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視頻: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感恩父母錄像
懸賞分10分
『貳』 如何在小學綜合實踐課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的情境,激發小學生學習綜合實踐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對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一個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熱情,興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會達到對所學知識迷戀不舍的地步;在學習後,他會產生滿足感,並由此產生歡快、愜意的心情,所以,學習興趣是人才成長的「起點」。信息技術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中充分發揮了計算機及網路的作用,使教師在教導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更易為學生接受。老師在整個活動中可適時地調用計算機的圖像、動畫、聲音、文本等多媒體因素,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給學生以美好的享受,能保持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模擬性參與性學習環境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參與性學習環境。充分體現活動課的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中更讓學生參與各項實驗、練習,操作。對於一些不便在教學中直接讓學生參與的活動,就運用CAI技術創設出一種模擬的參與性學習環境。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演示活動開展用CAI技術進行演示,不僅可以看到學生無法親身體驗的過程和結果,同時還可以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信息技術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信息技術,它是我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好幫手,可以運用它搜集、加工、處理我們所需的學習資源。在這個遍布全球各地的網路中,包含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由於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有視頻、動畫、圖像、聲音、文字和數據等多種媒體,這種呈現方式符合人類吸收知識應調動多種感官的特點。在這個數字資源提供的虛擬環境中,有利於學生開展主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可以上網查找、收集相關的資料。互聯網的出現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為老師提供了豐富、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四、運用信息技術,使綜合實踐活動與時代更貼近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大量、快速地獲取文字信息,綜合提取重要信息,迅速做出正確的概括;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路獲取所要學習的所有文字、音像等知識。學生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還常常會產生許多新奇的點子,他們需要把自己的創意轉變成現實可行的東西,因此,信息技術的運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
五、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學生活動成果
活動成果主要以調查報告、研究論文、小製作、設計圖片、書畫作品等成果利用拍照、掃描、資源整理等信息化手段進行展示。活動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對學習行為與成果的積極肯定;另一方面滿足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並與人分享的渴望,都希望得到推廣,從而充分實現自我價值。
『叄』 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綜合實踐課程被定為必修課,從幾年級開始設置
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製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由地方統籌管理和指導,具體內容以學校開發為主,自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全面實施。
中小學校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的主體,應在地方指導下,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將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培養目標、教育內容等融入其中。要依據學生發展狀況、學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區資源(如各級各類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綜合實踐基地和研學旅行基地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統籌考慮,形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體實施方案;還要基於學生的年段特徵、階段性發展要求,制定具體的「學校學年(或學期)活動計劃與實施方案」,對學年、學期活動做出規劃。要使總體實施方案和學年(或學期)活動計劃相互配套、銜接,形成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課程,不同於一般的學生課外活動。《指導綱要》對課程目標做出明確規定,強調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必須圍繞課程目標進行,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勞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活動育人效果。
考慮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跨學段性質,為便於操作,在提出總目標的基礎上,具體分為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四個方面,突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價值體認與踐行,並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分別提出學段目標。
此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有明確的課程目標,還要求對活動內容進行選擇和組織,對活動方式進行認真設計,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評價等,具備作為一門課程的基本要素。