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的價值
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根據綱要的這一精神,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積極地挖掘各種教育資源,力求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發揮教育價值的最大化。
一、在豐富的物質環境中,實現幼兒和材料的互動
我們打破「環境布置」的舊觀念,在物質環境的創設上注重了幼兒和材料之間的互動。例如:「娃娃家」里的道具大部分都是孩子們參與製作完成的,「綠色超市」里的綠色食品也是幼兒在生活中搜集而來的,瞧,「食品店」里的小師傅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工作著,製作的小點心真是色香味俱全。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參與環創的過程,不僅發展了幼兒各方面的能力,更使他們感覺到自己才是環境的小主人,有利於培養幼兒愛集體、愛周圍環境的積極情感。另外,結合教育目標,我們設計製作了「主題牆」,其內容隨著主題目標和實際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更換,不僅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更能為實際的教育教學提供輔助和便利。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各個區域孤立的作用,不能充分地發揮它的教育價值,於是我們將整合的思想運用到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上,注重環境中各個區域的有機聯系。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義,例如:建議建構區的幼兒為表演區的幼兒搭建舞台,請建構區的幼兒到語言區來介紹作品等等,不僅擴展了他們的游戲思路及內容,更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探索問題的解決辦法,遇事能替他人考慮,主動幫助別人,。
二、圍繞教育目標,設定特色時間和特色課程
孩子年齡雖小,但是他們同樣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樣需要擁有獨立的空間,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園的具體課程安排,結合各年齡班實際,每天都為孩子留出一些特殊時間。例如,設置一段悄悄話時間,幫助幼兒學慣用氣發聲的方法,減緩幼兒嗓子的疲勞,因為嗓子是孩子們交流時主要的身體器官,不合理用嗓會對稚嫩的聲帶造成危害。快樂的心情,健康的心態,需要時間調節,我們為幼兒設定了笑眯眯時間,給自己的小夥伴講一件有趣的事情,分享一下夥伴的喜悅,快樂的心情從這里開始,我們根據幼兒的情緒適當地安排笑眯眯時間的頻率、密度,幫助幼兒形成健康、樂觀的心態。
有的教師還結合班本化課程,兩周一次組織心情吧的專題討論活動。教師或幼兒當選吧主,討論近期大家關心的事情,將不愉快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大家一同幫助解決。在活動中,我們還學到了小夥伴尋求樂趣的有效方式。我們的目的是引導幼兒用一個健康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事情,遇事能想出多個解決的方法,不鑽牛角尖,為幼兒的健康引好路。
三、家、園、社區共努力,實施「一致」教育
現代教育的特點是開放教育和大教育之中和,幼兒的成長、長輩的教育態度和教養方式、鄰里和社區居民的言行舉止、精神風貌等都直接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發展,但我們也逐漸認識到,在充分發揮家庭資源、社會資源的同時,運用整合的思想,將家庭、幼兒園、社會三者有機聯系在一起,為幼兒制定一致的教育目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在實踐中注重發揮「1+1+1>3」的合力作用,摸索出了一條「請進來,走出去」的教育工作方法。「請進來」即將家庭、社區資源引入幼兒園、引入班級活動,「走出去」即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走向社會。
(一)家長進課堂
孩子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有軍人、醫生、教師等等,請他們到課堂上現身說法,不僅有助於擴展幼兒的視野,獲得與更多的社會人接觸的機會,還有助於增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了解,為家長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例如:我班昊昊的媽媽是一名口腔醫生,為了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結合教育主題《健康的孩子》,我們邀請昊昊的媽媽來幼兒園做一回老師。她的特殊身份――既是媽媽又是老師,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他們不僅知道了牙齒的特點、結構、怎樣保護,還主動讓「老師」幫自己檢查牙齒,促進了孩子護牙意識及行為的形成。
(二)豐富多彩的親子社會實踐活動
如何既能讓幼兒「走出去」,又能保障幼兒的安全?在實踐中我們得出,利用周末時間組織親子社會實踐活動,請家長帶領孩子自願參加,不僅保證了孩子的安全,還增進了幼兒之間、家庭之間、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感情,在活動後的自由活動中組織「家教沙龍」,和家長共同探討育兒經驗,使親子活動一舉多得,家長、幼兒、老師都受益。
總之,環境育人,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作為幼教工作者,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應積極地挖掘各種教育資源,力求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發揮其教育價值的最大化。
② 誰知道農村幼兒園如何創設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並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資源,在《綱要》中被放到較為重要的地位。這需要幼兒園不僅要創設好環境,還需要利用好。可對於地處偏僻、教育環境和條件都較差的農村幼兒園來說如何創設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育人環境呢?通過幾年幼教工作的探索與實踐,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幼兒園的室外環境建設要做到美化、綠化、兒童化、安全化 近幾年通過布局調整,農村許多小學閑置下來,多數都辦成了幼兒園。但小學和幼兒園在環境建設上有很大的差別,幼兒園必須本著「讓孩子在游戲中主動發展,在生活中快樂成長的原則對環境進行改造,做到讓每面牆都會說話,每個角落都育人。讓環境潛移默化地去熏陶孩子、感染孩子、激勵孩子。 1.幼兒園的房子、牆壁的顏色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既要鮮亮活潑又要體現藝術的典雅。牆壁的圖案要根據幼兒園的特色來選擇內容。面積較大的牆面可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動物連環故事,小牆可畫些提高孩子認知能力的事物或培養孩子想像能力的表情畫。 2.幼兒園內要建有植物園。可以種植各種植物,一方面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還可以引導孩子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從而培養孩子觀察能力。在教師指導孩子給植物鬆土、除草、澆水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好品質。 3.幼兒園內要建有能培養孩子想像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身體平衡能力等的室外活動區域,如嬉水池、戲沙坑、平衡牆、塗鴉牆。使孩子在游戲中主動發展,快樂成長。 4.幼教工作安全第一,因此幼兒園的建築物、桌椅、玩具等一定要考慮到安全系數。如桌椅等不要用直角的,在幼兒能觸摸到的地方不要釘釘子等。 二、幼兒園的室內環境建設要做到趣味化、自主化、激勵化、潤物化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創設兒童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幼兒在游戲和生活中觀察探索、感知體驗、享受快樂、全面發展」。因此幼兒園的室內環境要圍繞「讓孩子在游戲中主動發展,在生活中快樂成長」的要求精心打造。 1.創設趣味性較濃的游戲活動區,為幼兒提供自己動手、自我服務、體驗獨立的機會。如開辟超市、醫院、娃娃家等,讓孩子在真實互動的環境中進行游戲,從中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樂。這樣也能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積累生活經驗、培養生活能力。 2.在活動室內設置構建區,並在構建區內投放一些易拉罐,紙箱、小紙盒、飲料瓶等一些廢舊物品作材料,引導、激勵幼兒在這里用雙手通過拼拼搭答構建出自己想像的作品,讓智慧從孩子的指尖中流淌出來,使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3.現在即使是農村的孩子在家也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對親情友情、對感恩比較淡漠,針對此現狀活動室可以創設節日區,在醒目位置把重要節日張貼出來,讓孩子慢慢記住這些重要節日。每逢節日幼兒園在此組織慶祝活動。小朋友過生日時教師也可在此組織幼兒一起慶賀,目的就是做到潤物無聲,從小培養孩子愛祖國、愛家鄉、愛長輩、愛夥伴的思想感情。 4.農村的孩子相對而言見識比較少,視野狹窄,這就需要幼兒園要為幼兒創造開拓視野的條件。最好的方法就是為幼兒提供圖書,建立閱覽區。在讀書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幼兒感受到「書中有樂,樂在書中」。這樣不但開拓了幼兒的視野,還培養了幼兒讀書興趣。 5.農村幼兒教師編制緊張,幼兒園可根據幼兒生理需要,把教學活動室和休息室合成一個區域。這樣一位教師既能組織教學活動又能照顧到午休睡不醒的孩子。既解決了教師編制問題,又保證了孩子充足的睡眠。 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③ 環境設計在學前教育中有何重要意義
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包括兩方面:一是物質環境,二是心理環境。物質環境主要是指可見的、有形的環境。.心理環境實際上指的是幼兒與周圍人的人際關系.即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教師與家長的關系。
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根據綱要的這一精神,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積極地挖掘各種教育資源,力求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發揮教育價值的最大化。我們班本化課程的主題是「健康教育、快樂成長」,在我們這個孩子的樂園里,孩子身心 的健康發展是最重要的,為此,我們努力創設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吸引孩子的主動參與,讓孩子在寬松、和諧、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良好的教育環境從內容上來說,應該是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與教育任務和教育要求相適應的,它是教育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也就是說.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將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寓於環境布置之中。
一、利用自身資源,充分發展環境教育的重要作用。
1.比方說老家離農村比較近開展自然角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在教室的一角、窗檯或廊沿上放置一些小動物、植物,供幼兒學習、探索,讓幼兒喜歡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看到蝌蚪怎樣變成青蛙,小魚怎樣游泳、呼吸,螃蟹怎樣行走,種子怎樣出土、發芽,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和陽光。捉些蝴蝶、蜻蜓扎在泡沫板上製成動物標本,採集各種樹葉、種子製成植物標本供幼兒展覽。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發現,開闊了視野,懂得了節約,並養成了愛勞動的好習慣
2.我們幼兒園是小學附屬幼兒園,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農村小學教育資源來豐富幼兒的學習空間。一是可以共享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上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有趣的動畫故事、富於動態、伴隨音響效果的多媒體課件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會讓孩子目不轉睛、在動態情景中實現師生互動,使教學更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給幼兒園教學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二是可以共享場地資源。小學部的操場、球場、沙坑、花壇等都非常的寬敞,而這些設施也正是幼兒園不可或缺的。我們選擇與小學部錯開使用各項場地資源,讓幼兒能更自由、愉快地玩耍,享受室外活動帶來的喜悅。
二、把創設環境的主動權還給孩子,環境是為幼兒創設的,教師要給幼兒創造條件,為他們提供機會,使其參與其中,保證幼兒有充分利用環境的自由。此時,周圍的一切材料都是為幼兒服務的,幼兒通過身邊的材料進行再利用,讓環境變成幼兒手中的活畫筆。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幼兒時刻都在進行自己的「繪畫工作「
以大班主題牆的創設為例:開學時,教師並沒有急於布置牆飾,而是將「難題」拋給幼兒,請他們共同策劃「怎樣讓我們的牆面更漂亮」。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畫上許多恐龍吧!讓活動室變成一個恐龍世界。」有的說:「畫一個『美麗的春天』吧」。等等.讓幼兒參與布置環境,就是注重了活動的過程,而不是追求活動的結果,在活動過程中,更有利於培養幼兒的習慣和能力。例如在設計「美麗的春天」,教師分步驟有計劃地進行:
1、引導幼兒觀察春天:春天人們穿什麼樣的衣服?
2、讓幼兒觀察春季花草、樹木的變化:春天哪些花先開?大樹變得怎麼樣?讓幼兒把所見畫下來,並一起粘貼在牆壁上。.
三、環境能夠幫助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
首先,環境具有教育的功能。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可以讓兒童潛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同時在幼兒參與布置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可獲得認知的發展,激發其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幼兒園在環境布置時,要選用幼兒的作品,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後,會增加對創作的興趣和信心,這是對他們最好的表揚。
其次,環境能把引起幼兒相互經驗的各種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構築新知識。如:在「春天」這一主題中,所製作的背景是幼兒常見的蔚藍的天、潔白的雲,畫面的手工製作是幼兒熟悉的小花小草、小燕子、柳樹等。當幼兒看見這幅牆飾時,結合自己以往已有的經驗,不用老師細說,也就能大致理解「春天」的含義了。還有,在環境創設和布置中,給幼兒的茶杯、椅子、毛巾鉤等物品貼上漢字,將漢字融入區角,在各區角和材料上貼上相應的漢字,如給角色區「寶寶超市」中各種商品上註上漢字,「娃娃醫院」的櫃台窗口貼上相應的漢字,給幼兒選擇的角色製作掛牌,讓幼兒自然而然認漢字。
四、為幼兒提供科技操作材料的環境。
幼兒從出生起,就在不斷地探索著整個世界:聽到聲音會到處尋找,看到水窪會想去踩一踩,手裡拿著東西會放到嘴裡。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為中,他們逐漸獲得了有關世界的經驗,逐步理解了周圍的世界。正如科學家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索的本能,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也是使他們的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幼兒的思維與成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主要依賴於具體的動作和表象,從而形成他們的認識結構。所以,幼兒需要通過各種具體的活動來認識事物,學習科學。而豐富的物質材料能刺激幼兒的探索行為,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適合其發展水平,滿足其內在需要和興趣的物質環境,誘發幼兒自主活動,自發探索。以使幼兒自由選擇,獨立操作,自動練習和自我發展。
在科技活動《種子變變變》活動時,我在活動區提供了干濕各一的黃豆、花生、稻穀以及各種操作工具:豆漿機、積木等,讓幼兒探索:如何把黃豆磨成豆漿,是用乾的黃豆,還是用浸泡過的黃豆;如何把花生變成花生奶;如何把稻穀分開;選擇那種工具是最好等等。孩子們在活動區玩得津津有味,並主動探索到了問題的最佳答案。在孩子們動手操作、自由探索的過程中,最容易得到滿足,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都會得到極大的發揮.
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們面對真實,向真實發問,與真實接觸。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探索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地獲取知識。因此,我們應盡量的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適宜幼兒操作的材料,以滿足幼兒不斷提高的探索慾望。陳鶴琴先生說過:「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並且「教育的環境,在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創設優良環境必須樹立開拓意識,更新教育觀念,特別注重環境創設的過程教育」,這能更好的發揮育人的教育作用,使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環境的注視等,而環境對於孩子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將良好的環境引入到孩子們的科技教育活動中,成為孩子們的第三任老師,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因此,應充分優化幼兒園科技教育環境,這樣才能為幼兒的科技教育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全方位對幼兒進行科技教育,為幼兒成為21世紀合格的科技人才打下基礎。
④ 如何把農村的自然資源運用在幼兒園教育中
一、農村資源與幼兒園環境 讓環境與孩子們說話是我們追尋 的目標之一。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環境創設提供了豐富的源泉。看,從藤上摘下的絲瓜、葫蘆,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頭-------我們把它們一串一串地掛起來,配以紅色的蓋塑板,上書大大的"豐"字。一幅秋意濃濃的秋收圖掛滿了蓋塑板。孩子們用從路邊採摘的小花、小草、裝扮教室、活動室、宿舍。就連小小的狗尾巴草在孩子們的手中,一會兒變成一隻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又變成一隻小狗,一會兒又變成小人,一會兒又變成了一條騰雲駕霧的飛龍--------只要你走進我們的幼兒園,你就能充分的感受到利用農村自然資源製作的物件掛滿了幼兒園的每個角落。孩子們在活動中進一步地親近大自然,從認識農作物的外形,到介紹的文字,無處不體現農村的特色。從中孩子們懂得了水、陽光、空氣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還引導孩子們將小麥分別種在土裡、沙子里、鋸末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小麥在這些材料上會先發芽,又會在何種物體上長的高又壯,並引導孩子們設計測量標尺及時觀察、及時記錄觀察的結果。由此,孩子們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以及對數的認識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而其中蘊涵的教育意義與教育價值則更加久遠。 在夏收的季節里農田裡到處都在燃燒稻草給空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對於這件發生在幼兒身邊的環境事件,我及時的抓住時機組織幼兒討論稻草燃燒後給環境造成了什麼破壞?給身體造成哪些傷害?稻草該不該燃燒?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理稻草?通過集體討論幼兒明白了燃燒稻草有很多的煙霧,會給空氣造成污染,讓人們得呼吸道疾病,農民不應該在田裡燃燒稻草等一些道理,紛紛表示要回家勸阻爸爸媽媽不在田裡燃燒稻草。 這樣我們利用農村常見的一次燃燒稻草的事件,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親身感受到了環境污染的破壞性和環保的重要性,知道了保護環境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二、利用農村自然材料,培養幼兒的美術表現力 美術活動在幼兒的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特別是美工活動很受幼兒的喜愛。因為它可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表現力。可是老師有時卻要為美工活動的開展准備很多操作材料,費時又費力。但在我們農村幼兒園只要你做一個有心的教師,就會發現許多取之不盡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樹葉、稻麥草、種子等。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收集運用這些材料進行加工拼貼,就能創造出一幅一幅美麗的美工作品來。如:在各種野花競相開放的春天,把幼兒帶到幼兒園周邊的田野中、馬路旁,採摘野花野草,回來經過擦洗、壓平、修剪、拼貼後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了。讓幼兒准備各種不同種類的種子如菜子、豆類、瓜果的種子,巧妙的運用不同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少的不同,粘貼到在卡紙上畫出的各種物體的輪廓上,這樣一幅一幅的種子貼畫就做出來了。用馬蓮編草繩、蛇,扎小人、動物等。看著這些運用農村常見的自然材料創造出來的作品,你會情不自禁的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而感到驚嘆! 在操作過程中既發展了幼兒剪、粘、貼、畫、構圖等技能,鍛煉幼兒手指的靈活性,又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⑤ 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環境創設是以隱性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們的身心,是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環境是他們成長的依託,能影響著他們的成長速度,也能引導著他們的成長方向。因此,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有效性值得我們用心去思考,以下是本人一些粗淺的看法。
中國1、貼近孩子生活的環境創設孩子是幼兒園的主角。因此,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方面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以孩子為中心,創設一個貼近孩子生活的,讓孩子喜歡、孩子熱愛的環境,這樣才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情感,激發孩子的興趣,從而促進孩子更好的學習。如:在區角里創設適宜孩子玩耍的"娃娃家","小小廚房"等。一次我走進大班活動室,看到一個小朋友在在區角里認真的切樹葉,便悄悄的走到他旁邊輕輕的問:"你在做什麼呢?"他仰著可愛的小腦袋,認真地說:"我在切豬菜"。我吃驚的問:"你會切豬菜?""會呀,我天天都看見奶奶這樣切,我想幫她切,但是她不給。"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好奇的心,和一種求知的慾望。看到別人做什麼他也想模仿,想親自去操作,但是大人們都以為孩子還小,這不會那也不會,而不經意給他們去碰,以至於一些孩子上了初中高中還不會洗碗、洗菜等現象。幼兒園的區角正是讓孩子動手模仿,實際操作的好場所,可以任由他們模仿他們想模仿的角色,體驗其中的樂趣。
2、貼近自然的環境創設孩子都天生好動,愛吵,愛鬧是他們的天性。而目前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幼兒園布置大多是一個摸樣:雜亂無章。走廊、牆面掛滿各種不同的飾物,有教師作品,孩子作品,家長作品,有用的無用的,統統掛滿,擺滿整個活動室和走廊。室外卻是光禿禿的,只有水泥鋪就的操場,鋼筋混泥土壘砌的高樓。這樣的情景給本人的感覺就一個字:累!老師累,家長累,孩子也累。在這樣久居的孩子性格能溫和、安靜嗎?
農村幼兒園的孩子更喜歡動,更喜歡鬧,本人認為創設一個安靜的、舒適的、貼近自然的環境,以靜的方式來治農村孩子鬧的天性更為合適。每年都要有計劃的做好綠化美化工作,多種樹,多栽花,讓孩子嗅著花草樹木的靈氣健康成長。把幼兒園創設成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有假山水池的一個幼兒園,這是何等優雅的環境,我想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應該是溫和的。我國有名的南京市幼兒園,給每個走進幼兒園的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田園式的,詩一般的幼兒園。那裡大樹參天,迴廊綠意,鮮花盛開,迎面撲來的是一陣陣花香,安靜、優雅,處處充滿詩意,沒有幼兒園特有的吵鬧和雜亂。身居這樣環境生活學習的孩子性格應該是溫和的、充滿智慧,創新思維活躍的。
3、有知識體現的環境創設"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要充分利用室內外地面、牆面和空間,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接受各種知識或信息刺激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幼兒的無意識學習的能力,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識,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如幼兒園牆面的創設主要以孩子的主題活動為主,在整個主題活動中,孩子可通過和家長的收集資料獲取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獲得這些的相關知識。除了課上的……
⑥ 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
1.環境創設可開發幼兒智力:
馬克思說:「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牆面、活動區等是都是幼兒園具體教學環境的一部分,它們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和材料記錄下已經和正在實施的課程,同時也是課程內容的不斷延伸。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斷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舊問題的解決產生出新問題,因此不斷的創設和完善環境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的拓展、延伸課程。
2.環境創設可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提供大量的廢舊物品,供幼兒操作,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願望和動手的慾望。教師在科學探索區配置多種多樣的、適合幼兒發展的材料和工具,能激起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輕松、愉快地主動參與到有趣的科學探索活動中去。 總之,在環境創設時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樂於創造,樂於探索。增強了孩子的探索欲。
3.環境創設可培養幼兒小主人的精神:
以往幼兒園的環境一般都是由成人為幼兒提供,幼兒處於被動地位,無法參與到環境布置中去,結果影響了幼兒的思維和創造的發揮。所以,現今幼兒園注重為幼兒提供獲取新知識經驗、鍛煉雙手技能的絕好機會,讓幼兒自己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既可使幼兒對自己親自動手、動腦布置的環境產生一種親切感和滿足感,同時讓幼兒更加愛護珍惜環境,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4.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
遵循幼兒園環境創設原則,活動的部分可由幼兒參與布置,引導幼兒根據教育和自己的意願創造出不同的形象。這些設計和創造不僅有美感,還蘊藏著美學知識,引導幼兒從色彩、形態美進行欣賞,也讓家長能夠更直接的了解到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
5.讓幼兒感受到快樂:
孩子們在自己動手創造優美環境的過程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這種快樂使他更自覺地關心周圍事物,產生新的期待。這些圍繞教育目標創設的環境,不僅使孩子獲得了有關知識,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而且還增強了幼兒間的交往,增進了情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