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搞好語音教學是英語入門階段教學的關鍵,這是廣大英語教師多年來的經驗總結。然而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語音學習效果並不理想:拼讀能力差,記不住音標,單詞或句子的語音形象和文字形象對不上號,更主要的是學生對語音有了「怕」「怵」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有創新地進行,讓學生輕松愉快而又順利地過了英語這一關,成為擺在廣大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共同課題。 一、觀念上的創新。
首先,要把握的目地與要求。有的教師認為在中加入語音特別是音標,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實際上,從語音學習的發展過程來看,使用音標有利於學習者更好的掌握語音。一旦學生學會了音標,不僅在學習生詞時會輕松許多,而且溫習單詞或遺忘單詞發音時也可以不在需要教師的幫助,因此提高了效率。
其次,必須破除「我教你學」的教學觀。雖然,「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如果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枯燥的「傳道」和乏味的「授業」上,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畏懼感。甚至是厭學情緒。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是「學」會知識的,而不是「教」會的。因此,教師教授語音時應努力讓學生會獨立思考,使他們具備獲取信息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並進而具備應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
第三,要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興趣放在英語語音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的首要位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動力,產生情感的火花,而興趣的情感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如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語音學習的樂趣,才能使之持續下去,那麼對學生語音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整個英語素質的提高將產生極大的效應。
二、模式上創新。
以往英語語音教學模式以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為主。其弊端在於:重講授輕自學,重注入輕發掘,重共性輕個性,重眼前輕長遠等,不利於體現教學民主,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等。要根據教材特點以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另外一種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拼讀比較為主,音型以對照為輔。小學語音教學的目地,小學生應掌握絕大部分音標,但沒有必要掌握音與形的關系,尤其是一些較難的語音規則。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於音標的反復拼讀和發音的比較,如/keit/, /kait/.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獨立掌握音標的拼讀方法。盡管語音與拼寫的關系並不是教學的重點學生碰到一個生詞也沒必要根據語音規則去揣摩其發音,但是在不斷的練習和實踐中學生會自然體會到語音與拼寫的一些簡單對應關系。
因此在小學語音教學過程中不應當要求學生記住過多音形對應關系。
三、方法上創新。
傳統的語音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訓練法,比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隨著觀念的更新,模式的創新,在教學中則更多的考慮教法的創新,更多的運用一些創新教學的方法,如討論,發現法,問題法,情感交流法,自我實踐法,尤其要注意要運用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有助於學生自學探求新知識的教學方法,同時還得對學生加強學法的指導。
學好語音不僅是為學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能讓孩子們在經驗中總結並創新出掌握單詞的捷徑.博師堂國際教育培訓機構為小學生兩審定製了美式音標課程,內容包括母音,輔音等國際標准音標的發音練習,以及如何巧背單詞.我們的教師憑借多年教學經驗獨創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力求在教學基礎上不斷創新,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⑵ 《七年級上冊》教英語語音音素44個的發音視頻
/i/ 舌尖靠近下齒,舌前部上抬靠近硬齶,口型扁平,上下齒之間稍稍分開。
/ɪ/ 舌位中高,口型扁平,上下齒之間可容納一個小指尖。
/ɛ/ 舌尖靠近下齒,舌前部稍稍抬起,口型扁平,上下齒之間可容納一個中指。
/æ/ 舌前部微微抬起,舌尖輕觸下齒,雙唇向兩邊平伸,張開口,上下齒之間可容納一個食指和一個中指。
/ɑ/ 張開口,舌身平放後縮,舌面微微下凹,舌尖離開下齒。
/ɑ/ 口腔打開,口張大,舌頭向後縮,雙唇呈圓形。
/ɔ/ 張開口,舌身低平後縮,雙唇稍稍收圓,並向前突出。
凡發/ɑ/和/ɔ/的字母後有r字母時,一律加捲舌音,發音的最後,舌尖要捲起,並往後翻。
/ʊ/ 舌身後縮,舌後部向軟齶抬起,舌位中高,雙唇收圓,稍稍向前突出。
/u/ 舌身後縮,舌後部盡量向軟齶抬起,舌尖離開下齒,雙唇收圓,用力向前突出。
/ʌ/ 舌尖輕觸下齒,舌中部稍抬起,牙床介於開與半開之間。
/ɝ/ 舌身平放,舌尖盡量向上齒齦捲起來,舌中部抬起,雙唇向兩邊拉開,呈微笑狀。
/ə/ 舌端離開下齒,舌中部抬高,舌位中低,牙床半開,雙唇略扁平而放鬆,是三個中母音中最放鬆的一個音,總是出現在非重讀音節中。
/e/ 合口雙母音,由/ɛ/和/ɪ/兩個單音組成,前重後輕,口型由介於半開半合之間向半合接近,母音字母a在重讀開音節,重讀相對開音節中念/e/。
/o/ 合口雙母音,由/ə/和/ʊ/兩個單音組成,其發音也有一個動程,口形由半開到半合,母音字母o在重讀開音節,重讀相對開音節中念/o/。
/aɪ/ 合口雙母音,由/a/和/ɪ/兩個單音組成,前重後輕,口型由全開到半合,母音字母i在重讀開音節,重讀相對開音節中念/aɪ/。
/aʊ/ 合口雙母音,由/a/和/ʊ/兩個單音組成,前重後輕,口形由全開到半合。
/ɔɪ/ 合口雙母音,由/ɔ/和/ɪ/兩個單音組成,前重後輕,雙唇由圓到扁平,口形由半開到半合。
/ɪr/ 集中雙母音,由/ɪ/和捲舌音/r/兩個單音組成,雙唇由半合到半開。
/ɛr/ 集中雙母音,由/ɛ/和捲舌音/r/兩個單音組成,舌端抵住下齒,雙唇由大於半開向略小於半開,/ɛ/這個音介於/ɛ/和/æ/之間。
/ʊr/ 集中雙母音,由/ʊ/和捲舌音/r/兩個單音組成,雙唇由圓形到扁平自然,由半合到半開。
/or/ 集中雙母音,由後母音和捲舌音/r/兩個單音組成,雙唇由圓形到扁平自然。
/p/雙唇緊閉,然後突然張開,讓氣流沖出口腔,聲帶不振動。
/b/ 雙唇緊閉,然後突然張開,讓氣流沖出口腔,聲帶需要振動,但爆破力不強。
/t/ 舌尖緊貼上齒齦,形成阻塞,然後突然下降,讓氣流沖出口腔,聲帶不振動,吐氣極強。
/d/舌尖緊貼上齒齦,形成阻塞,然後突然下降,讓氣流沖出口腔,聲帶需要振動,吐氣較弱。
/k/舌後部上抬緊貼上顎,形成阻塞,然後突然下降,讓氣流沖出口腔,聲帶不振動,吐氣強。
/g/舌後部上抬緊貼上顎,形成阻塞,然後突然下降,讓氣流沖出口腔,聲帶需振動,吐氣弱些。
/f/ 下唇輕觸上齒,氣流從唇齒間的縫隙中通過,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聲帶不振動,吐氣較強。
/v/ 下唇輕觸上齒,氣流從唇齒間的縫隙中通過,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聲帶需要振動,吐氣較弱。
/s/ 雙唇微微張開,舌端接近上齒齦,氣流從舌端齒齦之間送出,聲帶不振動,吐氣較強。
/z/ 雙唇微微張開,舌端接近上齒齦,氣流從舌端齒齦之間送出,聲帶需要振動,吐氣較弱。
/θ/ 舌尖輕觸上齒背,放在上下齒之間,略略露出齒外,氣流由舌齒之間送出,聲帶不振動。吐氣較強。
/ð/ 舌尖輕觸上齒背,放在上下齒之間,略略露出齒外,氣流由舌齒之間送出,聲帶需要振動,吐氣較弱。
/ʃ/ 舌端處於上齒齦後面,舌兩側接觸上齒兩側,舌身與硬齶間形成較大的空隙,雙唇分開,略成喇叭形,氣流由舌身與硬齶間較大的空隙,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聲帶不振動,吐氣較強。
/ʒ/舌端處於上齒齦後面,舌兩側接觸上齒兩側,舌身與硬齶間形成較大的空隙,雙唇分開,略成喇叭形,氣流由舌身與硬齶間較大的空隙,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聲帶需要振動,吐氣較弱。
/r/ 舌尖抬高,靠近上齒齦後背部,舌身向後縮,氣流由舌端和上齒齦後背部之間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雙唇收圓,略微突出,聲帶需要振動。
/h/ 氣流通過聲門時,發生輕微摩擦,由口腔而出,口型不定,隨後面與之相拼的母音而變化,聲帶不振動。這個音只出現在母音前。
破擦音/tʃ dʒ ts dz tr dr//tʃ/ 舌尖靠近上齒齦後部,形成阻礙,氣流沖破阻塞後,舌與齒齦間發生摩擦,聲帶不振動。
/dʒ/ 舌尖靠近上齒齦後部,形成阻礙,氣流沖破阻塞後,舌與齒齦間發生摩擦,聲帶需要振動。
/ts/ 舌端貼住上齒齦,堵住氣流,然後略為下降,氣流隨之泄出口腔,聲帶不振動。
/dz/舌端貼住上齒齦,堵住氣流,然後略為下降,氣流隨之泄出口腔,聲帶需要振動。
/tr/舌尖向上貼住上齒齦後部,形成阻礙,舌身與/r/相似,氣流從舌尖與齒齦間沖出,聲帶不振動。
/dr/舌尖向上貼住上齒齦後部,形成阻礙,舌身與/r/相似,氣流從舌尖與齒齦間沖出,聲帶需要振動。
鼻音/m n ŋ//m/雙唇閉住,形成阻塞,氣流從鼻腔中發出,聲帶需要振動。
/n/舌尖貼住上齒齦,形成阻塞,氣流從鼻腔中發出,聲帶需要振動。
/ŋ/舌後部上抬,貼住下垂的軟齶,堵住口腔通道,氣流從鼻腔中發出,聲帶需要振動。
/l/ 舌端緊貼上齒齦,形成阻塞,氣流從舌的兩側泄出,聲帶需要振動。
/hw/ 舌後部向軟齶抬起,雙唇略收圓,氣流經口腔,從唇間空隙通過,聲帶不振動。
/w/ 舌後部向軟齶抬起,雙唇略收圓並突出,氣流經口腔,從唇間空隙通過,聲帶需要振動。
/j/舌前部向硬齶抬起,雙唇向兩邊伸展呈扁平形,聲帶需要振動。
⑶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圖示法
圖示法是指教學藉助掛圖或直接通過畫圖的方式來輔助教學。
圖示法具有直觀、生動、具體、快捷等特點,效果最為明顯。比如:在講聲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發音器官示意圖,在圖上直接指出發音的部位及氣流的出處,用以代替齒齦、軟齶、舌尖、舌面等這些枯燥乏味的間介面頭描述。在講母音時,可以直接在母音舌點陣圖上標出母音舌位的高低、前後。對於聲調的講解,也可以採用五度標記法,把圖畫出來後清除明了,學生一看即懂。因此,凡是能用圖表示的教學內容,都應盡量採用圖示法。
2.演示法
圖示法具有靜的特點,而演示法具有懂的特徵。演示法同樣能達到直觀的效果,可以和圖示法結合使用,相輔相成。
在講漢語聲母的發音是,通過看掛圖可以知道其發音部位、氣流的出處,並知道其發音方法為塞音、塞擦音等,但究竟塞音、塞擦音是怎麼發出的,就需要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教師的演示,學生根本不會發語音。
演示法的運用,不僅限於做出正確的發音演示,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多變。如「吹紙法」:拿一張很薄的紙,放在嘴的前方,讓學生從發音時紙的顫動與否,體會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
3.練習法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與其他的工具一樣,只知道怎樣使用的道理還遠遠不夠,還得親自使用,並經歷一個由不熟到熟練,由不正確到正確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師要設計出科學合理而有效的練習方法給學生,使他們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這一點上緊密聯系學生的語言背景至關重要,對不同的學生需要區別對待。接著,在學生的聯系過程中,老師同樣很重要,他需要細致觀察學生的發音並即時指出錯誤幫助糾正。
4.對比法
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往往會受第一語言的影響對有的漢語發音混淆不清,發生偏誤,而對於他們的母語是怎樣影響漢語的學習的至今仍然是一個爭論的熱點。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好對比法,即能讓學生清晰深刻地領悟漢語發音與他們母語發音的區別。
要運用好對比法,首先要選取適當的參照物。從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授漢語語音時,恰當的參照物應該是他們的母語以及他們熟悉的外語。此外,還可以從漢語本身的要素中選取適當的參照物。比如:在進行聲母的教學時,以下各組聲母可以互為參照物:b--p,d--t,g--k,m--n等。這是因為各組聲母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對比法還可以應用於不同語言中語音與書寫字母關系的比較。
5.誇張法
適當運用誇張的手法,擴大音與音、調與調之間的差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模仿漢語的發音。首先可以誇張板書,在教復合韻母時,結合發音口形a,o,e寫成大一點的a,o,e,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復合韻母中各母音開口度的不同。其次還可以誇大口形、延長音程、增大音量、加強音高對比等來幫助學生理解。
除了以上所述五種方法外,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還有引導法、誇張法、擴展法、自我觀察法、語音分析法、模式法等方法,各種方法之間也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相互貫通相輔相成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用,同時也鼓勵創新。
⑷ 英語基礎語音知識視頻教程
http://zwd8.com/thread.php?fid=40
《英語會話入門與提高》碟中碟英語軟體系列[ISO]
http://lib.verycd.com/2005/10/03/0000067594.html
《瘋狂英語場景會話經典》(Practical English Conversations)[ISO]
http://lib.verycd.com/2005/08/23/0000062185.html
《WTO美語會話全集》
http://lib.verycd.com/2005/10/12/0000069285.html
《英語會話教室戰爭》[單行1+12話完結][漫畫]BillWang與ComicClub聯合製作
http://lib.verycd.com/2006/08/23/0000117064.html
⑸ 怎樣進行語音教學
帶音法
用已學過的音帶出另一個相關的新音,或一個易發的音帶出另一個相關的難發的音。如:sh→r;i→ü。具體的做法是,當有的學生會發sh不會發r時,讓他們發准sh,然後保持原發音部位,振動聲帶,使聲音由清變濁,就發出r來了。當有的學生會發i不會發ü時,就讓他們先發i,聲音不斷,舌頭保持不動,然後嘴唇由扁變圓,縮成一個小圓圈,這時就發出標準的ü來了。
2.對比法
為了有針對性地教好發音,教師應對學生的母語和漢語的語音特點進行對比研究,找出差別,在教學中才能抓住關鍵。
(1)漢外對比:把對外漢語語音與學生第一語言的語音進行對比,如:將英語中的[h](home)
跟漢語中的[x](hé)進行比較。教師應告訴將[x](hé)發成[h](home)的學生,[h]的發音部位比[x]後得多,發[x]音時,聲音響並能拖長;發[h]音時,聲音不響,也不能拖長。學生一旦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就能發出正確的音來。
(2)漢語內部對比:如教授單母音時,可對比舌位的高低、前後和圓展。
3.誇張法
突出漢語某些語音的發音特點,對其進行適當的誇張。教發音與我們平時說話有很大的差別。平時說話,發音部位即使含混不清,也能達到交際的目的。教發音就不同了,聲音一定要清晰,而且常加上適當的誇張,這樣能造成視聽形象的優勢,對突破語音難點有利。
(1)誇張板書:如教復韻母時,可結合發音口形把主要母音寫得大一點,如:iɑo。
(2)誇張口形:口形、舌位等動程適當延長。例如,舌面前音j、q、x與舌尖後音zh、ch、sh、r在發音部位上是很接近的,學生很容易混淆。教師在教舌面前音時,可以將舌尖深深地下垂在下齒背後,舌面隆起,與硬齶接觸,同時嘴角向左右兩邊展開,上下齒對緊。這樣控制舌尖是發好舌面前音的有效方法。
4.模仿法
學生重復錄音或教師的發音,可採取集體或個別模仿的形式。模仿法是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最基本的方法,有直接模仿與自覺模仿之別。對教師而言,直接模仿最簡便、最容易,教師怎麼說,學生就怎麼說,教師說什麼,學生就學說什麼,模仿的效果完全靠學生的聽覺。而自覺模仿則要聽覺、視覺等方面的配合,學生要經過聽音、觀察、比較、分析,進而模仿,其效果比直接模仿更好,但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時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比如,有一次我給學生上課,班上有幾個學生不會發塞擦音c、ch,無論我怎麼作示範、怎麼跟他們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都沒有用。我一直在琢磨怎麼樣才能教會他們發c、ch。有一天,我在路上看見有人在給自行車打氣。當那人打完氣將打氣筒從氣門移開時,我聽到了一個聲音,如同c、ch。於是,我到學校後就把學生帶到教學樓門口,擰開了我們班一個同學的自行車氣門,沒想到那幾個學生居然都在當時學會了發塞擦音c、ch。學生們和我都高興極了。後來,我在乘車時又發現,汽車剎車發出的聲音與塞擦音c、ch、q是一樣的。這些發現讓我在教塞擦音時省了很多力氣和時間。因此,教師平時應多思考、多留心,教師的努力與智慧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請插入自行車輪胎放氣的插圖、和腳踩汽車剎車的圖片,在旁邊用大字體寫上「塞擦音c、ch、q」。)
5.觀察法
學生藉助鏡子觀察口型,糾正發音。
6.檢測法利用測音軟體或語圖儀等檢測、糾正學生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