問題」走向「專業性研究問題」。我們將通過對課堂教學評價研究、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培訓,開展課堂教學、教學案例、教學論文評比和舉辦新課程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提升教研組的教研水平,在關注新課程的同時,不放鬆「老教材、新理念」教學研究活動,讓廣大教師在揣摩同行的設計和教學中,汲取他人的教學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努力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跨越觀念與行為之間的鴻溝,實現思與行統一,言與行一致,使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課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實。3、繼續完善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關注新課程實驗成效。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各科要繼續依據《課程標准》確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內容,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對於一、二年級學生,要在全市評價操作建議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和補充,形成富有創意、符合本校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有利於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革舉措,要認真開展好「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研究和試行工作,努力構建過程與結果、定性與定量、筆試與口試、知識與情感、課內與課外、自評與他評、參評與互評的評價與考試體系。實現評價與考試的多元化和多樣化,真正發揮評價與考試的檢測、反饋、導向、激勵、調控功能,促進教師、學生、學校發展和新課程的實施。 4、繼續加強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發展個性,形成特色。繼續嚴肅執行新課程教學計劃,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課程。對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要做到課時、師資落實。認真貫徹執行《浙江省基礎教育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和《海寧市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結合特色學校創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學校課程標准,引導廣大教師依據課程標准開發學校課程,根據「邊研究、邊開發、邊實踐」原則,不斷完善學校課程建設。5、積極爭取,努力承辦好各級各類新課程教學展示活動。6、開展教學評比,為教師成長搭建平台。繼續引導教師從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學行為中反思自我;從評價中入手,在自我評價中剖析自我;從問題入手,在強化行為研究中明辨自我;從課程入手,在開發課程中提高自我。繼續規范教研課的課前訂構思、課後寫反思的制度。廣泛開展教學論文、教學案例和課堂教學評比活動,鼓勵教師向各級各類教育教學雜志投寄論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學的成功為內在激勵機制,鞭策教師持續不斷地再學習與再提高,力爭在全市的雙高課、教學論文、案例評比中有新的突破。7、抓住課改契機,促進名優教師的成長。教師歷來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僅靠政策或命令是無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師有新的信念、能力、熱情和動機。因此,減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使教師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為課程改革的首要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將以《名優工程實施規劃》為指導,加快培養骨幹教師的步伐,在工作中要採用以情感管理與師德教育相結合的辦法,激活骨幹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潛意識。
7. 面對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教師應做到哪些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礎。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是逐步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核心工程。隨著新的課堂教學改革在我縣全面鋪開,我對新的課堂教學改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了我們為什麼要進行課改。在新課改中一些學校豐富的活動和全新的授課理念,某些課改老師的現身說法,使本人感受到了對課改的渴望,同時也彷彿感到了一份來自未來的壓力,新課改向教師提出了基礎教育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質性內容和具體要求。它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會學習,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指導思想。使教師在積極地參與這場課改之中的同時,及時地對教育觀念、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師角色,以適應新課改目標的要求,我認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注意做到如下幾點: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地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生活處處有學問。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如語文老師可利用師生課堂演藝和講故事的形式,數學老師可利用環境問題、治理垃圾問題、旅遊問題等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把握教材的精髓,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模式是教材的精髓,它著意於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應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自覺改變傳統的「教教材」為「用教材」,即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師應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出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撰寫好預學案。並努力創設出解決問題的各種情境,設計好每個教學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來,讓學生在自學、小組合作中發現、猜想、探索等思維活動過程中受到不同層次的思維訓練,真正體驗到成功者的喜悅與滿足,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把枯燥的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刺激物,引發學生產生進取心。同時,在教學中還應充分發掘研究問題的過程從多角度看問題,挖掘各個不同層次上的潛在功能,在變化和引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將學習知識和獲取創造力統一起來。真正做到把握教材的精髓,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三、教師要成為學生變革學習方式,做培養學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新課改積極倡導和實踐學習方式的個性化,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出發,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親自去感悟、親自去體驗,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活動起來,通過自己讀書、討論、思考學習到知識。改變以前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指導學生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改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策略的運用,不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目的,而是給學生提供知識平台,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指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參與學生的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准確地了解學情,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或調整教學計劃,從而實現向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治者或權威者,而是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啟發學生,與學生一道尋求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最終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這體現了新的課堂教學體系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建立起新的「學習共同體」,倡導合作學習。這種教師角色的全方位更新,以優異的素質去主動適應並深入開展創新教育,培養有創造精神、有實踐能力的人才為主要目標,也就能最終實現科學發展觀在教育工作中的全面貫徹落實。總之,新課改需要廣大教師方方面面無私地付出和努力,同時新課改的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8. 幼兒園教案大班學期教學改革方向重點及其措施
首先注意它的「整體性」從早入園到離園的整個過程.下面就幼兒園教案中的每一項逐一說明。 日期填寫清楚。 一、本周保教工作要求: 根據本周教學計劃而定,它是集中教育活動和生活活動的綱領,換言之,集中教育和生活活動是它的具體體現。例如:現在是春天,那麼安排集中教育活動就應該把反映春天的活動安...排進來。如:唱春天的歌,畫春天的畫。 1.通過多種活動使幼兒比較系統的掌握春天的特徵,形成春天的概念。 2.感受春天的美,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力、分析概括能力及觀察力。 3 .通過體育活動和游戲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勇敢、合作的精神,鍛煉幼兒走、跑、跳等能力。 4.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預防感冒和傳染病的發生。 二、 集中教育活動: 每天課程安排一定要體現動靜交替的原則,相似類型課盡量分開。:如:第一節安排語言、第二節就是科學或健康。如果排不開,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就必須更新,不能「一言堂」要讓孩子動起來,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學中樂。 三、生活活動指導 生活活動雖然貌視平常、瑣碎,但在潛移默化之中卻對幼兒身心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創設合理的環境,建立必要的常規,科學地安排和指導幼兒生活活動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在教案上就是完成所制定的內容,保教工作要求裡面「保育」 那個目標,上面我們提到預防感冒、防止傳染病發生,在這里,具體做法: 1、根據天氣變化提醒幼兒增減衣服。 2、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 生活活動的指導內容很多: 進餐(教育幼兒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教育幼兒不挑食、不掉飯粒、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安靜就餐、愛惜糧食等等)。 入廁(各個幼兒園注意男女幼兒分開大小便,便後洗手,提好褲子。) 睡眠(中大班幼兒學會整理床鋪,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整理自己的被褥等)良好的睡眠習慣的培養,每周進行一次或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