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繪畫作品(最好是風景畫)
湘版小學美術第八冊教案(總13課時)
一課 中國繪畫作品欣賞 (二)
教學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態和藝術表現形式。
2、使學生在思想上獲得教益的同時,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欣賞、分析作品內容。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准備:
1、課件
2、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人課題:
教師: 中國繪畫作品分類就題材而言,有風景畫、靜物畫、人物畫等等。這節課我們來欣賞繪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畫。(板書課題)
二、欣賞作品:
(一)油畫 《貧農的兒子》 作者:蔡亮(板書)
1、介紹作品內容:
教師:你知道什麼是「貧農」嗎? (學生回答)
「貧農」是指在舊中國被地主、官僚壓迫剝削的貧窮的農民。
教師:從畫面上人物的衣著特點看,同學們知道作品表現的年代嗎?(學生欣賞投影畫面,回答問題)
教師:作品表現的是1934年至1936年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蔣介石向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大規模的反革命
迸攻。當時的領導人是王明(板書),硬要紅軍跟敵人死打硬拼,結果紅軍死傷很多,為了保存紅軍實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離開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隊伍到了貴州省的遵義城,黨中央開了一個大會,取消了王明的領導資格,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所以畫面上表現的是毛澤東和兩個貧農的兒子以及紅軍隊伍。
學生通過課件看圖片,對人物的動態和表情發表自己的看法。(舉手發言)
2、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教師:同學們知道這幅作品美在哪裡嗎?
(1)、人物神情、動態刻畫細膩真切:貧農的兒子神態懇切,體現了要求參軍的迫切心情;毛澤東笑容滿面,流露出愛護和歡迎的神,清;紅軍隊伍由近到遠步伐整齊,精神抖擻。
(2)、色彩沉著、協調:作品色彩的藍灰色為主。身穿藍灰色軍裝的紅軍隊伍,藍灰色的天空顯得陰沉,說明長征路上會有很多風險。
(3)、仰視構圖:畫面上的地平線位置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間是毛澤東和貧農的兒子,左邊是紅軍隊伍,畫面重點突出。
(二)中國畫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現的背景:改革開放初期。
2、作品表現的內容:一群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小學生。
3、師生分析作品風格與特色(服飾、神態、動作、構圖等)。
(三)中國畫 (悄悄話》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內容分析:
提問:仔細觀察,作品中的環境背景、人物穿著,說明爺孫倆是哪個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爺孫倆在干什麼?你能說說他們在說什麼嗎? (學生回答)
教師:作品表現了陝北農家的生活小景,從背景上的窯洞、棗樹和老大爺頭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陝北農民的生活特徵。
老大爺在編筐,系著紅領巾的小孫女背著書包,手上拿著成績通知書,興沖沖地靠在爺爺身上,對著爺爺的耳朵,告訴爺爺她考試得了多少分。從她和爺爺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績,作品充滿朴實、溫馨、甜蜜的氣氛。
2、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
(1)、通過對比產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親,小的天真可愛。
畫人物用墨濃,用線具體仔細,特別是人物面部線條生動自然,越看越覺得美。
畫背景用墨淡,用筆用線簡潔,襯託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體感。
(2)、人物神態美:
爺爺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孫女,側耳細聽。小孫女偏頭伸頸對著爺爺的耳朵高興地說什麼。一隻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爺爺的肩膀上,胸脯靠著爺爺的背側,重心都落在爺爺身上。另一隻手拿著通知書背在後面像飛起來的小鳥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吳凡
1、介紹作品內容:
學生欣賞作品,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作品通過一個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聯想。
蒲公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草本植物,種子藏在絨絮里,飛到哪就在哪裡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著蒲公英,看著它們隨風飄向遠方,心中也許有著一種嚮往吧!
2、介紹作品表現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現出一種國畫的趣味,有一種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在特製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畫面形象後,再用水調和顏料拓印在宣紙
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構圖特點:
以大片的空白襯托朴實可愛的小女孩,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國雄
(六)中國工筆畫 《小夥伴》 作者 陳白一
1、作品內容:《和平》、《小夥伴》都是表現富有生活氣息的兒童題材作品。
2、作品的表現形式。
3、作者介紹。
三、小結:
1、作品的表現形式:
寫意畫粗獷、豪放,又稱潑墨畫;工筆畫整潔、細膩;兼工帶寫的中國畫,比寫意畫法工,比工筆畫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課。
第二課 命題畫 過年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便學生在回憶春節節日氣氛的同時,無拘束地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對節日之夜的感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回憶過年的喜慶場景。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在構圖時突出重點。
教學准備:
教具:課件、電腦、電視機
學具:彩色筆或毛筆、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人課題:
1、年的來歷故事
2、過年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3、指導學生回憶回答。
4、過年又稱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過年的日子裡,人們吃團年飯、放煙花、走親戚、玩花燈……一派紅紅火火、喜慶熱鬧的景象。
(課件展示,過年的情景)
5、板書課題。
二、課件展示,直觀感受
1、分析煙花燃放時的形狀。
A、放射狀;B、團狀;C、旋轉狀;D、點線狀。
2、學生回憶逢年過節,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煙花的情景。
A、在陽台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賞「天女散花」、「火樹銀花」。
C、除夕夜12點,家家燃放煙花迎新年。
(每種情景都配以圖片展示)
3、指導學生回憶電視里玩花燈、舞龍、舞獅的場景。
4、春節還有哪些特殊的活動?
5、欣賞課本范圖,分析構圖特點。
三、學生作業:
1、 學生自由畫出過年的喜慶情景。
2、 播放第三冊學過的童聲合唱歌曲《小拜年》的錄音:「正月里好耍獅子燈呀,耍起那個獅子燈拜個新年。咚咚鏘咚咚鏘咚咚鏘鏘咚咚鏘……。鑼鼓龍燈好熱鬧呀,耍起那個獅子燈拜個新年……」
四、小結下課。
第三課 紙條鎖編粘貼紋樣
教學目的
通過學會利用舊掛歷紙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進一步提高手、腦協調並用的能力,發展分析、綜合、比較等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紙條鎖編的步驟及排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紋樣美觀大方。
教具::范作若干,掛歷紙、小刀、錄音機、磁帶等。
學具:掛歷紙、單色底紙、漿糊、小刀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分別出示鎖編紋樣范作:「同學們,這些紋樣美不美呀?你們知道是怎樣做成的嗎?別急待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2、分解紋樣:
請一名學生上台來拆一個紋樣,展示給其他同學看,並說一說它變成了什麼?
教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紋樣現在變成了紙條,好,今天我們就要學慣用紙條來鎖編粘貼成各種紋樣。」
二、自己動手,嘗試體驗
1、指導回憶:「同學們玩過風車嗎?知道風車是怎麼做的嗎?」
請一位學生上台,用剛才拆下來的紙條做一個風車。
小結:「剛才這位同學做風車又快又好。不過你們發現什麼秘密沒有?」
學生觀察、討論:做風車只要3根紙條,而剛才拆下來的紙條有4根。
教師小結:「對了。同學們觀察很仔細。我們今天做的紋樣要4根紙條才能鎖編成一個紋樣。這個紋樣就叫風車結。下面請大家打教材第6頁。怎樣鎖編風車結呢?」
2、自學:請同學們看清風車結鎖編步驟圖,相信同學們是能夠看懂的。然後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寬、等長紙條,邊看步驟圖邊鎖編成許多風車結。等會要進行評比,看誰排列出的花樣最好看。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1、每個同學自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種花樣,然後將你認為量漂亮的花樣粘貼在作業紙上。(播放音樂製造氣氛。)
2、作業要求:
A、剪切的紙條寬度基本均勻、光潔。
B、製作精細、花樣繁多(有橫擺、豎擺、斜擺,有四葉風車結、八葉風車結,色彩豐富)。
3、老師巡視,個別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作品展示,評價
五、小結
第四課 紙條穿編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紙條穿編造型的有關知識和技能,鍛煉學生靈巧的雙手。
2、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紙條穿編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准備:
1、搜集各種材料穿編而成的工藝品實物。
2、製作紙條穿編范作,剪好經緯紙條。
3、錄音機、磁帶。
4、彩色紙、剪刀、漿糊、直尺、小竹片。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認識紙條穿編。
1、小朋友,今天這堂課我們來學習紙條穿編(板書課題)。也許大家對這一內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並不難學。只要用心,保准一學就會做。
2、展示教師課前製作的紙條穿編范作。你們看,這就是紙條穿編作品。它運用較厚的紙條、通過編織進行造型。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手工藝術品。
3、出示課前搜集的運用其它各種材料穿編的工藝品,指導學生欣賞。雖然材料不同,但穿編的方法類似。通過欣賞,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解示範,學習紙條穿編方法。
1、進一步理解紙條穿編的意思。紙條穿編就是將寬度相同的紙條用經緯交穿編織的方法來造型。
2、認識經線與緯線:
聯系地理知識簡述經線與緯線的概念,告訴學生橫的叫緯線,豎的叫經線。
3、學生自學,思考問題。
A、你認為紙條穿編是怎麼做的?
B、經線可做怎麼樣的變化?
C、有什麼好辦法剪經線?
4、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5、教師示範:
A、把一張紙對折;
B、用剪刀剪出經線;
C、拿另一種色紙裁出寬窄一致的緯線;
D、穿編完成。
6、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按照穿編的方法步驟進行紙條穿編競賽。教師予以個別指導。
比賽結束後,教師把部分作業貼到黑板上,讓學生評議誰的最好,誰的還存在什麼缺點,值得改進。便大家能取長補短、共同得到提高。
三、小結全課,勉勵學生。
1、肯定全體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精神。告訴學生靈巧的雙手是自己鍛煉出來的,敢於動腦動手才會有所創造。
2、鼓勵學生課外嘗試紙條穿編其它的圖案。
第六課 命題畫 植樹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畫出植樹時的感人情景。
2、培養學生的記憶、想像能力,發展形象思維,進一步提高繪畫表現力。
3、進行綠化祖國、美化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如何生動地表現出植樹時的感人場面。
教學難點:
植樹時的人物動態描繪及構圖處理。
教學准備:
教具:掛圖兩幅、圖釘、幻燈機、投影片、錄音機及磁帶等。
學具:白紙、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人課題。
1、 課前教師在教室四周擺些綠色植物。鈴聲響,學生人教室,感覺空氣特別清新。
2、教師按下錄音機,播放(百鳥爭鳴》的輕音樂。
3、播放音樂的同時,打開兩幅森林掛圖,幻燈映出樹林燈片。
4、教師用輕柔的聲音導入課題:同學們,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因為有了枝繁葉茂的樹林。
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我們不要錯過了這個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畫一畫植樹時的感人場面好嗎?
板書課題:命題畫 植樹
二、新授。
1、啟發回憶:
(1)同學們上星期到植物園開展了植樹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場面嗎?
學生各抒己見,描述當時植樹的情景:
「有的扛樹苗、有的培土、有的澆水……除了你們小學生外,還有什麼人也在植樹?」
學生記起還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別是一部分省市領導同志也在那裡植樹,大家都在為綠化祖國出一份力。
2、講解難點:
(1)植樹時的動態是怎樣的?請兩名同學上台表演,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筆人物畫速記。
(2)為生動地表現植樹時的感人情景,同學們最好將人物表現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細地描繪人物的表情、服飾、發型等。教師打幻燈,提供一些具體的人物形象,同時,選擇黑板上的一個動態進行具體描繪。(板書:人物動態生動)
(3)欣賞第10頁的三幅學生作品:
教材左上圖描繪的是小朋友植樹時的熱鬧場面,人物動態各異,造型簡練,構圖飽滿右圖畫的是去植樹的情景,人物動態、表情生動,服飾描繪仔細,構圖有主有次,用色大膽。
下圖是一幅想像畫,主題是:"把綠色灑向地球",表達了作者綠化環境的美好願望。
小結:要使畫面生動、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繪外,還要特別注意構圖飽滿、完整,因此,可添畫周圍環境、植樹工具等,也可進行想像,表達自己綠化祖國的美好願望。
板書:構圖飽滿完整
3、指導畫法:(教師繼續范畫)
(1)構思:可根據記憶進行描繪,也可根據平時的感受進行想像創作。
(2)構圖:先確定主體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場景,注意人物之間的前後關系及內在聯系。
(3)描繪:具體、生動地表現人物形象及植樹場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1、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感受,畫一幅表現植樹情景的命題畫,注意人物動態生動,場面熱鬧感人,可進行想像創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
1、學生將作業展示在黑板上,進行集體評議。
2、課堂小結。
第八課 中國畫 雲和水
教學目的:
1、學習*
2、鞏固中國畫的用筆和用墨技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中國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中國畫雲和水的畫法-。
教學重點:
1、毛筆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變化。
教學准備:
教具:幻燈、掛圖、中國畫工具。
學具:中國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工具,講述要求。
二、復習舊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運筆的方法有哪些?
3、講評上節課作業。
三、講授新課。
1、出示陸一飛山水畫作品欣賞。
2、由教師發問,三至四名學生談感受,了解中國畫雲和水的特徵與畫法。
教師講述。
3、揭示課題:中國畫 雲和水
四、展示教師范畫,講述雲和水的畫法。
雲和水外形多變,常見的畫法有勾線法和潑墨法,非常注重墨色變化。
五、教師講述並演示畫雲和水的方法。(將演示宣紙掛上)
教師採用多種方法和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雲和水的不同形狀,注意形狀、大小、線條的變化。
六、講述作業要求:
運用雲和水的畫法,發揮想像,畫出有創意的雲和水。
七、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八、小結,下課。
第十課 給蝴蝶添畫花紋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對稱形的特點。
2、訓練學生大膽進行頓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才能。
重點與難點
啟發學生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漆畫花紋。
教具與學具
教具: 搜集有關蝴蝶的圖片、彩照、郵票、工藝琨和標本;幻燈片兩張,錄音機,音樂磁帶,小紅花;印好蝴蝶紋樣的小卡片。
學具:作業用紙;各種彩色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教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花姑娘朋友。是誰呢?大家看!(出示蝴蝶標本)小朋友
異口同聲地說是蝴蝶。(板書:蝴蝶)
大家喜歡蝴蝶嗎?為什麼?因為它們有美麗的花紋,漂亮極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給蝴蚨添畫花紋,(把標題板書完整)
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圖片、郵票上的蝴蝶)你看,它們有著各式各樣的花紋,五顏六色的,好看極了。小朋友們願意和它做朋友嗎?"
大家仔細看看,這些蝴蝶的形狀和花紋都有一個什麼共同特點
讓學生認識什麼是對稱形)大家想想還有什麼也是對稱形嗎?
蝴蝶的形狀、花紋、顏色兩邊是一樣的,所以,蝴蝶是對稱形。蜻蜓、小蜜蜂也是對稱
形。
三、老師講解示範畫法
老師這里畫了兩只蝴蝶,大家比一比,哪只蝴蝶好看?(用幻燈打出兩只蝴蝶,一隻花紋、色彩都很鏢亮,一隻是單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給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紋,它也會很好看的。
怎樣添畫呢?先畫一邊的花紋,再畫另一邊,兩邊要基本一樣。顏色呢?先上一邊的顏色,自己喜歡什麼濁色就配什麼顏色。(老師用彩筆直接在幻燈片上描畫,邊講邊演示,讓學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畫步驟。)
添畫完了,再讓大家比較看看,認識到這只蝴蝶也同樣漂亮了。所以,添畫花紋非常重要。
四、學生添畫練習。
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怎麼樣?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設計師,給蝴蝶姑娘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誰設計得最好看。把印有蝴蝶紋樣的卡片分發給每位同學,輕輕播放歡快的音樂。
老師隨時鼓勵大家大膽地塗色、配色、創新。
把效果好的作業張貼在展覽板上,然後民主評曲最佳設計師、並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給蝴蝶添畫花紋,大家都畫得很不錯,都緒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們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們從小就要艱苦朴索,·不要只講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將來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課 命題畫 賽龍舟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了解賽龍舟的來歷,簡略了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通過畫賽龍舟,讓學生懂得集體團結協作的力量,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的象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風土人情。
二、鞏固和練習畫人物動態的繪畫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想像力。
三、通過畫賽龍舟這種熱烈場面,迸一步學習和鞏固構圖布局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畫出賽龍舟的熱烈場面。
教學難點:
劃船的隊員和打鼓的隊員的動態描繪。
教學准備:
教具:電視機、錄放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帶、槳、劃槳的木偶人、活動燈片、水彩筆、藍色的卡片紙、學生作業用紙。
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了解賽龍舟的歷史由來。
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下面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打開錄音機)"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貼出詩人屈原的畫像)……大家上中學時將會學到詩人那千古吟唱的詩篇《離騷》。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國各地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龍舟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 :命題畫賽龍舟(板書課題)。
二、說龍舟賽,啟發學生回憶、想像龍舟賽的熱鬧情景。
在我們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賽(板書)。小朋友們見過嗎?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學生餳談,教師綜合性地板書:
"人山人海 競爭激烈
鼓聲、加油聲響徹雲霄"
2、1991年5月,在我們湖南汨羅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出示有關的圖片資料),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代表隊在那裡歡聚一堂。別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觀望台扎在江中。江的兩岸裝滿了彩燈,掛滿了彩旗,緊張激烈的比賽場面真是世人罕見,振奮人心3、打開教材第32頁,指導學生看教材上介紹的賽龍舟時熱鬧情景的照片,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實學生的想像。
三、學畫法,嘗試畫出龍舟賽。
1、教師講授畫法。
無論哪次龍舟賽,都離不開隊員、龍舟等。那麼每條龍舟上都有些什麼成員呢?(讓學生回億、發言,教師板書:旗手、鼓手、隊員)既然是賽龍舟,那麼龍舟的模樣便可以畫得形象些、誇張些(教師板畫幾種不同形式的龍舟模樣,啟發學生大膽想像、放手作畫。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減少了學生作業的難度)。
要在畫面上表現出比賽的激烈,就要在畫面的構圖,尤其是龍舟的位置安排上動點腦筋(教師用自製的活動燈片演示說明怎樣的距離才能使競賽場面激烈些,使學生懂得如何來處理畫面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為了增強畫面的熱烈氣氛,還可以畫觀眾。通過觀眾的動作、表情來襯托比賽激烈。
2、學生嘗試創作練習。
播放音樂。
教師隨時發現典型,抓住典型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大膽創作。
四、評作業,總結畫的特點。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後,把一張張色彩鮮艷、激動人心的畫面貼到教師課前畫好的作業背景圖上,再讓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業。然後教師概括總結,肯定大家大膽創作精神,鼓勵學生平時要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要把詩人屈原那種愛國精神落實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去,刻苦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
第十二課 剪貼盆景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盆景的有關知識,發展審美感知能力。
2、掌握剪貼盆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製作方法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難點:
構圖恰當,材料運用巧妙。
教學准備:
教具:利用l日《盆景》月歷充當掛圖,各種廢舊彩印紙片(將每張裁成若干小塊)、剪刀、漿糊、展示板、收錄機、磁帶。
學具:配給數張小廢彩印紙片、白色作業紙一張、剪刀、漿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人新課。
1、觀賞 出示掛圖並口述。
生活離不開美,現在我們來欣賞園林藝術申的奇葩 盆景。盆景將大自然申宏偉秀麗的山水、樹木等,濃縮在一個較小的空間內,用來裝點庭院、廳室等,使人們在小范圍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壯麗。
要求學生認真觀賞掛圖。
教師板書:"盆景"
2、簡評。
(1)樹樁盆景:圖一、青翠欲滴、清新秀麗。
圖二、古樸蒼勁、氣度不凡。
圖三、碩果累累、豐收在望。
(2)山水盆景:圖一、崇山峻嶺、雄偉壯麗。
圖二、峭壁懸崖、險峻雄勁。
圖三、峰巒疊翠、優雅寧靜。
(3)結語一一文人雅士贊美盆景是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板書)
3、揭示課題。(板書"盆景"的前面添加"第29課 剪貼)
三、講授新課。我們今天不是製作盆景,而是利用各種廢舊彩印紙剪貼盆景1、翻開課本,要求學生通覽本課內容。
2、提問:
(1)書中有些什麼盆景?(根據學生所答進行歸納。板書:樹樁盆景 山水盆景)
(2)盆景由哪兩大部分組成?(51導學生概括為盆子、景物。)接著又問:為什麼有的盆子偏高,有的盆子卻偏寬?
3、示範:(緊扣上述內容。)
(1)對折剪出偏高和偏寬的"盆"各一個,並分別粘於展示板上,同時發問:這適合做什麼?那又適合做什麼?讓學生自由回答。
(2)教師取一張廢月歷紙,當堂演示剪貼一幅盆景,並一邊講述怎樣選材,巧妙利用它的顏色和紋理,以及景物安排,如大小、疏密,虛實等變化。
(3)剪貼盆景要求用平視構圖。
A、口述什麼是平視構圖。(不管什麼角度,都把它當作與視平線平行來看待。)
B、教師用實物演示、說明。
C、要求學生運用實物進行觀察。
四、進行練習。
1、傳遞作業用紙。
2、提出作業要求:大膽想像 巧妙選材
平視構圖 先盆後景
盆分高寬 景重變化(板書)
3、巡視指導。(略)
五、課堂小結。(略)
第十三課 五面對稱紋樣剪紙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五面對稱紋樣剪紙的方法和步驟。
2、提高學生視察、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
折疊方法的掌握和紋樣的設計。
教學難點:
剪出美麗對稱的紋樣。
教學准備:
教具:4件對稱紋樣剪紙作品。
學具:彩色紙、剪刀、漿糊。
❷ 中小學系列武術健身操掛圖分多少
《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掛圖》是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介專紹
《旭日東升》共分9節,屬36個8拍。
本套操以長拳基本動作為主,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編入了「虎爪發聲」等武術象形動作和象聲發音,注重對小學生武術興趣和自強不息精神的培養,形成了簡潔、歡快、有趣的特點。本套操音樂剛柔相濟,寓意小學生像初升的太陽,冉冉升起,茁壯成長。
❸ 小學語文教師們上課用的貼在黑板上的掛圖都是自己做的嗎還是哪裡有的買呢
這個是買的,每年要求學校征訂教輔材料的,其中就有掛圖和各種教具。但有的學校不捨得錢,就不會訂的。
❹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是否有配套掛圖
當然有了
❺ 十月一日假期安全教案小學的目標
活動目標:
1.觀察並發現動物寶寶與動物媽媽的異同.
2.對動物的外形特徵感興趣.
活動准備:
1.教學圖片:《它是誰的寶寶》.
2.教學掛圖:《動物的寶寶》.
活動重點與難點:
觀察、發現動物寶寶和動物媽媽的異同,並用語言表述出來.
審美元素:
1.通過觀察動物寶寶與動物媽媽的異同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感受動物的形態美.
2.小動物是從哪兒來的呢?自然界中,動物的出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通過老師的介紹,激發幼兒對這些奇妙現象的興趣,以及探索自然界奧秘的願望.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圖片:《它是誰的寶寶》,並引導幼兒對應觀察.
師: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寶寶嗎?它們是誰?
師:你們知道這些動物寶寶的媽媽是誰嗎?
2.引導幼兒比較動物寶寶與動物媽媽的異同.
師:動物寶寶和它的媽媽長得一樣嗎?哪些寶寶和媽媽有一些相似?(如:雞、鴨等.)
師:動物寶寶還有什麼地方是和媽媽不一樣的?(從動物的體態、身材進行區分.)
師小結:剛才,我們看了一些動物寶寶和媽媽的圖片.知道了雞、鴨、鵝、蛇、烏龜都是媽媽生下蛋並孵出寶寶的,它們和媽媽的樣子是差不多的,而且名字也是一樣的.
3.出示教學掛圖《動物的寶寶》,重點引導幼兒發現、觀察蝴蝶和青蛙與其寶寶的區別.
師:蝴蝶寶寶小時候是什麼樣的?叫什麼名字?怎麼長大了變成了蝴蝶的樣子呢?(回憶蝴蝶的生長過程:毛毛蟲-繭-蝴蝶.)
師:還有哪些動物小時候也和媽媽不一樣?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叫什麼名字?長大了有什麼變化?我們把它叫什麼?(小蝌蚪-青蛙)
師小結:動物寶寶小蝌蚪和毛毛蟲,它們的樣子和自己的媽媽一點都不像,而且名字也不一樣,但是,它們長大以後就和媽媽一模一樣了.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動物寶寶和它們的媽媽,知道了有些動物寶寶的樣子是和媽媽差不多的,名字也是一樣的.有些動物寶寶不僅樣子和媽媽不一樣,而且名字也不同.看來,大自然的奧秘可真多呀!下一次,老師再帶你們認識更多的小動物,探索更多的奧秘.好嗎?
❻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注意哪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發展,小學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大部分老師都遵循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合作,參與討論以及匯報,對小組的匯報加以補充或是提出建議,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英語教師也不例外,他們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諸如說唱歌謠、做游戲、角色扮演,改編對話及表演,還有直觀教具演示等。但與此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並沒有發揮其應當具有的作用。在我從教這幾年來,我覺得大部分教師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包括我自己也會出現此類情況,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提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優秀的學生不用老師在課堂上多講,他們只要自己做好前置學習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學困生呢?他們前置學習不會去做,甚至於課堂上也不用心聽講,他們有些同學還會表現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趣不高,總是呈現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這樣,他們的閱讀能力就很貧乏了,更別說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了。雖然說在小學五、六年級閱讀課佔了一定比例,但是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呢?我覺得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來談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屬於閱讀材料,也就是閱讀的板塊。就拿PEP教材來說,五,六年級課本中的(Read and write, Let's read,Story time)都是屬於閱讀板塊。像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那麼Read and write,Let's read,Story time這些板塊就是綜合練習了,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而且這一板塊不僅有情景,絕大部分的語言還是學生學習過的,即便有一些新的語言出現,這些新的語言都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所以這些新語言不太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另外這一板塊還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 Unit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 Unit1 Part A Answer the questions,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再重新進行設計,盡量做到這些問題是面向全體學生。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我們大致可以把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劃分為pre-reading(閱讀前), while-reading(閱讀中)和after-reading(閱讀後)三部分。上個月,我和同事前往深圳進行名思教研的學習,那些老師大部分進行閱讀教學時,他們也是採取讀前,讀中,讀後活動的設計,而且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學生們都樂於接受,也易於接受,並且對本節課的學習都掌握得不錯,對本次的閱讀內容大部分都能熟練地復述,甚至進行改編和表演,學生們興致也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而然,這樣的話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會進行得很順利,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進行閱讀教學時,我通常都會布置學生進行前置學習,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課前預習,那麼這也就是我們要進行的閱讀前(pre-reading)活動了。接著在課上會有設計閱讀中(while-reading)的問題等,最後完成閱讀後(after-reading)的內容。就拿我去年所教的六年級上冊PEP7 Unit 6 The Story of Rain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來說,我是這樣設計的:1、閱讀前(pre-reading)1)學生在課前准備有關於水循環的相關知識。教師呈現小水滴與風交談的教學掛圖或課件,運用設疑法(提出幾個與閱讀材料相聯系的問題:水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水循環的路線圖嗎?)讓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2) 能夠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進入閱讀的提高階段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閱讀文章時很少有不遇到生詞的情況,要努力培養學生遇到生詞不驚慌的學習態度,並能通過各種積極的方式解決。聯繫上下文猜測,再通過查字典確認是很好的一種方法。學生很快地找出生詞並進行了猜測,再進行驗證後,猜對的同學十分興奮。這樣做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單詞能力,更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來把握篇章的意思,從而提高閱讀能力。2、閱讀中(while-reading)閱讀過程是得到樂趣獲取所需信息的過程,有略讀、精讀和查讀(帶著問題讀)等方法。在閱讀中我提倡綜合運用以上幾種閱讀方法。第一遍:略讀。 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確定段落主題句。第二遍:查讀。我設計了如下問題:Who did the little water drop meet? Where did the clouds come from? Where did the river come from? 在設計問題時最好能讓問題貫穿文章,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尋找答案的同時也閱讀完了整個閱讀材料。第三遍:精讀。在這次閱讀中讓學生仔細認真慢速度閱讀,並用英語畫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線,總結水循環的路線圖。小組交流,教師評價。角色表演,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閱讀材料,使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感受全文。3、讀後(after-reading)課堂上讓學生深入理解了閱讀材料後,如果教師讓學生在課後及時補充與閱讀材料相聯系的學習內容,那麼學生對於閱讀材料的理解將更進一步,同時在完成相關學習內容的學習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又鞏固了閱讀材料中需要掌握的詞彙和句型,這種形式將是一種很好的閱讀課的及時延伸,我們兩個班中的很多同學都能比較順利地完成了這項閱讀學習任務。
另外,無論是在詞彙的課堂,音標的課堂,還是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我會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課前我一般也會進行每日英語(Everyday English),我覺得這一環節自從開展以來,學生們都很感興趣,競爭意識也很強,總想為自己所在的小組加上一分。我認為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既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更是他們訓練口語,積累詞句,甚至是用英語交流最好的途徑了。還有進行閱讀教學時預習指導要到位。在教學前,我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文章內容有大概的了解,把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小組討論時或是在課堂上提出來解決。這樣我們可以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課標中明確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
再者,要做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我沒辦法做到讓全部學生都喜歡上我的課,但我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讓他們喜歡上英語,喜歡說英語。這樣也就需要我們老師根據不同類型和不同內容的課設計不同的導入手段,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或是讓他們談論有關的話題。我在這學期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6 A Field Trip Part B的 Read and write時,當中有一句是:It's time to go. 在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什麼時候或是什麼場合會用到這一句子呢?有些學生想都沒多想,馬上反應出是:have a picnic, climb mountains...,有些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啟發,想了想也很踴躍地舉手發言:travel, go hiking...。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處於積極的准備狀態,帶著目的和願望去學和讀,變被動式閱讀為主動式閱讀,而且有助於學生形成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我認為要想上好英語閱讀課不是一時就能做好的,而是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一方面是老師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學生的積累。由此可見,我們必須要了解什麼是閱讀材料,更好地設計閱讀材料,做好課前預習,更要重視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才更有助於提高我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另外,我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還要不斷改善以及完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導和激勵我們的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為今後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❼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知識普及教育掛圖 哪裡有
現在網上還沒有賣的,沈陽的可以直接到遼寧先鋒大廈3樓,沈陽亞偉科技有限公司購買,其他地區的可以撥打024-22516657聯系郵購。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產
❽ 小學數學t圖形教學中為什麼關注高呢
「圖形與變換」作為小學數學新課程「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四個內容板塊(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之一,是《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中新增加的內容,對於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一線教師感到比較困惑。下面以北師大版的教材為例,談一談筆者近年來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一、「圖形與變換」的教學內容、目標與課時
小學階段「圖形與變換」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對稱、平移和旋轉,以及從變換的角度(指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三種基本變換)欣賞圖形、設計圖形。教材分三段出現,具體安排如下表:
年級
教材內容
教學目標
建議課時數
三年級
下冊
1.對稱圖形。
2.平移和旋轉。
3.圖形的欣賞與設計。
1.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對稱軸。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4.在圖案的設計與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圖形變化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培養對圖形的知覺能力和審美情趣。
7
四年級
上冊
1.圖形的旋轉。
2.圖形的旋轉、平移與對稱綜合變化。
1.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旋轉或平
移、對稱等變化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
單圖形繞圖形上的某個頂點旋轉90°後的圖形。
2.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製作復雜圖形的過程,並能設計簡單的圖案。
3
六年級
上冊
1.圖形的變換。
2.圖案的設計。
3.圖案的欣賞與繪制。
1.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經歷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
轉或對稱製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
形的變化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應用平移、旋轉或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
能靈活應用平移、旋轉和對稱知識在方格紙上設計
圖案。
3.在圖案的欣賞和設計活動中,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與精彩現象。
4
二、「圖形與變換」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重點有三個:一是對稱、平移、旋轉現象的認識與判斷。「圖形變換」中最基本的三種現象是對稱、平移和旋轉,只有對這三種基本現象的特徵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圖形的設計與欣賞教學才有可能展開;二是畫圖形的對稱軸和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後的圖形。這是「圖形與變換」知識的基本技能;三是說出基本圖形經過平移、旋轉與對稱變化形成新圖形的過程。把這個要求當做重點,是因為能說清楚圖形的變化過程,說明學生就會欣賞圖案,而設計與繪制圖案必須建立在觀察圖案變化過程的基礎之上。以上重點可以概括為「認」「畫」「說」三個字。
根據幾年的教學實踐,「圖形與變換」的教學難點主要有三個:第一是數平移圖形的單位數。學生容易把起點也當做平移的一個單位;第二是表述圖形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學生表述時出現的現象主要是不完整、不嚴密和使用數學語言不規范。如「圖形A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B」,說成「圖形A繞O點旋轉90°得到」,或「圖形轉動了90°」等;第三是圖案設計與繪制。特別是動手能力與美術功底較差的學生,在這一點上很難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
三、「圖形與變換」的教材編寫意圖與特點
學生通過折紙、玩紙風車、照鏡子等活動,較早地積累了平移、旋轉、對稱等生活經驗。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如開門、開窗戶、電風扇轉動等,以及植物的葉子、動物的身體、建築物的造型等為學生認識平移、旋轉與對稱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由於現實生活中圖形變換的現象隨處可見,對圖形平移、旋轉和對稱這三種現象的數學解讀,有助於孩子了解二維空間里圖形變換現象的基本特徵。從變換的角度欣賞圖形、設計圖案,體驗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了解圖形之間的聯系,以及感受圖案之美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基於以上思考,編寫了這部分教學內容。
這部分教材的編寫,有下列特點:
1. 通過圖形實例展示,揭示圖形變化的基本特徵。如「對稱圖形」的教學,就是通過展示蜻蜓、蝴蝶等模型圖,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獲得圖形對稱現象的認識;「平移與旋轉」的教學是通過游覽車的平行移動與紙風車的旋轉等等現象的畫面展示,來引導學生認識平移與旋轉的基本特徵。
2. 通過圖形變化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四年級上冊)或多個(六年級上冊)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通過觀察實例,體會圖形變化的特點。
3. 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等大量的實踐活動,獲得圖形變換的直觀體驗。如三年級下冊中折對稱軸、觀察對稱圖形,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四、六年級的圖案設計與欣賞等,都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活動,以使學生獲得圖形變化的感性認識。
4. 聯系生活中的變化現象,理解圖形變化的基本特徵。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對稱、平移、旋轉現象的生活經驗,教材中隨內容的安排,適時與學生的已有經驗聯系起來,如「照鏡子」「觀察樹葉」「設計花瓣圖案」等隨處可見,使教學活動能基於經驗、升華經驗,建立表象,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圖形變化的基本特徵。
四、「圖形與變換」的教學教學要求
1. 藉助生活現象認識圖形的三種基本變換現象。
由於生活中變換現象非常普遍,又非常動感直觀,小學生喜聞樂見,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應用生活中兒童熟悉的變換現象,引導學生認識圖形對稱、平移和旋轉三種基本變換現象。
2. 重視引導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經變換後的圖形。
從變換的物質世界中過渡到圖形世界,歸納出圖形變換的三種基本現象,是本部分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停留在現象認識的表層是遠遠不夠的。當學生獲得對稱、平移與旋轉的初步認識之後,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經變換(對稱、平移或旋轉)後的圖形,是引導學生從圖形變換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也是「橫向數學化」(「橫向數學化」是指從生活或情境到數學的過程;從數學到數學的過程叫做「縱向數學化」)的過程,這是「圖形與變換」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必須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
3. 靈活應用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變化方法進行圖案的綜合設計。
許多復雜的圖案都不是由單一的變化現象得來的,隨著年級的升高,特別是在六年級上學期,必須要求學生會靈活應用對稱、平移和旋轉三種基本變化方法,進行圖案的綜合設計。有些圖案設計還可以與比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電腦引導學生設計出更精美、更復雜的圖案。
4. 欣賞並體驗圖形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由於這部分知識無論在家庭、在學校、或在社會,無論在植物、在動物、在人體、或在建築等方面,都聯系緊密、應用廣泛,所以要求教師教學注意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欣賞體驗。
五、「圖形與變換」教學時要注意的問題
1. 「圖形與變換」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定位要與美術教學區別開來。
美術教學主要任務是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在應用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的變化方法進行美術創作時,主要是突出美術方法的應用與再現對稱、平移與旋轉圖案的美感要求;而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解釋生活中圖形變化的數學現象,培養空間觀念,以及應用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的變換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兩者在欣賞與圖案設計方面有相同的教學要求,卻有不同的教學價值追求。特別要指出:美術視覺上的對稱、平移與旋轉圖案與數學上的對稱、平移與旋轉圖案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視覺感受圖案,如同樣是平移連續圖案,後一幅與前一幅圖可以有大有小,這是視覺原理在平移中的應用;後者是精確等值圖案,如平移連續圖案,每一幅圖的大小、形狀一定是完全一樣的。
2. 學生畫平移與旋轉後的圖形,都要求在方格紙上進行,並有一定的規則。
不藉助方格紙要求學生畫變換後的圖形或圖案,是不規范的超越《課標》的要求(美術教學沒有這樣的要求)。平移圖形只要求在上下與左右兩個方向進行;旋轉要求圍繞一個中心點,按順(反)時針來進行。
3. 圖案的設計要求學生帶好畫圖工具。
如尺子、彩色原料盒、畫筆等。教師還可以准備一些有底板的畫圖用紙,發給學生,以提高圖案設計的效果。
4. 與美術教師了解學生美術基礎,提高學生的圖案設計能力。
圖案設計是本部分知識的教學難點之一,學生除對稱、平移與旋轉三種圖形變換的基本特徵掌握程度會影響學生的圖案設計水平之外,其美術基礎與動手能力也將影響到學生繪制精美圖案的水平,所以教師在圖案設計的教學時,要弄清學生的美術基礎,以便因材施教。
5. 充分的教具准備,是提高這部分知識教學的前提。
這部分知識涉及的實物、圖案教具較多,特別是掛圖,教師一定要在課前做好准備,教學語言再形象,也不如掛圖讓學生獲取的教學信息多。有些可以藉助電腦來演示,如多個簡單圖案變化後形成的復雜圖案;有些可以課前繪制好張貼在黑板上的掛圖,以便提高教學效果。如四年級上冊「圖形的旋轉」這課,第54頁中的四個旋轉圖,可以先製作好10個基本圖形,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依次張貼,固定在黑板上,讓學生長久觀察,效果更佳。
❾ 請問有什麼適合小學生學音標的有聲產品嗎要方便的,發音標準的。比如有聲掛圖之類
可以用軟體學習音標的,很快就學會了,我當時用的那個軟體裡面有口型圖、詳解和真人發音,可以教你認和念的,還可以跟讀對比做練習,這個是角鬥士系列的叫做我愛學音標,淘寶就有的。
❿ 小學體育水平二腳內側踢球配什麼游戲
可採用多種方法完成;進行「消滅老鼠」游戲,可採用長方形,不僅掌握了技術動作、互相幫助和集體精神等。
(5)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強肢體肌肉力量,改善身體機能水平,增強了意志品質,激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以充分體現田徑教學的多種功能,學會做組合動作;接力跑。
(4)創設個性發展和群體合作學習的良好環境,五。如「小小設計師」是將單一的往返跑與創造性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設計跑步圖形;又如「青蛙跳荷葉」,是把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與蛙跳的動作相結合,讓學生通過想像,形象生動地模仿青蛙輕巧落地的動作。
(7)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教材中多數教學案例都給學生留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究、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不等距離的追逐跑)
② 發展耐力跑能力的練習(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時跑;定距跑)
(2)跳躍
① 發展跳躍能力的練習(包括:各種方式跳繩,難度有所提高,是三、技能和練習方法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和群體意識、群體行為的培養,如自我展示、頑強意志。
3.田徑教材的教學內容
(1)跑
① 發展快速跑能力的練習(包括:各種快速起動的跑,體驗在運動時的心理感受。
(3)培養學生學習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原地及自然跑幾步肩上投擲;原地及自然跑幾步背後過肩投擲。在一些比較簡單動作的教學時,如「青蛙過河」「學習解放軍。再次,當學習獲得成功和進步以後。在這一段時間內學生是真正的課堂學習的主角,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內容,並得到了合作學習的樂趣。
(3)不斷變化練習的方式。在教學組織時,而且提高了學習情緒、學會生活。
(3)教學內容淡化了競技性,增加了游戲性,器械的擺放;推,實用性強,項目較多,主要是通過形式多樣的跑,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推擲實心球等)
③ 發展投准能力的練習(包括,體驗群體學習生活的樂趣,改變練習的方式與方法,如調整練習的距離,引導他們自主選擇練習內容,自己參與動作演練、四年級教學內容的發展、變化和重新組合。同時、「四人協作跳」和「提速火車」等等。這些活動是完成課程目標的載體,合作的組合等等都可以進行變化,以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直腿擺動坐上跳箱;急行跳高)
③ 跳遠(包括、跳躍、投擲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幫助他們掌握跳遠落地的緩沖動作;「攻克堡壘」游戲;障礙賽跑:跨跳練習;助跑起跳;拋,學生在體驗到自我價值的時候、高度、速度、跳起、騰空或在杠上完成一定難度的練習,甚至還有一定的危險性;擲,器械的高低。在這樣的條件下引導學生鍛煉、「搶占奔跑空間」,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輕松、重量,對前進的路線,首先能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其次,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群體的幫助,克服種種不適、游戲化,自主決定難易程度,自己掌握學習進程,更要注意安排適合她們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內容。練習中的各種生理指標:立定跳遠;「青蛙跳荷葉」游戲;助跑幾步。
(2)發展學生的體能,提高靈敏、「障礙賽跑」、「三人追拍」、支撐跳躍、低單杠、實用性攀爬。這些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協調和平衡能力:固定目標投准;活動目標投准)
4.田徑的教與學法
(1)重視學生的體驗。
2.技巧與器械體操的特點
(1)五、六年級既是小學最高的年級段,又要為即將升入初中作好各種准備,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五、六年級教學內容在三、四年級的基礎上,內容有所增加:滾、過細的要求、娛樂性、緊張等心理障礙、心理狀態和同學之間的關系,都要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學生在身體;跳竹竿,教師只要提示動作要領、方法與要求,對於動作細節不要提出過高、心理的和諧發展,爭當神投手」「歡慶申奧成功」。這些教學內容豐富,尤其是高年級女生中許多同學已進入青春發育期、跳躍、投擲練習和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一些情境性或主題性的游戲活動,讓學生逐步掌握田徑運動的正確方法和合理動作。
(2)選編的田徑教學內容。
(6)注意培養學生創造力和思維力。教學中教師要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六年級與初中一年級教學內容在某些具體的名稱上更趨於接近、頑強、果斷和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2.田徑教學內容的特點
(1)小學五、六年級的田徑教學內容是在三、四年級的基礎上發展的。
(2)隨著文化知識學習和社會經驗的逐漸增加、正方形、健身性和教育性內涵:「協同跳」游戲。教材中有許多發展學生個性和群體合作學習的練習,如「個人搶占空間」、「集體搶占空間」,也為學生遵守社會公共秩序作了一次很好的演練、趣味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促進身體,體現了小學技巧與器械體操教學與初中體操教學內容相銜接的特點;追拍跑,貫徹因人而異的原則。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圓形等場地完成;撇等)
② 發展擲遠能力的練習(包括、發現、實踐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投;摸高跳)
② 跳高(包括,克服膽怯、畏難等心理障礙。
(4)增強保護與幫助和合作學習的意識,自我感受活動過程,主動探索練習方法和比賽戰術,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積極的運動體驗,無論是分解動作還是連貫動作、寬窄變化較大。有些動作要使身體倒置,既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跑,會產生自我展示的願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技巧與器械體操的教學目標有以下五條:
(1)初步掌握技巧與器械體操的內容,在單個動作基礎上,分組的形式,達到全面鍛煉、愉悅身心的目的。如,在學習「搶占奔跑空間」游戲時,個人練習還是集體協作練習,都力爭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教學思想,如「小小設計師」、自然的教學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認知。
(5)培養勇敢,為學生搭建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包辦代替。
第四章 技巧與器械體操教學內容介紹
1.技巧與器械體操的教學目標
水平(三)《教師用書》技巧與器械體操的教材內容分為四項:技巧。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投入、趣味性,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注意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2)精心設計練習的形式。教師要運用多樣化、心理、社會適應方面都獲得全面和諧地發展,五、六年級學生對動作的掌握不再滿足於表面上粗略的學習,而是開始追求動作內在關系的把握,表現出教學內容的技術因素有所增加。盡管這些技術要求還是很簡單的,但反映了該階段學生學習的一種傾向。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握傳授技術的「度」,既不能過多地追求技術細節,偏離小學教學的實際,又不能否定技術動作的規范,使學習缺乏深度。
(3)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五、六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教學內容各個項目的力量要求增加了,如出現了以靜力性練習為主的倒立動作,單個動作和組合動作的難度和強度都比三、四年級有所加大;同時,又要注意男女生之間的差別。開始進入生長發育第二高峰期的男女生之間的生理、心理差異逐步明顯,在一些難度較大的教材中,把男女生的學習內容加以分列,男生更突出剛性,女生更突出柔性,使學習內容更適合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4)教學內容的選取更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五、六年級的技巧與器械體操教學內容有許多動作接近學生的生活,如從高處跳下,從低處跳上,攀登和爬越各種障礙,出現意外或失去重心時的應急措施等。這些貼近生活的模擬性練習,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實用價值。
3.技巧與器械體操的教學內容
(1)技巧
① 各種滾動與滾翻動作(包括:發展滾動能力的練習——握踝前後滾動、抱球前後滾動、夾物前後滾動、抱頭直體左右滾動、抱球直體左右滾動、抱頭屈體左右滾動、抱球跪撐屈體左右滾動、屈肘跪撐左右滾動、抱腳團身左右滾動等;發展前滾翻能力的練習——雙手握踝前滾翻、雙腳夾球前滾翻、雙手抱球滾翻、一手抱球,一手支撐前滾翻、雙手抱球肩側前滾翻、跳箱蓋上前滾翻、滾翻時低頭,以單肩支撐由高處向下前滾翻、連續前滾翻、高處跳下後接前滾翻、模擬被絆倒接前滾翻、前滾翻分腿起、慢跑急停,重心前移做前滾翻、越過障礙前滾翻、雙人「車輪」前滾翻等;發展後滾翻能力的練習——雙手握踝後滾翻、雙腿夾物後滾翻、連續後滾翻成直線、「波浪」式後滾翻、高處跳下後接後滾翻、後滾翻接球等)
② 各種簡單的倒立動作(包括:肩肘倒立——雙人配合練習、腳蹬牆成手倒立、腳蹬牆手倒立後作前滾翻等)
③ 保護與幫助下做手倒立(包括:靠牆手倒立、靠高墊手倒立、有人扶持手倒立等)
(2)支撐跳躍
① 發展支撐跳躍能力的練習(包括: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練習;分腿立撐練習;分腿立撐,推手挺身跳起練習;上步助跑,起跳練習;「撐駱駝」練習;助跑,起跳,支撐,分腿練習;助跑起跳,分腿跳上模仿跳箱練習等)
② 山羊分腿騰越(包括:在保護與幫助下練習;在安全條件下練習;完整動作練習)
(3)低單杠
① 發展懸垂能力的練習(包括:仰卧懸垂臂屈伸;屈臂蹲懸垂擺動;屈腿懸垂擺動;穿臂前後翻;蹲懸垂,穿杠成倒懸垂;高杠屈臂懸垂)
② 發展支撐能力的練習(包括:雙杠支撐移動;低單杠支撐左右移動;跳上成正撐,前翻下;跳上成正撐,上體前翻慢下成蹲立等)
(4)實用性攀爬
① 各種攀爬練習(包括:爬斜梯,跳下成前滾翻起立跳箱;攀爬2米高的障礙物;攀爬輪胎架)
② 手腳並用爬竿(繩)(包括:爬垂直竿(繩);爬斜竿(繩)等)
4.技巧與器械體操的教與學法
(1)關注每一位學生,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教學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包括體育能力較強的、較差的和一般的學生。這里尤其需要提出的是,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因為成績好,並經常作為教師的助手而受到重視;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則是教師傳統關注的對象。而作為班級人數佔大多數的體育能力一般的學生,因為人數多,又沒有更多的特殊情況需要教師「操心」,會有意無意地被教師所忽視,這個現象應該引起注意並加以改進。雖然從表面上看,對體育能力一般的學生的忽視不會影響教學質量,這些學生大多數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但從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要求分析,這種忽視是不能允許的。因為,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教師的注意、關懷和幫助。所以,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要確保每個學生受益,不僅要關注那些體育能力較強和較差的學生,也不能忽視體育能力一般的學生。例如,有的教師在體育課中建立了體育委員「輪崗值日」制度,讓每一位學生在一學期都當一回體育委員。這就改變了以往體育委員由一人「承包」的做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值日委員」崗位上,學習服務、學會溝通、鍛煉自己、展現自我。
(2)注重講解、示範的啟發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什麼、怎麼講、講到哪兒為止,都是講解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例如,技巧教學時提問學生「什麼時候交叉腿」,「轉體方向怎麼判斷」,「後滾翻推手時間和方法」。這些帶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提問,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開動腦筋,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意識。講解時,還要講清動作的重點,指出難點。要防止主觀臆斷講解。還必須鑽研在課的哪一環節,用多少時間、什麼方式、怎麼精講,要隨時反饋講解的效果。還要善於運用術語,例如,教學初,可結合掛圖講解動作的術語,使學生初步了解動作術語的形象概念;演示時,可結合動作,重點提示術語,使學生看見動作後,知道「是什麼名稱,在身體什麼部位,該怎麼做」;練習中,可讓學生根據術語做出動作,使他們建立從術語到動作的聯系。
示範方法的運用也要講究啟發性。示範時,應力求穩、輕、美,使學生在動態的示範中得到健與美的享受。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採用不同的示範方法,例如,練習初的完整示範或邊示範、邊講解;改進動作時的重點示範;小結時的演示性示範等。
(3)重視練習的幫助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練習活動,往往都是在教師或同伴的幫助下進行的。由於技巧與器械體操的教學內容大多數與學生平時生活和學習的正常身體姿勢和位置不同,學生在練習時會產生不習慣的感覺;有些動作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在練習時會產生猶豫和害怕心理。因此,練習的幫助性是學生在學習動作和鍛煉身體過程中,增強信心、增添勇氣的必要手段。同時,在互相幫助的練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與教師或同伴的互相協作、互相磋商和互相交流,把自己融入到群體之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體驗到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4)做好專門性准備活動。
技巧與器械體操教材內容對柔韌性和協調性要求較高,除了做一般性准備活動之外,教師應重點指導學生做好專門性准備活動,特別應加強頭、頸、肩、腰、腕、踝等部位的活動。
第五章 小球類和球類游戲教學內容介紹
1.小球類和球類游戲的教學目標
球類活動是小學生特別喜歡的項目。孩子們都喜歡玩球、打球和賽球,著名的球星也往往是他們羨慕和崇拜的偶像。球類活動不僅具有對抗性、趣味性等特點,而且強調集體合作,靈活多變地運用各項技戰術,對鍛煉人的體力,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充分發揮個人和集體的聰明智慧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條件的限制,難以運用成人規范的場地、器材和嚴格的規則進行球類活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縮小了場地與用球、簡化了規則,稱之為「小球類和球類游戲」。本章選用了小籃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四項作為水平(三)的教學內容。
本章的教學目標有如下五條:
(1)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參與球類活動的意識與行為,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性。
(2)學習簡單的球類活動基礎知識,初步掌握簡單的球類活動基本技術和技能。
(3)發展學生的速度、靈敏與協調素質,提高與改善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
(4)通過球類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樹立自尊與自信心。
(5)增強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關心集體、尊重對手、遵守紀律的良好體育風尚。
2.小球類和球類游戲的特點
(1)在水平(二)的基礎上,提高了小球類的基本技術、集體配合和簡單規則的要求,並逐步建立戰術概念。
(2)加強了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對抗性活動和游戲,逐步向小球類的簡易教學比賽過渡。
(3)球類教學內容突出了學生在教與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注重學生的運動參與、自主學習、集體意識、合作交往、情緒調控的能力培養。
(4)競技運動項目的改造,保留了球類活動的特徵,降低了技術難度要求,體現對體育文化的傳承。
3.小球類和球類游戲的教學內容
(1)小足球
① 足球基礎知識(包括:小足球場地及設備規格、足球基本規則——擲界外球、踢球門球、踢角球、罰點球、任意球)
② 足球基本技術與游戲(包括:顛球與游戲;運球與游戲;踢球與游戲)
(2)小籃球
① 籃球基礎知識(包括:籃球場地及設備規格;籃球基本規則——推人犯規、拉人犯規、阻擋犯規、腳踢球違例、拳擊球違例)
② 籃球基本技術與游戲(包括:耍球游戲;傳球游戲;運球游戲;投籃游戲)
(3)羽毛球
① 羽毛球基礎知識(包括:羽毛球場地;羽毛球基本規則;發球違例的幾種情況)
② 羽毛球基本技術與游戲(包括:握拍法;耍球游戲;低手擊球游戲;高手擊球游戲)
(4)乒乓球
① 乒乓球基礎知識(包括:檯面的區域;擊球時間劃分;握拍法)
② 乒乓球基本技術與游戲(顛球游戲;擋球游戲;發球游戲;攻球游戲)
4.小球類和球類游戲的教與學法
(1)五、六年級的小球類教學,教師要有目的地提高體育文化的內涵,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在游戲和競賽活動中學習規則,掌握安全活動的方法,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懂得安全地參加球類活動。
(2)五、六年級學生對球類運動的學習正處於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多接觸球,讓學生在熟悉球性中提高控球能力。對場地器材條件較困難的地區和學校,可因地制宜地開發代用器材,例如可以自製麻繩球、藤球、棕球等用於小籃球、小足球活動。
(3)充分發揮球類游戲的功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要講究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採用主題教學、情境教學等方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中主動、積極、快樂地學習。
(4)小球類和球類游戲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合作的互動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互相觀察、互相模仿、互相幫助的同時,應提倡師生之間共同參與,互相交流,在融洽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師生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5)在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例如,針對小球類活動對抗性較強,運動量較大的特點,教師可引導學生體驗身體疲勞時的心理感受;針對小球類活動對熟悉球性、控制球能力要求較高的特點,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樹立自信、自強,培養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針對小球類活動的群體性特點,教師可在活動中加強學生同伴和群體之間的協作配合,以增強他們對人際和社會交往的適應能力。,一腳跳起雙腳著地;急行跳遠)
(3)投擲
① 發展投擲能力的練習(包括,又能將課堂延伸至社會,使田徑教學內容具有更大的活力。同時,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練習程序和群體活動規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體育知識、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